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0188B - 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0188B
CN114430188B CN202111584327.4A CN202111584327A CN114430188B CN 114430188 B CN114430188 B CN 114430188B CN 202111584327 A CN202111584327 A CN 202111584327A CN 114430188 B CN114430188 B CN 1144301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ower supply
preset
inpu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43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30188A (zh
Inventor
幸云辉
张宏韬
陈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843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30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30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018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6004 priority patent/WO202311638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30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0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using passive battery identification means, e.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 H02J7/0004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using passive battery identification means, e.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in response to measured battery parameters, e.g. voltage, current or temperature profil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获取电源接口处的开路电压;在开路电压满足预设工作电压条件时,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电源设备,以使电源设备根据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获取电源接口处的输入电能参数,其中,电源接口处的输入电能参数随目标电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输入电能参数满足预设判断条件时,确定电源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根据电压变化信息,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本申请通过电源接口处的输入电能参数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能够提高电源设备识别的准确性,从而能够避免开启错误的充电模式,提高电子设备的充电效果。

Description

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识别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满足用户不同情况下的需求,电子设备往往包括多种类型的电源接口,该电源接口包括充电接口、放电接口或充放电混合接口。例如,电源接口可以是直流恒压源充电接口、光伏充电接口、或者直流恒压源与光伏的混合接口。如果在电子设备上设立直流恒压源充电接口以及光伏充电接口,将造成硬件成本的增加;如果在电子设备上设立直流恒压源与光伏的混合接口,则需要软件程序能够自动识别接入该混合接口的电源类型,并根据识别出的电源类型开启对应的充电模式。
然而,现有技术不能准确地识别接入电源接口的电源类型,容易出现电源设备的类型误判,从而开启错误的充电模式,导致电子设备的充电效果不好。比如,若将与电源接口连接的光伏电源误判成直流恒压源,将导致程序追踪不到最大功率点,造成太阳能的浪费;若将与电源接口连接的直流恒压源误判成光伏电源,将导致电压电流出现震荡。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提高电源设备识别的准确性,避免开启错误的充电模式,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充电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设备识别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电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源接口处的开路电压;
在所述开路电压满足预设工作电压条件时,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所述电源设备,以使所述电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
获取所述电源接口处的输入电能参数,其中,所述输入电能参数随所述目标电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所述输入电能参数包括输入电压、输入电流、输入功率或输入电压变化差值;
在所述输入电能参数不满足预设判断条件时,调整所述目标电流值,执行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所述电源设备的步骤;
在所述输入电能参数满足所述预设判断条件时,根据所述开路电压和所述输入电压,确定所述电源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电压变化信息,确定所述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电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上所述的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的步骤。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通过获取电源接口处的开路电压;当开路电压满足预设工作电压条件时,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电源设备,以使电源设备根据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获取电源接口处的输入电能参数,其中,电源接口处的输入电能参数随目标电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输入电能参数满足预设判断条件时,确定电源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根据电压变化信息,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通过电源接口处的输入电能参数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能够提高电源设备识别的准确性,从而能够避免开启错误的充电模式,提高电子设备的充电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为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设备的I-U特性曲线示意图;
图4为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源的积分函数曲线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8为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电源设备识别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器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和穿戴式设备等设备;该电子设备也可以为储能设备,储能设备例如包括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电能存储单元,电能存储单元例如为一个或多个电池;该电子设备还可以是家庭空调、户外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电器,该电器具有电源接口,可以通过该电源接口接收直流电源、交流电源或者光伏电源作为工作电源。需要说明的是,当该电器的工作电压为交流电压时,在接入直流电源或者光伏电源后,该电器内部可以通过内置的逆变电路、稳压电路等进行转换,以满足用电需求,上述情况可以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该电源设备识别方法包括:
S101,获取电源接口处的开路电压。
在本步骤中,电子设备获取其电源接口处的开路电压,以根据该开路电压执行后续的步骤。在本步骤中,电子设备获取其电源接口处的开路电压可以通过与该电源接口连接的电压检测电路获取。
