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75941A - 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75941A
CN114475941A CN202210001571.1A CN202210001571A CN114475941A CN 114475941 A CN114475941 A CN 114475941A CN 202210001571 A CN202210001571 A CN 202210001571A CN 114475941 A CN114475941 A CN 114475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body
floating
walkway
photovoltaic modul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015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75941B (zh
Inventor
喻飞
袁博
刘海波
陶铁铃
金乾
张顺
段偲默
肖固城
李成子
曹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015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759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75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75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75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75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44Floating buildings, stores, drilling platforms, or workshops, e.g. carrying water-oil separ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5/00Building or assembling floating offshore structures, e.g.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s, SPAR platforms or wind turbine platfor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10/0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10/40Mobile PV generator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光伏组件底部与两根呈东西向布置的檩条两端固定;将具有倾斜角度的立柱固定在全HDPE式组件浮体上;将已经安装好檩条的光伏组件固定在立柱顶端,形成组件浮体单元;若干组所述组件浮体单元首尾依次相连构成南北向布置的组件浮体列;在相邻所述组件浮体列之间连接若干行呈东西向布置的走道浮体通道;在相邻发电方阵之间通过走道浮体通道连接设备浮体通道,从而形成完整的水面光伏漂浮系统。本发明不仅能够满足大规格光伏组件对安装固定点间距的安装要求,还能够满足高纬度区域光伏组件对前后排之间阴影间距的安装要求。

Description

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全HDPE式漂浮系统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水面光伏漂浮系统,在整个水面光伏成本的组成中,全HDPE漂浮系统的成本占比较大。为了安全起见,单个光伏组件与架设单个光伏组件的单个全HDPE式组件浮体之间的安装固定点间距具有一定的要求(即:安装固定点间距=单个光伏组件东西向长度/2±50mm)。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单个光伏组件的容量不断增加,尺寸不断增大,其与单个全HDPE式组件浮体之间的安装固定点间距要求也在不断增大。全HDPE漂浮式水面光伏电站中单个光伏组件的四个安装点需固定在同一个全HDPE式组件浮体上,因此随着单个光伏组件尺寸的增大,单个全 HDPE式组件浮体的尺寸规格也需要不断增大。
同时,随着漂浮式水面光伏的不断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水面光伏电站逐渐向纬度较高的区域发展。在北方高寒区域,光伏组件前后排之间的阴影间距较宽,需要增加单个全HDPE式组件浮体南北向的长度尺寸,更加剧了全HDPE式组件浮体的生产难度。
全HDPE式组件浮体一般采用吹塑工艺生产,较大的产品尺寸需要超大型吹塑机生产,这种吹塑机数量少且耗电量较大,能效不高;且随着全HDPE式组件浮体尺寸规格的增大,浮体工艺要求更严苛,不利于浮体壁厚生产均匀,全HDPE式组件浮体的生产成品率、生产速度均有降低,这不利于光伏电站的快速建设推进。
