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8568A - 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制备方法及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制备方法及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8568A
CN114488568A CN202210114139.3A CN202210114139A CN114488568A CN 114488568 A CN114488568 A CN 114488568A CN 202210114139 A CN202210114139 A CN 202210114139A CN 114488568 A CN114488568 A CN 114488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area
luminosity
reference point
meridi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41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翌
余浩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ingshi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ingshi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ingshi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ingshi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41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885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88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85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02C7/061Spectacle lenses with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 G02C7/063Shape of the progressive surface
    • G02C7/065Properties on the principal l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028Bifocal lenses; Multifocal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02C7/061Spectacle lenses with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 G02C7/063Shape of the progressive surface
    • G02C7/066Shape, location or size of the viewing zon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制备方法及模具。在镜片渐变子午线周边的有效视区按观察物的不同距离分为视远非球面区、配镜中心注视区、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阅读缓冲区和稳定阅读区五个区域;各区域的光度渐进变化合理分布,较好地兼顾了镜片的功能性与舒适性。尤其是设计有光度变化缓慢的配镜中心注视区,在提高注视区光学稳定性的同时,镜片的渐进带光度变化过渡平滑,周边像散区外推且像散值低。

Description

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制备方法及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特别涉及一种连续视野无障碍的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制备方法及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渐进眼镜片一般分为三区设计,即远用区、通道和近用阅读区,配镜中心以上部分为远用区,配镜中心到达下光测度圈上沿为通道,下光测度圈纵向范围为近用区。其中远用区最为开阔,通道窄,近用区相对于远用区有所收缩。正常情况下,通道部分会占据加光度的95%以上,光度在通道内急速增大。光度变化过快,一方面会形成通道过窄,导致中距离两侧视野的眩晕感和模糊感;另一方面由于放大倍率变化过快也容易造成视线转换时的泳动效应。这两者都是造成渐进多焦点配戴舒适性差,适应困难的核心因素。
现有的渐进多焦点设计优化技术主要集中在强调周边散光优化,即用 “软性”设计来降低周边的散光。但这种优化缺少区域针对性,仅仅依赖软件本身自带的像散优化功能强行降低周边像散,因此效果有限。另外使用软性设计优化像散容易导致注视区光学稳定性能下降,同样会带来轻度视疲劳一类的不舒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视野无障碍的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制备方法及模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所述镜片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为渐进多焦点设计面;在镜片渐变子午线周边的有效视区包括视远非球面区、配镜中心注视区、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阅读缓冲区和稳定阅读区五个区域;
