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0546A - 一种在智能模组侧支持IoT云平台多种配网配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智能模组侧支持IoT云平台多种配网配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0546A
CN114430546A CN202210086586.2A CN202210086586A CN114430546A CN 114430546 A CN114430546 A CN 114430546A CN 202210086586 A CN202210086586 A CN 202210086586A CN 114430546 A CN114430546 A CN 1144305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ud platform
distribution network
terminal
inform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865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路昌
唐林
吴凯华
盛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x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x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865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305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30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05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40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 H04W12/48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using secure binding, e.g. securely binding identity modules to devices,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智能模组侧支持IoT云平台多种配网配对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智能模组侧出厂就自带对接多个主流IoT云平台的技术方法,在C端用户使用时,仅需要简单使用手机APP即可灵活自动识别用户所需对接的IoT云平台,大大提升用户体验。通过统一多个IoT云平台的网络协议,提升端侧开发的灵活性,有效简化开发流程,降低产品适配多个IoT云平台的对接难度以及经济成本,以此提升企业对智能产品的推广效率和成功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在智能模组侧支持IoT云平台多种配网配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oT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智能模组侧支持IoT云平台多种配网配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Wi-Fi技术在IoT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IoT市场对Wi-Fi模组的需求量也呈现指数级的增长。就目前市场而言,专注于智能家居领域的IoT设备很大部分是采用Wi-Fi模组作为网络通讯的硬件载体,而将Wi-Fi模组应用于智能IoT设备的过程,绕不开的就是配网问题。一个正常的智能IoT设备在C端用户手上能开始正式使用之前,必须要经过配网流程,这个配网流程是由C端用户触发的。一般来说,配网流程主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向Wi-Fi模组传递家用的AP热点的SSID名称以及对应热点密码,使得Wi-Fi模组能正常接入AP热点,具备连接物联网的通讯能力;
2)将智能IoT设备的设备信息与C端用户账号进行绑定,以便于建立智能IoT设备、手机端(APP或小程序)、云平台三者的联动关系。
从国内市场来说,主流的IoT云平台有多种类型。一般来说,对接不同的云平台,就需要使用该云平台对应的配网方式,同时使用与之匹配的通讯协议,以完成整个配网流程。目前而言,智能IoT设备配网的方式有很多种:一键配网、蓝牙辅助配网、设备AP热点配网、手机AP热点配网、语音配网、超声波配网、摄像头+二维码配网等等。由于有些配网方式对特定的场景和硬件设备要求较高,所以结合主流的应用场景来看,一键配网和蓝牙辅助配网是最常见常用的配网方式,成功率非常高,操作体验也非常流畅。
一键配网,英文名称叫“Smart Config”,是一种较为快捷的配网方式,它的操作原理是:Wi-Fi终端工作在混杂模式下,循环扫描各个信道内的无线数据包,收取并解析手机端发出的广播包或AP包,从而获得Wi-Fi热点信息(SSID和密码)。
