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7435A - 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7435A
CN114427435A CN202011001833.1A CN202011001833A CN114427435A CN 114427435 A CN114427435 A CN 114427435A CN 202011001833 A CN202011001833 A CN 202011001833A CN 114427435 A CN114427435 A CN 114427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reservoir model
seismic
data
fluid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18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彪
李蒙
廉培庆
段太忠
赵华伟
赵磊
刘彦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0018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274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27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74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1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cross-sections or geostructures
    • G01V1/302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cross-sections or geostructures in 3D data cu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Geophys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当根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时,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三维油藏模型在修正和更新过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给开发井网调整带来一定风险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藏建模与数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陆上老油田产量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深海成为近年来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及增长领域,其典型特点为井资料少,常规地质统计学方法建立的地质模型不确定性程度高,需要通过井震结合进一步降低其不确定性。
浊积岩作为深海油田一种重要的储层类型,广泛分布于西非、北海、墨西哥湾以及国内南海等被动大陆边缘所在盆地,油气资源极其丰富,勘探开发投入高,风险大,通过精准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油藏管理是有效降低开发风险、提高采收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浊积岩油藏具有高孔、高渗的特征,四维地震油藏监测技术比较适用于该类油藏,可有效预测水驱或气驱前缘的位置,对于提高油藏模型精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为总结浊积岩油藏地质建模及四维地震油藏监测等方面最新进展,在万方数据库检索了专利数据库和公开发表的论文数据库,检索词分别是“四维地震&&地质建模”、“四维地震&&油藏监测”、“地质建模&&数值模拟&&模型更新”、“油藏模型&&建模数模一体化”,未检索到专利,检索到相关的文献6篇。通过检索结果总结技术现状认识如下:
(1)已有关于四维地震研究内容多数集中在地震资料一致性处理、地震属性优选以及油藏检测等方面,与生产动态结合较多,但缺乏与三维地质模型之间的互动分析。(陈小宏,1999,四维地震数据的归一化方法及实例处理)针对四维地震数据在时间、振幅、频率和相位方面的差异,论述了四维地震数据归一化处理的原理,提出了寻找最佳匹配滤波器获得校正归一化算子的处理方法,并通过实例表明了方法有效。(甘利灯等,2002,水驱地震技术及其在水驱油藏监测中的应用)在深入分析国外四维地震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了长期注水对油藏的物性、温度和压力变化是四维地震分析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并以实际区块为例通过考虑这些微小因素进一步提高了水驱前缘位置的精度。(陈志海等,2015,四维地震监测深水浊积岩油藏动态)以安哥拉深水油田为例,应用四维地震振幅差异属性技术和四维地震有色反演波阻抗技术开展油藏开发动态研究,用于监测流体界面变化,进而研究油藏内部的连通性及剩余油分布情况,为优化加密井位提供了重要基础。
(2)已有关于油藏模型一体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建模和油藏数模两个环节,建模数模一体化研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是目前普遍推广的做法,但在模型更新这一关键环节始终缺乏针对性的数据作为参考来指导如何修正地质模型。(于金彪等,2009,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一体化应用技术)针对建模数模提出了数据一体化、研究过程一体化以及人员协同一体化研究思路,并指出历史拟合中油藏模型修正需要综合考虑动静态资料。(曹永娜,2011,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在剩余油开发中的应用研究-以杏北油田杏四西区块为例;刘颖,2014,建模数模一体化在油田注水政策优化中的应用)通过密井网区精细描述,将油藏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结合起来从静态和动态、从地质和开发不同角度预测剩余油分布,探讨了一条老油田油藏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思路。
综上所述,目前该领域的技术现状是:传统的油藏模型在生产历史拟合过程中主要考虑单井生产数据,认为单井生产拟合误差降到一定范围即认可油藏模型的合理性,往往忽视了井间流体运动规律是否反映了真实油藏情况,而且也缺乏相关的“硬数据”来检验井间预测的合理性;传统油藏模型在修正和更新过程中,多数采用局部修改油藏属性(NTG、孔隙度、渗透率等),且修改的方式存在多种可能,依据往往不充分,导致油藏模型始终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给开发井网调整带来一定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三维油藏模型在修正和更新过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给开发井网调整带来一定风险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所述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当根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时,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选地,所述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包括:
获取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并将所述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
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与油藏开发之前采集的基础地震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选地,所述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与油藏开发之前采集的基础地震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包括:
将四维地震监测数据与基础地震数据分别反演后做差,得到多个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
以构造解释的小层顶面与底面为约束,从各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提取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
根据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确定流体变化位置;
从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中提取连井地震剖面;
以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为底图,根据连井地震剖面建立覆盖整个地震区域的地震剖面网,将地震剖面网中的波阻抗差异点投影到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中进行标定,根据标定的各点连线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选地,所述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饱和度小层平面图进行比较;
若两者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则需要根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对三维油藏模型进行更新,以使得两者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相吻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选地,所述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包括:
构造模型校正;
三维相模型校正;
三维隔夹层数量及分布范围调整;
油藏物性参数特征调整;
流体界面的位置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选地,所述油藏物性参数特征调整,包括:
调整断层传导率、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分布趋势中的至少一种油藏物性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更新的三维油藏模型对应的拟合结果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执行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的步骤。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装置,所述三维油藏模型更新装置,包括如下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更新模块,用于当根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时,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中,通过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当根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时,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本发明将四维地震监测信息整合到三维油藏模型中,以四维地震监测信息反映的流体变化信息作为“硬数据”,驱动三维油藏模型逐步更新,使四维地震监测属性贯穿到从地质建模-油藏数模的整个大循环,形成一套四维地震-地质建模-油藏数模闭环式三维油藏模型迭代更新流程,提升三维油藏模型的准确度,降低深海油田开发布井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基础地震数据的波阻抗差异数据体切片;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的波阻抗差异数据体切片;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四维地震监测结果;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油藏数模模拟饱和度变化;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第一期MON1监测数据;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第二期MON2监测数据;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三维沉积相模型校正;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三维隔夹层(也就是泥岩)数量及分布范围调整;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油藏物性参数特征调整结果;
图9(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四维地震监测结果;
图9(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油藏历史拟合结果;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装置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应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在不相冲突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同时,在以下说明中,出于解释的目的而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不用这里的具体细节或者所描述的特定方式来实施。
四维地震(4D seismic)主要是指利用重复三维地震测量资料进行油藏动态监测。四维地震作为现代油藏监测的重要手段,对于指导剩余油分布预测具有较强优势,能够定性判断出水驱前缘的位置变化,可充分利用四维地震信息,发展一套提升油藏模型空间预测精度的方法。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流程图,图2示出了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示意图,在三维地震中,以测井解释数据为条件数据进行约束,建立三维油藏模型后,基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进行驱动,不断更新三维油藏模型,使三维油藏模型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趋于一致,得到符合生产现状的三维油藏模型;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该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步骤S120、当根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时,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
本实施例中,将四维地震监测信息整合到三维油藏模型中,以四维地震监测信息反映的流体变化信息作为“硬数据”,驱动三维油藏模型逐步更新,使四维地震监测属性贯穿到从地质建模-油藏数模的整个大循环,形成一套四维地震-地质建模-油藏数模闭环式三维油藏模型迭代更新流程,提升三维油藏模型的准确度,降低深海油田开发布井风险。
上述步骤S110中,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S110-1、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并将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
其中,油藏开发之前采集的四维地震监测数据(也就是布设后首次采集的数据)作为基础地震数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作为监测地震数据。