所述视远非球面区的上方边界线与渐变线子午线相交于配镜中心上方18~22毫米,区域的下方边界线与渐变线子午线相交于配镜中心上方1毫米;区域的光度分布呈类圆对称分布或类椭圆对称分布,区域内光度变化起伏≤镜片加光度的5%;
所述配镜中心注视区为以配镜中心下方0.5毫米为中心、纵向短轴长3毫米,横向长轴长4毫米的椭圆形区域,区域上方边界线与渐变线子午线相交于配镜中心上方1毫米处,区域下方边界线与渐变线子午线相交于配镜中心下方2毫米处;
所述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为沿主渐变子午线两侧的一个狭长区域,上自配镜中心下方2毫米,下止视近参考点上方3~3.5毫米;区域的光度呈匀速增加;
所述阅读缓冲区为上自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下端,下止于视近参考点上方0.5~1.0毫米、主渐变子午线两侧呈喇叭口形的区域,区域内的光度增加速度缓于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的光度增速;
所述阅读稳定区的上方边界与主渐变线相交于视近参考点上方0.5~1.0毫米,区域的下方边界线在视近参考点下方8毫米~13毫米;区域的光度分布呈斜向纵椭圆非球面分布,区域内光度变化起伏≤镜片加光度的3%;
在所述的五个区域内,散光度低于镜片加光度的10%;沿主渐变子午线自上而下光度呈连续增加。主渐变子午线上的光度特征为各区域中光度的增加量相对于镜片加光度的百分比分别为:视远非球面区3~4%,配镜中心注视区2~3%,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84~87%,阅读缓冲区6~8%,稳定阅读区1~2%。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制备如上所述的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镜片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为渐进多焦点设计面,确定配镜中心、视远参考点、视近参考点的位置;
(2)在渐进多焦点设计面渐变子午线上设置五个区段及各区段的分界点,配镜中心上方18~22毫米到配镜中心上方1毫米为视远非球面区段,配镜中心上方1毫米到配镜中心下方2毫米为配镜中心注视区段,配镜中心下方2毫米到视近参考点上方3~3.5毫米为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视近参考点上方3~3.5毫米到视近参考点上方0.5~1.0毫米为阅读缓冲区段,视近参考点上方0.5~1.0毫米到视近参考点下方8毫米~13毫米为稳定阅读区段;
(3)依据镜片处方提供的加光度和镜片另一非设计表面已选择的光度,确定设计面视远参考点、视近参考点的光度值和设计面的加光度;主渐变子午线上各区段的光度特征为:设计面各区段中光度的增加量相对于设计面加光度的百分比,分别为:视远非球面区段3~4%,配镜中心注视区段2~3%,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84~87%,阅读缓冲区段6~8%,稳定阅读区段1~2%;
(4)以视远参考点、视近参考点和主渐变子午线上各区段的分界点为特征点,根据主渐变子午线上各区段的光度特征,确定各特征点的光度值,采用模式搜索法得到子午线上光度变化曲线;
(5)以如下t为参数的方程计算与主渐变子午线交点u的等光度轮廓线分布: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
xy分别为设计面的横向和纵向坐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y d y r 分别为视远参考点和视近参考点到镜片表面中心水平线的距离;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
sign 为符号函数;
C 1在0.25~0.40范围取值;
(6)依据步骤(4)得到的子午线上光度变化曲线和步骤(5)得到的等光度轮廓线分布,得到镜片表面的光度分布;
(7)以步骤(6)得到的光度分布为目标,采用数值方法求解泊松方程,得到镜片设计面的矢高;
(8)采用自由曲面车房车削工艺、玻璃模具浇注热固工艺、金属模具注塑工艺中的一种,加工得到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制备如上所述的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的模具,包括一个上模座和一个下模座,上模座工作面为凹面,对应于镜片的前表面;下模座工作面为凸面,对应于镜片的后表面;所述的上模座或下模座的工作面型为渐进多焦点设计面型。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眼镜片的配镜中心位于镜片中心上方3~4毫米处,视远参考点位于镜片中心上方8~10毫米处,视近参考点位于镜片中心下方13~16毫米、鼻侧内偏2~2.5毫米处。
渐变子午线为镜片上通过视远参考点与视近参考点的直线,主渐变子午线为从视远参考点到视近参考点的线段。
加光度为视近参考点处光度值减视远参考点处光度值。镜片的加光度为正值,但设计面的加光度有正有负,设计面在后表面时为负值。
眼镜片某区域内的光度变化起伏是指光度变化在区域内光度中值的上下偏离量。
