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70375A - 透析装置以及透析装置的起动加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透析装置以及透析装置的起动加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70375A CN114470375A CN202111329840.9A CN202111329840A CN114470375A CN 114470375 A CN114470375 A CN 114470375A CN 202111329840 A CN202111329840 A CN 202111329840A CN 114470375 A CN114470375 A CN 1144703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alysate
- blood
- circuit
- passage
-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43—Priming, rinsing before or after use
- A61M1/3644—Mode of operation
- A61M1/3649—Mode of operation using dialysate as priming or rinsing liqui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16—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with membranes
- A61M1/1621—Constructional aspect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16—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with membranes
- A61M1/1601—Control or regul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16—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with membranes
- A61M1/1601—Control or regulation
- A61M1/1603—Regulation paramet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16—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with membranes
- A61M1/1601—Control or regulation
- A61M1/1603—Regulation parameters
- A61M1/1605—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alysate flui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16—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with membranes
- A61M1/1621—Constructional aspects thereof
- A61M1/1647—Constructional aspects thereof with flow rate measurement of the dialysis fluid,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the dialys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16—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with membranes
- A61M1/1654—Dialysates there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16—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with membranes
- A61M1/1654—Dialysates therefor
- A61M1/1656—Apparatus for preparing dialysates
- A61M1/1658—Degasific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43—Priming, rinsing before or after use
- A61M1/3644—Mode of operation
- A61M1/3647—Mode of operation with recirculation of the priming solu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53—Interfaces between patient blood circulation and extra-corporal blood circuit
- A61M1/3656—Monitoring patency or flow at connection sites; Detecting disconnec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10—Location thereof with respect to the patient's body
- A61M60/104—Extracorporeal pump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outside the patient's body
- A61M60/109—Extracorporeal pump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outside the patient's body incorporated within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or systems
- A61M60/113—Extracorporeal pump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outside the patient's body incorporated within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or systems in other functional devices, e.g. dialysers or heart-lung machin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20—Type thereof
- A61M60/247—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253—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including a displacement member directly acting on the blood
- A61M60/268—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including a displacement member directly acting on the blood the displacement member being flexible, e.g. membranes, diaphragms or bladders
- A61M60/279—Peristaltic pumps, e.g. roller pump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30—Medical purposes thereof other tha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ardiac output
- A61M60/36—Medical purposes thereof other tha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ardiac output for specific blood treatment; for specific therapy
- A61M60/37—Haemodialysis, haemofiltration or diafiltr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3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31—Pressure; Flow
