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78104A - 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78104A
CN114478104A CN202210061815.5A CN202210061815A CN114478104A CN 114478104 A CN114478104 A CN 114478104A CN 202210061815 A CN202210061815 A CN 202210061815A CN 114478104 A CN114478104 A CN 114478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elenium
nutrient solution
rich nutrient
rare ea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618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0618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781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78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781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16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23K20/137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hetero atoms, of which at least one is nitrog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20Inorganic substances, e.g. oligoelements
    • A23K20/26Compounds containing phosphor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20Inorganic substances, e.g. oligoelements
    • A23K20/30Oligo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20Liquid fertili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生物富硒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腐酸钾5‑45份,稀土5‑60份,亚硒酸盐或硒酸盐0.01‑58份,锌肥0.01‑58份,磷酸二氢钠0.1‑2.4份,硫酸亚铁2‑11份,叶绿素4‑18份,钼酸铵0.3‑2.5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2.7份,水20‑110份。本申请提供的生物富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能显著提高农产品中的锌硒含量,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能降低生产成本又确保了农产品无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富硒营养液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硒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和调节甲状腺激素、抵抗病毒的毒性、降血糖、维护心脏、保护心脑血管、预防白内障和延缓衰老等功效,且是人体生长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缺硒或低硒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引发多种疾病,如肿瘤、白内障、坐骨神经痛、哮喘、糖尿病等,因此,硒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缺硒地区,大多通过富硒农产品给人体补充硒,现有技术多采用普通富硒肥多次喷施使用于农作物上,以获得富硒农产品,但其提高农产品硒含量的效果不显著,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怎样提高农产品中的硒含量,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能提高农产品中的硒含量。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腐酸钾5-45份,稀土5-60份,亚硒酸盐或硒酸盐0.01-58份,锌肥0.01-58份,磷酸二氢钠0.1-2.4份,硫酸亚铁2-11份,叶绿素4-18份,钼酸铵0.3-2.5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2.7份,水20-110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腐酸钾10-20份,稀土5-30份,亚硒酸盐或硒酸盐0.03-30份,锌肥0.3-30份,磷酸二氢钠0.1-1.3份,硫酸亚铁3-8份,叶绿素4-11份,钼酸铵0.3-1.2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1.4份,水30-90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黄腐酸钾为20~60目的黄腐酸钾粉末,所述稀土为硝酸稀土,所述亚硒酸盐为亚硒酸钠,所述硒酸盐为硒酸钠,所述锌肥为农用硫酸锌,所述水为纯净水。
在本发明中,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中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如下:
