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55413A - 电梯困人告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梯困人告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55413A
CN114455413A CN202210110647.4A CN202210110647A CN114455413A CN 114455413 A CN114455413 A CN 114455413A CN 202210110647 A CN202210110647 A CN 202210110647A CN 114455413 A CN114455413 A CN 114455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detected
door opening
information
time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06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55413B (zh
Inventor
李俊伟
黄泽峰
钟思阳
范文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06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554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55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55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55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55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2Devices monitoring the user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02Indicators
    • B66B3/008Displaying information not related to the elevator, e.g. weather, publicity, internet or TV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Landscapes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困人告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监测电梯内部的乘客情况以及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若乘客情况和运行状态信息满足困人条件,进入等待状态,并在等待状态下检测电梯的开门次数。当等待状态结束时,控制电梯开门,再等待目标时长。若开门次数小于预设次数,以及,在目标时长内未检测到电梯移动且未检测到电梯开门成功,触发困人告警,从而提高电梯困人告警的准确性,又能够明确告知外界存在电梯困人情况,减少不必要的人为沟通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

Description

电梯困人告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困人告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内通常设有报警装置,乘客可以在被困电梯时通过报警装置向外界发出求救。然而,这种方式需要外界人员与乘客取得联系,才能确认发生电梯困人事件,再安排部署救援工作,这往往会浪费不必要的确认时间,不利于及时救援。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困人告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准确的电梯困人告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困人告警方法,包括:
监测电梯内部的乘客情况以及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
若所述乘客情况和所述运行状态信息满足困人条件,进入等待状态,并在所述等待状态下检测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
当所述等待状态结束时,控制所述电梯开门;
等待目标时长;
若所述开门次数小于预设次数,以及,在所述目标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且未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触发困人告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入等待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等待状态下,等待第一时长;
若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或者所述电梯移动,继续执行所述监测电梯内部的乘客情况以及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的步骤;
若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且未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通过所述电梯内部的目标设备输出安抚信息;
等待第二时长;
若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或者所述电梯移动,停止通过所述目标设备输出所述安抚信息,并继续执行所述监测电梯内部的乘客情况以及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的步骤;
若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且未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结束所述等待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梯内部的目标设备包括显示设备和音频设备;所述通过所述电梯内部的目标设备输出安抚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音频设备播放安抚语音;
通过所述显示设备生成显示界面,所述显示界面用于显示安抚信息;采集所述电梯内部的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调整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参数,使得所述显示参数与所述环境信息相匹配,所述显示参数中包括显示色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等待状态下检测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包括:
若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则将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累计增加一次;或者,若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则重置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