S102,在所述开路电压满足预设工作电压条件时,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所述电源设备,以使所述电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
在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在判断该开路电压满足预设工作条件时,将获取目标电流值,将该目标电流值发送给电源设备。具体地,在电子设备检测到该电源接口有电源设备接入,并且获取开路电压完成判断后,将从预设存储位置获取该目标电流值,该目标电流值可以是预先设置,也可是根据该开路电压的值计算得出。在本实施例中,该目标电流值为预先设置。电子设备将该目标电流值发送给该电源设备,电子设备发送该目标电流值的方式包括有线传输或者无线传输的方式。其中,在无线传输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和电源设备完成有线连接及握手通讯后,电子设备和电源设备自动建立无线连接,在需要将该目标电流值发送给该电源设备时,电子设备内部的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无线通讯协议发送该目标电流值给电源设备;在有线传输的情况下,电子设备通过该电源接口与该电源设备完成有线连接,电子设备通过该电源接口将该目标电流值发送给该电源设备。无论是通过有线传输或者无线传输的方式,该电源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电流值时,将根据该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该电源设备输出的目标电流将通过该电源接口传输给该电子设备。
S103,获取所述电源接口处的输入电能参数,其中,所述输入电能参数随所述目标电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所述输入电能参数包括输入电压、输入电流、输入功率或输入电压变化差值。
在本步骤中,电子设备获取其电源接口处的输入电能参数,该输入电能参数包括输入电压、输入电流、输入功率或输入电压变化差值,该输入电压或输入电流可以直接通过相应的电压检测电路或电流检测电路获取,该输入功率可以通过计算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的乘积获取,该输入电压变化差值可以通过当前采样获取的输入电压和上一采样时刻获取的输入电压的差值确定。
S104,在所述输入电能参数不满足预设判断条件时,调整所述目标电流值,执行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所述电源设备的步骤。
在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判断该输入电能参数是否满足该预设判断条件的步骤包括:若所述输入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阈值、所述输入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功率阈值、或所述输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输入电能参数满足所述预设判断条件;若所述输入电流小于预设电流阈值、所述输入功率小于预设功率阈值且所述输入电压差值小于预设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输入电能参数不满足所述预设判断条件。当电子设备判断该输入电能参数不满足预设判断条件后,将按照预设调整策略调整该目标电流值,并将改调整后的目标电流值发送给该电源设备后,返回执行步骤S102中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所述电源设备,以使所述电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的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调整该目标电流值具体包括:将所述目标电流值增加预设调整电流值,并记录调整次数;该电源设备识别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输入电能参数不满足预设判断条件时,判断所述调整次数是否达到预设调整总数;若达到预设调整总数,则根据所述开路电压和所述输入电压,确定所述电源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若未达到预设调整总数,则调整所述目标电流值,返回执行步骤S102中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所述电源设备,以使所述电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的步骤。
S105,在所述输入电能参数满足所述预设判断条件时,根据所述开路电压和所述输入电压,确定所述电源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
在本步骤中,若电子设备判断该输入电能参数满足该预设判断条件,则根据该开路电压和输入电压计算该电源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该电压变化信息包括该电源接口处的电压变化积分值,该电压变化积分值可以通过Uerror=Uocv-sum(U(k))/k计算得到,其中,Uerror表示电压变化积分值,Uocv表示开路电压,sum表示求和运算,k表示目标电流值的调整次数,U(k)表示第k次调整后获取的所述电源接口处的输入电压。
S106,根据所述电压变化信息,确定所述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
在本步骤中,电子设备根据步骤S105确定的电压变化信息确定该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源类型包括直流恒压源和光伏电源。具体地,该电子设备根据一预设积分阈值对电源设备进行判断,当该电压变化积分值大于或者等于该预设积分阈值时,确定该电源设备为光伏电源,当该电压变化积分值小于该预设积分阈值是,确定该电源设备为直流恒压源。
本申请通过获取电源接口处的开路电压,在该开路电压满足预设工作电压条件时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电源设备,并根据该电源接口处的输入电能参数进行判断进而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通过本申请中对输入电能参数的判断能够提高电源设备识别的准确性,从而避免开启错误的充电模式,提高电子设备的充电效果。
下面,通过图2至图8来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地说明。在下述实施例中,以该电子设备为储能设备、该电源接口为充电接口为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该储能设备包括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与该储能设备中的电源模组相连接,该电源模组可以通过该充电接口与电源设备相连接,以接收该电源设备输入的电能进行充电。该充电接口直接与该电池模组相连接指的是充电接口与电池模组之间无其他的功能电路,该充电接口间接与该电池模组相连接指的是该充电接口与该电池模组之间还包括逆变电路、稳压电路等功能电路。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电源设备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201至步骤S205。
步骤S201、获取充电接口处的开路电压。
其中,储能设备包括充电接口,充电接口用于连接电源设备,以使电源设备给储能设备充电,电源设备包括光伏电源和直流恒压源。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开路电压能够确定充电接口是否与电源设备连接,若充电接口处不存在开路电压,证明电源设备未接入。例如,获取充电接口处的开路电压,以确定是否有电源设备接入到充电接口中。
在一实施例中,储能设备获取充电接口处的开路电压,该开路电压为储能设备在开路状态下的端电压,即该开路电压为储能设备通过充电接口与电源设备电连接时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储能设备的充电接口为光伏充电接口、直流恒压源充电接口、或者直流恒压源与光伏电源共用的充电接口,如XT60、XT90等等。可以理解的,储能设备的充电接口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充电接口,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储能设备包括电压检测电路,通过电压检测电路采集充电接口处的开路电压Uocv,并将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开路电压Uocv发送至储能设备的处理器,以供储能设备的处理器根据该开路电压Uocv执行后续操作。
步骤S202、当开路电压满足预设工作电压条件时,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电源设备,以使电源设备根据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
储能设备在获取充电接口处的开路电压之后,确定开路电压是否满足预设工作电压条件,当开路电压满足预设工作电压条件时,储能设备通过该充电接口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电源设备,以使电源设备根据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
