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0574A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0574A
CN114500574A CN202111599886.2A CN202111599886A CN114500574A CN 114500574 A CN114500574 A CN 114500574A CN 202111599886 A CN202111599886 A CN 202111599886A CN 114500574 A CN114500574 A CN 114500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in depot
monitored
identification code
grain
intelligent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998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冬冬
王守庆
商广勇
李文博
马龙
张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nspur Industrial Internet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nspur Industrial Interne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nspur Industrial Internet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nspur Industrial Interne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998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05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0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05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06F18/243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relating to the number of classes
    • G06F18/2431Multiple cla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6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the source of the receiv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根据多个智能监控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多个待监控粮库的位置信息建立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对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对应的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将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通过智能监控终端实时采集待监控粮库的粮库视频,对粮库视频和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第二标识编码,将第二标识编码和粮库视频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根据第一标识编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对粮库视频的视频来源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对待监控粮库进行监控,避免了监控数据不可信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粮食安全问题,粮库监控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远程监控在粮库安全保障中亦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对粮库中一些重要场所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仅减少了现场检查,降低了粮库人工管理的成本,更有利于储粮工作过程中的管理和数据的收集。
在现有的粮库监管领域,往往是通过远程获取监控视频的方式对多个粮库同时进行监控,远程的智能采集装置容易被更换或者篡改,获取的监控视频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并且,被人为更换之后的采集装置所采集到的监控视频无法代表粮库的真实状态,造成错误监控、监控数据不可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设备及介质,用于解决如下技术问题:远程的智能采集装置容易被更换或者篡改,造成错误监控、监控数据不可信的问题。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应用于粮库智能监控系统,所述粮库智能监控系统包括区块链技术平台和多个智能监控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多个智能监控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多个待监控粮库的位置信息,建立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对所述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对应的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并将所述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编码用于标识智能监控终端和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通过所述智能监控终端实时采集所述待监控粮库的粮库视频,对所述粮库视频和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第二标识编码,将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和所述粮库视频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其中,所述第二标识编码用于标识粮库视频和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编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对所述粮库视频的视频来源进行验证;若所述验证通过,则对所述待监控粮库进行监控。
