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3543A - 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3543A
CN114493543A CN202210130512.4A CN202210130512A CN114493543A CN 114493543 A CN114493543 A CN 114493543A CN 202210130512 A CN202210130512 A CN 202210130512A CN 114493543 A CN114493543 A CN 114493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ffice
time period
time point
curren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305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珂晟
黄劲
黄钢
许巧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nbo Shengying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nbo Shengying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nbo Shengying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nbo Shengying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305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35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3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35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06Q10/1093Calendar-based scheduling for persons or grou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when the policy decisions are valid for a limited amount of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8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 emulation, e.g. Tel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间点;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预设办公任务中的准备时间段内,且所述当前时间点与预设周期时间点一致,获取并显示参与者所使用的参与终端的工作状态;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区别于在线状态,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指令;向所述参与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指令,触发所述参与终端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指令,以使所述参与终端在所述办公时间段内进入所述在线状态并参与所述当前远程协同办公。保证了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有序进行。

Description

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远程协同办公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协同办公以其丰富的多媒体手段,简单的形式,随处可得的参与设备,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远程协同办公能够将世界各地的参与者集中在一间虚拟办公室中,打破了传统办公的地域限制。但是,远程协同办公在方便的同时,也显得办公效率拖沓。例如,在办公开始后,总是有参与者不能及时参与;或者在办公期间需要处理其他事情。与现场办公相比,远程协同办公的实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能够解决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点;
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预设办公任务中的准备时间段内或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当前时间点与预设周期时间点一致,获取并显示参与者所使用的参与终端的工作状态,其中,预设办公任务至少包括:所述准备时间段和所述办公时间段,以及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权限;
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区别于在线状态,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指令;
向所述参与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指令,触发所述参与终端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指令,以使所述参与终端在所述办公时间段内进入所述在线状态并参与所述当前远程协同办公。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装置,包括:
时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时间点;
状态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预设办公任务中的准备时间段内或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当前时间点与预设周期时间点一致,获取并显示参与者所使用的参与终端的工作状态,其中,预设办公任务至少包括:所述准备时间段和所述办公时间段,以及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权限;
指令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区别于在线状态,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指令;
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参与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指令,触发所述参与终端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指令,以使所述参与终端在所述办公时间段内进入所述在线状态并参与所述当前远程协同办公。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本公开的组织者终端通过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预设办公任务控制参与终端参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使参与终端的行为在可控范围内,保证了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有序进行,提高了办公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控制参与终端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时间轴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准备时间段内参与终端的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装置的单元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但这些描述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描述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中存在的符号和/或数字,如果在附图说明中未被标记的,均不是附图标记。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
实施例1
对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即一种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的实施例。
远程协同办公,就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虚拟办公室,多名参与者通过终端在该虚拟办公室中针对一个办公任务进行办公。
本公开实施例在远程协同办公开始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创建所述预设办公任务。
预设办公任务,由远程协同办公的组织者通过其使用的组织者终端创建。其中,如图2所示,预设办公任务至少包括:准备时间段和办公时间段,参与远程协同办公的参与者信息,以及针对所述参与者所使用的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权限。
本公开实施例中组织者所使用的组织者终端和所述参与终端均属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服务器和智能移动设备(比如手机)。