其中,预设工作电压条件可以根据储能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预设工作电压条件为开路电压Uocv小于最高工作电压Vmax,且开路电压Uocv大于最低工作电压Vmin。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实际硬件器件不能无限制的耐压,所以需要检测充电接口处的开路电压是否满足器件的工作电压,以确定硬件设备是否工作,即确定开路电压Uocv是否满足预设工作电压条件:Vmin<Uocv<Vmax,Vmin为最低工作电压,Vmax为最高工作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当开路电压满足预设工作电压条件时,储能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电流值I_tag生成电流调整指令,并将电流调整指令发送至电源设备,以使电源设备在接收到电流调整指令之后,根据电流调整指令中的目标电流值I_tag输出与目标电流值I_tag一致的目标电流。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电流值I_tag针对单次外部电源的目标值设定,无记忆功能,从而满足适配不同的电源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电流值是根据排列顺序从多个电流值组成的数组中选取的,数组中的电流值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进行排列,第一预设规则例如为数组中的多个电流值等势呈递增趋势或递减趋势。进一步的,储能设备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电源设备发送包括目标电流值的电流调整指令,第二预设规则例如为间隔预设时间或满足预设条件,该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二预设规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示例性的,当开路电压满足预设工作电压条件时,储能设备对目标电流值I_tag进行初始化以对目标电流值I_tag赋值,例如目标电流值I_tag0=0;目标电流值初始化后,重新设定目标电流值I_tag1=I_tag0+N,并记录重新设定目标电流值I_tag1的次数k=1,N为预设调整电流值;在后续步骤中,当满足预设条件后,储能设备重新设定目标电流值I_tag2=I_tag1+N,并记录重新设定目标电流值I_tag2的次数k=2,即令k增加1,k=k+1,预设条件例如为调整目标电流导致的输入电压的电压变化差值小于预设电压阈值;在后续步骤中,再次满足预设条件后,储能设备重新设定目标电流值,重新设定的目标电流值I_tagn=I_tagn-1+N,并记录重新设定目标电流值I_tagn的次数k=n,k的最大值例如为100。
步骤S203、获取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其中,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随目标电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电源设备根据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之后,储能设备获取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需要说明的是,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随目标电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目标电流增大,则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随目标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当目标电流减小,则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随目标电流的减小而减小。需要说明的是,电源设备给储能设备供电,该电源设备根据该目标电流值输出电流给该储能设备,但是因为传输线路等问题,该储能设备实际接收到该电源设备输出的电流并非与该目标电流一样,该储能设备接收到电流可能小于该目标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储能设备包括电流检测电路和电压检测电路,通过电流检测电路采集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流,通过电压检测电路采集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压,储能设备的处理器获取电流检测电路采集的输入电流以及电压检测电路采集的输入电压,以使处理器根据该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执行后续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当目标电流值调整之后,储能设备获取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储能设备在目标电流值每进行一次调整后,均需要进行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的采样及判断,并记录采集到的电压U(k)和电流I(k),(k=1..N,k表示目标电流值的调整次数),以便进行后续处理与计算。
步骤S204、在输入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阈值时,根据开路电压和输入电压,确定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
用户设备判断输入电流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阈值,在输入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阈值时,根据开路电压和输入电压,确定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其中,电压变化信息包括电压变化积分值和/或电压变化趋势信息,该预设电流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预设电流阈值为充电接口能承受的最大电流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电压变化信息包括电压变化积分值;根据开路电压和输入电压,确定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包括:获取预设方程式,所述预设方程式以Uerror=Uocv-sum(U(k))/k表示,其中,Uerror表示电压变化积分值,Uocv表示开路电压,sum表示求和运算,k表示目标电流值的调整次数,U(k)表示第k次调整后获取的所述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压。其中,电压变化积分值用于表征调整目标电流导致的充电接口处的电压的变化积分值。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线段100用于表征直流恒压源的I-U特性曲线,线段200用于表征光伏电源的I-U特性曲线。根据上述预设方程式计算得到电压变化积分值为阴影区域面积S,阴影区域面积S表示线段200在一定电流变化范围内的电压下降积分。可见不同电源类型的I-U特性曲线对应的电压变化积分值不同,反而言之,通过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积分值能够确定充电接口处的电源I-U特性曲线类别,从而能够根据电源I-U特性曲线类别确定充电接口处连接的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
在一实施例中,电压变化信息还可以包括电压变化趋势信息,不同电源类型的I-U特性曲线对应的电压变化趋势信息不同,如根据直流电源和光伏电源的I-U特性图,随着目标电流的增加,直流电源的电压变化趋势与光伏电源的电压变化趋势不同。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由线段100可知,直流电源的电压变化趋势信息为随电流的增大电压不变;由线段200可知,而光伏电源的电压变化趋势为随电流的增大电压减小。
步骤S205、根据电压变化信息,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
其中,电压变化信息包括电压变化积分值和/或电压变化趋势信息,根据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能够提高电源设备识别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电压变化信息,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包括:获取预设积分阈值;根据电压变化积分值和预设积分阈值,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其中,预设积分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选的,预设积分阈值是根据光伏电源的I-U特性曲线对应的电压变化积分值进行设置的,例如,对光伏电源的光伏特性进行建模分析,并对光伏电源的I-U特性曲线和其他电源的I-U特性曲线进行合理的区分,从而选取恰当的积分值作为预设积分阈值,能够避免造成光伏电源与其他电源如直流恒压源之间的误判。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电压变化信息,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包括:获取预设积分阈值;判断电压变化积分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积分阈值;若电压变化积分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积分阈值,则确定电源设备为光伏电源;若电压变化积分值小于预设积分阈值,则确定电源设备为直流恒压源。