例如:中国专利ZL201821631423.3公开了一种水上光伏系统,利用水上承载装置支撑光伏组件,该承载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板,且同侧支撑板的间距小于承载装置的尺寸;当需要支撑尺寸较大的光伏组件时(例如目前主流尺寸2280mm),支撑板的安装固定点间距较大(大于1090mm),该承载装置的宽度也较大,许多常规吹塑机无法生产;且该承载装置采用前后直连的拼接方式,前后排组件浮体之间的间距较小,不能满足高纬度区域的间距要求。中国专利CN201910188143.2、CN201910188151.7和ZL201920318140.1公开了一种水面光伏支架,利用前、后支架将光伏组件固定在主浮体上,但由于主浮体采用了圆环状结构,前、后支架在主浮体上的安装固定点间距较窄,限制了支架固定光伏组件的安装固定点间距,导致即使是尺寸较小的光伏组件也难以满足安装固定点间距要求;若要满足较大光伏组件的安装固定点间距要求,其主浮体尺寸必须做的更大,这对浮体的吹塑生产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专利ZL201820475611.5公开了一种漂浮式水上浮体阵列,其主浮体上设置凹陷作为固定光伏组件支架的受力点,这种设计最大程度利用了浮体的宽度来拓展其所能安装的光伏组件尺寸的大小,但由于浮体宽度与光伏组件的安装固定点间距一致,因此对于大型光伏组件还是会产生生产和安装方面的问题。中国专利 CN201911389139.9公开了一种分体支承式水上光伏单元,利用间隔设置的两个以上的主浮体和固定架支撑光伏组件以降低成本,该设计可以灵活调整主浮体的间距以满足不同尺寸规格的光伏组件的安装,但光伏组件支撑点并非在一个浮体上,当受到风浪流或运维人员行走等力的作用时,光伏组件不同支撑点运动可能不一致,导致光伏组件受力,影响光伏组件的安全。中国专利CN202010451324.2和CN202010337826.2描述了一种类似专利CN201910294139.4的浮体平台,利用浮体的交叉布置将浮体一端的平台连续排布形成运维通道,光伏组件则安装在浮体平台中间位置,该设计方案减少了浮体平台的零件数量,可以提高安装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但该方案的布置形式确定了浮体宽度必然等于光伏组件及其间距总长度的一半,随着光伏组件尺寸规格的增加(光伏组件尺寸逐渐超过了2300mm),假设光伏组件间间距为100mm,则浮体宽度为1200mm,这超过了大部分吹塑机的生产能力,为吹塑工艺和机器提出了更高要求,无形中增加了浮体的成本,不利于光伏平价化进程。
目前,国内外提出的全HDPE式水面光伏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大都未考虑大规格光伏组件的安装要求,也未考虑高纬度区域对较大光伏组件前后排之间较大阴影间距的安装要求,使得高纬度区域的大尺寸规格的光伏组件难以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大规格光伏组件对安装固定点间距的安装要求,而且能够满足高纬度或低纬度区域对前后排光伏组件之间阴影间距的安装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研制出了一种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光伏组件底部与呈东西向布置的檩条两端固定;
步骤2),将具有倾斜角度的立柱固定在全HDPE式组件浮体上,所述组件浮体呈南北向条状布置,南北向任意一端或两端设有走道部分,所述组件浮体东西向长度小于光伏组件东西向长度的一半;
步骤3),将已经安装好檩条的光伏组件固定在立柱顶端,形成组件浮体单元;仅通过调整所述檩条东西向的长度,满足大规格光伏组件对安装固定点间距的安装要求;
步骤4),若干组所述组件浮体单元首尾依次相连构成南北向布置的组件浮体列;
步骤5),在相邻所述组件浮体列之间连接若干行呈东西向布置的走道浮体通道,所述走道部分与走道浮体通道之间形成东西向布置、且连续贯通的水上运维通道;仅通过调整走道部分南北向的长度,满足高纬度区域光伏组件对前后排之间阴影间距的安装要求;
步骤6),南北向布置的所述组件浮体列与若干行东西向布置的走道浮体通道构成发电方阵,在相邻发电方阵之间通过走道浮体通道连接设备浮体通道,从而形成完整的水面光伏漂浮系统。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檩条为两根,每根所述檩条长度均大于或等于组件浮体东西向长度的一半,所述檩条与光伏组件之间的安装固定点间距随着檩条长度的增大而增大。
更进一步地,每根所述檩条均呈倒L形,每根所述檩条均通过其正面两端设有的第二螺栓孔与光伏组件的安装孔固定连接,或者每根所述檩条均通过其正面两端固定的压块与光伏组件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立柱包括设置在组件浮体前排的低位立柱和设置在组件浮体后排的高位立柱,所述低位立柱和高位立柱之间能够形成倾斜角度;所述组件浮体为中空密封壳体结构,其四周对称设置有外凸或内凹式的第一浮体耳板,所述第一浮体耳板上设有第六螺栓孔,相邻所述组件浮体首尾之间通过穿过第六螺栓孔的固定件实现连接;所述组件浮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低位立柱和高位立柱的内凹式支架平台,所述支架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低位立柱和高位立柱的第七螺栓孔;所述组件浮体中间设置有用于增加组件浮体的水面线、且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组件浮体四周设有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第一凹陷或凸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低位立柱通过底部设置的第三螺栓孔与支架平台固定连接,所述高位立柱通过底部设置的螺杆与支架平台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檩条通过侧面设置的第一螺栓孔与低位立柱上侧边或顶部设置的第四螺栓孔固定连接;所述檩条通过侧面设置的第一螺栓孔与高位立柱顶部的固定耳板通过固定耳板上开设的第五螺栓孔固定连接,所述低位立柱、高位立柱以及檩条共同构成支架系统。