黄腐酸钾是一种高效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纯天然矿物质活性钾肥,也是一种新型纯天然矿物质活性钾肥,属于绿色高效节能肥料,外观呈咖啡色状,发泡式多微孔颗粒,含药物成分,具有速溶速效的特性,能有效的杀死各种地下害虫,对预防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有特效,可使瓜果蔬菜类延长保鲜期及采摘期,预防落花、落果,增加果品的含糖量,改善果品品质,是一种超高效、超浓缩的新型生物肥料,黄腐酸钾能刺激作物快生根,多生根、健壮生长,增加叶绿素、VC含量和含糖量,起到抗旱、抗寒、抗病能力,还是一种优质的价格低廉的络合剂,能全水溶、耐酸碱、抗二价离子,可与多种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共溶复配,不絮沉,可用做叶面肥、有机肥、冲施肥、药肥、生物肥、水产的主剂或添加剂。
硝酸稀土,是由轻稀土元素镧、铈、镨、钕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硝酸盐组成的无机混合物,为白色到浅粉色的晶体颗粒或粉末,极易吸湿潮解,易溶于水,溶于乙醇,广泛用于各种粮食、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花卉、烟草、茶叶和橡胶等作物,亦用于牧草和林木种植。
亚硒酸盐,是硒的来源物质,属于无机硒,允许在一定范围内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来补充硒元素。
农用硫酸锌,能防治作物缺锌引起的生理病害,如水稻僵苗、抽穗不齐、结实率低,玉米白苗、缺粒秃顶,小麦黄化、花穗不齐、萎缩不实,大豆和花生花白、落花落蕾,果树小叶病、簇叶病、畸形果等缺锌病状,硫酸锌能促进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提高作物体内酶的活性和碳水化合物的转化,改善作物品质。
磷酸二氢钠,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抗旱、抗寒能力,同时对夏季出现的热风天气、洪涝灾害以及作物表皮损伤愈合具有显著的效果,能促进作物花芽分化、增加开花数、花苞硕壮,提高坐果,能改善根系吸收养分能力,促进植物的光合呼吸作用,加快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利用,缩短肥效,磷酸二氢钾具有显著增产增收、提高作物果实品质、抗倒伏、抗病虫害、壮杆壮籽等许多优良作用,并且具有克服作物生长后期根系老化出现的吸收能力下降而导致的营养不足的作用。
硫酸亚铁,能补充植物体内的铁元素,促进对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吸收,将其配制成溶液喷施在叶面上,能防止病害侵袭,对喜酸性土壤的植物,有调节土壤酸碱平衡,降低碱性的作用。
叶绿素,具有壮根增绿,提高有效分蘖数量和质量的作用,能为产量打好物质基础,叶绿素能为幼穗分化提供营养保障,增加穗粒数及颖壳体积,此外,叶绿素还能延缓叶片衰老,提高授粉率,增加结实率,保证灌浆饱满度。
钼酸铵,是广泛应用的钼肥,适于叶面施肥,具有良好的叶片附着能力,耐雨水冲刷,肥效持久,能及时补充钼元素,纠正作物缺钼症状,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结实、座果、结荚率。
蛋氨酸铜络合物,蛋氨酸铜通过氨基酸胞饮式吸收,缓解微量元素之间吸收时的竞争拮抗,不但大大提高铜离子的吸收利用率,还提高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蛋氨酸铜与抗生素有协同促生长作用,能提高饲料报酬。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的生物富硒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腐酸钾5-45份,稀土5-60份,亚硒酸盐或硒酸盐0.01-58份,锌肥0.01-58份,磷酸二氢钠0.1-2.4份,硫酸亚铁2-11份,叶绿素4-18份,钼酸铵0.3-2.5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2.7份,水20-110份,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涉及的生物富硒营养液,能显著提高农产品中的锌硒含量,增加产量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且黄腐酸钾与农用稀土对环境友好,无毒无害,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增加农产品锌硒含量、调节植物生长、增强植物体抗旱、动植物抗病及增加产量的效果,使用以上重量组分的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能降低生产成本又确保了农产品无污染,能生产出功能性绿色保健食品。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5-30份硝酸稀土置于密封的高温炉内加热15-25h,取出冷却后,研磨成细粉末,经过滤网过滤后制得稀土粉;
S2、取30-90份纯净水,10-20份黄腐酸钾制剂,0.03-30份亚硒酸钠,0.3-30份硫酸锌,0.1-1.3份磷酸二氢钠,3-8份硫酸亚铁,0.3-1.2份钼酸铵,0.01-1.4份蛋氨酸铜络合物混合后,水浴加热7-15min后,制得第一混合液;
S3、将所述步骤S1中的稀土粉与所述步骤S2中的第一混合液按照1:3.4-9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发酵罐内或发酵池内恒温发酵一周后,制得第二混合液;
S4、取4-11份叶绿素按照1:4-7.2的质量比加入所述步骤S3中的第二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制得第三混合液;
