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8169B -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8169B
CN114498169B CN202210081798.1A CN202210081798A CN114498169B CN 114498169 B CN114498169 B CN 114498169B CN 202210081798 A CN202210081798 A CN 202210081798A CN 114498169 B CN114498169 B CN 1144981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lamping
terminal
protruding part
protru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817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98169A (zh
Inventor
霍柱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shan Der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shan Der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shan Der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shan Der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817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81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8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8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98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81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连接器包括:外壳,设置有收容槽;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延伸形成的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主体部与第二凸出部收容于收容槽,第一凸出部至少部分从收容槽的槽口伸出,其中,第二凸出部与收容槽的内壁围合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相适配;端子排,包括多个同排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子,并且所述端子包括公头段和母头段,所述公头段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出部,所述母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凸出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两个上述连接器连接即可实现所需的连接功能,因此在制造时只需一套模具即可,降低生产成本,装配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一种传输电子信号的装置,可提供分离的界面用以连接两个次电子系统,是用以完成电路或电子机器等相互间电气连接的元件。
为实现两个待连接物间的连接,连接器通常包括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一端分别与一待连接物固定连接,当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连接时,即可实现两个待连接物相互间的连接。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目前的连接器结构方案中,因为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分别需要作为插口与接口而相互连接,所以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分别具有公端接触部与母端接触部,因此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一般都需要配套设计、生产与使用,这样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使两个结构相同的连接器自插连接即可实现所需的连接功能,也即,使连接器组件中的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的结构相同,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外壳、绝缘本体与端子排。外壳,设置有收容槽。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延伸形成的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所述主体部与第二凸出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所述第一凸出部至少部分从所述收容槽的槽口伸出,其中,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收容槽的内壁围合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相适配。端子排包括多个同排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子,并且所述端子包括公头段和母头段,所述公头段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出部,所述母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凸出部。
可选的,沿垂直于所述主体部至所述第一凸出部的方向,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端子的公头段部分暴露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表面,形成公头段。所述端子的母头段部分暴露于所述第二凸出部的表面,形成母头段。
可选的,所述公头端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第一表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或所述第二凸出部的两侧设有保护块。沿垂直于所述主体部至所述第一凸出部的方向,所述保护块的高度大于所述公头段的高度。
