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2862A - 臭氧除臭器 - Google Patents

臭氧除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2862A
CN114432862A CN202210156252.8A CN202210156252A CN114432862A CN 114432862 A CN114432862 A CN 114432862A CN 202210156252 A CN202210156252 A CN 202210156252A CN 114432862 A CN114432862 A CN 114432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bin
ozone
bin
humidifying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62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存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1562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328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32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28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7/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 B01D47/06Spray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8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use as dry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346Controlling the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62Carbon 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6Gas phase processes, e.g. by using aeros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1Solid phase processes
    • B01D53/83Solid phase processes with moving react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1/00Reactants
    • B01D2251/10Oxidants
    • B01D2251/104Oz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1/00Reactants
    • B01D2251/60Inorganic bases or salts
    • B01D2251/602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50Carbon oxides
    • B01D2257/504Carbon di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2Other waste g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臭气除臭技术领域,提出了臭氧除臭器,包括箱体和风机、加湿组件、除臭组件、脱水组件、检测仪、控制器、管路;控制器电连接风机、加湿组件、除臭组件、脱水组件和检测仪,除臭组件包括支架;空心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空心转轴具有贯穿孔;驱动轮套设于空心转轴上;转动架固设于空心转轴上;混合仓固设于空心转轴的端部,空心转轴连通混合仓的内部,混合仓的两端与转动架转动连接,混合仓开设有排气管;驱动件用于驱动混合仓转动;臭氧管连通混合仓的内部;臭氧仓借助臭氧管向臭氧仓内提供臭氧;臭气管连通混合仓和管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使用复杂的搅拌混合结构就能使臭氧除臭器完成高效率除臭的问题。

Description

臭氧除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臭气除臭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臭氧除臭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化的发展,将有一大批污水处理厂陆续建成,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污染源—臭气。它作为一种典型的环境公害已被世界各国所公认,不少发达国家将其作为一种单列公害进行研究,并专项立法实施防治。
目前,臭气去除的技术主要有:化学吸收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生物过滤法、活性材料吸附除臭法等。从降低成本和避免二次污染的角度出发,臭氧氧化法无疑是最好的方法。但是,现有的臭氧除臭器在进行除臭时,都需要将臭气和臭氧进行混合,如果混合充分,那么便能达到良好的除臭效果,如果混合不充分,就可能导致排放的尾气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为了提高混合效果,通常都设置复杂的搅拌混合结构,这样就间接增加了除臭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臭氧除臭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使用复杂的搅拌混合结构就能使臭氧除臭器完成高效率除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臭氧除臭器,包括箱体和依次设于所述箱体内的风机、加湿组件、除臭组件、脱水组件、检测仪、控制器,还包括设于各组件间的管路,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风机、所述加湿组件、所述除臭组件、所述脱水组件和所述检测仪,所述检测仪用于检测尾气中的臭氧量,所述加湿组件具有加湿仓和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交替向所述加湿仓内喷入水雾,所述脱水组件包括脱水管和设于所述脱水管内的碱性氧化物颗粒,所述除臭组件包括:
支架,设于所述箱体的内壁上;
空心转轴,穿设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转轴具有贯穿孔;
驱动轮,套设于所述空心转轴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空心转轴转动;
转动架,固设于所述空心转轴上且随所述空心转轴同步转动;
混合仓,呈圆柱状,侧部固设于所述空心转轴的端部,所述空心转轴连通所述混合仓的内部,所述混合仓的两端与所述转动架转动连接,所述混合仓开设有排气管;
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混合仓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混合仓借助所述空心转轴实现公转并借助所述驱动件实现自转;
臭氧管,穿设于所述贯穿孔内且连通所述混合仓的内部;
臭氧仓,借助所述臭氧管向所述臭氧仓内提供臭氧;
臭气管,穿设于所述贯穿孔内且连通所述混合仓和所述管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件包括:
第一锥齿轮,固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转动架和所述支架之间,所述空心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轴线共线;
第一传动轴,转动设于所述转动架上,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线与所述混合仓的自转轴线共面;
第二锥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端部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第一带轮,固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
第二传动轴,转动设于所述转动架上且一端端部与所述混合仓固定连接;
第二带轮,固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
传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除臭组件还包括顶紧螺栓,所述转动架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顶紧螺栓穿设于所述螺纹孔内且端部接触所述混合仓的端部,所述第二传动轴具有轴肩,所述混合仓借助所述顶紧螺栓和所述轴肩卡设于所述转动架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仓和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支架的两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脱水组件还具有呈螺旋状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于所述脱水管内,所述脱水管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脱水管设于所述混合仓内且借助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混合仓的内部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脱水组件还包括引水线,所述引水线设于所述脱水管的两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喷头为两个,所述加湿仓具有过气道,两个所述喷头对称设置在所述过气道内,所述加湿组件还具有:
加液管,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加湿仓上,所述加液管的出液端连通所述喷头,所述加液管具有滑动腔;
活塞杆,往复滑动设于所述滑动腔内;
输液管,与所述加液管的滑动腔连通;
单向阀,设于所述输液管上且位于所述加液管和所述输液管的连通处;
动力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塞杆往复运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件包括:
第一链轮,固设于所述驱动轮上且保持同步转动;
第二链轮,转动设于所述箱体的内壁上;
链条,套设在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上;
加湿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箱体内壁上;
转动杆,一端铰接在所述加湿滑块上,另一端偏心铰接在所述第二链轮上,所述第二链轮、所述转动杆和所述加湿滑块组合成曲柄滑块机构;