进一步地,所述粮库智能监控系统包括若干异动传感器,且所述异动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智能监控终端上;所述通过所述智能监控终端采集所述待监控粮库的粮库视频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异动传感器实时监测所述智能监控终端的异动数据,并根据所述异动数据获取所述智能监控终端的最新位置数据;根据所述智能监控终端的最新位置数据,确定所述智能监控终端的所处的当前粮库;生成所述当前粮库的位置信息和所述智能监控终端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智能监控终端的标识密钥,对所述智能监控终端与所述当前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对应的第三标识编码,并将所述第三标识编码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编码,对所述第三标识编码进行正确性核验,若所述第三标识编码和所述第一标识编码不匹配,则未通过所述正确性核验判定所述智能监控终端发生了位置异动;若所述智能监控终端发生了位置异动,对所述智能监控终端执行屏蔽采集粮库视频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编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对所述粮库视频进行验证,具体包括:在所述多个第一标识编码中确定与所述待监控粮库对应的当前标识编码;通过所述区块链技术平台对所述当前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得到所述当前标识编码对应的当前智能监控终端;通过所述区块链技术平台对所述第二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对应的所述粮库视频;通过所述当前智能终端的视频采集参数和所述粮库视频的视频参数,判断所述粮库视频对应的指定智能终端与所述当前智能监控终端是否一致,若所述指定智能终端与所述当前智能监控终端一致,则通过对所述粮库视频的验证。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粮库视频对所述待监控粮库进行监控,具体包括:将所述粮库视频转变为粮库图像序列,其中,所述粮库图像序列中包括多张粮库图像和所述粮库图像对应的时间数据;对所述多张粮库图像进行图像特征提取,按照提取到的所述图像特征将所述粮库图像分为第一类粮库图像和第二类粮库图像,其中,所述第一类粮库图像中包括人形特征,所述第二类粮库图像中无人形特征;对所述第一类粮库图像进行图像去重,在所述第一类粮库图像中去除相邻时刻的相同粮库图像,得到所述第一类粮库图像中的多个指定粮库图像;以及对所述第二类粮库图像进行图像去重,在所述第二类粮库图像中去除相邻时刻的相同粮库图像,得到所述第二类粮库图像中的多个预设粮库图像;通过所述多个指定粮库图像,对所述待监控粮库的人为隐患进行监控;以及通过所述多个预设粮库图像,对所述待监控粮库的环境隐患进行监控。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所述多个预设粮库图像,对所述待监控粮库的环境隐患进行监控,具体包括:计算每个预设粮库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处的R通道、G通道以及B通道的值;根据所有预设粮库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R通道平均值、G通道平均值以及B通道平均值,将所述多个预设粮库图像合并为一个环境隐患监控图像;将所述环境隐患监控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的温度检测模型,以便于所述温度检测模型根据所述环境隐患监控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三通道比值,输出每个像素点的检测温度,其中,所述每个像素点的三通道比值包括R通道与G通道的比值、R通道与B通道的比值以及G通道与B通道的比值;根据所述每个像素点的检测温度,确定出待监控粮库内各位置处的温度,对所述待监控粮库内的温度进行监控。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所述多个指定粮库图像,对所述待监控粮库的人为隐患进行监控,具体包括:预先构建人为隐患的行为特征库;提取所述多个指定粮库图像中的人形特征,得到多个身体动作特征;将所述身体动作特征按照所述多个指定粮库图像的时间数据,生成对应的行为视频;提取所述行为视频中的行为特征,并与所述行为特征库中的特征进行比对,识别出所述人形的行为是否属于隐患行为,以实现对所述待监控粮库的人为隐患的监控。
进一步地,所述人形特征还包括面部特征,所述识别出所述人形的行为属于隐患行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通过所述智能监控终端采集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分管人员面部信息,并上传至区块链技术平台;提取所述分管人员的面部信息的分管面部特征,并保存至所述行为特征库;将所述人形的面部特征和所述分管面部特征进行对比,对所述人形进行身份识别;若所述人形为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分管人员,生成预警信息发送至管理节点,向监管部门进行隐患预警;若所述人形不是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分管人员,生成预警信息下发至对应的智能监控终端,进行隐患预警。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待监控粮库进行监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对粮库监控数据进行溯源查询时,通过所述第二标识编码,获取所述智能监控终端采集的所述待监控粮库的所有粮库视频,以进行溯源。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根据所述多个智能监控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多个待监控粮库的位置信息,建立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对所述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对应的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并将所述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编码用于标识智能监控终端和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通过所述智能监控终端实时采集所述待监控粮库的粮库视频,对所述粮库视频和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第二标识编码,将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和所述粮库视频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其中,所述第二标识编码用于标识粮库视频和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编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对所述粮库视频的视频来源进行验证;若所述验证通过,则对所述待监控粮库进行监控。