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8866A - 网络域的管控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域的管控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8866A
CN114448866A CN202111588897.0A CN202111588897A CN114448866A CN 114448866 A CN114448866 A CN 114448866A CN 202111588897 A CN202111588897 A CN 202111588897A CN 114448866 A CN114448866 A CN 114448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etwork node
node
domain
n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88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48866B (zh
Inventor
战晓莉
石金博
沙琪
陈理辉
王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KM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KM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KM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KM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888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488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48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886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0893 priority patent/WO202311680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48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88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by minimising distances, e.g. by selecting a route with minimum of number of ho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4Routing performance; Theoretical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域的管控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但不限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第一路由表确定第一网络域的若干第二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域由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若干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组成;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表,计算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到若干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总转发跳数;获取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以及若干第二网络节点的地址管理表信息、每一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对应的第二总转发跳数;根据所述第一总转发跳数、每一所述第二总转发跳数以及所述地址管理表信息,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选举得到第一主网络节点,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实现网络域中主网络节点的自动设置,降低人为管理的成本。

Description

网络域的管控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域的管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工业以太网络,往往需要多个设备节点(工业设备或机械臂)相互协同操作完成一项工作,此时,往往会针对多个设备节点的相同工作属性创建网络域,此时为了便于管理同一网络域中所有的设备节点,通常会为每一个网络域配置一个主节点,并通过主节点控制对应网络域中的其他设备节点进而实现网络域的管控方法。相关技术中,主节点的配置往往为人为配置,此时,需要配置的人对该网络域中的网络拓扑非常了解,进而才能确保主节点对于整个网络域的控制效率高,导致网络域的管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域的管控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实现网络域的主节点的自动设置,降低人为管理的成本。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域的管控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节点,包括:
根据第一路由表确定第一网络域的若干第二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域由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若干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组成;
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表,计算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到若干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总转发跳数;
获取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以及若干第二网络节点的地址管理表信息、每一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对应的第二总转发跳数;