需要说明的是,若充电接口为直流恒压源与光伏电源的混合充电接口,需要判断该充电接口连接的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为光伏电源还是直流恒压源,在电压变化积分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积分阈值时,确定电源设备为光伏电源,在电压变化积分值小于预设积分阈值时,确定电源设备为直流恒压源。通过上述判断,能够准确识别出与充电接口连接的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为光伏电源还是直流恒压源,提高电源设备识别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预设积分阈值包括:获取当前光照强度和当前环境温度;以当前光照强度和当前环境温度作为查找条件,在积分阈值映射表中查找满足该查找条件的积分阈值,积分阈值映射表中保存有各光照强度和各环境温度对应的积分阈值;以查找到满足查找条件的积分阈值作为预设积分阈值。其中,积分阈值映射表可以根据电源设备所在地区的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等实际情况进行多次试验得到。通过上述步骤,能够快速获取该预设积分阈值,以提高预设积分阈值的精准度,从而提高电源设备识别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储能设备获取用于表征光伏电源的电压变化的积分函数,积分函数以
Figure BDA0003427398310000111
表示;获取当前光照强度和当前环境温度,根据积分函数、当前光照强度和当前环境温度确定预设积分阈值。其中,VMP表示电压变化的积分函数,VREF表示光伏电源运行在最大功率下的电压,Irr表示当前光照强度,IREF表示标准环境下的光照强度,β表示预设温度系数,T表示当前环境温度,TREF表示标准环境下的环境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光伏电源可以包括多个PV光伏组件,例如光伏板,上述温度系数β由光伏板材质确定。易知,光伏电源在不同的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下的I-U特性曲线存在差异,通过当前光照强度、当前环境温度和电压变化的积分函数确定与光伏电源相关的预设积分阈值,能够提高识别出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为光伏电源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横坐标表示光照强度W/m2,纵坐标表示预设积分阈值Uerror,单位为伏特。线段310用于表征光伏电源在50度环境温度下的电压变化的积分函数,线段320用于表征光伏电源在0度环境温度下的电压变化的积分函数,线段330用于表征光伏电源在25度环境温度下的电压变化的积分函数。可选的,根据当前环境温度,从预设的多条电压变化的积分函数中确定目标积分函数;根据目标积分函数确定与当前光照强度对应的预设积分阈值Uerror。通过获取某一地区的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光照强度,即可求取预设积分阈值,从而根据求取的预设积分阈值,则可将直流恒压源与光伏电源识别出来。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对光伏电源的光伏特性进行建模分析,以确定用于表征光伏电源的电压变化的积分函数。示例性的,光伏电源的I-U特性曲线函数为:
Figure BDA0003427398310000121
其中,Isc表示光伏电源的短路电流,Voc表示光伏电源的开路电压。
Figure BDA0003427398310000122
Figure BDA0003427398310000123
其中,IMP表示光伏电源在最大功率点下的电压值,VMP表示光伏电源在最大功率点下的电流值,C1和C2表示中间变量。
进一步地,光伏电源的功率变化的积分函数受光照强度与环境温度的影响,影响因素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27398310000124
其中,PMP表示功率变化的积分函数,PREF表示光伏电源在标准环境下的最大功率,Irr表示当前光照强度,IREF表示标准环境下的光照强度,β表示预设温度系数,T表示当前环境温度,TREF表示标准环境下的环境温度。
由于P=V*I,P、V、I分别表示光伏电源的输入功率、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并且,光伏电源的开路电压
Figure BDA0003427398310000125
光伏电源的短路电流
Figure BDA0003427398310000126
其中,FF表示预设填充因子,填充因子可以由生产厂商确定。
基于此,根据光伏电源的电压变化的积分函数、功率变化的积分函数、上述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的相关公式,得出预设积分阈值Uerror的求取公式为:
Figure BDA0003427398310000127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之后,根据识别出的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开启对应的充电模式。示例性的,若识别出的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为直流恒压源接口,则开启直流充电模式,以实现直流充电模式下的直流DC的稳定充电;若识别出的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为光伏电源,则开启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最大功率点跟踪)充电模式,以实现MPPT充电模式下的最大功率充电。需要说明的是,储能设备根据识别出的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开启对应的充电模式,能够避免开启错误的充电模式,从而提高储能设备的充电效果。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设备识别方法,通过获取充电接口处的开路电压;当开路电压满足预设工作电压条件时,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电源设备,以使电源设备根据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获取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其中,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随目标电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输入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阈值时,根据开路电压和输入电压,确定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根据电压变化信息,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通过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能够提高电源设备识别的准确性,从而能够避免开启错误的充电模式,提高储能设备的充电效果。
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电源设备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301至S306。
步骤S301、获取充电接口处的开路电压。
检测充电接口处的开路电压,以确定是否有电源设备接入到充电接口中。若充电接口处存在开路电压,证明有电源设备接入,则可以通过电压检测电路获取该充电接口处的开路电压。
步骤S302、当开路电压满足预设工作电压条件时,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电源设备,以使电源设备根据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
例如,预设工作电压条件为开路电压Uocv小于最高工作电压Vmax,且开路电压Uocv大于最低工作电压Vmin。
在一实施例中,当确定开路电压满足预设工作电压条件时,储能设备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电源设备,以使电源设备根据目标电流值向储能设备输出目标电流。其中,该电源输入设备例如为充电器,目标电流值可以携带于电流调整指令,以使充电器根据该电流调整指令输出与该目标电流值一致的电流。
步骤S303、获取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其中,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随目标电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电源设备根据目标电流值向储能设备输出目标电流,储能设备获取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目标电流和输入电流存在差异,且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随目标电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在一实施例中,储能设备向电源设备发送的目标电流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当目标电流值进行调整和变化时,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随目标电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具体地,当目标电流增大,则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随目标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当目标电流减小,则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随目标电流的减小而减小。