蓝牙辅助配网,这是一种最常用的配网方式,它的操作原理是:通过Wi-Fi终端(带有蓝牙BLE功能)发射蓝牙广播,然后手机APP操作蓝牙模块连接Wi-Fi终端,通过蓝牙BLE的数据通道传输Wi-Fi热点信息,使得Wi-Fi模块具备连接外网的能力。
因此可以看出,智能IoT设备如果需要同时对接多个IoT云平台,且需要灵活选用合适的配网方式,其过程繁琐且复杂,从产品的最大化推广的角度上看,是个亟待优化和解决的难题。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智能模组侧支持IoT云平台多种配网配对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在智能模组侧支持IoT云平台多种配网配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规划智能IoT产品支持对接的IoT平台,并在对应的云平台注册产品,取得对应的产品信息和设备信息,将产品信息整合在统一的一个IoT云平台中;
步骤2:IoT云平台将所有产品信息和设备信息生成三元组列表;
步骤3:在终端完成产测之后,写入三元组信息;
步骤4:用户根据指引,操作设备并配合手机APP发起配网流程;
步骤5:基于嵌入式RTOS系统支持多线程运行的能力,同时开启一键配网以及蓝牙辅助配网流程;
步骤6:在一键配网分支流程中,分别按各IoT云平台的报文格式,轮询扫描各个通道的无线数据包,当发现某种符合既定要求的报文时,即可解析得出此时需要配网的云平台类型,进而开始走配网流程的数据交互;
步骤7:在蓝牙辅助配网分支流程中,分别按各IoT云平台的BLE广播包要求,进行BLE广播轮询,当收到某一个APP的BLE连接时,停止BLE蓝牙广播,根据识别到的云平台类型,进而开始走配网流程的数据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一键配网的具体流程为:
步骤6.1:通过按键或命令触发,进入一键配网的流程;
步骤6.2:终端Wi-Fi模块进入混杂模式,周期性地扫描每个信息通道的数据;
步骤6.3:手机APP通过扫码进入一键配网流程,手机侧输入AP热点的密码,连接至AP热点;
步骤6.4:手机开始往一个固件的信号发送广播数据包或AP数据包,数据包中带有产品信息和AP热点信息;
步骤6.5:终端Wi-Fi模块根据特定的数据包格式从各信号通道的广播数据中,解析获得产品信息和AP热点信息;
步骤6.6:终端Wi-Fi模块发起连接AP热点;
步骤6.7:终端Wi-Fi模块具备联网能力后,发起与网关的连接,交互绑定数据;
步骤6.8:Marsgate网关收到绑定请求后,数据转发到云平台;
步骤6.9:云平台处理终端的绑定请求,完成与账号的绑定,将绑定结果反馈给Marsgate网关;
步骤6.10:Marsgate网关接收云平台的绑定结果反馈给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蓝牙辅助配网的具体流程为:
步骤7.1:通过按键或命令触发,进入BLE蓝牙辅助配网流程;
步骤7.2:通过集成BLE蓝牙模块终端Wi-Fi模块将产品信息配置在蓝牙广播信息里面,再发起蓝牙广播;
步骤7.3:手机APP通过扫描进入BLE蓝牙辅助配网流程;
步骤7.4:手机侧输入AP热点的密码,连接AP热点;
步骤7.5:手机端扫描蓝牙广播,根据产品编码识别产品设备,并提示在界面上;
步骤7.6:用户根据显示的设备列表,选择要配网的设备,进行连接配网;
步骤7.7:云平台处理请求,下发token信息;
步骤7.8:终端Wi-Fi模块根据特定的数据包格式解析获得产品信息、AP热点信息、token信息、url信息等;
步骤7.9:终端Wi-Fi模块发起连接AP热点;
步骤7.10:终端Wi-Fi模块具备联网能力后,发起与网关的连接,交互绑定数据;
步骤7.11:Marsgate网关收到绑定请求后,数据转发到云平台;
步骤7.12:云平台处理终端的绑定请求,完成与账号的绑定,将绑定结果反馈给Marsgate网关;
步骤7.13:Marsgate网关接收云平台的绑定结果反馈给终端。
进一步地,进行BLE广播轮询时,每次轮询广播的间隔大于1秒钟。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智能模组侧出厂就自带对接多个主流IoT云平台的技术方法,在C端用户使用时,仅需要简单使用手机APP即可灵活自动识别用户所需对接的IoT云平台,大大提升用户体验。通过统一多个IoT云平台的网络协议,提升端侧开发的灵活性,有效简化开发流程,降低产品适配多个IoT云平台的对接难度以及经济成本,以此提升企业对智能产品的推广效率和成功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框图。
图2为智能配网方案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键配网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蓝牙辅助配网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智能模组侧支持IoT云平台多种配网配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规划智能IoT产品支持对接的IoT平台,并在对应的云平台注册产品,取得对应的产品信息和设备信息,将产品信息整合在统一的一个IoT云平台中。