- A61M2205/3337—Controlling, regulating pressure or flow by means of a valve by-passing a pump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透析装置以及透析装置的起动加注方法。能够缩短起动加注的作业时间。涉及具备使透析液回路和血液回路连通的连接通路(返血通路、补液通路),在起动加注作业时使透析液经由上述连接通路从透析液回路向血液回路流通的透析装置。血液泵具备从管位于外壳的外部而能够使液体在内部流通的未安装状态切换到将上述管收容到外壳而通过上述转子压迫管的安装状态的管安装单元。在起动加注作业时,通过上述送液泵使透析液从透析液回路经由上述连接通路流入到血液回路,进而将上述血液泵设为上述未安装状态使透析液超过上述血液泵而流通,将血液泵设为安装状态,使透析液向与血液泵相反的方向流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析装置以及透析装置的起动加注(Priming)方法,详细而言涉及具备血液回路及透析液回路的透析装置以及使透析液从上述透析液回路向血液回路流通而充满的透析装置的起动加注方法。
背景技术
在血液透析等中使用的透析装置具有将使血液流通的血液回路以及使透析液流通的透析液回路与进行血液透析的透析器连接的结构。
在这样的透析装置中,每当进行透析治疗时向透析装置安装新的透析器以及血液回路,与其相伴地,需要使起动加注液充满透析器以及血液回路的起动加注。
作为进行上述起动加注的方法,已知使透析液从上述透析液回路向血液回路在血液回路中流通而充满的方法,在该起动加注作业时,为了使透析液向血液回路整体流通,使用设置于该血液回路的血液泵(日本专利第66853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此,作为上述血液泵一般使用所谓管泵,但该管泵存在送液能力低而为了使透析液向血液回路整体流通花费时间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起动加注作业时,为了使得在治疗时气泡不流入到患者,需要在血液回路内不残留地去除气泡,但管泵由于送液能力(流量)低,所以存在无法高效地去除在血液回路中残存的气泡这样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问题,本发明提供能够缩短起动加注作业所需的时间并且高效地去除在血液回路中残存的气泡的透析装置以及起动加注方法。
即方式1的发明所涉及的透析装置具备:透析器,在内部形成有血液室和透析液室;血液回路,使血液向上述透析器的血液室流通;透析液回路,使透析液向上述透析器的透析液室流通;送液泵,设置于上述透析液回路而对透析液进行送液;以及连接通路,使上述透析液回路和血液回路连通,
上述透析装置设置有血液泵,该血液泵具备:外壳,收容构成上述血液回路的具有弹性的管;以及转子,在该外壳的内侧旋转而一边压迫一边旋转上述管,
在起动加注作业时经由上述连接通路使透析液从透析液回路向血液回路流通,上述透析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血液泵具有管安装单元,该管安装单元从上述管位于外壳的外部而能够使液体在内部流通的未安装状态切换到将上述管收容到外壳并通过上述转子压迫管而闭锁管的安装状态,
在上述起动加注作业时,将上述血液泵设为上述未安装状态,通过上述送液泵使透析液从透析液回路经由上述连接通路流入到血液回路,预定量的透析液超过上述血液泵而流通后,通过上述管安装单元将血液泵设为安装状态。
另外方式5的发明所涉及的透析装置的起动加注方法中,该透析装置具备:透析器,在内部形成有血液室和透析液室;血液回路,使血液向上述透析器的血液室流通;透析液回路,使透析液向上述透析器的透析液室流通;送液泵,设置于上述透析液回路而对透析液进行送液;以及连接通路,使上述透析液回路和血液回路连通,
上述透析装置设置有血液泵,该血液泵具备:外壳,收容构成上述血液回路的具有弹性的管;以及转子,在该外壳的内侧旋转而一边压迫一边旋转上述管,
在起动加注作业时,使透析液经由上述连接通路从透析液回路向血液回路流通,上述透析装置的起动加注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起动加注作业中,使上述管从外壳脱离而设为能够使液体在内部流通的未安装状态,通过上述送液泵使透析液从透析液回路经由上述连接通路流入到血液回路,使透析液向超过上述血液泵的部分流通。
根据上述发明,从透析液回路针对血液回路通过设置于透析液回路的送液泵对透析液进行送液,所以相比于使用血液泵送液的情况,能够增大送液量,能够使透析液迅速地向血液回路流通,能够高效地去除气泡。
另外,虽然不进行利用血液泵的送液,但将血液泵从未安装状态设为安装状态,从能够使透析液向管流通的状态切换到通过转子压迫管而阻止透析液的流通的状态,从而能够控制血液回路内的透析液的流通方向,使透析液充满血液回路的整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透析装置的正面图。
图2是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透析装置的电路图。
图3是血液泵的俯视图。
图4是血液泵的立体图。
图5是说明血液泵的动作的图。
图6是说明第1实施例中的第1步骤的电路图。
图7是说明第1实施例中的第2步骤的电路图。
图8是说明第1实施例中的第3步骤的电路图。
图9是说明第1实施例中的第4步骤的电路图。
图10是说明第2实施例中的第1步骤的电路图。
图11是说明第2实施例中的第2步骤的电路图。
图12是说明第2实施例中的第3步骤的电路图。
图13是说明第2实施例中的第4步骤的电路图。
图14是说明第2实施例中的第5步骤的电路图。
图15是说明第3实施例中的第1步骤的电路图。
图16是说明第3实施例中的第2步骤的电路图。
图17是说明第3实施例中的第3步骤的电路图。
图18是说明第3实施例中的第4步骤的电路图。
图19是说明第4实施例的电路图。
(符号说明)
1:透析装置;2:透析器;3:血液回路;4:透析液回路;8:血液泵;21:动脉侧通路;22:静脉侧通路;23:返血通路(连接通路);26:第1起动加注用配管;31:外壳;32:转子;33:管;41:补液通路(连接通路);46:第2起动加注用配管;54:透析液供给通路;55:透析液回收通路;58:供液泵(送液泵);65:透析液泵;P1~P3:第1~第3连接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说明图示实施例时,图1示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透析装置1的正面图,图2示出该透析装置1的电路图。
上述透析装置1具备:透析器2,进行血液透析;血液回路3,使血液向透析器2流通;以及透析液回路4,使透析液向透析器2流通,该透析装置1通过未图示的控制单元控制。
如图1所示,血液回路3的大部分被设置成在构成透析装置1的本体部5的前面露出,相对于此,透析液回路4的大部分收容于透析装置1的内部。
另外,在上述本体部5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显示患者的状态等并且进行必要的操作的触摸面板6,并且在侧面设置有用于保持上述透析器2的透析器保持器7。
进而,在上述本体部5的正面保持构成血液回路3的血液泵8、沉淀池9、药剂注入用的注射器10,设置有:第1~第3连接端口P1~P3,设置于透析液回路4的端部;以及第1、第2传感器用端口P4、P5,用于对设置于本体部5的血液回路3用的传感器连接血液回路3。
而且,图1、图2示出上述透析装置1的起动加注作业时的状态,在此起动加注作业是指,在进行透析治疗之前对上述透析装置1连接透析器2以及血液回路3,使透析液充满透析器2以及血液回路3的作业。
此外,在以下进行的透析装置1的说明中,进行关于与上述起动加注作业关联的结构的说明,省略关于不直接关联的结构的图示、说明。
上述透析器2具备树脂制的筒状部11、和设置于筒状部11的内部的多个中空线12,中空线12的内部形成血液流通的血液室2a,中空线12的外部形成透析液流通的透析液室2b。
在上述筒状部11的两端部设置有帽13,在帽13的中央连接上述血液回路3并连通到上述血液室2a,并且在帽13的侧部连接上述透析液回路4并连通到上述透析液室2b。
而且,如图1所示,透析器2以使上述帽13上下定位的方式保持于上述透析器保持器7,在透析治疗中,血液在上述血液室2a中从图示上方朝向下方流通(在图2中从图示左方向右方),透析液在透析液室2b中从图示下方朝向上方流通(在图2中从图示右方向左方)。
上述血液回路3具备:动脉侧通路21,用于从患者的动脉向透析器2的血液室2a移送血液;以及静脉侧通路22,用于从血液室2a向患者的静脉回送血液,在图1中,动脉侧通路21连接到上述透析器2的上部,静脉侧通路22连接到透析器2的下部。
在图2中,在上述动脉侧通路21的端部,设置有在治疗时安装穿刺针的连接器21a,从相对该连接器21a邻接的位置依次设置有:动脉侧夹具V1,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作为连接通路的返血通路23A,在透析治疗后将血液回路3的血液回送给患者时使用;压力测定用通路24,与设置于本体部5的动脉侧压力传感器S1连接;以及药剂供给通路25,连接到上述注射器10。
而且,在动脉侧通路21中的上述药剂供给通路25与透析器2之间设置有上述血液泵8。
对上述动脉侧通路21的连接器21a在透析治疗时连结穿刺针,穿刺到患者的动脉。另一方面,在图1、图2所示的起动加注中,连接到第1起动加注用配管26的一端。
上述动脉侧夹具V1收容到设置于本体部5的正面的壳体5a内,动脉侧通路21的连接器21a位于该壳体5a的图示下方侧。
上述返血通路23A构成本发明的连接通路的一部分,如后所述连接到设置于构成透析液回路4的返血通路23B的端部的第1连接端口P1而构成返血通路23。
上述第1连接端口P1设置于上述本体部5的正面,后述第2、第3连接端口P2、P3也具有与第1连接端口P1相同的结构。作为这样的连接端口P,能够使用日本专利第5920575公报记载的结构。
该结构以往公知,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第1连接端口P1包括:连接器27,设置于构成上述透析液回路4的返血通路23B的端部;以及盖部件28,可旋转地设置于本体部5的正面。
上述连接器27被设置成在上述本体部5的表面露出,通过使上述盖部件28旋转,能够使上述连接器27向外部露出或者以不向外部露出的方式覆盖。
另一方面,在血液回路3侧的返血通路23A的端部也设置有连接器,在透析治疗时,通过使上述第1连接端口P1的盖部件28旋转而使上述返血通路23B的连接器27露出,连接该返血通路23A的连接器,使上述返血通路23A和返血通路23B连通。