步骤S110-2、根据监测地震数据与基础地震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具体地,在多个时期采集的四维地震监测数据一致性处理的基础上,选择第一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作为基础地震数据和监测地震数据各一套,基于监测地震数据与基础地震数据分别反演后做差,可得到反映流体变化的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基于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可以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进而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进行比较。
可选地,上述步骤S110-2中根据监测地震数据与基础地震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1)、将监测地震数据与基础地震数据分别反演后做差,得到多个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
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的计算式如下:
Δ=Monx-Base
其中,Δ表示不同时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对应的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
Monx(x=1,2,3,…)表示不同时期采集的监测地震数据的反演数据体;
Base表示油藏开发之前采集的基础地震数据的反演数据体。
可以理解的是,每一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都可以计算出一个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
步骤(2)、以构造解释的小层顶面与底面为约束,从各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提取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
具体地,以各个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Δ为基础,以构造解释的小层顶面与底面为约束,提取波阻抗差异均方根(RMS,Root Mean Square)的平面图。
步骤(3)、根据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确定流体变化位置。
具体地,在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中,阻抗差异均方根的高值区(例如大于0)代表流体驱替范围,据此可确定流体变化的位置。
步骤(4)、从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中提取连井地震剖面。
具体地,从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Δ中提取地震测线或连井地震剖面,若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Δ为正,则说明属于水驱情况,反之,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Δ为负,则说明属于气驱情况。
当水驱油之后,含水饱和度增大,流体密度升高,地震波阻抗值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Δ值为正。
当气驱油之后,含气饱和度增大,流体密度降低,地震波阻抗值呈现下降趋势,因此,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Δ值为负。
步骤(5)、以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为底图,根据连井地震剖面建立覆盖整个地震区域的地震剖面网,将地震剖面网中的波阻抗差异点投影到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中进行标定,根据标定的各点连线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具体地,通过以波阻抗差异均方根(RMS)的平面图为底图,根据提取的连井地震剖面建立覆盖整个地震区域的地震剖面网,逐剖面落实波阻抗差异的具体边界位置,将地震剖面网中的波阻抗差异点投影到平面图中进行标定,并在平面图中做好标定点,之后将各点连线,便确定了流体驱替前缘的位置。
进一步地,在步骤S110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之后,本方法还包括:
步骤S130、将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饱和度小层平面图进行比较;若两者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则根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对三维油藏模型进行更新,以使得两者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相吻合。
可以理解的是,若两者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吻合,则根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吻合。
具体地,在三维油藏模型中选取与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Δ相同时间节点的流体的饱和度数据作比较,以小层为单元,将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饱和度小层平面图(也是均方根)进行比较,如果两者流体驱替前缘位置较为吻合,则说明三维油藏模型比较合理,无需对三维油藏模型进行更新;如果两者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差异较大(例如,流体变化面积的差异超过10%),也就是两者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说明三维油藏模型存在较大的误差,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三维油藏模型更新。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20中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可以包括:构造模型校正;三维相模型校正;三维隔夹层数量及分布范围调整;油藏物性参数特征调整;及流体界面的位置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可以采用如下实现方式:
(1)构造模型校正
在地质建模中,构造模型包括断裂及层面,因为构造解释主要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开展,受地震资料品质限制,对构造的认识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多解性,因此,构造模型校正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包括时深转换(即速度模型建立)、地质层位解释方案、断层位置及接触关系、钻井断点位置的调整等。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复杂构造三维地震解释及建模技术进行三维油藏模型的构造模型校正,例如利用Petrel、RMS以及Skua-Gocad等应用软件。
(2)三维相模型校正
三维油藏模型的相模型涵盖了沉积微相、构型相、岩相等多种含义,因深海浊积岩油藏井距较大,主要依靠三维地震信息进行相的预测,包括基于地震振幅属性进行相模型边界的确定,基于纵横波速度比(VP/VS)属性确定砂体空间分布范围,因缺少足够的井数据标定,相模型边界位置、砂体厚度分布的厘定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反映的流体界面变化范围(流体驱替前缘的位置),映射到相模型中需要调整的参数包括砂体宽度范围、厚度范围、变差函数、砂泥岩比例(NTG)等。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基于目标的示性点过程模拟、序贯指示模拟及多点地质统计学模拟等方法进行三维相模型校正。
(3)三维隔夹层(也就是泥岩)数量及分布范围调整
浊积岩储层中隔夹层主要由于水道相互切割叠置构成,其分布规律复杂,三维预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其准确位置及范围需要借助动态信息进行反馈和校正。通过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Δ,可在三维油藏模型中适当增加或减少夹层的数量或范围,尤其是在三维地震信息中存在夹层可能性的响应位置,是隔夹层调整的主要对象。调整方法主要采用确定性分析的思路,根据动态认识及地质展布规律在三维油藏模型中手工调整或者预设调整规则(调整赋值)自动调整,对隔夹层的面积、数量、位置都可以调整。