远程协同办公的组织者能够通过组织者终端确定远程协同办公的参与者。每个参与者的参与者信息至少包括其唯一标识信息,当参与者通过参与终端登录远程协同办公系统时,其唯一标识信息以及登录时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相关信息(比如通讯信息)将一并发送至管理远程协同办公的服务器。组织者终端将针对参与终端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服务器,然后由服务器通过对应参与终端的通讯信息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参与终端执行。
组织者终端通过通讯信息向参与终端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参与终端参与远程协同办公。
准备时间段,是远程协同办公开始前参与者进行准备的时间段。例如,远程协同办公的开始时间点为上午10点,将准备时间段设置在上午9:30至10:00这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参与者可以结束手头工作,准备远程协同办公的资料、文档和工具。
办公时间段,是参与者参与远程协同办公的时间段。为了保证准备时间段的实际效果,办公时间段处于准备时间段后,并紧邻准备时间段。也就是准备时间段的结束时间点也就是办公时间段的开始时间点。例如,继续上述例子,准备时间段的结束时间点为10:00,则办公时间段的开始时间点也为10:00;而办公时间段设置在10:00至17:30这个时间段。
所述控制权限用于限定组织者终端在办公时间段内对各个参与终端的控制权,也就是组织者终端在办公时间段内能够控制参与终端的权限,组织者终端对每个参与终端的控制权限可以不同。例如,继续上述例子,参与终端A的控制权限在办公时间段内限定为强制权限和自动控制权限;但是,参与终端B的控制权限在办公时间段内限定为强制权限和人工控制权限。
在组织者终端和参与终端中运行着远程协同办公的进程。而预设办公任务可以保存在管理远程协同办公的服务器中,也可以保存在组织者终端中。预设办公任务由组织者终端的进程调度和使用。
下面结合图1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01,获取当前时间点。
当前时间点可以来自于组织者终端中的时钟,也可以来自于组织者终端外的其他设备的时钟,例如,管理远程协同办公的服务器的时钟,也可以来自于远程的时钟服务器,甚至来自于参与终端的时钟。来自于统一设备的当前时间点能够避免组织者终端走时不准带来的组织混乱。
步骤S102,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预设办公任务中的准备时间段内或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当前时间点与预设周期时间点一致,获取并显示参与者所使用的参与终端的工作状态。
其中,预设办公任务至少包括:准备时间段和办公时间段,参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参与者信息,以及针对所述参与者所使用的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权限。
预设周期时间点,也就是以预设值为时间间隔周期性获取的时间点。本公开实施例在准备时间段内和办公时间段内设置了多个预设周期时间点,当当前时间点与预设周期时间点相同时,组织者终端从服务器获取参与终端上报的工作状态,并在组织者终端的用户界面上以表征工作状态的状态标识显示在对应参与终端的信息窗口中。
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勿扰状态和离开状态。
所述离开状态表示参与终端的使用者已经离开参与终端。
所述勿扰状态表示参与终端正在从事与远程协同办公无关的工作。
所述在线状态表示参与终端准备好或正在从事与远程协同办公相关的工作。
如图3所示,当参与终端已经登录至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虚拟办公室中,且参与终端的使用者准备好参与办公时,在组织者终端对应参与终端的信息窗口中显示表征在线状态的在线标识,在线标识可以是登录至虚拟办公室后的默认标识。
当参与终端登录至虚拟办公室中,但参与者在忙其他事,比如在接电话,参与终端的使用者可以设置表征勿扰状态的勿扰标识,则在组织者终端对应参与终端的信息窗口中也同步显示勿扰标识;
当参与终端登录至虚拟办公室中,但参与终端的使用者离开了该参与终端,参与终端的使用者可以设置表征离开状态的离开标识,则在组织者终端对应参与终端的信息窗口中也同步显示离开标识;
当参与终端未登录至虚拟办公室时,则在组织者终端对应参与终端的信息窗口中也显示离开标识。
步骤S103,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区别于在线状态,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指令。
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可以理解为,当前时间点可以是办公时间段内的任意一个时间点。
当当前时间点进入办公时间段后,组织者终端便能够通过控制指令迫使参与终端进入当前远程协同办公。
下面针对步骤S10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几个具体实施方案,以便对步骤S103的应用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区别于在线状态,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指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3a,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包括强制权限和自动控制权限,以及所述工作状态为离开状态,确定所述参与终端的提示参与指令。
提示参与指令使参与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醒参与终端的使用者尽快返回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虚拟办公室,参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
提示信息包括参与终端的显示信息和/或声音信息。例如,声音信息为“请尽快返回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虚拟办公室”,或者在参与终端显示“请尽快返回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虚拟办公室”,或者使参与终端处于屏闪状态,如果是手机,则使手机处于震动状态。
提示参与指令可以是周期性的指令,每隔预设时间发出一次提示信息,直至参与终端的使用者将离开状态切换至在线状态。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区别于在线状态,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指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3b,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包括强制权限和自动控制权限,以及所述工作状态为勿扰状态,确定所述参与终端的强制参与指令。
所述强制参与指令迫使参与终端停止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无关的任何操作,进入当前远程协同办公,且将勿扰状态自动切换至在线状态。例如,参与终端的使用者在通电话,强制参与指令将迫使通话进入智能语音通话,由机器人接管通话,比如提示对方将挂断电话,然后,将勿扰状态自动切换至在线状态。
上述两个具体实施例通过设置自动控制权限,能够使组织者终端按照任务计划自动按部就班的管理参与终端的工作,使参与终端的行为在可控范围内,保证了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有序进行,提高了办公效率。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区别于在线状态,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指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3c-1,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为离开状态,显示表征所述离开状态的离开标识。
步骤S103c-2,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包括人工控制权限,获取将所述离开标识切换至提醒标识的第一人为切换信息。
步骤S103c-3,响应于所述第一人为切换信息的触发,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还包括强制权限,确定所述参与终端的提示参与指令。
如图3所示,当组织者终端对参与终端具有人工控制权限时,进入办公时间段后,如果参与终端的使用者标记的工作状态为离开状态,则在组织者终端对应参与终端的信息窗口中显示离开标识。同时,还显示禁言标识。
当组织者终端将对应参与终端的信息窗口中显示的离开标识切换至提醒标识后,如果组织者终端具有强制权限,则向参与终端发出提示参与指令,以便催促参与者尽快参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直到组织者终端对应参与终端的信息窗口中显示在线标识为止,表明参与者已经返回,并参与了当前远程协同办公。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区别于在线状态,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指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3d-1,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为勿扰状态,显示表征所述勿扰状态的勿扰标识。
步骤S103d-2,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包括人工控制权限,获取将所述勿扰标识切换至在线标识的第二人为切换信息。
步骤S103d-3,响应于所述第二人为切换信息的触发,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还包括强制权限,确定所述参与终端的强制参与指令。