在图1中,动脉侧压力传感器S1在本体部5的正面具备第1传感器用端口P4,上述压力测定用通路24的端部与该第1传感器用端口P4连结。
在上述药剂供给通路25的端部,连接收容有药剂的注射器10,该注射器10如图1所示保持于本体部5的正面,并且在透析治疗时从注射器10对血液回路3供给药剂。
作为上述血液泵8,能够使用图3~5所示的例如日本专利第5397747号公报记载的结构。图3是血液泵8的正面图,图4是血液泵8的立体图,图5是说明血液泵8的动作状态的图。
由于以往公知,所以省略具体的说明,上述血液泵8成为所谓管泵,具备:外壳31,在本体部的正面在铅直方向上配置;以及转子32,在该本体部5的内部旋转。
上述血液泵8使构成动脉侧通路21的管33按照马蹄形(大致U字形状)变形,收容于上述外壳31与转子32之间而使用。
在上述转子32的外周设置有辊32a,上述辊32a在与上述外壳31的内壁之间压迫上述管33,在使转子32旋转时辊32a一边压迫管33一边移动,推出管33内的液体,从而送液。
而且,本实施例的血液泵8具备将上述管33自动地塞入到上述外壳31与转子32之间的管安装单元。
在此,在上述管33中,使用比构成上述动脉侧通路21的其他部分更大径的管、并且在按照马蹄形变形的状态下通过树脂制的保持器34保持两端部。
在被上述保持器34保持的管33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动脉侧通路21的其他部分,在上述外壳31上,在与收容上述转子32以及管33的部分邻接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保持上述保持器34的保持部31a。
具体而言,在上述保持器34的上下形成有棒状突起34a,在上述保持部31a形成有用于上述棒状突起34a卡合的的卡合槽31b。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医疗从事者将血液回路3安装到血液泵8时,使上述保持器34的棒状突起34a卡合到形成于上述外壳31的保持部31a的卡合槽31b即可。
此时,医疗从事者无需将管33塞入到外壳31与转子32之间,在后述起动加注作业的途中,自动地安装上述管安装单元。
上述管安装单元具有设置于与上述转子32的上述辊32a邻接的位置的导销35,该导销35伴随上述转子32的旋转,将管33塞入到外壳31与转子32之间。
以下,在使用图5说明上述管安装单元的动作时,首先图5的(a)示出虽然通过上述保持器34将管33安装到血液泵8但未将管33收容于外壳31的未安装状态。
在该未安装状态下,上述管33相对上述外壳31以及转子32位于前方,所以管33不被外壳31和转子32压迫,成为液体可在管33内流通的状态。
在使上述转子32从该管33的未安装状态旋转时,如图5的(b)所示上述导销35卡合到上述管33中的与上述保持器34邻接的部分,之后在转子32进一步旋转时,导销35将管33塞入到外壳31与转子32之间。
之后,在转子32进一步旋转时,如图5的(c)所示管33的整体被塞入到外壳31与转子32之间,成为管33被收容到外壳31的安装状态。
在该安装状态下,上述管33被收容到上述外壳31以及转子32之间,一部分被上述转子32压迫,管33内的液体的流通被阻止。
这样,通过使上述血液泵8成为图5的(a)所示的未安装状态,能够使液体向上述管33内流通,能够使液体超过血液泵8而流通。
另一方面,通过使血液泵8成为图5的(c)所示的安装状态,能够阻止上述管33内的液体的流通,无法使液体超过血液泵8而流通。
换言之,通过使该血液泵8从未安装状态成为安装状态,能够如开闭阀那样使用该血液泵8。
此外,作为上述血液泵8,不限于上述结构的例子,也可以是在上述转子32中具备3个以上的辊32a、在外壳31内上述管33并非以大致马蹄形而以使角部按照大致90°弯曲的方式被收容。
接下来,上述静脉侧通路22在图1中与透析器2的下端部连接,在端部设置有在透析治疗时安装穿刺针的连接器22a。
另外,如图2所示,在静脉侧通路22中,从透析器2侧依次设置有:补液通路41A,用于在透析治疗中进行补液;上述沉淀池9,去除流通的血液中的空气;以及静脉侧夹具V2,通过控制单元控制。
上述静脉侧通路22的连接器22a在图1中比上述本体部5的壳体5a位于更靠图示下方侧,在起动加注中连接到上述第1起动加注用配管26,与上述动脉侧通路21连通。
另外,上述静脉侧夹具V2在图1中收容于上述壳体5a内,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动脉侧通路21的动脉侧夹具V1和上述静脉侧夹具V2收容于相同的壳体5a内。
在上述补液通路41A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器,在透析治疗中连接到设置于构成上述透析液回路4的补液通路41B的端部的第2连接端口P2,构成作为本发明的连接通路的补液通路41。
上述沉淀池9如图1所示包括:筒状的容器42,保持于透析装置1的本体部5的正面;以及帽43,安装于该容器42的上方。而且,静脉侧通路22的透析器2侧的通路与该容器42的上方的侧面连接,连接器22a侧的通路与容器42的下端部连接。
对沉淀池9的帽43,经由压力测定用通路44连接静脉侧压力传感器S2,并且连接用于排出容器42内的液体的溢流用通路45。
上述静脉侧压力传感器S2在本体部5的正面具备第2传感器用端口P5,在透析治疗时连接到上述压力测定用通路44。
另外,对上述压力测定用通路44连接液面调整用通路47,在该液面调整用通路47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的第24开闭阀V24、和空气过滤器48,通过医疗从事者操作上述触摸面板6而使上述第24开闭阀V24动作,能够任意地调整容器42内的液面的高度。
在起动加注作业时,在上述溢流用通路45的端部连接第2起动加注用配管46,该第2起动加注用配管46与构成上述透析液回路4的下述起动加注用通路63的第3连接端口P3连接。
而且,在起动加注作业结束后,从上述溢流用通路45以及第3连接端口P3,去除第2起动加注用配管46。
在上述溢流用通路45设置有手动式的夹具V3,在去除第2起动加注用配管46时,医疗从事者操作上述夹具V3而使溢流用通路45预先闭锁。
接下来,在说明上述透析液回路4时,透析液回路4具备:第1、第2透析液腔51、52,通过隔膜在内部形成有供给室51a、52a及回收室51b、52b;供液通路53,对上述供给室51a、52a供给清洁水;透析液供给通路54,从供给室51a、52a向透析器2供给透析液;透析液回收通路55,从透析器2向回收室51b、52b回收已使用透析液;以及排液通路56,从上述回收室51b、52b排出已使用透析液。
从上述供液通路53,对上述第1、第2透析液腔51、52的供给室51a、52a交替流入清洁水以及透析液的原液,在供给室51a、52a的内部调制透析液。
而且,通过清洁水以及原液流入到供给室51a、52a而隔膜变形,从回收室51b、52b向排液通路56排出与流入的液体同量的已使用的透析液。
另一方面,从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55,通过透析器2的已使用透析液交替流入到回收室51b、52b,由此隔膜变形,从供给室51a、52a从透析液供给通路54向透析器2供给与流入的液体同量的新的透析液。
上述供液通路53的上游侧的端部与供给清洁水的未图示的供水源连接,从供水源侧的上游侧,依次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的第4开闭阀V4、与上述排液通路56连通的第1旁通通路57、作为对上述清洁水进行送液的送液泵的供液泵58、对供液通路53供给透析液的原液的透析液原液供给单元59、测定压力的压力传感器S3,在该压力传感器S3的下游侧,供液通路53朝向上述第1、第2透析液腔51、52分支,在分支的通路分别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的供液阀V5、V6。
第1旁通通路57的另一端与上述排液通路56连接,在途中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的第7开闭阀V7。进而,在该第7开闭阀V7的上游侧,在与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55之间,设置有第2旁通通路60,在该第2旁通通路60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的第8开闭阀。
上述透析液原液供给单元59经由上述供液通路53,针对上述第1、第2透析液腔51、52的供给室51a、52a,将成为透析液的原料的A原液以及B原液各供给预定量。
上述透析液供给通路54的上游部分向2个方向分支而分别与上述第1、第2透析液腔51、52的供给室51a、52a连接,下游侧的端部与图1中的透析器2的下方侧的端部连接而与上述透析液室2b连通。
进而,在透析液供给通路54中的上述分支部分分别设置有供给阀V9、V10,在比该分支部分成为更靠下游侧的位置,从上游侧依次设置有:过滤器F,吸附透析液中的内毒素等;传感器S4,测量透析液的浓度、温度;上述补液通路41B,用于在治疗中进行补液;上述返血通路23B,用于在治疗后进行返血;流量计61,测量透析液的流量;第3旁通通路62,在与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55之间连接;第11开闭阀V11,通过控制单元控制。
上述补液通路41B被设置成在成为上述传感器S4的下游侧的位置处从透析液供给通路54分支,在其端部设置有在图1中配置于本体部5的正面的第2连接端口P2,如上所述连接到血液回路3的补液通路41A。
另外,在透析液供给通路54中的比分支位置成为更靠下游侧的位置、和比补液通路41的连接位置成为更靠下游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1、第2流量调整阀MV1、MV2。
进而,在上述补液通路41中,在上述第2流量调整阀MV2与第2连接端口P2之间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的第12开闭阀V12。