若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则将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累计增加一次;或者,若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则重置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目标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将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累计增加一次;或者,若在所述目标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则重置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电梯开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电梯在第三时长内进入告警冷却状态;
所述若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且未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通过所述电梯内部的目标设备输出安抚信息,包括:
若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且未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以及所述电梯未处于所述告警冷却状态,通过所述电梯内部的目标设备输出安抚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且未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以及所述电梯处于所述告警冷却状态,继续执行所述监测电梯内部的乘客情况以及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电梯移动事件,且所述电梯处于所述告警冷却状态,解除所述电梯的告警冷却状态;
其中,所述电梯移动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在所述目标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困人告警,包括:
生成所述电梯对应的告警通知;
根据当前时间点,确定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当前时间点之前第四时长内对应的时间段,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当前时间点之后第五时长内对应的时间段;
获取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对所述电梯内部的第一监测信息,并采集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对所述电梯内部的第二监测信息;
将所述告警通知、所述第一监测信息和所述第二监测信息发送给预设的监控终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困人条件包括:所述乘客情况包括至少一位乘客、所述电梯处于关门状态且所述电梯的滞留时长达到预设时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梯困人告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电梯内部的乘客情况以及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乘客情况和所述运行状态信息满足困人条件时,进入等待状态,并在所述等待状态下检测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等待状态结束时,控制所述电梯开门;
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梯开门之后等待目标时长,以及,若所述开门次数小于预设次数,且在所述目标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且未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触发困人告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方法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出的电梯困人告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通过监测电梯内部的乘客情况以及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可以在乘客情况和运行状态信息满足困人条件时,先进入等待状态,并在等待状态下检测电梯的开门次数。当等待状态结束时,再远程控制电梯开门,并等待目标时长。等待状态用于防误判,如果等待状态下的开门次数小于预设次数,说明电梯存在开门问题,此时,如果在目标时长内仍未能检测到电梯开门成功或电梯移动,说明电梯的自动解救或恢复机制也失效,则触发困人告警,从而提高电梯困人告警的准确性,又能够明确告知外界存在电梯困人情况,减少不必要的人为沟通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困人告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等待机制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步骤S320的一种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一种电梯困人告警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有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困人告警方法,可应用于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适用于电梯。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11、处理器12、网络接口13及数据总线14。
存储器11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至少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可为如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等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电子设备的硬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外部存储器,例如电子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存储器21的可读存储介质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电子设备的电梯困人告警程序等。存储器2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处理器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用于运行存储器1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处理数据,例如执行电梯困人告警程序等。
网络接口13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和无线接口,通常用于在该电子设备与电梯控制系统之间,以及该电子设备与其他传感装置、电梯内部设备、监控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数据总线1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以及图1所示各个装置、模块之间的连接通信。
