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2353B - 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2353B
CN115022353B CN202110243401.XA CN202110243401A CN115022353B CN 115022353 B CN115022353 B CN 115022353B CN 202110243401 A CN202110243401 A CN 202110243401A CN 115022353 B CN115022353 B CN 1150223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network
specific network
newly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434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2353A (zh
Inventor
艾志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uture El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Singapore Holding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Singapore Holding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Singapore Holdings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434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2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2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2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2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2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对新增智能设备的自动联网与绑定,为用户提供设备的无感联网与绑定服务。本发明主要的技术方案为:接收对应于新增智能设备的外发信息,所述外发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外发信息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在特定网络中的信号强度信息;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信息、位置信息以及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与所述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关联关系,确定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所述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

Description

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设备系统,是指由至少一个智能设备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所组成的智能设备集群。其中,智能设备可以是具有同一种交互协议的智能音箱、智能灯泡、智能冰箱、智能座椅等。通过与所述智能设备处在同一网络下的控制终端,来发现和控制智能设备系统中的智能设备。智能设备系统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便捷性,成为家庭智能系统的发展方向。
目前,智能设备系统中的智能设备的联网绑定方式多为:用户通过控制终端查找所要绑定的智能设备,并向其发送联网的配置信息,再由智能设备根据该配置信息联网并绑定该控制终端。在该过程中,用户不仅需要查找智能设备,还需要确定所要连接网络的配置信息,当存在多个智能设备需要联网绑定时,用户需要反复执行该操作,一旦其中输入的信息有误,还需要重新操作。不利于智能设备系统的快速搭建。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主要目的在于对新增智能设备的自动联网,为用户提供设备的无感联网服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应用于客户端,以管理特定网络的设备接入,包括:
接收对应于新增智能设备的外发信息,所述外发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外发信息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在特定网络中的信号强度信息;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信息、位置信息以及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与所述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确定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所述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客户端,用以管理特定网络的设备接入,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应于新增智能设备的外发信息,所述外发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得到的外发信息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在特定网络中的信号强度信息;
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得到的信号强度信息、位置信息以及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与所述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匹配单元确定的关联关系确定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所述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端,包括:
获取已接入特定网络中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所述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生成所述特定网络对应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
将所述网络设备分布信息发送至管理所述特定网络的设备接入的客户端。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服务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已接入特定网络中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得到的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所述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生成所述特定网络对应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确定单元得到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发送至管理所述特定网络的设备接入的客户端。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客户端与服务端;
所述客户端根据新增智能设备的外发信息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以便新增智能设备通过所述联网信息加入所述特定网络,所述客户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