S5、将所述步骤S4中的第三混合液杀菌处理后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分装成瓶或桶的多种规格重量的包装即为生物富硒营养液成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的加热温度为1500-1800℃,所述步骤S1中的过滤网为300-500目筛的过滤网。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步骤S3中的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步骤S4中所述叶绿素与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按照1:5-5.7的质量比混合。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的使用方法,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用于植物、畜禽及食用菌。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用于与水稀释后均匀喷洒于植物叶片正、反面及果实上,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还用于匀拌和在畜禽饲料中及畜禽饮水中连续使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用于植物的具体时期为:水稻灌浆期喷施1次;果树从幼果膨大期到果实着色前期,连续喷洒1-2次;根菜类果蔬在苗期、始花期、座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1次;根菜类果蔬在苗期、始花期、座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1次;茶叶在萌芽时施用1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富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第一”、“第二”、“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说明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腐酸钾5-45份,稀土5-60份,亚硒酸盐或硒酸盐0.01-58份,锌肥0.01-58份,磷酸二氢钠0.1-2.4份,硫酸亚铁2-11份,叶绿素4-18份,钼酸铵0.3-2.5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2.7份,水20-110份。
本发明提供的生物富硒营养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的生物富硒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腐酸钾5-45份,稀土5-60份,亚硒酸盐或硒酸盐0.01-58份,锌肥0.01-58份,磷酸二氢钠0.1-2.4份,硫酸亚铁2-11份,叶绿素4-18份,钼酸铵0.3-2.5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2.7份,水20-110份,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涉及的生物富硒营养液,能显著提高农产品中的锌硒含量,增加产量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且黄腐酸钾与农用稀土对环境友好,无毒无害,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增加农产品锌硒含量、调节植物生长、增强植物体抗旱、动植物抗病及增加产量的效果,使用以上重量组分的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能降低生产成本又确保了农产品无污染,能生产出功能性绿色保健食品。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腐酸钾10-20份,稀土5-30份,亚硒酸盐或硒酸盐0.03-30份,锌肥0.3-30份,磷酸二氢钠0.1-1.3份,硫酸亚铁3-8份,叶绿素4-11份,钼酸铵0.3-1.2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1.4份,水30-90份。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黄腐酸钾为20~60目的黄腐酸钾粉末,所述稀土为硝酸稀土,所述亚硒酸盐为亚硒酸钠,所述硒酸盐为硒酸钠,所述锌肥为农用硫酸锌,所述水为纯净水。
请如图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5-30份硝酸稀土置于密封的高温炉内加热15-25h,取出冷却后,研磨成细粉末,经过滤网过滤后制得稀土粉;
S2、取30-90份纯净水,10-20份黄腐酸钾制剂,0.03-30份亚硒酸钠,0.3-30份硫酸锌,0.1-1.3份磷酸二氢钠,3-8份硫酸亚铁,0.3-1.2份钼酸铵,0.01-1.4份蛋氨酸铜络合物混合后,水浴加热7-15min后,制得第一混合液;
S3、将所述步骤S1中的稀土粉与所述步骤S2中的第一混合液按照1:3.4-9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发酵罐内或发酵池内恒温发酵一周后,制得第二混合液;
S4、取4-11份叶绿素按照1:4-7.2的质量比加入所述步骤S3中的第二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制得第三混合液;
S5、将所述步骤S4中的第三混合液杀菌处理后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分装成瓶或桶的多种规格重量的包装即为生物富硒营养液成品。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中的“检测”具体为:将杀菌处理后的所述第三混合液送至化验室检测含硒量指标。
更为具体地阐述,所述步骤S5中检测合格的标准为:含硒量指标达到生物富硒营养液的企业标准。
更为具体地阐述,所述步骤S5中的“包装”具体为:采用电子天秤称取标准,或用量器量取标准,瓶装或桶装,用自动封口机、瓶盖封口。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的加热温度为1500-1800℃,所述步骤S1中的过滤网为300-500目筛的过滤网。
更为具体地阐述,所述步骤S1中的过滤网为400目筛的过滤网。
