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1470A - 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1470A
CN114461470A CN202210073378.9A CN202210073378A CN114461470A CN 114461470 A CN114461470 A CN 114461470A CN 202210073378 A CN202210073378 A CN 202210073378A CN 114461470 A CN114461470 A CN 114461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sumption
memory
target
preset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33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61470B (zh
Inventor
王津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337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14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1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1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61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1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05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Stor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将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配置为预设目标模式,并对待测内存执行预设格式化操作以得到与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调整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并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基于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目标内存对应的目标功耗值,并基于目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确定出目标内存的测试结果;判断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测试条件,若是,则判定待测内存通过功耗测试。本申请通过收集不同压力状态下的待测内存的功耗信息,对功耗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到相应的功耗测试结果,然后基于功耗测试结果评估待测内存的能效性和功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件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BPS内存是英特尔(intel)傲腾持久PMEM(Persistent Memory Module,持久性内存模块)的第二代产品,并且待测内存容量高于普通内存容量,且BPS还具备比普通内存更低的价格,比普通内存具备更优的性价比。在新平台上引入待测内存,测试人员需要了解待测内存运行时的功耗,从而获得内存在不同状态下的功耗数值,能够横向对比不同厂商的产品的功耗情况以便于客户进行选择。
然而,现有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只针对普通内存进行功耗的测试,主要是通过运行PTU工具(CPU的压力测试工具)对内存进行加压从而获取其功耗值,不适用于BPS内存,也即,无法采用现有的功耗测试的方法对BPS内存进行功耗测试。
因此,针对BPS内存,如何对BPS内存功耗进行测试是本领域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能够对待测内存进行功耗测试并基于功耗测试结果评估待测内存的能效性和功能性,从而弥补了对待测内存功耗测试领域的空白。其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包括:
搭建内存功耗测试的测试环境,并将所述测试环境中指定的内存确定为待测内存;
配置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为预设目标模式,并对所述待测内存执行预设格式化操作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
调整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并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压力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对应的目标功耗值,并基于所述目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确定出所述目标内存的测试结果;
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测试条件,若是,则判定所述待测内存通过功耗测试。
可选的,所述搭建内存功耗测试的测试环境,包括:
将BPS内存和普通内存安装至服务器的内存插槽以搭建出相应的硬件测试环境,并更新所述BPS内存的固件和安装预设测试工具以搭建出相应的软件测试环境。
可选的,所述配置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为预设目标模式,包括:
将所述普通内存的操作模式配置为第一级内存模式以确定出与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模式配置环境;
创建与所述待测内存对应的内存分配目标和命名空间,并基于所述内存分配目标和所述命名空间确定出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模式配置因子;
基于所述模式配置环境和所述模式配置因子将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配置为所述预设目标模式。
可选的,所述内存功耗测试方法,还包括:
配置所述BPS内存的操作模式为应用直接访问模式。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待测内存执行预设格式化操作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包括:
利用预设格式化工具对所述待测内存对应的所述命名空间进行格式化操作,并创建预设目录下的与格式化后的所述命名空间对应的文件夹,以得到目标文件夹;
将格式化后的所述命名空间挂载至所述目标文件夹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
可选的,所述调整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并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压力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包括:
将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调整为静置状态,并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静置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静置状态对应的第一目标功耗信息;
和/或,利用第一预设压力测试工具将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分别调整为全读状态、全写状态以及读写状态,并利用所述预设功耗监控工具分别监控处于所述全读状态、所述全写状态以及所述读写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全读状态、所述全写状态以及所述读写状态对应的第二目标功耗信息;
和/或,利用第二预设压力测试工具对所述目标内存进行压力测试,并利用所述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压力测试下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测试对应的第三目标功耗信息;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对应的目标功耗值,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在所述静置状态下所对应的目标功耗值;
和/或,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分别在所述全读状态、所述全写状态以及所述读写状态下所对应的目标功耗值;
和/或,基于所述第三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在所述压力测试下所对应的目标功耗值。
