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9768A - 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9768A
CN114499768A CN202210393794.7A CN202210393794A CN114499768A CN 114499768 A CN114499768 A CN 114499768A CN 202210393794 A CN202210393794 A CN 202210393794A CN 114499768 A CN114499768 A CN 114499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mbol
ofdm symbols
ofdm
ofdm symbol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937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99768B (zh
Inventor
张平平
邓珂
王干
罗蓓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irui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irui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irui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irui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937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97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9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9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99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9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将待传送的传输块分割为多个码块,将多个码块映射到K个OFDM符号上,并将K个OFDM符号划分成N个符号组;以及针对每个所述符号组,依序对该符号组中的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以生成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并在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生成后即时将其传送至对应的物理信道资源上发射。从而实现了将每个OFDM符号生成对应的频域数据的输出时刻提前,使得下游模块可以更早的开始进行数据处理,节省了系统的开销。

Description

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层下行共享信道)发送端是LTE(Long Time Evolution,长期演进)和NR(New Radio,新空口)基站侧物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负责传输下行的业务数据。基站发送端系统有着严格的时序要求,对实时性要求很高,PDSCH必须在系统要求的时刻前完成处理。因此如何满足系统的实时性是物理层设计和开发的挑战之一。PDSCH是按照时隙的粒度进行处理的(典型的时隙时长为1ms、500us、125us等)。物理层下行所有信道的典型处理时间区间为时隙时长(即从处理启动到处理完成需要在典型处理时间区间内),除了PDSCH信道之外,还需要完成包括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等在内的其他所有下行信道的处理。因此PDSCH信号处理结束时刻的提前,一方面减少了处理时间,另一方面也节省了系统开销,为PDSCH之外的信道处理提供了更多的计算资源(系统可以支持更多的特性,更高的规格,甚至更充分的维测日志记录等)。
以NR 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为例,其发送端的数据处理流程如附图1所示,发送端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传输块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码块分割、码块CRC添加、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低密度奇偶检验)码添加、交织、速率匹配、码块级联、加扰、调制、层映射、预编码、物理信号资源映射等。上述处理流程都是以TB(Transport Block,传输块)为数据单位进行,待1个时隙内所有TB全部处理完成后,再逐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进行频域数据资源映射,因此,OFDM符号频域数据处理结束的时刻依赖于1个时隙内所有TB完成信号处理的耗时。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提供一种新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OFDM符号频域数据处理结束的时刻滞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传送的传输块,并对所述传输块进行分割以得到多个码块;将所述多个码块映射到K个OFDM符号上,并将所述K个OFDM符号划分成N个符号组;以及针对每个所述符号组,依序对该符号组中的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以生成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并在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生成后即时将其传送至对应的物理信道资源上发射;其中,K≥N≥1,K和N均为整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及分割模块,用于获取待传送的传输块,并对所述传输块进行分割以得到多个码块;映射及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码块映射到K个OFDM符号上,并将所述K个OFDM符号划分成N个符号组;以及处理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所述符号组,依序对该符号组中的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以生成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并在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生成后即时将其传送至对应的物理信道资源上发射;其中,K≥N≥1,K和N均为整数。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