如图3所示,当组织者终端对参与终端具有人工控制权限时,进入办公时间段后,如果参与终端的使用者标记的工作状态为勿扰状态,则在组织者终端对应参与终端的信息窗口中显示勿扰标识。同时,还显示禁言标识。
当组织者终端将对应参与终端的信息窗口中显示的勿扰标识切换至在线标识后,如果组织者终端具有强制权限,则向参与终端发出强制参与指令,以便迫使参与终端立即停止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无关的工作,并参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同时,其工作状态切换至在线状态。
上述两个具体实施例通过设置人工控制权限,使组织者能够根据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进度随时控制参与终端的工作状态,保证了控制参与终端的灵活性。
步骤S104,向所述参与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指令,触发所述参与终端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指令,以使所述参与终端在所述办公时间段内进入所述在线状态并参与所述当前远程协同办公。.
本公开实施例组织者终端通过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预设办公任务控制参与终端参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使参与终端的行为在可控范围内,保证了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有序进行,提高了办公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控制参与终端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办公任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准备时间段内的提醒时间点。例如,如图2所示,提醒时间点与准备时间段的开始时间点一致。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1,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与所述提醒时间点一致,确定所述参与终端的提示准备指令。
步骤S112,向所述参与终端发送所述提示准备指令,触发所述参与终端执行所述提示准备指令,以使所述参与终端提示参与所述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提醒信息。
提醒信息包括参与终端的显示信息和/或声音信息。例如,声音信息为“请做好参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工作”,或者在参与终端显示“请做好参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工作”,或者使参与终端处于屏闪状态,如果是手机,则使手机处于震动状态。
提示准备指令可以是在准备时间段内周期性的指令,每隔预设时间发出一次提醒信息。
本具体实施例在准备时间段内提醒的方式,保证参与者在当前远程协同办公前做好准备工作,从而保证当前远程协同办公能够按时进行,较少了拖沓行为,提高了办公效率。
实施例2
本公开还提供了与上述实施例承接的装置实施例,用于实现如上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步骤,基于相同的名称含义的解释与如上实施例相同,具有与如上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装置400,包括:
时间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当前时间点;
状态获取单元402,用于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预设办公任务中的准备时间段内或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当前时间点与预设周期时间点一致,获取并显示参与者所使用的参与终端的工作状态,其中,预设办公任务至少包括:所述准备时间段和所述办公时间段,以及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权限;
指令确定单元403,用于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区别于在线状态,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指令;
控制单元404,用于向所述参与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指令,触发所述参与终端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指令,以使所述参与终端在所述办公时间段内进入所述在线状态并参与所述当前远程协同办公。
可选的,所述指令确定单元403,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包括强制权限和自动控制权限,以及所述工作状态为离开状态,确定所述参与终端的提示参与指令。
可选的,所述指令确定单元403,包括: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包括强制权限和自动控制权限,以及所述工作状态为勿扰状态,确定所述参与终端的强制参与指令。
可选的,所述指令确定单元403,包括:
第一显示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为离开状态,显示表征所述离开状态的离开标识;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包括人工控制权限,获取将所述离开标识切换至提醒标识的第一人为切换信息;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人为切换信息的触发,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还包括强制权限,确定所述参与终端的提示参与指令。
可选的,所述指令确定单元403,包括:
第二显示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为勿扰状态,显示表征所述勿扰状态的勿扰标识;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包括人工控制权限,获取将所述勿扰标识切换至在线标识的第二人为切换信息;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人为切换信息的触发,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还包括强制权限,确定所述参与终端的强制参与指令。
可选的,所述预设办公任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准备时间段内的提醒时间点;
所述装置还包括提醒单元;
所述提醒单元包括: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与所述提醒时间点一致,确定所述参与终端的提示准备指令;
提示子单元,用于向所述参与终端发送所述提示准备指令,触发所述参与终端执行所述提示准备指令,以使所述参与终端显示准备参与所述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任务创建单元,用于预先创建所述预设办公任务。
本公开实施例组织者终端通过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预设办公任务控制参与终端参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使参与终端的行为在可控范围内,保证了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有序进行,提高了办公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控制的灵活性。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步骤。
实施例4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控制指令,该计算机可控制指令可执行如上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步骤。
实施例5
下面参考图5,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5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5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501、ROM 502以及RAM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5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505;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508;以及通信装置509。通信装置5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5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508被安装,或者从ROM 5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5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控制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点;
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预设办公任务中的准备时间段内或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当前时间点与预设周期时间点一致,获取并显示参与者所使用的参与终端的工作状态,其中,预设办公任务至少包括:所述准备时间段和所述办公时间段,以及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权限;