更为具体地阐述,所述步骤S1中的硝酸稀土冷却至室温后研磨成细粉。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的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所述稀土粉与所述第一混合液按照1:4.8的质量比混合。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的发酵温度为36-45℃。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中所述叶绿素与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按照1:5-5.7的质量比混合。
更为就具体地阐述,所述步骤S4中所述叶绿素与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按照1:5.2的质量比混合。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中的搅拌速度为250-350r/min。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用于植物、畜禽及食用菌。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用于与水稀释后均匀喷洒于植物叶片正、反面及果实上,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还用于匀拌和在畜禽饲料中及畜禽饮水中连续使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用于植物的用量以喷湿不见滴水为宜。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用于食用菌上的使用方法具体为:将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均匀混拌在培养基中,然后接种与采菇前在菌体上喷施。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用于植物的具体时期为:水稻灌浆期喷施1次;果树从幼果膨大期到果实着色前期,连续喷洒1-2次;根菜类果蔬在苗期、始花期、座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1次;根菜类果蔬在苗期、始花期、座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1次;茶叶在萌芽时施用1次。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用于产蛋禽类的具体时期为:在产蛋期将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均匀拌和在饲料或饮水中连续使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用于肉食畜禽的具体时期为:将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均匀拌和在饲料或饮水中,在出售前连续使用15-30天。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用于食用菌的具体时期为:在食用菌接种前,将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均匀混拌在培养基中使用及采菇前7-10天在菌体上喷施。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生物富硒营养液的效果,通过配置不同的组成成分对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物的制备进行举例验证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取5-30份硝酸稀土置于1500-1800℃的密封高温炉内加热15-25h,取出冷却后,研磨成细粉末,经过滤网过滤后制得稀土粉,取30-90份纯净水,10-20份黄腐酸钾制剂,0.03-30份亚硒酸钠,0.3-30份硫酸锌,0.1-1.3份磷酸二氢钠,3-8份硫酸亚铁,0.3-1.2份钼酸铵,0.01-1.4份蛋氨酸铜络合物混合后,水浴加热7-15min后,制得第一混合液,将所述稀土粉与所述第一混合液按照1:4.8的质量比混合,在200-300r/min的搅拌速度下搅拌均匀后,加入36-45℃的发酵罐内或发酵池内恒温发酵一周后,制得第二混合液,取4-11份叶绿素按照1:5.2的质量比加入所述第二混合液中,在250-350r/min的搅拌速度下搅拌均匀后制得第三混合液,将所述第三混合液杀菌处理后送至化验室检测含硒量指标,含硒量指标达到生物富硒营养液的企业标准后采用电子天秤称取标准,或用量器量取标准,瓶装或桶装,用自动封口机、瓶盖封口制得第一生物富硒营养液。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取30-90份纯净水,10-20份黄腐酸钾制剂,0.03-30份亚硒酸钠,0.3-30份硫酸锌,0.1-1.3份磷酸二氢钠,3-8份硫酸亚铁,0.3-1.2份钼酸铵,0.01-1.4份蛋氨酸铜络合物混合后,水浴加热7-15min后,制得第一混合液,将所述第一混合液在200-300r/min的搅拌速度下搅拌均匀后,加入36-45℃的发酵罐内或发酵池内恒温发酵一周后,制得第二混合液,取4-11份叶绿素按照1:5.2的质量比加入所述第二混合液中,在250-350r/min的搅拌速度下搅拌均匀后制得第三混合液,将所述第三混合液杀菌处理后送至化验室检测含硒量指标,含硒量指标达到生物富硒营养液的企业标准后采用电子天秤称取标准,或用量器量取标准,瓶装或桶装,用自动封口机、瓶盖封口制得第二生物富硒营养液。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取5-30份硝酸稀土置于1500-1800℃的密封高温炉内加热15-25h,取出冷却后,研磨成细粉末,经过滤网过滤后制得稀土粉,取30-90份纯净水,0.03-30份亚硒酸钠,0.3-30份硫酸锌,0.1-1.3份磷酸二氢钠,3-8份硫酸亚铁,0.3-1.2份钼酸铵,0.01-1.4份蛋氨酸铜络合物混合后,水浴加热7-15min后,制得第一混合液,将所述稀土粉与所述第一混合液按照1:4.8的质量比混合,在200-300r/min的搅拌速度下搅拌均匀后,加入36-45℃的发酵罐内或发酵池内恒温发酵一周后,制得第二混合液,取4-11份叶绿素按照1:5.2的质量比加入所述第二混合液中,在250-350r/min的搅拌速度下搅拌均匀后制得第三混合液,将所述第三混合液杀菌处理后送至化验室检测含硒量指标,含硒量指标达到生物富硒营养液的企业标准后采用电子天秤称取标准,或用量器量取标准,瓶装或桶装,用自动封口机、瓶盖封口制得第三生物富硒营养液。