步骤S304、判断输入电流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阈值。
其中,预设电流阈值例如为充电接口能承受的最大电流阈值。若输入电流小于预设电流阈值,则表明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流处于充电接口能承受的电流范围内,若输入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功率阈值,表明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流处于充电接口不能承受的电流范围。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预设电流阈值也可以设置为识别方法中设置的最大电流值。
步骤S305a、在输入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阈值时,根据开路电压和输入电压,确定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
其中,电压变化信息包括电压变化积分值和/或电压变化趋势信息,通过电压变化积分值和/或电压变化趋势信息有利于提高电源设备类型识别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电源设备的I-U特性,充电接口连接不同电源设备对应的电压变化积分值和/或电压变化趋势信息不同,在输入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阈值时,表明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流处于充电接口不能承受的电流范围,可以根据开路电压和输入电压,确定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积分值和/或电压变化趋势信息。
步骤S305b、在输入电流小于预设电流阈值时,根据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计算输入功率。
若输入电流小于预设电流阈值,则表明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流处于充电接口能承受的电流范围内,此时可以根据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计算电源设备的目标电流对应的输入功率,并判断输入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功率阈值。其中,预设功率阈值可以根据储能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预设功率阈值为充电接口能承受的最大功率阈值。
步骤S3051、判断输入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功率阈值。
在本步骤中,若判断该输入功率大于或者等于该预设功率阈值时,将执行步骤S305a。需要说明的是,若输入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功率阈值,表明充电接口处的输入功率处于充电接口不能承受的功率范围,则可以执行前述的根据开路电压和输入电压,确定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的步骤,以提高电源设备类型识别的准确性。
步骤S306、根据电压变化信息,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类型的电源设备对应的电压变化信息不同,例如根据不同类型的电源设备的I-U特性曲线不同,根据I-U特性曲线确定的电压变化积分值也不相同,因此根据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能够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提高电源设备识别的准确性,从而能够根据识别出的电源类型开启对应的充电模式,提高充电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步骤S3051在判断输入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功率阈值之后,还包括:步骤S3052至步骤S3053。
步骤S3052、若输入功率小于预设功率阈值,则计算调整目标电流导致的输入电压的电压变化差值。
需要说明的是,若输入功率小于预设功率阈值,表明充电接口处的输入功率处于充电接口能够承受的功率范围,则可以计算调整目标电流导致的输入电压的电压变化差值,并判断电压变化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调整目标电流导致的输入电压的电压变化差值是在目标采样电压与前一时刻的采样电压之间的电压变化差值,可以表示为U(k)-U(k-1)。其中,预设电压阈值可以根据储能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预设电压阈值为充电接口能承受的最大容忍电压差值的绝对值,预设电压阈值可以是开路电压的1/6或固定值6V。
步骤S3053、判断电压变化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若电压变化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表明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差值处于充电接口不能承受的容忍电压差值范围,则可以执行前述的根据开路电压和输入电压,确定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的步骤,也即步骤S305a,以提高电源设备类型识别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步骤S3053在判断电压变化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之后,还包括步骤S3054。
步骤S3054、若电压变化差值小于预设电压阈值,则调整目标电流值;根据调整后的目标电流值,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电源设备,以使电源设备根据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
其中,若电压变化差值小于预设电压阈值,则调整目标电流值,调整目标电流导致的输入电压的电压变化差值可以表示为U(k)-U(k-1),调整目标电流之前的输入电压为U(k-1),调整目标电流之后的输入电压为U(k),k表示目标电流值的调整次数,若k等于1,则该U(0)为输入端口的开路电压Uocv
需要说明的是,调整目标电流值之后,根据调整后的目标电流值,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电源设备,以使电源设备根据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并返回执行步骤S303,从而能够进一步的确定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保证通过多次调整目标电流值后能够根据识别得到的电压变化信息,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从而能够避免开启错误的充电模式,提高储能设备的充电效果。
示例性的,若电压变化差值小于预设电压阈值,表明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差值处于充电接口能承受的容忍电压差值范围内,此时可以重新调整目标电流值,例如在当前目标电流值的基础上进行增加预设调整电流值,得到调整后的目标电流值,将调整后的目标电流值发送给电源设备,以使电源设备根据调整后的目标电流值输出调整后的目标电流。
请参照图8,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如图8所示,该电源设备识别方法包括:
1、储能设备采集输入端口(也可称为充电接口)处的开路电压Uocv
2、储能设备判断开路电压是否满足最低、最高工作电压要求,例如判断开路电压Uocv是否小于最高工作电压Vmax,且大于最低工作电压Vmin;
3、若开路电压不满足最低、最高工作电压要求,则储能设备结束本次电源识别;
4、若开路电压满足最低、最高工作电压要求,则储能设备对输入端口的电流目标值I_tag进行初始化,即初始化I_tag=0;
5、储能设备设定输入端口电流的目标电流值I_tag,并记录目标电流值I_tag的设定次数k,初次采集时k=1,后续步骤中每一次更新目标电流值均更新k的数值,即k=k+1,储能设备将目标电流值I_tag发送给电源设备,以使电源设备根据目标电流值I_tag输出目标电流;
6、储能设备接收到该电源设备输入的电压和电流后,采集输入端电压U(k)和电流I(k),k表示第k次采集;
7、储能设备判断I(k)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图8中以阈值1表示),第一阈值例如为预设电流阈值;
