CN114508013A - 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8013A
CN114508013A CN202210264904.XA CN202210264904A CN114508013A CN 114508013 A CN114508013 A CN 114508013A CN 202210264904 A CN202210264904 A CN 202210264904A CN 114508013 A CN114508013 A CN 114508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ocell
residual soil
granite residual
soil
f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49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8013B (zh
Inventor
张勇
徐凤银
王秋赞
张寿然
徐冠豹
程修龙
肖业铎
宋常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China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Corp
CHECC Dat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China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China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Corp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Priority to CN2022102649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80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8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8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8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80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01C3/003Foundations for paving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used, e.g. waste or recycled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2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surface soil stabilisation for road building or like purposes, e.g. mixing local aggregate with bind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01C3/04Foundations produced by soil stabilis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01C3/0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foundations from destructive influences of moisture, frost or vib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填挖结合部处治区、花岗岩残积土挖方区的排水结构、土工格室防护区、强度补偿层和路面结构层七个部分,土工格室防护区包括底部增强土工格室、全幅土工格室增强、土工格室护坡及土工格室增强。本发明的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可有效避免水分入渗花岗岩残积土路基,保障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的稳定与耐久。

Description

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广泛分布花岗岩残积土,具有高天然含水率、高液限、中高压缩性、易软化和崩解、水稳性差等工程特性,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性土。在花岗岩残积土地区,不可避免的存在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常发生沿填挖结合部的纵向开裂甚至整体失稳。工程调研表明,填挖结合部的变形不协调是工程病害的根源,而水是导致工程病害的诱因。因此,为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减小填挖结合部的不协调变形,在半填半挖路基工程设计时,于填挖结合部设置台阶15,并于填方侧和挖方侧设置排水沟、渗沟等截排坡面水。若路侧边沟养护不及时出现破损,边沟汇水会入渗路基中,软化路基结构。另外,广东省等多雨地区,地下水丰富,挖方边坡的地下潜水易向低处迁移入渗路基中,软化路基,特别是填挖结合部。总之,对于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来说,由于花岗岩残积土的水稳性差和中高压缩性,现有的技术措施对确保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的耐久性尚存在明显不足,有必要结合其工程特性、水文气象和工程特点,提出合理的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
土工格室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强度三维立体土工合成材料,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动力学性能,在较高的侧向限制作用下,可以使得整个结构防滑、防变形,有效提高路基承载能力及分散荷载作用的能力。土工格室作为柔性结构,可适应一定的不均匀沉降,可避免圬工骨架因不均匀沉降而破损的风险,且工程痕迹少。因此,基于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的强度、稳定与沉降可控为目标,提出了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路基结构可确保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性能长期稳定,有效避免工程病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包括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填挖结合部处治区、花岗岩残积土挖方区的排水结构、土工格室防护区、强度补偿层和路面结构层七个部分,土工格室防护区的土工格室包括底部增强土工格室、全幅土工格室增强、土工格室护坡及土工格室增强。