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根据所述多个智能监控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多个待监控粮库的位置信息,建立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对所述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对应的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并将所述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编码用于标识智能监控终端和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通过所述智能监控终端实时采集所述待监控粮库的粮库视频,对所述粮库视频和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第二标识编码,将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和所述粮库视频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其中,所述第二标识编码用于标识粮库视频和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编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对所述粮库视频的视频来源进行验证;若所述验证通过,则对所述待监控粮库进行监控。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表示编码,确定智能监控终端和粮库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第一标识编码上传至区块链技术平台,借助区块链技术的防篡改特征,实现粮库与监控终端智能唯一绑定,防止由于系统问题、人为操作等因素造成的隐匿变更;根据粮库视频和粮库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标识编码,对粮库视频进行验证,提高粮库视频的有效性和粮食视频的可信度,有助于对粮库进行有效的监管,避免了当智能监控终端被更换篡改时,产生的错误监控、监控数据不可信等问题,基于智能监控终端与区块链技术平台,实现粮库监管的智能化,提高粮库监管的准确性,防止过程数据由于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同时通过区块链去中心化技术,实现全球可追可查,保障粮库储量过程上报数据的正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粮食安全问题,粮库监控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远程监控在粮库安全保障中亦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对粮库中一些重要场所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仅减少了现场检查,降低了粮库人工管理的成本,更有利于储粮工作过程中的管理和数据的收集。
在现有的粮库监管领域,往往是通过远程获取监控视频的方式对多个粮库同时进行监控,远程的智能采集装置容易被更换或者篡改,获取的监控视频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并且,被人为更换之后的采集装置所采集到的监控视频无法代表粮库的当前状态,造成错误监控、监控数据不可信的问题。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应用于粮库智能监控系统,粮库智能监控系统包括区块链技术平台和多个智能监控终端,其中,多个智能监控终端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粮库中,区块链技术平台包括若干区块链节点,其中,若干管理节点可以是管理节点,也可以是多个智能监控终端对应的服务节点,服务节点可以将数据上传至区块链,粮库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管理节点读取服务节点的上传数据,以便进行后续数据处理,具体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某个地区的粮库,也可以应用于多个区域的粮库。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执行主体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任意具备数据处理能力的处理装置或设备,如图2所示,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根据多个智能监控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多个待监控粮库的位置信息,建立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
在需要对粮库的监控时,通常在每个粮库中设置智能监控终端,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粮库中设置智能终端时,为每个智能终端设置终端标识,并且根据智能监控终端的终端标识和粮库的位置关系建立对应关系,例如,智能监控终端A监控的是位于第一排第一个粮库(简称一号粮库),那么建立智能监控终端A和一号粮库的对应关系。同样的,按照上述方法建立每个智能监控终端和所有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
步骤S202,对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对应的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并将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建立了所有智能监控终端和粮库的对应关系后,对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对应的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并将所有的标识编码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标识编码用于标识智能监控终端和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
另外,标识编码可以是条形码、二维码,也可以是加密后的字符串。智能监控终端内部设置有主动标识芯片,主动标识芯片支持多种加密算法模块,并且在支持国密算法的同时覆盖国际主流加密算法,包括对称算法、非对称算法及摘要算法。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一标识编码上传至区块链技术平台,借助区块链技术的防篡改特征,实现粮库与监控终端智能唯一绑定,防止由于系统问题、人为操作等因素造成的隐匿变更。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监控终端包括异动传感器,通过异动传感器实时监测智能监控终端的异动数据,并根据异动数据获取智能监控终端的最新位置数据。异动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智能监控终端的位置变化情况。根据智能监控终端的最新位置数据,确定智能监控终端的所处的当前粮库,生成当前粮库的位置信息和智能监控终端的对应关系。根据智能监控终端的标识密钥,对智能监控终端与当前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对应的第三标识编码,并将第三标识编码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之后根据区块链技术平台预先存储的第一标识编码,对第三标识编码进行正确性核验,若未通过正确性核验,则判定智能监控终端发生了位置异动,一旦位置发生异动,说明该终端所采集的视频不可信,因此可以对该智能监控终端执行屏蔽采集粮库视频的操作,并发出预警,告知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查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智能监控终端的防篡改功能。
