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1123A -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1123A
CN114461123A CN202210114073.8A CN202210114073A CN114461123A CN 114461123 A CN114461123 A CN 114461123A CN 202210114073 A CN202210114073 A CN 202210114073A CN 114461123 A CN114461123 A CN 114461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projection
screen
coordinate position
control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40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龙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40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11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1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11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投屏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的投屏数据后,将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若接收到遥控器发送的确认指令,则获取遥控器的操控标识在投屏画面的第一坐标位置;将第一坐标位置转换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并将第二坐标位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以使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当前应用界面在第二坐标位置的UI控件对应的功能操作。本发明能实现对移动设备进行多个应用界面的定制操控,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今,科技迅速发展,智能电视和智能手机几乎是每个家庭的标配,而且随着视频内容的大爆炸式发展和人们对用户体验要求的逐步升级,投屏、镜像等多屏互动的方法是一个跨设备的理想方式,并且已经被广泛接受,而且使用时长和频次在快速增加。但是当前投屏和镜像,所有的控制都在移动设备端(手机或平板等)实现,当移动设备内容投屏或者镜像到显示设备(例如电视或显示器)上时,无法使用显示设备的控制指令对移动设备进行反控,导致用户在移动端和大屏端之间频繁切换视线焦点,操作不便的同时,也造成用户体验的下降。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一种技术方案中,通过遥控器发送遥控指令至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确定该遥控指令对应的键值,从预存的键值映射功能表中,将该键值映射为对移动设备进行反控的反控指令,并将该反控指令发送至该移动设备,以对该移动设备进行反向控制。但是由于移动设备中的不同应用界面,用于交互的UI控件往往不同,因此移动设备上的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控件特别多,而遥控器上的控制按钮非常有限,如果只是通过将遥控器上各控制按钮对应的键值,映射为对移动设备进行反向控制的反控指令,可实现的功能操作比较少,因此,如何对移动设备进行多个应用界面的定制操控,以提高用户便利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投屏时显示设备无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多个应用界面的定制操控,导致用户便利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屏控制方法,所述投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的投屏数据后,将所述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若接收到遥控器发送的确认指令,则获取所述遥控器的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的第一坐标位置;
将所述第一坐标位置转换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并将所述第二坐标位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当前应用界面在所述第二坐标位置的UI控件对应的功能操作。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接收到遥控器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控制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入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控的反控模式;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入所述反控模式,则执行:所述若接收到所述遥控器发送的确认指令,则获取遥控器的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的第一坐标位置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的步骤包括:
将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进行预设比例放大后,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所述将所述第一坐标位置转换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坐标位置和所述预设比例,换算得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坐标位置和所述预设比例,换算得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坐标位置对应的横轴坐标值和纵轴坐标值按照所述预设比例缩小,将缩小后的横轴坐标值和纵轴坐标值对应的坐标位置,作为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
可选地,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遥控器对应操控事件而产生的操控指令,控制所述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进行移动。
可选地,所述操控事件包括单击事件和长按事件,所述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遥控器对应操控事件而产生的操控指令,控制所述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进行移动的步骤包括:
若接收到遥控器上的方向键对应单击事件而产生的操控指令,则控制所述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移动预置距离;或者,
若接收到遥控器上的方向键对应长按事件而产生的操控指令,则控制所述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直至所述长按事件停止。
可选地,所述控制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直至所述长按事件停止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长按事件的起始时刻起,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第一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第一预设时长后所述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第二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直至所述长按事件停止,其中,所述第一预置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置速度。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投屏控制装置,所述投屏控制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的投屏数据后,将所述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获取模块,用于若接收到遥控器发送的确认指令,则获取所述遥控器的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的第一坐标位置;
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坐标位置转换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并将所述第二坐标位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当前应用界面在所述第二坐标位置的UI控件对应的功能操作。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投屏器,所述投屏器包括:投屏发射器及投屏接收器,所述投屏发射器用于连接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投屏接收器用于连接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投屏发射器与所述投屏接收器通过无线网络或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投屏接收器和/或投屏发射器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投屏控制程序,所述投屏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投屏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投屏控制程序,所述投屏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投屏控制方法的步骤。
