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6405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6405A
CN114466405A CN202011143875.9A CN202011143875A CN114466405A CN 114466405 A CN114466405 A CN 114466405A CN 202011143875 A CN202011143875 A CN 202011143875A CN 114466405 A CN114466405 A CN 114466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network
network device
target access
indication informatio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438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438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64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6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64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04L41/0853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actively collec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r by backing up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based on age of data to be sent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小包传输(Small Data Transmission,SDT)是一种可以在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Inactive)状态时,传输小于一定数据量门限的数据的技术,终端设备可以不用进入连接(Connected)态来进行数据传输,从而节约一定的网络资源。
目前,终端设备在向接入网设备进行小包传输时,接入网设备需要获取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Context)信息。而只有特定的接入网设备才具有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当终端设备离开该特定的接入网设备,重选到新的接入网设备,就需要新的接入网设备从该特定的接入网设备获取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该终端设备才可以在新的接入网设备中进行小包传输。而若终端设备每次需要进行小包传输,都重选了一个接入网设备,那么每次小包传输都需要此时所在的接入网设备去从上述特定的接入网设备获取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这样就会导致小包传输的效率和速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
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
在一实施方式中,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之前,若确定发生小区重选,则确定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或者,若从第一接入网设备重选至目标接入网设备,则确定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目标接入网设备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不同。
在一实施方式中,配置信息包括无线承载标识列表、逻辑信道标识列表、数据量门限、终端设备移动速度门限、物理小区标识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实施方式中,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之前,若配置信息配置的上报条件被满足,则确定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报条件包括:终端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无线承载标识满足配置信息配置的无线承载标识的条件;和/或,终端设备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标识满足配置信息配置的逻辑信道标识的条件;和/或,终端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配置信息配置的数据量门限;和/或,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配置信息配置的移动速度门限。
在一实施方式中,若重选至目标接入网设备的小区,且目标接入网设备的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不位于配置信息配置的预设物理小区标识列表中,则确定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最后服务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或锚点Anchor接入网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了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目标接入网设备,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当应用于终端设备时,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
上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
当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时,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小区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
当应用于目标接入网设备时,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用户接口,处理器、存储器和用户接口相互连接,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程序指令,执行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一条或多条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4步流程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2步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网络架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迁移(Relocation)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单元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实体结构简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具有同样命名的部件、特征、要素可能具有相同含义,也可能具有不同含义,其具体含义需以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的解释或者进一步结合该具体实施例中上下文进行确定。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文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背景进行介绍:
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是接入网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一系列协议实体及配置的总称,包括PDCP协议实体、RLC协议实体、MAC协议实体和PHY分配的一系列资源等。无线承载可以是SRB(Signaling Radio Bearer)信令无线承载,或者DRB(Data RadioBearer)数据无线承载。不同的无线承载可以用来承载传输不同Qos(Quality of Service)业务质量需求的数据。
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是在物理信道上传递不同信息种类构成的信道。MAC层在逻辑信道上提供数据传送业务,逻辑信道类型集合是为MAC层提供的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业务而定义的。
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状态:终端设备在RRC连接中有三个状态:空闲(RRC_IDLE)态、非激活(RRC_INACTIVE)态和连接(RRC_CONNECTED)态。Idle态表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没有连接,只需要定期发起位置更新、小区选择重选流程和接收寻呼等。Connected态表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有连接,接入网设备会配置终端设备的RB以及物理层等配置,可以对终端设备进行上下行数据调度。Inactive态表示终端设备在一定基于无线接入网告知区域(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RNA)范围内移动不需要通知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会保留一定配置(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RB等配置),如果接入网设备需要调度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有数据需要发送,则需要迁移到Connected状态,恢复保留的配置进行数传。终端设备在非Connected态如果需要发起数传,也需要进行随接入过程迁移到Connected态。
小包传输(Small Data Transmission,SDT):也可以成为小数据传输,小包传输可以是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来实现的,也可以是通过接入网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预配置上行资源(Pre-configured UL Resource,PUR)或者配置授权(Configured Grant,CG)来实现的。
接下来进一步对小包传输的原理进行介绍。如图1a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该过程可以包括4个步骤:
第一步:终端设备可以从满足条件的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PBCH block,SSB)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CSI-RS),选择一个SSB或CSI-RS,然后选择一个前导序列(Preamble),在允许发起的时频资源(PRACH Occasion,RO)发送随机接入Preamble,即Msg1。