在本发明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将待传送的传输块分割为多个码块,将多个码块映射到K个OFDM符号上,并将K个OFDM符号划分成N个符号组;以及针对每个所述符号组,依序对该符号组中的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以生成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并在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生成后即时将其传送至对应的物理信道资源上发射。从而实现了将每个OFDM符号生成对应的频域数据的输出时刻提前,使得下游模块可以更早的开始进行数据处理,节省了系统的开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的流程具体示例性数据流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的效果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的流程具体示例性数据流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的效果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的流程具体示例性数据流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的效果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执行CB-OFDM符号映射算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执行CB-OFDM符号映射算法的1个CB映射到4个OFDM符号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执行CB-OFDM符号映射算法的4个CB映射到4个OFDM符号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执行CB-OFDM符号映射算法的4个CB映射到1个OFDM符号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执行CB-OFDM符号映射算法的3个CB映射到4个OFDM符号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执行CB-OFDM符号映射算法的24个CB映射到12个OFDM符号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它的包含。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电路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指示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有鉴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提前每个OFDM符号生成对应的频域数据的输出时刻,以让下游模块可以更早的开始进行数据处理,以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将以“时隙”为单位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式缩减为以“OFDM符号”为单位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式,针对每个传输块,先对传输块进行分割以得到多个码块,然后将多个码块映射到OFDM符号上,随后以OFDM符号为粒度进行数据处理。有利于实现提前每个OFDM符号生成对应的频域数据的输出时刻,以及缩短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总的耗时。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参阅图2、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待传送的传输块,并对所述传输块进行分割以得到多个码块;
步骤S20,将所述多个码块映射到K个OFDM符号上,并将所述K个OFDM符号划分成N个符号组;以及
步骤S30,针对每个所述符号组,依序对该符号组中的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以生成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并在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生成后即时将其传送至对应的物理信道资源上发射;
其中,K≥N≥1,K和N均为整数。
以下将具体描述步骤S10至S30。
在步骤S10中,基站侧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数据处理中,进行数据处理的负载数据称为传输块(TB),传输块是由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在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内通过下行传输信道(DL-SCH)转发(deliver)至物理层(Physical layer protocol,PHY)的数据的单位,在物理层中,传输块会被映射至码字,按每个码字进行调制处理。
对传输块进行分割,这个步骤称之为“码块分割”,一个传输块分割后,得到多个码块。
在步骤S20中,将所述多个码块映射到K个OFDM符号上,并将所述K个OFDM符号划分成N个符号组,其中,K≥N≥1,K和N均为整数。3GPP协议中规定,时隙的长度可根据OFDM符号的个数给出。例如,OFDM符号的个数可以是7个或14个。一个时隙的长度可以至少基于OFDM符号的长度给出。OFDM符号的长度可以基于频域上两个相邻子载波间隔给出。OFDM符号的长度也可以至少基于用于生成OFDM符号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的点数给出。OFDM符号的长度可以包括附加于该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的长度。在此,OFDM符号也可以称之为符号。
示例性地,将K个OFDM符号划分成N个OFDM符号组,其中,K≥N≥1,K和N均为整数:
第1个符号组中含有M1个OFDM符号(M1≥1),符号序号为0~M1-1;
第2个符号组中含有M2个OFDM符号(M2≥1),符号序号为M1~M1+M2-1;
……
第N个符号组中含有Mn个OFDM符号(Mn≥1),符号序号为M1+M2+…+M(n-1)~K-1;
其中M1+M2+…+Mn=K。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每个符号组所含的OFDM符号的个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例如K=14,当被划分为2个符号组时,每个符号组所含的OFDM符号的个数相同,都为7个;当被划分为4个符号组时,每个符号组所含有的OFDM符号的个数不尽相同。
在步骤S30中,针对每个所述符号组,依序对该符号组中的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以生成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在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生成后即时将其传送至对应的物理信道资源上发射,以作为下游模块处理的输入。
其中,PDSCH比特级处理包括:码块CRC添加、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添加(LDPC)、交织、速率匹配、加扰,PDSCH符号级处理包括:调制、层映射、预编码、物理信号资源映射。