步骤2:IoT云平台将所有产品信息和设备信息生成三元组列表,三元组信息用于写入每一个终端设备,是区分一个具体设备最重要的一环。
步骤3:在终端完成产测之后,写入三元组信息。
步骤4:当成品到达C端用户时,用户可以通过阅读操作手册的引用,操作设备并配合手机APP发起配网流程。
步骤5:基于嵌入式RTOS系统支持多线程运行的能力,同时开启一键配网以及蓝牙辅助配网流程。
步骤6:请参阅图3,在一键配网分支流程中,分别按各IoT云平台的报文格式,轮询扫描各个通道的无线数据包,当发现某种符合既定要求的报文时,即可解析得出此时需要配网的云平台类型,进而开始走配网流程的数据交互。所述一键配网的具体流程为:
步骤6.1:通过按键或命令触发,进入一键配网的流程。
步骤6.2:终端Wi-Fi模块进入混杂模式,周期性地扫描每个信息通道的数据。
步骤6.3:手机APP通过扫码进入一键配网流程,手机侧输入AP热点的密码,连接至AP热点。
步骤6.4:手机开始往一个固件的信号发送广播数据包或AP数据包,数据包中带有产品信息和AP热点信息。
步骤6.5:终端Wi-Fi模块根据特定的数据包格式从各信号通道的广播数据中,解析获得产品信息和AP热点信息。
步骤6.6:终端Wi-Fi模块发起连接AP热点。
步骤6.7:终端Wi-Fi模块具备联网能力后,发起与网关的连接,交互绑定数据。
步骤6.8:Marsgate网关收到绑定请求后,数据转发到云平台。步骤6.9:云平台处理终端的绑定请求,完成与账号的绑定,将绑定结果反馈给Marsgate网关。
步骤6.10:Marsgate网关接收云平台的绑定结果反馈给终端。
步骤7:请参阅图4,在蓝牙辅助配网分支流程中,分别按各IoT云平台的BLE广播包要求,进行BLE广播轮询。为了保证BLE广播之后能收到BLE连接,每次轮询广播的间隔大于1秒钟。当收到某一个APP的BLE连接时,停止BLE蓝牙广播,根据识别到的云平台类型,进而开始走配网流程的数据交互。所述蓝牙辅助配网的具体流程为:
步骤7.1:通过按键或命令触发,进入BLE蓝牙辅助配网流程。
步骤7.2:通过集成BLE蓝牙模块终端Wi-Fi模块将产品信息配置在蓝牙广播信息里面,再发起蓝牙广播。
步骤7.3:手机APP通过扫描进入BLE蓝牙辅助配网流程。
步骤7.4:手机侧输入AP热点的密码,连接AP热点。
步骤7.5:手机端扫描蓝牙广播,根据产品编码识别产品设备,并提示在界面上。
步骤7.6:用户根据显示的设备列表,选择要配网的设备,进行连接配网。
步骤7.7:云平台处理请求,下发token信息。
步骤7.8:终端Wi-Fi模块根据特定的数据包格式解析获得产品信息、AP热点信息、token信息、url信息等。
步骤7.9:终端Wi-Fi模块发起连接AP热点。
步骤7.10:终端Wi-Fi模块具备联网能力后,发起与网关的连接,交互绑定数据。
步骤7.11:Marsgate网关收到绑定请求后,数据转发到云平台。
步骤7.12:云平台处理终端的绑定请求,完成与账号的绑定,将绑定结果反馈给Marsgate网关。
步骤7.13:Marsgate网关接收云平台的绑定结果反馈给终端。
本发明在技术上同一了对接多个IoT云平台的网络协议,提升了端侧开发的灵活性。本发明简化了智能模组侧的开发流程,有利于降低模组固件使用的运行内存和存储空间,为模组的costdown提供了技术基础,大大缩短了智能Wi-Fi产品适配多个IoT云平台对接的难度,同时大大降低了智能Wi-Fi产品对接多个IoT云平台的经济成本,提升了智能Wi-Fi产品的用户体验,并提升了企业对智能Wi-Fi产品的推广效率和成功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供一个实施例,以智能家居产品为例,由产品开发人员调研确认产品所需支持的IoT平台类型。分别在各选定的云平台注册产品信息并导出对应的设备信息。将导出的信息导入云网关,重新生成设备三元组信息,用于产线烧录。设备按照产品规划,开发固件,具备对接多个云平台的技术能力,并且能够同时支持一键配网和蓝牙辅助配网。设备在产线上烧录固件后,进入产测流程,测试成功后,烧录三元组信息,产品经包装盒售卖,到达C端用户。C端用户根据配备的产品配网指引手册,自行选择使用的云平台以及使用字节适用的配网方式。IoT终端启动配网流程,自动识别用户输入的配网方式和选择的云平台,完成配网流程,建立与云平台的连接。在云平台和手机APP可以查看IoT设备,并可以进行远程操控。以此实现智能家居产品的配网流程。
当需要重新进行配网时,只需要C端用户根据指引重新进行操作即可,简单方便,满足用户端的配网操作需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智能模组侧出厂就自带对接多个主流IoT云平台的技术方法,在C端用户使用时,仅需要简单使用手机APP即可灵活自动识别用户所需对接的IoT云平台,大大提升用户体验。通过统一多个IoT云平台的网络协议,提升端侧开发的灵活性,有效简化开发流程,降低产品适配多个IoT云平台的对接难度以及经济成本,以此提升企业对智能产品的推广效率和成功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在智能模组侧支持IoT云平台多种配网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规划智能IoT产品支持对接的IoT平台,并在对应的云平台注册产品,取得对应的产品信息和设备信息,将产品信息整合在统一的一个IoT云平台中;
步骤2:IoT云平台将所有产品信息和设备信息生成三元组列表;
步骤3:在终端完成产测之后,写入三元组信息;
步骤4:用户根据指引,操作设备并配合手机APP发起配网流程;