本发明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先确定设计面的光度分布,依据光度分布采用数值方法求解泊松方程,得到设计面矢高。本发明为了更好地兼顾镜片的功能性与舒适性,在镜片渐变子午线周边的有效视区分有五个区域,尤其在配镜中心附近存在有一个范围很小的中心注视区,区域内的光度变化缓慢,使得镜片的光度分布不能用现有的数学曲线函数得出符合要求的光度分布。因此,本发明的原理是:在镜片五个区域内的主渐变子午线分为光度合理分布的五个区段,沿着主渐变子午线光度变化在配镜中心注视区存在一个明显的台阶,不能由多项式或三角函数等常规公式设计出主渐变子午线上的光度变化曲线,也无法进一步通过现有的轮廓线函数得到求解泊松方程所需要的光度分布。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待设计的镜片要求,设置子午线上特征点的光度值,采用模式搜索法设计子午线上光度变化曲线;同时构建等光度轮廓线分布函数,使之在配镜中心附近有一个明显的下伸突出,由轮廓线与主渐变子午线交点处的光度值计算等光度轮廓线上的光度值,得出解泊松方程所需要确定的光度分布,进而得到镜片矢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技术方案依据物距要求,在对应的镜片纵向位置分为五个区域,将镜片的光度渐变合理分布在五个区域,相对于传统渐进多焦点将超过90%的加光集中在通道部分,本发明技术方案在传统的通道部分仅有全部加光度的约85%,显著缓解了通道两侧的散光干扰,同时也拓宽了0.50D和1.0D以内的散光通道,对于佩戴者长期使用通道对应中距离视野帮助极大,不仅有益于提高对眼镜的适应性,对于初次佩戴渐进镜者也有助于降低配戴可能产生的中距离视物时的视疲劳。
2.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在镜片全表面软性非球面化设计的基础上,强调保持注视区域的稳定性;尤其是在配镜中心注视区设计有一个长轴4毫米,短轴3毫米的椭圆型光度稳定区,可有效帮助戴镜者在长期注视时依然能够绝对清晰成像,对防止因镜片成像不够清晰造成调节、集合等视功能失调,甚至影响立体视等情况的出现有显著益处。
3.本发明技术方案对镜片的光度渐变进行合理分配,在阅读区和过渡带之间增加了一个缓冲带,在远用区保留适量的加光,有助于视线在不同视物距离之间的平滑转换,减少动态视觉泳动感,尤其对于传统渐进眼镜镜片存在的上下楼梯时或鹅卵石小道步行时的凹凸不平感有显著改善。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提供的镜片的光度渐变区域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视远非球面区;2.配镜中心注视区;3.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4.阅读缓冲区;5.稳定阅读区;6.渐变子午线;
图2 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设计方法第一步后表面(设计面)主渐变子午线上光度分布曲线;
图3 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设计方法第二步等光度轮廓线分布图;
图4 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镜片后表面的光度分布图;
图5 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镜片后表面的像散分布图;
图6 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对应现有技术设计的对比例1镜片后表面光度分布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对应现有技术设计的对比例1镜片后表面像散分布图;
图8为按本发明实施例1和对应现有技术设计的对比例1得到的后表面子午线上光度变化曲线对照图;
图9 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镜片光度分布图;
图10 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沿镜片渐变子午线各个分区的光度分配曲线图;
图11为按本发明实施例3和对应现有技术设计的对比例2得到的镜片子午线上放大率变化曲线对照图;
图12为按本发明实施例3和对应现有技术设计的对比例2得到的镜片各区域放大率平均值柱状对照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镜片配镜中心注视区的光度分布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对应现有技术设计的对比例3的镜片配镜中心注视区的光度分布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镜片配镜中心注视区的像散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设计一片折射率为1.499,远用区平光,近用区附加光度+2.00的渐进多焦点左镜眼镜片。视远参考点位置在镜片中心上方8毫米,视近参考点位于镜片中心下方14毫米、鼻侧内偏2.5毫米,配镜中心位于镜片中心上方4毫米。
本实施例采用后表面为渐进多焦点设计面,前表面为4D的球面,因此,渐进多焦点设计面子午线上光度分布为视远参考点光度4D、视近参考点光度2D、附加加光度-2D。
按本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采用现有技术中国发明专利CN 101661167A公开的技术方案设计渐变设计面为对比例1。
参见附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镜片的光度渐变区域分布的结构示意图;渐变子午线周边的有效视区设置五个区域及各区位置分布特点,在渐变子午线6上,视远非球面区1在镜片上方5~20毫米,视远参考点位于镜片上方8毫米,yd=8mm;配镜中心注视区2在镜片上方2毫米~5毫米;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3在镜片上方2毫米~镜片下方11毫米;阅读缓冲区4在镜片下方11~13.5毫米;阅读稳定区5起始于镜片下方13.5毫米,视近参考点在镜片下方14毫米, yr=14mm。