所述服务端用于为所述客户端提供特定网络对应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所述服务端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与第三方面所述的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与第三方面所述的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协助用户主动识别需要连接特定网络的新增智能设备,该过程中,客户端通过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其在特定网络中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匹配其与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从而确定该新增智能设备需要连接特定网络,并将连接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发送给新增智能设备,让新增智能设备自动完成联网操作,使得该新增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过程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自动完成,从而简化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操作,提高智能设备系统的搭建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客户端的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服务端的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系统的交互流程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客户端的网络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服务端的网络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需要用户使用的客户端在所连接的特定网络下已经完成至少一次的智能设备网络连接操作,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客户端与已联网智能设备在特定网络中的相关信息,自动识别特定网络下未连接的新增智能设备,在确定其与用户的客户端具有关联关系时,向新增智能设备发送联网信息,主动进行网络连接,无需用户操作,让用户在无感知的情况下实现智能设备的联网。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法用以管理特定网络的设备接入,可应用于用户使用的客户端中,其具体执行步骤如图1所示,包括:
101、接收对应于新增智能设备的外发信息。
其中,外发信息是指新增智能设备在上电初始化后,能够向外广播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标识信息,位置信息以及其所检测到的网络信息。
具体的,本步骤可以是在用户使用的客户端启动,并且连接在特定网络中的情况下执行的。比如,用户使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安装并开启智能设备的客户端,并且,该智能终端使用的是用户所在的家庭网络;此时,该用户有一台需要连接在该家庭网络并与客户端进行绑定的新增智能设备,用户在开启该客户端后,无需操作,客户端将根据该新增智能设备的外发信息自动检测与识别。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新增智能设备并不是客户端在特定网络中所连接的第一台设备。即在此之前用户已经使用该客户端在特定网络中连接过其他智能设备,使得该客户端具有连接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
本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包括但不下定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眼睛等智能家电与电气产品。
102、根据外发信息确定新增智能设备在特定网络中的信号强度信息。
本实施例中,新增智能设备在上电后会采集设备所在位置当前可连接网络的环境信息,并将该环境信息与其设备信息一同广播。如此,客户端所在的终端设备便可以根据检测到广播信息而发现该新增智能设备,并提取该广播信息中含有的新增智能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及环境信息。其中,该环境信息包括新增智能设备所能发现的所有可连接的网络,以及可连接网络对应的相关信息,比如,网络名称、网络信号强度。
本步骤中所确定的信号强度信息,是指从新增智能设备所广播外发的所有可连接网络中查找客户端所连接的特定网络,进而根据该特定网络确定新增智能设备所对应的信号强度信息。
103、根据信号强度信息、位置信息以及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确定新增智能设备与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
本步骤的目的是在检测到新增智能设备时,主动识别该新增智能设备是否为用户所需联网的设备。由于在现有的网络连接技术中,都是由用户在客户端中选择所要联网的设备,因而不会出现误操作的问题。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需要用户选择,因此,本实施例就需要利用当前已有的信息来判断该新增智能设备是否为用户所想要联网的设备。
为此,本实施例中所利用的信息包括有新增智能设备的信号强度信息与位置信息,以及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其中,该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是基于已连接该特定网络的设备在特定网络中运行时的网络状态信息,比如连接的时长、每次连接的网络信号强度,而确定的该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该有效覆盖区域是指在特定网络的信号所能够覆盖的区域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已连接设备在连接特征网络时的位置信息而确定的区域范围,以家庭网络为例,该有效覆盖区域是指特定网络覆盖的该用户所在家庭的范围,当家庭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包含了用户家庭以及邻居家庭时,通过该有效覆盖区域就可以区分哪些区域为用户家庭,从而避免将邻居家的设备作为新增智能设备进行联网绑定。
当本步骤确定新增智能设备与客户端具有关联关系时,执行步骤104,进行网络连接操作,而当确定新增智能设备与客户端没有关联关系时,则不做处理。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本步骤判断的失误,在确定新增智能设备与客户端没有关联关系时,可以在客户端的交互界面中展示该新增智能设备的设备信息,由用户人工判断该新增智能设备是否为需要联网绑定的设备。
104、根据关联关系,确定向新增智能设备发送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
本步骤是在确定需要将新增智能设备进行网络连接时,由客户端主动与新增智能设备建立连接,并通过该连接向新增智能设备发送联网信息。其中,联网信息是指接入特定网络的连接信息,包括特定网络的网络标识以及对应的连接认证信息,比如,WiFi网络中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password等信息。现有技术中,该联网信息是由用户通过客户端手动输入的,而本步骤中,由于在特定网络中,客户端已经绑定过其他的智能设备,因此,可以直接获取已联网智能设备的联网信息,而无需用户人工输入。
此外,建立的连接本实施例不限定其具体的连接方式,一般是无线通讯连接,比如蓝牙连接、红外连接、近场通讯NFC连接等。
基于上述图1的实现方式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是由客户端在特定网络中已经联网绑定过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情况下,主动检测新增智能设备,在发现存在新增智能设备时,自动对该新增智能设备与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进行判断,确定该新增智能设备需要连接该特定网络时,将联网信息发送给新增智能设备,以便由新增智能设备实现网络连接操作。在该过程中,用户无需任何操作,实现了用户无感知的连接智能设备的过程,提高了智能设备系统的搭建效率。
进一步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是在上述图1的基础上,针对步骤103中判断特定网络与新增智能设备的关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以及将该新增智能设备与客户端进行绑定的过程,其具体步骤如图2所示,包括:
201、采集客户端连接在特定网络中的位置信息,确定客户端在特定网络的活动范围。
本实施例中不具体限定对客户端位置信息的具体获取方式,可以根据客户端所在终端设备具有的定位功能而确定具体的定位方式,而常用的是基于卫星定位系统而采集的定位信息;也可以是利用基站定位,如利用移动网络的蜂窝系统定位,或者是基于WiFi网络定位、蓝牙定位等方式获取客户端的位置信息。
具体在实际应用中,客户端会检测其是否连接于特定网络,一旦确定连接了特定网络,客户端将主动记录其所在设备的卫星定位信息,在预设时间段内,将定位信息合并为客户端的移动轨迹,其中,在该预设时间段内客户端需要一直连接于该特定网络。根据该客户端的移动轨迹确定客户端在特定网络的活动范围,也就是用户在特定网络内的活动范围。
该活动范围的精度与所采集定位信息的数量以及精度相关,信息数量越多,精度越高,其对应的活动范围的边界越准确。因此,客户端可以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提示用户在特定网络内进行移动,以获取准确、有效的定位信息。
202、获取已联网智能设备与特定网络的连接信息。
其中,该连接信息是指已联网智能设备连接于特定网络中的相关网络信息,比如,连接特定网络中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网络名称,信号强度等信息。由于已联网智能设备的位置可能存在变化,不同位置对应有不同的网络信号强度,并且,同一位置在不同的时间其网络信号强度也可能不同,因此,在已联网智能设备开机并连接特定网络时,需要定期记录其在特定网路中的连接信息。