同步板,一端与所述加湿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湿组件还包括中转仓,所述中转仓分别连通所述加湿仓和所述混合仓。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与现有技术相比,臭氧除臭器包括箱体、风机、加湿组件、除臭组件、脱水组件、检测仪和控制器,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管路,风机设置在箱体上并用于向箱体内输送臭气,加热组件设置在箱体内,加湿组件具有加湿仓和喷头,风机借助管路将臭气输送给加湿仓,多个喷头设置在加湿仓内并用于向臭气喷出水雾,水雾对臭气加湿并能除去臭气中的颗粒杂质;除臭组件用于对臭气进行除臭;脱水组件包括脱水管和设置在脱水管内的碱性氧化物颗粒,由于除臭组件用臭氧对臭气进行除臭,因此在除臭的过程中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碱性氧化物颗粒可以同时对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吸收;检测仪设置在箱体上,并且设置在处理后的混合气体排出的管道上,用于对排出的混合气体中的臭氧的含量进行检测,这样就能实时控制除臭组件内臭氧的充入量,进而保证臭气能被臭氧充分的进行净化。除臭组件包括支架、空心转轴、驱动轮、转动架、混合仓、驱动件、臭氧管、臭氧仓和臭气管,支架设置在箱体上,空心转轴转动设置在支架上,驱动轮套设在空心转轴上并且可以随着空心转轴进行同步转动,混合仓呈现圆柱状,混合仓的中间外侧部固定设置在空心转轴的一端端部,并且空心转轴的端部可以穿设到混合仓内,臭氧管和臭气管穿设在空心转轴内并且借助空心转轴穿入到混合仓内,臭氧仓设置在箱体内部,并且与臭氧管连通,臭氧仓内存储有大量的臭氧,并且在阀门打开的前提下,臭氧可以从臭氧仓依次进入到臭氧管和混合仓内;在臭氧和臭气都进入到混合仓内后,驱动件驱动混合仓绕着自身的轴线进行转动,驱动件的驱动与驱动轮的驱动同步进行,混合仓借助驱动件实现自转,并且借助空心转轴实现公转,这样就能实现混合仓内的臭氧和臭气的充分混合,并且在混合仓的自转和公转下,脱水管内的碱性氧化物颗粒可以充分吸收了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混合仓不但能进行公转,还能进行自转,这样就能保证混合仓内的臭气和臭氧进行充分的混合;并且在混合仓内气压降低的情况下,为了对气体的流向进行控制,还设置顶紧螺栓来阻止混合仓的自转;
2、脱水组件可以吸收混合仓内臭气净化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避免了箱体的腐蚀;
3、检测仪设置在箱体上,并且配合控制器,可以检测排出去的尾气中臭氧的含量,及时对充入混合仓内的臭氧量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臭氧除臭器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加湿组件和除臭组件配合处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Ⅰ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3的右视图;
图7为图3中隐藏了驱动轮和加湿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隐藏了驱动轮后的除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A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脱水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加湿组件中加湿仓、喷头、单向阀、输液管、加液管配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2、风机,3、加湿组件,4、除臭组件,5、脱水组件,6、检测仪,7、控制器,8、加湿仓,9、喷头,10、脱水管,11、支架,12、空心转轴,13、驱动轮,14、转动架,15、混合仓,16、排气管,17、臭氧管,18、臭氧仓,19、臭气管,20、第一锥齿轮,21、第一传动轴,22、第二锥齿轮,23、第一带轮,24、第二传动轴,25、第二带轮,26、传送带,27、顶紧螺栓,28、轴肩,29、导向板,30、引水线,31、加液管,32、活塞杆,33、输液管,34、单向阀,35、第一链轮,36、第二链轮,37、链条,38、加湿滑块,39、转动杆,40、同步板,41、中转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臭氧除臭器,包括箱体1和依次设于箱体1内的风机2、加湿组件3、除臭组件4、脱水组件5、检测仪6、控制器7,还包括设于各组件间的管路,控制器7电连接风机2、加湿组件3、除臭组件4、脱水组件5和检测仪6,检测仪6用于检测尾气中的臭氧量,加湿组件3具有加湿仓8和多个喷头9,多个喷头9交替向加湿仓8内喷入水雾,脱水组件5包括脱水管10和设于脱水管10内的碱性氧化物颗粒,除臭组件4包括:
支架11,设于箱体1的内壁上;
空心转轴12,穿设在支架11上且与支架11转动连接,空心转轴12具有贯穿孔;
驱动轮13,套设于空心转轴12上且用于驱动空心转轴12转动;
转动架14,固设于空心转轴12上且随空心转轴12同步转动;
混合仓15,呈圆柱状,侧部固设于空心转轴12的端部,空心转轴12连通混合仓15的内部,混合仓15的两端与转动架14转动连接,混合仓15开设有排气管16;
驱动件,用于驱动混合仓15绕自身轴线转动;混合仓15借助空心转轴12实现公转并借助驱动件实现自转;
臭氧管17,穿设于贯穿孔内且连通混合仓15的内部;
臭氧仓18,借助臭氧管17向臭氧仓18内提供臭氧;
臭气管19,穿设于贯穿孔内且连通混合仓15和管路。