步骤S203,通过智能监控终端实时采集所述待监控粮库的粮库视频,对粮库视频和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第二标识编码,将第二标识编码和粮库视频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监控终端还包括视频采集装置,例如摄像头,通过视频采集装置实时采集待监控粮库的粮库视频,将采集到的粮库视频和待监控粮库进行绑定,将两者的对应关系加密,生成第二标识编码,其中,第二标识编码用于标识粮库视频和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并将第二标识编码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保证了粮库视频和待监控粮库之间的唯一对应关系。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对粮库数据进行溯源查询时,通过第二标识编码,可以获取智能监控终端采集的待监控粮库的所有粮库视频进行溯源。利用区块技术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性质,保证了所有粮库视频的准确性,可以利用粮库视频获取粮库数据,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溯源。
步骤S204,根据第一标识编码和第二标识编码,对粮库视频的视频来源进行验证。
在视频采集过程中,若智能监控终端被人为更换或者篡改,那么得到的粮库视频将无法与粮库对应,也就无法通过粮库视频对粮库进行监控。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粮库视频对应的待监控粮库,在多个第一标识编码中确定与待监控粮库对应的当前标识编码,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平台对当前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得到当前标识编码中的当前智能监控终端。之后,通过区块链技术平台对第二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得到第二标识编码中的粮库视频,并通过当前智能终端的视频采集参数和粮库视频的视频参数,判断粮库视频对应的指定智能终端与当前智能监控终端是否一致,若指定智能终端与当前智能监控终端一致,则通过粮库视频的视频来源验证。
下面举例说明,例如,正常情况下,一号粮库是通过终端A进行监控,也就是说终端A和一号粮库是一一对应关系。但是终端A被人换掉,由终端B监控一号粮库。在此情况下,终端A采集到的粮库视频不是一号粮库的视频,继续对粮库视频进行监控将无法达到对一号粮库进行监控的目的。因此,在接收到粮库视频时,根据粮库视频和粮库的对应关系,也就是粮库视频对应一号粮库,在预先存储的多个第一标识编码中获取一号粮库与终端A的对应关系,也就是当前标识编码,对当前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得到当前标识编码中的终端A作为当前智能监控终端。通过区块链技术平台对第二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得到监控视频为视频B。由于视频B是由终端B采集到的,视频B对应的视频参数应该是终端B的视频采集参数,因此终端B的视频采集参数和终端A对应的视频采集参数不一致,也就是说,本该采集一号粮库的终端A被换掉了,视频B无法实现对一号粮库的监控,视频B是不可信的。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提高粮库视频的有效性和粮食视频的可信度,有助于对粮库进行有效的监管。
步骤S205,若验证通过,则对待监控粮库进行监控。
在通过粮库视频的验证时,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平台对粮库进行监控,一般情况下,由于粮库的储粮数量较多,并且在储粮过程中由于粮食累计、气温变化等因素,导致粮库内的粮食会出现温度过高等现象。另外,陌生人出入粮库时,粮食安全问题也无法保障,例如,偷粮、换粮以及破坏粮食的行为都不利于粮食的安全。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采集到的粮食视频为连续性视频,可以先对粮库视频进行处理,将粮库视频转换为粮库图像序列。需要说明的是,粮食图像序列可以是按照视频的时间截取得到的多个粮库图像,也可以将视频的每一帧作为一个粮库图像,本说明书实施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实际的监控视频中,可能会存在一个时间段内的不变的场景,也可异能存在有人员进入时的人员活动场景。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对多张粮库图像分别进行特征提取,按照有无人形特征将多张粮库图像分为两类。第一类粮库图像中为人员活动对应的图像,也就是说,在第一类粮库图像中包括人形特征;第二类粮库图像为没有人员活动对应的图像,也就是说,在第二类粮库图像中没有人形特征。
在得到的第一类粮库图像和第二类粮库图像中相邻时刻会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粮库图像,因此,对第一类粮库图像进行图像去重,在第一类粮库图像中去除相邻时刻的相同粮库图像,得到第一类粮库图像中的多个指定粮库图像。并对第二类粮库图像进行图像去重,在第二类粮库图像中去除相邻时刻的相同粮库图像,得到第二类粮库图像中的多个预设粮库图像。通过多个指定粮库图像,对待监控粮库的人为隐患进行监控,通过多个预设粮库图像,对待监控粮库的环境隐患进行监控。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每个预设粮库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处的R通道、G通道以及B通道的值,根据所有预设粮库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R通道平均值、G通道平均值以及B通道平均值,将多个预设粮库图像合并为一个环境隐患监控图像。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将根据环境隐患监控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三通道比值输入至预先训练的温度检测模型,输出每个像素点的检测温度,其中,每个像素点的三通道比值包括R通道与G通道的比值、R通道与B通道的比值以及G通道与B通道的比值。需要说明的是,温度是三基色灰度值的函数,而神经网络对于处理用常规方法难以确定的复杂函数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温度检测模型为BP神经网络模型,预先设置在区块链技术平台。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每个像素点的检测温度,以及每个像素点与待监控粮库的位置关系,确定出待监控粮库内各位置处的温度,实现对待监控粮库内的温度进行监控的目的。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预先构建人为隐患的行为特征库,例如,人为隐患可以是破坏粮食、偷粮、换粮等隐患,将破坏粮食、偷粮的行为特征预先存入行为特征库中。通过指定粮库图像对人为隐患进行识别,提取多个指定粮库图像中的人形特征,得到多个身体动作特征,将身体动作特征按照多个指定粮库图像的时间数据,生成对应的行为视频。再提取行为视频中的行为特征,并与行为特征库中的特征进行比对,判断出视频中人形的行为是否属于隐患行为。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某些人员行为可能是被允许的,例如,粮库分管人员可以根据上级指示调配少部分粮食。另外,若发生人为隐患的行为,一般是通过预警的方式告知粮库分管人员,但是若人为隐患行为是由粮食分管人员所作,则需要将预警发送给上级分管部门。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人形特征还包括面部特征,预先通过智能监控终端采集待监控粮库的分管人员面部信息,并上传至区块链技术平台;提取分管人员的面部信息的分管面部特征,并保存至行为特征库;将人形的面部特征和分管面部特征进行对比,对人形进行身份识别;
