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2739A - 讯号传输模块及折叠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讯号传输模块及折叠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2739A
CN114442739A CN202011212240.XA CN202011212240A CN114442739A CN 114442739 A CN114442739 A CN 114442739A CN 202011212240 A CN202011212240 A CN 202011212240A CN 114442739 A CN114442739 A CN 1144427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shaft por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h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122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良箴
陈家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2122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427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42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273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讯号传输模块,包含一硬式电路板、一第一软性电路板以及一第二软性电路板。硬式电路板具有一第一轴部以及一第二轴部。第一软性电路板连接于第一轴部。第二软性电路板连接于第二轴部。本发明可将第一软性电路板与第二软性电路板分别卷绕于硬式电路板的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以提供第一软性电路板与第二软性电路板较大的挠曲裕度,使得第一软性电路板与第二软性电路板不会因频繁地转动而破裂或自硬式电路板脱落。

Description

讯号传输模块及折叠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讯号传输模块及折叠式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结合硬式电路板与软性电路板的讯号传输模块及装设有此讯号传输模块的折叠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各式各样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一般而言,折叠式电子装置由上盖以及底座组成,其中上盖通过转轴结构枢接于底座,使得上盖可相对底座打开或闭合。上盖通常装设有显示器,且显示器经由转轴结构中的电子线连接至底座中的主板,以进行讯号传输。目前,由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薄型化设计,转轴结构中可容纳电子线的空间愈来愈小。此外,随着显示器的功能增加,所需的电子线也愈来愈粗。因此,折叠式电子装置的转轴结构中的空间已不够容纳电子线。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讯号传输模块及折叠式电子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折叠式电子装置的转轴结构中的空间已不够容纳电子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讯号传输模块,包含:一硬式电路板,具有一第一轴部以及一第二轴部;一第一软性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轴部;以及一第二软性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二轴部。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软性电路板以至少一圈卷绕于所述第一轴部,且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以至少一圈卷绕于所述第二轴部。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软性电路板以异方性导电胶、焊接制程或软硬复合板制程连接于所述第一轴部,且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以异方性导电胶、焊接制程或软硬复合板制程连接于所述第二轴部。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部与所述第二轴部自所述硬式电路板的同一侧突出。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部与所述第二轴部相互平行。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座体;一第二座体;一转轴结构,将所述第一座体枢接于所述第二座体;以及一讯号传输模块,包含:一硬式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转轴结构中,所述硬式电路板具有一第一轴部以及一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自所述转轴结构延伸出且进入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轴部自所述转轴结构延伸出且进入所述第二座体;一第一软性电路板,所述第一软性电路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轴部,所述第一软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座体中;以及一第二软性电路板,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对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轴部,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座体中。
于所述第二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软性电路板以至少一圈卷绕于所述第一轴部,且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以至少一圈卷绕于所述第二轴部。
于所述第二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软性电路板以异方性导电胶、焊接制程或软硬复合板制程连接于所述第一轴部,且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以异方性导电胶、焊接制程或软硬复合板制程连接于所述第二轴部。
于所述第二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部与所述第二轴部自所述硬式电路板的同一侧突出。
于所述第二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部与所述第二轴部相互平行。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讯号传输模块由硬式电路板、第一软性电路板与第二软性电路板组成。由于硬式电路板为薄板,因此,可将讯号传输模块的硬式电路板设置于空间狭小的转轴结构中,以解决转轴结构空间不够的问题。此外,由于第一软性电路板与第二软性电路板具有可挠性,因此,当第一座体相对第二座体转动时,第一软性电路板与第二软性电路板会随着转轴结构的转动而挠曲。本发明可将第一软性电路板与第二软性电路板分别卷绕于硬式电路板的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以提供第一软性电路板与第二软性电路板较大的挠曲裕度,使得第一软性电路板与第二软性电路板不会因频繁地转动而破裂或自硬式电路板脱落。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所述折叠式电子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立体图。
图2显示为图1所示折叠式电子装置沿X-X线的剖面图。
图3显示为图1所示折叠式电子装置移除转轴结构后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显示为图2所示的转轴结构与讯号传输模块的立体图。
图5显示为图4所示的讯号传输模块的立体图。