本实施例中,臭氧除臭器包括箱体1、风机2、加湿组件3、除臭组件4、脱水组件5、检测仪6和控制器7,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的管路,风机2设置在箱体1上并用于向箱体1内输送臭气,加热组件设置在箱体1内,加湿组件3具有加湿仓8和喷头9,风机2借助管路将臭气输送给加湿仓8,多个喷头9设置在加湿仓8内并用于向臭气喷出水雾,水雾对臭气加湿并能除去臭气中的颗粒杂质;除臭组件4用于对臭气进行除臭;脱水组件5包括脱水管10和设置在脱水管10内的碱性氧化物颗粒,由于除臭组件4用臭氧对臭气进行除臭,因此在除臭的过程中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碱性氧化物颗粒可以同时对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吸收;检测仪6设置在箱体1上,并且设置在处理后的混合气体排出的管道上,用于对排出的混合气体中的臭氧的含量进行检测,这样就能实时控制除臭组件4内臭氧的充入量,进而保证臭气能被臭氧充分的进行净化。除臭组件4包括支架11、空心转轴12、驱动轮13、转动架14、混合仓15、驱动件、臭氧管17、臭氧仓18和臭气管19,支架11设置在箱体1上,空心转轴12转动设置在支架11上,驱动轮13套设在空心转轴12上并且可以随着空心转轴12进行同步转动,混合仓15呈现圆柱状,混合仓15的中间外侧部固定设置在空心转轴12的一端端部,并且空心转轴12的端部可以穿设到混合仓15内,臭氧管17和臭气管19穿设在空心转轴12内并且借助空心转轴12穿入到混合仓15内,臭氧仓18设置在箱体1内部,并且与臭氧管17连通,臭氧仓18内存储有大量的臭氧,并且在阀门打开的前提下,臭氧可以从臭氧仓18依次进入到臭氧管17和混合仓15内;在臭氧和臭气都进入到混合仓15内后,驱动件驱动混合仓15绕着自身的轴线进行转动,驱动件的驱动与驱动轮13的驱动同步进行,混合仓15借助驱动件实现自转,并且借助空心转轴12实现公转,这样就能实现混合仓15内的臭氧和臭气的充分混合,并且在混合仓15的自转和公转下,脱水管10内的碱性氧化物颗粒可以充分吸收了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
本发明中,臭气由风机2吸入到箱体1内,然后通过管路进入到加湿组件3内,臭气再通过管路进入到除臭组件4内进行除臭,剩下的尾气再借助管路排出去,检测仪6设置在最后的管路上,并且能检测出尾气中臭氧的含量,检测仪6将检测的数值反馈给控制器7,控制器7接受到信号后,会对进入到除臭组件4内的臭氧量进行控制。保证了臭气再充分被净化的同时,还能避免出现臭氧污染环境。
如图2~图8所示,进一步,驱动件包括:
第一锥齿轮20,固设于支架11上且位于转动架14和支架11之间,空心转轴12的轴线与第一锥齿轮20的轴线共线;
第一传动轴21,转动设于转动架14上,第一传动轴21的轴线与混合仓15的自转轴线共面;
第二锥齿轮22,固设于第一传动轴21的端部且与第一锥齿轮20啮合;
第一带轮23,固设于第一传动轴21的另一端;
第二传动轴24,转动设于转动架14上且一端端部与混合仓15固定连接;
第二带轮25,固设于第二传动轴24的另一端;
传送带26,套设于第一带轮23和第二带轮25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整体的生产成本,驱动件包括第一锥齿轮20、第一传动轴21、第二锥齿轮22、第一带轮23、第二传动轴24、第二带轮25和传送带26。第一锥齿轮20固定设置在支架11上,并且第一锥齿轮20位于转动架14和支架11之间,第一锥齿轮20的转动轴线与空心转轴12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即第一锥齿轮20的转动轴线位于的平面始终与空心转轴12位于的平面保持垂直;第一传动轴21转动设置在转动架14上,第一传动轴21的轴线与混合仓15的自转轴线共面,第二锥齿轮22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21的端部,并且第二锥齿轮22与第一锥齿轮20始终保持啮合,由于第一锥齿轮20是固定在支架11上,第二锥齿轮22与第一锥齿轮20啮合,因此第二锥齿轮22可以绕着第一锥齿轮20的轴线进行转动,由于第一带轮23设置在第一传动轴21上,当第二锥齿轮22带着第一传动轴21转动时,第一带轮23会随之进行转动,第二带轮25借助第二传动轴24转动设置在转动架14上,第二带轮25与第一带轮23之间设置传送带26,第一带轮23借助传送带26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带轮25,由于第二传动轴24的一端端部与混合仓15固定连接,因此第二传动轴24的转动动力可以传递到混合仓15上,又由于第二传动轴24与混合仓15的转动轴线完全重合,因此第二传动轴24可以带着混合仓15实现绕自身轴线的传动。这种设置形式保证了混合仓15的自转动力来源于公转动力,因此,可以降低动力源的数量,进而简化了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8~图9所示,进一步,除臭组件4还包括顶紧螺栓27,转动架14开设有螺纹孔,顶紧螺栓27穿设于螺纹孔内且端部接触混合仓15的端部,第二传动轴24具有轴肩28,混合仓15借助顶紧螺栓27和轴肩28卡设于转动架14上。
本实施例中,除臭组件4还包括顶紧螺栓27,转动架14上开设有螺纹孔,顶紧螺栓27穿设在螺纹孔内,顶紧螺栓27的端部穿过螺纹孔,并且端部与混合仓15保持接触,当顶紧螺栓27不对混合仓15进行顶紧时,顶紧螺栓27的端部与混合仓15之间保持转动接触;第二传动轴24上设置轴肩28,混合仓15借助顶紧螺栓27和轴肩28卡设在转动架14上,当顶紧螺栓27将混合仓15顶紧时,顶紧螺栓27与混合仓15之间的摩擦力迫使混合仓15不再进行自转,此时,第二带轮25与传送带26之间出现打滑。在臭气进行一段时间的净化后,由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被碱性氧化物颗粒吸收,因此,混合仓15内的气压会变小,此时在进行自转,反而会致使混合仓15内的气体挤压在一定的空间内,这样再进行混合仓15的公转时,就不能保证混合仓15内的气体有预期的流动,因此,此时可以将顶紧螺栓27顶住混合仓15,迫使混合仓15不再进行转动,这样只剩下混合仓15的公转,剩余的气体的流向大致可以判断出,进而也就能控制净化的时间。
如图7所示,进一步,混合仓15和驱动轮13位于支架11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的重心在对称的位置附近,可以将混合仓15和驱动轮13设置在支架11的两侧,并且混合仓15配合驱动件的重量与驱动轮13的重量相近。
如图10所示,进一步,脱水组件5还具有呈螺旋状的导向板29,导向板29设于脱水管10内,脱水管10开设有连通孔,脱水管10设于混合仓15内且借助连通孔与混合仓15的内部连通。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脱水组件5的工作效率,在脱水管10内设置呈现螺旋状的导向板29,脱水管10开设有连通孔,连通孔开在脱水管10的侧壁上,脱水管10的两端设置端盖,脱水管10固定设置在混合仓15的内壁上,脱水管10随着混合仓15进行翻转。在翻转过程中,碱性氧化物颗粒会从脱水管10的一端沿着导向板29滚动到另一端,在这个滚动过程中,就增大了碱性氧化物颗粒与水汽、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吸收的效率。