可选的,沿垂直于所述主体部至所述第一凸出部的方向,所述主体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端子排包括信号端子对、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沿所述主体部至所述凸出部的方向,所述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的公头段长度均大于所述信号端子的公头段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公头槽,一所述端子的公头段收容于一所述公头槽。沿所述主体部至所述第一凸出部的方向,所述绝缘本体面向所述收容槽槽口的一表面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若干通孔对应所述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设置,所述若干通孔与所述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所在的公头槽连通。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第一外表面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外壳的第二外表面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对。沿所述第二外表面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卡接部凸出于所述收容槽的槽口。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与其连接器的第一卡接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固定块、连接条与第一卡接块,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外表面,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向所述收容槽槽口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卡接块连接。沿所述第一卡接块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卡接块向远离所述收容槽的方向凸出于所述连接条。所述第一卡接部设有卡接通孔,所述卡接通孔与所述第一卡接块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第二弹性卡接件,所述屏蔽壳设有第二卡接孔,所述第二弹性卡接件用于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孔,以使所述绝缘本体卡接于所述屏蔽壳。
可选的,所述屏蔽壳包括上盖与下盖,部分所述下盖贴附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所述上盖与部分所述下盖共同围合所述主体部,所述端子排的公头段与母头段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屏蔽壳。
可选的,所述主体部、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并且贴合于所述下盖的内表面。
可选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屏蔽壳面向屏蔽壳的壳内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凹槽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所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共同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收容所述绝缘本体和端子排,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
可选的,自所述第一内壳两侧面向所述容置腔延伸有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分别设有第三卡接孔与第四卡接孔,所述第二内壳设有第三弹性卡接件与第四弹性卡接件,所述第三弹性卡接件与第四弹性卡接件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三卡接孔与第四卡接孔卡接,从而连接所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两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一所述连接器的凸出部插接于另一所述连接器的收容腔,一所述连接器的公头段和母头段分别与另一连接器的母头段和公头段抵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包括:外壳、绝缘本体与端子排。外壳设置有收容槽。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均是自所述主体部延伸得到的。所述主体部与第二凸出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所述第一凸出部从所述收容槽的槽口伸出所述外壳外。其中,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收容槽的内壁围合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相适配。端子排包括多个同排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子,所述端子包括母排段和公排段。所述公头段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出部,所述母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凸出部。通过上述方式,当两个上述连接器的凸出部均分别插接于其中另一连接器的收容腔时,所述两个连接器的公头段与母头段均分别与另一连接器的母头段及公头段抵接,从而实现所需的连接功能。因此在制造时只需一套模具即可生产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组件的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无需分开设计,这样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使得装配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中端子排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中端子排与绝缘本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中端子排与端子塑料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中收容塑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中外壳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中金属壳与印制电路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中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与图2,连接器100包括端子排10、印制电路板20、绝缘本体30和外壳40。端子排10与绝缘本体30均收容于外壳40内。端子排10与印制电路板20均设于绝缘本体30,端子排10用于实现电源传输、信号传输与接地,印制电路板20用于作为与其他电子元器件连接的载体,绝缘本体30用于对端子排10与印制电路板20固定与定位。
对于上述端子排10,请参阅图3,端子排10包括多个端子11,用于实现信号的传输。