可选的,所述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压力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包括:
确定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的监控时长,并按照所述监控时长对处于所述压力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进行监控以得到相应的功耗信息;
按照预设信息读取频率读取所述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存功耗测试系统,包括:
环境搭建模块,用于搭建内存功耗测试的测试环境,并将所述测试环境中指定的内存确定为待测内存;
模式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为预设目标模式;
格式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待测内存执行预设格式化操作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
状态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
功耗监控模块,用于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压力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
目标值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对应的目标功耗值;
测试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确定出所述目标内存的测试结果;
条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测试条件,若是,则判定所述待测内存通过功耗测试。
第三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前述公开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公开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的步骤。
可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包括:搭搭建内存功耗测试的测试环境,并将所述测试环境中指定的内存确定为待测内存;配置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为预设目标模式,并对所述待测内存执行预设格式化操作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调整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并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压力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对应的目标功耗值,并基于所述目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确定出所述目标内存的测试结果;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测试条件,若是,则判定所述待测内存通过功耗测试。由此可知,本申请完成待测内存的测试环境的搭建和预设目标模式的配置之后,通过预设功耗监控工具分别监控待测内存在不同压力状态下的功耗信息,从而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进一步,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出所述待测内存的测试结果,然后,将满足预设测试条件的测试结果的待测内存判定为通过功耗测试,从而完成待测内存的功耗测试。综上,本申请方案能够根据待测内存在不同压力状态下所对应的功耗测试结果能够有效评估持久内存的能效性和功能性的情况,从而间接反映出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具体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具体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具体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内存功耗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现有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只针对普通内存进行功耗的测试,主要是通过运行PTU工具对内存进行加压从而获取其功耗值,不适用于BPS内存,也即,无法采用现有的功耗测试的方法对BPS内存进行功耗测试。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能够对BPS内存进行功耗测试并基于功耗测试结果评估待测内存的能效性和功能性,从而弥补了对BPS内存功耗测试领域的空白。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参见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搭建内存功耗测试的测试环境,并将所述测试环境中指定的内存确定为待测内存。
本实施例中,为了对待测内存进行功耗测试,首先需要搭建出相应的内存功耗测试的测试环境,也即,将待测内存和普通内存安装至服务器的内存插槽以搭建出相应的硬件测试环境,并更新所述待测内存的固件和安装预设测试工具以搭建出相应的软件测试环境。当BPS内存确定为待测内存时,则将BPS内存和普通内存安装至服务器的内存插槽以搭建出相应的硬件测试环境,并更新所述BPS内存的固件和安装预设测试工具以搭建出相应的软件测试环境。也即,将上述BPS内存安装至上述服务器的内存插槽的副槽中,并将上述普通内存安装至上述服务器的内存插槽的主槽中,并且上述待测内存与普通内存的数量配置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8+8、8+4、4+4、12+4等。根据实际的测试需求选择16根128G的BPS内存和16根Samsung 16G的普通内存,然后将16根BPS内存和16根普通内存安装至服务器的相应槽位上,完成上述硬件环境的配置之后,进一步,配置上述待测内存的软件测试环境,也即,在Linux系统下,按内存功耗测试要求更新BPS内存的Firmware(固件),然后安装相应的预设测试工具,以供后续的功耗测试的使用。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预设测试工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ipmctl、mlc、ndctl以及PTU等测试工具。
步骤S12:配置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为预设目标模式,并对所述待测内存执行预设格式化操作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
本实施例中,将BPS内存确定为待测内存之后,确定所述待测内存的预设目标模式为APD(APP Direct,应用直接)访问模式,从而将所述BPS内存的操作模式配置为APD模式,在所述APD模式下,BPS内存可充当持久存储器使用,并且具有字节寻址,物理空间映射直接申请访问的特点,同时,APD模式容量可作为块存储设备来使用,将BPS内存的操作模式配置为APD模式的具体指令为:ipmctl create-goal persistentmemorytype=appdirect,完成模式的配置之后可以重启系统进入OS检查APD模式是否配置成功,具体的命令为:ipmctlshow–region,如果persistentMemoryType显示为AppDirect则认为APD模式配置成功。
本实施中,所述将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配置为应用直接访问模式,可以包括:将所述普通内存的操作模式配置为第一级内存模式以确定出与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模式配置环境;创建与所述待测内存对应的内存分配目标和命名空间,并基于所述内存分配目标和所述命名空间确定出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模式配置因子;基于所述模式配置环境和所述模式配置因子将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配置为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将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配置为APD模式,首先需要在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出输入系统)将在搭建硬件测试环境时安装的上述普通内存的操作模式配置为第一级内存模式,也即,在BIOS下设置Volatile Memory Mode(易失性内存模式)为1LM,其中,上述易失性内存也就是上述普通内存,上述1LM表示第一级内存模式。需要指出的是,当服务器设备上只有普通内存时,BIOS默认所述普通内存的操作模式为1LM,但是,本实施例中需要上述BPS内存和普通内存一起搭配使用,所以需要重新配置上述普通内存的操作模式。然后,进入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后利用第一预设工具创建所述待测内存的内存分配目标,最后重启再次进入OS后利用第二预设工具创建所述待测内存的命名空间。