由于第一电子设备中的不同应用界面,用于交互的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控件往往不同。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应用界面既可以指不同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的不同界面,也可以指相同APP的不同界面。例如,在微信应用的登录界面包括登录控件和注册控件等UI控件,微信应用登录进入后的主页面包括“通讯录”控件和“发现”控件等UI控件,支付宝应用登录进入后的主页面包括“扫一扫”控件和“收付款”控件等UI控件。容易理解的是,第一电子设备中的不同应用界面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时,表现为不同的投屏画面。因此,本发明通过在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即移动设备)的投屏数据后,将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即显示设备)进行显示,若接收到遥控器发送的确认指令,则获取该遥控器操控的操控标识在显示界面的第一坐标位置,将所述第一坐标位置转换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并将该第二坐标位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第一电子设备触发当前应用界面在第二坐标位置的UI控件对应的功能操作,从而可直接通过遥控器操控操控标识,落点到在移动设备的投屏画面中的可操控元素:UI控件上,遥控器按下确认按键之后,将操控标识在第二电子设备界面的第一坐标位置,转换为操控标识在第一电子设备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然后将转换后的第二坐标位置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从而触发第一电子设备界面上第二坐标位置的UI控件对应的功能操作。也就是说,本发明基于坐标转换的方式,实现遥控器对第二电子设备投屏画面中的这些可操控元素进行操控,就像手机触屏或者电脑鼠标点击一样,遥控器操控落点的操控标识位置类似于手指在手机触摸屏上的落点位置,或者电脑鼠标在电脑屏落点的操控标识位置,符合用户对投屏画面的操控习惯,实现了对移动设备进行多个应用界面的定制操控,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的功能操作不会受限于遥控器上控制按钮的数量,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克服了投屏时显示设备无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多个应用界面的定制操控,导致用户便利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投屏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投屏连接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投屏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投屏画面中坐标转换的界面显示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投屏控制装置的装置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投屏连接场景示意图。
如图1所示,投屏器包括:投屏发射器及投屏接收器,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个人电脑,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便携计算机等可移动式终端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电视,也可以是显示器,投影仪等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投屏发射器或投屏接收器进行数据传输与交互;投屏发射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投屏接收器进行数据传输与交互,或者投屏发射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与交互;投屏接收器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与交互。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投屏接收器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以及投屏发射器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有线连接方式,可以包括基于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多媒体接口)、USB(Universal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DP(DisplayPort,显示接口)和VGA(Video Graphics Array,视频图形阵列)等有线连接。第一电子设备与投屏发射器和投屏接收器之间、第二电子设备与投屏发射器和投屏接收器之间的无线通信方式,可以包括蓝牙(Bluetooth)、无线宽带(Wi-Fi)、红外通讯等无线通信。
所以,第一电子设备、投屏发射器、投屏接收器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实现投屏时可能的连接方式至少包括:
(1)投屏发射器与投屏接收器连接,第一电子设备画面经过投屏发射器、投屏接收器最终投屏到第二电子设备;
(2)投屏发射器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连接,第一电子设备画面经过投屏发射器投屏到第二电子设备,此时投屏发射器与第二电子设备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相连;
(3)第一电子设备与投屏接收器连接,第一电子设备画面经过投屏接收器投屏到第二电子设备。
参照图2,图2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投屏器还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通信总线1002,网络接口1003,存储器1004。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网络接口1003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4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4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运行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4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存储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以及投屏控制程序。
在图2所示的运行设备中,网络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本发明运行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4可以设置在运行设备中,所述运行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投屏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的投屏数据后,将所述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若接收到遥控器发送的确认指令,则获取所述遥控器的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的第一坐标位置;
将所述第一坐标位置转换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并将所述第二坐标位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当前应用界面在所述第二坐标位置的UI控件对应的功能操作。
由于移动设备(手机或平板等)中的不同应用界面,用于交互的UI控件往往不同,因此移动设备上的UI控件特别多,例如移动设备为手机时,手机界面为触控设计,所以手机界面上的交互元素特别多。而遥控器上的控制按钮非常有限,如果只是通过将遥控器上各控制按钮对应的键值,映射为对移动设备上的UI控件进行反向控制的反控指令,可实现的功能操作比较少。
基于此,请参照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在投屏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投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的投屏数据后,将所述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是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和便携计算机等移动设备。第二电子设备是指包括电视、显示器和投影仪等显示设备。可以理解的是,该投屏数据中包括至少一个投屏画面,当然,该投屏数据还可包括音频数据,可将投屏数据中的音频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与对应的投屏画面一起同步播放。
