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4474B - 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4474B
CN114424474B CN201980100544.6A CN201980100544A CN114424474B CN 114424474 B CN114424474 B CN 114424474B CN 201980100544 A CN201980100544 A CN 201980100544A CN 114424474 B CN114424474 B CN 1144244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omain
downlink data
domain resource
time
feed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1005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24474A (zh
Inventor
李胜钰
官磊
马蕊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424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4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24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44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规定了针对在时隙内重复传输的下行数据反馈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的机制。该方法包括根据TDRA表格指示的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并且根据发送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在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对应的反馈位置承载反馈信息(如: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另外,根据发送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所属的时隙和第一偏移值K1确定反馈时隙,在反馈时隙上反馈HARQ‑ACK码本。

Description

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09月30日提交、申请号为PCT/CN2019/109744、申请名称为“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及装置”的PCT国际申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未来爆炸性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海量移动通信的设备连接、不断涌现的各类新业务和应用场景,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应运而生。对于工业制造或生产流程中的无线控制、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驾驶飞机的运动控制以及远程修理、远程手术等触觉交互类应用,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union,ITU)定义了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s,URLLC)。URLLC业务的主要特点是要求超高可靠性、低延时,传输数据量较少以及具有突发性。
为了保证超高可靠性和低延时的要求,可以在时隙内重复传输下行数据。通常,终端设备接收到下行数据后,需要向网络设备反馈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但是,目前协议并没有规定针对在时隙内重复传输的下行数据如何反馈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机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及装置,规定了针对在时隙内重复传输的下行数据反馈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机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以及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其中,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N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M个下行数据时机,第一时域资源为时间单元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第一时域资源为N个时域资源中任意一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为M个下行数据时机中任意一个下行数据时机,N和M均为整数,N≥1,M≥1,M≤N,K为整数,K≥2。然后,根据第一反馈信息、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和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码本,在第一反馈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一码本,第一反馈时间单元是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的。其中,第一反馈信息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第一偏移值为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间单元的编号到反馈第一码本的时间单元的编号的差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网络设备,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以及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其中,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N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M个下行数据时机,第一时域资源为时间单元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第一时域资源为N个时域资源中任意一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为M个下行数据时机中任意一个下行数据时机,N和M均为整数,N≥1,M≥1,M≤N,K为整数,K≥2。然后,在第一反馈时间单元上根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和第一下行数据时机接收第一码本,第一反馈时间单元是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的。其中,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第一偏移值为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间单元的编号到反馈第一码本的时间单元的编号的差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或接收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由于发送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属于预设的时域资源分配(time domain resourceallocation,TDRA)表格指示的时域资源集合(即第一时域资源集合),所以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属于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从而,可以确保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有对应的反馈位置。