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的底部设置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和底部增强土工格室;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与花岗岩残积土挖方区的填挖结合部设置台阶,台阶有台阶外包防渗土工布,台阶内侧设置排水渗沟,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边坡采用土工格室护坡;花岗岩残积土挖方区的顶部设置全幅土工格室增强和强度补偿层;在强度补偿层顶部设置路面结构层;花岗岩残积土挖方区的边部设置防渗土工布包裹的排水结构。
每两级台阶设置一层土工格室增强及一道横向渗沟台阶纵向渗沟汇水,排水结构包括渗沟、盖板边沟、夯实黏土回填、反滤土工布及外包防渗土工布,反滤土工布及外包防渗土工布包裹夯实黏土回填,渗沟的上部为盖板边沟,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的填筑厚度不超过15m,坡率为1:1.5~ 1:1.75,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为填筑厚度不小于50cm的碎石土、砾石土或开山石渣填筑层,填挖结合部台阶为内倾4%的斜坡,台阶宽度不小于2m,路面结构层的底基层和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底基层和基层为整幅全铺式结构,路面结构层上有封闭式中央分隔带,台阶处的土工格室为每两级台阶铺设一层土工格室,土工格室在填方区的长度不小于6m,台阶处的纵向渗沟为在台阶内侧从下至上全部布设,渗沟填料为洁净碎石,碎石为硬质或中硬质岩石,渗沟外侧和平台接触处包裹防渗土工布,与台阶高接触面布设台阶外包防渗土工布,土工格室防护区包括底部增强土工格室、全幅土工格室增强、土工格室护坡及土工格室增强,土工格室防护区为花岗岩残积土路基边坡坡面满铺土工格室,格室空间内填充种植土,土工格室固定采用U型钢筋锚固,固定间距1m,U型钉型号为直径不小于12mm的二级及以上型号钢筋,U型钉的入土固定深度不小于50cm。
一种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施工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测量放线,原地表的清表与压实,填挖结合部开挖台阶。
第二步:在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的基底满铺土工格室,并沿土工格室的边缘开始卸土摊铺。
第三步:反开挖进行最下部台阶纵向渗沟和填方区横向渗沟施工,纵向渗沟施工至下一土工格室标高处。
第四步:根据试验路确定的花岗岩残积土的上料、摊铺、平整、压实工艺以及压实质量检测指标与标准进行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的施工,直至花岗岩残积土填筑至下一土工格室标高处。
第五步:进行该标高土工格室、台阶纵向渗沟和填方区横向渗沟的施工,纵向渗沟施工至下一土工格室标高处。
第六步:花岗岩残积土每填筑2m时进行边坡坡面整形并及时铺设土工格室防护。
第七步:依次重复第四步、第五步和第六步直至填筑至花岗岩残积土填筑至强度补偿层底面的设计高程。
第八步:在强度补偿层底面标高处满铺土工格室,参考第二步进行上料、摊铺,填土厚度不宜小于30cm,碾压密实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强度补偿层的施工,直至填筑至强度补偿层顶标高。
第九步:铺筑路面结构层。
第九步中含有:路面结构层铺筑前,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要经历一个完整雨季或6个月的自然沉降稳定期。
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的填筑厚度不超过15m,坡率为1:1.5~1:1.75;强度补偿层填料采用水泥、石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或者采用碎石土、砾石土、开山石渣水稳性好的粗粒土;强度补偿层的厚度不小于50cm;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为填筑厚度不小于50cm的碎石土、砾石土或开山石渣填筑层;碎石土、砾石土、开山石渣中的碎石为硬质、中硬质的石料;强度补偿层底部的全幅土工格室增强铺设于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和挖方区顶部;填挖结合部台阶为内倾4%的斜坡,台阶1宽度不小于2m;台阶处的土工格室为每两级台阶铺设一层土工格室,土工格室在填方区的长度不小于6m;台阶处的纵向渗沟为在台阶内侧从下至上全部布设,渗沟填料为洁净碎石,碎石为硬质或中硬质岩石,渗沟外侧和平台接触处包裹防渗土工布,与台阶高接触面布设台阶外包防渗土工布;路基横向渗沟为在设置台阶土工格室的填筑层位布设三道,即路段的两侧和中间各一道,路段为分别布设在半填半挖路段的两侧和中间,用于排除台阶纵向渗沟汇水;土工格室防护区包括底部增强土工格室、全幅土工格室增强、土工格室护坡及土工格室增强,土工格室防护区为花岗岩残积土路基边坡坡面满铺土工格室,格室空间内填充种植土;土工格室固定采用U型钢筋锚固,固定间距1m;U型钉型号为直径不小于12mm的二级及以上型号钢筋;U 型钉的入土固定深度不小于50cm;上边坡与边沟之间的碎落台采用防渗土工布包裹,上部绿化区采用夯实黏土回填,下部采用洁净碎石回填,两者之间铺设反滤土工布,避免上边坡汇水和绿化用水入渗路基;边沟为盖板边沟,边沟下部设置碎石渗沟,渗沟外侧采用防渗土工布包裹,避免了边沟破损汇水入渗路基;防护区应与花岗岩残积土路基同步施工,做到随填随防护,避免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冲蚀破坏。