203、根据活动范围以及同时刻对应的连接信息生成网络设备分布信息。
以上步骤是客户端在接收新增智能设备的外发信息之前所执行的操作,根据生成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可以得到该特定网络下的有效覆盖区域。该网络设备分布信息将被用于在发现新增智能设备时,辨别其是否为需要接入特定网络的智能设备,即判断其与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
204、接收对应于新增智能设备的外发信息。
205、根据外发信息确定新增智能设备在特定网络中的信号强度信息。
206、根据信号强度信息、位置信息以及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确定新增智能设备与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
本步骤中,客户端根据其所获取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可以构建在特定网络中,网智能设备在有效覆盖区域内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信息的映射关系。根据该映射关系,可以对新增智能设备的信号强度信息与位置信息进行校验,判断该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与对应的信号强度信息之间是否具有基于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所构建的映射关系,若具有,则确定两者具有关联关系,即该新增智能设备位于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内,需要执行网络连接操作。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该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还可以由远端服务端确定。在该实施例中,客户端将向服务端上报其所在设备连接特定网络时的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由服务端基于该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计算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从而反馈特定网络对应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由于服务端可以获取到该特定网络中多个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因此,服务端可以获取更加准确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网络设备分布信息也会不断更新,如此,客户端也可以不断更新其所获取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从而更准确地识别新增智能设备与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本步骤中的关联关系还可以是根据具体数值进行量化评定的。如此,根据具体的数值可以将新增智能设备与特定网络之间的关联关系分为多个级别,而不同的关联级别具有不同的权限。具体的,可以将该量化评定理解为将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所对应的有效覆盖区域分为多个连接级别,比如,直接连接网络、需验证连接网络、不可连接网络等级别,并且,每个连接级别可以预先设置对应的连接验证方式,例如,对于直接连接网络的级别,新增智能设备可以无需验证就可以得到联网信息接入特定网络,而对于需验证连接网络的级别,则是需要对新增智能识别进行相关的连接验证,在通过验证后,才能够得到联网信息接入特定网络。进一步的,根据不同等级的验证方式,本实施例还可以将需验证连接网络的级别换分为多个等级,不同的等级对应于不同的验证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有效覆盖区域的核心点一般为特定网络接入设备的位置,而越接近该位置,且信号强度越高时,对应的连接级别就越高。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客户端在确定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所对应的有效覆盖区域后,还可以接收用户的调节指令,根据该调节指令对有效覆盖区域的面积进行调整,即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对自动生成的有效覆盖区域进行人工调节,以此来优化该有效覆盖区域的边界。同时,在调节有效覆盖区域的过程中,还可以对上述的连接级别进行调节,包括对连接级别的增加与删除,以及连接级别所对应区域的调整。
207、根据关联关系,确定向新增智能设备发送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
在确定新增智能设备与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需要向新增智能设备发送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之前,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对该新增智能设备做进一步筛选,以确保该新增智能设备是可以接入特定网络的设备。具体的,客户端可以在本地维护一个设备的预设类型信息表,该预设类型信息表中记录有允许加入特定网络的设备的类型信息,如此,客户端可以根据所获取的新增智能设备的设备类型信息判断其是否为可以接入特定网络的设备,在确定后,再向新增智能设备发送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而用户可以在该客户端中管理该预设类型信息表中的内容,常见的设备类型如手机、电脑、家电等。进一步的,该类型信息也可以替换为设备的名称、品牌等标识信息。
对应上述的预设类型信息表,客户端也可以维护一个设备黑名单,该设备黑名单用于记录有禁止加入所述特定网络的设备标识信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该黑名单中增加设备标识信息,比如,用户需要控制某个临时设备加入特定网络时,可以将其标识信息加入设备黑名单,如此,该临时设备下一次进入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时,将无法接入该特定网络。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将新增智能设备与客户端相绑定,客户端所发送的联网信息中还包括该客户端的第一绑定信息。其中,绑定信息是用于绑定客户端所在设备与新增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绑定信息可以是由客户端向服务端请求获取,服务端根据请求生成并存储对应该客户端的绑定信息,并将其反馈给客户端,再由客户端将该绑定信息发送至新增智能设备,新增智能设备利用联网信息加入特定网络,从而访问服务端,向服务端发送含有该绑定信息的访问请求,最终,由服务端根据新增智能设备发送的绑定信息匹配对应的客户端,并进行设备绑定。
208、将新增智能设备与客户端绑定。
本步骤是在新增智能设备根据联网信息加入特定网络后,通过该特定网络向客户端反馈第二绑定信息,该第二绑定信息为新增智能设备从联网信息中所得到的绑定信息。客户端在接收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的第二绑定信息后,将其与所发送的联网信息中的第一绑定信息进行比对,两者一致则说明该新增智能设备是通过客户端所发送的联网信息加入该特定网络的,新增智能设备与该客户端之间具有归属关系,此时,客户端将绑定该新增智能设备。
在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客户端完成了对自身连接特定网络相关信息的采集与存储,并在发现新增智能设备时,还执行对新增智能设备与特定网络间关联关系的识别操作。这些操作在实际应用中,都是需要占用较大的计算与存储资源,当客户端所在设备的算力资源充足时,上述方法完全可以实现用户无感知的设备联网绑定操作。但是,上述方案并不利于客户端的轻量化配置,随着云计算与分布式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上述的方案中客户端所执行的操作还可以拆分为由客户端与服务端共同执行,其中,涉及数据存储与计算的操作可以由服务端来执行,将计算结果反馈给客户端,如此,客户端仅需要执行数据采集与信息的展示,从而减少客户端对用户设备资源的需求。
针对上述由客户端与服务端共同实现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以下实施例将分别说明客户端与服务端所执行的具体操作:
首先,针对客户端所执行的具体操作,如图3所示,其步骤包括:
301、接收对应于新增智能设备的外发信息。
客户端在执行该步骤时,客户端需要在特定网络下,为其他智能设备执行过联网操作。以此,可以通过已联网智能设备获取到该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
当根据外发信息发现新增智能设备时,执行步骤302;反之,持续本步骤的执行。
302、根据外发信息确定新增智能设备在特定网络中的信号强度信息。
本步骤中,客户端在发现新增智能设备时,可以获取该新增智能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及其所采集的可连接网络的环境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客户端需要从可连接网络的环境信息中提取出特定网络的环境信息,该环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名称与信号强度信息。