(4)油藏物性参数特征调整
油藏物性参数特征是油藏动态模拟中最能直接反应变化趋势的参数,油藏物性参数特征调整,包括:调整断层传导率、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分布趋势中的至少一种油藏物性参数。断层连通与否很难通过静态数据进行单一判断,需要借助空间流体变化信息辅助分析,另外,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分布趋势也缺乏足够的井数据进行约束,存在动态调整的可能性。将四维地震监测数据反映的流体界面变化与油藏数模结果进行对比,如果油藏数模的推进速度低于四维地震的结果,则需要将地质模型中相应区域的孔隙度或渗透率进行提高,保证三维油藏模型的推进速度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相一致,则认为三维油藏模型较为可靠。油藏物性参数特征调整方法可以采用建立局部分区(Region)叠加乘法因子(Multipliers)的方式,直至数模结果达到预期目标,也就是三维油藏模型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的差异达到一定吻合程度。
(5)流体界面(流体驱替前缘)的位置变化
浊积岩油藏中原始流体界面(油水界面、气油界面)识别主要包括基于地震的平点检测技术(DHI)或钻井压力测试(DST/MDT),但通常提到的流体界面往往是过渡带的概念(油水过渡带、气油过渡带),因此,对于初始流体界面赋值需要考虑其变化区间。主要方法是通过对比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生产特征与三维油藏模型之间的匹配关系,通过在油水过渡带区间内动态调整流体界面的位置来辅助历史拟合,使得四维地震监测数据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吻合。
在一些情况下,步骤S120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之后,本方法还包括:
步骤S140、将更新的三维油藏模型对应的拟合结果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进行比较。
步骤S150、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执行步骤S120中的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
具体来说,将更新的三维油藏模型对应的拟合结果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相比,比较结果是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无需进一步更新三维油藏模型,反之,比较结果是误差超过允许范围,则需要返回步骤S120进一步更新三维油藏模型。
举例来说,在实际应用中,将更新的三维油藏模型对应的拟合结果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方面进行:
(1)油藏压力拟合:包括油层静压和流动压力拟合,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相比,拟合误差不超过10%,则认为拟合结果较好,误差超过10%且不超过25%,则认为拟合效果中等。
(2)气油比(GOR)拟合:较好的情况为拟合结果与单井实际监测的趋势基本一致,如果只有部分趋势相一致,则说明历史拟合的效果一般。
(3)含水率拟合:如果生产记录显示2个月内即出现水淹,且历史拟合趋势与实际生产趋势一致,且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则认为拟合效果较好。如果生产记录显示在一年以内出现水淹,且历史拟合只与部分实际生产趋势相吻合,则认为效果中等。
(4)采油率拟合:拟合误差在5%以内,则认为是较好的拟合效果,拟合误差在10%以内,则认为拟合效果处于中等。
(5)油藏历史拟合整体评估:好的历史拟合结果其整体吻合率要达到80%以上,且预测的饱和度、压力变化范围要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反映的区域范围基本一致。如果历史拟合吻合度在50%~80%,尤其是如果水(气)驱前缘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偏差,则需要重新分析是地震反射信息的误差(例如四维监测信息是否有误),在一些情况下,也可能是三维油藏模型本身的问题。如果确认该误差不符合允许范围,则需要重新返回到步骤S120继续进行三维油藏模型更新,往复迭代直至数模结果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结果趋于一致。
本实施例中,以四维地震监测信息作为井间动态变化的“硬数据”,将油藏历史拟合结果与四维监测信息进行比较,将两者差异情况反馈到三维油藏模型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地质模型进行更新,往复迭代,直至数模结果与四维信息匹配为止,突破了传统的仅依靠单井信息作为检验标准的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将四维地震监测信息加入到建模数模一体化的工作流中,并细化了各个环节的技术方法。
实施例二
实施例选取了西非深海G油田,该油田在2000年采集了一套基础地震数据,2006年正式投产,经过多年的高速开采在2009年采集了第一套四维地震监测数据,2011年采集了第二套四维地震监测数据。
用于开发方案实施的三维油藏模型主要基于基础地震数据建立,也是本实施例中需要更新迭代的三维油藏模型。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将实施例一提供的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应用于该三维油藏模型,主要实施过程如下:
(1)通过四维监测地震数据与基础地震数据的反演做差,得到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得到反映流体驱替变化的范围,确定了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并通过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求取差异,明确了气驱或水驱的范围,图3(a)、图3(b)分别为基础地震数据的波阻抗差异数据体切片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的波阻抗差异数据体切片,可以通过图3(a)、图3(b)明确流体驱替性质和边界。
(2)比较四维地震监测数据与三维油藏模型的预测结果,如图4(a)和图4(b)分别示出了四维地震监测结果与油藏数模模拟饱和度变化,由图可知,两者的水驱前缘位置存在一定的偏差,油藏模型中不同位置的水驱速度存在过快或过慢的现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整油藏模型相关参数,更新三维油藏模型,使得水驱前缘位置与四维地震监测结果趋于一致。
(3)三维油藏模型的更新包含多个方面,其中断裂是调整的参数之一,单纯依靠静态数据难以直接判定断层的连通情况,图5(a)示出了第一期MON1监测数据,图5(b)示出了第二期MON2监测数据,通过四维地震监测流体运动方向,可直观判断该断层具备较强的传导性,因此,两次监测数据显示油藏中断层(图中虚线)处于连通状态,在构造模型中对该处断裂传导率属性进行了动态调整,在模型中对该断层的传导率由先前的0.01提高到0.8。
(4)三维沉积相(岩相)模型决定了各种物性参数的分布,原油藏模型受基础地震资料品质的限制,对浊积水道的延伸长度较难判断,通过动态监测认识,认为水道砂体应该延伸到更远端且具有一定的连通性,因此,在模型中对相的展布进行了延伸长度的调整,如图6所示,图中虚线框内为本实例中扩大的相范围。
(5)泥岩夹层是流体运动的主要屏障,影响驱替效果。夹层主要是水道间相互叠置的产物,分布较为随机,极难判断。原油藏模型中主要采取保守处理方式,对夹层的分布比例设置偏低,本次通过动态监测发现需要增大夹层的比例来抑制水驱过快的现象,因此,考虑夹层可能存在的位置,在油藏模型中适度增加了夹层的个数,如图7所示,根据沉积学认识,在三维油藏模型中河道储层叠置部位增加了夹层作为渗流屏障,阻止流体运动过快的情况。
(6)砂岩含量(NTG)影响地质储量及储层物性参数(孔隙度、渗透率等)的认识。对于水道末端部位往往由于沉积供给不足而导致泥质含量增加,物性也会有所减弱,因此,如图8所示,在三维油藏模型更新中需要对远端水道的NTG及物性值适度降低其分布中值,更具有地质趋势。根据沉积相带不同位置砂泥比例分布特点,对水道远端的砂岩含量NTG值适度减小,操作方式为圈定调整范围(图中白色虚线),整体乘以扩大/缩放因子(Multiplier)。