图1仅示出了具有组件11-14的电子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梯困人告警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梯困人告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基于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处理器12执行存储器11中存储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步骤S200:监测电梯内部的乘客情况以及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乘客情况可以包括电梯内部的乘客数量,进一步的,乘客情况还可以包括乘客状态信息,而乘客状态信息包括乘客的性别、年龄、面部表情信息、声音信息、姿态信息和动作信息等,故监测的乘客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一些实现方式中,电梯内部设有拍摄装置,通过获取拍摄装置对电梯内部实时采集的拍摄图像,对拍摄图像进行人数识别,得到乘客数量,人数识别算法包括但不限于基于运动检测(比如帧差分算法)、基于神经网络(比如支持向量机)和基于深度学习(比如单镜头多箱式人脸检测)的目标检测算法。实际应用中,拍摄装置与电子设备通过局域网络通信连接,故拍摄装置可以将拍摄或处理的数据通过局域网络推送给电子设备,以解决无法访问因特网时的数据传输问题。
一些实现方式中,还可以从拍摄图像中截取乘客的脸部图像,并对脸部图像进行人脸属性识别,得到乘客的年龄、性别和面部表情信息等人脸属性信息。从拍摄图像中截取乘客的身体图像,并对身体图像进行人体姿态识别,得到乘客的姿态信息。以及,对采集的多帧拍摄图像进行动作检测,得到乘客的动作信息。
一些实现方式中,电梯内部设有音频采集装置,比如麦克风等,通过获取音频采集装置采集的音频数据,从音频数据中识别出乘客的声音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梯的运行速度、高度、停靠楼层、开关门状态以及电梯是否故障。具体的,可以通过串口通信从电梯控制系统采集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
步骤S210:若乘客情况和运行状态信息满足困人条件,进入等待状态,并在等待状态下检测电梯的开门次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困人条件可以根据人为经验设置及调整。一种实现方式中,困人条件可以包括:乘客情况包括至少一位乘客、电梯处于关门状态且电梯的滞留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预设时长可以是人为设定,比如预设时长为30秒,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他实现方式中,困人条件还可以包括:乘客情况包括至少一位乘客,且识别出乘客的动作信息为预设的求救动作,或者识别出乘客的声音信息为预设的求救语音,或者接收到乘客通过电梯内部设备输入的求救信息(比如乘客按压电梯内的机械求救按钮,或者乘客点击电梯内部显示屏上的被困求救键)。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等待机制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进入等待状态,还包括以下步骤S300至S350:
步骤S300:在等待状态下,等待第一时长。
步骤S310:若在第一时长内检测到电梯开门成功或者电梯移动,继续执行步骤S200。
具体的,从电梯控制系统读取电梯门锁回路电流值,可以确定电梯处于开门状态或者关门状态。通过获取设于电梯上的运动传感装置所采集的运动数据,可以确定电梯是否移动。
步骤S320:若在第一时长内未检测到电梯开门成功且未检测到电梯移动,通过电梯内部的目标设备输出安抚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梯内部的目标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通话设备、显示设备、音频设备和灯光设备中至少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或触控屏等,音频设备包括扬声器或音箱等,灯光设备包括照明灯或氛围灯等,均不做具体限定。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如果电梯内部的目标设备包括显示设备和音频设备,则步骤S320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21:通过音频设备播放安抚语音。
示例性的,通过音频设备播放安抚语音:“请按楼层按钮,如长时间不出电梯,电梯将通知物业和维保人员前来救援,请您耐心等待”。
步骤S322:通过显示设备生成显示界面,显示界面用于显示安抚信息。
示例性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有“请按楼层按钮”的字样,并播放引导乘客正确应对电梯被困情况的引导动画。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乘客情况识别出乘客年龄,则可以获取与乘客年龄匹配的安抚信息进行播放,比如,为小孩播放情绪安抚动画。
步骤S323:采集电梯内部的环境信息。
其中,环境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梯内部的温度数据、亮度数据和声音分贝等。相应的,可以通过设于电梯内部的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通过设于电梯内部的光线传感器采集亮度数据,通过设于电梯内部的声音传感器采集声音分贝。
步骤S324:根据环境信息调整显示界面的显示参数,使得显示参数与环境信息相匹配,显示参数中包括显示色调。
可以理解,为实现最优的情绪安抚作用,可以预先为不同环境条件设置与之匹配的显示参数。示例性的,若环境信息中亮度数据的取值较小(比如低于预设亮度值),则将显示色调调整为白色或其他明亮色调,方便在电梯内部缺少光源时补充照明。若环境信息中温度数据的取值较高(比如高于预设温度值),则将显示色调调整为冷色调,有利于消除烦躁感及情绪安抚。若环境信息中温度数据的取值较低(比如低于预设温度值),将显示色调调整为暖色调。
可见,采用步骤S321至S324,能够结合声音和可视化显示画面对电梯乘客进行安抚,同时保证显示画面的参数根据轿厢环境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起到积极的情绪引导效果。
可选的,若环境信息中声音分贝的取值较高(比如高于预设分贝值),还可以将音频设备的播放音量调高;若声音分贝的取值较低(比如低于预设分贝值),则将音频设备的播放音量调低。
可选的,显示参数还可以包括显示亮度和显示字体大小等。示例性的,若根据乘客情况确定电梯内部的乘客包括老人,则对显示字体大小进行放大调整。
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环境信息调整灯光设备的发光参数,使得发光参数与环境信息相匹配,发光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发光颜色和发光亮度。示例性的,若环境信息中温度数据的取值较高(比如高于预设温度值),则将发光颜色调整为冷色调。若环境信息中温度数据的取值较低(比如低于预设温度值),将发光颜色调整为暖色调。
步骤S330:等待第二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均可以是人为设定,比如,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均为10秒,或者,第一时长为5秒,第二时长为10秒,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340:若在第二时长内检测到电梯开门成功或者电梯移动,停止通过目标设备输出安抚信息,并继续执行步骤S200。
步骤S350:若在第二时长内未检测到电梯开门成功且未检测到电梯移动,结束等待状态。
可见,基于上述步骤S300至S350,若电梯在第一时长内移动或开门成功,说明电梯仍符合脱离条件,则退出本次等待状态以重新监测电梯是否满足困人条件,起到防误判效果。若电梯在第一时长内未移动或未开门,则对电梯乘客进行情绪安抚,再在对电梯乘客做出有效回应的情况下,在第二时长内进行二次防误判的判断,若电梯仍未移动或开门,则结束等待状态,以便推进后续的困人救助流程,这样既能够从电梯运行层面准确识别发生困人事件的客观条件,也能够及时加入对乘客的信息反馈,有效地发挥等待状态的多功效性。
进一步的,在等待状态下检测电梯的开门次数,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情况:
若在第一时长内检测到电梯开门成功,则将电梯的开门次数累计增加一次;或者,若在第一时长内检测到电梯移动,则重置电梯的开门次数。可选的,重置开门次数可以表示将开门次数归零。
若在第二时长内检测到电梯开门成功,则将电梯的开门次数累计增加一次;或者,若在第二时长内检测到电梯移动,则重置电梯的开门次数。
相应的,若在目标时长内检测到电梯开门成功,将电梯的开门次数累计增加一次;或者,若在目标时长内检测到电梯移动,则重置电梯的开门次数。