对于上述端子11,端子11包括公头段111、母头段112与收纳部113,母头段112的两端分别与公头段111及收纳部113连接,其中,收纳部113用于实现将端子11收容于绝缘本体30内,公头段111用于从上述外壳40伸出,母头段112用于暴露于上述外壳40内。当两个上述连接器100连接时,两连接器100的外壳40相抵接,其中一连接器100的端子排10与绝缘本体30将至少部分插接于另一连接器100的外壳40内,并且两个连接器100的公头段111将互相伸入另一连接器100的外壳40内而与另一连接器100的母头段112相抵接,从而实现两个连接器100的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公头段111设置有弯折部1111,1111弯折部凸出于绝缘本体30的第一表面,从而使得两个上述连接器100连接时公头段111的弯折部1111能够充分接触到母头段112。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端子11的具体用途进行分类,多个端子11包括信号端子对12、接地端子13和电源端子14。信号端子对12用于实现信号传输,接地端子13用于实现接地,电源端子14用于连接驱动电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母头段112至公头段111的方向,所述接地端子13和电源端子14伸出的长度均大于所述信号端子对12伸出的长度。当两个上述连接器100的公头段111互相插接于其中另一连接器100的收容腔时,端子排10的接地端子13和电源端子14将比信号端子对12先接触另一连接器100的母头段112,从而避免因信号端子对12先接触而损坏连接器100。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端子排10由三对信号端子对12、两个接地端子13与两个电源端子14组成。其中,所述两个接地端子13位于所述两个电源端子14两侧,所述三个信号端子对12分别设于所述接地端子13与所述电源端子14之间以及所述两个电源端子14之间。也即,沿端子11并列设置的方向,从端子排10的两端向中间,依次设置有接地端子13、信号端子对12、电源端子14、信号端子对12,从而实现端子排10的信号传输与接地功能。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电源端子14之间也能设置两对信号端子对12以实现信号的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的端子排由信号端子对、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构成,但本发明中端子排的构成与数量不限于此,端子排的构成根据连接器所需实现的具体功能来设置,只要能保证信号的传输即可,例如端子排仅由信号端子对与接地端子构成。
对于上述印制电路板20,请再次参阅图2,印制电路板20与端子排10焊接,并且印制电路板20设于绝缘本体30。
对于上述绝缘本体30,请参阅图4,绝缘本体30包括主体部31、自主体部31延伸得到的第一凸出部32与第二凸出部33,主体部31与第二凸出部33收容于外壳40,第一凸出部32至少部分从外壳40的壳口向外壳40外伸出,其中,第二凸出部33与外壳40的内壁围合有收容腔,收容腔与第一凸出部32相适配,一连接器100的第一凸出部32可插接于另一连接器100的收容腔中。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端子11的公头段111设置于第一凸出部32,多个端子11的母头段112设置于第二凸出部33,当两个连接器100的第一凸出部32均互相插接于其中另一连接器100的收容腔时,一连接器100的公头段111与母头段112分别互相与另一连接器100的母头段112及公头段111抵接,从而能够实现所需的连接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主体部31至第一凸出部32的方向,第二凸出部33的厚度大于第一凸出部31的厚度。当一连接器100的第一凸出部32插接于另一连接器100的收容腔时,第二凸出部33凸出设置,从而使得第一凸出部32上的公头段111能够抵接于另一连接器100的第二凸出部33上的母头段112。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主体部31至第一凸出部32的方向,主体部31的厚度大于第二凸出部33的厚度。当一连接器100的第一凸出部32插接于另一连接器100的收容腔时,第一凸出部32与主体部31面向壳体40壳口的表面抵接,从而避免第一凸出部32插接过深而损坏连接器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31、第一凸出部32与第二凸出部33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并且贴合于下述下盖52的内表面。因此第二凸出部32与外壳40的内壁仅形成一收容腔,减少插接错误的可能。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端子11的公头段111至少部分暴露于第一凸出部32的表面,形成第一接触部.多个端子11的母头段112至少部分暴露于第二凸出部33的表面,形成第二接触部。当两个连接器100相插接时,两个连接器100的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分别相互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出部32在第一接触部的两侧设有保护块34,第二凸出部33在第二接触部两侧设有保护块34。并且,沿垂直于主体部至第一凸出部的方向,保护块34的高度大于公头段111的高度。当两个连接器100对插时,两个连接器100的保护块34可以在高度方向上接触止位,避免第一接触部过压。其中,保护块34的高度指的是保护块34的最高点与外壳40的壳底的距离,公头段111的高度指的是公头段111的最高点与外壳40壳底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本体30包括端子塑胶35和收容塑胶36。上述端子排10即设置于端子塑胶35,收容塑胶36套设于端子塑胶35和端子排10,收容塑胶36用于收容端子塑胶35和端子排10。
对于上述端子塑胶35,请参阅图5,端子塑胶35设有收纳腔(未图示)、收纳槽351与伸出孔352。收纳腔、收纳槽351与伸出孔352之间均连通。收纳腔用于收容收纳部113,母头段112从收纳部113的一端伸出并收容于收纳槽351,以使母头段112暴露于外壳40,公头段111从母头段112的另一端插接入伸出孔352,并从伸出孔352伸出。通过上述方式即能将端子排10设置于端子塑胶35。
对于上述收容塑胶36,如图6所示,收容塑胶36包括容纳腔(未图示)、容纳槽361与若干公头槽362,容纳腔、容纳槽361与公头槽362之间相连通。收纳部113与部分端子塑胶35收容于容纳腔,母头段112与部分端子塑胶35收容于容纳槽361,公头段111从上述伸出孔352伸出后即收容于公头槽362内,一公头段111收容于一公头槽362。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主体部31至第一凸出部32的方向,绝缘本体30于第二凸出部33面向外壳40壳口的一表面设有若干通孔,若干通孔对应接地端子13和电源端子14设置,若干通孔分别与接地端子13和电源端子14所在的公头槽362连通。这样设置能够防止公头段111的头部与收容塑胶36干涉,避免造成公头段111压弯后不能回弹。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子塑胶35设有第一弹性卡接件353(如图5示),收容塑胶36设有第一卡接孔363,第一弹性卡接件353用于卡接于第一卡接孔363,以使端子塑胶35卡接于收容塑胶36,从而实现绝缘本体30的组装。
对于上述外壳40,如图7所示,外壳40设有收容槽41,上述端子排10、印制电路板20与绝缘本体30设置于收容槽41内。其中,上述主体部31即收容于收容槽41,第一凸出部32至少部分从收容槽41的槽口向外壳40外伸出,并且,收容腔即由收容槽41与外壳40的内壁围合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40的第一外表面42设有第一卡接部43,外壳40的第二外表面(未图示)设有第二卡接部44,其中,第一外表面42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对。沿第二外表面的长度方向,第二卡接部44凸出于收容槽41的槽口。第二卡接部44用于与其连接器100的第一卡接部43连接。当两个连接器100的第一凸出部32均互相插接于其中另一连接器100的收容腔时,其中一连接器100的第一卡接部43与第二卡接部44也分别卡接于另一连接器100的第二卡接部44和第一卡接部43连接,从而实现两个连接器100的机械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卡接部44凸出于收容槽41的槽口设置,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一卡接部43凸出于收容槽41的槽口设置,或两者均凸出于收容槽41的槽口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44包括固定块441、连接条442与第一卡接块443,固定块441固定于第二外表面,连接条442的一端与固定块441连接,连接条442的另一端向收容槽41槽口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一卡接块443连接。