更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走道浮体通道包括用于连接相邻组件浮体列的长走道浮体,所述长走道浮体为中空密封壳体结构,其四周对称设置有外凸或内凹式的第二浮体耳板,所述第二浮体耳板上设有第八螺栓孔,相邻所述长走道浮体首尾之间通过穿过第八螺栓孔的固定件实现连接;所述长走道浮体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防滑的第一防滑花纹;所述长走道浮体四周设有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第二凹陷或凸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走道浮体通道还包括用于连接在两个长走道浮体之间的短走道浮体,所述短走道浮体为中空密封壳体结构,其四周两侧对称设置有与第二浮体耳板相匹配的外凸或内凹式式的第三浮体耳板,所述第三浮体耳板上均设有第九螺栓孔,相邻所述短走道浮体与长走道浮体之间通过穿过第九螺栓孔的固定件实现连接;所述短走道浮体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防滑的第二防滑花纹。
更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浮体通道包括若干个设备浮体单元,所述设备浮体单元包括设备浮体,所述设备浮体上表面固定有若干条平行布置的底梁;所述设备浮体为中空密封壳体结构,其四周两侧对称设置有外凸或内凹式的第四浮体耳板,所述第四浮体耳板上均设有第十螺栓孔,相邻所述设备浮体之间通过穿过第十螺栓孔的固定件实现连接;所述设备浮体上表面设置有与底梁匹配的凹槽状轨道,所述轨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底梁的第十一螺栓孔,所述长走道浮体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三防滑花纹;所述设备浮体中间设有用于增加设备浮体的水面线、且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所述设备浮体四周设有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第四凹陷或凸起;所述底梁为截面呈U形的长条状金属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组件浮体内部空腔、长走道浮体内部空腔、短走道浮体内部空腔以及设备浮体内部空腔均填充有轻质不吸水材料,用于防止各自对应的浮体破损后进水沉没。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将大规格光伏组件底部与呈东西向布置的檩条两端固定安装,再将檩条呈东西向固定在全HDPE式组件浮体上,通过调整檩条东西向的长度适应大规格光伏组件的安装要求,巧妙地将大规格光伏组件与组件浮体之间的安装固定点距离转换为大规格光伏组件与檩条两端的安装固定点距离,从而避免组件浮体的东西向长度随着光伏组件尺寸规格的增大而增大,降低了全HDPE式组件浮体的加工难度和次品率;
2.本发明将全HDPE式组件浮体的南北向一端或两端设置的走道部分与走道浮体通道相连,形成连续贯通的水上运维通道,当在高纬度区域安装该漂浮系统时,前后排组件浮体之间需要具有较大阴影间距,此时仅需要增加组件浮体的走道部分南北向长度尺寸,而不需要增加走道浮体通道南北向长度尺寸,就能够满足高纬度区域的安装需求,降低了高纬度地区发展漂浮式水面光伏电站的浮体成本,提高了高纬度区域发展漂浮式水面光伏电站的经济优势;
3.本发明根据实际的水上运维通道需求进行组装,可以组装成:一排光伏组件+一条水上运维通道,两排光伏组件+一条水上运维通道,多排光伏组件+一条水上运维通道,适应范围较广;
4.本发明利用设备浮体上固定的底梁将设备浮体并排固联形成局部刚性较强的设备浮体通道,将较重的电气设备重力分散至多个设备浮体进行共同承担,有效分解了设备浮体通道的局部负载,使设备浮体通道吃水更均衡、更稳定。
本发明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大规格光伏组件对安装固定点间距的安装要求,还能够满足高纬度区域光伏组件对前后排之间阴影间距的安装要求;该安装方法在高、低纬度水域均能适用,尤其在高纬度水域,能够避免前排光伏组件对后排光伏组件造成阴影遮挡而影响发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全HDPE式漂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安装光伏组件后的组件浮体列A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安装光伏组件后的组件浮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隐藏光伏组件后的组件浮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组件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支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檩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长走道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短走道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2中设备浮体通道E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设备浮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设备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底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2中发电方阵D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组件浮体列A、组件浮体单元a、走道浮体通道B、发电方阵D、设备浮体通道E、设备浮体单元e;