图6显示为图5所示的讯号传输模块的爆炸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折叠式电子装置
10 第一座体
12 第二座体
14 转轴结构
16 讯号传输模块
160 硬式电路板
162 第一软性电路板
164 第二软性电路板
1600 第一轴部
1602 第二轴部
X-X 剖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1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的折叠式电子装置1沿X-X线的剖面图,图3为图1中的折叠式电子装置1移除转轴结构14后的局部立体图,图4为图2中的转轴结构14与讯号传输模块16的立体图,图5为图4中的讯号传输模块16的立体图,图6为图5中的讯号传输模块16的爆炸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折叠式电子装置1包含一第一座体10、一第二座体12、一转轴结构14以及一讯号传输模块16。于此实施例中,折叠式电子装置1可为笔记本电脑,但不以此为限。当折叠式电子装置1为笔记本电脑时,第一座体10可为笔记本电脑的上盖,且第二座体12可为笔记本电脑的底座。一般而言,折叠式电子装置1中还会设有运作时必要的软硬件组件,如处理器、显示器、电路板、内存、电源供应器、应用程序、通讯模块等,视实际应用而定。
转轴结构14将第一座体10枢接于第二座体12,使得第一座体10可相对第二座体12闭合或打开。于实际应用中,转轴结构14可为枢纽转轴(hinge),但不以此为限。
讯号传输模块16包含一硬式电路板160、一第一软性电路板162以及一第二软性电路板164。硬式电路板160设置于转轴结构14中,使得硬式电路板160可随着转轴结构14的转动而转动。由于硬式电路板160为薄板,因此,可将讯号传输模块16的硬式电路板160设置于空间狭小的转轴结构14中,以解决转轴结构14空间不够的问题。当然,讯号传输模块16的硬式电路板160也可设置于空间较大的转轴结构14中。于此实施例中,硬式电路板160可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硬式电路板160具有一第一轴部1600以及一第二轴部1602,其中第一轴部1600与第二轴部1602自硬式电路板160的同一侧突出,且第一轴部1600与第二轴部1602相互平行,但不以此为限。
第一软性电路板162的一端连接于硬式电路板160的第一轴部1600,且第一软性电路板162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一座体10中。第二软性电路板164的一端连接于硬式电路板160的第二轴部1602,且第二软性电路板164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座体12中。于此实施例中,第一软性电路板162与第二软性电路板164可为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FPC)。当第一座体10为笔记本电脑的上盖时,第一座体10中可设置有显示器,此时,第一软性电路板162可连接于显示器而固定于第一座体10中。此外,当第二座体12为笔记本电脑的底座时,第二座体12中可设置有主板,此时,第二软性电路板164可连接于主板而固定于第二座体12中。通过此种方式,显示器与主板即可经由讯号传输模块16来进行讯号传输。需说明的是,第一软性电路板162与第二软性电路板164也可分别连接于第一座体10与第二座体12中的其它电子组件,视实际应用而定。
于此实施例中,第一软性电路板162可以异方性导电胶(anisotropic conductivefilm,ACF)、焊接制程或软硬复合板(rigid-flex board)制程连接于硬式电路板160的第一轴部1600,且第二软性电路板164也可以异方性导电胶、焊接制程或软硬复合板制程连接于硬式电路板160的第二轴部1602。此外,第一软性电路板162可以至少一圈卷绕于硬式电路板160的第一轴部1600,且第二软性电路板164也可以至少一圈卷绕于硬式电路板160的第二轴部1602。需说明的是,第一软性电路板162与第二软性电路板164的卷绕圈数可根据实际所需的挠曲裕度来决定,不以图中所绘示的实施例为限。
如图3与图4所示,当硬式电路板160设置于转轴结构14中时,硬式电路板160的第一轴部1600自转轴结构14延伸出且进入第一座体10,且硬式电路板160的第二轴部1602自转轴结构14延伸出且进入第二座体12。因此,连接于第一轴部1600的第一软性电路板162位于第一座体10中,且连接于第二轴部1602的第二软性电路板164位于第二座体12中。
由于第一软性电路板162与第二软性电路板164具有可挠性,因此,当第一座体10相对第二座体12转动时,第一软性电路板162与第二软性电路板164会随着转轴结构14的转动而挠曲。本发明可将第一软性电路板162与第二软性电路板164分别卷绕于硬式电路板160的第一轴部1600与第二轴部1602。当第一座体10相对第二座体12转动时,第一软性电路板162与第二软性电路板164的卷绕的部分为浮动的,因此,可以提供第一软性电路板162与第二软性电路板164较大的挠曲裕度,使得第一软性电路板162与第二软性电路板164不会因频繁地转动而破裂或自硬式电路板160脱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讯号传输模块由硬式电路板、第一软性电路板与第二软性电路板组成。由于硬式电路板为薄板,因此,可将讯号传输模块的硬式电路板设置于空间狭小的转轴结构中,以解决转轴结构空间不够的问题。此外,由于第一软性电路板与第二软性电路板具有可挠性,因此,当第一座体相对第二座体转动时,第一软性电路板与第二软性电路板会随着转轴结构的转动而挠曲。本发明可将第一软性电路板与第二软性电路板分别卷绕于硬式电路板的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以提供第一软性电路板与第二软性电路板较大的挠曲裕度,使得第一软性电路板与第二软性电路板不会因频繁地转动而破裂或自硬式电路板脱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讯号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硬式电路板,具有一第一轴部以及一第二轴部;
一第一软性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轴部;以及
一第二软性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二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讯号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性电路板以至少一圈卷绕于所述第一轴部,且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以至少一圈卷绕于所述第二轴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讯号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性电路板以异方性导电胶、焊接制程或软硬复合板制程连接于所述第一轴部,且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以异方性导电胶、焊接制程或软硬复合板制程连接于所述第二轴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讯号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与所述第二轴部自所述硬式电路板的同一侧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讯号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与所述第二轴部相互平行。
6.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座体;
一第二座体;
一转轴结构,将所述第一座体枢接于所述第二座体;以及
一讯号传输模块,包含:
一硬式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转轴结构中,所述硬式电路板具有一第一轴部以及一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自所述转轴结构延伸出且进入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轴部自所述转轴结构延伸出且进入所述第二座体;
一第一软性电路板,所述第一软性电路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轴部,所述第一软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座体中;以及