例如,进入OS后使用ipmctl工具创建goal(内存分配目标),最后重启进入OS使用ndctl工具创建namespace(命名空间),具体的创建命令为:ndctl create-namespace,然后,使用ndctl list可显示创建的namespace。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的功耗测试需求需要创建两个namespace,完成易失性内存模式的设置以及内存分配目标和命名空间的创建之后也就完成了上述待测内存的预设目标模式的配置。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APD模式又分为两种模式,分别为interleaved(交叉存取模式)和not-interleaved(非交叉存取模式),根据实际的内存功耗测试需求,本实施例将所述BPS内存的操作模式配置为应用直接访问模式中的交叉存取模式。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配置为预设目标模式之后,还需要对所述待测内存执行预设格式化操作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具体的,利用预设格式化工具对所述待测内存对应的所述命名空间进行格式化操作,并创建预设目录下的与格式化后的所述命名空间对应的文件夹,以得到目标文件夹;将格式化后的所述命名空间挂载至所述目标文件夹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例如,使用mkfs工具将BPS内存的namespace进行格式化,以得到格式为ext4的文件系统,其中,具体的格式化命令为:mkfs.ext4-F/dev/pmem0(1),然后在mnt目录下创建与格式化后的所述namespace对应的文件夹,以得到目标文件夹,并使用命令mount/dev/pmem0(1)/mnt/pmem0(1)将所述namespace挂载至所述目标文件夹。
步骤S13:调整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并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压力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
本实施例中,完成对上述待测内存所有的配置得到目标内存之后,通过调整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以测试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情况,通过监控不同状态下的目标内存的功耗,然后收集到不同状态下的目标内存的目标功耗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压力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可以包括:确定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的监控时长,并按照所述监控时长对处于所述压力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进行监控以得到相应的功耗信息;按照预设信息读取频率读取所述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目标内存在不同的压力状态下运行的时候,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对处于上述压力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进行监控,并确定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的监控时长,例如,使用PTU工具作为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然后确定上述PTU工具对处于不同的压力状态下的目标内存进行监控的监控时长为10分钟,并且规定每30秒读取一次所述监控时长内的所述功耗信息,其中,获取上述目标内存处于不同压力状态下的功耗信息的指令可以为:./ptu-mon-filter 0x10-t 3|tail-6。
步骤S14: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对应的目标功耗值,并基于所述目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确定出所述目标内存的测试结果。
本实施例中,收集到所述目标内存的目标功耗信息之后,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的目标功耗值,也即,通过相应的数据处理脚本对上述目标功耗信息进行整理,得到整理后的目标功耗信息之后,在基于所述整理后的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出单根目标内存的目标功耗值,然后,基于所述目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确定出所述目标内存的测试结果。例如,基于所述整理后的目标功耗信息获得单根BPS内存在不同操作状态下的平均功耗值,将上述平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目标内存与所述标准功耗值之间的误差,得到相应的误差结果。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预设标准功耗值可以从上述BPS内存的Spec文件中获取。
步骤S15: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测试条件,若是,则判定所述待测内存通过功耗测试。
本实施例中,当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对应的目标功耗值,并基于所述目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确定出所述目标内存的测试结果之后,则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测试条件。可以理解的是,判断出所述测试结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则判定所述待测内存通过所述功耗测试,同时收集系统的测试日志,以便后续进行相应的维护调试,否则,判定所述待测内存不通过所述功耗测试。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设功耗监控工具分别监控待测内存在不同压力状态下的功耗信息,从而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进一步,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出所述待测内存的测试结果,然后,将满足预设测试条件的测试结果的待测内存判定为通过功耗测试,从而完成待测内存的功耗测试。综上,本申请方案能够根据待测内存在不同压力状态下所对应的功耗测试结果能够有效评估持久内存的能效性和功能性的情况,从而间接反映出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情况。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体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相较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
步骤S21:搭建内存功耗测试的测试环境,并将所述测试环境中指定的内存确定为待测内存。
步骤S22:配置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为预设目标模式,并对所述待测内存执行预设格式化操作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
步骤S23:将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调整为静置状态,并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静置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静置状态对应的第一目标功耗信息。
本实施例中,使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调整为IDLE(静置)状态,再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静置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静置状态对应的第一目标功耗信息。例如,首先使BPS内存处于IDLE状态,同时使用PTU工具监控10分钟处于所述静置状态下的所述BPS对应的功耗信息,并且每30s读取一次所述功耗信息以得到相应的第一目标功耗信息。
步骤S24: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在所述静置状态下所对应的目标功耗值;
步骤S25:基于所述目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确定出所述目标内存的测试结果。
步骤S26: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测试条件,若是,则判定所述待测内存通过功耗测试。