现将以上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在水稻、玉米、茶树菇的锌硒含量与产量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试验1
使用以上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对稻米锌硒含量与产量试验报告;
试验地概况
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蔡家岗镇尹家坪村某农户的责任田进行;土壤偏酸性,pH值约6.1,粘壤土,中等肥力;试验前对土壤进行锌硒含量检测,土壤含硒量为0.09mg/kg,含锌量为0.7g/kg,属缺硒与缺锌土壤。
试验设计
试验分为4组,3次重复,各小区随机排列,总面积为1400.7㎡;供试水稻品种均为泰优390。处理区A,供试叶面肥为所述第一生物富硒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腐酸钾10-20份,稀土5-30份,亚硒酸钠0.03-30份,硫酸锌0.3-30份,磷酸二氢钠0.1-1.3份,硫酸亚铁3-8份,叶绿素4-11份,钼酸铵0.3-1.2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1.4份,水30-90份)。小区面积为333.5㎡;在水稻乳熟期喷施所述第一生物富硒营养液120毫升。对照区B,供试叶面肥为所述第二生物富硒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腐酸钾10-20份,亚硒酸钠0.03-30份,硫酸锌0.3-30份,磷酸二氢钠0.1-1.3份,硫酸亚铁3-8份,叶绿素4-11份,钼酸铵0.3-1.2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1.4份,水30-90份)。小区面积为333.5㎡;在水稻乳熟期喷施所述第二生物富硒营养液120毫升。对照区C,供叶面肥为所述第三生物富硒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稀土5-30份,亚硒酸钠0.03-30份,硫酸锌0.3-30份,磷酸二氢钠0.1-1.3份,硫酸亚铁3-8份,叶绿素4-11份,钼酸铵0.3-1.2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1.4份,水30-90份)。小区面积为333.5㎡;在水稻乳熟期喷施所述第三生物富硒营养液120毫升。对照区D,不喷施任何肥料,小区面积为400.2㎡;处理区和对照区水稻品种和其它所有栽培管理措施均相同。其锌硒含量与产量见表1锌硒含量与表2稻米产量。
含黄腐酸钾和稀土的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对水稻锌硒影响
从表1可知,各处理间的稻米锌硒含量有一定差异:2020年,处理A的稻米硒含量为3.340mg/kg,比对照区B的硒含量增加2.700mg/kg,比对照区C的硒含量增加2.240mg/kg,比对照区D的硒含量增加3.318mg/kg。处理A的锌含量为27.0mg/kg,比对照区B锌含量增加19.5mg/kg,比对照区C锌含量增加16.7mg/kg,比对照区D锌含量增加20.7mg/kg。2021年,处理A的稻米硒含量为3.400mg/kg,比对照区B的硒含量增加3.378mg/kg,比对照区C的硒含量增加2.376mg/kg,比对照区D的硒含量增加3.380mg/kg;处理A的锌含量为26.9mg/kg,比对照区B锌含量增加19.0mg/kg,比对照区C锌含量增加16.4mg/kg,比对照区D锌含量增加20.8mg/kg。
表1稻米锌硒含量(mg/kg)
Figure BDA0003478665210000161
注:表中为稻米锌硒沉积量平均值。
含黄腐酸钾和稀土的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对稻米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知,处理区与对照区的稻米产量也有一定差异。2020年,处理A比处理B增产6.96%,比处理C增产为5.35%,比处理D增产142.97%。2021年,处理A比处理B增产为6.91%,比处理C增产为5.32%,比处理D增产为37.72%。
表2稻米产量
Figure BDA0003478665210000162
Figure BDA0003478665210000171
注:表中为稻米产量平均值。
两年的试验数据表明,处理区比各对照区稻米的增加硒锌含量与增加产量有一定差异;证实了水稻施用含黄腐酸钾和稀土的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比施用其它富硒营养液和不施任何富硒营养液的对照区有显著的增加锌硒含量与增加产量的效果。
试验2
使用以上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对玉米锌硒含量与产量的试验报告;
试验地概况
2020、2021年连续两年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蔡家岗镇尹家坪村某农户的责任田进行;供试玉米品种均为鄂玉19号;土壤偏酸性,pH值约6.1,粘壤土,中等肥力;试验前对土壤进行锌硒含量检测,土壤含硒量为0.09mg/kg,含锌量为0.7g/kg,属缺硒与缺锌土壤。
试验设计