第二步: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Response),即Msg2。终端设备通过检测RA-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接收RAR数据,RAR中包含定时提前量指示(Timingadvance command),携带定时提前量(TimingAdvance,TA)信息;还包括上行授权(ULgrant),携带终端设备发送Msg3的调度信息;还包括临时小区RNTI(TC-RNTI),用于没有小区RNTI(C-RNTI)的终端设备接收Msg4使用。多个终端设备会选择相同的RO和Preamble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就会有冲突,所以需要进行后第三步和第四步过程,进行冲突解决。
第三步:终端设备使用Msg2中收到的授权,发送Msg3,如果终端设备有C-RNTI,则发送C-RNTI MAC CE,如果还有空余可以发送缓冲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等其他信息;如果终端设备没有C-RNTI,即终端设备处于Idle或Inactive态,则会发送RRC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包括RRCSetupRequest或RRCResumeRequest等消息,其中携带的部分信息作为终端设备标识(UE Identity)用于冲突解决。
第四步:如果有C-RNTI的终端设备,则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使用C-RNTI加扰的PDCCH,此时调度的数据是特定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的,如果收到该信息,则认为冲突解决成功,随机接入过程成功。如果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接入网设备的调度,则认为冲突解决失败。对于没有C-RNTI的终端设备,则可以使用Msg3中收到的TC-RNTI接收PDCCH,在收到的数据中如果携带竞争解决标识(Contention Resolution Identity)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如果收到则认为冲突解决成功。
另外,小包传输除了基于以上的4步的随机接入过程实现,还可以基于以下的2步随机接入过程来实现。如图1b所示,其中,MsgA包含原来的Msg1和Msg3信息,即包含在PRACH上发送的Preamble和PUSCH上发送的有效载荷(payload)部分;MSGB包含Msg2和Msg4信息。如果接入网设备只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Preamble信息,则回复上述的4步随机接入过程的MAC RAR,终端设备回退到上述4步随机接入过程。由于Inactive和Idle态的终端设备如果需要发送数据,先要进行状态迁移,即迁移到Connected状态,MsgA只包含RRC消息,因此终端设备完成该随机接入过程后,才能发送数据。
其中,小包传输就可以基于上述的4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或者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A。终端设备可以在Msg3或MsgA中,除了发送RRC消息,还可以携带数据(Data)。终端设备在发送带数据的Msg3或MsgA的时候,数据可能来自不同的RB和LCH。并且,此时的终端设备必须处于Inactive态,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RRC释放(Release)消息来进入Inactive状态。当然小包传输还可以在终端设备的TA有效时,基于PUR或CG来实现,不需要发送Preamble。所以小包传输可以基于以上的三种方法。
接入网设备可以在终端设备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量小于一定的门限时,配置终端设备使用小包传输的方式来传输数据。其中,该接入网设备被称为最后服务(LastServing)接入网设备或锚点(Anchor)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存有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无线承载等的配置信息。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网络架构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网络架构图。该网络架构图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目标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该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是LastServing接入网设备或Anchor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分布有第一小区,目标接入网设备分布有第二小区。其中,终端设备处于目标接入网设备部署的第二小区的范围内,终端设备可以和目标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以有交界部分,也可以没有交界部分。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多个接入网设备中的任意一个。另外,目标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该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就是说,该网络架构图中可以仅包括一个第一接入网设备,没有其他的接入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终端设备,是用户侧的一种用于接收或发射信号的实体。终端设备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终端设备可以与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进行通信。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无线终端、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等等。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常见的终端设备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车辆、路边设备、飞行器、T节点、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以下对本申请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进行详细地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基站(Base Station,BS),也可称为基站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RAN)用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例如在2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基地无线收发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3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节点B(NodeB),在4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在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WLAN)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5G新无线(New Radio,简称NR)中的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gNB,以及继续演进的节点B(ng-eNB),其中gNB和终端之间采用NR技术进行通信,ng-eNB和终端之间采用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技术进行通信,gNB和ng-eNB均可连接到5G核心网。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还包含在未来新的通信系统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技术方案可适用于第5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还可适用于4G、3G通信系统,还可适用于未来新的各种通信系统,例如6G、7G、车内短距离通信系统等。本发明技术方案也适用于不同的网络架构,包括但不限于中继网络架构、双链接架构、车辆到任何物体的通信(Vehicle-to-Everything)架构、车内短距离通信架构等架构。本发明技术方案也适用于不同的网络架构,包括但不限于中继网络架构、双链接架构、Vehicle-to-Everything(车辆到任何物体的通信)架构等架构。
为了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下面进一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部分实施例可以有终端设备来执行,该终端设备处于Inactive状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10、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
其中,该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是最后服务(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或锚点(Anchor)接入网设备,为方便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统一使用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
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配置信息对终端设备进行配置,配置给终端设备对目标接入网设备进行指示信息上报的条件。其中,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是否需要执行从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获取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或者是否需要从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是否需要快速完成数传,快速SDT或上下文迁移(Context Relocation)等内容。这是因为,当目标接入网设备与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不同时,说明终端设备从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控制下的小区重选到了目标接入网设备下的小区。由于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对终端设备配置过小包传输,现在终端设备重选至目标接入网设备的小区后,目标接入网设备中没有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导致该终端设备不能马上通过目标接入网设备进行小包传输。故为了能让终端设备在目标接入网设备上也进行小包传输,目标接入网设备需要从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中获取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除了获取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之外,目标接入网设备还需要进行路径切换(Path Switch)流程,将该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组(Protocol Data UnitSession,PDU Session)切换过来,之后终端设备的数据都可以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连接到核心网进行传输,则可以进行小包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下文信息获取(Retrieve Context或ContextFetch)、Relocation、快速完成数传、快速SDT和Context Relocation,均可以指目标接入网设备从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并进行路径切换流程,仅是名称不同,其内容均一致。其中,上下文信息获取之后,目标接入网设备会照常进行路径切换流程,故本申请实施例说的“上下文信息获取”与其他的描述也是一样的。为方便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统一用“Relocation”来描述上下文信息获取和路径切换流程。
