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79867A - 一种用于油污盐碱地土壤的生物修复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油污盐碱地土壤的生物修复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79867A
CN114479867A CN202011164586.7A CN202011164586A CN114479867A CN 114479867 A CN114479867 A CN 114479867A CN 202011164586 A CN202011164586 A CN 202011164586A CN 114479867 A CN114479867 A CN 114479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aline
urea
bioremediation agent
alkal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45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明山
王冠
于丹丹
冯逸茹
岳胜辉
徐鹏
袁长忠
曹功泽
曹嫣镔
宋永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Shengli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Shengli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Shengli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16458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798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79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798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7/0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 C09K17/4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8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chem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1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Immobilizing And Processing Of Enzymes And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污盐碱地土壤的生物修复剂及其应用。所述的生物修复剂组成和质量组份如下:生物质填料22‑45份;固定化微球42‑78份;营养激活剂3‑10份;其中,所述生物质填料由木屑、稻糠、秸秆、牛粪、麦麸和核桃壳组成;所述固定化微球由耐盐碱嗜烃菌、生物酶、纳米过氧化脲颗粒、海藻酸钠和活性炭组成;所述营养激活剂由酵母粉、NH4Cl、尿素和K2HPO4组成。本发明所有组分选料廉价易得,加工与使用方法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油污盐碱地土壤修复的成本。本发明修复后的油污土壤的含油量低于0.2%,达到国家环保标准要求,修复周期由原来6个月以上降至2个月以内。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油污盐碱地土壤的生物修复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污盐碱地土壤的生物修复剂及其应用。
技术背景
环渤海湾油区是我国原油的主力产区,包括胜利油田、渤海油田、大港油田和辽河油田等,2019年原油产量超过8000万吨,占国内原油产量42%。环渤海油区的地质特征是土壤盐渍化,地表地下水交互,水文地质复杂。环渤海湾油区属于老油区,原油集输管线服役时间长,存在严重的老化现象,极易产生腐蚀穿孔,致使原油进入地表土壤而形成油污土壤,其产生量约占油区含油固废总产生量的1/3。同时,由于特殊的水文地质特征,穿孔造成的点源污染常常随地表水扩散而转变为面源污染,进一步增加污染控制和处置的难度。
目前,含油土壤的处置工艺同其他来源含油固废处置工艺一样,将油污土壤快速收集后,采用焚烧、热解等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置。不同于作业油泥和联合站清罐底泥的是,油污土壤的主要成分为土壤(一般占比超过95%以上),而土壤经过高温热处理后,其性质将遭到不可逆破坏,土壤功能丧失。此外,面源污染造成的含油土壤产生量大,如果全部转移处理,其处理费用将极大增加油田企业经营压力。因此,针对油污土壤的特征应加快开发绿色、环保的原位处置技术,如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特种烃降解微生物以石油为碳源代谢活动,将油污彻底矿化的过程,是环境修复领域最为经济、环保的技术之一。生物修复技术的技术核心是高效嗜烃降解菌的选择,其特征包括高效的石油烃氧化降解能力,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耐环境冲击。因此,针对不同场地条件的油污土壤在采用生物修复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置时,应首先开展特种烃降解菌的筛选工作,提升其适应性与降解速率。此后,通过营养体系的优化及配套工艺完善,能取得更有效的现场效果。