试验分为4组,3次重复,各小区随机排列,总面积为2001㎡;供试玉米品种均为鄂玉19号。处理区A,供试叶面肥为所述第一生物富硒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腐酸钾10-20份,稀土5-30份,亚硒酸钠0.03-30份,硫酸锌0.3-30份,磷酸二氢钠0.1-1.3份,硫酸亚铁3-8份,叶绿素4-11份,钼酸铵0.3-1.2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1.4份,水30-90份)。小区面积为466.9㎡;在玉米乳熟期喷施所述第一生物富硒营养液120毫升。对照区B,供试叶面肥为所述第二生物富硒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腐酸钾10-20份,亚硒酸钠0.03-30份,硫酸锌0.3-30份,磷酸二氢钠0.1-1.3份,硫酸亚铁3-8份,叶绿素4-11份,钼酸铵0.3-1.2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1.4份,水30-90份)。小区面积为466.9㎡;在玉米乳熟期喷施所述第二生物富硒营养液120毫升。对照区C,供叶面肥为所述第三生物富硒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稀土5-30份,亚硒酸钠0.03-30份,硫酸锌0.3-30份,磷酸二氢钠0.1-1.3份,硫酸亚铁3-8份,叶绿素4-11份,钼酸铵0.3-1.2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1.4份,水30-90份)。小区面积为466.9㎡;在水稻乳熟期喷施所述第三生物富硒营养液120毫升。对照区D,不喷施任何肥料,小区面积为400.2㎡;处理区和对照区玉米品种和其它所有栽培管理措施均相同。其锌硒含量与产量见表3玉米锌硒含量与表4玉米产量。
含黄腐酸钾和稀土的生物富硒营养液对玉米锌硒含量的影响
从表3可知,各处理间的玉米锌硒含量有一定差异:2020年,处理A的玉米硒含量为3.00mg/kg,比对照区B的硒含量增加2.390mg/kg,比对照区C的硒含量增加2.050mg/kg,比对照区D的硒含量增加2.980mg/kg。处理A的锌含量为26.0mg/kg,比对照区B锌含量增加18.0mg/kg,比对照区C锌含量增加16.7mg/kg,比对照区D锌含量增加19.9mg/kg。2021年,处理A的玉米硒含量为3.200mg/kg,比对照区B的硒含量增加2.59mg/kg,比对照区C的硒含量增加2.20mg/kg,比对照区D的硒含量增加3.17mg/kg;处理A的锌含量为26.3mg/kg,比对照区B锌含量增加18.1mg/kg,比对照区C锌含量增加16.3mg/kg,比对照区D锌含量增加20.1mg/kg。
表3玉米锌硒含量(mg/kg)
Figure BDA0003478665210000191
注:表中为玉米锌硒沉积量平均值。
含黄腐酸钾和稀土的生物富硒营养液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从表4可知,处理区与对照区的产量差异较大。2020年,处理A比处理B增产24.78%,比处理C增产为13.38%,比处理D增产为34.15%。2021年,处理A、比处理B增产为23.77%,比处理C增产为12.49%,比处理D增产为32.76%。
表4玉米产量
Figure BDA0003478665210000192
Figure BDA0003478665210000201
试验3
使用以上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对茶树菇锌硒含量与产量试验报告;
2020、2021年的供试茶树菇品种均为广昌五号;处理区A供试叶面肥为所述第一生物富硒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腐酸钾10-20份,稀土5-30份,亚硒酸钠0.03-30份,硫酸锌0.3-30份,磷酸二氢钠0.1-1.3份,硫酸亚铁3-8份,叶绿素4-11份,钼酸铵0.3-1.2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1.4份,水30-90份)。对照区B供试叶面肥为所述第二生物富硒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腐酸钾10-20份,亚硒酸钠0.03-30份,硫酸锌0.3-30份,磷酸二氢钠0.1-1.3份,硫酸亚铁3-8份,叶绿素4-11份,钼酸铵0.3-1.2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1.4份,水30-90份)。对照区C供试叶面肥为所述第三生物富硒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稀土5-30份,亚硒酸钠0.03-30份,硫酸锌0.3-30份,磷酸二氢钠0.1-1.3份,硫酸亚铁3-8份,叶绿素4-11份,钼酸铵0.3-1.2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1.4份,水30-90份)。对照区D,不喷施任何肥料,处理区和对照区茶树菇品种和其它所有栽培管理措施均相同。其锌硒含量与产量见表5茶树菇锌硒含量与表6茶树菇产量。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湖南常德恒沅菌业有限公司种植大棚进行,自然温度栽培,种植前测定培养基pH值为7.0,培养基pH值属中性,试验前对培养基进行锌硒含量检测,培养基硒含量为0.0090mg/kg;锌含量为0.23mg/kg;属缺硒与缺锌培养基材料。
试验设计
茶树菇试验分为4组,3次重复,各小区随机排列,总面积为36㎡。处理A,在茶树菇接种前于每平方培养基中混配所述第一生物富硒营养液30克,小区面积9㎡;对照区B,在茶树菇接种前于每平方培养基中混配所述第二生物富硒营养液30克,小区面积9㎡;对照区C,在茶树菇接种前于每平方培养基中混配所述第三生物富硒营养液30克,小区面积9㎡;对照区D,培养基中不混配任何叶面肥,小区面积为9㎡;处理区和对照区每平方培养基每袋重量与数量相同,茶树菇品种和其它所有栽培管理措施均相同。其锌硒含量与产量见表5茶树菇锌硒含量与表6茶树菇产量。
含黄腐酸钾和稀土的生物富硒营养液对茶树菇锌硒含量的影响
从表5可知,各处理间的茶树菇锌硒含量有一定差异:2020年,处理A的茶树菇硒含量为0.826mg/kg,比对照区B的硒含量增加0.693mg/kg,比对照区C的硒含量增加0.616mg/kg。比对照区D的硒含量增加0.798mg/kg。锌含量为39.0mg/kg,比对照区B锌含量增加23.9mg/kg,比对照区C锌含量增加21.0mg/kg,比对照区D锌含量增加35.9mg/kg。2021年,处理A的茶树菇硒含量为0.819mg/kg,比对照区B的硒含量增加0.688mg/kg,比对照区C的硒含量增加0.607mg/kg,比对照区D的硒含量增加0.793mg/kg。锌含量为39.2mg/kg,比对照区B锌含量增加23.2mg/kg。比对照区C锌含量增加21.5mg/kg,比对照区D锌含量增加36.2mg/kg。
表5茶树菇锌硒含量(mg/kg)
Figure BDA0003478665210000221
注:表中为茶树菇锌硒沉积量平均值。
含黄腐酸钾和稀土的生物富硒营养液对茶树菇产量的影响