而且,在透析治疗中,经由上述第2连接端口P2,连接透析液回路4的补液通路41B和血液回路3的补液通路41A而构成补液通路41,通过使上述第12开闭阀V12开放,并且调整利用上述第1、第2流量调整阀MV1、MV2的流量,使透析液从补液通路41流入到血液回路3,向患者进行补液。
上述返血通路23B在上述补液通路41B与流量计61之间从透析液供给通路54分支地设置,在端部设置有在图1中设置于本体部5的正面的上述第1连接端口P1,如上所述连接到血液回路3的返血通路23。另外,在返血通路23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的第13开闭阀V13。
由此,经由上述第1连接端口P1,连接透析液回路4的返血通路23B和血液回路3的返血通路23A,构成作为连接通路的返血通路23。
在透析治疗后进行使血液回路3的血液返回到患者的返血作业时,通过使上述第13开闭阀V13开放,从透析液供给通路54经由返血通路23流入到血液回路3,将血液回路3内的血液推回到患者。
上述第3旁通通路62从上述流量计61与上述第11开闭阀V11之间分支而连接到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55,设置有:第14开闭阀V14,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以及起动加注用通路63,用于在上述起动加注作业时使来自血液回路3的沉淀池9的透析液流通。
在上述起动加注用通路63的端部,设置有在图1中设置于本体部5的正面的上述第3连接端口P3,并且在起动加注用通路63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的第25开闭阀V25。
而且,在上述第3连接端口P3,在与如上所述连接到血液回路3的沉淀池9的上述溢流用通路45之间,连接上述第2起动加注用配管46。
上述起动加注用通路63的第3连接端口P3在透析治疗时不使用,通过上述盖部件28使上述连接器27闭锁。
另外,在起动加注作业时,通过将上述第2起动加注用配管46连接到上述沉淀池9的溢流用通路45与第3连接端口P3之间,进而使上述第3旁通通路62的第14开闭阀V14闭锁,使流入到沉淀池9的透析液排出到透析液回路4的透析液回收通路55。
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55的上游侧的端部与上述透析器2连接,在图1中连接到图示上方侧,从该透析器2侧依次具备:第15开闭阀V15,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传感器S5,测量压力、浓度、温度;除气槽64,去除透析液中的气泡;上述第2旁通通路60,与上述第1旁通通路57连通;透析液泵65,对透析液进行送液;除水通路66,用于在治疗时进行除水;压力传感器S6,测量压力。
另外,透析液回收通路55在该压力传感器S6的下游侧向2个方向分支而分别与上述第1、第2透析液腔51、52的回收室51b、52b连接,在该分支部分设置有回收阀V16、V17。
在上述除气槽64,在与上述排液通路56之间设置有排气通路67,在该排气通路67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的第18开闭阀V18。上述除气槽64以往公知,在透析治疗中已使用透析液流入时,分离包含于该已使用透析液的气体,将其经由上述排气通路67从上述排液通路56排出。
上述第2旁通通路60连接于上述除气槽64与透析液泵65之间连接,另一端部如上所述与上述第1旁通通路57中的上述第7开闭阀V7的上游侧连接。而且,被用于在起动加注作业时向透析液回收通路55补充清洁水。
上述除水通路66与透析液泵65的下游侧连接,并且在除水通路66设置有除水泵68。
通过在透析治疗时使上述除水泵68动作,在透析器2中在透析液室2b与血液室2a之间产生差压,由此去除血液中的水分。
在此,在作为本发明的送液泵的上述供液泵58以及上述透析液泵65中,使用所谓磁力齿轮泵,例如如日本专利第5999333号公报记载那样以往公知。
该磁力齿轮泵具有如下的特征:相比于作为设置于上述血液回路3的血液泵8的管泵送液量更高,另一方面在通路内的压力达到一定以上的情况下,无法进行进一步的送液。
即,在磁力齿轮泵中,通过咬合的2个齿轮对液体进行送液,但在构成该泵的下游侧的部分的通路到达至预定的压力时,齿轮彼此空转而无法送液,使得该下游侧的部分不超过预定的压力。
换言之,在使用磁力齿轮泵的情况下,即使在使该泵的下游侧的部分的通路闭锁的情况下,也能够不使通路破损而使该通路上升至预定的压力。
相对于此,在血液泵8中使用的管泵如上所述通过转子32一边压迫管33一边进行送液,所以成为由上述转子32压迫的部分被完全闭锁的状态。
因此,在构成该血液泵8的下游侧的部分的通路到达至预定的压力的状态下,之后进而使血液泵8的动作继续时,无法放出送液中的液体而通路内的压力过度上升,发生通路的破裂、脱落这样的问题。
此外,作为设置于透析液回路4的送液泵,除了上述磁力齿轮泵以外,还能够采用离心泵、活塞泵。
上述排液通路56的上游部分向2个方向分支而分别连接到上述第1、第2透析液腔51、52的回收室51b、52b,在该分支部分设置有排液阀V19、V20。
另外,在排液通路56,从上述分支部分朝向下游侧,设置有:上述除水通路66,与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55连通;上述排气通路67,与透析液回收通路55连通;第21开闭阀V21,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以及上述第1旁通通路57,与上述供液通路53连通。
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透析装置1的动作。在此最初说明上述透析液回路4中的透析液的送液动作。
首先,使设置于供液通路53的供液泵58动作而使清洁水向供液通路53流通、并且上述透析液原液供给单元59对供液通路53供给透析液的原液。
例如,在使与第1透析液腔51的供给室51a邻接的供液阀V5开放而使供给阀V9闭锁时,清洁水和原液流入到第1透析液腔51的供给室51a,在该供给室51a的内部混合而调制新鲜的透析液。
此时,在使与第1透析液腔51的回收室51b邻接的排液阀V19开放而使回收阀V16闭锁时,伴随清洁水和原液流入到供给室51a,隔膜变形而回收室51b的容积减少,收容于该回收室51b的已使用透析液被排出到排液通路56。
另一方面,在第2透析液腔52中,使供给室52a的供液阀V6闭锁并且使供给阀V10开放,进而使回收室52b的回收阀V17开放而使排液阀V20闭锁。
于是,通过上述透析器2后的已使用透析液被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55的透析液泵65供给到上述回收室52b内,与其相伴地,供给室52a的容积减少,从而将收容于该供给室52a的新鲜的透析液经由透析液供给通路54供给到透析器2。
之后,通过使第1、第2透析液腔51、52的供液阀V5、V6、供给阀V9、V10、回收阀V16、V17、排液阀V19、V20交替开闭,能够在透析液回路4中一边调制透析液一边流通,并且回收并排出通过透析器2后的透析液。
在透析治疗中,如上所述使透析液向透析液回路4流通,并且在需要的定时使上述除水通路66的除水泵68动作时,透析液回收通路55的已使用透析液经由除水通路66被排出到排液通路56,由此在透析器2的内部产生差压,能够从血液中进行除水。
另外,通过在透析治疗中的需要的定时,控制设置于上述透析液供给通路54的第1流量调整阀MV1和设置于上述补液通路41的第2流量调整阀MV2,能够从上述补液通路41对血液回路3供给透析液供给通路54的透析液,能够进行补液。
而且,在透析治疗后,通过经由上述返血通路23使透析液向血液回路3流通,并且使设置于血液回路3的上述血液泵8按照正转以及逆转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动作,能够使在血液回路3中残留的血液向患者返血。
此外,透析治疗中以及透析治疗后的返血的动作自身以往公知,所以省略关于进一步的详细的说明。
以下,说明第1实施例中的透析装置1的起动加注方法。
图6是说明作为起动加注作业的第1步骤,使透析液充满透析器2的透析液室2b的工序的图,成为在透析装置1中如图1所示安装有透析器2以及血液回路3、并且在透析液回路4中预先充满透析液的状态。
此时,血液回路3的返血通路23A与透析液回路4的返血通路23B经由第1连接端口P1连接,血液回路3的补液通路41A与透析液回路4的补液通路41B经由第2连接端口P2连接,分别形成作为连接通路的返血通路23以及补液通路41。
另外,在上述血液回路3中,动脉侧通路21和静脉侧通路22通过第1起动加注用配管26连接,在上述静脉侧通路22的沉淀池9的溢流用通路45与透析液回路4中的起动加注用通路63的第3连接端口P3之间,连接有第2起动加注用配管46。
另外,上述动脉侧通路21、设置于沉淀池9的压力测定用通路24、44也分别与设置于本体部5的正面的动脉侧压力传感器S1以及静脉侧压力传感器S2的传感器用端口P4、P5连接。
而且,在上述血液泵8中,成为如图5的(a)所示仅将保持上述管33的保持器34安装到外壳31的保持部31a的未安装状态,上述管33成为未塞入到外壳31与转子32之间的状态。
从该状态,医疗从事者操作触摸面板6而指示起动加注作业的开始。在此,在上述透析液回路4中,如上所述使用第1、第2透析液腔51、52使透析液流通,但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第1透析液腔51的供给室51a的供给阀V9以及回收室51b的回收阀V16被开放的状态进行说明。
另外,在图6以下的各图中,用粗线表示透析液流通的部分,并且将闭锁的开闭阀全部涂上黑色进行表示,但关于透析液回路4中的透析液的流通,关于与上述通常动作相伴的透析液的流通,省略粗线,将伴随起动加注作业产生的液体的流动设为粗线进行说明。
在第1步骤中,在透析液回路4中已经充满透析液,所以在该状态下透析液泵65使透析液回收通路55的透析液流入到第1透析液腔51的回收室51b时,在第1透析液腔51中隔膜变形而从上述供给室51a排出透析液。