步骤5:基于嵌入式RTOS系统支持多线程运行的能力,同时开启一键配网以及蓝牙辅助配网流程;
步骤6:在一键配网分支流程中,分别按各IoT云平台的报文格式,轮询扫描各个通道的无线数据包,当发现某种符合既定要求的报文时,即可解析得出此时需要配网的云平台类型,进而开始走配网流程的数据交互;
步骤7:在蓝牙辅助配网分支流程中,分别按各IoT云平台的BLE广播包要求,进行BLE广播轮询,当收到某一个APP的BLE连接时,停止BLE蓝牙广播,根据识别到的云平台类型,进而开始走配网流程的数据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智能模组侧支持IoT云平台多种配网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键配网的具体流程为:
步骤6.1:通过按键或命令触发,进入一键配网的流程;
步骤6.2:终端Wi-Fi模块进入混杂模式,周期性地扫描每个信息通道的数据;
步骤6.3:手机APP通过扫码进入一键配网流程,手机侧输入AP热点的密码,连接至AP热点;
步骤6.4:手机开始往一个固件的信号发送广播数据包或AP数据包,数据包中带有产品信息和AP热点信息;
步骤6.5:终端Wi-Fi模块根据特定的数据包格式从各信号通道的广播数据中,解析获得产品信息和AP热点信息;
步骤6.6:终端Wi-Fi模块发起连接AP热点;
步骤6.7:终端Wi-Fi模块具备联网能力后,发起与网关的连接,交互绑定数据;
步骤6.8:Marsgate网关收到绑定请求后,数据转发到云平台;
步骤6.9:云平台处理终端的绑定请求,完成与账号的绑定,将绑定结果反馈给Marsgate网关;
步骤6.10:Marsgate网关接收云平台的绑定结果反馈给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智能模组侧支持IoT云平台多种配网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辅助配网的具体流程为:
步骤7.1:通过按键或命令触发,进入BLE蓝牙辅助配网流程;
步骤7.2:通过集成BLE蓝牙模块终端Wi-Fi模块将产品信息配置在蓝牙广播信息里面,再发起蓝牙广播;
步骤7.3:手机APP通过扫描进入BLE蓝牙辅助配网流程;
步骤7.4:手机侧输入AP热点的密码,连接AP热点;
步骤7.5:手机端扫描蓝牙广播,根据产品编码识别产品设备,并提示在界面上;
步骤7.6:用户根据显示的设备列表,选择要配网的设备,进行连接配网;
步骤7.7:云平台处理请求,下发token信息;
步骤7.8:终端Wi-Fi模块根据特定的数据包格式解析获得产品信息、AP热点信息、token信息、url信息等;
步骤7.9:终端Wi-Fi模块发起连接AP热点;
步骤7.10:终端Wi-Fi模块具备联网能力后,发起与网关的连接,交互绑定数据;
步骤7.11:Marsgate网关收到绑定请求后,数据转发到云平台;
步骤7.12:云平台处理终端的绑定请求,完成与账号的绑定,将绑定结果反馈给Marsgate网关;
步骤7.13:Marsgate网关接收云平台的绑定结果反馈给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智能模组侧支持IoT云平台多种配网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BLE广播轮询时,每次轮询广播的间隔大于1秒钟。
CN202210086586.2A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在智能模组侧支持IoT云平台多种配网配对方法 Pending CN1144305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6586.2A CN114430546A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在智能模组侧支持IoT云平台多种配网配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6586.2A CN114430546A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在智能模组侧支持IoT云平台多种配网配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0546A true CN114430546A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12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86586.2A Pending CN114430546A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在智能模组侧支持IoT云平台多种配网配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3054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4440A (zh) * 2019-02-27 2019-05-03 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 用来对接多个云平台的Wi-Fi模组及其对接方法