8、若I(k)大于第一阈值,则计算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Uerror,其中Uerror=Uocv-sum(U(k))/k;
9、若I(k)不大于第一阈值,则储能设备计算充电接口处的输入功率U(k)*I(k),并判断该输入功率U(k)*I(k)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图8中以阈值2表示),第二阈值例如为预设功率阈值;
10、若输入功率U(k)*I(k)大于第二阈值,则储能设备计算Uerror=Uocv-sum(U(k))/k;
11、若输入功率U(k)*I(k)不大于第二阈值,则计算电压变化差值U(k)-U(k-1),并判断电压变化差值U(k)-U(k-1)是否大于第三阈值(图8中以阈值3表示),第三阈值例如为预设电压阈值;
12、若电压变化差值U(k)-U(k-1)大于第三阈值,则计算Uerror=Uocv-sum(U(k))/k;
13、若电压变化差值U(k)-U(k-1)不大于第三阈值,则增加目标电流值I_tag的值,并返回设定输入端口电流的目标值I_tag,例如调整目标电流值;将调整后的目标电流值发送给电源设备,以使电源设备根据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每更新一次目标电流值,均更新并记录k的数值,即k=k+1,
14、储能设备计算Uerror=Uocv-sum(U(k))/k后,判断Uerror是否大于第四阈值(图8中以阈值4表示),第四阈值例如为预设积分阈值;若是,则判断该电源设备为PV光伏类型;若否,则判断该电源设备为直流恒压源类型。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设备识别方法,通过获取充电接口处的开路电压;当开路电压满足预设工作电压条件时,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电源设备,以使电源设备根据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获取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其中,充电接口处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随目标电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输入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阈值时,根据开路电压和输入电压,确定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在输入电流小于预设电流阈值时,根据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计算输入功率;判断输入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功率阈值,若输入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功率阈值,则执行根据开路电压和输入电压,确定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的步骤;根据电压变化信息,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通过充电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确定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能够提高电源设备识别的准确性,从而能够避免开启错误的充电模式,提高储能设备的充电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设备识别方法中,判断输入电流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阈值、判断输入功率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功率阈值、判断电流电压变化差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流阈值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以先执行判断输入电流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阈值的步骤,再根据前面的判断结果执行判断输入功率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功率阈值的步骤,最后根据前面的判断结果执行判断电流电压变化差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流阈值的步骤;也可以先执行判断输入功率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功率阈值的步骤,再根据前面的判断结果执行判断输入电流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阈值的步骤,最后根据前面的判断结果执行判断电流电压变化差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流阈值的步骤;也可以先执行判断电流电压变化差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流阈值的步骤,再根据前面的判断结果执行判断输入电流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阈值的步骤,最后根据前面的判断结果执行判断输入功率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功率阈值的步骤。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该电子设备300可以是储能设备,该储能设备例如包括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电能存储单元,电能存储单元例如为一个或多个电池。电子设备300也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和穿戴式设备等设备。
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30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301连接的处理器302和存储器303,电子设备300还包括电源接口304,所述电源接口304用于连接电源设备;其中,存储器303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
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存储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302执行任意一种电源设备识别方法。
处理器302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电子设备300的运行。
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302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302执行任意一种电源设备识别方法。
电子设备3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用于进行网络通信,如发送分配的任务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电子设备300的限定,具体的滴啊安子设备300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应当理解的是,处理器3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302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2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电源接口处的开路电压;
在所述开路电压满足预设工作电压条件时,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所述电源设备,以使所述电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
获取所述电源接口处的输入电能参数,其中,所述输入电能参数随所述目标电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所述输入电能参数包括输入电压、输入电流、输入功率或输入电压变化差值;
在所述输入电能参数不满足预设判断条件时,调整所述目标电流值,执行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所述电源设备的步骤;
在所述输入电能参数满足所述预设判断条件时,根据所述开路电压和所述输入电压,确定所述电源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电压变化信息,确定所述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电子设备300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电源设备识别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申请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的各个实施例。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所述电子设备的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电子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