303、将新增智能设备的外发信息与信号强度信息上传至服务端。
本步骤中,客户端在得到新增智能设备的外发信息与信号强度信息后,不再自行处理,而是将其上报给服务端,由服务端根据特定网络对应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确定该新增智能设备与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即识别特定网络与新增智能设备关联关系的操作转移至服务端进行。其具体操作与上述实施例中客户端所执行的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304、接收服务端确定新增智能设备需要连接特定网络的反馈信息。
服务端在确定新增智能设备需要网络连接时,会向客户端反馈确定信息。
本实施例中,反馈的确定信息中还包括有服务端为客户端而生成的绑定信息。以便客户端执行后续操作。而当客户端无法从反馈的确定信息中获取绑定信息时,客户端就需要进一步地向服务端请求绑定信息,以确定在服务端中存储有该客户端对应的绑定信息。
305、根据反馈信息将含有绑定信息的联网信息发送至新增智能设备。
本步骤中,客户端根据反馈信息获取由服务端所生成的绑定信息,并将其附加在联网信息中,通过与新增智能设备建立数据连接将含有绑定信息的联网信息传输至新增智能设备。以便新增智能设备根据联网信息加入特定网络,并通过特定网络访问服务端,服务端根据新增智能设备访问时所携带的绑定信息,查找与其对应的客户端,并将两者进行绑定,在完成绑定后,将绑定成功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客户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也可以在客户端接收到反馈信息时,直接向服务端发出请求,以获取对应该客户端的绑定信息;同时,提取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再将联网信息与绑定信息通过建立的数据连接一同发送给新增智能设备。
306、接收服务端反馈的绑定成功信息。
在接收到绑定成功信息后,将其展示给用户,提示用户已完成对新增智能设备的联网绑定操作。
进一步的,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客户端还需要在执行步骤301之前,采集用户使用客户端连接于特定网络时的定位信息,该定位信息的采集具体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用户登录该客户端,另一个是客户端所在设备连接的是该特定网络。与图1、2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将定位信息与对应的信号强度信息上传至服务端,由服务端进行存储以及计算该特定网络对应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客户端需要采集一定时间段的定位信息,如此,服务端才能够有充足的数据来确定设备在特定网络中的移动范围。因此,本实施的优先方式是客户端在未采集到足够定位信息时,生成提示信息,要求用户使用该客户端所在设备在连接特定网络的状态下进行移动。该提示信息也可以是由服务端发出,在客户端中展示。
对应于上述图3所示的客户端实施例,以下通过图4所示实施例说明服务端在联网绑定新增智能设备过程中执行的具体操作,包括:
401、获取已接入特定网络中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
其中,该设备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客户端,也可以是接入特定网络中的其他智能设备。
402、根据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确定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生成该特定网络对应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
本步骤是服务端基于特定网络的覆盖范围中进一步确定使用该特定网络的设备所在的位置,以划分出该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再结合信号强度信息为该有效覆盖区域中的每个位置信息关联对应的信号强度信息,从而在该有效覆盖区域中构建位置与信号强度的映射关系,生成网络设备分布信息。
403、将网络设备分布信息发送至管理特定网络的设备接入的客户端。
本步骤可以定期向客户端端发送,还可以在定期发送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网络设备分布信息的内容是否存在更新,若存在,则向客户端发送,若不存在,则无需发送。
进一步的,该图4所示实施例还包括:
404、获取客户端上传的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在特定网络中的信号强度信息。
客户端通过特定网络访问服务端,并将其发现的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信号强度信息发送至服务端。
服务端在接收到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时,将根据该客户端所连接的特定网络获取对应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
405、根据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新增智能设备与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
本步骤中,服务端根据所获取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对新增智能设备在特定网络中的位置以及对应的信号强度进行匹配,即在确定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位于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内的同时,该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信息的映射关系也符合网络设备分布信息中的映射关系,匹配成功,则确定新增智能设备与特定网络具有关联关系。
406、将关联关系反馈给客户端。
407、确定客户端的第一绑定信息。
在向客户端发送反馈关联关系时,服务端可以先根据该客户端的标识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绑定信息,并将其与反馈信息一同发送至客户端。也可以直接反馈关联关系,由客户端确认执行联网绑定操作时,主动向服务端请求绑定信息,此时,服务端根据该请求再生成对应客户端的第一绑定信息并反馈给客户端。以便客户端将该第一绑定信息与联网信息发送至新增智能设备。
新增智能设备根据客户端发送的联网信息以及第二绑定信息执行联网操作,在联网成功后通过特定网络访问服务端,并在其访问信息中携带第二绑定信息。
408、接收新增智能设备通过特定网络发送的第二绑定信息。
409、在确定第一绑定信息与第二绑定信息相同时,将客户端与新增智能设备绑定,并向客户端反馈绑定信息。
当新增智能设备通过特定网络访问服务端时,服务端将根据其携带的第二绑定信息与对应的客户端的第一绑定信息进行比对,两者相同,则将两者进行绑定。在完成绑定后,将生成绑定成功信息并发送至对应的客户端。
结合上述图3、4中所述的客户端、服务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系统,该系统中至少含有图3所示的客户端以及图4所示的服务端。该网络连接系统在执行对新增智能设备的联网绑定的操作流程如图5所示,图中共展示了五方,分别为:用户、客户端、服务端、新增智能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中,客户端所在的设备可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智能设备;服务端所在设备主要为服务器;新增智能设备可以为音箱、电视、空调等智能家电设备;网络设备为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其设备的操作以及交互过程如下:
501、用户登录客户端。
502、客户端确定连接于特定网络,并采集客户端的定位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
503、客户端将定位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上传至服务端。
504、服务端根据定位信息确定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范围,并构建该有效覆盖范围内位置与信号强度的映射关系,生成网络设备分布信息。
以上步骤是检测到新增智能设备之前对特定网络相关连接数据的积累阶段,以确定该特定网络对应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
505、新增智能设备上电,广播该设备的外发信息。
506、客户端根据新增智能设备广播的外发信息检测到该新增智能设备。
507、将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上传服务端。
508、服务端根据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识别特定网络与该新增智能设备的关联关系,即判断两者是否需要进行网络连接,并将判断结果反馈给客户端。
509、客户端向服务端请求绑定信息。
510、服务端根据请求生成绑定信息并将该绑定信息反馈给客户端。
511、客户端连接新增智能设备,将联网信息与绑定信息传输至新增智能设备。