针对在时隙内重复传输的下行数据,能够成功反馈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因此,本申请针对在时隙内重复传输的下行数据,提出了新的下行数据时机确定的方法和反馈信息位置(即确认应答(acknowledgement,ACK)/否认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比特位,或简称AN比特位)确定方法,在新的场景下使能半静态码本反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只根据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不根据K次重复传输占用的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可选地,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不根据K次重复传输占用的时域资源集合中不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的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从而,避免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没有对应的反馈位置。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只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不根据K次重复传输占用的时域资源集合中除去第一时域资源外的其他任何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从而,避免第一下行数据对应的下行数据时机不在根据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出来的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中,而导致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没有对应的反馈位置。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中至少一个时域资源不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K个时域资源的长度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根据该至少一个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则第一下行数据时机一定不属于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从而,无法保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有对应的反馈位置。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重复传输次数K是高层参数半静态指示的,这样与基于时隙的重复传输兼容;或者,重复传输次数K是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动态指示的,所述DCI还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这样可以根据调度数据的时延、可靠性需求以及第一时域资源的位置,动态选择不同的重复次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重复次数K是高层参数半静态指示的,并且,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不同时域资源关联的重复次数K的取值可以不同。例如,对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每个时域资源,会关联一个特定的重复次数K。这样,即避免了在DCI中动态指示重复次数带来的DCI开销增加,也可以根据不同时域资源的位置配置不同的重复次数,获取开销和灵活性之间的最好折中。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中至少两个时域资源对应的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TCI)的取值不同。这种情况下,第一下行数据的不同传输可以是不同的站点发送的,可以获取空间分集增益,提升数据成功传输概率。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等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的相互不重叠的时域资源的最大数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中每个下行数据时机对应N个时域资源中至少一个时域资源。这样,可以保证根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确定的反馈码本可以包含所有可能的下行数据传输的反馈信息,同时,时域重叠的时域资源只对应一个反馈位置,使反馈开销最小。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域资源属于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对应的至少一个时域资源。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反馈信息、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和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码本,包括:根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反馈序列,第一反馈序列中每个反馈位置与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中的下行数据时机存在对应关系;在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对应的反馈位置承载第一反馈信息,生成第一码本。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间单元是时隙。这样,第一下行数据的重复传输是在一个时隙内的,可以降低传输时延。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模式为半静态码本反馈。半静态码本反馈可以保证反馈码本大小不受网络设备实际数据发送与否的影响,规避终端设备因为漏检一些数据调度的DCI确定的码本大小出错问题。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模式为半静态码本反馈。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的K个时域资源确定第一时间单元,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其中,K个时域资源为指示的、在第二时间单元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第二时间单元包括第一时间单元,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N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M个下行数据时机,N和M均为整数,N≥1,M≥1,M≤N,K为整数,K≥2。然后,根据第一反馈信息、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和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码本,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在第一反馈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一码本,第一反馈时间单元是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的,第一偏移值为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间单元的编号到反馈第一码本的时间单元的编号的差值。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网络设备,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该方法包括:
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的K个时域资源确定第一时间单元,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其中,K个时域资源为指示的、在第二时间单元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第二时间单元包括第一时间单元,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N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M个下行数据时机,N和M均为整数,N≥1,M≥1,M≤N,K为整数,K≥2。然后,在第一反馈时间单元上根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和第一下行数据时机接收第一码本,第一反馈时间单元是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的,第一偏移值为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间单元的编号到反馈第一码本的时间单元的编号的差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或接收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针对在时隙内重复传输的下行数据,基于子时隙反馈半静态码本,对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重复的所有时域资源进行切分,得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时机,确保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PDSCH有对应的PDSCH时机。另外,根据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资源确定反馈序列中的反馈位置,能够成功反馈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因此,本申请针对在时隙内重复传输的下行数据以及基于子时隙反馈半静态码本,提出了新的下行数据时机确定的方法和反馈信息位置(即ACK/NACK比特位,或简称AN比特位)确定方法,在新的场景下使能半静态码本反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的K个时域资源确定第一时间单元,包括:确定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目标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所在的时间单元为第一时间单元,目标时域资源是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第K个时域资源。这样,终端设备根据最后一个时域资源确定反馈时间,可以保证终端设备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下行数据接收、译码,或者,基于多次重复传输的接收结果进行合并译码。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的K个时域资源确定第一时间单元,包括:确定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目标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所在的时间单元为第一时间单元,目标时域资源是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去除与上行符号冲突后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时域资源,其中,上行符号的位置由高层参数半静态指示的。这样,如果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资源与上行符号冲突,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都知道这次传输不会发送,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倒数第二个重复传输确定反馈时间单元,可以保证反馈信息的快速反馈。同时,如果最后一次传输与上行符号冲突,如果根据现有技术,该传输的时域资源将会被认为是无效时域资源,不参与确定下行数据时机,那么根据该传输确定的反馈时间单元会针对该传输所在的时间单元内的下行数据传输进行反馈,无法保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有对应的反馈位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括:根据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和重复次数K确定第三时域资源集合;根据第三时域资源集合和第一时间单元确定第四时域资源集合;根据第四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这样,保证第三时域资源集合包含重复传输造成的新的、不属于第一时域资源的时域资源,可以保证第一下行数据传输的反馈信息存在反馈位置。同时,第四时域资源集合可以只包含结束符号属于第一时间单元的时域资源,使反馈开销最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包括: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目标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或者,确定第五时域资源集合,第五时域资源集合中任一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且结束符号位于第一时间单元内,并根据第五时域资源集合中一个或多个时域资源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一下行数据时机。这样,可以根据目标时域资源确定一个下行数据时机,从而确定一个反馈位置,其他重复时域资源的反馈位置填充NACK,可以提供边信息,辅助译码;或者,可以根据属于第一时间单元的一个或多个时域资源确定一个或多个下行数据时机,从而确定多个反馈位置进行冗余传输,提升反馈信息传输可靠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反馈信息、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和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码本,包括:根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反馈序列,第一反馈序列中每个反馈位置与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中每个下行数据时机一一对应;在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对应的反馈位置承载第一反馈信息,生成第一码本。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第一反馈时间单元,包括:根据第一偏移值和第一时间单元的编号确定第一反馈时间单元。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间单元为子时隙,第二时间单元为时隙。这样,可以保证下行数据重复传输是在一个时隙内,降低传输时延,同时,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传输是以子时隙为单位,多个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以在一个时隙内的不同子时隙内分开反馈,降低反馈时延。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重复次数K是高层参数半静态指示的。这样与现有的基于时隙的重复传输兼容。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重复次数K是高层参数半静态指示的,并且,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不同时域资源关联的重复次数K的取值可以不同。例如,对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每个时域资源,会关联一个特定的重复次数K。这样,即避免了在DCI中动态指示重复次数带来的DCI开销增加,也可以根据不同时域资源的位置配置不同的重复次数,获取开销和灵活性之间的最好折中。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模式为半静态码本反馈。半静态码本反馈可以保证反馈码本大小不受网络设备实际数据发送与否的影响,规避终端设备因为漏检一些数据调度的DCI确定的码本大小出错问题。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模式为半静态码本反馈。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N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M个下行数据时机,N和M均为整数,N≥1,M≥1,M≤N。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第一时域资源为时间单元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第一时域资源为N个时域资源中任意一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为M个下行数据时机中任意一个下行数据时机,K为整数,K≥2。