目前,针对油污盐碱地土壤缺少有效的生物处置,主要原因在于该类土壤无机盐含量高,如黄河口滩涂区平均矿化度达到20000mg/L。在这种高矿化度环境下,现有的生物修复制剂产品耐盐性差,抗环境冲击能力不足,修复效率低。李凤梅公布了“一种修复高浓度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方法”(公开号:CN108160702A),将适合电场条件的考克氏菌属FB6接种至待处理高浓度石油污染盐碱土壤中,而后对土壤施加1.0-3.0V/cm的电场强度,进而实现对土壤的修复,30天石油去除率达到55.7-66.4%。但修复过程仅使用游离的单菌,耐污染物毒性和自然环境冲击能力差,修复过程极易丢失功能。程功弼公布了“一种石油污染盐碱地土壤的修复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山楂和枳实等处理后粉碎,并拌入待处理油污盐碱土壤,随后加入蛭石粉、石膏粉和甘蔗灰等吸附材料,最后喷洒耐盐碱石油降解菌液。加入吸附剂能够提升细菌的固定化率,但这种物理吸附不够稳定,因此降解效果较差,处理3个月后石油烃最大降解率仅为49.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油污盐碱地土壤的生物修复剂及其应用,所述生物修复剂具有经济性高、绿色环保等特点,解决现有油污盐碱土壤生物修复菌剂环境适应性能差、生物降解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污盐碱地土壤的生物修复剂,所述生物修复剂组成和质量组份如下:
生物质填料 22-45份;
固定化微球 42-78份;
营养激活剂 3-10份。
所述生物质填料由木屑、稻糠、秸秆、牛粪、麦麸和核桃壳组成。
所述的固定化微球由耐盐碱嗜烃菌、生物酶、纳米过氧化脲颗粒、海藻酸钠和活性炭组成。
所述营养激活剂由酵母粉、NH4Cl、尿素和K2HPO4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上述用于油污盐碱地土壤生物修复剂的应用。
本发明生物修复剂由生物质填料、固定化微球和营养激活剂组成,在使用前各组分单独包装,能长期稳定存放。生物质填料由多种廉价的天然副产物构成,加入土壤中能够有效提升其通透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增强烃降解微生物对油污的好氧降解。固定化微球包括耐盐碱烃降解菌、生物酶和纳米过氧化脲,其中耐盐碱烃降解菌能够适应高矿化度土壤环境,同时利用包埋固定化技术能够有效增强菌系的耐环境冲击性,即使在地表地下水交互的滩涂盐碱地,菌系不会随水体流动而流失。固定化微球中加入活性炭能够有效提升对油污的吸附,提升生物接触效率。加入生物酶能够有效提升油污氧化过程电子的传递,加快氧化速率。将过氧化脲颗粒包埋在固定化微球中,能够原位缓慢释放氧气,为微生物的生长和对油污的降解提供电子受体。本发明通过固定化技术将耐盐碱烃降解菌包埋在微球中,同时包埋活性炭、生物酶和纳米过氧化脲颗粒,制备形成一个原位高效烃降解工厂,同时配合使用生物质填料和营养激活剂,能大幅提升生物修复剂盐碱环境适应性,生物修复周期显著缩短,由6个月以上将缩短至3个月以内。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生物修复剂所有组分不含有破坏土壤环境的物质,因此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此外,所有组分选料廉价易得,加工与使用方法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油污盐碱地土壤修复的成本。
(2)本发明生物修复剂包括耐盐碱烃降解菌,同时利用固定化技术对上述菌系进行包埋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耐盐碱性能,适用于矿化度低于80000mg/L的土壤。
(3)本发明生物修复剂包括活性炭、生物酶和纳米过氧化脲颗粒,上述物质分别具有吸附油污、加快油污氧化过程电子传递和提供电子受体的功能,因此能大幅提升油污的生物降解速率。
(4)本发明修复后的油污土壤的含油量低于0.2%,达到国家环保标准要求(GB36600-2018,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修复周期由原来6个月以上降至2个月以内,大幅缩短修复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所批露的范围的端点值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污盐碱地土壤的生物修复剂,所述生物修复剂组成和质量组份如下:
生物质填料 22-45份
固定化微球 42-78份
营养激活剂 3-10份。
所述的生物质填料由木屑、稻糠、秸秆、牛粪、麦麸和核桃壳组成。
所述的固定化微球由耐盐碱嗜烃菌、生物酶、纳米过氧化脲颗粒、海藻酸钠和活性炭组成。
所述营养激活剂由酵母粉、NH4Cl、尿素和K2HPO4组成。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生物质填料中木屑、稻糠、秸秆、牛粪、麦麸和核桃壳的质量份分别为10-15份、5-9份、3-6份、1-5份、2-6份、1-4份。更优选木屑、稻糠、秸秆、牛粪、麦麸和核桃壳的质量份分别为11-12份、6-8份、4-5份、2-3份、3-5份、2-3份。