可以理解,电梯的开门次数可以是不断调整的变量。一方面,只要电梯移动,则重置开门次数,表示一次困人事件的解除。另一方面,若电梯开门成功,将开门次数增加一次,表示一次困人事件中开门次数的累计结果,以便于根据开门次数的累计结果进行不同电梯异常场景的判别。
步骤S220:当等待状态结束时,控制电梯开门。
可选的,可以向电梯控制系统发送开门控制指令,使得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开门。为了保证开门安全性,还可以先根据采集的运行状态信息判断电梯是否满足预启动条件,若满足预启动条件,则控制电梯开门。若不满足预启动条件,则直接触发困人告警。预启动条件可以包括:电梯处于可开门区域内,且电梯的运行速度低于0.3m/s,对此不做限定。其中,通过电梯控制系统获取平层开关及门区开关的开关状态,可以判断电梯是否处于可开门区域内。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20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电梯在第三时长内进入告警冷却状态。相应的,步骤S340具体可以为:若在第一时长内未检测到电梯开门成功且未检测到电梯移动,以及电梯未处于告警冷却状态,通过电梯内部的目标设备输出安抚信息。另一种情况下,若在第一时长内未检测到电梯开门成功且未检测到电梯移动,且电梯处于告警冷却状态,继续执行步骤S200。
其中,第三时长可以是人为设定,比如第三时长为60秒,不做具体限定。控制电梯在第三时长内进入告警冷却状态,能够防止两次告警的触发时间间隔过短以造成频繁告警。
进一步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检测到电梯移动事件,且电梯处于告警冷却状态,解除电梯的告警冷却状态。具体的,电梯移动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第一时长内检测到电梯移动;在第二时长内检测到电梯移动;在目标时长内检测到电梯移动。可见,当电梯移动时,说明电梯恢复运行,此时电梯状态发生变化,故取消告警冷却以进入新一轮的困人监测,从而提高告警监测的时效性,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电梯异常场景。
步骤S230:等待目标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时长可以是人为设定,比如,目标时长为10秒,不做限定。
步骤S240:若开门次数小于预设次数,以及在目标时长内未检测到电梯移动且未检测到电梯开门成功,触发困人告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次数是人为设定,比如预设次数为2次,不做限定。一种情况下,若在目标时长内检测到电梯移动或者电梯开门成功,则可以继续执行步骤S200,实现新一轮的困人监测,同时停止通过目标设备输出安抚信息。另一种情况下,若开门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可以触发其他电梯异常检测方法,从而将电梯困人场景与其他电梯异常场景有效区分。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触发困人告警具体可以为:
首先,生成电梯对应的告警通知。其中,告警通知包括但不限于电梯对应的告警类型、发生时间和电梯信息,电梯信息包括不限于电梯类别、安装地点、电梯编号和停留高度,告警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困人告警、乘客晕倒告警、电梯夹人告警和电梯错层开门告警。可以理解,在电梯困人的场景下,告警类型为困人告警。
之后,根据当前时间点,确定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第一时间段为当前时间点之前第四时长内对应的时间段,第二时间段为当前时间点之后第五时长内对应的时间段。获取在第一时间段内对电梯内部的第一监测信息,并采集在第二时间段内对电梯内部的第二监测信息。其中,第四时长和第五时长是人为设定,比如第四时长和第五时长均为90秒,则第一时间段为当前时间点之前的90秒,第二时间段为当前时间点之后的90秒,亦不做限定。而,第一监测信息和第二监测信息的信息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拍摄图像、录像和音频中至少一种。
基于此,可以将告警通知、第一监测信息和第二监测信息发送给预设的监控终端,监控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移动终端和电脑终端。其中,服务器接收到告警通知、第一监测信息和第二监测信息之后,也可以将信息推送给安装有监控软件的客户端。监控软件可以是集成电梯状态监控、故障记录查看、轿厢录像浏览等功能的软件平台,并以网页端或移动端应用的形式安装在客户端上。可选的,监控终端以弹窗形式显示告警通知,并可以响应于用户操作生成用于查看监测信息的查看界面。
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触发困人告警的方式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将告警通知代入短信模板,得到告警短信,并将告警短信发送给目标手机号的手机终端,目标手机号表示相关监控人员的手机号。2、根据目标手机号拨打困人告警电话。3、建立电梯内部的通话设备与监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具体的,如果通话设备具备显示屏,还可以在显示屏上生成视频通话界面,以实现与监控人员的视频通话对讲,便于监控人员了解轿厢内乘客的具体情况。
可见,实施上述方法实施例,能够提高电梯困人告警的准确性,又能够明确告知外界存在电梯困人情况,减少不必要的人为沟通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困人告警装置。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一种电梯困人告警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电梯困人告警装置500包括监测模块510、检测模块520、控制模块530以及触发模块540,其中:
监测模块510,用于监测电梯内部的乘客情况以及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
检测模块520,用于在乘客情况和运行状态信息满足困人条件时,进入等待状态,并在等待状态下检测电梯的开门次数。
控制模块530,用于在等待状态结束时,控制电梯开门。
触发模块540,用于在控制电梯开门之后等待目标时长,以及,若开门次数小于预设次数,且在目标时长内未检测到电梯移动且未检测到电梯开门成功,触发困人告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亦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电梯困人告警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电梯困人告警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设备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
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申请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申请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梯困人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电梯内部的乘客情况以及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
若所述乘客情况和所述运行状态信息满足困人条件,进入等待状态,并在所述等待状态下检测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
当所述等待状态结束时,控制所述电梯开门;
等待目标时长;
若所述开门次数小于预设次数,以及,在所述目标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且未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触发困人告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等待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等待状态下,等待第一时长;