第一步,设计沿着主渐变子午线的光度分布D(u)。
依据本实施例镜片的光度分配特征,设置设计面主渐变子午线上各特征点位置的光度值:设计面上方8毫米视远参考点处光度D d =4D;设计面上方5毫米处光度3.95D;设计面上方2毫米处光度3.90D; 设计面下方11毫米处光度2.2D;设计面下方13.5毫米处光度2.05D;设计面下方14毫米视近参考点处光度D r =2.0D。
采用模式搜索方法,由如下公式(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
(1)
式中,u为主渐变子午线上位置坐标,多项式系数C n 满足条件如下公式(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6
(2)
将得到的特征点光度值等于设置值为约束条件、方差最小为目标函数,求得公式(2)中多项式阶数m=4、l=4,根据公式(2)解线性方程组得到多项式系数C n ,再由公式(1)计算出光度分布D(u);进一步通过小区域的多项式拟合,对配镜中心注视区2毫米~5毫米的光度进行修正,得到主渐变子午线上光度分布曲线参见附图2。
第二步,设计光度轮廓线分布。
由以如下t为参数的方程(3)计算与子午线交点u值的等光度轮廓线分布: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
(3)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2
其中,xy分别为设计面的横向和纵向坐标;
Figure 599026DEST_PATH_IMAGE008
y d y r 分别为视远参考点和视近参考点到镜片表面中心水平线的距离;
Figure 985008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499166DEST_PATH_IMAGE012
sign 为符号函数;
C 1在0.25~0.40范围取值;
按式(3)和本实施例确定的yd、 yr值计算得到等光度轮廓线分布参见附图3, 本实施例中,C1的取值:u1>0,C1=0.38,u1<0,C1=0.25。轮廓线与主渐变子午线交点的光度值由第一步中已得出的主渐变子午线上光度分布确定,得出镜片整个设计面上的光度分布D xy
第三步,用数值方法解如下关于矢高Z的泊松方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8
采用超松弛迭代法在正方形网格点上求解,初值F 0(x, y) = 2D xy ,边界条件为对比例1设计矢高的边界值,迭代精度10-6,求得镜片设计面矢高z(x, y)。
运用微分几何算法由矢高得到镜片后表面的光度分布、像散分布分别参见附图4和图5。
对应对比例1镜片后表面的光度分布、像散分布分别参见附图6和图7。
由图4、图6光度分布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设计3.8D等光度线下端与中心垂直线相交处,有一个明显向下的突出,说明此处的光度变化非常缓慢,而对比例1的3.8D等光度线基本上为一个纵向的椭圆形;且3.8D~4.0D等光度线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提供的设计与对比例1相比要长得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设计面的光度变化比较平缓。由两种不同方法设计得出的子午线上光度变化曲线参见附图8,由图8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设计方法,在配镜中心附近2~5毫米存在有一个平台,即为所述的配镜中心注视区,其光度十分稳定;而对比例1按现有技术设计(虚线表示)则不存在这样一个平台。
由图5、图7像散分布图对比可以看出,本实施例设计的0.2D像散线在通道处(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全线贯通,而对比例1的0.2D像散线在通道处发生中断。
表一为按本实施例与对比例1提供的镜片后表面通道宽度和最大像散位置的对照表。
表一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0
表一结果显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镜片的通道宽度增宽,最大像散也推向外侧。
本实施例采用自由曲面车房车削工艺加工得到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
实施例2
设计一片折射率为1.548,远用区-2.00D,近用区+0.25D,附加光度+2.25D的渐进多焦点左镜眼镜片。视远参考点位置在镜片中心上方9毫米,视近参考点位于镜片中心下方15毫米、鼻侧内偏2.5毫米处,配镜中心位于镜片中心上方4毫米。
本实施例采用前表面为渐进多焦点设计面,镜片后表面为3.95D的球面,中心厚度1.2毫米。渐进多焦点设计面子午线上光度分布为视远参考点光度1.944D,附加光度+2.25D。
在渐变子午线上,本实施例各区分布特征点位置:视远非球面区在镜片上方5~20毫米,视远参考点位于镜片上方9毫米,yd=9mm;配镜中心注视区在镜片上方2毫米~5毫米;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在镜片上方2毫米~镜片下方11.5毫米;阅读缓冲带在镜片下方11.5~13.5毫米;近用阅读稳定区起始于镜片下方13.5毫米,视近参考点在镜片下方15毫米, yr=15mm。
设计方法和步骤同实施例1。