在本实施例中的投屏控制方法应用于投屏器,投屏器分为具有有线和无线通信能力的投屏发射器和投屏接收器,在投屏发射器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或者以内置的方式存在于移动设备内部。在本实施例中,投屏器投屏发射器为投屏发起方的数据发送设备,对投屏器投屏发射器与投屏发起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不做限定。
投屏接收器同样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用作显示器的显示设备,如显示器或电视等。当投屏接收器为独立通信外设时,适用于显示器设备,当投屏接收器为电视内置的通信模块时,适用于电视设备。在本实施例中,投屏器投屏接收器为投屏受理方的数据接收设备,对投屏器投屏接收器与投屏受理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不做限定。
步骤S200,若接收到遥控器发送的确认指令,则获取所述遥控器的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的第一坐标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该操控标识可通过遥控器的操控在该投屏画面上进行移动。该操控标识可包括十字光标、箭头标和框选标等,本实施例不作具体的限定。该确认指令是指按压遥控器上具有确认功能的按键而触发的指令。该第一坐标位置是指投屏接收器接收到确认指令时,遥控器操控的操控标识在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界面的当前坐标位置。
步骤S300,将所述第一坐标位置转换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并将所述第二坐标位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预设的坐标映射表,将该第一坐标位置映射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其中,该坐标映射表存储有第一坐标位置与第二坐标位置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该坐标映射表可预先存储于投屏接收器或投屏发射器中。具体地,投屏接收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的投屏数据后,将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当投屏接收器接收到遥控器发送的确认指令时,在一实施例中,投屏接收器可根据自身存储的坐标映射表,查询得到该第一坐标位置映射的第二坐标位置,然后将该第二坐标位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以使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当前应用界面在该第二坐标位置的UI控件对应的功能操作,实现对第一电子设备的反向控制。在另一实施例中,投屏接收器可根据自身存储的坐标映射表,查询得到该第一坐标位置映射的第二坐标位置,并将该第二坐标位置发送至投屏发射器,然后经过该投屏发射器将第二坐标位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以使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当前应用界面在该第二坐标位置的UI控件对应的功能操作,实现对第一电子设备的反向控制。在又一实施例中,投屏接收器可将该第一坐标位置发送至投屏发射器,投屏发射器接收到该第一坐标位置后,根据自身存储的坐标映射表,查询得到该第一坐标位置对应的第二坐标位置,并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以使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当前应用界面在第二坐标位置的UI控件对应的功能操作,实现对第一电子设备的反向控制。也就是说,投屏接收器将该第二坐标位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直接发送”的形式,也可以通过“间接发送”的形式。
由于第一电子设备中的不同应用界面,用于交互的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控件往往不同。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应用界面既可以指不同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的不同界面,也可以指相同APP的不同界面。例如,在微信应用的登录界面包括登录控件和注册控件等UI控件,微信应用登录进入后的主页面包括“通讯录”控件和“发现”控件等UI控件,支付宝应用登录进入后的主页面包括“扫一扫”控件和“收付款”控件等UI控件。容易理解的是,第一电子设备中的不同应用界面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时,表现为不同的投屏画面。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在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即移动设备)的投屏数据后,将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即显示设备)进行显示,若接收到遥控器发送的确认指令,则获取该遥控器操控的操控标识在显示界面的第一坐标位置,将所述第一坐标位置转换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并将该第二坐标位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第一电子设备触发当前应用界面在第二坐标位置的UI控件对应的功能操作,从而可直接通过遥控器操控操控标识,落点到在移动设备的投屏画面中的可操控元素:UI控件上,遥控器按下确认按键之后,将操控标识在第二电子设备界面的第一坐标位置,转换为操控标识在第一电子设备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然后将转换后的第二坐标位置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从而触发第一电子设备界面上第二坐标位置的UI控件对应的功能操作。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基于坐标转换的方式,实现遥控器对第二电子设备投屏画面中的这些可操控元素进行操控,就像手机触屏或者电脑鼠标点击一样,遥控器操控落点的操控标识位置类似于手指在手机触摸屏上的落点位置,或者电脑鼠标在电脑屏落点的操控标识位置,符合用户对投屏画面的操控习惯,实现了对移动设备进行多个应用界面的定制操控,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的功能操作不会受限于遥控器上控制按钮的数量,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克服了投屏时显示设备无法对移动设备进行多个应用界面的定制操控,导致用户便利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助于理解,可参照图4,在图4展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第二电子设备为电视。在电视接收到手机的投屏数据后,将投屏数据中的手机画面显示于电视的显示界面,并通过按压遥控器的方向键控制操控标识移动,并落点到电机投屏的手机画面中的UI控件:控件1、控件2或控件3,然后按下遥控器的确认键,则可基于本实施例方案的坐标转换方式,使手机触发控件1、控件2或控件3对应的功能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A10,若接收到遥控器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控制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入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控的反控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按压遥控器或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特定按键,而触发第一控制指令,使第二电子设备进入反控模式,第二电子设备进入反控模式后,用户才可操控遥控器,对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控,例如对第一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的显示数据进行下滑操作或者上滑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按压遥控器或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某一特定按键,触发该第一控制指令,然后投屏接收器接收到该第一控制指令后,控制第二电子设备进入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控的反控模式。在另一实施例中,用户通过按压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某一特定按键,触发该第一控制指令,然后投屏发射器接收到该第一控制指令,并将该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电子设备进入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控的反控模式。在又一实施例中,用户通过按压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某一特定按键,触发该第一控制指令,然后投屏发射器接收到该第一控制指令,并将该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投屏接收器,投屏接收器接收到该第一控制指令后,控制第二电子设备进入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控的反控模式。