另外,透析液供给通路54的第1流量调整阀MV1全开,补液通路41的第2流量调整阀MV2闭锁,由此排出的全部透析液在透析液供给通路54中流通而流入到透析器2的透析液室2b。
然后,通过透析器2后的透析液在透析液回收通路55中流通而流入到第1透析液腔51的回收室51b,使隔膜变形而从上述供给室51a排出透析液。
在此,在起动加注作业的开始时,透析器2中的血液室2a以及透析液室2b成为空,在第1步骤中使透析液从上述透析液供给通路54向透析器2流通时,上述透析器2的透析液室2b被透析液充满。
因此,从上述供给室51a排出的透析液由于使上述透析器2的透析液室2b充满而减少,即使使该透析液流入到第1透析液腔51的回收室51b,也无法排出收容于供给室51a的所有透析液。
因此,在第1步骤中,使上述第1旁通通路57的第7开闭阀V7闭锁,并且使第2旁通通路60的第8开闭阀V8开放,而使供液通路53的清洁水的一部分在上述第1旁通通路57以及第2旁通通路60中流通,流入到透析液回收通路55。
由此,关于从第2旁通通路60供给到透析液回收通路55的清洁水,通过使上述透析液泵65以预定流量动作而送液,流入到上述第1透析液腔51的回收室51b。
由此,流入到回收室51b的透析液的不足量被补充,能够从供给室51a向透析液供给通路54排出透析液的全量。
此外,与从第2旁通通路60多余地供给的清洁水对应的量的透析液从上述除气槽64流入到上述排气通路67,之后从上述排液通路56排出。
而且,上述第1步骤在上述控制单元检测到上述透析液泵65以预定流量运转预定时间或者将透析液送液预定量的时间点结束。
此外,在以下的第2步骤至第4步骤的各步骤中,也在控制单元检测到上述透析液泵65以预定流量运转预定时间或者将透析液送液预定量的时间点结束步骤。
在图7所示的第2步骤中,进行使透析液充满透析器2的血液室2a、上述返血通路23、以及血液回路3中的动脉侧通路21及静脉侧通路22的一部分的工序。此外,在图7以下的图中,关于在以前的步骤中透析液已经充满的部分,用阴影显示。
在此,与上述第1步骤同样地,从供液通路53经由第1、第2旁通通路57、60将清洁水供给到透析液回收通路55,将其通过上述透析液泵65以预定流量送液。
然后,在第2步骤中,在透析液回路4中,使与透析器2邻接的透析液供给通路54的第11开闭阀V11以及透析液回收通路55的第15开闭阀V15闭锁,使上述起动加注用通路63的第25开闭阀V25开放。
另外,在血液回路3中,使上述动脉侧通路21的动脉侧夹具V1以及静脉侧通路22的静脉侧夹具V2闭锁,并且使设置于上述沉淀池9的溢流用通路45的手动夹具V3开放。
进而,在由经由上述第1连接端口P1连接的血液回路3的返血通路23A和透析液回路4的返血通路23B构成的作为连接通路的返血通路23中,使第13开闭阀V13开放。
由此,从透析液回路4的第1透析液腔51的供给室51a排出的透析液从上述透析液供给通路54经由上述返血通路23流入到血液回路3的动脉侧通路21。
此时,血液泵8是上述管33的未安装状态,所以透析液能够在上述管33中流通,所以从连接上述返血通路23的位置超过血液泵8朝向透析器2流通,流入到透析器2的血液室2a。
然后,通过透析器2后的透析液在静脉侧通路22中流通而流入到上述沉淀池9,上述夹具V3被开放,所以在上述溢流用通路45以及第2起动加注用配管46中流通,而流入到透析液回路4的起动加注用通路63。
在此上述第3旁通通路62的第14开闭阀V14被闭锁,所以透析液流入到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55,多余的透析液经由上述除气槽64以及排气通路67从排液通路56排出。
在此,在使透析液向血液回路3流通而进行起动加注时,透析器2中的气泡去除成为问题。
以往,为了去除气泡而进行使透析液流通预定时间,但在该情况下,起动加注作业所需的时间变长,所以非高效。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透析装置1中,通过在通路内产生所谓水锤现象,利用由水压引起的冲击进行气泡的去除。
具体而言,在步骤2以及后述步骤3中,在将透析液经由上述返血通路23对血液回路3送液时,针对每预定时间使设置于该返血通路23的上述第13开闭阀V13开闭。
在使第13开闭阀V13闭锁时,包括返血通路23的比该第13开闭阀V13更上游侧的通路的内压上升,在该状态下使第13开闭阀V13开放时,上升的压力一口气开放而产生所谓水锤现象,能够通过冲击波去除在构成透析器2的中空线12、特别是透析器2的帽13中易于形成的气泡。
在此,关于上述返血通路23中的比第13开闭阀V13更上游侧的通路的内压,通过设置于透析液回收通路55的透析液泵65将透析液供给到第1透析液腔51的回收室51b,从上述供给室51a推出透析液,从而上升。
即,返血通路23的内压通过构成透析液泵65的磁力齿轮泵上升,但如上所述磁力齿轮泵在其结构上无法以预定压力以上的压力送液。
因此,即使为了产生水锤现象而使第13开闭阀V13闭锁,包括返血通路23的比该第13开闭阀V13更上游侧的通路的内压不会过剩地变高,防止这些通路的破裂、脱落。
在图8所示的第3步骤中,进行使透析液充满动脉侧通路21以及静脉侧通路22的剩余的部分的工序。
在第3步骤中,使上述动脉侧通路21的动脉侧夹具V1、和静脉侧通路22的静脉侧夹具V2开放,进而使上述血液回路3的血液泵8动作,成为图5的(c)所示的安装状态,使血液泵8原样地停止。
由此,与第2步骤同样地,透析液在上述返血通路23中流通而流入到血液回路3的动脉侧通路21,但在上述血液泵8中上述管33被转子32压迫,所以透析液无法超过血液泵8而流通,透析液朝向动脉侧通路21的连接器21a流通。
之后,透析液从动脉侧通路21经由第1起动加注用配管26流入到静脉侧通路22,进而在沉淀池9的上述溢流用通路45以及第2起动加注用配管46中流通,从透析液回路4的起动加注用通路63流入到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55。
在该第3步骤中,也与上述第2步骤同样地,通过使返血通路23的第13开闭阀V13针对每预定时间开闭,能够进行利用水锤现象的气泡去除。
此外,在使血液泵8成为安装状态时,也可以不使用血液泵8的管安装单元,而医疗从事者抽出内置于转子32的未图示的手柄,通过手动作业转动而成为安装状态。
然后,在图9所示的第4步骤中,进行上述补液通路41的起动加注。
控制单元在上述透析液回路4中使上述第1流量调整阀MV1闭锁并且使补液通路41的第2流量调整阀MV2开放,进而使补液通路41的第12开闭阀V12开放。
由此,透析液从透析液供给通路54流入到上述补液通路41,之后流入到上述血液回路3的静脉侧通路22。
在此,上述血液泵8成为安装状态,管33成为被转子32压迫的状态,所以流入到静脉侧通路22的透析液不朝向透析器2流通,而朝向上述沉淀池9流通。
之后,与上述第2、第3步骤同样地,透析液从上述沉淀池9在上述溢流用通路45、第2起动加注用配管46、起动加注用通路63中流通,流入到透析液回路4。
这样,通过进行上述第1~第4步骤,血液回路3的整体被透析液充满而起动加注作业结束。
之后,医疗从事者从上述血液回路3的动脉侧通路21以及静脉侧通路22去除第1起动加注用配管26,并且去除与沉淀池9的溢流用通路45连接的第2起动加注用配管46。
进而,医疗从事者操作与上述沉淀池9连接的溢流用通路45的手动夹具V3,并且将上述第2起动加注用配管46的另一端从上述第3连接端口P3拆下,使该第3连接端口P3的盖部件28闭锁。
另外,医疗从事者在透析治疗开始前,操作上述触摸面板6,使与上述压力测定用通路44连接的液面调整用通路47的第24开闭阀V24动作,调整沉淀池9的液面。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的透析装置1中,将作为起动加注液的透析液使用设置于透析液回路4的作为送液泵的透析液泵65送液。
透析液泵65相比于用作血液泵8的管33泵,送液量更高,所以能够将透析液高效地对血液回路3送液,能够进行迅速的起动加注作业。
另外,在上述第2、第3步骤中,通过使设置于返血通路23的第13开闭阀V13针对每预定时间开闭,能够利用水锤现象高效地去除血液回路3的气泡。
此时,作为透析液泵65使用磁力齿轮泵,所以上述返血通路23的内压不会过剩地变高,而能够防止构成透析液回路的通路的破损、脱落。
此外,在第1实施例中,即使在第4步骤中使透析液向上述补液通路41流通时,通过使第12开闭阀V12开闭,能够进行使用水锤现象的气泡去除。
图10~图14示出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透析装置1的起动加注作业。此外,关于上述透析装置1的结构,省略关于与第1实施例共同的部分的说明。
在第2实施例的透析装置1的透析液回路4中,在上述供液通路53中的上述透析液原液供给单元59设置有与设置于上述除水通路66的除水泵68连通的第5旁通通路71,在该第5旁通通路71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开闭的第22开闭阀V22。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在起动加注作业时,代替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第1、第2起动加注用配管26、46,连接第3、第4起动加注用配管72、73。
上述第3起动加注用配管72连接于设置于上述血液回路3的动脉侧通路21的返血通路23A的连接器与上述静脉侧通路22的连接器22a之间,上述第4起动加注用配管73连接于上述动脉侧通路21的连接器21a、与透析液回路4的起动加注用通路63的第3连接端口P3之间。
以下,在说明第2实施例中的透析装置1的起动加注方法时,图10示出第1步骤,进行与第1实施例中的图6的第1步骤同样的动作。
即,在第1步骤中,使透析液在透析液回路4中流通,并且使供液通路53的清洁水经由上述第1旁通通路57以及第2旁通通路60流入到透析液回收通路55,使透析液充满透析器2的透析液室2b,并且补充在使透析液室2b充满时减少的透析液。
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地,第1步骤在控制单元检测到上述透析液泵65以预定流量运转预定时间或者将透析液送液预定量的时间点结束。