如图10所示,进一步,脱水组件5还包括引水线30,引水线30设于脱水管10的两端。
本实施例中,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或者有大量的臭气需要净化的时候,水汽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为了提高对这部分水的吸收,引水线30设置在脱水管10的两端,并且引水线30一端裸露在脱水管10的外部,另一端穿入到脱水管10的内部,这样引水线30可以将混合仓15两端内壁上的水引导到脱水管10内,并且被碱性氧化物颗粒吸收。
如图4~图11所示,进一步,喷头9为两个,加湿仓8具有过气道,两个喷头9对称设置在过气道内,加湿组件3还具有:
加液管31,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加湿仓8上,加液管31的出液端连通喷头9,加液管31具有滑动腔;
活塞杆32,往复滑动设于滑动腔内;
输液管33,与加液管31的滑动腔连通;
单向阀34,设于输液管33上且位于加液管31和输液管33的连通处;
动力件,用于驱动活塞杆32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加湿组件3对臭气的加湿效率,喷头9设置成两个,加湿仓8具有过气道,两个喷头9对称设置在过气道内,加湿组件3还具有加液管31、活塞杆32、输液管33、单向阀34和动力件。加液管31对称设置在加湿仓8上,喷头9设置在加液管31的端部,加液管31通过喷头9向经过过气道的臭气喷出水雾,加液管31具有滑动腔,活塞杆32滑动设置在滑动腔内,输液管33与加液管31的滑动腔连通,单向阀34设置在输液管33上,并且靠近加液管31和输液管33的连通处,动力件用于提供活塞杆32的往复运动;由于喷头9为两个,因此加液管31、活塞杆32、输液管33和单向阀34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当水从输液管33流入到加液管31内时,单向阀34打开,单向阀34设置的作用就是防止水从加液管31内进入到输液管33内。在活塞杆32的往复运动过程中,加液管31内的水实现交替的进入和出去,进而两个喷头9交替对过气道内的臭气进行清洗。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在活塞杆32向会拉的时候,喷头9会进行干扰,可以在喷头9与加液管31的连接处设置单向阀34,这样就能保证输液管33内的水稳定的进入到加液管31内。
如图3~图6所示,进一步,动力件包括:
第一链轮35,固设于驱动轮13上且保持同步转动;
第二链轮36,转动设于箱体1的内壁上;
链条37,套设在第一链轮35和第二链轮36上;
加湿滑块38,滑动设于箱体1内壁上;
转动杆39,一端铰接在加湿滑块38上,另一端偏心铰接在第二链轮36上,第二链轮36、转动杆39和加湿滑块38组合成曲柄滑块机构;
同步板40,一端与加湿滑块3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塞杆3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动力件包括第一链轮35、第二链轮36、链条37、加湿滑块38、转动杆39和同步板40。第一链轮35固定设置在驱动轮13上,这样第一链轮35就能和驱动轮13保持同步的转动;第二链轮36转动设置箱体1的内壁上,链条37套设在第一链轮35和第二链轮36上,这样驱动轮13的转动动力就可以传递到第二链轮36上,加湿滑块38滑动设置在箱体1内壁上,转动杆39一端铰接在加湿滑块38上,另一端偏心铰接在第二链轮36上,这样就能保证第二链轮36在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加湿滑块38的往复移动,因为第二链轮36、加湿滑块38和转动杆39组成了曲柄滑块机构,同步板40一端固定设置在加湿滑块38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活塞杆32上,设置两个同步板40,这样加湿滑块38在往复移动中就能分别推动两个活塞杆32进行往复移动。
如图1所示,进一步,加湿组件3还包括中转仓41,中转仓41分别连通加湿仓8和混合仓15。
本实施例中,由于臭气的加湿时间远远小于臭气的净化时间,并且臭气的加湿动力与臭气的除臭动力为同一动力源,因此,为了避免降低臭气的加湿效率,可以在加湿仓8和混合仓15之间设置中转仓41,臭气先进入到中转仓41,然后再进入到混合仓15内进行除臭。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臭氧除臭器,包括箱体(1)和依次设于所述箱体(1)内的风机(2)、加湿组件(3)、除臭组件(4)、脱水组件(5)、检测仪(6)、控制器(7),还包括设于各组件间的管路,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风机(2)、所述加湿组件(3)、所述除臭组件(4)、所述脱水组件(5)和所述检测仪(6),所述检测仪(6)用于检测尾气中的臭氧量,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3)具有加湿仓(8)和多个喷头(9),多个所述喷头(9)交替向所述加湿仓(8)内喷入水雾,所述脱水组件(5)包括脱水管(10)和设于所述脱水管(10)内的碱性氧化物颗粒,所述除臭组件(4)包括:
支架(11),设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
空心转轴(12),穿设在所述支架(11)上且与所述支架(11)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转轴(12)具有贯穿孔;
驱动轮(13),套设于所述空心转轴(12)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空心转轴(12)转动;
转动架(14),固设于所述空心转轴(12)上且随所述空心转轴(12)同步转动;