步骤A20,若检测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入所述反控模式,则执行:所述若接收到所述遥控器发送的确认指令,则获取遥控器的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的第一坐标位置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考虑到投屏器在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后,控制第二电子设备进入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控的反控模式,可能存在控制失灵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使投屏器将控制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反控模式的指令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可能存在异常重启、内部程序出错、短时掉电等异常原因导致无法有效接收投屏器发送的该指令,进而使得第二电子设备并没有进入反控模式。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投屏器检测第二电子设备是否进入反控模式,若未进入反控模式,投屏器可通过继续将控制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反控模式的指令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尽量避免第二电子设备由于异常原因而未进入反控模式,并在确保第二电子设备进入反控模式后,再执行后续的步骤:若接收到遥控器发送的确认指令,则获取遥控器的操控标识在该投屏画面的第一坐标位置,提高本实施例方案中对第一电子设备实现反向控制的鲁棒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的步骤包括:
步骤B10,将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进行预设比例放大后,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所述将所述第一坐标位置转换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步骤B20,根据所述第一坐标位置和所述预设比例,换算得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的投屏界面与第一电子设备的原始投屏画面之间的比值,该比值应该等于该预设比例,以实现投屏界面与投屏图像的适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知晓操控标识在第二电子设备投屏界面的第一坐标位置,以及该预设比例,可将该第一坐标位置换算成操控标识在第一电子设备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
本实施例通过在投屏器接收第一电子设备的投屏数据后,将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进行预设比例放大后,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其中,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设有操控标识,该操控标识可基于遥控器的操控事件而进行移动,若接收到遥控器发送的确认指令,则获取该遥控器操控的操控标识在该投屏画面的第一坐标位置,根据该第一坐标位置和预设比例,换算得到操控标识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并将该第二坐标位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第一电子设备触发当前应用界面在第二坐标位置的UI控件对应的功能操作。相比于上述提及的根据投屏器预先存储的坐标映射表,将该第一坐标位置映射为第二坐标位置的方式,本实施例通过根据该第一坐标位置和预设比例,换算为操控标识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从而无需将第二电子设备端投屏画面中的每一个坐标均要准确映射对应在第一电子设备端当前应用界面的坐标,进而降低了坐标映射的分析难度,同时也不必将坐标映射表存储于投屏器,释放了投屏器的存储空间,通过本实施例的坐标换算方式,可简单准确的将该第一坐标位置转换为第一电子设备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坐标位置和所述预设比例,换算得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步骤C10,将所述第一坐标位置对应的横轴坐标值和纵轴坐标值按照所述预设比例缩小,将缩小后的横轴坐标值和纵轴坐标值对应的坐标位置,作为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
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坐标位置对应的横轴坐标值和纵轴坐标值按照预设比例缩小,将缩小后的横轴坐标值和纵轴坐标值对应的坐标位置,作为该操控标识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从而准确地实现将操控标识在第二电子设备界面的第一坐标位置,换算为操控标识在第一电子设备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遥控器对应操控事件而产生的操控指令,控制所述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进行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操控标识显示于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用户可通过按压遥控器的方向键来使该操控标识在显示界面上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操控事件包括单击事件和长按事件,所述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遥控器对应操控事件而产生的操控指令,控制所述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进行移动的步骤包括:
步骤D10,若接收到遥控器上的方向键对应单击事件而产生的操控指令,则控制所述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移动预置距离;或者,
步骤D20,若接收到遥控器上的方向键对应长按事件而产生的操控指令,则控制所述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直至所述长按事件停止。
在本实施例中,单击事件是指按压下方向键后,在预置时长内紧接着松开该方向键。长按时间是指压下方向键后,超过预置时长还未松开该方向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该预置时长一般为1秒左右。其中,该方向键为上向键、下向键、左向键和右向键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该预置距离和预置速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更贴切用户的操控习惯为准,本实施例不作具体的限定。
本实施例通过若接收到遥控器上的方向键对应单击事件而产生的操控指令,则控制操控标识向方向键对应的方向移动预置距离,若接收到遥控器上的方向键对应长按事件而产生的操控指令,则控制操控标识向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直至该长按事件停止,从而便于用户灵活的操控操控标识,快速准确地落点至用户意图触发的UI控件对应位置区域,进一步提高了用户通过遥控器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控的操控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直至所述长按事件停止的步骤包括:
步骤E10,从所述长按事件的起始时刻起,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第一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第一预设时长后所述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第二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直至所述长按事件停止,其中,所述第一预置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置速度。
在本实施例,该第一预置速度和第二预置速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以更贴切用户的操控习惯为准,本实施例不作具体的限定,但是需满足第一预置速度小于第二预置速度。
本实施例通过从长按事件的起始时刻起,第一预设时长内操控标识向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第一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第一预设时长后操控标识向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第二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直至长按事件停止,其中,该第一预置速度小于第二预置速度,从而使得遥控器上的方向键对应长按事件的起始时刻起,操控标识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移动速度小于第一预设时长后的移动速度,进而更贴切用户对操控标识的操控习惯,使得快速准确地落点至用户意图触发的UI控件对应位置区域,提高了用户通过遥控器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控的操控体验。