512、新增智能设备根据联网信息与网络设备连接,接入特定网络。
513、新增智能设备通过特定网络访问服务端,并发送绑定信息。
514、服务端根据绑定信息查找对应的客户端,并将其与新增智能设备进行绑定。
515、服务端将绑定成功信息反馈给客户端,并由客户端提示给用户。
基于上述的流程步骤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网络连接系统,对于用户而言,只需要登录客户端,之后,由客户端与服务端自动完成对新增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操作,全程无需用户操作,实现了智能设备的无感联网绑定操作。
进一步的,作为对上述图1-3所示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装置,该装置应用于客户端,实现对新增智能设备的自动联网与绑定,为用户提供设备的无感联网与绑定服务。该装置的实施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对应,为便于阅读,本实施例不再对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细节内容进行逐一赘述,但应当明确,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能够对应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内容。具体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11,用于接收对应于新增智能设备的外发信息,所述外发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
确定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11得到的外发信息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在特定网络中的信号强度信息;
匹配单元13,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12得到的信号强度信息、位置信息以及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与所述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
发送单元14,用于根据所述匹配单元13确定的关联关系确定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所述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15,用于获取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所述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是基于接入特定网络的设备的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信息确定的所述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匹配单元13具体用于,将新增智能设备的信号强度信息、位置信息与所述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相匹配;在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位于有效覆盖区域内时,确定所述关联关系为待连接关系,反之,确定所述关联关系为无需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联网信息还包括客户端的第一绑定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接收单元11还用于,在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加入特定网络后,接收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的第二绑定信息;
绑定单元16,用于当第一绑定信息与第二绑定信息相同时,将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与客户端绑定。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其中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来自于远端服务端,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发送单元14还用于,将客户端所在设备在所述特定网络中的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发送至服务端;
所述接收单元11用于接收服务端反馈的所述特定网络对应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
更新单元17,用于根据服务端的反馈数据,更新所述特定网络对应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发送单元14还包括:在检测到客户端所在设备连接于特定网络时,获取所述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信号强度信息;将所述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进一步的,所述有效覆盖区域分为多个连接级别,所述连接级别用于确定新增智能设备接入所述特定网络的验证方式;所述确定单元12还用于:在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位于有效覆盖区域内时,根据所述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其在有效覆盖区域内的连接级别;根据所述连接级别对应的验证方式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能否接入所述特定网络;
由所述发送单元14在确定接入特定网络时,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联网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节单元18,用于根据调节指令对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对应的有效覆盖区域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单元15还用于,获取所述新增智能设备的设备类型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14还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15得到的设备类型信息为预设类型信息时,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所述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单元15还用于,获取对应所述特定网络的设备黑名单,所述设备黑名单中记录有禁止加入所述特定网络的设备标识信息;当所述新增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在所述设备黑名单中时,禁止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所述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
进一步的,作为对上述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装置,该装置应用于服务端,实现对新增智能设备的自动联网与绑定,为用户提供设备的无感联网与绑定服务。该装置的实施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对应,为便于阅读,本实施例不再对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细节内容进行逐一赘述,但应当明确,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能够对应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内容。具体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21,用于获取已接入特定网络中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
确定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21得到的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所述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生成所述特定网络对应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
发送单元23,用于将所述确定单元22得到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发送至管理所述特定网络的设备接入的客户端。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24,用于获取客户端上传的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在特定网络中的信号强度信息;