并且,沿第一卡接块443的厚度方向,第一卡接块443向远离收容槽41的方向凸出于连接条442,第一卡接部43设有卡接通孔431,卡接通孔431与第一卡接块443相适配。当两个连接器100的第一凸出部32均分别插接于其中另一连接器100的收容腔时,其中一连接器100的连接块穿过另一连接器100的第一卡接部43的卡接通孔431的一侧,第一卡接块443扣合并卡接于卡接通孔431的另一侧,从而实现第一卡接部43与第二卡接部44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接部43与第二卡接部44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只要能实现两个连接器100的机械连接即可。例如直接将第一卡接部43与第二卡接部44螺钉连接,也能实现两个连接器100间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接块443的凸出方向不限于此,只要能实现第一卡接块443与卡接通孔431的卡接即可,例如第一卡接块443向垂直于第一卡接块443厚度的方向凸出,当第一卡接块443卡接于卡接通孔431时,第一卡接块443与卡接通孔431的一侧相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43远离收容槽41槽口的一表面与第一外表面42的夹角为钝角。也即,第一卡接部43朝向与其连接的连接器100倾斜设置,能够方便上述第一卡接块443卡接入上述卡接通孔43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43面向卡接通孔431方向延伸有第二卡接块,当第二卡接部44卡接于第一卡接部43时,第一卡接块443与第二卡接块相抵接,从而使第一卡接部43与第二卡接部44的连接更稳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40是由塑胶材料制得的。塑胶既具有一定的刚性用以保护连接器100的内部结构,又具有一定的弹力用以实现第一卡接部43与第二卡接部44的卡接,从而能很好的收容连接器100其他结构以及用于卡接。当然,外壳40的制造材料不限于此,只要能满足即具有一定的刚性力,又使第一卡接部43与第二卡接部44具有一定的弹力的条件即可,例如橡胶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100还包括屏蔽壳50,请参阅图8,屏蔽壳50套设于端子排10与绝缘本体30,屏蔽壳50用于在一定程度上屏蔽其他干扰信号,保证端子排10信号传输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壳50包括上盖51与下盖52,部分下盖52贴附于第一凸出部32与第二凸出部33,上盖51与部分下盖52共同围合主体部31,端子排10的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至少部分暴露于屏蔽壳3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收容塑胶36设有第二弹性卡接件364(如图6所示),屏蔽壳50设有第二卡接孔53,第二弹性卡接件364用于卡接于第二卡接孔53,以使绝缘本体30卡接于屏蔽壳5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印制电路板20焊接于屏蔽壳50的音叉脚54上,从而能够更好地固定印制电路板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容塑胶36设有限位凹槽365,屏蔽壳30面向屏蔽壳30的壳内设有限位件55,限位件55与限位凹槽365相适配。当安装屏蔽壳30时,限位凹槽365与限位件55能够对屏蔽壳30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壳30设有保护边,保护边设于保护块34一侧,从而增加硬度,更好地防止第一凸出部32下压过多。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壳50是由铁材料制得的。当然,屏蔽壳50的制造材料不限于此,只要能实现对干扰信号的屏蔽作用即可,例如屏蔽壳50可以由铝等其他金属材料制得,也可以由阻尼等其他屏蔽材料制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100还包括第一内壳60与第二内壳70,如图9所示,第一内壳60与第二内壳70共同围合形成容置腔,容置腔收容绝缘本体30和端子排10,外壳40套设于第一内壳60与第二内壳70,第一内壳60与第二内壳70用于屏蔽部分干扰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自第一内壳60两侧面向容置腔延伸有第一连接部61与第二连接部62,第一连接部61与第二连接部62分别设有第三卡接孔611与第四卡接孔621,第二内壳70设有第三弹性卡接件71与第四弹性卡接件72,第三弹性卡接件71与第四弹性卡接件72分别用于与第三卡接孔611与第四卡接孔621卡接,从而连接第一内壳60与第二内壳70。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内壳60面向容置腔设有抵接口63与弹性臂64,弹性臂64是第一内壳60自抵接口63处向容置腔延伸得到的。当两个连接器100的第一凸出部32均分别插接于其中另一连接器100的收容腔时,其中一连接器100的弹性臂64与另一连接器100的第二内壳70相抵接,从而能够一定程度上屏蔽其他信号的干扰,增强连接器100电磁屏蔽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内壳60与第二内壳70均是铁材料制得的。当然第一内壳60与第二内壳70的制造材料不限于此,例如铝等其他金属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100包括:端子排10、绝缘本体30与外壳40。外壳40设置有收容槽41。绝缘本体30包括主体部31、第一凸出部32与第二凸出部33,第一凸出部32与第二凸出部33是自所述主体部31延伸得到的。所述主体部31收容于所述收容槽41,所述第一凸出部32从所述收容槽41的槽口伸出所述外壳40外。其中,所述主体部31与收容槽41的内壁围合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第一凸出部32相适配。端子排10,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30,其中,端子排10包括多个同排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30的端子。并且,所述端子排10设有公头段111和母头段112,所述公头段111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出部32,所述母头段112设置于所述第二凸出部33。通过上述方式,当两个上述连接器100的第一凸出部32均分别插接于其中另一连接器100的收容腔时,所述两个连接器100的公头段111与母头段112均分别与另一连接器100的母头段112及公头段111抵接,从而实现所需的连接功能。因此在制造时只需一套模具即可生产连接器100组件,连接器100组件的公端连接器100与母端连接器100无需分开设计,这样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使得装配更加方便。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连接器组件200,如图10所示,所述连接器组件200包括两个上述连接器100,对于连接器100的结构可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两个上述连接器100连接时,一连接器100的第一凸出部32插接于另一连接器100的收容腔,一连接器100的公头段111和母头段112分别与另一连接器100的母头段112和公头段111抵接,从而实现两个连接器100的电连接。并且,此时两个连接器100的外壳40互相抵接,两个连接器100的第一卡接部43与第二卡接部44分别相互卡接,从而实现两个连接器100的机械连接。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连接器组件200。其中,对于连接器组件200的结构可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设置有收容槽;