组件浮体单元a包括:组件浮体1、支架系统2;
组件浮体1包括:第一浮体耳板1.1、第六螺栓孔1.2、支架平台1.3、第七螺栓孔1.4、走道部分1.5、第一通孔1.6、第一凹陷或凸起1.7;
支架系统2包括:立柱2.1、低位立柱2.11、高位立柱2.12、螺杆2.13、第三螺栓孔2.14、固定耳板2.15、第五螺栓孔2.16、第四螺栓孔2.17、檩条2.2、第一螺栓孔2.21、第二螺栓孔2.22;
走道浮体通道B包括:长走道浮体3、短走道浮体4;
长走道浮体3包括:第二浮体耳板3.1、第八螺栓孔3.2、第一防滑花纹3.3、第二凹陷或凸起3.4;
短走道浮体4包括:第三浮体耳板4.1、第九螺栓孔4.2、第二防滑花纹4.3;
设备浮体单元e包括:设备浮体5、底梁6;
设备浮体5包括:第四浮体耳板5.1、第十螺栓孔5.2、轨道5.3、第十一螺栓孔5.4、第三防滑花纹5.5、第二通孔5.6、第四凹陷或凸起5.7;
光伏组件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如图1~16所示,本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光伏组件7底部与呈东西向布置的檩条2.2两端固定。
步骤2),将具有倾斜角度的立柱2.1固定在全HDPE式组件浮体1上,所述组件浮体1呈南北向条状布置,南北向任意一端或两端设有走道部分1.5,所述组件浮体1东西向长度小于光伏组件7东西向长度的一半。
立柱2.1和檩条2.2构成支架系统2。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檩条2.2为两根,每根所述檩条2.2长度均大于或等于组件浮体1东西向长度的一半,所述檩条2.2与光伏组件7之间的安装固定点间距随着檩条2.2长度的增大而增大。每根所述檩条2.2均呈倒L形,每根所述檩条2.2均通过其正面两端设有的第二螺栓孔2.22与光伏组件7的安装孔固定连接,或者每根所述檩条 2.2均通过其正面两端固定的压块与光伏组件7固定连接。
具体地,可以通过螺栓将檩条2.2和光伏组件7的安装孔直接固定,也可将压块底座固定在檩条2.2两端上,通过压块将光伏组件7固定在檩条2.2上。所述檩条2.2与光伏组件7之间的安装固定方式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立柱2.1包括设置在组件浮体1前排的低位立柱2.11和设置在组件浮体1后排的高位立柱2.12,所述低位立柱2.11和高位立柱2.12之间能够形成倾斜角度;所述组件浮体1为中空密封壳体结构,其四周对称设置有外凸或内凹式的第一浮体耳板1.1,所述第一浮体耳板1.1上设有第六螺栓孔1.2,相邻所述组件浮体 1首尾之间通过穿过第六螺栓孔1.2的固定件实现连接;所述组件浮体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低位立柱2.11和高位立柱2.12的内凹式支架平台1.3,所述支架平台1.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低位立柱2.11和高位立柱2.12的第七螺栓孔1.4;所述组件浮体1中间设置有用于增加组件浮体1的水面线、且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1.6;所述组件浮体1四周设有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第一凹陷或凸起1.7。
优选地,所述低位立柱2.11通过底部设置的第三螺栓孔2.14与支架平台1.3固定连接,所述高位立柱2.12通过底部设置的螺杆2.13与支架平台1.3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组件浮体1内部空腔也可填充轻质不吸水材料以防止浮体破损后进水沉没。组件浮体1任意一端或两端可设置用于人员行走的走道部分1.5,该走道部分1.5可作为该漂浮系统运维通道的组成部分;也可不设置走道部分1.5,可用于一些无运维通行要求的区域。组件浮体1中部区域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1.6,可增加浮体的水面线,从而增加其在水中的稳定性;在需要组件浮体1提供较大浮力的情况下也可不设置上下贯穿的通孔1.6。组件浮体1表面设置有用于结构加强的第一凹陷或凸起1.7作为加强筋。
具体地,所述低位立柱2.11和高位立柱2.12之间形成的倾斜角度,便于光伏组件7以一定的倾角固定。例如所述倾角可以为30°,也可以为45°,倾角大小随该全HDPE 式漂浮系统安装的纬度高低进行调整,纬度越高,安装的倾角越大;纬度越低,安装的倾角越小。
步骤3),将已经安装好檩条2.2的光伏组件7固定在低位立柱2.11和高位立柱2.12顶端,形成组件浮体单元a;仅通过调整所述檩条2.2东西向的长度,满足大规格光伏组件7对安装固定点间距的安装要求。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檩条2.2通过侧面设置的第一螺栓孔2.21与低位立柱2.11上侧边或顶部设置的第四螺栓孔2.17固定连接;所述檩条2.2通过侧面设置的第一螺栓孔2.21与高位立柱2.12顶部的固定耳板2.15通过固定耳板2.15上开设的第五螺栓孔 2.16固定连接,所述低位立柱2.11、高位立柱2.12以及檩条2.2共同构成支架系统2。