此外,参照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投屏控制装置,所述投屏控制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10,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的投屏数据后,将所述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获取模块20,用于若接收到遥控器发送的确认指令,则获取所述遥控器的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的第一坐标位置;
转换模块30,用于将所述第一坐标位置转换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并将所述第二坐标位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当前应用界面在所述第二坐标位置的UI控件对应的功能操作。
可选地,发送模块10,还用于:
若接收到遥控器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控制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入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控的反控模式;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入所述反控模式,则执行:所述若接收到所述遥控器发送的确认指令,则获取遥控器的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的第一坐标位置的步骤。
可选地,发送模块10,还用于:
将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进行预设比例放大后,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可选地,转换模块30,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坐标位置和所述预设比例,换算得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
可选地,转换模块30,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坐标位置对应的横轴坐标值和纵轴坐标值按照所述预设比例缩小,将缩小后的横轴坐标值和纵轴坐标值对应的坐标位置,作为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
可选地,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遥控器对应操控事件而产生的操控指令,控制所述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进行移动。
可选地,所述操控事件包括单击事件和长按事件,获取模块20,还用于:
若接收到遥控器上的方向键对应单击事件而产生的操控指令,则控制所述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移动预置距离;或者,
若接收到遥控器上的方向键对应长按事件而产生的操控指令,则控制所述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直至所述长按事件停止。
可选地,获取模块20,还用于:
从所述长按事件的起始时刻起,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第一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第一预设时长后所述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第二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直至所述长按事件停止,其中,所述第一预置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置速度。
其中,投屏控制装置的各个功能模块实现的步骤可参照本发明投屏控制方法的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投屏器,所述投屏器包括:投屏发射器及投屏接收器,所述投屏发射器用于连接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投屏接收器用于连接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投屏发射器与所述投屏接收器通过无线网络或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投屏接收器和/或投屏发射器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投屏控制程序,所述投屏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投屏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还可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以用于实现上述投屏控制方法各实施例的步骤。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投屏控制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的投屏数据后,将所述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若接收到遥控器发送的确认指令,则获取所述遥控器的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的第一坐标位置;
将所述第一坐标位置转换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并将所述第二坐标位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当前应用界面在所述第二坐标位置的UI控件对应的功能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接收到遥控器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控制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入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控的反控模式;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入所述反控模式,则执行:所述若接收到所述遥控器发送的确认指令,则获取遥控器的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的第一坐标位置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的步骤包括:
将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进行预设比例放大后,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所述将所述第一坐标位置转换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坐标位置和所述预设比例,换算得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坐标位置和所述预设比例,换算得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坐标位置对应的横轴坐标值和纵轴坐标值按照所述预设比例缩小,将缩小后的横轴坐标值和纵轴坐标值对应的坐标位置,作为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遥控器对应操控事件而产生的操控指令,控制所述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进行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事件包括单击事件和长按事件,所述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遥控器对应操控事件而产生的操控指令,控制所述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进行移动的步骤包括:
若接收到遥控器上的方向键对应单击事件而产生的操控指令,则控制所述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移动预置距离;或者,
若接收到遥控器上的方向键对应长按事件而产生的操控指令,则控制所述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直至所述长按事件停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直至所述长按事件停止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长按事件的起始时刻起,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第一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第一预设时长后所述操控标识向所述方向键对应的方向以第二预置速度进行移动,直至所述长按事件停止,其中,所述第一预置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预置速度。