根据所述第一总转发跳数、每一所述第二总转发跳数以及所述地址管理表信息,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选举得到第一主网络节点。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域;所述第一网络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执行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域的管控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域的管控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域的管控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网络域中的每一第一网络节点通过第一总转发跳数、第二总转发跳数以及地址管理表信息实现自主选举,进而可以减少人为参与,而根据第一总转发次数、第二总转发次数可以确定的第一主网络节点,其转发效率为最高的,即可等同于位于第一网络域的逻辑中心,同时引入了地址管理表信息,可以根据地址管理表信息的更新时间进一步判断第一网络节点或若干第二网络节点哪一个才是位于第一网络域逻辑中心,进而进一步选举得到的第一主网络节点到第一网络域中从网络节点是效率最高的。因此,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对第一主网络节点的自主选择且第一主网络节点的传输效率高,此时减少了人为参与的概率也降低了对网络域管控的人员要求,因此,本申请的实施例,能降低人为管理的成本。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域的管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域的管控方法的网络域初始化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工业以太网络,往往需要多个设备节点(工业设备或机械臂)相互协同操作完成一项工作,此时,往往会针对多个设备节点的相同工作属性创建网络域,此时为了便于管理同一网络域中所有的设备节点,通常会为每一个网络域配置一个主节点,并通过主节点控制对应网络域中的其他设备节点进而实现网络域的管控方法。相关技术中,主节点的配置往往为人为配置,此时,需要配置的人对该网络域中的网络拓扑非常了解,进而才能确保主节点对于整个网络域的控制效率高,导致网络域的管控成本高。
参照图1所示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域的管控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节点,方法包括:
步骤S100、根据第一路由表确定第一网络域的若干第二网络节点;其中,第一网络域由第一网络节点、若干第二网络节点组成。
需说明的是,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是相对而言的,其均是第一网络域的成员节点。对于第一网络域而言,第一网络域中的每个成员节点均保存有对应的路由表,如第一网络节点保存有第一路由表,第二网络节点保存有对应的第二路由表,每个路由表表项中均包含有每个成员节点的物理地址信息。需说明的是,第一网络域的创建过程为每个成员节点的路由表自动更新的过程。在第一网络域创建后,每个成员节点均停止了路由自动更新。
示例性的,参照图2所示的网络拓扑,第一网络域Q1包括A、B、C、D、E,以第一网络节点A为例,B、C、D、E为相对于第一网络节点A而言的第二网络节点。以第一网络节点B为例,A、C、D、E为相对于第一网络节点B而言的第二网络节点。
步骤S200、根据第一路由表,计算第一网络节点到若干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总转发跳数。
需说明的是,第一路由表中记录了第一网络节点与每个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转发跳数,因此可以根据第一网络域创建后的第一路由表中记录的第一网络节点与每个第二网络节点的转发跳数计算得到第一总转发跳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网络域创建过程中,每一次第一路由表更新时,记录每个第二网络节点经过第一网络节点的转发次数,进而得到第一总转发跳数。优选的,选择第一路由表更新时获得的转发次数作为第一总转发次数。
步骤S300、获取第一网络节点以及若干第二网络节点的地址管理表信息、每一第二网络节点对应的第二总转发跳数。
需说明的是,第二总转发跳数采用与第一总转发跳数相同的规则计算得到。
需说明的是,第一网络域的每个成员节点均具有一个地址管理表信息,记录了每个成员节点的物理地址信息。在第一网络域创建过程中,每一次路由的寻址,相邻两个节点之间均会交换地址管理表信息进而进地址管理表信息的更新,每次更新均对应一个版本号。
步骤S400、根据第一总转发跳数、每一第二总转发跳数以及地址管理表信息,从第一网络节点以及若干第二网络节点之间选举得到第一主网络节点。
需说明的是,第一总转发跳数、第二总转发跳数可以确定第一网络域中哪一个成员节点被经过的次数最多,从哪一个成员节点出发到其他成员节点的总效率最短,进而可以确定出位于第一网络域的中心的第一主网络节点。
需说明的是,根据第一总转发跳数、第二总转发跳数存在有多个位于中心的成员节点,因此引入了地址管理表信息可以使得选举得到的第一主网络节点为第一网络域的中心的可能性最高。
因此,第一网络域中的每一第一网络节点通过第一总转发跳数、第二总转发跳数以及地址管理表信息实现自主选举,进而可以减少人为参与,而根据第一总转发次数、第二总转发次数可以确定的第一主网络节点,其转发效率为最高的,即可等同于位于第一网络域的逻辑中心,同时引入了地址管理表信息,可以根据地址管理表信息的更新时间进一步判断第一网络节点或若干第二网络节点哪一个才是位于第一网络域逻辑中心,进而进一步选举得到的第一主网络节点到第一网络域中从网络节点是效率最高的。因此,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对第一主网络节点的自主选择且第一主网络节点的传输效率高,此时减少了人为参与的概率也降低了对网络域管控的人员要求,因此,本申请的实施例,能降低人为管理的成本。
示例性的,参照图2所示的实施例,以第一网络节点A为例,在根据第一网络节点A的第一总转发跳数、第二网络节点B、C、D、E的第二总转发跳数确定出相对效率较高的第一网络节点A、第二网络节点B。此时,对于第一网络节点A而言,会第一网络节点A、第二网络节点B的地址管理表信息的更新时间,最终得到第一网络域中第一主网络节点。
可理解是,步骤S400、根据第一总转发跳数、每一第二总转发跳数以及地址管理表信息,从第一网络节点以及若干第二网络节点之间选举得到第一主网络节点,包括:根据第一总转发跳数、第二总转发跳数,从第一网络节点以及若干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确定得到至少一个转发跳数最少的中心节点;根据至少一个中心节点的地址管理表信息,从至少一个中心节点中选举出地址管理表信息的版本号最高的作为第一主网络节点。
需说明的是,版本号最高表示更新时间最晚,可以认为是经过次数较多,因此,选举得到的第一主网络节点的传输效率最高的可能性较大。
可理解的是,根据至少一个中心节点的地址管理表信息,从至少一个中心节点中选举出地址管理表信息的版本号最高的作为第一主网络节点,包括:根据至少一个中心节点的地址管理表信息,从至少一个中心节点中选举出多个版本号最高的地址管理表信息对应的中心节点;在多个版本号最高的地址管理表信息对应的中心节点中,将物理地址最小的中心节点作为第一主网络节点。
需说明的是,物理地址可以是IP地址,也可以是MAC地址,均具有唯一标识性。