匹配单元25,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24得到的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与所述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
反馈单元26,用于将所述匹配单元25得到的关联关系反馈给所述客户端。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绑定单元27,用于确定客户端的第一绑定信息;接收新增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特定网络发送的第二绑定信息;在确定所述第一绑定信息与第二绑定信息相同时,将所述客户端与新增智能设备绑定,并向所述客户端反馈绑定信息。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图1-4中所述的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图1-4中所述的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装置及系统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此外,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应用于客户端,以管理特定网络的设备接入,包括:
接收对应于新增智能设备的外发信息,所述外发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外发信息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在特定网络中的信号强度信息;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信息、位置信息以及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与所述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所述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是基于接入特定网络的设备的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信息确定的所述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
所述有效覆盖区域分为多个连接级别,所述连接级别用于确定新增智能设备接入所述特定网络的验证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位于有效覆盖区域内时,根据所述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其在有效覆盖区域内的连接级别;
根据所述连接级别对应的验证方式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能否接入所述特定网络,其中,直接连接网络级别无需验证就能够接入所述特定网络,需验证连接网络级别在通过验证后,能够接入所述特定网络;
在确定接入特定网络时,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联网信息;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确定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所述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
所述联网信息还包括客户端的第一绑定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加入特定网络后,接收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的第二绑定信息;
当第一绑定信息与第二绑定信息相同时,将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与客户端绑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所述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是基于接入特定网络的设备的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信息确定的所述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信息、位置信息以及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与所述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包括:
将新增智能设备的信号强度信息、位置信息与所述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相匹配;
在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位于有效覆盖区域内时,确定所述关联关系为待连接关系,反之,确定所述关联关系为无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来自于远端服务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客户端所在设备在所述特定网络中的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发送至服务端,接收服务端反馈的所述特定网络对应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
根据服务端的反馈数据,更新所述特定网络对应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客户端所在设备在所述特定网络中的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发送至服务端,包括:
在检测到客户端所在设备连接于特定网络时,获取所述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信号强度信息;
将所述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调节指令对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对应的有效覆盖区域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所述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新增智能设备的设备类型信息;
在所述设备类型信息为预设类型信息时,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所述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对应所述特定网络的设备黑名单,所述设备黑名单中记录有禁止加入所述特定网络的设备标识信息;
当所述新增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在所述设备黑名单中时,禁止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所述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
9.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客户端,用以管理特定网络的设备接入,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应于新增智能设备的外发信息,所述外发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得到的外发信息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在特定网络中的信号强度信息;
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得到的信号强度信息、位置信息以及预设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与所述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所述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是基于接入特定网络的设备的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信息确定的所述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
所述有效覆盖区域分为多个连接级别,所述连接级别用于确定新增智能设备接入所述特定网络的验证方式,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位于有效覆盖区域内时,根据所述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其在有效覆盖区域内的连接级别;
根据所述连接级别对应的验证方式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能否接入所述特定网络,其中,直接连接网络级别无需验证就能够接入所述特定网络,需验证连接网络级别在通过验证后,能够接入所述特定网络;