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反馈信息、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和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码本,第一反馈信息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第一反馈时间单元,第一偏移值为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间单元的编号到反馈第一码本的时间单元的编号的差值。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第一反馈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一码本。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二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N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M个下行数据时机,N和M均为整数,N≥1,M≥1,M≤N。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第一时域资源为时间单元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第一时域资源为N个时域资源中任意一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为M个下行数据时机中任意一个下行数据时机,K为整数,K≥2。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第一反馈时间单元,第一偏移值为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间单元的编号到反馈第一码本的时间单元的编号的差值,第一码本是根据第一反馈信息、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和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确定的,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第一反馈时间单元上根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和第一下行数据时机接收第一码本。这些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三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三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的K个时域资源确定第一时间单元,K个时域资源为指示的、在第二时间单元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第二时间单元包括第一时间单元,K为整数,K≥2。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N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M个下行数据时机,N和M均为整数,N≥1,M≥1,M≤N。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反馈信息、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和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码本,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第一反馈时间单元,第一偏移值为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间单元的编号到反馈第一码本的时间单元的编号的差值。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第一反馈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一码本。这些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四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四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的K个时域资源确定第一时间单元,K个时域资源为指示的、在第二时间单元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第二时间单元包括第一时间单元,K为整数,K≥2。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N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M个下行数据时机,N和M均为整数,N≥1,M≥1,M≤N。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第一反馈时间单元,第一偏移值为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间单元的编号到反馈第一码本的时间单元的编号的差值。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第一反馈时间单元上根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和第一下行数据时机接收第一码本,第一码本是根据第一反馈信息、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和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确定的,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的信息。这些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并运行时,使得上述各方面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运行时,使得上述各方面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各方面的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程序指令和/或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各方面的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程序指令和/或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上述各方面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上述各方面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中,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通信装置的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简化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时隙内的SLIV的示例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时域资源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例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例图;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时域资源划分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反馈时隙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时域资源发送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时域资源发送示意图;
图1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1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1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限定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为了下述各实施例的描述清楚简洁,首先给出相关技术的简要介绍:
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人们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技术的追求从未停止。为了应对未来爆炸性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海量移动通信的设备连接、不断涌现的各类新业务和应用场景,5G移动通信系统应运而生。5G移动通信系统又称为新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系统。ITU为5G以及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定义了三大类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URLLC、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MBMS)和定位业务等。部署场景包括室内热点(Indoor hotspot)、密集城区(Dense Urban)、郊区、城区宏覆盖(Urban Macro)及高铁场景等。
典型的eMBB业务包括超高清视频、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这些业务的主要特点包括传输数据量大和传输速率很高。
典型的mMTC业务包括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和智慧城市等。这些业务的主要特点包括联网设备数量巨大、传输数据量较小和数据对传输时延不敏感。这些mMTC终端需要满足低成本和非常长的待机时间的需求。
典型的URLLC业务包括工业制造或生产流程中的无线控制、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驾驶飞机的运动控制以及远程修理和远程手术等触觉交互类应用。这些业务的主要特点是要求超高可靠性、低延时、传输数据量较少和具有突发性。例如,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需要的可靠性为99.999%,端到端时延为5毫秒(millisecond,ms);配电(power distribution)需要可靠性为99.9999%,端到端时延为5ms;工厂自动化(Factory automation)可靠性为99.9999%,端到端时延为2ms。
时延可以是指数据包从发送端无线协议栈层2/3的业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unit,SDU)到达接收端无线协议栈层2/3SDU所需的传输时间。
可靠性可以是指发送端在一段时长内向接收端正确传输X比特数据的成功概率。该时长可以是指数据包从发送端无线协议栈层2/3SDU到达接收端无线协议栈层2/3SDU所需的时间。
系统容量可以是指在满足一定比例中断用户前提下的系统所能达到的小区最大吞吐量,这里中断用户是指无法满足其在一定时延范围内的可靠性需求。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最小的时间调度单元为一个1ms时间长度的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5G既支持时间单元级别的时域调度粒度,也可以支持微时间单元的时域调度粒度,以及满足不同业务的时延需求。例如,时间单元主要用于eMBB业务,微时间单元主要用于URLLC业务。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时间单元和微时间单元是一般性的说法,具体的一个例子可以为,时间单元可以称为时隙,微时间单元可以称为微时隙、非时隙(non-slot-based)、迷你时隙(mini-slot)或符号(Symbol);或者,时间单元可以称为子帧,微时间单元可以称为微子帧;其他类似的时域资源划分方式都不做限定。本申请以下均以时隙和迷你时隙来举例说明。其中,一个时隙比如可以包括14个时域符号,一个迷你时隙包括的时域符号数小于14,比如2、3、4、5、6或7等等;或者,一个时隙比如可以包括7个时域符号,一个迷你时隙包括的时域符号数小于7,比如2或4等等,具体取值也不做限定。这里的时域符号可以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对于子载波间隔为15千赫兹(kilohertz,kHz)的一个时隙,包括14个时域符号,对应的时间长度为1ms;对于子载波间隔为60kHz的一个时隙,包括12个或14个时域符号,对应的时间长度则缩短为0.25ms。
为了保证超高可靠性和低延时的要求,可以在时隙内重复传输下行数据。由于无线通信具有深衰、阴影等特征,使用一个站点来进行URLLC业务传输,即使使用很低的传输码率,也很难保证极高的可靠性。为此,R16引入多点发送(Multiple-TRansceiver Point,M-TRP)技术,通过多个TRP重复发送PDSCH,规避某条链路在遇到深衰、阴影等因素导致的数据传输失败。M-TRP重复发送PDSCH的方案很多,但是最简单自然的就是在时域进行重复,从降低时延的角度,R16提出时隙内重复的方案。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TRP1和TRP2在时隙n内重复传输2次下行数据。
NR规定下行数据调度传输机制是基于高层配置的TDRA表格。TDRA表格包括N种取值,每个取值对应一个时隙内的偏移值K0和SLIV,N为整数,N≥1。应理解,SLIV为在时隙内终端设备发送PDSCH的时域位置(时域资源),该时域资源可以包括至少一个OFDM符号。示例的,如图2所示,一个时隙内的SLIV的示例图。一个时隙内包括16个可以发送PDSCH的时域资源。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从TDRA表格中选择一个时域资源位置来承载PDSCH;同时,终端设备需要对PDSCH接收正确与否的信息进行反馈。
NR支持基于反馈的重传机制,即混合自动反馈重传(Hybir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对承载下行数据的PDSCH的传输结果进行反馈。如果终端设备未接收到调度PDSCH的DCI,终端设备不会接收到PDSCH,也不会反馈接收结果。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调度PDSCH的DCI,但是PDSCH没有成功接收(如:译码结果错误),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反馈NACK。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调度PDSCH的DCI,且PDSCH成功接收(如:译码结果正确),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反馈ACK。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反馈ACK或NACK的时间单元(如:时隙或子时隙)是根据PDSCH所在的时间单元(即参考时间单元,如时隙#n)与偏移值K1确定的。如,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反馈ACK或NACK的时间单元为时隙#(n+K1)。
终端设备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反馈ACK或NACK。本申请以终端设备采用PUCCH为例进行说明,PUCCH资源是DCI指示的或者高层参数配置的。
由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帧结构的引入,多个下行时间单元内的PDSCH的反馈信息可能只能在一个上行时间单元反馈。类似地,在引入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时,多个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上的PDSCH需要在一个上行CC上反馈。这些因素造成,终端设备可能在同一个上行时间单元(同一个PUCCH资源)上承载多个PDSCH的反馈信息ACK/NACK(或简称AN),这里多个PDSCH的反馈信息ACK/NACK组合在一起(包括数目和顺序)就是HARQ-ACK码本。5G NR支持动态码本和半静态码本。动态码本的概念是终端设备只针对真实调度的、且K1指向本时间单元(如:本PUCCH资源)的PDSCH进行ACK/NACK反馈,需要额外机制保障终端设备在漏检调度数据的DCI时仍能意识到一个DCI漏检了,需要在对应位置反馈NACK。但是这种机制不是完美的,动态码本天然对DCI漏检问题存在风险。为此,NR支持半静态码本,半静态码本的概念是针对每一个可能调度的、K1可能指向本时间单元(如:本PUCCH资源)的PDSCH都反馈ACK/NACK。半静态码本又可以称类型1的HARQ-ACK码本。