示例性的,参照图2所示的实施例,地址管理表信息的版本号最高的中心节点分别为A、B,其中A的IP地址最小,则以IP地址作为选举规则时,A被确定为第一主网络节点,此时,第一网络域Q1中B、C、D、E均为第一从网络节点,由第一主网络节点A进行管理。
可理解的是,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主网络节点的在线状态;其中,第一主网络节点为若干第二网络节点之一;根据第一主网络节点的在线状态,判断是否重新进行第一主网络节点的重选举。
需说明的是,对于第一网络域而言,第一主网络节点可能存在掉电或者故障等导致离线,此时,通过重新进行自选举,选举出新的第一主网络节点,通过新的第一主网络节点对剩余的成员节点进行管理,进而确保剩下的成员节点之间可以正常通信和管理。例如,参照图2的实施例,对于第一网络域Q1,以第一主网络节点A为例,在第一网络节点A故障后,重新选举出第一主网络节点为B,此时第一主网络节点B可以管理第一网络节点E、B,进而减少人为的干预,降低人为管控的成本。
可理解的是,方法还包括:响应来自于第二网络域的域合并请求,其中,域合并请求用于请求第一主网络节点进行域合并处理,第一主网络节点为第一网络节点。
需说明的是,对于第二网络域而言,第二网络域检测到与第一网络域物理连通后,会向与第二网络域邻接的节点发送第二域信息,。对于第一网络域而言,第一主网络节点响应来自于第二网络域的域请求。对于第一主网络节点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域合并处理为将域合并请求中的第二域信息与第一网络域的第一域信息进行比较,同时会将第一域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域以进行域冲突预警的判断。需说明的是,域冲突预警用于提示用户是否进行域合并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会设置有自动域合并功能,在域冲突预警上报一段时间后或上报的同时对由上报域冲突预警的网络域主导另一网络域进行重启。如域冲突预警由第一网络域发起,则第一网络域会向第二网络域发送重启请求,此时,第二网络域中所有成员节点会清除关于第二网络域的配置信息,并在重启后,以新增的节点请求加入第一网络域中。
需说明的是,当第一网络域协商得到由第二网络域上报域冲突预警,则在发送第一域消息后不做任何处理。
需说明的是,域合并请求可以通过连通第一网络域和第二网络域的两个网络节点通过热插拔事件上报生成。
可理解的是,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于第二网络节点的域拆分请求,其中,域拆分请求用于请求第一主网络节点将第二网络节点从第一网络域中移除。
需说明的是,将第二网络节点从第一网络域中移除表示将第一网络域中每个成员节点的路由表中有关第二网络节点的信息清除,进而在第一网络域报文中进行路由寻址时可以确保在第一网络域中。移除还包括通知第二网络节点将其保存的关于第一网络域的所有信息清除,如路由表、节点标识等等。
需说明的是,对于第一网络域而言,在其中一个成员节点离线后且预设的一段时间后均未发起上线请求,则第一主网络节点会认定为该成员节点是离线状态,同时未避免该成员节点重新上线后,造成现有的剩余成员节点之间的冲突,会向该成员节点发送域移除请求。示例性的,参照图2所示的拓扑图,第一主网络节点A接收到关于第一从网络节点E的离线请求后,该离线请求可以由第一从网络节点E主动发起,也可以由其相邻的第一从网络节点B发起。此时,第一主网络节点A在预设时间段后,并未收到第一从网络节点E的上线请求,则会将第一从网络节点E的节点状态置为空闲状态以分配给新加入的网络节点。同时给B、C、D发起请求进行路由表更新。第一从网络节点E上线有,由于还存有第一网络域Q1的配置信息,因此可以直接发送上线请求给第一主网络节点A,此时第一主网络节点给第一从网络节点发送域移除请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一个第二网络节点故障,此时,通过拆分的方式可以确保剩余的成员节点是正常工作的,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排查该第二网络节点是否正常。
可理解的是,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于待加入节点发起的入域请求;其中,入域请求用于向第一主网络节点请求加入第一网络域;其中,第一网络节点为第一主网络节点;根据入域请求,向待加入节点发送域初始化信息进行初始化;将待加入节点的路由信息同步到每一第二网络节点。
需说明的是,对于第一网络域的任一成员节点而言,在进行域拆分请求后,会成为离散的点,此时可以作为待加入节点自动加入第一网络域,从而进一步简化人员对节点的管理,降低对人员的要求。
需说明的是,对于每个待加入节点而言,其会根据与其相邻的网络域以及网络域中的成员节点的远近选择其中一个成员节点作为代理节点向对应网络域的主网络节点发起入域请求。示例性的,参照图3所示的实施例,待加入节点F与第一网络域Q1中第一从网络节点B、E均相邻设置,且与第二网络域Q2中的第一从网络节点G相邻。则待加入节点F会向第一从网络节点B、E、第一从网络节点G发送寻址请求,确定从第一从网络节点B到第一主网络节点的路径最短,因此会将第一从网络节点B作为待加入节点的代理节点。即入域请求由与待加入节点距离最近的网络域的成员节点进行转发。此时对于第一从网络节点B而言,响应来自于待加入节点发起的入域请求表示转发该入域请求,对于第一主网络节点A而言,表示为该待加入节点进行节点标识的分配等初始化处理。
可理解的是入域请求为待加入节点通过第三网络节点转发的,第三网络节点距离第一主网络节点最近且第三网络节点与待加入节点相邻设置。
可理解的是,参照图4所示,方法还包括:
步骤S510、生成第一网络节点、每一第二网络节点的节点标识;其中,第一网络节点为第一主网络节点。
步骤S520、根据第一网络节点、每一第二网络节点的节点标识,生成初始化信息。
步骤S530、通过邻接扩散的方式,将初始化信息发送至每一第二网络节点以初始化每一第二网络节点。
需说明的是,邻接扩散表示由第一主网络节点向相邻的第二网络节点发起初始化信息,此后均由已初始化的第二网络节点向相邻的未初始化的第二网络节点转发该初始化信息。
需说明的是,初始化信息中除节点标识以外还有第一网络域相关信息。
示例性的,参照图2所示的实施例,对于第一网络域Q1而言,第一主节点A向相邻的从节点C、D、B发送域初始化信息,B接收到后,会先转发至与之相邻的E,然后再初始化。需说明的是,当第一网络域Q1还存在第二节点Q、M,且Q、M分别与E相邻,则E会在接收到初始化信息后,先转发至Q、M,在进行自身的初始化。
可理解的是,每间隔预设的时间,根据第一主网络节点的第二路由表进行路由表同步处理。
需说明的是,每间隔预设时间,第一主网络节点会将自己的路由表同步到每个从网络节点,每个从网络节点接收到后会直接替换到本身的路由表。示例性的,以第一网络节点为第一主网络节点为例,第一网络节点将第一路由表广播至每一第二网络节点,每一第二网络节点接收到第一路由表后,将第一路由表替换自身的第二路由表,进而实现路由表同步。
可理解的是,接收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节点的带宽配置请求,其中,第一网络节点为第一主网络节点;根据带宽配置请求,为每一带宽配置请求中的每一优先级配置带宽参数;将带宽参数广播至每一第二网络节点。
需说明的是,通过第一主网络节点的同一调配,使得第一网络域的报文传输可以更加高效不容易阻塞,此时,每个第二网络节点、第一网络节点的带宽参数均相同,即便在第二网络节点的优先级配置均不相同的情况下,均可以提升传输的实时性。