若人形为待监控粮库的分管人员,并且经核实后发现分管人员的隐患行为是分管人员本身所做的决定,不是正常的粮食调度行为,则生成预警信息发送至管理节点,向监管部门进行隐患预警,通过监管部门进行行为警示和制止。若人形不是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分管人员,生成预警信息下发至对应的智能监控终端,进行隐患预警,通过粮库分管人员进行行为警示和制止。
通过设置第一标识编码,确定智能监控终端和粮库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第一标识编码上传至区块链技术平台,借助区块链技术的防篡改特征,实现粮库与监控终端智能唯一绑定,防止由于系统问题、人为操作等因素造成的隐匿变更;根据粮库视频和粮库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标识编码,对粮库视频进行验证,提高粮库视频的有效性和粮食视频的可信度,有助于对粮库进行有效的监管,避免了当智能监控终端被更换篡改时,产生的错误监控、监控数据不可信等问题,基于智能监控终端与区块链技术平台,实现粮库监管的智能化,提高粮库监管的准确性,防止过程数据由于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同时通过区块链去中心化技术,实现全球可追可查,保障粮库储量过程上报数据的正确性。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设备,如图3所示,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根据多个智能监控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多个待监控粮库的位置信息,建立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对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对应的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并将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其中,第一标识编码用于标识智能监控终端和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通过智能监控终端实时采集待监控粮库的粮库视频,对粮库视频和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第二标识编码,将第二标识编码和粮库视频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其中,第二标识编码用于标识粮库视频和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根据第一标识编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对粮库视频的视频来源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对待监控粮库进行监控。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根据多个智能监控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多个待监控粮库的位置信息,建立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对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对应的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并将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其中,第一标识编码用于标识智能监控终端和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通过智能监控终端实时采集待监控粮库的粮库视频,对粮库视频和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第二标识编码,将第二标识编码和粮库视频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其中,第二标识编码用于标识粮库视频和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根据第一标识编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对粮库视频的视频来源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对待监控粮库进行监控。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设备、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粮库智能监控系统,所述粮库智能监控系统包括区块链技术平台和多个智能监控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智能监控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多个待监控粮库的位置信息,建立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
对所述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对应的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并将所述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编码用于标识智能监控终端和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
通过所述智能监控终端实时采集所述待监控粮库的粮库视频,对所述粮库视频和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第二标识编码,将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和所述粮库视频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其中,所述第二标识编码用于标识粮库视频和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编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对所述粮库视频的视频来源进行验证;
若所述验证通过,则对所述待监控粮库进行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粮库智能监控系统包括若干异动传感器,且所述异动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智能监控终端上;