本发明将大规格光伏组件7底部与呈东西向布置的檩条2.2两端固定安装,再将檩条2.2呈东西向固定在全HDPE式组件浮体1上,通过调整檩条2.2东西向的长度适应大规格光伏组件7的安装要求,巧妙地将大规格光伏组件7与组件浮体1之间的安装固定点距离转换为大规格光伏组件7与檩条2.2两端的安装固定点距离。这样,即使全 HDPE式组件浮体1东西向的尺寸较小,也不影响大规格光伏组件7与檩条2.2两端的安装固定点距离,即不影响大规格光伏组件7的安装固定。另一方面,如果全HDPE式组件浮体1尺寸较大,对吹塑设备的规格要求较高,组件浮体1不容易生产且产品成型率低,所以,本发明也避免组件浮体1的东西向长度随着光伏组件7尺寸规格的增大而增大,降低了全HDPE式组件浮体1的加工难度和次品率。
步骤4),若干组所述组件浮体单元a首尾依次相连构成南北向布置的组件浮体列A。
具体地,相邻所述组件浮体1首尾之间通过穿过第六螺栓孔1.2的固定件实现连接。
步骤5),在相邻所述组件浮体列A之间连接若干行呈东西向布置的走道浮体通道B,所述走道部分1.5与走道浮体通道B之间形成东西向布置、且连续贯通的水上运维通道;仅通过调整走道部分1.5南北向的长度,满足高纬度区域光伏组件7对前后排之间阴影间距的安装要求。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走道浮体通道B包括用于连接相邻组件浮体列A的长走道浮体3,所述长走道浮体3为中空密封壳体结构,其四周对称设置有外凸或内凹式的第二浮体耳板3.1,所述第二浮体耳板3.1上设有第八螺栓孔3.2,相邻所述长走道浮体3首尾之间通过穿过第八螺栓孔3.2的固定件实现连接;所述长走道浮体3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防滑的第一防滑花纹3.3;所述长走道浮体3四周设有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第二凹陷或凸起3.4。
优选地,所述走道浮体通道B还包括用于连接在两个长走道浮体3之间的短走道浮体4,所述短走道浮体4为中空密封壳体结构,其四周两侧对称设置有与第二浮体耳板 3.1相匹配的外凸或内凹式式的第三浮体耳板4.1,所述第三浮体耳板4.1上均设有第九螺栓孔4.2,相邻所述短走道浮体4与长走道浮体3之间通过穿过第九螺栓孔4.2的固定件实现连接;所述短走道浮体4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防滑的第二防滑花纹4.3。
如图2所示,所述长走道浮体3之间若无走道部分1.5,则使用短走道浮体4进行连接,并形成连续贯通的水上运维通道。本发明根据实际的水上运维通道需求进行组装,可以组装成:一排光伏组件+一条水上运维通道,两排光伏组件+一条水上运维通道,多排光伏组件+一条水上运维通道,适应范围较广。
具体地,所述长走道浮体3内部空腔和短走道浮体4内部空腔均可以填充轻质不吸水材料以防止浮体破损后进水沉没。作为行走通道,所述长走道浮体3上表面和短走道浮体4上表面均为平面或类似平面结构,并设置有防滑块或防滑花纹等防滑措施。
常规漂浮系统只能通过增大走道浮体通道B南北向宽度的方式增加前后排光伏组件7之间间距,避免前排光伏组件7对后排光伏组件7造成阴影遮挡影响发电。本发明将所述组件浮体1的南北向一端或两端设置的走道部分与走道浮体通道B相连,形成连续贯通的水上运维通道,当在高纬度区域安装该漂浮系统时,前后排组件浮体1之间需要具有较大阴影间距,此时仅需要增加组件浮体1的走道部分1.5南北向的长度尺寸,而不需要增加走道浮体通道B南北向的长度尺寸,就能够满足高纬度区域的安装需求,降低了高纬度地区发展漂浮式水面光伏电站的浮体成本,提高了高纬度区域发展漂浮式水面光伏电站的经济优势。
步骤6),南北向布置的所述组件浮体列A与若干行东西向布置的走道浮体通道B构成发电方阵D,在相邻发电方阵D之间通过走道浮体通道B连接设备浮体通道E,从而形成完整的水面光伏漂浮系统。
优选地,所述设备浮体通道E包括若干个设备浮体单元e,所述设备浮体单元e包括设备浮体5,所述设备浮体5上表面固定有若干条平行布置的底梁6;所述设备浮体5 为中空密封壳体结构,其四周两侧对称设置有外凸或内凹式的第四浮体耳板5.1,所述第四浮体耳板5.1上均设有第十螺栓孔5.2,相邻所述设备浮体5之间通过穿过第十螺栓孔5.2的固定件实现连接;所述设备浮体5上表面设置有与底梁6匹配的凹槽状轨道5.3,所述轨道5.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底梁6的第十一螺栓孔5.4,所述长走道浮体5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三防滑花纹5.5;所述设备浮体5中间设有用于增加设备浮体1的水面线、且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5.6;所述设备浮体5四周设有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第四凹陷或凸起5.7;所述底梁6为截面呈U形的长条状金属结构。
具体地,所述设备浮体5内部空腔填充有轻质不吸水材料,用于防止各自对应的浮体破损后进水沉没。所述底梁6为长条状金属结构,可固定在设备浮体5上表面凹槽状轨道5.3中,从而使多个设备浮体5沿轨道5.3方向并排固联。