其中,如图4所示,从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获取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可以包括图4中的第2步和第3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通过上行小包传输的方法发送的指示信息后,若该指示信息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需要进行上下文获取,则可以向LastServing接入网设备发送获取终端设备的上下文请求(Retrieve UE Context Request),若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同意,则可以接收获取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响应,则获取到了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图4中的第4步和第5步标识的是路径切换的流程,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向核心网发送路径切换请求(Path Switch Request),若核心网通过该请求,则可以将该终端设备的PDU Session切换到目标接入网设备中,并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路径切换请求响应(Path Switch Request Response)。
320、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
首先,终端设备会根据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确定是否上报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信息包含第一配置表格,该第一配置表格可以是无线承载(RB)标识列表或者逻辑信道(LCH)标识列表。若终端需要传输的数据是一个RB或者LCH,或者触发终端进行小包传输的数据是从一个RB或者一个LCH来的,且该RB在配置信息配置的RB标识列表中,或者LCH的标识在LCH标识列表中,则确定上报或不上报指示信息。其中,业务信息RB是PDCP层的概念,当进入MAC层后,RB就变成了LCH的概念,故RB和LCH实际上是一样的概念,此处用业务信息进行描述。该第一配置表格也可以描述为业务信息配置表格,不作限定。终端设备可以在上报指示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发送数据信息。在发送指示信息和数据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触发的数据对应的承载信息进行发送。而业务信息是在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和数据信息之前就已经触发了的,故终端设备可以获知业务信息的个数。此处,业务信息的个数为一个,则代表仅有一个业务信息待发送指示信息和数据信息,当这个业务信息位于第一配置表格中,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上报或不上报指示信息。具体是否上报可以根据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的配置来确定。可以配置当业务信息位于该第一配置表格中时则上报指示信息,或者也可以配置当业务信息位于该第一配置表格中时则不上报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触发终端设备进行数传的业务信息的个数为大于一个,且其中一个或多个业务信息位于第一配置表格中,则确定上报或不上报指示信息;或者业务信息中的任意一个业务信息时延要求满足配置信息预配置的条件,则确定上报或不上报指示信息,或者在传输完该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后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在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ing,BSR)中针对该LCH添加一个指示)发起Relocation过程。目标业务信息具体为哪个业务信息,也可以根据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来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业务信息的个数为大于一个,且目标个数的业务信息位于第一配置表格中,则确定上报或不上报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终端设备从第一接入网设备控制下的小区(第一小区)重选至目标接入网设备控制下的小区(第二小区),即发生了小区重选,且第二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不位于或者位于预设物理小区标识列表(PCIList)中,则确定上报指示信息。其中,第二小区可以是目标接入网设备的小区。该预设PCIList可以是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配置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目标接入网设备与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不同,则说明终端设备从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重选到了目标接入网设备,确定上报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可以获取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分配的非激活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nactive 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I-RNTI),其中部分比特包含该基站的标识信息。终端设备使用该标识信息和目标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将两者进行对比,若不一样,则确定终端设备发生了接入网设备的重选。其中,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广播该设备的基站标识信息,使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
终端设备确定需要上报指示信息后,则会进一步根据配置信息确定指示信息的内容,根据确定的内容生成目标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于LCH业务数据时延要求较高,则终端设备若确定需要执行Relocation,可以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先完成该LCH的数据传输,再发起Relocation;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先发起Relocation,再完成该LCH的数据传输。也就是说,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优先级信息,当该优先级信息指示的是数据传输优先,则目标接入网设备会优先对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终端设备待发送的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数据量门限,则可以确定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并确定指示信息的内容为不执行Relocation。其中,该待发送的数据是终端设备待发送的所有数据的数据量。其中,该数据量门限可以是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中包含或配置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目标业务信息承载的数据信息的数据量小于第二数据量门限,则确定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并确定指示信息的内容包括不执行Relocation。其中,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中包含该第二数据量门限和业务信息配置列表。若终端设备触发数据传输的数据是某一RB或LCH,并且在业务信息配置列表中,如果该RB或LCH的数据量小于第二数据量门限,则可以确定不进行Relocation。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速度门限,则确定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并确定指示信息的内容包括不进行Relocation。其中,速度门限可以是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中包含或配置的。其中,终端设备获取移动速度可以通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PSP)的变换速度来判断,若终端设备的RPSP的变换速度大于某个门限,则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速度门限。或者,若终端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小区重选的次数大于门限,则也可以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速度门限。
终端设备在确定需要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后,可以将指示信息和终端设备待发送的数据信息一起进行发送。可以通过RRC消息,或者MAC数据包来发送该指示信息和数据信息。若通过MAC数据包来发送,则还可以在MAC数据包中的子包头(Subheader)中增加1比特(Bit)的指示,该比特的不同取值代表了是否进行Relocation。例如,当该比特为1的时候,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不执行Relocation;或者当该比特为1的时候,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执行Relocation。若通过RRC消息来发送,则RRC消息可以是RRCResuemeRequest或RRCResuemeRequest1消息中的Spare比特表示,如果携带该比特则表示目标接入网设备需要执行Relocation。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最后服务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后,基于该配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以及在确定需要上报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再根据配置信息确定指示信息的内容。最后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并且在发送指示信息的同时也发送终端设备待发送的数据信息。这样,终端设备可以不必等待目标接入网设备执行完Relocation之后再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该数据传输可以是小包传输。