8.一种投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控制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的投屏数据后,将所述投屏数据中的投屏画面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获取模块,用于若接收到遥控器发送的确认指令,则获取所述遥控器的操控标识在所述投屏画面的第一坐标位置;
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坐标位置转换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界面的第二坐标位置,并将所述第二坐标位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当前应用界面在所述第二坐标位置的UI控件对应的功能操作。
9.一种投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器包括:投屏发射器及投屏接收器,所述投屏发射器用于连接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投屏接收器用于连接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投屏发射器与所述投屏接收器通过无线网络或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投屏接收器和/或投屏发射器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投屏控制程序,所述投屏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投屏控制程序,所述投屏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210114073.8A 2022-01-30 2022-01-30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4611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4073.8A CN114461123A (zh) 2022-01-30 2022-01-30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4073.8A CN114461123A (zh) 2022-01-30 2022-01-30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1123A true CN114461123A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11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4073.8A Pending CN114461123A (zh) 2022-01-30 2022-01-30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11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7571A (zh) * 2022-05-18 2022-06-17 深圳麦风科技有限公司 电脑终端控制ios终端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9159A (zh) * 2012-03-12 2012-08-0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遥控器模拟鼠标移动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917129A (zh) * 2012-10-17 2013-02-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过电视遥控器删除移动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的方法
CN103197770A (zh) * 2013-04-01 2013-07-10 深圳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遥控器模拟鼠标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122720A1 (en) * 2012-10-31 2014-05-01 Elwha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device data
CN112083867A (zh) * 2020-07-29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设备的对象拖拽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9159A (zh) * 2012-03-12 2012-08-0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遥控器模拟鼠标移动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917129A (zh) * 2012-10-17 2013-02-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过电视遥控器删除移动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的方法
US20140122720A1 (en) * 2012-10-31 2014-05-01 Elwha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device data
CN103197770A (zh) * 2013-04-01 2013-07-10 深圳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遥控器模拟鼠标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12083867A (zh) * 2020-07-29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设备的对象拖拽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7571A (zh) * 2022-05-18 2022-06-17 深圳麦风科技有限公司 电脑终端控制ios终端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44266A1 (zh) 智能电视的远程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和智能电视
JP6488375B2 (ja) デバイス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US10572267B2 (en) Bios user interface control using mobile device
JP539872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記録媒体、及び集積回路
CN108958569B (zh) 智能电视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智能电视
CN108132744B (zh) 一种遥控智能设备的方法与设备
WO2021164177A1 (zh) 播放媒体资源的方法、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JP6289758B2 (ja) 制御プログラムダウンロード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5065118A (ja) リモコン機能付き携帯端末及びリモコンサーバ
CN103634634A (zh) 遥控器以及呈现受控设备显示器的快照的方法
CN114296580A (zh) 显示设备及用户界面的控制方法
CN111338546A (zh) 控制头戴显示设备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14415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4768055B (zh) 显示设备、移动设备、系统及其连接的设置控制方法
CN114461123A (zh)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61124B (zh)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40095049A1 (en) Control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140215347A1 (en) Portabl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90052745A1 (en) Method For Presenting An Interface Of A Remote Controller In A Mobile Device
CN114466239B (zh)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5018273A1 (zh) 对象选择方法及终端
CN111078113A (zh) 侧边栏编辑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23255A (zh) 一种显示设备、终端设备及镜像投屏反控方法
CN111405334B (zh) 显示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显示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16410A (zh) 基于电视游戏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