PDSCH比特级处理完成之后得到了信道编码之后的码字,以作为符号级处理的输入数据。一个PDSCH信道可以同时传输一个或者多个码字,首先对码字进行伪随机序列加扰,加扰完成之后进行调制,得到一系列用复数形式表示的调制符号。例如,3GPP协议规定了4种PDSCH信道的调制方式:QPSK,16QAM,64QAM和256QAM。接下来进行层映射,一个码字对应的调制符号最多被映射到4个MIMO层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过程中每次信号处理是以时隙为单位,需先将该1个时隙内的所有TB的信号全部处理完成之后,再逐个OFDM符号进行频域数据资源映射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生成后即时将其传送至对应的物理信道资源上发射,以作为下游模块处理的输入,故,实现了将每个OFDM符号生成对应的频域数据的输出时刻提前,使得下游模块可以更早的开始进行数据处理,节省了系统的开销,并确保了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实施例一: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的流程具体示例性数据流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图4中示出了将所述K个OFDM符号作为1个符号组,并以串行的方式依序对所述K个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的流程图。
针对获取到的待传送的一个传输块(TB),将其进行码块分割,得到多个码块(CB),然后将所有码块映射到K个OFDM符号上,随后将所述K个OFDM符号作为1个符号组,在本实施例中,K的取值范围为[1,14]。示例性地,K=14,即,将所有码块映射至14个OFDM符号上,14个OFDM符号作为一个符号组,在该符号组内以串行的方式依序对该14个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符号级处理和输出对应的频域数据。并在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生成后即时将其传送至对应的物理信道资源上发射,串行14次处理完成。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的效果图。
如图5所示,对比现有技术的一个传输块总处理耗时占84个单位时间,并且现有技术中第一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开始往下游模块输出的时刻为第71个单位时间,而在本实施例中,在该符号组内以串行的方式按照OFDM符号编号(从0开始到13结束)依序对该14个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符号级处理和输出对应的频域数据。虽然对于一个传输块整体来说,总处理耗时不变,仍为84个单位时间,但是对于编号为0的OFDM符号(也即第1个OFDM符号)来说,其对应的频域数据开始往下游模块输出的时刻提前至第6个单位时间,故相比于现有技术,第1个OFDM符号对应频域数据的输出时刻提前了65个单位时间。同样,编号为1至13的OFDM符号(也即第2个OFDM符号)对应频域数据的输出时刻也提前了65个单位时间。
实施例二:
图6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的流程具体示例性数据流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图6中示出了将所述K个OFDM符号作为2个符号组,并以并行的方式同时对2个符号组中的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的流程图。
示例性地,同示例一,K的取值为14,将所有码块映射至14个OFDM符号上,14个OFDM符号划分为2组,其中,偶数符号为一组(编号为0、2、4、6、8、10、12),奇数符号为一组(编号为1、3、5、7、9、11、13),该两个信号组内分别以串行的方式按照OFDM符号编号依序对7个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符号级处理和输出频域数据,并且两个符号组可以进行并行处理,也即每次可并行同时处理2个OFDM符号,所以共7次即可将14个OFDM符号全部处理完成。并在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生成后即时将其传送至对应的物理信道资源上发射。示例性地,以第一组为例,OFDM0处理完成后,即时将OFDM0对应的频域数据开始往下游模块输出,然后进行OFDM2的处理,OFDM2处理完成后,即时将OFDM2对应的频域数据开始往下游模块输出,接着进行OFDM4的处理,OFDM4处理完成后,即时将OFDM4对应的频域数据开始往下游模块输出,依序类推,直至最后一个符号OFDM12处理完成以及输出对应的OFDM12对应的频域数据。
图7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的效果图。
如图7所示,对比现有技术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过程中每次信号处理是以时隙为单位,故无法以并行的方式进行计算处理。所以会存在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输出时刻滞后、以及总的耗时增加的技术问题。
而在本实施例中,将14个OFDM符号划分成两组,第一组包括OFDM0、OFDM2、OFDM4、OFDM6、OFDM8、OFDM10、OFDM12;第二组包括OFDM1、OFDM3、OFDM5、OFDM7、OFDM9、OFDM11、OFDM13;两组以并行的方式同时进行处理,每组内都以串行的方式进行处理。示例性地,以第一组为例,按OFDM编号(按0、2、4、6、8、10、12顺序)依序对每个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符号级处理和输出对应的频域数据。对于一个传输块整体来说,总处理耗时占42个单位时间。并且对于编号为0的OFDM符号(也即该组内的第1个OFDM符号)来说,其对应的频域数据开始往下游输出的时刻为第6个单位时间。故,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方案,总的处理耗时缩减了一半,缩减量为42个单位时间,并且OFDM0上对应的频域数据开始输出的时刻提前了65个单位时间。
实施例三:
图8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的流程具体示例性数据流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图8中示出了将所述K个OFDM符号划分为14个符号组,并以并行的方式同时对14个符号组中的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的流程图。
示例性地,同示例一,K的取值为14,将所有码块映射至14个OFDM符号上,14个OFDM符号划分为14组,此时,每组中含有一个OFDM符号,具体地,将14个OFDM符号同时进行比特级、符号级处理和输出频域数据。