此外,在以下的第2实施例的第2步骤、第3步骤、第5步骤的各步骤中,也在控制单元检测到上述透析液泵65以预定流量运转预定时间或者将透析液送液预定量的时间点结束步骤。
图11示出第2步骤。在第2步骤中在透析器2的内部使透析液从中空线12的透析液室2b向血液室2a通过,使透析液向血液回路3的动脉侧通路21流通。
具体而言,使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55的第15开闭阀V15闭锁,并且使起动加注用通路63的第25开闭阀V25开放,使血液回路3的动脉侧通路21的动脉侧夹具V1开放。另外,血液泵8成为未安装状态。
由此,从透析液供给通路54供给的透析液流入到透析器2的透析液室2b,但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55的第15开闭阀V15以及静脉侧通路22的静脉侧夹具V2被闭锁,所以透析液通过内压通过中空线12,从透析液室2b流入到血液室2a。
然后,在血液回路3中,上述血液泵8是未安装管33的状态,所以透析液在动脉侧通路21中流通而通过上述管33,超过血液泵8而流通。
之后,透析液从动脉侧通路21流入到上述第4起动加注用配管73,流入到透析液回路4的起动加注用通路63。
图12示出第3步骤。在第2实施例的第3步骤中,进行使透析液从补液通路41流入到血液回路3,使透析液充满静脉侧通路22的一部分的作业。
具体而言,使上述透析液供给通路54的第1流量调整阀MV1闭锁,使补液通路41的第2流量调整阀MV2以及第12开闭阀V12开放。
另外,在血液回路3中血液泵8原样地维持未安装状态,进而使动脉侧通路21的动脉侧夹具V1开放,使静脉侧通路22的静脉侧夹具V2闭锁。
此外,也可以与第1实施例同样地,通过医疗从事者的手动作业,使血液泵8从未安装状态成为安装状态。
由此,从透析液供给通路54流入到补液通路41B的透析液在血液回路3侧的补液通路41A中流通而流入到静脉侧通路22,但由于静脉侧通路22的静脉侧夹具V2被闭锁,所以透析液通过透析器2的血液室2a。
另外,上述血液泵8是未安装管33的状态,所以透析液超过动脉侧通路21的血液泵8而流通,之后从第4起动加注用配管73流入到透析液回路4的起动加注用通路63。
在该第3步骤中,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地,能够针对每预定时间使补液通路41的第12开闭阀V12开闭,由此能够产生水锤现象而去除透析器2中的气泡。
此外,在该第3步骤中使透析液向动脉侧通路21流通的范围与在上述第2步骤中使透析液流通的范围重复,所以关于上述第2步骤可以省略。
图13示出第4步骤。在第4步骤中,进行沉淀池9的液面调整。
在该第4步骤中,在透析液回路4中,使上述第1、第2旁通通路57、60的第7、第8开闭阀V7、V8闭锁,并且使上述透析液供给通路54的第1流量调整阀MV1闭锁,使补液通路41的第2流量调整阀MV2以及第12开闭阀V12开放。
另外,在血液回路3中,使动脉侧通路21的动脉侧夹具V1以及静脉侧通路22的静脉侧夹具V2闭锁,使上述沉淀池9的溢流用通路45的夹具V3开放。此外,血液泵8的管33也可以原样地保持未安装状态,但在本实施例中设为安装状态。
在该状态下,使设置于上述除水通路66的除水泵68动作,进而使上述第5旁通通路71的第22开闭阀V22开放。
于是,从上述供液通路53经由第5旁通通路71对透析液回收通路55供给清洁水,由此第1透析液腔51的回收室51b变形而从供给室51a排出透析液。
透析液从上述透析液供给通路54经由补液通路41流入到静脉侧通路22,此时动脉侧通路21的动脉侧夹具V1以及静脉侧通路22的静脉侧夹具V2被闭锁,所以透析液流入到上述沉淀池9内。此时,溢流用通路45的夹具V3被闭锁。
控制单元使与沉淀池9连接的液面调整用通路47的第24开闭阀V24开放,在透析液流入到上述沉淀池9而液面高度上升时,与其相伴地,排出沉淀池9的空气。
在此上述除水泵68的送液量小并且正确,所以控制单元例如通过控制除水泵68的动作时间,能够将沉淀池9内的透析液的液面高度设定为任意的高度。
此外,第4步骤中的沉淀池9的液面高度的调整还能够手动作业,所以也可以省略该第4步骤。
图14示出第5步骤。在第5步骤中,进行使透析液经由补液通路41流入到血液回路3,使透析液充满静脉侧通路22的其他部分的作业。
具体而言,使在第4步骤中使用的上述除水泵68停止,并且使第5旁通通路71的第22开闭阀闭锁,与上述第1~第3步骤同样地,使供液通路53的清洁水经由第1、第2旁通通路57、60向透析液回收通路55流通。
在此基础之上,使上述透析液供给通路54的第1流量调整阀MV1闭锁,使补液通路41的第2流量调整阀MV2以及第12开闭阀V12开放。
另外,在血液回路3中使血液泵8的管33成为安装状态,在该状态下,使动脉侧通路21的动脉侧夹具V1以及静脉侧通路22的静脉侧夹具V2开放。
由此,从透析液供给通路54流入到补液通路41的透析液在血液回路3侧的补液通路41中流通而流入到静脉侧通路22,但血液泵8成为安装状态,所以透析液不超过血液泵8,而向沉淀池9侧流通。
在沉淀池9中,溢流用通路45的夹具V3以及液面调整用通路47的第24开闭阀V24被闭锁,所以流入的透析液原样地通过沉淀池9,之后经由上述第3起动加注用配管72以及返血通路23流入到动脉侧通路21。
在此,血液泵8成为安装状态,所以透析液进而从动脉侧通路21流入到上述第4起动加注用配管73,流入到透析液回路4的起动加注用通路63。
由此起动加注结束,之后医疗从事者将上述第3起动加注用配管72从返血通路23A拆下,将该返血通路23A的端部连接到透析液回路4的返血通路23B中的第1连接端口P1。
在此,在上述第2实施例中,在第5步骤结束后,进行返血通路23B的更换,但还能够在起动加注作业时,将上述血液回路3的返血通路23A连接到透析液回路4的返血通路23B,与第1实施例同样地,进行返血通路23的起动加注。
在该情况下,虽然未图示,在上述血液回路3的动脉侧通路21设置能够连接上述第3起动加注用配管72的端口,在起动加注作业时对该端口连接第3起动加注用配管72即可。
作为上述端口的位置,优选为上述动脉侧通路21中的上述动脉侧夹具V1与连接器21a之间,通过在该位置连接上述第3起动加注用配管72,经由第3起动加注用配管72使动脉侧通路21和静脉侧通路23连通即可。
然后,在起动加注作业时,在第2实施例中的步骤2与步骤3之间,进行在图8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步骤3中进行的返血通路23A以及返血通路23B的起动加注动作即可。
图15~图18示出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透析装置1的起动加注作业。此外,关于上述透析装置1的结构,省略关于与第2实施例共同的部分的说明。
在第3实施例的透析装置1中,相对上述第2实施例的透析装置1,在上述血液回路3的补液通路41A的连接位置成为动脉侧通路21的方面相异。具体而言,补液通路41A的端部连接于上述透析器2与血液泵8之间。
这样,即便是将补液通路41A设置于动脉侧通路21的结构,也能够在透析治疗中使透析液从透析液供给通路54经由补液通路41向动脉侧通路21流通,进行补液。
但是,通过将补液通路41A设置到动脉侧通路21,从补液通路41供给的透析液在上述透析器2中流通,在透析器2中在透析液室2b与血液室2a之间用于透析。
以下,在说明第3实施例中的透析装置1的起动加注方法时,图15示出第1步骤,与第1实施例中的图6、第2实施例中的图10的第1步骤对应。
即,在第1步骤中,使透析液在透析液回路4中流通,并且使供液通路53的清洁水经由上述第1旁通通路57以及第2旁通通路60流入到透析液回收通路55,使透析液充满透析器2的透析液室2b,并且补充在使透析液室2b充满时减少的透析液。
与上述第1实施例、第2实施例同样地,第1步骤在控制单元检测到通过将上述透析液泵65以预定流量运转预定时间而将透析液送液预定量的时间点结束。
此外,在以下的第3实施例的第2步骤、第5步骤的各步骤中,也在控制单元检测到通过将上述透析液泵65以预定流量运转预定时间而将透析液送液预定量的时间点结束步骤。
图16示出第2步骤。在第2步骤中在透析器2的内部使透析液从中空线12的透析液室2b向血液室2a通过,使透析液向血液回路3的动脉侧通路21流通。
具体而言,使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55的第15开闭阀V15闭锁,并且使起动加注用通路63的第25开闭阀V25开放,使血液回路3的动脉侧通路21的动脉侧夹具V1开放。另外,血液泵8成为未安装状态。
由此,从透析液供给通路54供给的透析液流入到透析器2的透析液室2b,但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55的第15开闭阀V15以及静脉侧通路22的静脉侧夹具V2被闭锁,所以透析液通过内压通过中空线12,从透析液室2b流入到血液室2a。
然后,在血液回路3中,上述血液泵8是未安装状态,所以透析液能够在上述管33中流通,超过血液泵8而流通。
之后,透析液从动脉侧通路21流入到上述第4起动加注用配管73,进而从第3连接端口P3流入到透析液回路4的起动加注用通路63。
图17示出第3步骤。在第3步骤中,进行使透析液经由补液通路41流入到血液回路3,调整设置于静脉侧通路22的沉淀池9的液面的作业。
具体而言,使上述透析液供给通路54的第1流量调整阀MV1闭锁,使补液通路41的第2流量调整阀MV2以及第12开闭阀V12开放。另外,在血液回路3中,血液泵8使管33成为安装状态,使沉淀池9的溢流用通路45的夹具V3开放。
进而,在第3步骤中,使设置于上述除水通路66的除水泵68动作,并且使第5旁通通路71的第22开闭阀V22开放。
由此,从透析液供给通路54流入到补液通路41的透析液在血液回路3侧的补液通路41中流通而流入到动脉侧通路21,但血液泵8成为安装状态,所以透析液无法超过血液泵8而流通,通过透析器2的血液室2a流入到静脉侧通路22。
然后,透析液流入到沉淀池9内,但此时通过除水泵68对透析液进行送液,并且通过设置于上述液面调整用通路47的第24开闭阀V24的动作,能够进行液面高度的微调整。