优选地,所述生物质填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木屑、稻糠、秸秆、麦麸和核桃壳加入水中,待加热到100℃后继续加热30-90min;随后过滤、分离出固体物,固体物晾干后粉碎得到固体颗粒;将牛粪与上述固体颗粒均匀混合后得到生物质填料。
优选地,所述固定化微球中的耐盐碱嗜烃菌、生物酶、纳米过氧化脲颗粒、海藻酸钠和活性炭的质量份分别为25-38份、8-16份、2-10份、6-11份、1-3份。更优选耐盐碱嗜烃菌、生物酶、纳米过氧化脲颗粒、海藻酸钠和活性炭的质量份分别为32-35份、12-13份、5-8份、8-9份、2份。
优选情况下,所述耐盐碱嗜烃菌为藤黄微球菌、红球菌、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盐单孢菌、海杆菌、海源菌、蜡状芽孢杆菌、变形菌、迪茨菌、微杆菌、葡萄球菌、苍白杆菌、棒状杆菌、变异棒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藤黄微球菌、海源菌、苍白杆菌、变异棒杆菌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生物酶为脂肪烃降解酶、纤维素降解酶、蛋白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漆酶、脂肪酶、变形链球酶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脱氢酶、漆酶、变形链球酶中的一种。
优选情况下,所述纳米过氧化脲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向每100ml含有尿素、双氧水和水的母液中加入10-20g尿素、50-100ml30%(w)双氧水和5-10g烷基苯磺酸钠,在40-50℃下反应20-40min;然后冷却至2-4℃,结晶12-16h;将所得结晶抽滤,30-40℃下干燥,得到纳米过氧化脲颗粒。
所述母液中尿素、双氧水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0-300g/L、50-200g/L。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固定化微球的粒径为1-5μm,更优选为2-3μm。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定化微球以海藻酸钠为包埋材料,活性炭为吸附剂,包埋能够降解石油污染物的耐盐碱嗜烃菌、生物酶、纳米过氧化脲颗粒得到。
按照一种更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化微球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将海藻酸钠溶于去离子水后,搅拌均匀,加入活性炭,搅拌均匀;将耐盐碱嗜烃菌加入上述溶液,搅拌均匀;称取生物酶、纳米过氧化脲颗粒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装入中间容器,用恒流泵将上述溶液注入到交联溶液中,于2-4℃下静置12-16h进行交联反应,得到形状规则、粒度均匀的微球产品,将上述微球产品转移至Na2HPO4溶液中,放置2-3h后过滤得到固定化颗粒粗产品,使用滤纸将其表面水分吸干,放入-18℃冰箱内冷冻12-16h,取出后用生理盐水洗净得到固定化微球。
优选地,所述交联溶液由饱和硼酸、CaCl2和水配制而成,质量比分别为1-2:3-6:90-94。
优选情况下,所述营养激活剂中的酵母粉、NH4Cl、尿素和K2HPO4的质量份分别为0.1-0.5份、1.6-6份、0.8-2份、0.5-1.5份。更优先选酵母粉、NH4Cl、尿素和K2HPO4的质量份分别为0.2-0.3份、2-3份、1.0-1.5份、0.8-1.2份。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上述用于油污盐碱地土壤生物修复剂的应用,所述应用具体方法如下:
生物质填料、固定化微球和营养激活剂在使用前单独存放。在进行油污盐碱地土壤修复过程,先将生物质填料、固定化微球投加到油污盐碱土壤中,混合均匀;随后使用煮沸生物质填料的滤液溶解营养激活剂,均匀喷洒到油污盐碱土壤中。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发明中,所用的装置或设备均为所属领域已知的常规装置或设备,均可购得。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各种试剂均为来自商购的化学纯试剂。
实施例1纳米过氧化脲颗粒A1的制备
(1)在350mL水中加入100g尿素和150mL20%(w)的双氧水,搅拌均匀得到母液。
(2)向上述母液中加入50g尿素、250mL30%(w)的双氧水、25g烷基苯磺酸钠,在40℃下反应20min。
(3)将上述溶液于2℃下静置12h结晶,随后抽滤得到晶体,于35℃下干燥,得到纳米过氧化脲颗粒A1
实施例2纳米过氧化脲颗粒A2的制备
(1)在350mL水中加入150g尿素和150mL20%(w)的双氧水,搅拌均匀得到母液。
(2)向上述母液中加入100g尿素、500mL30%(w)的双氧水、50g烷基苯磺酸钠,在30℃下反应30min。
(3)将上述溶液于3℃下静置13h结晶,随后抽滤得到晶体,于30℃下干燥,得到纳米过氧化脲颗粒A2
实施例3纳米过氧化脲颗粒A3的制备
(1)在350mL水中加入120g尿素和150mL20%(w)的双氧水,搅拌均匀得到母液。
(2)向母液中加入80g尿素、360mL30%(w)的双氧水、30g烷基苯磺酸钠,在30℃下反应40min。
(3)将上述溶液于4℃下静置16h结晶,随后抽滤得到晶体,于40℃下干燥,得到纳米过氧化脲颗粒A3