本发明的优点是: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的基底土工格室可增加地基承载力和侧向变形,提高半填半挖路基的稳定性与减小不均匀变形。底部隔离层可避免地下水位上升或毛细水作用引起的水分向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迁移,并可增加路基稳定性。填挖结合部台阶和土工格室可减小半填半挖路基的不协调变形,提高路基稳定性。台阶纵向渗沟与填方区横向渗沟可有效排出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挖方区地下渗水。花岗岩残积土挖方区土工布包裹碎落台和纵向渗沟可以有效避免边坡汇水和边沟破损汇水入渗路基。土工格室防护区可阻止降雨条件下边坡径流冲蚀边坡,提高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堤身稳定性。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护栏封闭式中央分隔带可避免中分带水入渗路基,防止花岗岩残积土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变形和强度衰减。
本发明的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可有效避免水分入渗花岗岩残积土路基,保障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的稳定与耐久。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
为便于对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包括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1、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2、填挖结合部处治区3、花岗岩残积土挖方区4的排水结构14、土工格室防护区、强度补偿层6和路面结构层7七个部分,土工格室防护区包括底部增强土工格室9、全幅土工格室增强12、土工格室护坡5及土工格室增强11。
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2的底部设置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1和底部增强土工格室9;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2与花岗岩残积土挖方区4的填挖结合部设置台阶15,台阶15有台阶外包防渗土工布22,台阶15内侧设置排水渗沟10,并每两级台阶15设置一层土工格室增强11及一道横向渗沟13台阶纵向渗沟汇水(有三道横向渗沟13);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2 边坡采用土工格室护坡5;花岗岩残积土挖方区1的顶部设置全幅土工格室增强12和强度补偿层6;在强度补偿层6顶部设置路面结构层7;路面结构层7上有封闭式中央分隔带21;花岗岩残积土挖方区4的边部设置防渗土工布包裹的排水结构14;排水结构14包括渗沟16、盖板边沟20、夯实黏土回填19、反滤土工布18及外包防渗土工布17,反滤土工布18 及外包防渗土工布17包裹夯实黏土回填19,渗沟16的上部为盖板边沟 20。
实施例2:如图1所示,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容易发生开裂甚至失稳的工程问题,基于半填半挖路基的工程病害发生机理,提出一种适用于多雨地区的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如实施例1。
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2的填筑厚度不宜超过15m,坡率为1:1.5~ 1:1.75。
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2位于填方区域的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1和强度补偿层6之间。
强度补偿层6填料可采用水泥、石灰等改良花岗岩残积土,也可采用碎石土、砾石土、开山石渣等水稳性好的粗粒土。刚度补偿层的厚度应不小于50cm,具体可根据设计弯沉代表值、刚度补偿层填料等通过试验路段确定。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中央分隔带应为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护栏的封闭式中央分隔带21。
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1为填筑厚度不小于50cm的碎石土、砾石土或开山石渣填筑层。
碎石土、砾石土、开山石渣等中的碎石应为硬质、中硬质的水稳性好的石料。
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1下部的底部增强土工格室9铺设于清表压实后的地基上,为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1的一部分。
强度补偿层6底部的全幅土工格室增强12铺设于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2和挖方区顶部,为强度补偿层6的一部分。
填挖结合部台阶15为内倾4%的斜坡,台阶15宽度不宜小于2m。
台阶15处的土工格室为每两级台阶15铺设一层土工格室,土工格室在填方区的长度不宜小于6m。
台阶15处的纵向渗沟为在台阶15内侧从下至上全部布设,渗沟填料为洁净碎石,碎石为硬质或中硬质岩石,渗沟外侧和平台接触处包裹防渗土工布,与台阶15高接触面可布设台阶外包防渗土工布22。
路基横向渗沟为在设置台阶15土工格室的填筑层位布设三道,即路段的两侧和中间各一道,路段为分别布设在半填半挖路段的两侧和中间,用于排除台阶15纵向渗沟汇水。
土工格室防护区包括底部增强土工格室9、全幅土工格室增强12、土工格室护坡5及土工格室增强11,土工格室防护区为花岗岩残积土路基边坡坡面满铺土工格室,格室空间内填充种植土。土工格室固定采用U 型钢筋锚固,固定间距1m左右。
土工格室通过弯曲的膜片相互连接组成,土工格室的膜片有孔排列,土工格室之间的膜片相互连接,土工格室张拉开并采用U型钉固定,土工格室的格室空间有充填土。
或者土工格栅由高强度的HDPE或PP共聚料宽带,经过强力焊接或铆接而形成的网状格室结构,共聚料宽带上打孔,土工格室张拉开形成内腔空间,土工格室的周边壁采用U型钉固定在地表中。
U型钉型号为直径不小于12mm的二级及以上型号钢筋。
U型钉的入土固定深度不应小于50cm。
上边坡与边沟之间的碎落台采用防渗土工布包裹,上部绿化区采用夯实黏土回填,下部采用洁净碎石回填,两者之间铺设反滤土工布,避免上边坡汇水和绿化用水入渗路基。
边沟为盖板边沟,边沟下部设置碎石渗沟,渗沟外侧采用防渗土工布包裹,避免了边沟破损汇水入渗路基。
防护区应与花岗岩残积土路基同步施工,做到随填随防护,避免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冲蚀破坏。
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施工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测量放线,原地表的清表与压实,填挖结合部开挖台阶15;