(7)根据本方法更新了三维油藏模型,通过进一步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图9(a)所示的四维地震监测结果与图9(b)所示的油藏历史拟合结果(油藏数模模拟饱和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饱和度变化趋势吻合,认为此三维油藏模型更加逼近实际,反映三维油藏模型更新迭代效果较好,对剩余油及最终采收率的预测更具指导性。
本实施例以深海浊积岩油藏为例,借助四维地震可有效监测流体变化这一优势,将四维地震监测信息引入到建模数模一体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油藏模型迭代更新技术。通过应用本发明使得井间剩余油及最终采收率预测更加准确,是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提升。
实施例三
图10示出了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装置框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装置,该三维油藏模型更新装置,包括如下模块:
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更新模块102,用于当根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时,则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
可以理解的是,获取模块101可以用于执行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10,更新模块102可以用于执行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20。
获取模块101在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时,进一步用于:
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并将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
根据监测地震数据与基础地震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可选地,根据监测地震数据与基础地震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1)将监测地震数据与基础地震数据分别反演后做差,得到多个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
(2)以构造解释的小层顶面与底面为约束,从各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提取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
(3)根据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确定流体变化位置。
(4)、从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中提取连井地震剖面。
(5)、以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为底图,根据连井地震剖面建立覆盖整个地震区域的地震剖面网,将地震剖面网中的波阻抗差异点投影到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中进行标定,根据标定的各点连线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本装置还可以包括:
比较模块103,用于将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饱和度小层平面图进行比较;若两者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则根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对三维油藏模型进行更新,以使得两者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相吻合。
进一步地,更新模块在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时,可以包括:构造模型校正;三维相模型校正;三维隔夹层数量及分布范围调整;油藏物性参数特征调整;及流体界面的位置变化。
在一些情况下,更新模块102还用于:
将更新的三维油藏模型对应的拟合结果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执行步骤S120中的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
本实施例中,将四维地震监测信息整合到三维油藏模型中,以四维地震监测信息反映的流体变化信息作为“硬数据”,驱动三维油藏模型逐步更新,使四维地震监测属性贯穿到从地质建模-油藏数模的整个大循环,形成一套四维地震-地质建模-油藏数模闭环式三维油藏模型迭代更新流程,提升三维油藏模型的准确度,降低深海油田开发布井风险。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一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限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实施例四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一的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
处理器用于执行如实施例一中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电子设备中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
该处理器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法。
该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步骤S120、当根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时,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
上述步骤S110中,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S110-1、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并将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
其中,油藏开发之前采集的四维地震监测数据作为基础地震数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作为监测地震数据。
步骤S110-2、根据监测地震数据与基础地震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可选地,上述步骤S110-2中根据监测地震数据与基础地震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1)、将监测地震数据与基础地震数据分别反演后做差,得到多个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
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的计算式如下:
Δ=Monx-Base
其中,Δ表示不同时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对应的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
Monx(x=1,2,3,…)表示不同时期采集的监测地震数据的反演数据体;
Base表示油藏开发之前采集的基础地震数据的反演数据体。
步骤(2)、以构造解释的小层顶面与底面为约束,从各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提取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
步骤(3)、根据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确定流体变化位置。
步骤(4)、从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中提取连井地震剖面。