若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或者所述电梯移动,继续执行所述监测电梯内部的乘客情况以及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的步骤;
若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且未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通过所述电梯内部的目标设备输出安抚信息;
等待第二时长;
若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或者所述电梯移动,停止通过所述目标设备输出所述安抚信息,并继续执行所述监测电梯内部的乘客情况以及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的步骤;
若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且未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结束所述等待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内部的目标设备包括显示设备和音频设备;所述通过所述电梯内部的目标设备输出安抚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音频设备播放安抚语音;
通过所述显示设备生成显示界面,所述显示界面用于显示安抚信息;
采集所述电梯内部的环境信息;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调整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参数,使得所述显示参数与所述环境信息相匹配,所述显示参数中包括显示色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等待状态下检测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包括:
若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则将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累计增加一次;或者,若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则重置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
若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则将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累计增加一次;或者,若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则重置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目标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将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累计增加一次;或者,若在所述目标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则重置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电梯开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电梯在第三时长内进入告警冷却状态;
所述若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且未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通过所述电梯内部的目标设备输出安抚信息,包括:
若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且未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以及所述电梯未处于所述告警冷却状态,通过所述电梯内部的目标设备输出安抚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且未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以及所述电梯处于所述告警冷却状态,继续执行所述监测电梯内部的乘客情况以及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电梯移动事件,且所述电梯处于所述告警冷却状态,解除所述电梯的告警冷却状态;
其中,所述电梯移动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在所述目标时长内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困人告警,包括:
生成所述电梯对应的告警通知;
根据当前时间点,确定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当前时间点之前第四时长内对应的时间段,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当前时间点之后第五时长内对应的时间段;
获取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对所述电梯内部的第一监测信息,并采集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对所述电梯内部的第二监测信息;
将所述告警通知、所述第一监测信息和所述第二监测信息发送给预设的监控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困人条件包括:所述乘客情况包括至少一位乘客、所述电梯处于关门状态且所述电梯的滞留时长达到预设时长。
9.一种电梯困人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电梯内部的乘客情况以及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乘客情况和所述运行状态信息满足困人条件时,进入等待状态,并在所述等待状态下检测所述电梯的开门次数;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等待状态结束时,控制所述电梯开门;
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梯开门之后等待目标时长,以及,若所述开门次数小于预设次数,且在所述目标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电梯移动且未检测到所述电梯开门成功,触发困人告警。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困人告警方法的步骤。
CN202210110647.4A 2022-01-29 2022-01-29 电梯困人告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4554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0647.4A CN114455413B (zh) 2022-01-29 2022-01-29 电梯困人告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0647.4A CN114455413B (zh) 2022-01-29 2022-01-29 电梯困人告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55413A true CN114455413A (zh) 2022-05-10
CN114455413B CN114455413B (zh) 2024-04-05

Family