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区别于在线状态,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指令;
向所述参与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指令,触发所述参与终端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指令,以使所述参与终端在所述办公时间段内进入所述在线状态并参与所述当前远程协同办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区别于在线状态,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包括强制权限和自动控制权限,以及所述工作状态为离开状态,确定所述参与终端的提示参与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区别于在线状态,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包括强制权限和自动控制权限,以及所述工作状态为勿扰状态,确定所述参与终端的强制参与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区别于在线状态,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为离开状态,显示表征所述离开状态的离开标识;
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包括人工控制权限,获取将所述离开标识切换至提醒标识的第一人为切换信息;
响应于所述第一人为切换信息的触发,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还包括强制权限,确定所述参与终端的提示参与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区别于在线状态,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为勿扰状态,显示表征所述勿扰状态的勿扰标识;
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包括人工控制权限,获取将所述勿扰标识切换至在线标识的第二人为切换信息;
响应于所述第二人为切换信息的触发,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还包括强制权限,确定所述参与终端的强制参与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办公任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准备时间段内的提醒时间点;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与所述提醒时间点一致,确定所述参与终端的提示准备指令;
向所述参与终端发送所述提示准备指令,触发所述参与终端执行所述提示准备指令,以使所述参与终端提示参与所述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提醒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时间点之前,还包括:
创建所述预设办公任务。
8.一种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时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时间点;
状态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当前远程协同办公的预设办公任务中的准备时间段内或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当前时间点与预设周期时间点一致,获取并显示参与者所使用的参与终端的工作状态,其中,预设办公任务至少包括:所述准备时间段和所述办公时间段,以及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权限;
指令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处于所述办公时间段内,且所述工作状态区别于在线状态,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权限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针对所述参与终端的至少一个控制指令;
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参与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指令,触发所述参与终端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指令,以使所述参与终端在所述办公时间段内参与所述当前远程协同办公。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130512.4A 2022-02-11 2022-02-11 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4935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0512.4A CN114493543A (zh) 2022-02-11 2022-02-11 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0512.4A CN114493543A (zh) 2022-02-11 2022-02-11 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3543A true CN114493543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80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30512.4A Pending CN114493543A (zh) 2022-02-11 2022-02-11 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354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7810B (zh) 信息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6014816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meeting
US2017012683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lling a taxi
CN109725975B (zh) 消息被读状态的提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15516101A (ja) 推論されたコンテキストのカレンダー整合およびラベル伝搬
WO2018072361A1 (zh) 一种人员排班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4361486A (zh) 闹钟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10399576B (zh) 页面切换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7161901A1 (zh) 一种电子日历的事件标记方法及装置
CN111428900A (zh) 会议室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58934B (zh) 通过语音控制多媒体app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51289A (zh) 一种任务提醒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65861B (zh) 定位摄像头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智能交互设备
KR20230016855A (ko) 인스턴트 메시징 어플리케이션의 메시지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2486658A (zh) 一种任务调度方法、装置和用于任务调度的装置
CN114493543A (zh) 远程协同办公的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JP2018200687A (ja) メッセンジャーを利用した勤怠管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2541845A (zh) 一种在线培训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899687A (zh)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及终端
CN114513540B (zh) 远程协同办公的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105797A (zh) 一种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933936A (zh) 任务提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4090303B (zh) 软件模块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3112217B (zh) 一种业务流程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96532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