实施例4固定化微球B1的制备
(1)将6份海藻酸钠溶于去离子水后,搅拌均匀,加入2份活性炭,搅拌均匀;将25份藤黄微球菌加入上述溶液,搅拌均匀;
(2)称取8份脂肪烃降解酶、2份纳米过氧化脲颗粒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装入中间容器,用恒流泵将上述溶液注入到交联溶液中,于2℃下静置12h进行交联反应,得到形状规则、粒度均匀的微球产品;所述交联溶液由饱和硼酸、CaCl2和水配制而成,质量比分别为1:3:90。
(3)将上述微球产品转移至Na2HPO4溶液中,放置2h后过滤得到固定化颗粒粗产品,使用滤纸将其表面水分吸干,放入-18℃冰箱内冷冻13h,取出后用生理盐水洗净得到固定化微球B1。经测定固定化微球B1平均粒径5μm。
实施例5固定化微球B2的制备
(1)将8份海藻酸钠溶于去离子水后,搅拌均匀,加入1份活性炭,搅拌均匀;将30份红球菌加入上述溶液,搅拌均匀;
(2)称取12份脱氢酶、5份纳米过氧化脲颗粒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装入中间容器,用恒流泵将上述溶液注入到交联溶液中,于3℃下静置15h进行交联反应,得到形状规则、粒度均匀的微球产品;所述交联溶液由饱和硼酸、CaCl2和水配制而成,质量比分别为1.5:4:92。
(3)将上述微球产品转移至Na2HPO4溶液中,放置3h后过滤得到固定化颗粒粗产品,使用滤纸将其表面水分吸干,放入-18℃冰箱内冷冻12h,取出后用生理盐水洗净得到固定化微球B2。经测定固定化微球B2平均粒径3μm。
实施例6固定化微球B3的制备
(1)将11份海藻酸钠溶于去离子水后,搅拌均匀,加入3份活性炭,搅拌均匀;将38份铜绿假单胞菌加入上述溶液,搅拌均匀;
(2)称取16份漆酶、10份纳米过氧化脲颗粒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装入中间容器,用恒流泵将上述溶液注入到交联溶液中,于4℃下静置16h进行交联反应,得到形状规则、粒度均匀的微球产品;所述交联溶液由饱和硼酸、CaCl2和水配制而成,质量比分别为2:6:94。
(3)将上述微球产品转移至Na2HPO4溶液中,放置3h后过滤得到固定化颗粒粗产品,使用滤纸将其表面水分吸干,放入-18℃冰箱内冷冻16h,取出后用生理盐水洗净得到固定化微球B3。经测定固定化微球B3平均粒径3μm。
实施例7生物质填料C1的制备
(1)将10份木屑、5份稻糠、3份秸秆、2份麦麸和1份核桃壳加入水中,待加热到100℃后继续加热30min;
(2)随后过滤、分离出固体物,固体物晾干后粉碎得到固体颗粒;将10份牛粪与上述固体颗粒均匀混合后得到生物质填料C1
实施例8生物质填料C2的制备
(1)将12份木屑、6份稻糠、5份秸秆、4份麦麸和2份核桃壳加入水中,待加热到100℃后继续加热60min;
(2)随后过滤、分离出固体物,固体物晾干后粉碎得到固体颗粒;将12份牛粪与上述固体颗粒均匀混合后得到生物质填料C2
实施例9生物质填料C3的制备
(1)将15份木屑、9份稻糠、6份秸秆、6份麦麸和4份核桃壳加入水中,待加热到100℃后继续加热90min;
(2)随后过滤、分离出固体物,固体物晾干后粉碎得到固体颗粒;将15份牛粪与上述固体颗粒均匀混合后得到生物质填料C3
实施例10生物修复剂D1
所述生物修复剂D1组成和质量组份如下:
生物质填料C1 22份
固定化微球B1 42份
营养激活剂 3份。
所述营养激活剂由酵母粉、NH4Cl、尿素和K2HPO4组成,所述营养激活剂中的酵母粉、NH4Cl、尿素和K2HPO4的质量份分别为0.1份、1.6份:0.8份、0.5份。
实施例11生物修复剂D2
所述生物修复剂D2组成和质量组份如下:
生物质填料C2 30份
固定化微球B2 62份
营养激活剂 5.5份。
所述营养激活剂由酵母粉、NH4Cl、尿素和K2HPO4组成,所述营养激活剂中的酵母粉、NH4Cl、尿素和K2HPO4的质量份分别为0.2份、3份、1.3份、1.0份。
实施例12生物修复剂D3
所述生物修复剂D3组成和质量组份如下:
生物质填料C3 45份
固定化微球B3 78份
营养激活剂 10份。
所述营养激活剂由酵母粉、NH4Cl、尿素和K2HPO4组成,所述营养激活剂中的酵母粉、NH4Cl、尿素和K2HPO4的质量份分别为0.5份、6份、2份、1.5份。
实施例13
本发明将耐盐碱烃降解菌系包埋在固定化微球中,旨在提升烃降解菌系的耐盐碱和环境冲击性能。为表征这一性能,本发明采用瓦勃氏呼吸仪测定固定化微生物的活性,以反映包埋法提升耐盐碱烃降解菌系的环境适应性能。
(1)固定化微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称取固定化微球和蒸馏水加入反应瓶内,随后加入试验区块油污,测压管中装入Brodie溶液。起动瓦勃氏呼吸仪,记录开管液位高度,根据测压管读数计算耗氧量。
①评价固定化微球的耐盐碱性能,称取NaCl加入反应瓶内,使NaCl质量浓度分数分别为5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80000、100000、120000和150000mg/L。试验区块油污加入量为1%。
②评价固定化微球的油污耐受程度,试验区块油污加入量分别为0.5%、1%、2%、3%、5%、7%、10%、15%和20%。NaCl加入量为200000mg/L。
以当量生物量的游离烃降解菌系为对照组,考察固定化微球的耐盐碱和油污耐受程度。
(2)固定化微球活性测定结果
固定化微球耐盐碱性能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固定化微球相比于游离菌系具有更强的耐盐性能,游离菌系在矿化度达到800000mg/L时微生物活性下降一半,说明耐矿化度性能较差。而制备的固定化微球在80000mg/L时微生物活性没有明显影响,矿化度达到150000mg/L时,微生物活性下降约有一半,展现良好的耐盐碱性能。