第二步:在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2的基底满铺土工格室,并沿土工格室的边缘开始卸土摊铺,人工配合推土机粗平,也可采用挖掘机在格室内填土,落土高度不大于1m;填土与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1填料相同,但格室内的填料粒径不超过10cm,填筑厚度可至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1顶标高。
第三步:反开挖进行最下部台阶15纵向渗沟和填方区横向渗沟施工,纵向渗沟施工至下一土工格室标高处。
第四步:根据试验路确定的花岗岩残积土的上料、摊铺、平整、压实工艺以及压实质量检测指标与标准进行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2的施工,直至花岗岩残积土填筑至下一土工格室标高处;
第五步:进行该标高土工格室、台阶15纵向渗沟和填方区横向渗沟的施工,纵向渗沟施工至下一土工格室标高处。
第六步:花岗岩残积土每填筑2m时应进行边坡坡面整形并及时铺设土工格室防护。
第七步:依次重复第四步、第五步和第六步直至填筑至花岗岩残积土填筑至强度补偿层6底面的设计高程。
第八步:在强度补偿层6底面标高处满铺土工格室,参考第二步进行上料、摊铺,填土厚度不宜小于30cm,碾压密实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强度补偿层6的施工,直至填筑至强度补偿层6顶标高。
第九步:铺筑路面结构层7。路面结构层7铺筑前,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应至少经历一个完整雨季或6个月的自然沉降稳定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的基底土工格室可增加地基承载力和侧向变形,提高半填半挖路基的稳定性与减小不均匀变形。
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1可避免地下水位上升或毛细水作用引起的水分向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2迁移,并可增加路基稳定性。
填挖结合部台阶15和土工格室可减小半填半挖路基的不协调变形,提高路基稳定性。
台阶15纵向渗沟与填方区横向渗沟可有效排出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挖方区4地下渗水。
花岗岩残积土挖方区4土工布包裹碎落台和纵向渗沟可以有效避免边坡汇水和边沟破损汇水入渗路基。
土工格室防护区可阻止降雨条件下边坡径流冲蚀边坡,提高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堤身稳定性。
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护栏封闭式中央分隔带可避免中分带水入渗路基,防止花岗岩残积土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变形和强度衰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可有效避免水分入渗花岗岩残积土路基,保障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的稳定与耐久。
如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填挖结合部处治区、花岗岩残积土挖方区的排水结构、土工格室防护区、强度补偿层和路面结构层七个部分,土工格室防护区的土工格室包括底部增强土工格室、全幅土工格室增强、土工格室护坡及土工格室增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的底部设置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和底部增强土工格室;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与花岗岩残积土挖方区的填挖结合部设置台阶,台阶有台阶外包防渗土工布,台阶内侧设置排水渗沟,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边坡采用土工格室护坡;花岗岩残积土挖方区的顶部设置全幅土工格室增强和强度补偿层;在强度补偿层顶部设置路面结构层;花岗岩残积土挖方区的边部设置防渗土工布包裹的排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两级台阶设置一层土工格室增强和三道横向渗沟排除台阶纵向渗沟的汇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排水结构包括渗沟、盖板边沟、夯实黏土回填、反滤土工布及外包防渗土工布,反滤土工布及外包防渗土工布包裹夯实黏土回填,渗沟的上部为盖板边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的填筑厚度不超过15m,坡率为1:1.5~1:1.75,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为填筑厚度不小于50cm的碎石土、砾石土或开山石渣填筑层,填挖结合部台阶为内倾4%的斜坡,台阶宽度不小于2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路面结构层的底基层和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底基层和基层为整幅全铺式结构,路面结构层上有封闭式中央分隔带,台阶处的土工格室为每两级台阶铺设一层土工格室,土工格室在填方区的长度不小于6m,台阶处的纵向渗沟为在台阶内侧从下至上全部布设,渗沟填料为洁净碎石,碎石为硬质或中硬质岩石,渗沟外侧和平台接触处包裹防渗土工布,与台阶高接触面布设台阶外包防渗土工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土工格室防护区包括底部增强土工格室、全幅土工格室增强、土工格室护坡及土工格室增强,土工格室防护区为花岗岩残积土路基边坡坡面满铺土工格室,格室空间内填充种植土,土工格室固定采用U型钢筋锚固,固定间距1m,U型钉型号为直径不小于12mm的二级及以上型号钢筋,U型钉的入土固定深度不小于50cm。
8.一种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测量放线,原地表的清表与压实,填挖结合部开挖台阶;
第二步:在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的基底满铺土工格室,并沿土工格室的边缘开始卸土摊铺;
第三步:反开挖进行最下部台阶纵向渗沟和填方区横向渗沟施工,纵向渗沟施工至下一土工格室标高处;
第四步:根据试验路确定的花岗岩残积土的上料、摊铺、平整、压实工艺以及压实质量检测指标与标准进行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的施工,直至花岗岩残积土填筑至下一土工格室标高处;