由发送单元在确定接入特定网络时,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联网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匹配单元确定的关联关系确定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所述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所述联网信息还包括客户端的第一绑定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加入特定网络后,接收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的第二绑定信息;
绑定单元,用于当第一绑定信息与第二绑定信息相同时,将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与客户端绑定。
10.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端,包括:
获取已接入特定网络中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所述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生成所述特定网络对应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所述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是基于接入特定网络的设备的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信息确定的所述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
确定新增智能设备与特定网络具有关联关系,包括:在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位于有效覆盖区域内时,根据所述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其在有效覆盖区域内的连接级别,所述有效覆盖区域分为多个连接级别,所述连接级别用于确定新增智能设备接入所述特定网络的验证方式;
根据所述连接级别对应的验证方式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能否接入所述特定网络,其中,直接连接网络级别无需验证就能够接入所述特定网络,需验证连接网络级别在通过验证后,能够接入所述特定网络;
在确定接入特定网络时,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联网信息;
将所述网络设备分布信息发送至管理所述特定网络的设备接入的客户端;
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客户端的第一绑定信息;
接收新增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特定网络发送的第二绑定信息;
在确定所述第一绑定信息与第二绑定信息相同时,将所述客户端与新增智能设备绑定,并向所述客户端反馈绑定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客户端上传的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在特定网络中的信号强度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与所述特定网络的关联关系;
将所述关联关系反馈给所述客户端。
12.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服务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已接入特定网络中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得到的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所述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生成所述特定网络对应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所述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是基于接入特定网络的设备的位置信息与信号强度信息确定的所述特定网络的有效覆盖区域;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新增智能设备与特定网络具有关联关系,包括:在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位于有效覆盖区域内时,根据所述新增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其在有效覆盖区域内的连接级别,所述有效覆盖区域分为多个连接级别,所述连接级别用于确定新增智能设备接入所述特定网络的验证方式;
根据所述连接级别对应的验证方式确定所述新增智能设备能否接入所述特定网络,其中,直接连接网络级别无需验证就能够接入所述特定网络,需验证连接网络级别在通过验证后,能够接入所述特定网络;
在确定接入特定网络时,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联网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确定单元得到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发送至管理所述特定网络的设备接入的客户端;
所述装置还包括:
绑定单元,用于确定客户端的第一绑定信息;接收新增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特定网络发送的第二绑定信息;在确定所述第一绑定信息与第二绑定信息相同时,将所述客户端与新增智能设备绑定,并向所述客户端反馈绑定信息。
13.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系统,所述包括客户端与服务端;
所述客户端根据新增智能设备的外发信息向所述新增智能设备发送特定网络的联网信息,以便新增智能设备通过所述联网信息加入所述特定网络,所述客户端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
所述服务端用于为所述客户端提供特定网络对应的网络设备分布信息,所述服务端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
14.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此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8、10-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
15.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8、10-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
CN202110243401.XA 2021-03-05 2021-03-05 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50223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3401.XA CN115022353B (zh) 2021-03-05 2021-03-05 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3401.XA CN115022353B (zh) 2021-03-05 2021-03-05 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2353A CN115022353A (zh) 2022-09-06
CN115022353B true CN115022353B (zh) 2024-03-15

Family

ID=83064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43401.XA Active CN115022353B (zh) 2021-03-05 2021-03-05 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23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33303B (zh) * 2022-09-30 2023-08-1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计算机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5996387B (zh) * 2023-03-23 2023-07-14 广东好太太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设备绑定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3793A (zh) * 2015-12-16 2016-05-0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识别新增联网设备所属家庭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CN106921942A (zh) * 2017-04-24 2017-07-04 