关于上述步骤S21至步骤S22以及步骤S24至步骤S26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待测内存在IDLE状态下的功耗信息,从而收集到与IDLE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进一步,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出所述待测内存的测试结果,然后,将满足预设测试条件的测试结果的待测内存判定为通过功耗测试,从而完成待测内存的功耗测试。综上,本申请方案能够根据待测内存在不同压力状态下所对应的功耗测试结果能够有效评估持久内存的能效性和功能性的情况,从而间接反映出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情况。
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体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相较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
本实施例中,收集到所述目标内存的目标功耗信息之后,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的目标功耗值,也即,通过相应的数据处理脚本对上述目标功耗信息进行整理,得到整理后的目标功耗信息之后,在基于所述整理后的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出单根目标内存的目标功耗值,然后,基于所述目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确定出所述目标内存的测试结果。例如,基于所述整理后的目标功耗信息获得单根BPS内存在不同操作状态下的平均功耗值,将上述平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目标内存与所述标准功耗值之间的误差,得到相应的误差结果。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预设标准功耗值可以从上述BPS内存的Spec文件中获取。
步骤S15: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测试条件,若是,则判定所述待测内存通过功耗测试。
本实施例中,当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对应的目标功耗值,并基于所述目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确定出所述目标内存的测试结果之后,则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测试条件。可以理解的是,判断出所述测试结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则判定所述待测内存通过所述功耗测试,同时收集系统的测试日志,以便后续进行相应的维护调试,否则,判定所述待测内存不通过所述功耗测试。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设功耗监控工具分别监控待测内存在不同压力状态下的功耗信息,从而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进一步,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出所述待测内存的测试结果,然后,将满足预设测试条件的测试结果的待测内存判定为通过功耗测试,从而完成待测内存的功耗测试。综上,本申请方案能够根据待测内存在不同压力状态下所对应的功耗测试结果能够有效评估持久内存的能效性和功能性的情况,从而间接反映出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情况。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体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相较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
步骤S21:搭建内存功耗测试的测试环境,并将所述测试环境中指定的内存确定为待测内存。
步骤S22:配置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为预设目标模式,并对所述待测内存执行预设格式化操作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
步骤S23:将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调整为静置状态,并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静置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静置状态对应的第一目标功耗信息。
本实施例中,使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调整为IDLE(静置)状态,再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静置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静置状态对应的第一目标功耗信息。例如,首先使BPS内存处于IDLE状态,同时使用PTU工具监控10分钟处于所述静置状态下的所述BPS对应的功耗信息,并且每30s读取一次所述功耗信息以得到相应的第一目标功耗信息。
步骤S24: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在所述静置状态下所对应的目标功耗值;
步骤S25:基于所述目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确定出所述目标内存的测试结果。
步骤S26: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测试条件,若是,则判定所述待测内存通过功耗测试。
关于上述步骤S21至步骤S22以及步骤S24至步骤S26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待测内存在IDLE状态下的功耗信息,从而收集到与IDLE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进一步,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出所述待测内存的测试结果,然后,将满足预设测试条件的测试结果的待测内存判定为通过功耗测试,从而完成待测内存的功耗测试。综上,本申请方案能够根据待测内存在不同压力状态下所对应的功耗测试结果能够有效评估持久内存的能效性和功能性的情况,从而间接反映出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情况。
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体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相较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
步骤S31:搭建内存功耗测试的测试环境,并将所述测试环境中指定的内存确定为待测内存。
步骤S32:配置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为预设目标模式,并对所述待测内存执行预设格式化操作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
步骤S33:利用第一预设压力测试工具将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分别调整为全读状态、全写状态以及读写状态,并利用所述预设功耗监控工具分别监控处于所述全读状态、所述全写状态以及所述读写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全读状态、所述全写状态以及所述读写状态对应的第二目标功耗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将mlc工具确定为上述第一预设压力测试工具,调整上述mlc工具的相应参数使上述目标内存分别工作在全读状态、全写状态、读写状态,其中,上述读写状态可以为2R1W(混合读写)状态,例如,使用上述mlc工具使所述BPS内存分别处于全读状态、全写状态、2R1W状态,具体的指令为:./mlc--loaded_latency-d0-o$AEP_PERTHREAD-t$SAMPLE_TIME&。需要指出的是,上述AEP_PERTHREAD文件中包括需要传入的参数,并且本实施例含有12个参数,比如,1-16W7 seq 400000pmem/mnt/pmem0 33-48 W7 seq400000pmem/mnt/pmem1,其中第2个和第8个参数W7表示2R1W状态,若该参数为R则表示全读状态,W6则表示全写状态,上述SAMPLE_TIME为测试时间。同样使用PTU工具分别监控10分钟处于所述全读状态、所述全写状态、所述混合读写状态下的所述BPS内存对应的功耗信息,并且每30s读取一次所述功耗信息以得到相应的第二目标功耗信息。
步骤S34: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分别在所述全读状态、所述全写状态以及所述读写状态下所对应的目标功耗值。
步骤S35:基于所述目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确定出所述目标内存的测试结果。
步骤S36: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测试条件,若是,则判定所述待测内存通过功耗测试。