具体地,从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Δ中提取地震测线或连井地震剖面,若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Δ为正,则说明属于水驱情况,反之,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Δ为负,则说明属于气驱情况。
步骤(5)、以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为底图,根据连井地震剖面建立覆盖整个地震区域的地震剖面网,将地震剖面网中的波阻抗差异点投影到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中进行标定,根据标定的各点连线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进一步地,在步骤S110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之后,本方法还包括:
步骤S130、将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饱和度小层平面图进行比较;若两者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则根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对三维油藏模型进行更新,以使得两者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相吻合。
具体地,在三维油藏模型中选取与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Δ相同时间节点的流体的饱和度数据作比较,以小层为单元,将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饱和度小层平面图(也是均方根)进行比较,如果两者流体驱替前缘位置较为吻合,则说明三维油藏模型比较合理,无需对三维油藏模型进行更新;如果两者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差异较大(例如,流体变化的面积的10%),也就是两者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说明三维油藏模型存在较大的误差,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三维油藏模型更新。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20中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可以包括:构造模型校正;三维相模型校正;三维隔夹层数量及分布范围调整;油藏物性参数特征调整;及流体界面的位置变化。
在一些情况下,步骤S120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之后,本方法还包括:
步骤S140、将更新的三维油藏模型对应的拟合结果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进行比较。
步骤S150、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执行步骤S120中的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
具体来说,将更新的三维油藏模型对应的拟合结果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相比,比较结果是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无需进一步更新三维油藏模型,反之,比较结果是误差超过允许范围,则需要返回步骤S120进一步更新三维油藏模型。
本实施例中,以四维地震监测信息作为井间动态变化的“硬数据”,将油藏历史拟合结果与四维监测信息进行比较,将两者差异情况反馈到三维油藏模型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地质模型进行更新,往复迭代,直至数模结果与四维信息匹配为止,突破了传统的仅依靠单井信息作为检验标准的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将四维地震监测信息加入到建模数模一体化的工作流中,并细化了各个环节的技术方法。
实施例五
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一的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
本实施例中的存储介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步骤S120、当根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时,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
上述步骤S110中,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S110-1、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并将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
其中,油藏开发之前采集的四维地震监测数据作为基础地震数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作为监测地震数据。
步骤S110-2、根据监测地震数据与基础地震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可选地,上述步骤S110-2中根据监测地震数据与基础地震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1)、将监测地震数据与基础地震数据分别反演后做差,得到多个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
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的计算式如下:
Δ=Monx-Base
其中,Δ表示不同时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对应的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
Monx(x=1,2,3,…)表示不同时期采集的监测地震数据的反演数据体;
Base表示油藏开发之前采集的基础地震数据的反演数据体。
步骤(2)、以构造解释的小层顶面与底面为约束,从各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提取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
步骤(3)、根据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确定流体变化位置。
步骤(4)、从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中提取连井地震剖面。
具体地,从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Δ中提取地震测线或连井地震剖面,若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Δ为正,则说明属于水驱情况,反之,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Δ为负,则说明属于气驱情况。
步骤(5)、以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为底图,根据连井地震剖面建立覆盖整个地震区域的地震剖面网,将地震剖面网中的波阻抗差异点投影到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中进行标定,根据标定的各点连线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进一步地,在步骤S110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之后,本方法还包括:
步骤S130、将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饱和度小层平面图进行比较;若两者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则根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对三维油藏模型进行更新,以使得两者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相吻合。