混合仓(15),呈圆柱状,侧部固设于所述空心转轴(12)的端部,所述空心转轴(12)连通所述混合仓(15)的内部,所述混合仓(15)的两端与所述转动架(14)转动连接,所述混合仓(15)开设有排气管(16);
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混合仓(15)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混合仓(15)借助所述空心转轴(12)实现公转并借助所述驱动件实现自转;
臭氧管(17),穿设于所述贯穿孔内且连通所述混合仓(15)的内部;
臭氧仓(18),借助所述臭氧管(17)向所述臭氧仓(18)内提供臭氧;
臭气管(19),穿设于所述贯穿孔内且连通所述混合仓(15)和所述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除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
第一锥齿轮(20),固设于所述支架(11)上且位于所述转动架(14)和所述支架(11)之间,所述空心转轴(1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0)的轴线共线;
第一传动轴(21),转动设于所述转动架(14)上,所述第一传动轴(21)的轴线与所述混合仓(15)的自转轴线共面;
第二锥齿轮(22),固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21)的端部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0)啮合;
第一带轮(23),固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21)的另一端;
第二传动轴(24),转动设于所述转动架(14)上且一端端部与所述混合仓(15)固定连接;
第二带轮(25),固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24)的另一端;
传送带(26),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23)和所述第二带轮(2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除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组件(4)还包括顶紧螺栓(27),所述转动架(14)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顶紧螺栓(27)穿设于所述螺纹孔内且端部接触所述混合仓(15)的端部,所述第二传动轴(24)具有轴肩(28),所述混合仓(15)借助所述顶紧螺栓(27)和所述轴肩(28)卡设于所述转动架(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除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仓(15)和所述驱动轮(13)位于所述支架(11)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除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组件(5)还具有呈螺旋状的导向板(29),所述导向板(29)设于所述脱水管(10)内,所述脱水管(10)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脱水管(10)设于所述混合仓(15)内且借助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混合仓(15)的内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臭氧除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组件(5)还包括引水线(30),所述引水线(30)设于所述脱水管(10)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除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9)为两个,所述加湿仓具有过气道,两个所述喷头(9)对称设置在所述过气道内,所述加湿组件(3)还具有:
加液管(31),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加湿仓(8)上,所述加液管(31)的出液端连通所述喷头(9),所述加液管(31)具有滑动腔;
活塞杆(32),往复滑动设于所述滑动腔内;
输液管(33),与所述加液管(31)的滑动腔连通;
单向阀(34),设于所述输液管(33)上且位于所述加液管(31)和所述输液管(33)的连通处;
动力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塞杆(32)往复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臭氧除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包括:
第一链轮(35),固设于所述驱动轮(13)上且保持同步转动;
第二链轮(36),转动设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
链条(37),套设在所述第一链轮(35)和所述第二链轮(36)上;
加湿滑块(38),滑动设于所述箱体(1)内壁上;
转动杆(39),一端铰接在所述加湿滑块(38)上,另一端偏心铰接在所述第二链轮(36)上,所述第二链轮(36)、所述转动杆(39)和所述加湿滑块(38)组合成曲柄滑块机构;
同步板(40),一端与所述加湿滑块(3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3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臭氧除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3)还包括中转仓(41),所述中转仓(41)分别连通所述加湿仓(8)和所述混合仓(15)。