可理解的是,方法还包括:创建第一网络域,其中,创建第一网络域包括:第一网络节点向网络拓扑中广播路由寻址请求以自动更新第一路由表;其中,路由寻址请求用于请求激活的第三网络节点进行响应;在预设的时间段后停止自动更新第一路由表;第一路由表的表项包括第一网络节点以及若干第二网络节点将第一网络节点以及若干第二网络节点组合得到第一网络域。
需说明的是,第三网络节点是用于区分第一网络节点而言的,在网络拓扑中,对于第一网络节点而言,除第一网络节点以外的其他所有网络节点均为第三网络节点。激活表示第三网络节点是上电或者设置了激活标识,实际应用中,参照图2所示的实施例,可以对A、B、C、D、E设置激活标识,此时,A发送的路由寻址仅被B、C、D、E感知,进而可以使得A得到的第一路由表仅包含A、B、C、D、E的路由表项。同理,B的路由表的路由表项也仅包含A、B、C、D、E的物理地址;需说明的是,参照图3所示的实施例,当节点F广播路由寻址请求时,由于A~E、G~I均分属于第一网络域和第二网络域,因此,A~E、G~I虽然为激活状态,但是不会响应F的路由寻址请求,此时,节点F自成一个域。
可理解为,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应用第一主网络节点的网络域的管控方法。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设备,可以应用为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网络域的管控方法,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和如图1所示网络域的节点管控方法具有相同的发明构思,因此这些实施例具有相同的实现原理以及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详述。
实现上述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对应的方法步骤。
可理解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实现应用第一主网络节点的网络域的节点管控方法或实现应用第二网络节点的网络域的节点管控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是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申请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网络域的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络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路由表确定第一网络域的若干第二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域由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若干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组成;
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表,计算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到若干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总转发跳数;
获取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以及若干第二网络节点的地址管理表信息、每一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对应的第二总转发跳数;
根据所述第一总转发跳数、每一所述第二总转发跳数以及所述地址管理表信息,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选举得到第一主网络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总转发跳数、每一所述第二总转发跳数以及所述地址管理表信息,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以及若干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选举得到第一主网络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总转发跳数、所述第二总转发跳数,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以及若干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确定得到至少一个转发跳数最少的中心节点;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中心节点的地址管理表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中心节点中选举出所述地址管理表信息的版本号最高的作为所述第一主网络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中心节点的地址管理表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中心节点中选举出所述地址管理表信息的版本号最高的作为所述第一主网络节点,包括:
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中心节点的地址管理表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中心节点中选举出多个版本号最高的所述地址管理表信息对应的中心节点;
在多个版本号最高的所述地址管理表信息对应的中心节点中,将物理地址最小的所述中心节点作为所述第一主网络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主网络节点的在线状态;其中,所述第一主网络节点为若干第二网络节点之一;
根据所述第一主网络节点的在线状态,判断是否重新进行第一主网络节点的重选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来自于第二网络域的域合并请求,其中,所述域合并请求用于请求第一主网络节点进行域合并处理,所述第一主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域拆分请求,其中,所述域拆分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主网络节点将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从第一网络域中移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于待加入节点发起的入域请求;其中,所述入域请求用于向第一主网络节点请求加入第一网络域;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第一主网络节点;
根据所述入域请求,向所述待加入节点发送域初始化信息进行初始化;