具体地,在三维油藏模型中选取与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Δ相同时间节点的流体的饱和度数据作比较,以小层为单元,将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饱和度小层平面图(也是均方根)进行比较,如果两者流体驱替前缘位置较为吻合,则说明三维油藏模型比较合理,无需对三维油藏模型进行更新;如果两者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差异较大(例如,流体变化的面积的10%),也就是两者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说明三维油藏模型存在较大的误差,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三维油藏模型更新。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20中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可以包括:构造模型校正;三维相模型校正;三维隔夹层数量及分布范围调整;油藏物性参数特征调整;及流体界面的位置变化。
在一些情况下,步骤S120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之后,本方法还包括:
步骤S140、将更新的三维油藏模型对应的拟合结果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进行比较。
步骤S150、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执行步骤S120中的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
具体来说,将更新的三维油藏模型对应的拟合结果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相比,比较结果是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无需进一步更新三维油藏模型,反之,比较结果是误差超过允许范围,则需要返回步骤S120进一步更新三维油藏模型。
本实施例中,以四维地震监测信息作为井间动态变化的“硬数据”,将油藏历史拟合结果与四维监测信息进行比较,将两者差异情况反馈到三维油藏模型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地质模型进行更新,往复迭代,直至数模结果与四维信息匹配为止,突破了传统的仅依靠单井信息作为检验标准的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将四维地震监测信息加入到建模数模一体化的工作流中,并细化了各个环节的技术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当根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时,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包括:
获取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并将所述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
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与油藏开发之前采集的基础地震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与油藏开发之前采集的基础地震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包括:
将四维地震监测数据与基础地震数据分别反演后做差,得到多个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
以构造解释的小层顶面与底面为约束,从各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提取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
根据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确定流体变化位置;
从波阻抗差异反演数据体中提取连井地震剖面;
以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为底图,根据连井地震剖面建立覆盖整个地震区域的地震剖面网,将地震剖面网中的波阻抗差异点投影到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中进行标定,根据标定的各点连线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波阻抗差异均方根的平面图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饱和度小层平面图进行比较;
若两者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则需要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对三维油藏模型进行更新,以使得两者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包括:
构造模型校正;
三维相模型校正;
三维隔夹层数量及分布范围调整;
油藏物性参数特征调整;
流体界面的位置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物性参数特征调整,包括:
调整断层传导率、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分布趋势中的至少一种油藏物性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更新的三维油藏模型对应的拟合结果与四维地震监测数据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执行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的步骤。
8.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流体驱替前缘位置;
更新模块,用于当根据各期四维地震监测数据确定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与三维油藏模型的流体驱替前缘位置不吻合时,根据四维地震监测数据更新三维油藏模型。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
CN202011001833.1A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4274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1833.1A CN114427435A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1833.1A CN114427435A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7435A true CN114427435A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10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1833.1A Pending CN114427435A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2743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6082A (en) * 1995-03-02 1996-12-17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Method for identifying subsurface fluid migration and drainage pathways in and among oil and gas reservoirs using 3-D and 4-D seismic imaging
US6438069B1 (en) * 1996-09-13 2002-08-20 Pgs Data Processing, Inc. Method for time lapse reservoir monitoring