第五步:进行该标高土工格室、台阶纵向渗沟和填方区横向渗沟的施工,纵向渗沟施工至下一土工格室标高处;
第六步:花岗岩残积土每填筑2m时进行边坡坡面整形并及时铺设土工格室防护;
第七步:依次重复第四步、第五步和第六步直至填筑至花岗岩残积土填筑至强度补偿层底面的设计高程;
第八步:在强度补偿层底面标高处满铺土工格室,参考第二步进行上料、摊铺,填土厚度不宜小于30cm,碾压密实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强度补偿层的施工,直至填筑至强度补偿层顶标高。
第九步:铺筑路面结构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九步:路面结构层铺筑前,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要经历一个完整雨季或6个月的自然沉降稳定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的填筑厚度不超过15m,坡率为1:1.5~1:1.75;
强度补偿层填料采用水泥、石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或者采用碎石土、砾石土、开山石渣水稳性好的粗粒土;强度补偿层的厚度不小于50cm;
花岗岩残积土底部隔离层为填筑厚度不小于50cm的碎石土、砾石土或开山石渣填筑层;
碎石土、砾石土、开山石渣中的碎石为硬质、中硬质的石料;
强度补偿层底部的全幅土工格室增强铺设于花岗岩残积土填筑区和挖方区顶部;
填挖结合部台阶为内倾4%的斜坡,台阶1宽度不小于2m;
台阶处的土工格室为每两级台阶铺设一层土工格室,土工格室在填方区的长度不小于6m;
台阶处的纵向渗沟为在台阶内侧从下至上全部布设,渗沟填料为洁净碎石,碎石为硬质或中硬质岩石,渗沟外侧和平台接触处包裹防渗土工布,与台阶高接触面布设台阶外包防渗土工布;
路基横向渗沟为在设置台阶土工格室的填筑层位布设三道,分别布设在半填半挖路段的两侧和中间,用于排除台阶纵向渗沟汇水;
土工格室防护区包括底部增强土工格室、全幅土工格室增强、土工格室护坡及土工格室增强,土工格室防护区为花岗岩残积土路基边坡坡面满铺土工格室,格室空间内填充种植土;土工格室固定采用U型钢筋锚固,固定间距1m;
U型钉型号为直径不小于12mm的二级及以上型号钢筋;
U型钉的入土固定深度不小于50cm;
上边坡与边沟之间的碎落台采用防渗土工布包裹,上部绿化区采用夯实黏土回填,下部采用洁净碎石回填,两者之间铺设反滤土工布,避免上边坡汇水和绿化用水入渗路基;
边沟为盖板边沟,边沟下部设置碎石渗沟,渗沟外侧采用防渗土工布包裹,避免了边沟破损汇水入渗路基;
防护区应与花岗岩残积土路基同步施工,做到随填随防护,避免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冲蚀破坏。
CN202210264904.XA 2022-03-17 2022-03-17 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45080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4904.XA CN114508013B (zh) 2022-03-17 2022-03-17 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4904.XA CN114508013B (zh) 2022-03-17 2022-03-17 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8013A true CN114508013A (zh) 2022-05-17
CN114508013B CN114508013B (zh) 2023-08-18

Family

ID=81554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4904.XA Active CN114508013B (zh) 2022-03-17 2022-03-17 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801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70487A (ja) * 2006-03-31 2007-10-18 Taiheiyo Precast Concrete Industry Co Ltd 保水性舗装構造および舗装用保水性ブロック
CN103290752A (zh) * 2013-05-28 2013-09-11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堤渗水处治系统
CN203212962U (zh) * 2013-04-19 2013-09-2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少冰、多冰路段高速公路半填半挖路基
CN104264557A (zh) * 2014-08-28 2015-01-07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填半挖生态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4097823U (zh) * 2014-08-28 2015-01-14 德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一种半填半挖生态路基结构
CN106522244A (zh) * 2016-10-26 2017-03-22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路堤组合包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777093U (zh) * 2018-07-17 2019-04-23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山区公路填挖交界路段防差异沉降结构
CN210857182U (zh) * 2019-10-10 2020-06-26 合肥志诚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路基排水结构
CN111501796A (zh) * 2020-04-30 2020-08-07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高路堤边坡稳定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3114142U (zh) * 2020-05-26 2021-05-04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旧路拓宽路基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70487A (ja) * 2006-03-31 2007-10-18 Taiheiyo Precast Concrete Industry Co Ltd 保水性舗装構造および舗装用保水性ブロック