图9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的效果图。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14个OFDM符号划分成14组,每组包含1个OFDM符号,14个OFDM符号同时进行比特级、符号级处理和输出频域数据。对于一个传输块整体来说,总处理耗时仅占6个单位时间。并且对于编号为0的OFDM符号(第1组内的OFDM符号)来说,其对应的OFDM符号的频域数据开始往下游输出的时刻为第6个单位时间。故,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方案,总处理耗时缩减了十四分之十三,缩减量为78个单位时间,并且OFDM0上对应的频域数据开始输出的时刻提前了65个单位时间。并且该实施例中,以14组并形的方式同时对多个OFDM符号进行数据处理,相较于前述实施例的方案,不仅实现了OFDM0上对应的频域数据开始输出的时刻提前,而且还实现了总处理耗时的降低。
具体地,上述示例的码块到OFDM符号的映射模块可根据如下提供的CB-OFDM符号映射算法执行,通过该CB-OFDM符号映射算法可计算出每个OFDM符号上的码块信息,然后再根据上述不同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的流程的示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或串行、或串并混合、或并行的数据处理方法。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执行CB-OFDM符号映射算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0所示,所述将所述多个码块(CB)映射到K个OFDM符号上包括:
(a)令i=0,j=0;
(b)若i小于或等于总的码块数减1,则获取第i个码块的比特数目Ai,否则结束流程;
(c)若j小于或等于总的OFDM符号数减1,获取第j个OFDM符号上可承载的比特数目Bj,否则结束流程;
(d)判断第j个OFDM符号上可承载的比特数目Bj是否大于零,
若等于零,则令j=j+1并返回步骤(c);
若大于零,则判断第j个OFDM符号上可承载的比特数目Bj是否大于或者等于Ai
若Bj≥Ai,则将第i个码块映射到该第j个OFDM符号上,并得到该第j个OFDM符号所映射的码块索引,随之令Bj=Bj-Ai,i=i+1并返回步骤(b);
若Bj<Ai,则将第i个码块的前Bj个部分映射到该第j个OFDM符号上,并得到该第j个OFDM符号所映射的码块索引,以及令Ai=Ai-Bj,j=j+1并返回步骤(c)。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执行CB-OFDM算法之前,基于总的OFDM符号上可承载的总的比特数目以及总的码块的数目求平均,得到对应各个码块上映射的比特数目。
其中,总的OFDM符号的数目以及总的码块的数目取决于系统的调度配置。具体取决于该系统需要处理的场景。例如,3GPP LTE/NR协议定义的系统上限为总的OFDM符号的数目(例如,m)最大为14个,总的码块的数目(例如,n个码块)最大为145个。
可选地,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在执行CB-OFDM算法之前,基于预设的码块的长度划分码块类别,随后基于总的OFDM符号上可承载的总的比特数目、以及总的码块的数目,求解出一组对应各个类别的码块的数目的解。
示例性地,对于某一确定的调度的配置,例如在该配置下的总的码块的数目为35个,同时该配置下每个OFDM符号上能承载的比特数目也可以确定,其中每OFDM符号上能承载的比特数目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举个例子,例如,所有调度的总的OFDM符号合起来共50000比特。例如,在3GPP LTE/NR系统中,计算出与两种不同码块的长度的对应的各个码块的数目,其中,一种码块的长度为N1,另一种码块的长度为N2,以及计算出长度为N1的码块的数目为C1,长度为N2的码块的数目为C2,使得满足C1+C2=35,并且,C1*N1+C2*N2=50000;求解出一组N1和N2值最接近的正整数解,以满足总的码块数目恰好能够被总的OFDM符号全部映射完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总的OFDM符号的个数取值为[1,14]。
上述CB-OFDM符号映射算法的流程说明如下:
1. 当Bj<Ai时,表示OFDM符号j可以承载的比特数小于码块i的比特数,此时就得到了OFDM符号j所映射的码块索引i,以及OFDM符号j所映射的比特数目Bj,具体就是码块i中的[0,Bj]比特。符号j的映射完成,但此时码块i上还有剩余的比特数目Ai-Bj没有被映射完成,因此,令Ai=Ai-Bj,j=j+1并返回步骤(c)。
对于码块i上剩余比特数目(Ai-Bj)的映射,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当Bj+1>(Ai-Bj)时,表示OFDM符号j+1上可以承载的比特数目大于码块i中剩余的比特数目,此时得到了OFDM符号j+1所映射的码块索引为i,以及OFDM符号j+1所映射的比特数目Ai-Bj,具体就是码块i中的[Bj+1,Ai]比特。此时,码块i上的比特数目全部映射完成。
(2)当Bj+1=(Ai-Bj)时,表示OFDM符号j+1上可以承载的比特数目等于码块i中剩余的比特数目,此时OFDM符号j+1映射完成,并且码块i中的比特数目全部映射完成。得到了OFDM符号j+1所映射的码块索引为i,以及OFDM符号j+1所映射的比特数目为码块i中的[Bj+1,Ai]比特。
(3)当Bj+1<(Ai-Bj)时,表示OFDM符号j+1上可以承载的比特数目小于码块i中剩余的比特数目,此时OFDM符号j+1映射完成。OFDM符号j+1所映射的码块索引为i,以及其所映射的比特数目为码块i中的[Bj+1,Bj+Bj+1]比特。码块i中还剩余(Ai-Bj-Bj+1)比特,具体就是码块i中的[Bj+Bj+1+1,Ai]比特,因此,码块i中剩余的比特数目还需要映射到下一个OFDM符号上。
2. 当Bj=Ai时,表示OFDM符号j可以承载的比特数目等于码块i中的比特数目,此时OFDM符号j映射完成,码块i的比特数目也全部映射完成。OFDM符号j所映射的码块索引为i,以及其所映射的比特数目为码块i中的[1,Ai]比特。
3. 当Bj>Ai时,表示OFDM符号j可以承载的比特数目大于码块i中的比特数目,此时就得到了OFDM符号j所映射的码块索引为i,以及其所映射的比特数目为Ai,具体就是码块i中的[1,Ai]比特。此时,码块i中的比特数目映射完成,随之令Bj=Bj-Ai,i=i+1并返回步骤(b)。
由于OFDM符号j的承载能力还有富余,其还可以承载(Bj-Ai)比特,具体就是[Ai+1,Bj-Ai]比特。对于OFDM符号j中剩余可承载比特的映射,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当Ai+1>Bj-Ai时,表示码块i+1的比特数目大于OFDM符号j上还可以承载的比特数,此时OFDM符号j的映射完成。OFDM符号j上所承载的码块索引为[i,i+1],具体是承载码块i的[1,Ai]比特,码块i+1的[1,Bj-Ai]比特。而码块i+1中剩余的Ai+1-(Bj-Ai)比特,需要映射到下一个OFDM符号上。
(2)当Ai+1=Bj-Ai时,表示码块i+1的比特数目等于OFDM符号j上还可以承载的比特数目,此时,码块i+1的映射完成,OFDM符号j的映射也完成。得到了OFDM符号j所映射的码块索引为[i,i+1],具体是承载码块i的Ai比特,以及码块i+1的Ai+1比特。
(3)当Ai+1<Bj-Ai时,表示码块i+1的比特数目小于OFDM符号j上还可以承载的比特数目,此时,OFDM符号j映射的码块索引更新为[i,i+1],具体是承载码块i的Ai比特,码块i+1的Ai+1比特。OFDM符号j中还剩余(Bj-Ai-Ai+1)比特的承载能力。也即在码块i+1的映射完成之后,进入下一个码块(例如,码块i+2)的映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可用于基于OFDM系统的发送端数据处理方法,如用于3GPP LTE/NR的系统,也可用于DVB-S2,DVB-S2X、WLAN系统。