关于该第3步骤,也与上述第2实施例的第4步骤同样地,能够手动进行沉淀池9的液面调整,所以还能够省略本步骤。
图18示出第4步骤。在第4步骤中,使透析液经由补液通路41流入到血液回路3,使透析液向静脉侧通路22流通。
具体而言,使上述透析液供给通路54的第1流量调整阀MV1闭锁,使补液通路41的第2流量调整阀MV2以及第12开闭阀V12开放。
另外,在血液回路3中使血液泵8的管33成为安装状态,使动脉侧通路21的动脉侧夹具V1以及静脉侧通路22的静脉侧夹具V2开放。进而,使沉淀池9的溢流用通路45的手动夹具V3闭锁。
由此,透析液从透析液供给通路54向补液通路41流通,流入到血液回路3的动脉侧通路21,但与第3步骤同样地,上述血液泵8是安装管33的状态,所以透析液不超过血液泵8,而从动脉侧通路21通过透析器2流入到静脉侧通路22。
然后,透析液在通过沉淀池9之后,从静脉侧通路22在第3起动加注用配管72中流通而从与上述动脉侧通路21连接的返血通路23流入到动脉侧通路21。
在此,上述血液泵8也是安装管33的状态,所以透析液从动脉侧通路21在第4起动加注用配管73中流通,流入到上述透析液回路4的起动加注用通路63。
如果这样第4步骤结束,则医疗从事者将上述第3起动加注用配管72从返血通路23A拆下,将该返血通路23A的端部连接到透析液回路4的返血通路23B中的第1连接端口P1,由此起动加注作业结束。
此外,即使在该第3实施例中,也可以如在第2实施例中记载那样,为了省略第4步骤结束后的返血通路23A的更换,在连接返血通路23A和返血通路23B的状态下进行起动加注。
即使在该情况下,在上述动脉侧通路21设置能够连接上述第3起动加注用配管72的端口,在起动加注作业时对该端口连接第3起动加注用配管72即可。
然后,在起动加注作业时,在第3实施例中的步骤2与步骤3之间,进行在图8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步骤3中进行的返血通路23A以及返血通路23B的起动加注动作即可。
接下来,图19是说明第4实施例中的透析装置1的起动加注方法的图。图19的透析装置1成为所谓控制台类型的透析装置1,被供给由未图示的透析液制造装置预先调制的透析液。
在本实施例的透析装置1的透析液回路4中,在上述供液通路53与透析液供给通路54之间设置有第6旁通通路74,在该第6旁通通路74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的第23开闭阀V2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透析液回路4中不具备除水通路66以及除水泵68,而替代地在上述第1、第2透析液腔51、52中采用在上述供给室51a与回收室51b之间形成有容积变动室51c、52c的3室式的类型。
在上述容积变动室51c、52c中填充硅油,并且在容积变动室51c、52c设置有针对该容积变动室51c、52c吸排硅油的油泵75,通过利用油泵75吸排硅油,使容积变动室51c、52c的容积变动。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透析治疗中从上述容积变动室51c、52c排出硅油而使容积减少时,能够使透析液回收通路55产生负压,由此能够在透析器2中在透析液室2b与血液室2a之间产生差压,进行除水。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的透析装置1的透析液回路4中,与上述第1~第3实施例同样地,设置有返血通路23B、补液通路41B、起动加注用通路63,在它们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上述第1~第3连接端口P1~P3。
而且,关于安装于透析装置1的透析器2以及血液回路3,也能够与上述第1~第3实施例同样地安装,在此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地安装血液回路3,并且在动脉侧通路21与静脉侧通路22之间连接第1起动加注用配管26,在血液回路3的返血通路23A与透析液回路4的返血通路23B之间连接第2起动加注用配管46。
另外,关于设置于血液回路3的血液泵8,也使用在上述第1~第3实施例中使用的泵,具备在起动加注作业中使上述管33安装到外壳31的管安装单元,能够从未安装状态成为安装状态。
以下,说明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透析装置1的起动加注作业。在此图19与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第2步骤(图7)对应。
虽然未图示,在第4实施例中的第1步骤中,与上述第1~第3实施例同样地,通过使透析液向透析液回路4流通,使透析液向透析器2的透析液室2b流通。
接下来,在图19所示的第2步骤中,通过使上述第6旁通通路74的第23开闭阀V23开放,利用设置于上述供液通路53的作为送液泵的供液泵58,使由上述透析液制造装置制造的透析液从供液通路53向透析液供给通路54流通。
接着,透析液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地,从透析液供给通路54流入到返血通路23,但在血液回路3的动脉侧通路21中,上述血液泵8的管33是非安装状态,动脉侧夹具V1被闭锁,所以透析液超过血液泵8朝向透析器2侧流通。
进而,透析液在通过透析器2的血液室2a之后,从上述沉淀池9经由溢流用通路45以及第2起动加注用配管46流入到透析液回路4的起动加注用通路63。
之后,除了利用上述供液泵58对透析液进行送液的方面以外,进行与第1实施例的第3、第4步骤同样的动作,从而能够与第1实施例同样地,进行血液回路3的起动加注。
这样,在如本实施例的控制台类型的透析装置1、更具体而言在透析液回路4中在上述供液通路53与透析液供给通路54之间具备上述第6旁通通路74的透析装置1中,能够通过设置于上述供液通路53的供液泵58对透析液进行送液,进行起动加注。
如上所述,供液泵58也由磁力齿轮泵构成,所以通过在起动加注时利用供液泵58对透析液进行送液,能够使透析液针对血液回路3迅速地流通。
因此,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地,如果使返血通路23的第13开闭阀V13以预定间隔开闭,则能够进行使用水锤现象的送液,能够进行迅速的起动加注。
进而,在第4实施例中,也与第1~第3实施例同样地,通过在血液泵8中使管33从未安装状态成为安装状态,压迫而闭锁上述管33,能够控制血液回路3中的透析液的流动。
此外,在上述第1~第3实施例中,只要有与上述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上述第6旁通通路74以及第23开闭阀V23相当的结构,就能够用与该第4实施例同样的方法进行起动加注。
另外,第1~第3实施例记载的透析液回路4的第1、第2透析液腔51、52成为形成有供给室51a和回收室51b的2室构造,但还能够使用如第4实施例那样的3室构造的腔,省略补液通路以及补液泵。
Claims (7)
1.一种透析装置,具备:
透析器,在内部形成有血液室和透析液室;血液回路,使血液向上述透析器的血液室流通;透析液回路,使透析液向上述透析器的透析液室流通;送液泵,设置于上述透析液回路而对透析液进行送液;以及连接通路,使上述透析液回路和血液回路连通,
上述透析装置设置有血液泵,该血液泵具备:外壳,收容构成上述血液回路的具有弹性的管;以及转子,在该外壳的内侧旋转而一边压迫一边旋转上述管,
在起动加注作业时经由上述连接通路使透析液从透析液回路向血液回路流通,上述透析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血液泵具有管安装单元,该管安装单元从上述管位于外壳的外部而能够使液体在内部流通的未安装状态切换到将上述管收容到外壳并通过上述转子压迫管而闭锁管的安装状态,
在上述起动加注作业时,将上述血液泵设为上述未安装状态,通过上述送液泵使透析液从透析液回路经由上述连接通路流入到血液回路,预定量的透析液超过上述血液泵而流通后,通过上述管安装单元将血液泵设为安装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连接通路设置有开闭阀,并且上述透析装置具备控制该开闭阀的开闭的控制单元,
在上述起动加注作业时,在利用透析液回路的送液泵对透析液进行送液的状态下,上述控制单元反复上述连接通路的开闭阀的开闭,从而在与上述连接通路连通的血液回路以及透析器的内部产生水锤现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设置于上述透析液回路的送液泵设为磁力齿轮泵。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通路是在透析治疗时从透析液回路向血液回路对透析液进行补液时使用的补液通路、或者在透析治疗后使透析液从透析液回路向血液回路流通而使血液回路的血液向患者返血时使用的补液通路。
5.一种透析装置的起动加注方法,该透析装置具备:
透析器,在内部形成有血液室和透析液室;血液回路,使血液向上述透析器的血液室流通;透析液回路,使透析液向上述透析器的透析液室流通;送液泵,设置于上述透析液回路而对透析液进行送液;以及连接通路,使上述透析液回路和血液回路连通,
上述透析装置设置有血液泵,该血液泵具备:外壳,收容构成上述血液回路的具有弹性的管;以及转子,在该外壳的内侧旋转而一边压迫一边旋转上述管,
在起动加注作业时,使透析液经由上述连接通路从透析液回路向血液回路流通,上述透析装置的起动加注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起动加注作业中,使上述管从外壳脱离而设为能够使液体在内部流通的未安装状态,通过上述送液泵使透析液从透析液回路经由上述连接通路流入到血液回路,使透析液向超过上述血液泵的部分流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析装置的起动加注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血液泵设为未安装状态,通过上述送液泵使透析液从透析液回路经由上述连接通路流入到血液回路,而使预定量的透析液向超过上述血液泵的部分流通后,
