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5787B - 一种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及储存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及储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5787B
CN114435787B CN202011197673.2A CN202011197673A CN114435787B CN 114435787 B CN114435787 B CN 114435787B CN 202011197673 A CN202011197673 A CN 202011197673A CN 114435787 B CN114435787 B CN 1144357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storage tank
oil gas
pip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76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35787A (zh
Inventor
廖昌建
王晶
刘忠生
王海波
李经伟
贠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Dalian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Dalian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Dalian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Dalian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976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357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35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5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35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5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22Safety features
    • B65D90/32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minimising the effect of, excessive or insufficient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22Safety features
    • B65D90/28Means for preventing or minimising the escape of vapou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22Safety features
    • B65D90/32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minimising the effect of, excessive or insufficient pressure
    • B65D90/34Ven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及储存系统。本发明的储罐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浮盘、内部气囊、气囊支架及油气导管;所述内部气囊包括外气囊和内气囊,外气囊和内气囊共用一个气囊底部,气囊底部设有油气口;气囊底部位于浮盘上,并与浮盘固定连接;所述气囊支撑包括立管、径向支撑管和环向支撑管;所述油气导管为三通管,气囊底部油气口通过软管与罐壁上的油气进口连通。本发明储罐实现了安全稳定运行目的,并取得储罐废气零排放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及储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及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化学品和油品的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及其储存系统。
背景技术
油品和化学品在储运过程中,逸散大量的油气或挥发性有机物(VOCs)。据统计,每年轻质油品逸散损失的油品约占轻质油品的0.5%,一方面导致大量的油气或挥发性有机物资源浪费,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导致严重环境污染。另外,由于油气和空气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下限一般为1%~6%),油气逸散将导致相应设施周围的油气浓度容易达到爆炸极限,聚集在地面的油气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危及企业的安全生产,直接影响操作人员及周围环境人员的健康。因此,对逸散油气进行回收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传统油气回收处理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作为燃料;二是将油气返回到油罐气液平衡系统中,增加油气分压,减少油品蒸发损失;三是采用回收装置和技术,如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及其组合工艺等。