从表6可知,处理区与对照区茶树菇的产量差异较大。2020年,处理A比处理B增产24.24%,比处理C增产为13.88%,比处理D增产为32.40%。2021年,处理A比处理B增产为23.23%,比处理C增产为12.85%,比处理D增产为31.13%。
表6茶树菇产量
Figure BDA0003478665210000222
Figure BDA0003478665210000231
注:表中为茶树菇产量平均值。
两年的试验数据表明,茶树菇栽培使用含黄腐酸钾和稀土的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的处理区比各对照区增加硒锌含量与增加产量的幅度有很大差异,证实了茶树菇栽培使用含黄腐酸钾和稀土的生物富硒营养液比施用其它使用富硒营养液和使用任何富硒营养液的对照区有显著的增加锌硒含量与增加产量的效果。
因此,具有以下重量组分的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黄腐酸钾10-20份,稀土5-30份,亚硒酸钠0.03-30份,硫酸锌0.3-30份,磷酸二氢钠0.1-1.3份,硫酸亚铁3-8份,叶绿素4-11份,钼酸铵0.3-1.2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1.4份,水30-90份,提升农产品中的锌硒含量及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效果最为显著,且黄腐酸钾与农用稀土对环境友好,无毒无害,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增加农产品锌硒含量、调节植物生长、增强植物体抗旱及增加产量的效果,使用以上重量组分的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能降低生产成本又确保了农产品无污染,能生产出功能性绿色保健食品,能显著提高产品的锌硒含量,增加产量与提高品质,也为锌硒农产品能提取有机锌硒打下了基础,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腐酸钾5-45份,稀土5-60份,亚硒酸盐或硒酸盐0.01-58份,锌肥0.01-58份,磷酸二氢钠0.1-2.4份,硫酸亚铁2-11份,叶绿素4-18份,钼酸铵0.3-2.5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2.7份,水20-1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富硒营养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黄腐酸钾10-20份,稀土5-30份,亚硒酸盐或硒酸盐0.03-30份,锌肥0.3-30份,磷酸二氢钠0.1-1.3份,硫酸亚铁3-8份,叶绿素4-11份,钼酸铵0.3-1.2份,蛋氨酸铜络合物0.01-1.4份,水30-9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富硒营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腐酸钾为20~60目的黄腐酸钾粉末,所述稀土为硝酸稀土,所述亚硒酸盐为亚硒酸钠,所述硒酸盐为硒酸钠,所述锌肥为农用硫酸锌,所述水为纯净水。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富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5-30份硝酸稀土置于密封的高温炉内加热15-25h,取出冷却后,研磨成细粉末,经过滤网过滤后制得稀土粉;
S2、取30-90份纯净水,10-20份黄腐酸钾制剂,0.03-30份亚硒酸钠,0.3-30份硫酸锌,0.1-1.3份磷酸二氢钠,3-8份硫酸亚铁,0.3-1.2份钼酸铵,0.01-1.4份蛋氨酸铜络合物混合后,水浴加热7-15min后,制得第一混合液;
S3、将所述步骤S1中的稀土粉与所述步骤S2中的第一混合液按照1:3.4-9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发酵罐内或发酵池内恒温发酵一周后,制得第二混合液;
S4、取4-11份叶绿素按照1:4-7.2的质量比加入所述步骤S3中的第二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制得第三混合液;
S5、将所述步骤S4中的第三混合液杀菌处理后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分装成瓶或桶的多种规格重量的包装即为生物富硒营养液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富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加热温度为1500-1800℃,所述步骤S1中的过滤网为300-500目筛的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富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富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叶绿素与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按照1:5-5.7的质量比混合。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富硒营养液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用于植物、畜禽及食用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富硒营养液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用于与水稀释后均匀喷洒于植物叶片正、反面及果实上,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还用于匀拌和在畜禽饲料中及畜禽饮水中连续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富硒营养液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富硒营养液用于植物的具体时期为:水稻灌浆期喷施1次;果树从幼果膨大期到果实着色前期,连续喷洒1-2次;根菜类果蔬在苗期、始花期、座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1次;根菜类果蔬在苗期、始花期、座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1次;茶叶在萌芽时施用1次。