将上述血液泵的管安装到外壳,并且使转子停止,设为管被转子压迫的安装状态,使透析液向与上述血液泵相反的方向流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透析装置的起动加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连接通路设置有开闭阀,
在上述起动加注作业时,在利用透析液回路的送液泵对透析液进行送液的状态下,使上述连接通路的开闭阀闭锁而使上述连接通路的内压上升,之后使上述开闭阀开放,从而在与上述连接通路连通的血液回路以及透析器的内部产生水锤现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188817A JP2022077804A (ja) | 2020-11-12 | 2020-11-12 | 透析装置および透析装置のプライミング方法 |
JP2020-188817 | 2020-11-1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70375A true CN114470375A (zh) | 2022-05-13 |
Family
ID=78516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29840.9A Pending CN114470375A (zh) | 2020-11-12 | 2021-11-11 | 透析装置以及透析装置的起动加注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724017B2 (zh) |
EP (1) | EP4000663A1 (zh) |
JP (1) | JP2022077804A (zh) |
CN (1) | CN114470375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861242A (en) | 1955-09-06 | 1958-11-18 | Minard A Leavitt | Magnetometer |
US4316309A (en) | 1979-10-09 | 1982-02-23 | Marshall And Williams Company | Tentering clip chain |
US5387088A (en) | 1994-01-18 | 1995-02-07 |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 Peristaltic pump tube loading assembly |
JP5397747B2 (ja) | 2009-02-16 | 2014-01-22 | ニプロ株式会社 | チューブポンプ |
JP5681536B2 (ja) | 2011-03-17 | 2015-03-11 | 日機装株式会社 | 血液浄化装置 |
EP2662101B2 (de) * | 2012-05-09 | 2018-05-30 | D_MED Consulting AG | Verfahren zur Vorfüllung eines Hämodialysegerätes |
JP5920575B2 (ja) | 2012-06-13 | 2016-05-18 | ニプロ株式会社 | 接続ポートおよび接続ポートを備えた透析装置 |
JP5999333B2 (ja) | 2012-07-26 | 2016-09-28 |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 透析装置 |
CN104379186B (zh) | 2012-08-09 | 2016-05-04 | 日机装株式会社 | 血液净化装置及其预充方法 |
WO2014124180A2 (en) | 2013-02-06 | 2014-08-14 | Nxstage Medical, Inc. | Fluid circuit priming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
ES2864727T3 (es) | 2014-04-29 | 2021-10-14 | Outset Medical Inc | Sistema y métodos de diálisis |
DE102018116071A1 (de) | 2018-07-03 | 2020-01-09 | B. Braun Avitum Ag | Verfahren zum automatisierten Primen eines extrakorporalen Blutleitungssystems sowie eine Vorrichtung hierfür |
EP3863693A4 (en) * | 2018-10-12 | 2022-06-22 |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IMING |
EP4005613B1 (en) * | 2018-11-27 | 2023-12-27 | Gambro Lundia AB | Preparing an extracorporeal blood treatment apparatus |
-
2020
- 2020-11-12 JP JP2020188817A patent/JP2022077804A/ja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11-03 EP EP21206148.5A patent/EP4000663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11-08 US US17/520,840 patent/US11724017B2/en active Active
- 2021-11-11 CN CN202111329840.9A patent/CN114470375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2077804A (ja) | 2022-05-24 |
US20220143288A1 (en) | 2022-05-12 |
EP4000663A1 (en) | 2022-05-25 |
US11724017B2 (en) | 2023-08-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544731B1 (en) | Dialysis system venting device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 |
EP3220975B1 (en) |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peritoneal ultrafiltration | |
EP2442846B1 (en) | Dialysis machine control | |
EP1924304B1 (en) | A process and an apparatus for filling and/or rinsing an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 | |
EP2883566B1 (en) | Extracorporeal blood treatment system and valve unit for pre/post infusion | |
CN104411344A (zh) | 血液透析装置的操作方法及血液透析装置 | |
KR20160046839A (ko) | 이중 혈액투석 및 혈액투석여과 혈액 처리 장치 | |
EP2491967B1 (en) | Blood dialysis device, method for operating blood dialysis device, and water-removing system | |
EP1395311B2 (en) | Method for filling and washing a filter for a dialysis machine | |
CN113038979A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CN114470375A (zh) | 透析装置以及透析装置的起动加注方法 | |
EP4331640A1 (en) | Dialy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ecking connection of replenisher passage | |
JP5192241B2 (ja) | 血液浄化装置及びそのプライミング方法 | |
CN112368036B (zh) | 用于体外血液管道系统的自动化预充的方法及装置 | |
AU2005225223B2 (en) | Single needle device for extracorporeal treatment of blood. | |
CN108348672B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WO2020138151A1 (ja) | 血液透析装置及び補充液ラインの接続状態検出方法 | |
JP2020074986A (ja) | 血液浄化装置 | |
CN112969484B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JP7224219B2 (ja) | 血液浄化装置 | |
CN118715029A (zh) | 包括补液管路的血液透析装置 | |
CN115361979A (zh) | 优化透析器性能 | |
JP2020151034A (ja) | 透析装置及び回路セットの判定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