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电源设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电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源接口处的开路电压;
在所述开路电压满足预设工作电压条件时,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所述电源设备,以使所述电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电流值输出目标电流;
获取所述电源接口处的输入电能参数,其中,所述输入电能参数随所述目标电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所述输入电能参数包括输入电压;
在所述输入电能参数不满足预设判断条件时,调整所述目标电流值,执行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所述电源设备的步骤;
在所述输入电能参数满足所述预设判断条件时,根据所述开路电压和所述输入电压,确定所述电源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电压变化信息,确定所述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
其中,所述电压变化信息包括电压变化积分值;所述根据所述开路电压和所述输入电压,确定所述电源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包括:
获取预设方程式,所述预设方程式以Uerror=Uocv-sum(U(k))/k表示,其中,Uerror表示电压变化积分值,Uocv表示开路电压,sum表示求和运算,k表示目标电流值的调整次数,U(k)表示第k次调整后获取的所述电源接口处的输入电压;
将所述开路电压和所述输入电压代入至所述预设方程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电源接口处的电压变化积分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设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能参数还包括输入电流、输入功率或输入电压变化差值,判断所述输入电能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判断条件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输入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阈值、所述输入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功率阈值、或所述输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输入电能参数满足所述预设判断条件;
若所述输入电流小于预设电流阈值、所述输入功率小于预设功率阈值且所述输入电压差值小于预设电压阈值,则确定所述输入电能参数不满足所述预设判断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设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能参数还包括输入电流、输入功率或输入电压变化差值,所述在所述输入电能参数满足预设判断条件时,根据所述开路电压和所述输入电压,确定所述电源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输入电流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阈值;
在所述输入电流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电流阈值时,根据所述开路电压和所述输入电压,确定所述电源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
在所述输入电流小于预设电流阈值时,判断所述输入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功率阈值;
在所述输入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功率阈值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开路电压和所述输入电压,确定所述电源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的步骤;
在所述输入功率小于预设功率阈值时,则判断所述输入电压变化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
在所述输入电压变化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开路电压和所述输入电压,确定所述电源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的步骤;
若所述输入电压变化差值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则确定所述输入电能参数不满足所述预设判断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设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目标电流值包括:
将所述目标电流值增加预设调整电流值,并记录调整次数;
所述电源设备识别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输入电能参数不满足预设判断条件时,判断所述调整次数是否达到预设调整总数;
若达到,则执行根据所述开路电压和所述输入电压,确定所述电源接口处的电压变化信息的步骤;
若未达到,则调整所述目标电流值,执行将目标电流值发送给所述电源设备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设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压变化信息,确定所述电源设备的电源类型,包括:
获取预设积分阈值;
判断所述电压变化积分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积分阈值;
若所述电压变化积分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积分阈值,则确定所述电源设备为光伏电源;
若所述电压变化积分值小于所述预设积分阈值,则确定所述电源设备为直流恒压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设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识别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于表征光伏电源的电压变化的积分函数,所述积分函数为:
Figure FDA0003887550670000031
其中,VMP表示电压变化的积分函数,VREF表示光伏电源运行在最大功率下的电压,Irr表示当前光照强度,IREF表示标准环境下的光照强度,β表示预设温度系数,T表示当前环境温度,TREF表示标准环境下的环境温度;
获取当前光照强度和当前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积分函数、所述当前光照强度和所述当前环境温度确定所述预设积分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设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设积分阈值包括:
获取当前光照强度和当前环境温度;
以所述当前光照强度和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作为查找条件,在积分阈值映射表中查找满足所述查找条件的积分阈值,所述积分阈值映射表中保存有各光照强度和各环境温度对应的积分阈值;
以查找到满足所述查找条件的积分阈值作为所述预设积分阈值。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电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的步骤。
9.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的步骤。
CN202111584327.4A 2021-12-22 2021-12-22 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430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4327.4A CN114430188B (zh) 2021-12-22 2021-12-22 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36004 WO2023116385A1 (zh) 2021-12-22 2022-12-01 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储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4327.4A CN114430188B (zh) 2021-12-22 2021-12-22 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0188A CN114430188A (zh) 2022-05-03