应理解,如用于3GPP LTE/NR的分布式基站系统时,PDS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TB、MAC PDU、DL-SCH、PDSCH)。PDSCH至少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2(Msg2)。PDSCH至少用于发送包括用于初始随机接入的参数的系统信息。
以下将依据上述介绍的CB-OFDM符号映射算法的流程通过以下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执行CB-OFDM符号映射算法的1个CB映射到4个OFDM符号的示意图。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执行CB-OFDM符号映射算法的4个CB映射到4个OFDM符号的示意图。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执行CB-OFDM符号映射算法的4个CB映射到1个OFDM符号的示意图。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执行CB-OFDM符号映射算法的3个CB映射到4个OFDM符号的示意图。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执行CB-OFDM符号映射算法的24个CB映射到12个OFDM符号的示意图。
示例一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总的OFDM符号的个数取值K为14,只有1个码块(CB),映射至4个OFDM符号(symbol)上。示例性地,OFDM符号symbol#0/1可以映射的比特数为0,由于只有1个码块(CB0),CB0中的比特数目为A0,且计算匹配知道A0=B2+B3+B4+B5,故将CB0映射到了4个OFDM符号上(图示为symbol#2/3/4/5)。具体地,OFDM symbol#2映射CB0中的比特[1,B2],OFDM symbol#3映射CB0的比特[B2+1,B2+B3],OFDM symbol#4映射CB0的比特[B3+B4+1,B3+B4+B5],OFDM symbol#5映射CB0的比特[B3+B4+B5+1,A0]。
示例二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总的OFDM符号的个数取值K为14,共有4个码块(CB),映射至4个OFDM符号(symbol)上。示例性地,OFDM符号symbol#0/1可以映射的比特数为0,有4个码块(CB0、CB1、CB2、CB3),CB0中的比特数目为A0,且计算匹配知道:A0=B2,故将CB0映射到了OFDM symbol#2上,A1=B3,故将CB1映射到了OFDM symbol#3上,A2=B4,故将CB2映射到了OFDMsymbol#4上,A3=B5,故将CB3映射到了OFDM symbol#5上。
示例三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总的OFDM符号的个数取值K为14,共有4个码块(CB),映射至同1个OFDM符号(symbol)上。示例性地,OFDM符号symbol#0/1可以映射的比特数为0,共有4个码块(CB0、CB1、CB2、CB3),且计算匹配知道:A0+A1+A2+A3=B2,故将CB0、CB1、CB2以及CB3均射到了OFDM symbol#2上。
示例四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总的OFDM符号的个数取值K为14,共有3个码块(CB),映射至4个OFDM符号(symbol)上。示例性地,OFDM符号symbol#0/1可以映射的比特数为0,有3个码块(CB0、CB1、CB2),其中,通过计算匹配,OFDM symbol#2映射码块CB0的[1,B2]比特。OFDMsymbol#3映射码块CB0的[B2+1,A0]比特、和码块CB1的[1,B2+B3-A0]比特。OFDM symbol#4映射码块CB1的剩余比特,和码块CB2的[1,B2+B3+B4-(A1+A0)]比特,OFDM symbol#5映射码块CB2的剩余比特。
示例五
如图15所示,总的OFDM符号的个数取值K为14,将多个码块映射至多个OFDM符号(symbol)上的情形,本实施例中,共有24个码块,映射到了12个OFDM符号上,示例性地,OFDM符号symbol#0/1可以映射的比特数为0,其中,通过计算匹配,OFDM symbol#2映射码块索引为[0,1]。OFDM symbol#3映射码块索引为[2,3]。OFDM symbol#4映射码块索引为[4,5],OFDM symbol#5映射码块索引为[6,7],OFDM symbol#6映射码块索引为[8,9],OFDMsymbol#7映射码块索引为[10,11],OFDM symbol#8映射码块索引为[12,13],OFDM symbol#9映射码块索引为[14,15],OFDM symbol#10映射码块索引为[16,17],OFDM symbol#10映射码块索引为[18,19],OFDM symbol#12映射码块索引为[20,21]。OFDM symbol#13映射码块索引为[22,23]。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
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16所示,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号处理装置200包括:获取及分割模块210,用于获取待传送的传输块,并对所述传输块进行分割以得到多个码块;映射及划分模块220,用于将所述多个码块映射到K个OFDM符号上,并将所述K个OFDM符号划分成N个符号组;以及处理模块230,用于针对每个所述符号组,依序对该符号组中的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以生成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并在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生成后即时将其传送至对应的物理信道资源上发射;其中,K≥N≥1,K和N均为整数。
示例性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K个OFDM符号划分成多个符号组,并以并行的方式同时对所述多个符号组中的OFDM符号进行所述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
示例性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K个OFDM符号作为1个符号组,并以串行的方式依序对所述K个OFDM符号进行所述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
具体地,基站侧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数据处理中,进行数据处理的负载数据称为传输块(TB),传输块是由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在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内通过下行传输信道(DL-SCH)转发(deliver)至物理层(Physical layer protocol,PHY)的数据的单位,在物理层中,传输块会被映射至码字,按每个码字进行调制处理。