第一步,根据镜片要求,设置镜片设计面中心上方9毫米视远参考点处光度1.944D;上方5毫米处光度2.01D;设计面上方2毫米处光度2.07D, 设计面下方11.5毫米处光度4.02D;设计面下方13.5毫米处光度4.17D;设计面下方15毫米处光度4.2D;设计得出沿着主渐变子午线的光度分布。
第二步,由yd=9mm、 yr=15mm计算得出等光度轮廓线,结合第一步得出的沿主渐变子午线光度分布得到设计面上的光度分布。
第三步,数值计算求得设计面矢高,并计算出光度分布。
所得镜片的光度分布参见附图9,沿图9中虚线所示的镜片渐变子午线上光度变化曲线参见附图10。
各个分区沿着渐变子午线的光度分配在表二中列出。
表二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2
本实施例采用玻璃模具浇注热固工艺,加工得到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
本实施例加工眼镜片的模具,包括一个上模座和一个下模座,上模座工作面为凹面,对应于镜片的前表面,即渐进多焦点设计面;下模座工作面为凸面,对应于镜片的后表面,即球面。
实施例3
设计一片折射率为1.597,远用+2.50D,近用区5D,附加光度+2.50D的渐进多焦点右镜眼镜片。视远参考点位置在镜片中心上方9毫米,视近参考点位于镜片中心下方15毫米、鼻侧内偏2.5毫米处,配镜中心位于镜片中心上方4毫米。
渐进多焦点设计面于前表面,后表面为3.82D的球面。按照65毫米口径边厚不小于1.0毫米,前表面近用区光度约8.8D,算出镜片中心厚度为 6毫米,并由厚透镜公式计算得到前表面视远参考点光度为6.23D。
按本实施例提供的镜片参数,采用中国发明专利CN 101661167A公开的技术方案设计渐变设计面,设计的镜片为对比例2。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和步骤,设计前表面为加光度2.5D的渐进多焦点面。设计得到的镜片采用下述公式计算镜片各个位置的放大率M: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4
式中t为镜片中心厚度;n为镜片折射率;d为镜片相对于人眼入瞳的位置;D f 为镜片前表面某位置光度的屈光度值;D为镜片某位置光度的屈光度值。
按本实施例技术方案设计得到的镜片渐变子午线上的放大率变化曲线参见附图11,图11显示,自视远参考点往下,镜片的放大率逐渐增大,与对比例2相比(图中虚线),放大率增大平稳。尤其在配镜中心注视区放大率基本不变,能够保证眼睛平视注视有清晰无畸变的视觉;对比例2设计的镜片放大率变化比较快,在视近参考点之前就达到所需的加光度,进入到阅读区,出现放大率变小的现象,较难保证阅读的舒适性。而本实施例由于在视近阅读区之前设计有一个缓冲区,阅读区的放大率基本保持不变,保证了阅读的舒适性。各个区域的平均放大率参见附图12,由图12同样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各个区域的平均放大率的变化比较均匀,有利于视线在不同视物距离之间的平滑转换,减少动态视觉泳动感。
本实施例采用金属模具注塑工艺,加工得到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本实施例加工眼镜片的模具,包括一个上模座和一个下模座,上模座工作面为凹面,对应于镜片的前表面,即渐进多焦点设计面;下模座工作面为凸面,对应于镜片的后表面,即球面。
实施例4
设计一片折射率为1.597,远用区-3.00D, 近用区-1.00D,附加光度+2.00D的渐进多焦点右镜眼镜片。视远参考点位置在镜片中心上方8毫米,视近参考点位于镜片中心下方14毫米、鼻侧内偏2.5毫米处,配镜中心位于镜片中心上方4毫米。
渐进多焦点设计面于后表面,按本实施例提供的镜片参数,采用中国发明专利CN101661167A公开的技术方案设计渐变设计面,设计的镜片为对比例3。
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设计步骤同实施例1,设计得到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在中心水平线到以上8毫米处、垂直中心线两侧4毫米区域内的光度分布参见附图13,由图13可见,在本实施例确定的配镜中心注视区内(图中椭圆型虚线圈出的范围)光度稳定,光度在-2.96D到-2.86D之间,变化不超过0.1D;而对比例3采用现有技术设计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则不存在这样一个光度稳定的区域。
参见附图1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对应现有技术设计的镜片对比例3的配镜中心注视区的光度分布图;由图14可见,至少有两条间隔为0.1D的等光度线穿过配镜中心注视区,区内光度从-2.94D 到-2.72D,变化超过0.2D。
参见附图15,为按本实施例设计方法得到的镜片像散分布图,配镜中心注视区内(图中虚线圈出的大椭圆形范围)像散的散光度不超过0.2D,横轴长2.4毫米、纵轴长1.8毫米的小椭圆形范围内散光度小于0.1D。配镜中心注视区内这种光度稳定、像散小的特点,保证绝对清晰成像,提高配镜舒适度。
本实施例采用实施例1的加工工艺制备得到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

Claims (3)

1.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为渐进多焦点设计面;在镜片渐变子午线周边的有效视区包括视远非球面区(1)、配镜中心注视区(2)、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3)、阅读缓冲区(4)和稳定阅读区(5)五个区域;
所述视远非球面区的上方边界线与渐变线子午线相交于配镜中心上方18~22毫米,区域的下方边界线与渐变线子午线相交于配镜中心上方1毫米;区域的光度分布呈类圆对称分布或类椭圆对称分布,区域内光度变化起伏≤镜片加光度的5%;