CN203212962U (zh) * 2013-04-19 2013-09-2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少冰、多冰路段高速公路半填半挖路基
CN103290752A (zh) * 2013-05-28 2013-09-11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堤渗水处治系统
CN104264557A (zh) * 2014-08-28 2015-01-07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填半挖生态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4097823U (zh) * 2014-08-28 2015-01-14 德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一种半填半挖生态路基结构
CN106522244A (zh) * 2016-10-26 2017-03-22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路堤组合包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777093U (zh) * 2018-07-17 2019-04-23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山区公路填挖交界路段防差异沉降结构
CN210857182U (zh) * 2019-10-10 2020-06-26 合肥志诚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路基排水结构
CN111501796A (zh) * 2020-04-30 2020-08-07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高路堤边坡稳定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3114142U (zh) * 2020-05-26 2021-05-04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旧路拓宽路基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8013B (zh) 2023-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45396B (zh) 一种高液限土路段的高填土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CN108221528B (zh) 路基建筑搭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802426A (zh) 采用片石挤密加筋垫层法处理新近填土路基的方法
CN113026666A (zh) 外隔内排式弱膨胀土表层边坡治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0528347B (zh) 应用于冲沟地段的透水路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323559A (zh) 一种横向新旧路基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6377780A (zh) 山区公路高填方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RU2337205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земляного сооружения на слабых природных основаниях
CN102561368B (zh) 一种预压实加筋土块柔性支护结构
CN214301048U (zh) 一种轻质路堤
CN114508013B (zh) 多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3114142U (zh) 一种用于旧路拓宽路基结构
RU2273687C1 (ru) Дорожное полотно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возведения
CN109653240B (zh) 生态修复工程中城市余泥渣土堆筑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04986A (zh) 一种高原冻土地区处理软弱地基沉降的施工方法
CN217781603U (zh) 一种防渗软土路基结构
CN216275067U (zh) 一种加固新近填土的路基
CN218148132U (zh) 一种边坡防护结构
CN218175450U (zh) 一种抗沉降式公路结构
CN109868700A (zh) 一种公路工程建设用软地基加固设备及加固方法
CN217419689U (zh) 一种土体高边坡外扶壁式挡墙锚索加固结构
CN220643675U (zh) 一种软土路基分层加固结构
CN220318282U (zh) 一种软土地区灰土路基结构
CN218711865U (zh) 一种高水位的路基处理结构
CN219653420U (zh) 一种用于高填方软弱路基的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30

Address after: 100089 building a, Jiahao International Center, 116 Zizhu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CHINA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

Applicant aft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Applicant after: ZHONGZI DATA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9 building a, Jiahao International Center, 116 Zizhu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CHINA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

Applicant befo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