CN202210156252.8A 2022-02-21 2022-02-21 臭氧除臭器 Pending CN1144328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6252.8A CN114432862A (zh) 2022-02-21 2022-02-21 臭氧除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6252.8A CN114432862A (zh) 2022-02-21 2022-02-21 臭氧除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2862A true CN114432862A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74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6252.8A Pending CN114432862A (zh) 2022-02-21 2022-02-21 臭氧除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3286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406628U (zh) * 2018-06-01 2019-01-22 四川泰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机废气处理设备
CN210874831U (zh) * 2019-09-06 2020-06-30 上海启菲特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成套臭气处理设备
CN112473343A (zh) * 2020-12-10 2021-03-12 北京天中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治理设备及方法
CN215654580U (zh) * 2021-09-06 2022-01-28 湖南蔚湘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处理用活性炭吸附箱
WO2022041450A1 (zh) * 2020-08-27 2022-03-03 南京茂泽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畜禽粪便发酵尾气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406628U (zh) * 2018-06-01 2019-01-22 四川泰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机废气处理设备
CN210874831U (zh) * 2019-09-06 2020-06-30 上海启菲特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成套臭气处理设备
WO2022041450A1 (zh) * 2020-08-27 2022-03-03 南京茂泽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畜禽粪便发酵尾气处理装置
CN112473343A (zh) * 2020-12-10 2021-03-12 北京天中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治理设备及方法
CN215654580U (zh) * 2021-09-06 2022-01-28 湖南蔚湘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处理用活性炭吸附箱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余萍: "《机械基础》", 31 August 2017,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钟秦: "《化工原理(第4版)》", 30 September 2019,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88489Y (zh) 家用臭氧纳米气泡消毒机
CN203764105U (zh) 餐厨垃圾臭气处理系统
CN209968024U (zh) 一种环保型工业粉尘处理设备
WO2022041450A1 (zh) 一种畜禽粪便发酵尾气处理装置
CN201558664U (zh) 一种处理制药行业恶臭气体的装置
CN201059702Y (zh) 等离子体室内空气复合净化加湿器
CN115845589A (zh) 一种高适应性的除臭系统及装置
CN114432862A (zh) 臭氧除臭器
CN101708417A (zh) 一种处理制药行业恶臭气体的装置
CN201669049U (zh) 除臭装置
CN108355464A (zh) 一种填料式喷淋洗涤污水除臭装置
CN209060867U (zh) 一种市政行业恶臭气体处理装置
CN106362577A (zh) 气体净化系统及采用该气体净化系统净化气体的方法
CN208943789U (zh) 一种填料式喷淋洗涤污水除臭装置
CN211800046U (zh) 一种新型光解催化设备
CN111282420A (zh) 一种高能离子喷淋除臭装置
CN212864139U (zh) 一种臭氧机
CN101007201A (zh) 产生二氧化碳灭火气体的灭火装置及原料配方
CN219441255U (zh) 一种电厂出口烟气催化还原净化设备
CN215135429U (zh) 一种航天员用可消除身体自由基的吸氢设备
CN115069075B (zh) 一种生物发酵废气处理装置
CN220071210U (zh) 一种臭气处理喷淋装置
CN212005722U (zh) 一种rco废气催化燃烧设备
CN210544323U (zh) 一种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收集处理装置
CN2339564Y (zh) 射流式氯吸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