CN101342427A公开了一种冷凝-吸附组合工艺回收油气的方法,油气先经过冷却-冷凝实现部分油气组分冷凝分离,未凝油气由吸附-变压解吸回收,吸附尾气达标排放,解吸油气返回冷却装置与收集油气混合进入冷凝器。其推荐油气冷凝温度为-80℃~30℃,优选-70℃~40℃。主要依靠冷凝液化来回收油气组分,冷凝温度低,在冷凝器内有结晶现象,需要定期除去水的结晶和凝结油,因此,需要两个系列冷凝器切换使用;装置总的能耗较大,制冷设备故障率较高。此外,在后续的吸附罐中也会出现结晶现象,显著降低了吸附剂的使用寿命。
CN200910011767.3公开了一种减少废气排放的储罐,包括罐体,罐体内上部为气相空间,在罐体内顶部设置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空调器系统和控制装置,空调器系统能制冷和制热,分为罐内机和罐外机两部分,控制装置检测储罐内气相空间温度,控制装置根据该检测到的气相空间温度与设定的储罐气相空间控制温度的对比调整空调器的操作。本发明储罐可以减少或消除因环境温度变化引起储罐内气相温度变化而发生的吸气和排气现象,大大降低储罐废气排放量,特别是可以大大降低因小呼吸引起的废气排放,但是该方法在空调系统制冷时,空调系统存在凝液,凝液含油含水;另外该方法最大的问题是不能解决储罐大呼吸过程产生的排放废气问题。
ZL 200820012769.5 公开了一种弹性呼吸气仓,弹性呼吸气仓底部为密封结构,固定密封结构上部设置密封软材料气袋,气袋外面设置保护网罩,气袋充气时气袋紧贴在保护网罩内壁,保护网罩与底部固定密封结构固定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用于储罐区,可以有效减少废气排放同时减少保护气用量。但该弹性呼吸气仓设置在储罐区,弹性呼吸气仓存在占地大,且其风载荷也影响弹性呼吸气仓安全正常使用。
CN 105460446 A公开了一种原油外浮顶储罐油气收集装置,本发明在储罐罐顶和浮盘之间设置密封帘布,可以完全封闭油品与空气的接触,所有挥发的气体全部密闭输送到油气回收系统,避免溢出油气直接向大气排放,保护环境,而且由于没有油气溢出,浮盘表面空间危险等级下降,提高了油罐的安全水平。但是在储罐油气收集空间内为负压时(出现负压的工况主要是大呼吸、小呼吸吸气时),为了保证储罐不因负压而憋罐,呼吸阀需要吸入空气至油气收集空间,这将使得所收集的油气中含空气(氧气)组分,而增加外浮顶罐的安全风险;另外该储罐仍然存在大小呼吸排放废气的问题。
现有储罐主要为拱顶罐、内浮顶罐和外浮顶罐,储罐呼吸过程中存在吸气、排气过程,储罐存在排放污染物的现象,排放气需要达标治理,存在治理工艺较为复杂、治理成本高等问题。另外,为了将储罐排放气集中治理,需要将储罐气相空间连通,因此,在排放气集中治理时,需要考虑罐区的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储罐排放废气回收处理装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及储存系统,该储罐不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具有安全可靠、设备简单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物零排放储罐,所述储罐包括壳体、浮盘、内部气囊、气囊支架及油气导管;
所述的浮盘、内部气囊、气囊支架及油气导管位于壳体内部;
所述内部气囊包括外气囊和内气囊,所述外气囊和内气囊共用一个气囊底部,气囊底部设有油气口;所述气囊底部位于浮盘上,并与浮盘固定连接;
所述气囊支撑包括立管、径向支撑管和环向支撑管,所述立管位于壳体与外气囊之间,立管底端位于储罐壳体底面上,立管顶端用于固定外气囊。
进一步地,所述的油气导管为三通管,且固定在所述浮盘上;其中第一支管的管口位于内气囊内,第二支管的管口位于储罐壳体和外气囊之间的气相空间,第三支管的管口位于油相中。优选地,第一支管的管口高于第二支管的管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采用本领域的常规结构。壳体包括立式的罐壁和上部封头(即罐顶)。所述罐顶上设置有通气孔、压力监控系统、油气出口,所述罐壁下部设置有油气进口。所述的罐壁油气进口与气囊底部的油气口通过软管连通。所述的油气出口可用于将储罐内的挥发性油气抽出储罐。所述的罐壁油气进口、软管和油气口可用于将油气出口抽出的油气引入储罐的内气囊中。
进一步地,所述径向支撑为若干用于支撑立管与壳体的支撑,用于定位立管径向位置;所述环向支撑为若干用于支撑立管环向的支撑,用于定位立管环向位置。
本发明所述的储罐中,所述的壳体、浮盘、外气囊及内气囊将储罐分为四个区域;第一区域Ⅰ位于浮盘下方,储罐工作时用于储存油品介质;第二区域Ⅱ位于浮盘上的内气囊区域,储罐工作时用于储存储罐工作过程产生的挥发性油气;第三区域Ⅲ位于储罐壳体与外气囊之间,用于储存储罐内产生的挥发性油气;第四区域Ⅳ位于外气囊内、内气囊外,区域Ⅳ与储罐罐顶上的通气孔连接,用于储存储罐内空气。
本发明所述储罐中,油气导管通过管道连通区域Ⅰ、区域Ⅱ、区域Ⅲ。油气导管固定在浮盘上,油气导管中其中的两个支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分别位于区域Ⅱ、区域Ⅲ的气相中,油气导管的第三支管位于区域Ⅰ的油相中。所述油气导管位于区域Ⅱ气相中的第一支管的管口高于位于区域Ⅲ中的第二支管的管口。所述油气导管位于区域Ⅲ气相中的第二支管的管口高于区域Ⅰ中的油相上表面,第一支管管口、第二支管管口及油相上表面之间的相对高度可根据储罐储存油品及其挥发油气的性质进行设计计算。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节能减排储存系统,其包括上面所述的污染物零排放储罐。
具体地说,所述的储存系统包括储罐、抽气风机、分液罐及控制模块等;储罐罐顶油气出口通过管线与抽气风机入口连通,抽气风机出口通过管线与罐壁油气进口连通,同时通过管线与分液罐进气口连通;罐壁油气进口通过软管与气囊底部的油气进口连通;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压力变送器及抽气风机压力启停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软管可以为不锈钢软管、耐油橡胶软管等。
进一步地,所述分液罐还包括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