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延伸形成的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所述主体部与第二凸出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所述第一凸出部至少部分从所述收容槽的槽口伸出,其中,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收容槽的内壁围合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相适配;
端子排,包括多个同排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子,并且所述端子包括公头段和母头段,所述公头段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出部,所述母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或所述第二凸出部的两侧设有保护块,沿垂直于所述主体部至所述第一凸出部的方向,所述保护块的高度大于所述公头段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沿垂直于所述主体部至所述第一凸出部的方向,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的公头段部分暴露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表面,形成第一接触部;
所述端子的母头段部分暴露于所述第二凸出部的表面,形成第二接触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头段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第一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沿垂直于所述主体部至所述第一凸出部的方向,所述主体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排包括信号端子对、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沿所述主体部至所述凸出部的方向,所述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的公头段长度均大于所述信号端子的公头段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公头槽,所述端子的公头段收容于所述公头槽;
沿所述主体部至所述第一凸出部的方向,所述第二凸出部面向所述收容槽槽口的一表面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若干通孔分别与所述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所在的公头槽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第一外表面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外壳的第二外表面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对;
沿所述第二外表面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卡接部凸出于所述收容槽的槽口;
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与其连接器的第一卡接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固定块、连接条与第一卡接块,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外表面,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向所述收容槽槽口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卡接块连接;
沿所述第一卡接块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卡接块向远离所述收容槽的方向凸出于所述连接条;
所述第一卡接部设有卡接通孔,所述卡接通孔与所述第一卡接块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第二弹性卡接件,所述屏蔽壳设有第二卡接孔,所述第二弹性卡接件用于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孔,以使所述绝缘本体卡接于所述屏蔽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壳包括上盖与下盖,部分所述下盖贴附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所述上盖与部分所述下盖共同围合所述主体部,所述端子排的公头段与母头段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屏蔽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并且贴合于所述下盖的内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本体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屏蔽壳面向屏蔽壳的壳内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凹槽相适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所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共同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收容所述绝缘本体和端子排,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内壳两侧面向所述容置腔延伸有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分别设有第三卡接孔与第四卡接孔,所述第二内壳设有第三弹性卡接件与第四弹性卡接件,所述第三弹性卡接件与第四弹性卡接件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三卡接孔与第四卡接孔卡接,从而连接所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
16.一种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一所述连接器的凸出部插接于另一所述连接器的收容腔,一所述连接器的公头段和母头段分别与另一连接器的母头段和公头段抵接。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CN202210081798.1A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4981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1798.1A CN114498169B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1798.1A CN114498169B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8169A CN114498169A (zh) 2022-05-13