表1矿化度对固定化微球活性的影响,mg/L
0 50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50000
游离菌 17.6 18.4 16.3 15.7 14.2 13.7 10.8 8.6 5.4 3.4 2.5
实施例1 24.9 25.8 26.7 24.6 23.7 25.3 24.7 23.5 18.6 15.7 14.2
实施例2 27.6 28.9 29.8 27.6 28.3 27.4 26.1 25.5 19.6 16.3 13.9
实施例3 25.3 26.4 27.3 28.1 27.0 26.4 26.2 25.4 18.3 19.0 13.1
表2油污质量浓度对固定化微球活性的影响
Figure BDA0002745380580000111
Figure BDA0002745380580000121
固定化微球的油污耐受程度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到,相比于游离菌系,实施例固定化微球表现出更强的油污耐受程度。游离菌系活性随着油污浓度增加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油污浓度大,5%后微生物活性下降明显,由17.5%降至13.4%,说明此后油污抑制了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固定化细菌具有更强的油污耐受性能,油污浓度达到15%时微生物活性仍达到20%,表现出更为突出的耐环境冲击性能。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用于油污盐碱地土壤的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修复剂组成和质量组份如下:
生物质填料 22-45份;
固定化微球 42-78份;
营养激活剂 3-10份;
所述生物质填料由木屑、稻糠、秸秆、牛粪、麦麸和核桃壳组成;
所述固定化微球由耐盐碱嗜烃菌、生物酶、纳米过氧化脲颗粒、海藻酸钠和活性炭组成;
所述营养激活剂由酵母粉、NH4Cl、尿素和K2HPO4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屑、稻糠、秸秆、牛粪、麦麸和核桃壳的质量份分别为10-15份、5-9份、3-6份、1-5份、2-6份、1-4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屑、稻糠、秸秆、牛粪、麦麸和核桃壳的质量份分别为11-12份、6-8份、4-5份、2-3份、3-5份、2-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填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木屑、稻糠、秸秆、麦麸和核桃壳加入水中,待加热到100℃后继续加热30-90min;随后过滤、分离出固体物,固体物晾干后粉碎得到固体颗粒;将牛粪与上述固体颗粒均匀混合后得到生物质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盐碱嗜烃菌、生物酶、纳米过氧化脲颗粒、海藻酸钠和活性炭的质量份分别为25-38份、8-16份、2-10份、6-11份、1-3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盐碱嗜烃菌、生物酶、纳米过氧化脲颗粒、海藻酸钠和活性炭的质量份分别为32-35份、12-13份、5-8份、8-9份、2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盐碱嗜烃菌为藤黄微球菌、红球菌、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盐单孢菌、海杆菌、海源菌、蜡状芽孢杆菌、变形菌、迪茨菌、微杆菌、葡萄球菌、苍白杆菌、棒状杆菌、变异棒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盐碱嗜烃菌为藤黄微球菌、海源菌、苍白杆菌、变异棒杆菌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酶为脂肪烃降解酶、纤维素降解酶、蛋白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漆酶、脂肪酶、变形链球酶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酶为脱氢酶、漆酶、变形链球酶中的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过氧化脲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向每100ml含有尿素、双氧水和水的母液中加入10-20g尿素、50-100ml 30%(w)双氧水和5-10g烷基苯磺酸钠,在40-50℃下反应20-40min;然后冷却至2-4℃,结晶12-16h;将所得结晶抽滤,30-40℃下干燥,得到纳米过氧化脲颗粒。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液中尿素、双氧水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0-300g/L、50-200g/L。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微球是以海藻酸钠为包埋材料,活性炭为吸附剂,包埋能够降解石油污染物的耐盐碱嗜烃菌、生物酶、纳米过氧化脲颗粒得到。