并排固联后的设备浮体5可通过第四浮体耳板5.1与其他已并排固联的设备浮体5相连形成宽敞通长的设备浮体通道E,所述多个底梁6形成了底梁系统。所述设备浮体通道E的特点是:由于并排固联的设备浮体5是通过金属底梁系统固定连接,具有较强的局部刚度,在支撑汇流箱、逆变器等较重设备时,能够将该设备重力通过底梁系统分散至多个设备浮体上,不至于局部过重导致局部吃水较大,其他地方吃水较小;其次底梁系统能够有效地为电气设备、电缆、锚固系统固定支架的安装提供支撑导轨,仅需调整这些固定支架的底座间距即可完成安装,通用性更好。
本发明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大规格光伏组件对安装固定点间距的安装要求,还能够满足高纬度区域光伏组件对前后排之间阴影间距的安装要求;该安装方法在高、低纬度水域均能适用,尤其在高纬度水域,能够避免前排光伏组件对后排光伏组件造成阴影遮挡而影响发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光伏组件(7)底部与呈东西向布置的檩条(2.2)两端固定;
步骤2),将具有倾斜角度的立柱(2.1)固定在全HDPE式组件浮体(1)上,所述组件浮体(1)呈南北向条状布置,南北向任意一端或两端设有走道部分(1.5),所述组件浮体(1)东西向长度小于光伏组件(7)东西向长度的一半;
步骤3),将已经安装好檩条(2.2)的光伏组件(7)固定在立柱(2.1)顶端,形成组件浮体单元(a);仅通过调整所述檩条(2.2)东西向的长度,满足大规格光伏组件(7)对安装固定点间距的安装要求;
步骤4),若干组所述组件浮体单元(a)首尾依次相连构成南北向布置的组件浮体列(A);
步骤5),在相邻所述组件浮体列(A)之间连接若干行呈东西向布置的走道浮体通道(B),所述走道部分(1.5)与走道浮体通道(B)之间形成东西向布置、且连续贯通的水上运维通道;仅通过调整走道部分(1.5)南北向的长度,满足高纬度区域光伏组件(7)对前后排之间阴影间距的安装要求;
步骤6),南北向布置的所述组件浮体列(A)与若干行东西向布置的走道浮体通道(B)构成发电方阵(D),在相邻发电方阵(D)之间通过走道浮体通道(B)连接设备浮体通道(E),从而形成完整的水面光伏漂浮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檩条(2.2)为两根,每根所述檩条(2.2)长度均大于或等于组件浮体(1)东西向长度的一半,所述檩条(2.2)与光伏组件(7)之间的安装固定点间距随着檩条(2.2)长度的增大而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檩条(2.2)均呈倒L形,每根所述檩条(2.2)均通过其正面两端设有的第二螺栓孔(2.22)与光伏组件(7)的安装孔固定连接,或者每根所述檩条(2.2)均通过其正面两端固定的压块与光伏组件(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立柱(2.1)包括设置在组件浮体(1)前排的低位立柱(2.11)和设置在组件浮体(1)后排的高位立柱(2.12),所述低位立柱(2.11)和高位立柱(2.12)之间能够形成倾斜角度;所述组件浮体(1)为中空密封壳体结构,其四周对称设置有外凸或内凹式的第一浮体耳板(1.1),所述第一浮体耳板(1.1)上设有第六螺栓孔(1.2),相邻所述组件浮体(1)首尾之间通过穿过第六螺栓孔(1.2)的固定件实现连接;所述组件浮体(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低位立柱(2.11)和高位立柱(2.12)的内凹式支架平台(1.3),所述支架平台(1.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低位立柱(2.11)和高位立柱(2.12)的第七螺栓孔(1.4);所述组件浮体(1)中间设置有用于增加组件浮体(1)的水面线、且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1.6);所述组件浮体(1)四周设有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第一凹陷或凸起(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立柱(2.11)通过底部设置的第三螺栓孔(2.14)与支架平台(1.3)固定连接,所述高位立柱(2.12)通过底部设置的螺杆(2.13)与支架平台(1.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檩条(2.2)通过侧面设置的第一螺栓孔(2.21)与低位立柱(2.11)上侧边或顶部设置的第四螺栓孔(2.17)固定连接;所述檩条(2.2)通过侧面设置的第一螺栓孔(2.21)与高位立柱(2.12)顶部的固定耳板(2.15)通过固定耳板(2.15)上开设的第五螺栓孔(2.16)固定连接,所述低位立柱(2.11)、高位立柱(2.12)以及檩条(2.2)共同构成支架系统(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走道浮体通道(B)包括用于连接相邻组件浮体列(A)的长走道浮体(3),所述长走道浮体(3)为中空密封壳体结构,其四周对称设置有外凸或内凹式的第二浮体耳板(3.1),所述第二浮体耳板(3.1)上设有第八螺栓孔(3.2),相邻所述长走道浮体(3)首尾之间通过穿过第八螺栓孔(3.2)的固定件实现连接;所述长走道浮体(3)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防滑的第一防滑花纹(3.3);所述长走道浮体(3)四周设有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第二凹陷或凸起(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走道浮体通道(B)还包括用于连接在两个长走道浮体(3)之间的短走道浮体(4),所述短走道浮体(4)为中空密封壳体结构,其四周两侧对称设置有与第二浮体耳板(3.1)相匹配的外凸或内凹式式的第三浮体耳板(4.1),所述第三浮体耳板(4.1)上均设有第九螺栓孔(4.2),相邻所述短走道浮体(4)与长走道浮体(3)之间通过穿过第九螺栓孔(4.2)的固定件实现连接;所述短走道浮体(4)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防滑的第二防滑花纹(4.