本发明的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及储存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储罐内油气压力控制抽气风机启停,实现储罐内呼吸气体收集至内气囊;通过油气导管连通区域Ⅰ、区域Ⅱ、区域Ⅲ,实现储罐吸气功能。当储罐内大呼吸、小呼吸排气时,压力仪表值升高至排气压力值时,控制模块启动抽气风机将区域Ⅲ中的油气通过软管送至区域Ⅱ中,此时区域Ⅲ中压力降低、区域Ⅱ空间增加,当区域Ⅲ内压力降低至稳定压力时,控制模块停止抽气风机,区域Ⅱ空间增加的同时区域Ⅳ空间减小,区域Ⅳ中空气通过通气孔排出储罐;控制模块排气压力值可设置为0.8kPa~1.2kPa之间任一值,稳定压力值可设置为0.4kPa~0.7kPa之间任一值; 当储罐大呼吸、小呼吸吸气时,由于区域Ⅱ内压力大于区域Ⅲ内压力,当区域Ⅱ和区域Ⅲ压力差值大于油气导管第二支管管口与油相上表面之间的油品高度差产生的压差时,区域Ⅱ中油气通过油气导管单向进入区域Ⅲ中,直到区域Ⅱ、区域Ⅲ压差小于等于油气导管第二支管管口与油相上表面之间的油品高度差产生的压差时,区域Ⅱ中油气停止进入区域Ⅲ中,区域Ⅱ中的油气通过第一支管单向流经第三支管进入第二支管时,第一支管中气体通过压力鼓泡穿过油气导管中的油品,进入第二支管中,实现储罐大小呼吸吸气过程,避免储罐憋压现象发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储罐及其储存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储罐通过储罐内油气压力控制抽气风机启停,实现了储罐大小呼吸排气过程中储罐内四个区域空间和压力之间的平衡,通过三通油气导管,实现了储罐大小呼吸吸气过程中储罐内区域Ⅱ中油气通过油气导管单向进入区域Ⅲ中,达到了储罐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采用壳体内内外气囊隔离油品挥发性油气和空气,使得储罐通过通气孔呼吸气体为空气,达到储罐无挥发性油气排气至大气中,从而实现储罐废气零排放的效果。
2、本发明所述储罐,油品与空气密闭隔开,可以保证油品挥发产生的油气为纯油气(不包含空气),气体本身无爆炸性,挥发油气可安全控制。
3、本发明储罐,油品或化学品在储存过程中,具有节能环保、工艺简单、操作安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储罐及储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储罐及储存系统中气囊支撑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储罐及储存系统中油气导管示意图。
1-壳体,2-气囊支架,3-浮盘,4-软管,5-内气囊,6-外气囊、7-通气孔、8-压力监控系统,9-抽气风机,10-分液罐,11-油气导管,12-油品上表面,13-油气口,14-油气出口,15-罐壁油气进口,16-控制模块,2-1-立管、2-2-环向支撑管,2-3-径向支撑,11-1-第一支管,11-2-第二支管,11-3-第三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和储存系统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上”、“下”、“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置于”、“相连”、“连接”、“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包括壳体1、浮盘3、内部气囊、气囊支架2及油气导管11。所述的浮盘3、内部气囊、气囊支架2及油气导管11位于壳体2内部。壳体2包括立式的罐壁和上部的罐顶。内部气囊包括外气囊6和内气囊5,外气囊6和内气囊5共用一个气囊底部。所述气囊底部位于浮盘上,并与浮盘固定连接。气囊底部(优选中心位置),贯穿浮盘3,设有油气口13。
如图2所示,所述的气囊支撑2包括立管2-1、径向支撑管2-2和环向支撑管2-3。其中,立管2-1位于壳体1与外气囊6之间,立管底端位于储罐壳体地面上,立管顶端用于固定外气囊6。
壳体1上设置有通气孔7、压力监控系统8、油气出口14和罐壁油气进口15;所述的通气孔7、压力监控系统8、油气出口14均位于储罐罐顶,罐壁油气进口15位于储罐壳体下部(即罐壁下部)。通过油气出口14可以抽出油气,通过油气进口15可以往储罐内输入油气。
本发明的储罐中,壳体1、浮盘3、外气囊6及内气囊5将储罐空间分为四个区域;第一区域Ⅰ位于浮盘3的下方,储罐工作时用于储存油品介质;第二区域Ⅱ位于浮盘上方的内气囊区域,储罐工作时用于储存储罐工作过程产生的挥发性油气;第三区域Ⅲ位于储罐壳体1与外气囊6之间,用于储存储罐内产生的挥发性油气;第四区域Ⅳ位于外气囊6内部、内气囊5外部围成的空间,第四区域Ⅳ与储罐壳体上的通气孔7连接,用于储存储罐内空气。
所述的油气导管11为三通管,其通过管道连通区域Ⅰ、区域Ⅱ、区域Ⅲ。油气导管11固定在浮盘3上。油气导管的第一支管11-1、第二支管11-2分别位于第二区域Ⅱ、第三区域Ⅲ的气相中,油气导管的第三支管11-3位于区域Ⅰ中的油相中。油气导管位于区域Ⅱ气相中的第一支管的管口高于位于区域Ⅲ中的第二支管的管口,第一支管管口、第二支管管口及油相上表面之间的相对高度可根据储罐储存油品及其挥发油气的性质进行设计计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节能减排储存系统。所述的储存系统包括储罐、抽气风机9、分液罐10及控制模块16等;储罐罐顶的油气出口14通过管线与抽气风机9入口连通,抽气风机9出口通过管线与罐壁油气进口15连通,同时通过管线与分液罐10进气口连通;罐壁油气进口15通过软管与气囊底部的油气口13连通;控制模块16包括压力变送器及抽气风机压力启停控制模块。
所述的软管4可以为不锈钢软管、耐油橡胶软管等。