所述配镜中心注视区为以配镜中心下方0.5毫米为中心、纵向短轴长3毫米,横向长轴长4毫米的椭圆形区域,区域上方边界线与渐变线子午线相交于配镜中心上方1毫米处,区域下方边界线与渐变线子午线相交于配镜中心下方2毫米处;
所述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为沿主渐变子午线两侧的一个狭长区域,上自配镜中心下方2毫米,下止视近参考点上方3~3.5毫米;区域的光度呈匀速增加;
所述阅读缓冲区为上自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下端,下止于视近参考点上方0.5~1.0毫米、主渐变子午线两侧呈喇叭口形的区域,区域内的光度增加速度缓于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的光度增速;
所述阅读稳定区的上方边界与主渐变线相交于视近参考点上方0.5~1.0毫米,区域的下方边界线在视近参考点下方8毫米~13毫米;区域的光度分布呈斜向纵椭圆非球面分布,区域内光度变化起伏≤镜片加光度的3%;
在所述的五个区域内,散光度低于镜片加光度的10%;沿主渐变子午线自上而下光度呈连续增加;主渐变子午线上的光度特征为各区域中光度的增加量相对于镜片加光度的百分比分别为:视远非球面区3~4%,配镜中心注视区2~3%,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84~87%,阅读缓冲区6~8%,稳定阅读区1~2%。
2.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镜片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为渐进多焦点设计面,确定配镜中心、视远参考点、视近参考点的位置;
(2)在渐进多焦点设计面渐变子午线上设置五个区段及各区段的分界点,配镜中心上方18~22毫米到配镜中心上方1毫米为视远非球面区段,配镜中心上方1毫米到配镜中心下方2毫米为配镜中心注视区段,配镜中心下方2毫米到视近参考点上方3~3.5毫米为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视近参考点上方3~3.5毫米到视近参考点上方0.5~1.0毫米为阅读缓冲区段,视近参考点上方0.5~1.0毫米到视近参考点下方8毫米~13毫米为稳定阅读区段;
(3)依据镜片处方提供的加光度和镜片另一非设计表面已选择的光度,确定设计面视远参考点、视近参考点的光度值和设计面的加光度;主渐变子午线上各区段的光度特征为:设计面各区段中光度的增加量相对于设计面加光度的百分比,分别为:视远非球面区段3~4%,配镜中心注视区段2~3%,中距离连续视野过渡带84~87%,阅读缓冲区段6~8%,稳定阅读区段1~2%;
(4)以视远参考点、视近参考点和主渐变子午线上各区段的分界点为特征点,根据主渐变子午线上各区段的光度特征,确定各特征点的光度值,采用模式搜索法得到子午线上光度变化曲线;
(5)以如下t为参数的方程计算与主渐变子午线交点u的等光度轮廓线分布: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xy分别为设计面的横向和纵向坐标;
Figure 479916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459373DEST_PATH_IMAGE004
y d y r 分别为视远参考点和视近参考点到镜片表面中心水平线的距离;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Figure 301427DEST_PATH_IMAGE006
sign 为符号函数;
C 1在0.25~0.40范围取值;
(6)依据步骤(4)得到的子午线上光度变化曲线和步骤(5)得到的等光度轮廓线分布,得到镜片表面的光度分布;
(7)以步骤(6)得到的光度分布为目标,采用数值方法求解泊松方程,得到镜片设计面的矢高;
(8)采用自由曲面车房车削工艺、玻璃模具浇注热固工艺、金属模具注塑工艺中的一种,加工得到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
3.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的模具,包括一个上模座和一个下模座,上模座工作面为凹面,对应于镜片的前表面;下模座工作面为凸面,对应于镜片的后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座或下模座的工作面型为渐进多焦点设计面型。
CN202210114139.3A 2022-01-30 2022-01-30 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制备方法及模具 Pending CN1144885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4139.3A CN114488568A (zh) 2022-01-30 2022-01-30 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制备方法及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4139.3A CN114488568A (zh) 2022-01-30 2022-01-30 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制备方法及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8568A true CN114488568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79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4139.3A Pending CN114488568A (zh) 2022-01-30 2022-01-30 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制备方法及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8856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7479A (en) * 1983-09-16 1985-08-27 Kabushiki Kaisha Suwa Seikosha Progressive multifocal ophthalmic lens