关于上述步骤S31至步骤S32以及步骤S34至步骤S36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待测内存在全读状态、全写状态以及混合读写状态下的功耗信息,从而收集到与所述全读状态、所述全写状态以及所述混合读写状态下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进一步,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出所述待测内存的测试结果,然后,将满足预设测试条件的测试结果的待测内存判定为通过功耗测试,从而完成待测内存的功耗测试。综上,本申请方案能够根据待测内存在不同压力状态下所对应的功耗测试结果能够有效评估持久内存的能效性和功能性的情况,从而间接反映出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情况。
参见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体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相较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
步骤S41:搭建内存功耗测试的测试环境,并将所述测试环境中指定的内存确定为待测内存。
步骤S42:配置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为预设目标模式,并对所述待测内存执行预设格式化操作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
步骤S43:利用第二预设压力测试工具对所述目标内存进行压力测试,并利用所述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压力测试下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测试对应的第三目标功耗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使用FIO工具作为第二预设压力测试工具。例如,使用FIO工具对BPS内存进行压力测试,具体的测试指令为:fio--name=256kB_random_RD_32job_QD1--directory=/mnt/pmem0(1)--ioengine=libpmem--direct=1--thread=1--numjobs=32--iodepth=1--rw=randread--bs=256k--runtime=1800--time_based=1--size=8GB--norandommap=1--randrepeat=0--group_reporting--log_avg_msec=1000&。同样的,使用PTU工具监控10分钟处于所述压力测试下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每30秒读取一次所述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测试对应的第三目标功耗信息。
步骤S44:基于所述第三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在所述压力测试下所对应的目标功耗值。
步骤S45:基于所述目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确定出所述目标内存的测试结果。
步骤S46: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测试条件,若是,则判定所述待测内存通过功耗测试。
关于上述步骤S41至步骤S42以及步骤S44至步骤S46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待测内存在压力测试下的功耗信息,从而收集到与对所述待测内存进行压力测试时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进一步,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出所述待测内存的测试结果,然后,将满足预设测试条件的测试结果的待测内存判定为通过功耗测试,从而完成待测内存的功耗测试。综上,本申请方案能够根据待测内存在不同压力状态下所对应的功耗测试结果能够有效评估持久内存的能效性和功能性的情况,从而间接反映出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情况。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内存功耗测试系统,参见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
环境搭建模块11,用于搭建内存功耗测试的测试环境,并将所述测试环境中指定的内存确定为待测内存;
模式配置模块12,用于配置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为预设目标模式;
格式化模块13,用于对所述待测内存执行预设格式化操作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
状态调整模块14,用于调整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
功耗监控模块15,用于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压力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
目标值确定模块16,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对应的目标功耗值;
测试结果确定模块17,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确定出所述目标内存的测试结果;
条件判断模块18,用于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测试条件,若是,则判定所述待测内存通过功耗测试。
由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预设功耗监控工具分别监控待测内存在不同压力状态下的功耗信息,从而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进一步,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出所述待测内存的测试结果,然后,将满足预设测试条件的测试结果的待测内存判定为通过功耗测试,从而完成待测内存的功耗测试。综上,本申请方案能够根据待测内存在不同压力状态下所对应的功耗测试结果能够有效评估持久内存的能效性和功能性的情况,从而间接反映出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情况。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境搭建模块11,具体包括:
环境搭建单元,用于将BPS内存和普通内存安装至服务器的内存插槽以搭建出相应的硬件测试环境,并更新所述BPS内存的固件和安装预设测试工具以搭建出相应的软件测试环境。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式配置模块12,具体包括:
配置环境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普通内存的操作模式配置为第一级内存模式以确定出与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模式配置环境;
创建单元,用于创建与所述待测内存对应的内存分配目标和命名空间;
配置因子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内存分配目标和所述命名空间确定出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模式配置因子;
第一模式配置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模式配置环境和所述模式配置因子将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配置为所述预设目标模式。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式配置模块12,具体包括:
第二模式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所述BPS内存的操作模式为应用直接访问模式。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格式化模块13,具体包括:
格式化操作单元,用于利用预设格式化工具对所述待测内存对应的所述命名空间进行格式化操作;
文件夹创建单元,用于创建预设目录下的与格式化后的所述命名空间对应的文件夹,以得到目标文件夹;
挂载单元,用于将格式化后的所述命名空间挂载至所述目标文件夹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状态调整模块14和所述功耗监控模块15,具体包括:
第一状态调整单元,将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调整为静置状态;
第一功耗监控单元,用于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静置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静置状态对应的第一目标功耗信息;
第二状态调整单元,用于利用第一预设压力测试工具将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分别调整为全读状态、全写状态以及读写状态;