ID=81411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0647.4A Active CN114455413B (zh) 2022-01-29 2022-01-29 电梯困人告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5541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3639A (ja) * 2003-08-04 2005-03-03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閉じ込め救出システム
CN201923732U (zh) * 2011-01-21 2011-08-10 杭州方星电子有限公司 电梯故障诊断装置
KR101819592B1 (ko) * 2016-11-03 2018-02-28 신철수 승강기 탑승자 구조관리 시스템
CN108298393A (zh) * 2017-12-20 2018-07-20 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网络过滤电梯困人误报的方法
CN110697529A (zh) * 2019-09-20 2020-01-17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电梯困人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790101A (zh) * 2019-10-12 2020-02-14 虏克电梯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梯困人误报识别方法
CN110894037A (zh) * 2019-09-29 2020-03-20 沈阳格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困人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11453580A (zh) * 2020-05-21 2020-07-28 西子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困人报警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693986A (zh) * 2020-12-14 2021-04-23 西人马联合测控(泉州)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困人自动报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3639A (ja) * 2003-08-04 2005-03-03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閉じ込め救出システム
CN201923732U (zh) * 2011-01-21 2011-08-10 杭州方星电子有限公司 电梯故障诊断装置
KR101819592B1 (ko) * 2016-11-03 2018-02-28 신철수 승강기 탑승자 구조관리 시스템
CN108298393A (zh) * 2017-12-20 2018-07-20 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网络过滤电梯困人误报的方法
CN110697529A (zh) * 2019-09-20 2020-01-17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电梯困人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894037A (zh) * 2019-09-29 2020-03-20 沈阳格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困人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10790101A (zh) * 2019-10-12 2020-02-14 虏克电梯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梯困人误报识别方法
CN111453580A (zh) * 2020-05-21 2020-07-28 西子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困人报警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693986A (zh) * 2020-12-14 2021-04-23 西人马联合测控(泉州)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困人自动报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55413B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4942B2 (en) Local verif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ity monitoring
EP302690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extual adjustment of video fidelity to protect privacy
US20150070495A1 (en) Doorbell security and safety
US2018002522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Detecting and Outputting Image
KR102467814B1 (ko) 인공지능 영상분석을 기반으로 하는 공동주택단지 통합 보안시스템
CN110930622A (zh) 一种供配电区域电子告警装置
US202304198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perty monitoring
CN114495270A (zh) 一种实时监控预警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455414B (zh) 电梯乘客晕倒告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JP6483214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の迷子検出方法
CN114455413B (zh) 电梯困人告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JP2007031017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KR100437252B1 (ko) 물체인식 동영상 보안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2007031018A (ja) エレベータの防犯運転装置及び防犯運転設定変更方法
WO2022227528A1 (zh) 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CN113569749A (zh) 电梯困人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0335837B1 (ko) 지능형 보안체제 시스템
KR101276936B1 (ko) 추적 대상 통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지능형 로봇 감시서비스 시스템
JP6094967B2 (ja) 監視カメラ機能を有した集合住宅用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H11272964A (ja) 画像監視システム
KR101449477B1 (ko) 비디오 도어폰을 이용한 보안 시스템
CN113086800B (zh) 用于电梯的可视紧急呼叫系统
JP6761328B2 (ja) 集合住宅用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CN114332779A (zh) 一种对目标物进行监控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JP2007257261A (ja) 監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