对传输块进行分割,这个步骤称之为“码块分割”,一个传输块分割后,得到多个码块。将所述多个码块映射到K个OFDM符号上,并将所述K个OFDM符号划分成N个符号组,其中,K≥N≥1,K和N均为整数。3GPP协议中规定,时隙的长度可根据OFDM符号的个数给出。例如,OFDM符号的个数可以是7个或14个。一个时隙的长度可以至少基于OFDM符号的长度给出。OFDM符号的长度可以基于频域上两个相邻子载波间隔给出。OFDM符号的长度也可以至少基于用于生成OFDM符号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的点数给出。OFDM符号的长度可以包括附加于该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的长度。在此,OFDM符号也可以称之为符号。
示例性地,将K个OFDM符号划分成N个OFDM符号组,其中,K≥N≥1,K和N均为整数:
第1个符号组中含有M1个OFDM符号(M1≥1),符号序号为0~M1-1;
第2个符号组中含有M2个OFDM符号(M2≥1),符号序号为M1~M1+M2-1;
……
第N个符号组中含有Mn个OFDM符号(Mn≥1),符号序号为M1+M2+…+M(n-1)~K-1;
其中M1+M2+…+Mn=K。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每个符号组所含的OFDM符号的个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例如K=14,当被划分为2个符号组时,每个符号组所含的OFDM符号的个数相同,都为7个;当被划分为4个符号组时,每个符号组所含有的OFDM符号的个数不尽相同。
针对每个所述符号组,依序对该符号组中的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以生成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在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生成后即时将其传送至对应的物理信道资源上发射,以作为下游模块处理的输入。
其中,PDSCH比特级处理包括:码块CRC添加、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添加(LDPC)、交织、速率匹配、加扰,PDSCH符号级处理包括:调制、层映射、预编码、物理信号资源映射。
PDSCH比特级处理完成之后得到了信道编码之后的码字,以作为符号级处理的输入数据。一个PDSCH信道可以同时传输一个或者多个码字,首先对码字进行伪随机序列加扰,加扰完成之后进行调制,得到一系列用复数形式表示的调制符号。例如,3GPP协议规定了4种PDSCH信道的调制方式:QPSK,16QAM,64QAM和256QAM。接下来进行层映射,一个码字对应的调制符号最多被映射到4个MIMO层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过程中每次信号处理是以时隙为单位,需先将该1个时隙内的所有TB的信号全部处理完成之后,再逐个OFDM符号进行频域数据资源映射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生成后即时将其传送至对应的物理信道资源上发射,以作为下游模块处理的输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能够实现:
将每个OFDM符号生成对应的频域数据的输出时刻提前,使得下游模块可以更早的开始进行数据处理,节省了系统的开销,并确保了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应当理解,所述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其他方面及效果可参见前述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面所描述的任一实施例中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
对上述步骤的具体限定和实现方式可以参看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传送的传输块,并对所述传输块进行分割以得到多个码块;
将所述多个码块映射到K个OFDM符号上,并将所述K个OFDM符号划分成N个符号组;以及
针对每个所述符号组,依序对该符号组中的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以生成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并在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生成后即时将其传送至对应的物理信道资源上发射;
其中,K≥N≥1,K和N均为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K个OFDM符号划分成N个符号组以及针对每个所述符号组,依序对该符号组中的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包括:
将所述K个OFDM符号划分成多个符号组,并以并行的方式同时对所述多个符号组中的OFDM符号进行所述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K个OFDM符号划分成N个符号组以及针对每个所述符号组,依序对该符号组中的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包括:
将所述K个OFDM符号作为1个符号组,并以串行的方式依序对所述K个OFDM符号进行所述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特级处理包括码块CRC添加、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添加、交织、速率匹配、加扰,所述符号级处理包括调制、层映射、预编码、物理信号资源映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多个码块映射到K个OFDM符号上包括:
(a)令i=0,j=0;
(b)若i小于或等于总的码块数减1,则获取第i个码块的比特数目Ai,否则结束流程;
(c)若j小于或等于总的OFDM符号数减1,获取第j个OFDM符号上可承载的比特数目Bj,否则结束流程;
(d)判断第j个OFDM符号上可承载的比特数目Bj是否大于零,
若等于零,则令j=j+1并返回步骤(c);
若大于零,则判断第j个OFDM符号上可承载的比特数目Bj是否大于或者等于Ai
若Bj≥Ai,则将第i个码块映射到该第j个OFDM符号上,并得到该第j个OFDM符号所映射的码块索引,随之令Bj=Bj-Ai,i=i+1并返回步骤(b);
若Bj<Ai,则将第i个码块的前Bj个部分映射到该第j个OFDM符号上,并得到该第j个OFDM符号所映射的码块索引,以及令Ai=Ai-Bj,j=j+1并返回步骤(c)。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多个码块映射到K个OFDM符号上还包括:
基于总的OFDM符号上可承载的总的比特数目以及总的码块的数目求平均,得到对应各个码块上映射的比特数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多个码块映射到K个OFDM符号上还包括:
基于预设的码块的长度划分码块类别,随后基于总的OFDM符号上可承载的总的比特数目、以及总的码块的数目,求解出一组对应各个类别的码块的数目的解。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总的OFDM符号的个数取值为[1,14]。
9.一种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及分割模块,用于获取待传送的传输块,并对所述传输块进行分割以得到多个码块;
映射及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码块映射到K个OFDM符号上,并将所述K个OFDM符号划分成N个符号组;以及