CN114498169B true CN114498169B (zh) 2024-01-19

Family

ID=81475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81798.1A Active CN114498169B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816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93764A (ja) * 2008-02-13 2009-08-27 Molex Inc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雌雄同形端子
JP3157478U (ja) * 2008-12-12 2010-02-18 詮欣股▲分▼有限公司 電気コネクタ
KR100991007B1 (ko) * 2010-05-06 2010-11-01 주식회사 신진스테이지 무대 조명 기기를 위한 콘센트 겸용 플러그
CN201708308U (zh) * 2010-04-30 2011-01-1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WO2016023142A1 (zh) * 2014-08-13 2016-02-18 李浪天 一种可切换数据连接器
CN206283065U (zh) * 2016-11-17 2017-06-27 谭远强 一种公母两用usb连接装置
JP2018018688A (ja) * 2016-07-28 2018-02-01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CN107834272A (zh) * 2017-12-01 2018-03-23 苏州市力发电子有限公司 公母同体的插头组件、插头组合结构及具有其的连接器
CN108258549A (zh) * 2018-01-18 2018-07-06 江苏和飞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公母端相同的自插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54378B2 (en) * 2011-08-31 2013-06-04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Connector
US9685726B2 (en) * 2015-03-19 2017-06-20 Molex, Llc Terminal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10033139B2 (en) * 2016-12-02 2018-07-24 Rocal Corporation Durable interface for wiping electrical contact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93764A (ja) * 2008-02-13 2009-08-27 Molex Inc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雌雄同形端子
JP3157478U (ja) * 2008-12-12 2010-02-18 詮欣股▲分▼有限公司 電気コネクタ
CN201708308U (zh) * 2010-04-30 2011-01-1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KR100991007B1 (ko) * 2010-05-06 2010-11-01 주식회사 신진스테이지 무대 조명 기기를 위한 콘센트 겸용 플러그
WO2016023142A1 (zh) * 2014-08-13 2016-02-18 李浪天 一种可切换数据连接器
JP2018018688A (ja) * 2016-07-28 2018-02-01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CN206283065U (zh) * 2016-11-17 2017-06-27 谭远强 一种公母两用usb连接装置
CN107834272A (zh) * 2017-12-01 2018-03-23 苏州市力发电子有限公司 公母同体的插头组件、插头组合结构及具有其的连接器
CN108258549A (zh) * 2018-01-18 2018-07-06 江苏和飞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公母端相同的自插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8169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6466B2 (en) Connector
US71724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apparatus capable of resisting repetition of connection and disconnection
US7651372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shields on mating housings
US2005027733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ielding member
US742248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shield
TW201517412A (zh) 電連接器組合
US11652323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comprising a connector encolsed by a shell and a mating connector enclosed by a mating shell
CN111029821A (zh) 插槽连接器
US20070077823A1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amera module
US673331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ystem
EP1276181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receiving a plug
CN114498169B (zh)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US10615544B2 (en) Plug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4498168B (zh)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KR102505943B1 (ko) 고주파용 전기 커넥터
TWI689137B (zh) 用於高速信號傳輸的連接器
US6152773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liably secured shield
US6074222A (en) Cable end connector
US6793538B2 (en) Slim modular jack
KR102505915B1 (ko) 고주파용 전기 커넥터
WO2021140918A1 (ja) 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の実装された回路基板
CN215008754U (zh) 连接器
KR102499669B1 (ko) 고주파용 전기 커넥터
CN215377772U (zh) 电连接器
CN216289110U (zh) 一种端子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