CN114430188B true CN114430188B (zh) 2022-12-06

Family

ID=81312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4327.4A Active CN114430188B (zh) 2021-12-22 2021-12-22 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30188B (zh)
WO (1) WO20231163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0188B (zh) * 2021-12-22 2022-12-06 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22190B (zh) * 2022-11-02 2023-06-09 杭州蔚斯博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式储能电源设备、控制器及其内功率变换器控制方法
CN115425733B (zh) * 2022-11-03 2023-02-14 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CN115882554B (zh) * 2022-11-29 2023-12-26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的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155081B (zh) * 2023-04-23 2023-06-27 深圳市澳博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端口电源适配器的过载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7388732A (zh) * 2023-07-07 2024-01-12 江苏华翊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高功率密度直流电源安全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16774768B (zh) * 2023-08-22 2024-02-06 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道复用的储能电源的功率追踪方法及其系统
CN117233664B (zh) * 2023-11-13 2024-02-02 成都创科升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微小电流电路的开路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7318054B (zh) * 2023-11-28 2024-03-15 深圳安培时代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电能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614087B (zh) * 2024-01-24 2024-04-05 大秦数字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识别的直流充电方法、装置、微控制单元和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6401A (zh) * 2016-04-25 2016-08-10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
TWI734933B (zh) * 2017-09-18 2021-08-01 亞太燃料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控制器、供電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07506A (zh) * 2018-11-19 2019-03-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电器控制方法及直流电器
CN110112777A (zh) * 2019-05-13 2019-08-09 无锡清盛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光伏与储能输入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电能路由器
CN112924890B (zh) * 2021-02-18 2022-11-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电源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725951A (zh) * 2021-08-06 2021-1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管理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CN114430188B (zh) * 2021-12-22 2022-12-06 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16385A1 (zh) 2023-06-29
CN114430188A (zh) 2022-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30188B (zh) 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164448B2 (en)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CN102200568B (zh) 电池装置的剩余容量与剩余使用时间的估算方法
US7868582B2 (en) Portable devices having multiple power interfaces
US6928568B2 (en) Battery charger current limiting based on maximum current capacity of AC adapter as determined by adapter identification subsystem
US9287702B2 (en) Universal power interface
Shen Hybrid unscented particle filter based state-of-charge determination for lead-acid batteries
CN106443482B (zh) 电子设备及其电池放电曲线校准方法
WO2020179120A1 (en) Battery diagnostic system, battery diagnostic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254697B (zh) 电池类型检测方法、检测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428352B (zh) 电子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CN101923110A (zh) 一种检测电路异常电流的方法及装置
US20220404427A1 (en) Simulated battery control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charger, and simulated battery control method
WO2015014132A1 (en) Usb power supply
US8286020B2 (en) Power supply and protection method thereof
CN112858931A (zh) 电芯健康监测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
EP2624401B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riving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4281122B (zh) 适用于智能终端的改进型低温自动加热装置
CN113690962B (zh) 不同输入源的mppt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WO2018235496A1 (ja) 電力制御装置及び発電装置
CN112924890B (zh) 一种检测电源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20349944A1 (en) Batter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charger, and batter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WO2018021130A1 (ja) 蓄電システム、充放電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12685258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69685A (zh) 手持终端及其供电电路、供电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orkshop A202, Foun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of Songbai highway, Longte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