处理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所述符号组,依序对该符号组中的OFDM符号进行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以生成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并在每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数据生成后即时将其传送至对应的物理信道资源上发射;
其中,K≥N≥1,K和N均为整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K个OFDM符号划分成多个符号组,并以并行的方式同时对所述多个符号组中的OFDM符号进行所述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K个OFDM符号作为1个符号组,并以串行的方式依序对所述K个OFDM符号进行所述比特级处理及符号级处理。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
CN202210393794.7A 2022-04-15 2022-04-15 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4997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3794.7A CN114499768B (zh) 2022-04-15 2022-04-15 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3794.7A CN114499768B (zh) 2022-04-15 2022-04-15 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9768A true CN114499768A (zh) 2022-05-13
CN114499768B CN114499768B (zh) 2022-06-10

Family

ID=81489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93794.7A Active CN114499768B (zh) 2022-04-15 2022-04-15 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976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29364A (zh) * 2022-11-29 2022-12-27 广州世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物理层的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192A (zh) * 2007-04-03 2008-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信道编码方法
US20100215007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interleaver for transmission of multiple code block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281868A (zh) * 2014-07-10 2016-01-2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码块分组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5917610A (zh) * 2013-12-10 2016-08-3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无线电传输的基于组的资源单元映射
WO2018128873A1 (en) * 2017-01-09 2018-07-12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eeting cellular data turnaround time
CN109417527A (zh) * 2016-07-08 2019-03-01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US20190190654A1 (en) * 2016-06-17 2019-06-20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ata 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495114A (zh) * 2017-03-24 2019-11-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码块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EP3793298A1 (en) * 2018-05-10 2021-03-17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2929133A (zh) * 2021-05-10 2021-06-08 广州慧睿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的信道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13254080A (zh) * 2021-05-18 2021-08-13 成都图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dsch信道并行处理及多线程任务动态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192A (zh) * 2007-04-03 2008-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信道编码方法
US20100215007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interleaver for transmission of multiple code block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917610A (zh) * 2013-12-10 2016-08-3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无线电传输的基于组的资源单元映射
CN105281868A (zh) * 2014-07-10 2016-01-2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码块分组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190190654A1 (en) * 2016-06-17 2019-06-20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ata 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417527A (zh) * 2016-07-08 2019-03-01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WO2018128873A1 (en) * 2017-01-09 2018-07-12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eeting cellular data turnaround time