CN202210061815.5A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44781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1815.5A CN114478104A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1815.5A CN114478104A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78104A true CN114478104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72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61815.5A Pending CN114478104A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7810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0713A (zh) * 2013-07-16 2013-12-04 湖北恩施聚硒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果树的富硒输液肥
CN104860764A (zh) * 2015-06-02 2015-08-26 云南益硒贡宝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多元素生物营养液及制备方法
CN105777312A (zh) * 2014-12-25 2016-07-20 宋维成 一种谷子复合叶面肥
CN107382538A (zh) * 2017-09-06 2017-11-24 北京二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富硒土壤肥力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0713A (zh) * 2013-07-16 2013-12-04 湖北恩施聚硒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果树的富硒输液肥
CN105777312A (zh) * 2014-12-25 2016-07-20 宋维成 一种谷子复合叶面肥
CN104860764A (zh) * 2015-06-02 2015-08-26 云南益硒贡宝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多元素生物营养液及制备方法
CN107382538A (zh) * 2017-09-06 2017-11-24 北京二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富硒土壤肥力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60047555A (ko) 셀레늄을 함유하는 과수 재배용 양액 조성물 및 셀레늄을함유하는 과수의 재배방법
KR20130084551A (ko) 세리사이트가 함유된 비료를 이용하여 사과, 배 또는 감귤을 재배하는 방법
CN105061007A (zh) 一种葡萄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11082A (zh) 一种水稻专用锌硒肥及其制备和用于生产富酶大米的方法
CN108863531A (zh) 一种具有生根助长作用的酵素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5626B (zh) 侧孢芽孢杆菌制剂
CN111557198A (zh) 一种用于桑抹茶制作的桑树育培技术
CN111011139A (zh) 一种富硒无公害土豆的种植方法
CN101455208A (zh) 种子处理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5175092A (zh) 一种含有海藻酸等多种植物提取物的液态叶面肥、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12358347A (zh) 一种人参果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10768A (zh) 茶树套种三七的方法
CN109005753A (zh) 一种甘薯根腐病的防控方法及其应用
CN110117205B (zh) 一种提高油菜籽锗含量的富锗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20709A (zh) 环保型种子处理剂
CN114478104A (zh) 一种生物富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CN111108998B (zh) 一种木瓜的培育方法
CN107827653B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碳酸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01251A (zh) 一种水稻育苗专用肥
CN111732486A (zh) 一种专用于水稻种植的富硒生态复合肥及其制备工艺和施肥方法
CN110199644A (zh) γ-氨基丁酸在促进水稻富硒中的应用
CN109479637A (zh) 一种茄果类种子育苗方法
CN103355066A (zh) 一种高铁锌荞麦的种植方法
CN107935667A (zh) 茄科蔬菜育秧基质用发酵物料及其制备方法、茄科蔬菜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19332A (zh) 一种多酶长效硼钼锌药肥技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