对于半静态码本,码本的生成和PDSCH反馈比特位也是基于高层配置的TDRA表格确定的。但是,一旦在M-TRP中引入时隙内重复传输,重复传输所在的时域位置可能不在高层配置的TDRA表格规定的资源上,导致HARQ-ACK码本无法反馈。示例的,如图3所示,SLIV#12指示的时域资源重复发送了两次,第二次重复发送的SLIV#12指示的时域资源不是TDRA表格规定的资源(图中黑色阴影所示)。这样半静态码本生成需要自适应的改变。但是,目前协议并没有规定如何针对在时隙内重复传输的下行数据进行反馈的机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TDRA表格指示的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并且根据发送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在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对应的反馈位置承载反馈信息(如: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另外,根据发送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所属的时隙和偏移值K1确定反馈时隙,在反馈时隙上反馈HARQ-ACK/NACK。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由于发送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属于预设的TDRA表格指示的时域资源集合(即第一时域资源集合),所以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属于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从而,可以确保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有对应的反馈位置。针对在时隙内重复传输的下行数据,能够成功反馈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因此,本申请针对在时隙内重复传输的下行数据,提出了新的下行数据时机确定的方法和反馈信息位置确定方法,在新的场景下使能半静态码本反馈。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4示出的是可以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例图。如图4所示,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核心网设备401、网络设备402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如图4中所示的终端设备403和终端设备404)。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的方式与网络设备相连,网络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核心网设备与网络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网络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网络设备的功能。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图4只是示意图,该移动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4中未画出。本申请的实施例对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核心网设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
网络设备是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也可以是完成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也可以是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在本申请中,无线接入网设备简称网络设备,如果无特殊说明,网络设备均指无线接入网设备。
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本申请主要应用于5G NR系统。本申请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的通信系统,只要该通信系统中存在实体需要发送传输方向指示信息,另一个实体需要接收该指示信息,并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一定时间内的传输方向。示例的,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例图。如图5所示,基站和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组成一个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可以发送上行数据给基站,基站接收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发送的上行数据。基站也可以向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发送下行数据,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接收下行数据。此外,终端设备4~终端设备6也可以组成一个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5可以接收终端设备4或终端设备6发送的上行信息,终端设备5向终端设备4或终端设备6发送的下行信息。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6千兆赫(gigahertz,GHz)以下的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还可以同时使用6GHz以下的频谱和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时域符号可以是OFDM符号,也可以是单载波频分复用(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SC-FDM)符号。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符号均指时域符号。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PDS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和PUSCH只是作为下行数据信道、下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数据信道一种举例,在不同的系统和不同的场景中,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可能有不同的名称,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
接下来,对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流程图。在这里假设时间单元为时隙。基于时隙重复传输数据所需的时域资源在一个时隙内,从而,可以降低传输时延。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601、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TDRA表格确定第一时域资源集合。通常,TDRA表格包括N种取值,每个取值对应一个时隙内的偏移值K0和SLIV,N为整数,N≥1。应理解,SLIV为在时隙内终端设备发送PDSCH的时域资源。因此,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N个时域资源,该时域资源是指在一个时隙内终端设备发送PDSCH的时域位置。示例的,如图2所示的时域资源可以是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的时域资源。
依次针对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的每个潜在的发送PDSCH的时域资源,终端设备遍历高层配置的N种SLIV,每个SLIV对应1个时隙内的偏移值K0和发送PDSCH的时域位置。对于一个SLIV,如果该SLIV满足预设条件(如,根据K0计算出来的PDCCH所在时隙可以调度PDSCH,或者,该SLIV所在位置与DL-UL配比中上行符号不冲突),则该SLIV被成为有效(valid)SLIV。
对于一个时隙内重叠的有效SLIV,终端设备进行一次计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时域资源的开始符号或结束符号对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的N个时域资源进行切分,获得潜在的发送PDSCH的时隙内的PDSCH时机(occasion),切分后得到的每个PDSCH时机对应多个重叠的有效SLIV,但是这些重叠的有效SLIV最多只允许传输1个,因此对应1份ACK/NCK反馈。从而,通过切分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的N个时域资源得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M个下行数据时机,M为整数,M≥1,M≤N。M等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的相互不重叠的时域资源的最大数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中每个下行数据时机对应N个时域资源中至少一个时域资源。这样,可以保证根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确定的反馈码本可以包含所有可能的下行数据传输的反馈信息,同时,时域重叠的时域资源只对应一个反馈位置,使反馈开销最小。