本发明的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及储存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储罐内油气压力控制抽气风机9启停,实现储罐内呼吸气体收集至内气囊5;通过油气导管11连通区域Ⅰ、区域Ⅱ、区域Ⅲ,实现储罐吸气功能。当储罐内大呼吸、小呼吸排气时,压力仪表值升高至排气压力值时,控制模块16启动抽气风机9将区域Ⅲ中的油气通过软管4送至区域Ⅱ中,此时区域Ⅲ中压力降低、区域Ⅱ空间增加,当区域内压力降低至稳定压力时,控制模块16停止抽气风机9,区域Ⅱ空间增加的同时区域Ⅳ空间减小,区域Ⅳ中空气通过通气孔7排出储罐;控制模块16排气压力值可设置为0.8kPa~1.2kPa之间任一值,稳定压力值可设置为0.4kPa~0.7kPa之间任一值。当储罐大呼吸、小呼吸吸气时,由于区域Ⅱ内压力大于区域Ⅲ内压力,当区域Ⅱ和区域Ⅲ压力差值大于油气导管11第二支管11-2管口与油相上表面12之间的油品高度差产生的压差时,区域Ⅱ中油气通过油气导管11单向进入区域Ⅲ中,直到区域Ⅱ、区域Ⅲ压差小于等于油气导管11第二支管11-2管口与油相上表面12之间的油品高度差产生的压差时,区域Ⅱ中油气停止进入区域Ⅲ中,区域Ⅱ中的油气通过第一支管11-1单向流经第三支管11-3进入第二支管11-2时,第一支管11-1中气体通过压力鼓泡穿过油气导管11中的油品,进入第二支管11-2中,实现储罐大小呼吸吸气过程,从而避免储罐憋压现象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包括壳体、浮盘、内部气囊、气囊支架及油气导管;
所述的浮盘、内部气囊、气囊支架及油气导管位于壳体内部;
所述内部气囊包括外气囊和内气囊,所述外气囊和内气囊共用一个气囊底部,气囊底部设有油气口;
所述气囊底部位于浮盘上,并与浮盘固定连接;
所述气囊支撑包括立管、径向支撑管和环向支撑管,所述立管位于壳体与外气囊之间,立管底端位于储罐壳体底面上,立管顶端用于固定外气囊;
所述油气导管为三通管,且固定在所述浮盘上,其中第一支管的管口位于内气囊内,第二支管的管口位于储罐壳体和外气囊之间的气相空间,第三支管的管口位于油相中;所述第一支管的管口高于所述第二支管的管口;
其中,所述的壳体、浮盘、外气囊及内气囊将储罐分为四个区域;第一区域I位于浮盘下方,储罐工作时用于储存油品介质;第二区域II位于浮盘上的内气囊区域,储罐工作时用于储存储罐工作过程产生的挥发性油气;第三区域III位于储罐壳体与外气囊之间,用于储存储罐内产生的挥发性油气;第四区域IV位于外气囊内、内气囊外,区域IV与储罐罐顶的通气孔连接,用于储存储罐内空气。
2.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支撑为若干用于支撑立管与壳体的支撑,用于定位立管径向位置;所述环向支撑为若干用于支撑立管环向的支撑,用于定位立管环向位置。
3.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罐壁和罐顶,所述罐顶上设有通气孔、压力监控系统、油气出口,所述罐壁的下部设有油气进口。
4. 一种污染物零排放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权利要求 1-3任一所述的污染物零排放储罐。
5.按照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污染物零排放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系统包括储罐、抽气风机、分液罐及控制模块;
储罐罐顶油气出口通过管线与抽气风机入口连通,抽气风机出口通过管线与罐壁油气进口连通,同时通过管线与分液罐进气口连通;
罐壁油气进口通过软管与气囊底部的油气进口连通;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压力变送器及抽气风机压力启停控制模块。
6.按照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污染物零排放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为不锈钢软管或耐油橡胶软管。
CN202011197673.2A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及储存系统 Active CN1144357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7673.2A CN114435787B (zh)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及储存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7673.2A CN114435787B (zh)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及储存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5787A CN114435787A (zh) 2022-05-06
CN114435787B true CN114435787B (zh) 2024-03-08

Family

ID=81358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7673.2A Active CN114435787B (zh)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及储存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3578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19770A (ja) * 2004-02-05 2005-08-18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貯蔵タンクの浮屋根の浮力維持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る浮屋根構造
CN102303757A (zh) * 2011-08-15 2012-01-0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油气呼吸损耗回收装置
CN202765616U (zh) * 2012-05-09 2013-03-06 沈阳天泉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气囊全密闭水箱
CN202972520U (zh) * 2012-12-19 2013-06-05 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耳式储罐的舱内气室区域液位和压力调节装置