CN102436075A (zh) * 2011-12-23 2012-05-02 苏州大学 一种大视区小像散的渐进多焦点镜片
CN102830503A (zh) * 2012-07-26 2012-12-19 苏州苏大明世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渐进多焦点镜片与模具
CN206805028U (zh) * 2017-05-18 2017-12-26 苏州苏大明世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青少年渐进多焦点镜片及其制备模具
CN113253482A (zh) * 2021-06-01 2021-08-13 苏州科技大学 一种渐进多焦点眼镜片两段式子午线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7479A (en) * 1983-09-16 1985-08-27 Kabushiki Kaisha Suwa Seikosha Progressive multifocal ophthalmic lens
CN102436075A (zh) * 2011-12-23 2012-05-02 苏州大学 一种大视区小像散的渐进多焦点镜片
CN102830503A (zh) * 2012-07-26 2012-12-19 苏州苏大明世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渐进多焦点镜片与模具
CN206805028U (zh) * 2017-05-18 2017-12-26 苏州苏大明世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青少年渐进多焦点镜片及其制备模具
CN113253482A (zh) * 2021-06-01 2021-08-13 苏州科技大学 一种渐进多焦点眼镜片两段式子午线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152369A (en) Multi-focal spectacle lens with a dioptric power varying progressively between different zones of vision
US7318642B2 (en) Progressive addition lenses with reduced unwanted astigmatism
US7229173B2 (en) Short corridor progressive addition lenses with reduced unwanted astigmatism
US6886938B1 (en) Progressive addition lenses with an additional zone
US8061838B2 (en) Progressive lens for ophthalmic spectacles, having an additional zone for intermediate vision
US6074062A (en) Progressive lens elements and methods for designing and using same
US4806010A (en) Multifocal lens
US9618774B2 (en) Quasi progressive lenses for eyewear
JPH06214199A (ja) 眼科用累進多焦点レンズ
US5446508A (en) Progressive power lens
US6142627A (en) Short-corridor progressive lens
CA2370277C (en) Progressive addition lenses with modified channel power profiles
CN114488568A (zh) 一种易适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制备方法及模具
CN216248647U (zh) 一种畅景型渐进多焦点眼镜片及其制备模具
CN214474293U (zh) 一种连续视野无障碍的景深镜片及其制备模具
JP2004341086A (ja)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
AU718534C (en) Progressive lens elements and methods for designing and using same
CN117784446A (zh) 一种基于子午线优化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及设计方法
CN116125678A (zh) 一种用于近视防控的隐形眼镜片的设计方法
CN111427169A (zh) 一种矫正老花与预防老花的镜片、老花眼镜及其装配方法
MXPA98008204A (es) Elementos de lente progresivos y metodos para diseñarlos y usarlos
JPH0572503A (ja) 累進焦点レン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