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酵母粉、NH4Cl、尿素和K2HPO4的质量份分别为0.1-0.5份、1.6-6份、0.8-2份、0.5-1.5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粉、NH4Cl、尿素和K2HPO4的质量份分别为0.2-0.3份、2-3份、1.0-1.5份、0.8-1.2份。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生物修复剂的应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具体方法如下:生物质填料、固定化微球和营养激活剂在使用前单独存放,在进行油污盐碱地土壤修复过程,先将生物质填料、固定化微球投加到油污盐碱土壤中,混合均匀;随后使用煮沸生物质填料的滤液溶解营养激活剂,均匀喷洒到油污盐碱土壤中。
CN202011164586.7A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用于油污盐碱地土壤的生物修复剂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44798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4586.7A CN114479867A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用于油污盐碱地土壤的生物修复剂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4586.7A CN114479867A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用于油污盐碱地土壤的生物修复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79867A true CN114479867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70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4586.7A Pending CN114479867A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用于油污盐碱地土壤的生物修复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79867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9589A (zh) * 2010-12-27 2011-09-28 北京师范大学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用固定化微球、制法及应用
TWM444377U (zh) * 2011-11-29 2013-01-01 Chi-Wen Lin 一種可同時包埋微生物與釋氧物質之環保化釋氧單元組成及其結構
CN103923905A (zh) * 2013-01-16 2014-07-16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固定化微生物溢油修复剂的制备方法
CN103923904A (zh) * 2013-01-16 2014-07-16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固定化微生物溢油修复剂的制备方法
CN104946620A (zh) * 2015-04-24 2015-09-30 南开大学 一种用于修复石油烃污染盐碱化土壤的微生物固定化菌剂及制备方法
CN110560479A (zh) * 2019-09-20 2019-1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场油污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材料及使用方法
US20200239343A1 (en) * 2019-01-30 2020-07-30 Institut National De Recherche Scientifique In situ enzymatic degradation of hydrocarbon-polluted soil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9589A (zh) * 2010-12-27 2011-09-28 北京师范大学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用固定化微球、制法及应用
TWM444377U (zh) * 2011-11-29 2013-01-01 Chi-Wen Lin 一種可同時包埋微生物與釋氧物質之環保化釋氧單元組成及其結構
CN103923905A (zh) * 2013-01-16 2014-07-16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固定化微生物溢油修复剂的制备方法
CN103923904A (zh) * 2013-01-16 2014-07-16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固定化微生物溢油修复剂的制备方法
CN104946620A (zh) * 2015-04-24 2015-09-30 南开大学 一种用于修复石油烃污染盐碱化土壤的微生物固定化菌剂及制备方法