示例的,如图7所示,假设TDRA表格包括16个SLIV(如:SLIV#0~SLIV#15),且SLIV#0~SLIV#15均为有效SLIV。可以理解的,SLIV#0~SLIV#15可以是一个时隙内的一段时域资源。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括SLIV#0~SLIV#15分别指示的时域资源。依据SLIV#0~SLIV#15的结束位置进行切分,得到四个PDSCH时机,对应小括号()内的数字。第一个PDSCH时机包含SLIV{#0,#1,#2,#3,#4,#6,#12}。第二个PDSCH时机包含{#7,#9,#13}。第三个PDSCH时机包含{#5,#8,#10,#14}。第四个PDSCH时机包含{#11,#15}。
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TDRA表格确定PDCCH到PDSCH的时隙的偏移值K0以及PDSCH时域位置SLIV的潜在取值集合(即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依据上述信息来确定每个时隙内最多需要反馈的ACK/NCK数目。
在一些实施例中,TDRA表格可以是预设的,即预定义的或高层参数配置的。所谓预先定义可以理解为标准或者协议中预先定义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需要预先存储该预先定义的TDRA表格。在终端设备需要反馈HARQ-ACK码本时,可以从本地获取TDRA表格。
示例的,如图8所示,在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即S60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8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高层参数。
S802、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参数。
高层参数指示TDRA表格。高层参数可以是RRC信令。
示例性的,高层参数还可以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半静态码本反馈。
示例性的,高层参数还可以指示HARQ-ACK的反馈偏移值K1粒度是时隙。
示例性的,高层参数还可以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基于时隙内重复(intra-slotPDSCH repetition)。
示例性的,所述高层参数还可以指示重复次数K。可选地,用于指示重复次数K的高层参数与用于指示TDRA表格的高层参数是2个不同的参数,重复次数K适用于所述TDRA表格中所有SLIV。可选地,用于指示重复次数K的高层参数与用于指示TDRA表格的高层参数是相同的参数,例如,所述TDRA表格中每个SLIV会关联一个重复次数K,不同SLIV的重复次数K可以相同或者不同。K为整数,K≥2。
S602、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
所述第一时域资源为时隙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应理解,所述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的N个时域资源中任意一个时域资源。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为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的M个下行数据时机中任意一个下行数据时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DCCH盲检确定在某个时隙内有发送给自己的PDCCH。通过解析该PDCCH承载的DCI获取该DCI调度的PDSCH的信息,例如,根据该PDCCH所在时隙加上DCI中指示的偏移值K0确定所述PDSCH所在的时隙,并根据DCI指示的SLIV确定所述PDSCH在其传输时隙内占据的时域资源位置或时域位置,即第一时域资源。
示例的,如图8所示,在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即S60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803、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DCI。
S804、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DCI。
由于第一时域资源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的,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中每个下行数据时机对应N个时域资源中至少一个时域资源,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时域资源对应的下行数据时机确定为第一下行数据时机。
示例性的,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属于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且满足:第一时域资源属于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对应的至少一个时域资源。例如,若第一时域资源为SLIV#12指示的时域资源,第一时域资源属于第一个PDSCH时机包含的SLIV{#0,#1,#2,#3,#4,#6,#12}指示的7个时域资源中的一个。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域资源为时隙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第一时域资源为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的N个时域资源中任意一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为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的M个下行数据时机中任意一个下行数据时机,K为整数,K≥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高层参数或DCI指示重复次数K。网络设备在K个时域资源上发送下行数据。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重复次数K和第一时域资源确定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并在K个时域资源上接收下行数据,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进行接收、解调、译码以及校验(例如,循环冗余码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生成对应的反馈信息。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含K个时域资源。在本文中,所述K个时域资源是指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为便于描述,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可以简称为K个时域资源。第一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中至少一个时域资源不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例如,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第二时域资源,第二时域资源不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示例的,如图3所示,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含SLIV#12指示的时域资源和第二次重复发送的时域资源。第一时域资源为SLIV#12指示的时域资源。