CN105460453A (zh) * 2015-12-30 2016-04-06 成都佳信电气工程技术公司 一种储油罐
CN108069155A (zh) * 2016-11-11 2018-05-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一种储罐排放气减排及回收系统
CN109051397A (zh) * 2018-09-29 2018-12-21 北京先锋锐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浮动式vocs气体减量装置
CN210654646U (zh) * 2019-08-26 2020-06-02 中化珠海石化储运有限公司 内浮顶储罐安全排气装置
CN211109054U (zh) * 2019-09-30 2020-07-28 北京碧海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19770A (ja) * 2004-02-05 2005-08-18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貯蔵タンクの浮屋根の浮力維持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る浮屋根構造
CN102303757A (zh) * 2011-08-15 2012-01-0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油气呼吸损耗回收装置
CN202765616U (zh) * 2012-05-09 2013-03-06 沈阳天泉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气囊全密闭水箱
CN202972520U (zh) * 2012-12-19 2013-06-05 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耳式储罐的舱内气室区域液位和压力调节装置
CN105460453A (zh) * 2015-12-30 2016-04-06 成都佳信电气工程技术公司 一种储油罐
CN108069155A (zh) * 2016-11-11 2018-05-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一种储罐排放气减排及回收系统
CN109051397A (zh) * 2018-09-29 2018-12-21 北京先锋锐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浮动式vocs气体减量装置
CN210654646U (zh) * 2019-08-26 2020-06-02 中化珠海石化储运有限公司 内浮顶储罐安全排气装置
CN211109054U (zh) * 2019-09-30 2020-07-28 北京碧海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5787A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2427B (zh) 一种油气回收方法
CN105032112A (zh) 一种新型吸收-吸附-冷凝集成技术的油气回收系统
CN213355645U (zh) 一种油品储罐排放废气收集系统
CN108069155A (zh) 一种储罐排放气减排及回收系统
CN207722586U (zh) 一种实现VOCs零排放和回收利用氮气的装置
CN101716428A (zh) 一种利用冷凝吸附法的油气回收装置
CN105727681B (zh) 一种用于高沸点有机废气的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CN114435787B (zh) 一种污染物零排放储罐及储存系统
CN111171867A (zh) 一种油气回收方法
CN106310699B (zh) 一种不对称双罐吸脱附的油气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05796592U (zh) 一体式油气冷凝回收处理系统
CN114435788A (zh) 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及储存系统
CN113060432B (zh) 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及储存系统
CN109663468A (zh) 油气回收方法
CN114435786B (zh) 一种具有缓存挥发油气功能的储罐及储存系统
CN111171868A (zh) 一种油气回收装置
CN103523417A (zh) 储油罐呼吸气回收系统
CN213355644U (zh) 一种挥发性有机液体节能减排储罐
CN114435781A (zh) 一种气体污染物减排储罐及储存系统
CN206996187U (zh) 一种废气加压分离装置
CN114435785A (zh) 一种浮顶罐边缘密封油气收集系统和方法
CN114435765A (zh) 一种污染物零排放储油罐
CN205872947U (zh) 抽气泄压联锁系统
CN105737517A (zh) 一种储油罐排放气净化方法和装置
CN213668552U (zh) 压缩冷凝膜吸附组合式油气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9

Address after: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Applicant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Applicant after: Sinopec (Dalian)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Applicant before: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Applicant before: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SINOPEC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