将所述待加入节点的路由信息同步到每一所述第二网络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域请求为所述待加入节点通过第三网络节点转发的,所述第三网络节点距离所述第一主网络节点最近且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与所述待加入节点相邻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每一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节点标识;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第一主网络节点;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每一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节点标识,生成初始化信息;
通过邻接扩散的方式,将所述初始化信息发送至每一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以初始化每一所述第二网络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间隔预设的时间,根据所述第一主网络节点的第二路由表进行路由表同步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带宽配置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第一主网络节点;
根据所述带宽配置请求,为每一所述带宽配置请求中的每一优先级配置带宽参数;
将所述带宽参数广播至每一所述第二网络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创建所述第一网络域,其中,所述创建所述第一网络域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网络拓扑中广播路由寻址请求以自动更新所述第一路由表;其中,所述路由寻址请求用于请求激活的第三网络节点进行响应;
在预设的时间段后停止自动更新第一路由表;所述第一路由表的表项包括第一网络节点以及若干第二网络节点;
将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以及若干第二网络节点组合得到所述第一网络域。
13.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域;所述第一网络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域的管控方法。
14.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域的管控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实现至少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域的管控方法。
CN202111588897.0A 2021-12-23 2021-12-23 网络域的管控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4488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8897.0A CN114448866B (zh) 2021-12-23 2021-12-23 网络域的管控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40893 WO2023116805A1 (zh) 2021-12-23 2022-12-22 网络域的控制方法、装置、网络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8897.0A CN114448866B (zh) 2021-12-23 2021-12-23 网络域的管控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8866A true CN114448866A (zh) 2022-05-06
CN114448866B CN114448866B (zh) 2024-04-12

Family

ID=81364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8897.0A Active CN114448866B (zh) 2021-12-23 2021-12-23 网络域的管控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4886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41383A (zh) * 2022-11-28 2023-04-07 北京神经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现场总线多域交换系统网络域分配方法、装置和设备
WO2023116805A1 (zh) * 2021-12-23 2023-06-29 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域的控制方法、装置、网络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44481A1 (en) * 1997-08-08 1999-02-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cheme for label switched path loop detection at node device
US20090296704A1 (en) * 2008-05-30 2009-12-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multi-path source routing in sensor network
US20090313310A1 (en) * 2008-06-13 2009-12-17 Timothy Thome Managing a dynamic data pool on ad-hoc networks
US20120191835A1 (en) * 2011-01-21 2012-07-26 1E Limited Locating and Retrieving Packages Over a Network
CN104828698A (zh) * 2015-04-15 2015-08-12 华东师范大学 基于自组网的北斗定位系统的起重机自动巡航系统及方法
CN106454985A (zh) * 2016-11-28 2017-02-22 陕西尚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分层级路由方法
CN109698792A (zh) * 2018-12-27 2019-04-30 四川灵通电讯有限公司 路由器节点之间的通信方法及其切换方法
CN109981468A (zh) * 2019-03-29 2019-07-05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 链路状态维护方法和装置
CN109995835A (zh) * 2017-12-29 2019-07-0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主节点选举方法、装置和分布式存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44481A1 (en) * 1997-08-08 1999-02-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cheme for label switched path loop detection at node device