所述通过所述智能监控终端采集所述待监控粮库的粮库视频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异动传感器实时监测所述智能监控终端的异动数据,并根据所述异动数据获取所述智能监控终端的最新位置数据;
根据所述智能监控终端的最新位置数据,确定所述智能监控终端的所处的当前粮库;
生成所述当前粮库的位置信息和所述智能监控终端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智能监控终端的标识密钥,对所述智能监控终端与所述当前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对应的第三标识编码,并将所述第三标识编码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编码,对所述第三标识编码进行正确性核验,若所述第三标识编码和所述第一标识编码不匹配,则未通过所述正确性核验,判定所述智能监控终端发生了位置异动;
若所述智能监控终端发生了位置异动,对所述智能监控终端执行屏蔽采集粮库视频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编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对所述粮库视频进行验证,具体包括:
在所述多个第一标识编码中确定与所述待监控粮库对应的当前标识编码;
通过所述区块链技术平台对所述当前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得到所述当前标识编码对应的当前智能监控终端;
通过所述区块链技术平台对所述第二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对应的所述粮库视频;
通过所述当前智能终端的视频采集参数和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对应的粮库视频的视频参数,判断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对应的粮库视频所对应的指定智能终端与所述当前智能监控终端是否一致,若所述指定智能终端与所述当前智能监控终端一致,则通过对所述粮库视频的验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监控粮库进行监控,具体包括:
将所述粮库视频转变为粮库图像序列,其中,所述粮库图像序列中包括多张粮库图像和所述粮库图像对应的时间数据;
对所述多张粮库图像进行图像特征提取,按照提取到的图像特征将所述粮库图像分为第一类粮库图像和第二类粮库图像,其中,所述第一类粮库图像中包括人形特征,所述第二类粮库图像中无人形特征;
对所述第一类粮库图像进行图像去重,在所述第一类粮库图像中去除相邻时刻的相同粮库图像,得到所述第一类粮库图像中的多个指定粮库图像;以及对所述第二类粮库图像进行图像去重,在所述第二类粮库图像中去除相邻时刻的相同粮库图像,得到所述第二类粮库图像中的多个预设粮库图像;
通过所述多个指定粮库图像,对所述待监控粮库的人为隐患进行监控;以及通过所述多个预设粮库图像,对所述待监控粮库的环境隐患进行监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多个预设粮库图像,对所述待监控粮库的环境隐患进行监控,具体包括:
计算每个预设粮库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处的R通道、G通道以及B通道的值;
根据所有预设粮库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R通道平均值、G通道平均值以及B通道平均值,将所述多个预设粮库图像合并为一个环境隐患监控图像;
将所述环境隐患监控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的温度检测模型,以便于所述温度检测模型根据所述环境隐患监控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三通道比值,输出每个像素点的检测温度,其中,所述每个像素点的三通道比值包括R通道与G通道的比值、R通道与B通道的比值以及G通道与B通道的比值;
根据所述每个像素点的检测温度,确定出待监控粮库内各位置处的温度,对所述待监控粮库内的温度进行监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多个指定粮库图像,对所述待监控粮库的人为隐患进行监控,具体包括:
预先构建人为隐患的行为特征库;
提取所述多个指定粮库图像中的人形特征,得到多个身体动作特征;
将所述身体动作特征按照所述多个指定粮库图像的时间数据,生成对应的行为视频;
提取所述行为视频中的行为特征,并与所述行为特征库中的特征进行比对,识别出所述人形的行为是否属于隐患行为,以实现对所述待监控粮库的人为隐患的监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形特征还包括面部特征,所述识别出所述人形的行为属于隐患行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通过所述智能监控终端采集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分管人员面部信息,并上传至区块链技术平台;
提取所述分管人员的面部信息的分管面部特征,并保存至所述行为特征库;
将所述人形的面部特征和所述分管面部特征进行对比,对所述人形进行身份识别;
若所述人形为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分管人员,生成预警信息发送至管理节点,向监管部门进行隐患预警;
若所述人形不是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分管人员,生成预警信息下发至对应的智能监控终端,进行隐患预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监控粮库进行监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对粮库监控数据进行溯源查询时,通过所述第二标识编码,获取所述智能监控终端采集的所述待监控粮库的所有粮库视频,以进行溯源。
9.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根据多个智能监控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多个待监控粮库的位置信息,建立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
对所述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对应的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并将所述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编码用于标识智能监控终端和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
通过所述智能监控终端实时采集所述待监控粮库的粮库视频,对所述粮库视频和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第二标识编码,将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和所述粮库视频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其中,所述第二标识编码用于标识粮库视频和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编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对所述粮库视频的视频来源进行验证;
若所述验证通过,则对所述待监控粮库进行监控。