CN103149587A (zh) * 2013-02-19 2013-06-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网格点的随机耦合四维地震反演油藏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4330822A (zh) * 2014-10-23 2015-02-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耦合四维地震反演确定剩余油气分布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100241A1 (en) * 2012-04-24 2015-04-09 Statoil Petroleum As Processing data representing a physical system
CN104656133A (zh) * 2015-03-10 2015-05-27 安徽赛斯米克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油藏模型限定下的四维地震反演解释方法
WO2019180669A1 (en) * 2018-03-22 2019-09-26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hydrocarbons in a subterranean reservoir based on seismic inversion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6082A (en) * 1995-03-02 1996-12-17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Method for identifying subsurface fluid migration and drainage pathways in and among oil and gas reservoirs using 3-D and 4-D seismic imaging
US6438069B1 (en) * 1996-09-13 2002-08-20 Pgs Data Processing, Inc. Method for time lapse reservoir monitoring
US20150100241A1 (en) * 2012-04-24 2015-04-09 Statoil Petroleum As Processing data representing a physical system
CN103149587A (zh) * 2013-02-19 2013-06-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网格点的随机耦合四维地震反演油藏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4330822A (zh) * 2014-10-23 2015-02-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耦合四维地震反演确定剩余油气分布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56133A (zh) * 2015-03-10 2015-05-27 安徽赛斯米克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油藏模型限定下的四维地震反演解释方法
WO2019180669A1 (en) * 2018-03-22 2019-09-26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hydrocarbons in a subterranean reservoir based on seismic inversion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志章等: "现代油藏描述技术", vol. 7, 31 December 1999,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pages: 10 - 14 *
甘利灯: "四维地震技术及其在水驱油藏监测中的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pages 117 - 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22924B2 (en) Stratigraphic and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of deviated and horizontal wellbores
US11209560B2 (en) Assignment of systems tracts
Deutsch Estimation of vertical permeability in the McMurray Formation
CN107558999B (zh) 一种孤立缝洞体剩余油定量预测方法
US20220163692A1 (en) Modeling and simulating faults in subterranean formations
US20220155480A1 (en) Secondary recovery surveillance using validated streamline-based simulation
Trippetta et al. Carbonate-ramp reservoirs modelling best solutions: Insights from a dense shallow well database in Central Italy
Zakirov et al. Optimal control of field development in a closed loop
AU201137433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correlating a measured log to a predicted log
CN105093269A (zh) 一种确定剥蚀量的方法
CN114427435A (zh) 一种三维油藏模型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Gorbovskaia Probabilistic Geological Uncertainties Assessment: Lessons Learned
CN111814239B (zh) 一种地下水库的调蓄库容计算方法
Neelova et al.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SPECTION OF 3D GEOLOGICAL MODEL CONSTRUCTION QUALITY.
CN110656930B (zh) 一种基于岩性-物性分类的碎屑岩地层压力计算方法
US10209380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juxtaposition across ge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Degterev Multivariate Spatial Temporal Model of Gas Dynamic in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Based on Saturation Parameter from Well Logging Data
CN114114411B (zh) 三维断层疏导性的定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495293B (zh) 油藏流体预测方法及装置
Correia Integration of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with history matching guided by pilot wells: Application to the Norne Field
CN115576011B (zh) 一种基于地质模型的相控储层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812743B (zh) 一种储层单砂体的识别方法
Oyedele et al.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nd volumetric analysis of roan field, Niger Delta, Nigeria
Ebadi et al. Evaluation of added value in reservoir management by application of flow control with intelligent wells
Lyon et al. Integrated study of a faulted and fractured reservoi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