请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图5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即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或Anchor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510、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
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可以将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无线承载标识列表、逻辑信道标识列表、数据量门限、终端设备移动速度门限、物理小区标识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是否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还可以确定该指示信息的内容。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可以提高终端设备在目标接入网设备上进行小包传输的效率。
请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图6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目标接入网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610、接收终端设备通过小包传输发送的指示信息和数据信息1。
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中的内容执行相应的步骤,例如不执行Relocation。
620、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发送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1。
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先向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发送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1,通过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转发到核心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隧道协议(GPRS Tunneling Protocol,GTP-C)信令隧道携带数据信息1(MAC PDU)向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发送。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根据RRC消息确定终端设备,并根据数据包头LCH确定发送给核心网的隧道。或者相关信令中添加终端设备的标识(I-RNTI)和/或业务标识(LCH ID/RB ID)来确定终端设备和对应向核心网发送数据的隧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接入网设备也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之间的公共用户面隧道向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发送收到的RRC消息和数据信息1,在包头携带该终端设备的标识(I-RNTI)和/或业务标识(LCH ID/RB ID)。或者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RRC消息确定终端设备,并根据数据包头LCH确定发送给核心网的隧道。
630、接收数据信息2,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发送该数据信息2。
640、结束SDT传输。
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结束SDT的指示信息来结束终端设备的SDT。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通过小包传输发送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核心网,供核心网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后续的处理,这样可以使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及时到达核心网。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请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单元示意图。图7所示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3、图5和图6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包含上述不同功能、实施步骤的组合,包含软件和硬件的实施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装置的逻辑结构可包括:通信单元710和处理单元720。当该装置被应用于终端设备时,可以包括:
通信单元710,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
上述通信单元710还用于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720,用于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之前,若确定发生小区重选,则确定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或者,若从第一接入网设备重选至目标接入网设备,则确定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目标接入网设备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信息包括无线承载标识列表、逻辑信道标识列表、数据量门限、终端设备移动速度门限、物理小区标识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处理单元720还用于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之前,若配置信息配置的上报条件被满足,则确定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报条件包括:终端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无线承载标识满足配置信息配置的无线承载标识的条件;和/或,终端设备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标识满足配置信息配置的逻辑信道标识的条件;和/或,终端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配置信息配置的数据量门限;和/或,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配置信息配置的移动速度门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处理单元720还用于若重选至目标接入网设备的小区,且目标接入网设备的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不位于配置信息配置的预设物理小区标识列表中,则确定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最后服务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或锚点Anchor接入网设备。
当该装置被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时,可以包括:
通信单元71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
当该装置被应用于目标接入网设备时,可以包括:
通信单元710,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
请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实体结构简化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处理器810、存储器820以及通信接口830,该处理器810、存储器820以及通信接口830通过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连接。
处理器810被配置为支持数据传输装置执行图3、图5和图6中方法相应的功能。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10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820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820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简称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简称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简称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简称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简称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简称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简称DR RAM)。
通信接口830用于收发数据、信息或消息等,也可以描述为收发器、收发电路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该数据传输装置应用终端设备时,该处理器810可以调用存储器8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执行以下操作:
控制通信接口830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