10.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根据多个智能监控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多个待监控粮库的位置信息,建立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
对所述每个智能监控终端与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对应的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并将所述多个第一标识编码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编码用于标识智能监控终端和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
通过所述智能监控终端实时采集所述待监控粮库的粮库视频,对所述粮库视频和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对应关系进行加密,生成第二标识编码,将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和所述粮库视频发送至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数据存证,其中,所述第二标识编码用于标识粮库视频和所述待监控粮库的唯一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编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编码,对所述粮库视频的视频来源进行验证;
若所述验证通过,则对所述待监控粮库进行监控。
CN202111599886.2A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45005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9886.2A CN114500574A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9886.2A CN114500574A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0574A true CN114500574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95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99886.2A Pending CN114500574A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057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64006A (zh) * 2022-10-21 2023-01-31 江苏东港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增量配电网智能管控一体化平台
CN115842927A (zh) * 2023-02-24 2023-03-24 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流的安全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64006A (zh) * 2022-10-21 2023-01-31 江苏东港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增量配电网智能管控一体化平台
CN115842927A (zh) * 2023-02-24 2023-03-24 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流的安全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00574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提高粮库安全的监控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3673459B (zh) 基于视频的生产施工场所安全巡检方法、系统、设备
CN113726780B (zh) 基于态势感知的网络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09598135B (zh) 一种工控设备运维信息存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095132A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燃气现场目标检测和行为识别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016298B (zh) 一种网页篡改监测方法及装置
US1092925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based event-driven anomalous behavior detection
CN110942027A (zh) 遮挡策略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1045889A (zh) 封闭网络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37034B (zh) 虚假终端检测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629310B (zh) 一种工程管理监督方法及装置
CN113946492A (zh) 一种智能运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24517A (zh) 应用服务监管方法、监管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869589A (zh)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输电线路事故预测方法及巡检系统
CN110460575A (zh) 一种能够实现安全审计功能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
CN113938306A (zh) 一种基于数据清洗规则的可信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2948897A (zh) 一种基于drae与svm相结合的网页防篡改检测方法
CN108073854A (zh) 一种现场巡检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126167A (zh) 一种快速识别多名特定人员串联活动的方法及系统
KR20200051396A (ko) 이상 상황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CN114418388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人员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225047B (zh) 一种工作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91039B (zh) 一种基于lm神经网络的煤矿监控系统安全预警方法
CN105827447A (zh) 一种业务报警方法和装置
CN116757710B (zh) 智能天线系统监控货物入库数据自动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