US20090296704A1 (en) * 2008-05-30 2009-12-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multi-path source routing in sensor network
US20090313310A1 (en) * 2008-06-13 2009-12-17 Timothy Thome Managing a dynamic data pool on ad-hoc networks
US20120191835A1 (en) * 2011-01-21 2012-07-26 1E Limited Locating and Retrieving Packages Over a Network
CN104828698A (zh) * 2015-04-15 2015-08-12 华东师范大学 基于自组网的北斗定位系统的起重机自动巡航系统及方法
CN106454985A (zh) * 2016-11-28 2017-02-22 陕西尚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分层级路由方法
CN109995835A (zh) * 2017-12-29 2019-07-0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主节点选举方法、装置和分布式存储系统
CN109698792A (zh) * 2018-12-27 2019-04-30 四川灵通电讯有限公司 路由器节点之间的通信方法及其切换方法
CN109981468A (zh) * 2019-03-29 2019-07-05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 链路状态维护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UN LIN, HONGXU TAO: "A Node Self-Localization Algorithm With a Mobile Anchor Node in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 IEEE ACCESS *
朱琳: "BLE mesh网络的拓扑建立与路由算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6805A1 (zh) * 2021-12-23 2023-06-29 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域的控制方法、装置、网络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941383A (zh) * 2022-11-28 2023-04-07 北京神经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现场总线多域交换系统网络域分配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5941383B (zh) * 2022-11-28 2023-12-22 北京神经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现场总线多域交换系统网络域分配方法、装置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8866B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9111B (zh) 用于管理分布式系统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4448866B (zh) 网络域的管控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39774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vity control in a data center network
US10057130B2 (en) D2HCP protocol in ad hoc networks: merging of sub-networks and address conflict resolution
CN107404509B (zh) 分布式服务配置系统及信息管理方法
US20160173367A1 (en) Redundant Pathways For Network Elements
CN106878480B (zh) 一种dhcp服务进程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9040184B (zh) 一种主节点的选举方法及服务器
CN111615812B (zh) 意欲在使用动态路由协议的网络中实现的配置方法
CN110661637A (zh) 分布式系统成员变更方法和分布式系统
CN110086684B (zh) 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dcn网络自通方法
WO2022048646A1 (zh) 虚拟ip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98797B (zh) 基于分布式组网系统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682968B (zh) 一种通信设备入网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448801B (zh) 实时通道组创建的方法、网络拓扑、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23687A (zh) Ip网络的配置及管理方法、相对应设备及计算机程序
CN114448789A (zh) 节点管控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16805A1 (zh) 网络域的控制方法、装置、网络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466081B (zh) 实时通道组的节点管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30391A (zh) 网络域创建的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72290B (zh) 主设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网络系统
CN108600302B (zh) 物联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4448865B (zh) 业务报文的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13585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without a designated network manager
CN113037652B (zh) 基于分布式组网系统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