控制通信接口830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810调用存储器8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之前,若确定发生小区重选,则确定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或者,若从第一接入网设备重选至目标接入网设备,则确定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目标接入网设备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信息包括无线承载标识列表、逻辑信道标识列表、数据量门限、终端设备移动速度门限、物理小区标识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810调用存储器8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之前,若配置信息配置的上报条件被满足,则确定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报条件包括:终端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无线承载标识满足配置信息配置的无线承载标识的条件;和/或,终端设备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标识满足配置信息配置的逻辑信道标识的条件;和/或,终端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配置信息配置的数据量门限;和/或,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配置信息配置的移动速度门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810调用存储器8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若重选至目标接入网设备的小区,且目标接入网设备的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不位于配置信息配置的预设物理小区标识列表中,则确定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最后服务Last Serving接入网设备或锚点Anchor接入网设备。
当该装置被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时,可以包括:
控制通信接口830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
当该装置被应用于目标接入网设备时,可以包括:
控制通信接口830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处理设备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存储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存储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终端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发生小区重选,则确定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所述指示信息;或者,
若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重选至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则确定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所述指示信息,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无线承载标识列表、逻辑信道标识列表、数据量门限、终端设备移动速度门限、物理小区标识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配置信息配置的上报条件被满足,则确定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
所述上报条件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无线承载标识满足所述配置信息配置的无线承载标识的条件;和/或,
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标识满足所述配置信息配置的所述逻辑信道标识的条件;和/或,
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配置信息配置的数据量门限;和/或,
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配置信息配置的移动速度门限。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发生小区重选,则确定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所述指示信息,包括:
若重选至目标接入网设备的小区,且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的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不位于所述配置信息配置的预设物理小区标识列表中,则确定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所述指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最后服务LastServing接入网设备或锚点Anchor接入网设备。
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终端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上报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
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不执行上下文获取,或者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不进行迁移Relocation,或者快速完成数传。
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用户接口,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用户接口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011143875.9A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4664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3875.9A CN114466405A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3875.9A CN114466405A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6405A true CN114466405A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04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43875.9A Pending CN114466405A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640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0573A (zh) * 2022-06-07 2022-07-05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v6的配电台区边端设备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0573A (zh) * 2022-06-07 2022-07-05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v6的配电台区边端设备通信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56276B (zh) 非连接态ue的数据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RU2752653C2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льного доступа,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CN111565473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EP362139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random access response message,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random access response message
US10462827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029508A1 (zh)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1528876A (ja) 無線通信方法、端末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EP3490275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side device
CN111869306A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0029310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
US2013008487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hidden common 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 resources
JP7297866B2 (ja)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方法及び関連機器
WO2020019762A1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197648B2 (ja) アクセス制御方法および関連製品
US10893469B2 (en) Network access of a wireless device
CN115119311A (zh) 传输小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246591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446640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0223878A1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918404A (zh) 一种分配资源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JP7023977B2 (ja) 端末装置がネットワークにアクセスするための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WO202208252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bsequent data transmission
WO2021223191A1 (zh)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EP3930395B1 (en)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KR20220149685A (ko) 타이밍 동기화 방법, 단말 장치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