第二功耗监控单元,用于利用所述预设功耗监控工具分别监控处于所述全读状态、所述全写状态以及所述读写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全读状态、所述全写状态以及所述读写状态对应的第二目标功耗信息;
第三状态调整单元,用于利用第二预设压力测试工具对所述目标内存进行压力测试;
第二功耗监控单元,用于利用所述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压力测试下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测试对应的第三目标功耗信息;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功耗监控模块15,具体包括:
时长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的监控时长,并按照所述监控时长对处于所述压力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进行监控以得到相应的功耗信息;
信息收集单元,用于按照预设信息读取频率读取所述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值确定模块16,具体包括:
第一目标值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在所述静置状态下所对应的目标功耗值;
第二目标值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分别在所述全读状态、所述全写状态以及所述读写状态下所对应的目标功耗值;
第三目标值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在所述压力测试下所对应的目标功耗值。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20结构图,图中的内容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的使用范围的任何限制。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20,具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1、至少一个存储器22、电源23、通信接口24、输入输出接口25和通信总线26。其中,所述存储器2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2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中的相关步骤。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20具体可以为电子计算机。
本实施例中,电源23用于为电子设备20上的各硬件设备提供工作电压;通信接口24能够为电子设备20创建与外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其所遵循的通信协议是能够适用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任意通信协议,在此不对其进行具体限定;输入输出接口25,用于获取外界输入数据或向外界输出数据,其具体的接口类型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要进行选取,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另外,存储器22作为资源存储的载体,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者光盘等,其上所存储的资源可以包括操作系统221、计算机程序222等,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
其中,操作系统221用于管理与控制电子设备20上的各硬件设备以及计算机程序222,其可以是Windows Server、Netware、Unix、Linux等。计算机程序222除了包括能够用于完成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由电子设备20执行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能够用于完成其他特定工作的计算机程序。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步骤。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搭建内存功耗测试的测试环境,并将所述测试环境中指定的内存确定为待测内存;
配置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为预设目标模式,并对所述待测内存执行预设格式化操作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
调整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并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压力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对应的目标功耗值,并基于所述目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确定出所述目标内存的测试结果;
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测试条件,若是,则判定所述待测内存通过功耗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搭建内存功耗测试的测试环境,包括:
将BPS内存和普通内存安装至服务器的内存插槽以搭建出相应的硬件测试环境,并更新所述BPS内存的固件和安装预设测试工具以搭建出相应的软件测试环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为预设目标模式,包括:
将所述普通内存的操作模式配置为第一级内存模式以确定出与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模式配置环境;
创建与所述待测内存对应的内存分配目标和命名空间,并基于所述内存分配目标和所述命名空间确定出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模式配置因子;
基于所述模式配置环境和所述模式配置因子将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配置为所述预设目标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置所述BPS内存的操作模式为应用直接访问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测内存执行预设格式化操作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包括:
利用预设格式化工具对所述待测内存对应的所述命名空间进行格式化操作,并创建预设目录下的与格式化后的所述命名空间对应的文件夹,以得到目标文件夹;
将格式化后的所述命名空间挂载至所述目标文件夹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并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压力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包括:
将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调整为静置状态,并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静置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静置状态对应的第一目标功耗信息;
和/或,利用第一预设压力测试工具将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分别调整为全读状态、全写状态以及读写状态,并利用所述预设功耗监控工具分别监控处于所述全读状态、所述全写状态以及所述读写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全读状态、所述全写状态以及所述读写状态对应的第二目标功耗信息;
和/或,利用第二预设压力测试工具对所述目标内存进行压力测试,并利用所述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压力测试下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测试对应的第三目标功耗信息;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对应的目标功耗值,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在所述静置状态下所对应的目标功耗值;
和/或,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分别在所述全读状态、所述全写状态以及所述读写状态下所对应的目标功耗值;
和/或,基于所述第三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在所述压力测试下所对应的目标功耗值。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压力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包括:
确定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的监控时长,并按照所述监控时长对处于所述压力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进行监控以得到相应的功耗信息;
按照预设信息读取频率读取所述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
8.一种内存功耗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境搭建模块,用于搭建内存功耗测试的测试环境,并将所述测试环境中指定的内存确定为待测内存;
模式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待测内存的操作模式为预设目标模式;
格式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待测内存执行预设格式化操作以得到与所述预设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内存;
状态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目标内存的压力状态;
功耗监控模块,用于利用预设功耗监控工具监控处于所述压力状态的所述目标内存的功耗信息以收集到与所述压力状态对应的目标功耗信息;
目标值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功耗信息确定单根所述目标内存对应的目标功耗值;
测试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功耗值与预设标准功耗值确定出所述目标内存的测试结果;
条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测试条件,若是,则判定所述待测内存通过功耗测试。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的步骤。
CN202210073378.9A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4614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3378.9A CN114461470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3378.9A CN114461470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1470A true CN114461470A (zh) 2022-05-10
CN114461470B CN114461470B (zh) 2023-11-03

Family

ID=81412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3378.9A Active CN114461470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147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50008A1 (en) * 2008-08-25 2010-02-25 Miriam Allalouf Estimat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04317683A (zh) * 2014-09-26 2015-01-28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内存功耗的方法
CN109901962A (zh) * 2019-02-27 2019-06-1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inux下AEP内存的同步混合压力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990207A (zh) * 2019-11-29 2020-04-1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hitley平台的BPS内存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158965A (zh) * 2019-12-13 2020-05-1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bps内存模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50008A1 (en) * 2008-08-25 2010-02-25 Miriam Allalouf Estimat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04317683A (zh) * 2014-09-26 2015-01-28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内存功耗的方法
CN109901962A (zh) * 2019-02-27 2019-06-1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inux下AEP内存的同步混合压力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990207A (zh) * 2019-11-29 2020-04-1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hitley平台的BPS内存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158965A (zh) * 2019-12-13 2020-05-1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bps内存模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1470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02522B (zh) 测试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系统和介质
US11409644B2 (en) Validation of mobile device workflows
CN101593146B (zh) 页面自动化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9388569B (zh) 远程检测客户端环境异常的方法、测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241360A (zh) 一种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70124367A1 (en) Integrated Mobile Diagnostics and Electronic Customer Care Test Script with Browser
CN110569194A (zh) 接口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09602A (zh) 一种软件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835802A (zh) 一种设备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69697B (zh) 一种设备存储性能测试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2506772B (zh) web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61470A (zh) 一种内存功耗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019927B (zh) 一种性能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16107885A (zh) 一种接口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5952098A (zh) 一种性能测试调优方案推荐方法及系统
CN112596750B (zh) 应用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80970A (zh) 一种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86535A (zh) 一种Kubernetes集群的巡检方法、装置及应用
CN114333977A (zh) 一种测试固态硬盘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328439A (zh) 硬件设备的稳定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12698998A (zh) 一种可持续集成的arm服务器出厂测试方法
CN110737598A (zh) 基于页面组件特性对页面内容进行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40134A (zh) 一种url鉴权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597101A (zh) Sdk接入状态检测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90574B (zh) 一种回归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