CN110495114A (zh) * 2017-03-24 2019-11-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码块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EP3793298A1 (en) * 2018-05-10 2021-03-17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2929133A (zh) * 2021-05-10 2021-06-08 广州慧睿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的信道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13254080A (zh) * 2021-05-18 2021-08-13 成都图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dsch信道并行处理及多线程任务动态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R1-1707065 "Code Block Segment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7065》 *
INTEL CORPORATION: "R1-1911682 "Sidelink physical structure for NR V2X communic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8BIS R1-1911682》 *
INTEL CORPORATION: "R1-1912203 "Sidelink physical structure for NR V2X communic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9 R1-1912203》 *
吴风云: ""LTE-Advanced物理层下行数据共享信道在终端测试仪表中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徐闻璐: ""基于FPGA的物理层协议栈硬件加速架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29364A (zh) * 2022-11-29 2022-12-27 广州世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物理层的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9768B (zh) 2022-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64498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1448839B (zh) 用户设备、基站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10167153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dci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US10038526B2 (en) Wireless device,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D2D communication
EP4336938A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8681717B2 (en) Frequency hopping scheme for OFDMA system
WO2016161801A1 (zh) 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10557237B (zh) 一种降低网络延迟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EP2720505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and related device
US10530541B2 (en) Transmitt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CN111147189A (zh) 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237035B2 (en) Operation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node supporting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688261B (zh) 资源分配的方法、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CN111565458B (zh) 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14499768B (zh) Pdsch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776936A1 (en) Signature-domain multiplexing for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N106664279B (zh) 抑制mc-cdma和衍生系统中papr的系统和方法
CN108111454B9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1547068B (zh) 一种业务信道资源与控制信道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EP3641176A1 (en) Channel en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22151137A1 (en)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with different priorities
WO2020156356A1 (zh)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O2017028071A1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6915366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269020A (zh) Pdsch资源优化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Pingping

Inventor after: Deng Ke

Inventor after: Wang Gan

Inventor after: Luo Peilei

Inventor before: Zhang Pingping

Inventor before: Deng Ke

Inventor before: Wang Gan

Inventor before: Luo Beil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