US20200239343A1 (en) * 2019-01-30 2020-07-30 Institut National De Recherche Scientifique In situ enzymatic degradation of hydrocarbon-polluted soils
CN110560479A (zh) * 2019-09-20 2019-1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场油污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材料及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林庆胜;郝卫宁;钟国华;: "生物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no. 1, pages 1 - 3 *
卢方斌;李荣超;张蕾;王君;: "一株石油烃降解菌的固定化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化学与生物工程, no. 11, pages 1 - 3 *
王晓玲;陈宏坤;郑瑾;韩占涛;高春阳;: "固定化技术提高微生物对土壤中石油烃降解性能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no. 30, pages 1 - 3 *
苏增建: "海藻酸钠固定石油降解菌条件优化及辅助效应", 《海洋环境科学》, vol. 37, no. 6, pages 947 - 95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petroleum biodegradability in soil
US6699707B1 (en) Microbial enzyme-enhanced organic-inorganic solid-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ethods for anaerobic bioremediation
AU2022206777B2 (en) Bioremediation composition with a time release material for removing hydrocarbons from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s
JP3347596B2 (ja) 新規微生物、芳香族化合物及び/或いは有機塩素化合物の生分解方法、及び媒体の浄化方法
WO2015191582A1 (en) Microbial compositions for hydrocarbon remediation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05907679B (zh) 用于处理废弃钻井泥浆的组合物或复合菌剂
Anekwe et al. Bioremediation of acid mine drainage–Review
Ite et al. Biodegrad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in contaminated soil.
CN109609404B (zh) 芽孢杆菌hy-1及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
CN110669692A (zh) 一种稠油降粘降解混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
Beolchini et al. Bioremediation of sediments contaminated with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atented review
CN114479867A (zh) 一种用于油污盐碱地土壤的生物修复剂及其应用
CN107254421B (zh) 一种修复含油土壤的生物制剂及修复方法与应用
CN103381418B (zh) 一种处理烟草废弃物或有机氟废水的方法
CN113773998B (zh) 一种PCBs复合降解菌剂及其应用
CN110818094B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方法
Kaida et al. Biodegrad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by Bacillus spp.: A Review
JPH09276843A (ja) 微生物の分解活性の増大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土壌浄化方法
CN110560479A (zh) 一种井场油污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材料及使用方法
JPWO2019220855A1 (ja) 油分解微生物
CN116986738B (zh) 一种铬污染地下水原位化学生物联合修复方法
CN117586922B (zh) 一种好氧反硝化协同菌群在石油类污染体系中的应用
JP3084184B2 (ja) 微生物による有機塩素化合物分解方法および環境修復方法
CN108996707B (zh) 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739101B (zh) 一种海洋溢油处理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