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浮体通道(E)包括若干个设备浮体单元(e),所述设备浮体单元(e)包括设备浮体(5),所述设备浮体(5)上表面固定有若干条平行布置的底梁(6);所述设备浮体(5)为中空密封壳体结构,其四周两侧对称设置有外凸或内凹式的第四浮体耳板(5.1),所述第四浮体耳板(5.1)上均设有第十螺栓孔(5.2),相邻所述设备浮体(5)之间通过穿过第十螺栓孔(5.2)的固定件实现连接;所述设备浮体(5)上表面设置有与底梁(6)匹配的凹槽状轨道(5.3),所述轨道(5.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底梁(6)的第十一螺栓孔(5.4),所述长走道浮体(5)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三防滑花纹(5.5);所述设备浮体(5)中间设有用于增加设备浮体(1)的水面线、且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5.6);所述设备浮体(5)四周设有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第四凹陷或凸起(5.7);所述底梁(6)为截面呈U形的长条状金属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浮体(1)内部空腔、长走道浮体(3)内部空腔、短走道浮体(4)内部空腔以及设备浮体(5)内部空腔均填充有轻质不吸水材料,用于防止各自对应的浮体破损后进水沉没。
CN202210001571.1A 2022-01-04 2022-01-04 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 Active CN1144759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1571.1A CN114475941B (zh) 2022-01-04 2022-01-04 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1571.1A CN114475941B (zh) 2022-01-04 2022-01-04 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75941A true CN114475941A (zh) 2022-05-13
CN114475941B CN114475941B (zh) 2023-06-27

Family

ID=81510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01571.1A Active CN114475941B (zh) 2022-01-04 2022-01-04 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7594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67403A1 (zh) * 2015-10-22 2017-04-27 汉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载体及矩阵
KR20180040403A (ko) * 2016-10-12 2018-04-20 프로텍코리아 주식회사 수상 태양광발전용 부유체
CN108111097A (zh) * 2018-01-08 2018-06-01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离散型运维通道独立支撑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及安装方法
CN208094494U (zh) * 2018-01-08 2018-11-13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组件支撑与中间踏板一体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
JP2019034722A (ja) * 2017-08-14 2019-03-07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離散型操作および保守チャネルのための独立支持される水面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とその設置方法
KR102006119B1 (ko) * 2019-03-06 2019-07-31 지에스건설 주식회사 수상 태양광 발전 구조체의 조립체
CN112550577A (zh) * 2020-12-11 2021-03-26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高寒地区的冰推上滑防积雪式水面光伏漂浮系统
CN113104165A (zh) * 2021-05-06 2021-07-13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面光伏支撑装置