CN111050379A (zh) * 2019-12-12 2020-04-21 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多种云端服务的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11953550A (zh) * 2020-08-21 2020-11-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配网方法、装置及物联网设备
CN113489799A (zh) * 2021-07-14 2021-10-08 深圳市集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同时对接多个iot平台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4440A (zh) * 2019-02-27 2019-05-03 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 用来对接多个云平台的Wi-Fi模组及其对接方法
CN111050379A (zh) * 2019-12-12 2020-04-21 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多种云端服务的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11953550A (zh) * 2020-08-21 2020-11-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配网方法、装置及物联网设备
CN113489799A (zh) * 2021-07-14 2021-10-08 深圳市集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同时对接多个iot平台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0070B (zh) 一种家电设备网络配置方法以及WiFi模块
EP257962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household appliance control based o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4080194A (zh) 通过手机无线配置无输入终端设备的wifi接入参数的方法
EP299925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gateway device
CN110636483A (zh) 一种配网方法及系统
CN103037477A (zh) 家庭媒体设备接入wifi热点的方法及服务端、客户端
CN103561480A (zh) 数据传输方法
CN111934961B (zh) 智能家居网络配置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20239744A1 (en) Hybrid networking simple-connect setup using proxy device
CN103220822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959968B (zh) 一种Wifi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5184924A1 (zh) 实现终端之间远程协助的方法、业务协助服务器和装置
CN112684995B (zh) 跨屏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05847048B (zh) 智能设备的配置方法与装置
CN112637874A (zh) 一种基于BLE Mesh的智能设备配网方法
CN114567919A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837216B (zh) 智能终端重连无线智能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65123A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022353B (zh) 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132997B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4430546A (zh) 一种在智能模组侧支持IoT云平台多种配网配对方法
CN109525469B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联网方法及智能家居设备
CN110012462A (zh) 一种基于WiFi的一键批量配网技术
CN114125895B (zh) 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基站、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N101729599B (zh) 移动终端利用宽带网络访问互联网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