一第二软性电路板,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对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轴部,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座体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性电路板以至少一圈卷绕于所述第一轴部,且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以至少一圈卷绕于所述第二轴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性电路板以异方性导电胶、焊接制程或软硬复合板制程连接于所述第一轴部,且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以异方性导电胶、焊接制程或软硬复合板制程连接于所述第二轴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与所述第二轴部自所述硬式电路板的同一侧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与所述第二轴部相互平行。
CN202011212240.XA 2020-11-03 2020-11-03 讯号传输模块及折叠式电子装置 Withdrawn CN1144427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2240.XA CN114442739A (zh) 2020-11-03 2020-11-03 讯号传输模块及折叠式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2240.XA CN114442739A (zh) 2020-11-03 2020-11-03 讯号传输模块及折叠式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2739A true CN114442739A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61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12240.XA Withdrawn CN114442739A (zh) 2020-11-03 2020-11-03 讯号传输模块及折叠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4273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16981A1 (en) * 2005-03-25 2006-09-28 Alex Huang Electric connector
CN2826740Y (zh) * 2005-06-23 2006-10-11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讯号连接结构
CN102006726A (zh) * 2010-11-10 2011-04-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式电路板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3037653A (zh) * 2012-08-14 2013-04-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转轴空间设置信号线路的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模块
CN103573797A (zh) * 2012-08-01 2014-02-12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枢轴元件及具有其的折叠式电子装置
TWI610283B (zh) * 2016-12-23 2018-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16981A1 (en) * 2005-03-25 2006-09-28 Alex Huang Electric connector
CN2826740Y (zh) * 2005-06-23 2006-10-11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讯号连接结构
CN102006726A (zh) * 2010-11-10 2011-04-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式电路板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3573797A (zh) * 2012-08-01 2014-02-12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枢轴元件及具有其的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03037653A (zh) * 2012-08-14 2013-04-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转轴空间设置信号线路的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模块
TWI610283B (zh) * 2016-12-23 2018-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立杰;刘丰满;周鸣昊;李宝霞;陆原;曹立强;谭同;: "光模块中刚柔线路板电连接宽带阻抗匹配研究", 半导体光电, no. 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04479B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including bending por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20232704A1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7740486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ion
KR20100030126A (ko) 메모리 장치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EP225070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lexible interconnect
US7285729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8615460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3110699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JP3214411B2 (ja) 電子機器
US20050213307A1 (en) Pivoting apparatus with a shielding function
US2007003212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USB storage card
US781313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4442739A (zh) 讯号传输模块及折叠式电子装置
CN218301428U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
TWI738570B (zh) 訊號傳輸模組及折疊式電子裝置
CN114051601B (zh) 电子设备
US20060073711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476106B1 (en) Rotatable signal socket
JPWO2009031220A1 (ja) 電子機器
US7170455B2 (en)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antenna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9200291A (ja) 接続構造体,配線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1114710A (ja) 携帯電子機器
TWI826289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及其理線模組
JP2000286564A (ja) 電子機器
CN117939813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0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