CN214112812U (zh) * 2020-12-11 2021-09-03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高寒地区的冰推上滑防积雪式水面光伏漂浮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67403A1 (zh) * 2015-10-22 2017-04-27 汉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载体及矩阵
KR20180040403A (ko) * 2016-10-12 2018-04-20 프로텍코리아 주식회사 수상 태양광발전용 부유체
JP2019034722A (ja) * 2017-08-14 2019-03-07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離散型操作および保守チャネルのための独立支持される水面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とその設置方法
CN108111097A (zh) * 2018-01-08 2018-06-01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离散型运维通道独立支撑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及安装方法
CN208094494U (zh) * 2018-01-08 2018-11-13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组件支撑与中间踏板一体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
KR102006119B1 (ko) * 2019-03-06 2019-07-31 지에스건설 주식회사 수상 태양광 발전 구조체의 조립체
CN112550577A (zh) * 2020-12-11 2021-03-26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高寒地区的冰推上滑防积雪式水面光伏漂浮系统
CN214112812U (zh) * 2020-12-11 2021-09-03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高寒地区的冰推上滑防积雪式水面光伏漂浮系统
CN113104165A (zh) * 2021-05-06 2021-07-13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面光伏支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75941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39849B (zh) 环境友好型一体多用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
CN108111097B (zh) 离散型运维通道独立支撑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及安装方法
CN216034988U (zh) 支架向上跨接式水面光伏支撑系统
CN115483877A (zh) 一种折角桁架型檩条多排光伏组件索支撑结构
CN208401760U (zh) 离散型运维通道独立支撑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
WO2022052813A1 (zh) 水上漂浮电站及其承载装置
CN217125084U (zh) 适应于高纬度区域的大规格光伏组件安装的全hdpe式漂浮系统
CN114475941A (zh) 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
CN210027828U (zh) 组件支撑浮体交叉拼接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
CN109250044B (zh) 超长耐候型水面光伏平台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10572112A (zh) 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及其安装方法
CN113734368A (zh) 支架向上跨接式水面光伏支撑系统
CN111442938B (zh) 一种追踪式柔性光伏支架结构的气弹试验装置
CN211618017U (zh) 水上光伏支架
CN210175091U (zh) 漂浮式光伏发电安装系统
CN111572722A (zh) 一种用于水上光伏的浮体装置
CN209112407U (zh) 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
CN219394726U (zh) 一种光伏电站发电组件用支架装置
CN212354344U (zh) 一种用于水上光伏的浮体装置
CN212641977U (zh) 一种人字形光伏支架安装系统
CN213213384U (zh) 一种适用于高纬度地区的水上光伏组件固定结构
CN205081732U (zh) 水上光伏发电装置的基础
CN219760902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光伏支架
CN216180314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柔性支架维护检修装置
CN218645096U (zh) 一种可调节位置的逆变器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