深圳市搜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7145049A1 (en) * 2016-02-23 2017-08-31 nChain Holdings Limited Consolidated blockchain-based data transfer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CN107567048A (zh) * 2016-06-30 2018-01-09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供关于无线接入点的引导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7612909A (zh) * 2017-09-18 2018-01-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关于物联网设备的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040967A (zh) * 2017-06-12 2018-12-18 薛海珍 无线局域网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1245714A (zh) * 2020-03-31 2020-06-05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家庭网关模组的接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0275015A1 (en) * 2000-09-29 2002-04-08 Eic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uto encapsulation detection
US20160036638A1 (en) * 2014-07-29 2016-02-04 Allied Telesis Holdings Kabushiki Kaisha Provisioning
US10771954B2 (en) * 2018-04-30 2020-09-08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Roam prevention for stationary client devices in areas of access point coverage overlap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3793A (zh) * 2015-12-16 2016-05-0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识别新增联网设备所属家庭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WO2017145049A1 (en) * 2016-02-23 2017-08-31 nChain Holdings Limited Consolidated blockchain-based data transfer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CN107567048A (zh) * 2016-06-30 2018-01-09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供关于无线接入点的引导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6921942A (zh) * 2017-04-24 2017-07-04 深圳市搜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040967A (zh) * 2017-06-12 2018-12-18 薛海珍 无线局域网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7612909A (zh) * 2017-09-18 2018-01-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关于物联网设备的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19052532A1 (zh) * 2017-09-18 2019-03-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关于物联网设备的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217831A (zh) * 2017-09-18 2021-01-12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关于物联网设备的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245714A (zh) * 2020-03-31 2020-06-05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家庭网关模组的接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2353A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29884B2 (en) Network data coll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5871671B (zh) 控制、获取智能家居设备上传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40460B (zh) 一种设备的入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14696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eSIM profile for iSSP device
CN115022353B (zh) 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152853A (zh) 设备配网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JP2014507850A (ja) 動的無線ネットワーク検出システム、方法及び装置
CN111629376B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09391699A (zh) 设备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WO2023138285A1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绑定方法和终端
CN104661191A (zh) 局域网通信方法、系统、终端及信息分享装置
CN111372222A (zh) 设备连接方法、系统以及相应的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N114785541B (zh) 一种设备的绑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7950005B (zh) 服务元素主机选择
CN111741136A (zh) 自动配网方法及系统和服务器
CN113824617A (zh) 配网方法以及存储介质、家电设备、云端服务器
CN10591541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709239A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通讯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9525469B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联网方法及智能家居设备
CN109462878B (zh) 一种同频终端节点的入网方法和装置
CN111148136A (zh) 无线物联网边缘协同感知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116427B1 (ko) 브로드캐스트 로밍 장치 및 방법과 컴퓨터 판독가능 매체
CN106331163B (zh) 一种控制服务平台的方法及装置
CN116192546A (zh)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智能设备、控制终端及控制系统
CN111010322B (zh) 信息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1

Address after: 6th Floor, Building B2, Zone B, Xixi Park, No.1 Aicheng Street, Wuchang Stree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Future El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01, 45th Floor, AXA Building, 8 Shanton Road, Singapore

Patentee before: Alibaba Singapore Holdings 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Sin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