第二时域资源为第二次重复发送的时域资源,即图中黑色标识的时域资源,不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如果根据该至少一个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则第一下行数据时机一定不属于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无法保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有对应的反馈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第一时域资源)属于预设的TDRA表格指示的时域资源集合(即第一时域资源集合),所以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确定的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属于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从而,可以确保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有对应的反馈位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不根据上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可选地,终端设备不根据上述第二时域资源(即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K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中不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的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不根据上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去除第一时域资源之外的其他时域资源(如第二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属于一个时隙,或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中至少两个时域资源属于一个时隙。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长度相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中第i个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与第一个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的距离为(i-1)*T,其中T是第一时域资源的长度,或者,T是第一时域资源的长度与第一gap的和,所述第一gap是预设的,即预定义的或高层参数配置的,其中i=2,3,…,K。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中至少两个时域资源对应的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TCI)的取值不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中存在两个时域资源,该两个时域资源上的下行数据传输来自不同的发送节点。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重复传输次数K是高层参数半静态指示的,这样与基于时隙的重复传输兼容。或者,重复传输次数K是DCI动态指示的,DCI还用于调度第一下行数据,这样可以根据调度数据的时延、可靠性需求和第一时域资源的位置,动态选择不同的重复次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重复次数K是高层参数半静态指示的,并且,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不同时域资源关联的重复次数K的取值可以不同。例如,对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每个时域资源,可以关联一个特定的重复次数K。这样,既避免了在DCI中动态指示重复次数带来的DCI开销增加,也可以根据不同时域资源的位置配置不同的重复次数,获取开销和灵活性之间的最好折中。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中至少两个时域资源对应的TCI的取值不同。这种情况下,第一下行数据的不同传输可以是不同的站点发送的,可以获取空间分集增益,提升数据成功传输概率。
S603、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和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码本。
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指示信息。例如,译码正确,第一反馈信息为ACK;译码错误,第一反馈信息为NACK。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反馈序列,第一反馈序列中每个反馈位置与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中的下行数据时机存在对应关系。应理解,由于该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的下行数据时机是指一个时隙内的下行数据时机。因此,第一反馈序列包括的反馈位置是指一个时隙内的PDSCH时机对应的ACK/NACK反馈位置。一个时隙内的一个PDSCH时机对应一个ACK/NACK反馈位置。例如,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括4个下行数据时机,第一反馈序列包括4个反馈位置。
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域资源上接收到第一下行数据,并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后,可以在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对应的反馈位置承载第一反馈信息,生成第一码本。此时,第一码本包括一个比特位,即第一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例如,该比特位为1,表示ACK,该比特位为0,表示NACK。可选的,其他反馈位置可以承载其他下行数据传输的反馈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在某个反馈位置对应的下行数据时机包含的时域资源集合中任一时域资源上没有收到对应的下行数据传输,该反馈位置可以不承载任何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以设置为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高层参数配置第一偏移值集合。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高层配置获取第一偏移值集合。第一偏移值集合包括S个偏移值K1,S为整数,S≥1。偏移值K1为下行数据传输所在的时隙编号到对应的ACK/NACK反馈所在的时隙编号的差值。或者偏移值K1也可以描述为,偏移值K1等于ACK/NACK反馈时隙编号减去下行数据传输所在时隙编号的值。例如,下行数据传输所在时隙编号为n,对应的ACK/NACK反馈所在的时隙编号为n+2,则偏移值K1为2(n+2-n=2)。
终端设备可以遍历高层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K1的取值确定发送PDSCH的时隙集合。假设K1的取值有S种,终端设备可以根据S个K1的取值和反馈ACK/NACK的上行时隙(如n+2)确定发送PDSCH的时隙集合,发送PDSCH的时隙集合包含S个时隙。
将S种K1的取值对应的S个潜在的PDSCH时隙内的PDSCH时机顺序串联,形成最终的PDSCH时机序列(或称为反馈序列),每个PDSCH时机对应1个ACK/NACK反馈位置,ACK/NACK反馈位置就是该PDSCH时机对应的一个或多个SLIV的共同AN比特位。因此,所述第一码本还可以包括S个时隙内的ACK/NACK反馈位置上的反馈信息。每个时隙内的ACK/NACK反馈位置上的反馈信息均可以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进行反馈。
S604、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第一反馈时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偏移值为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隙的编号到反馈第一码本的时隙的编号的差值。应理解,第一偏移值(K1的取值)等于ACK/NACK反馈时隙编号减去下行数据传输所在时隙编号的值。例如,下行数据传输所在时隙编号为n,第一偏移值为2,对应的ACK/NACK反馈所在的时隙编号为n+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偏移值可以是由DCI指示的。第一偏移值属于第一偏移值集合。可选地,DCI还可以指示第一反馈资源,第一反馈资源用于承载第一码本。例如第一PUCCH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属于一个时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时域资源所在时隙和第一偏移值确定第一反馈时隙。示例的,如图9所示,SLIV#12指示的时域资源重复发送了两次,两次重复发送的SLIV#12指示的时域资源均在时隙n内。假设第一偏移值为4,第一反馈时隙是时隙n+4。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属于多个时隙(此时,K个时域资源中至少两个时域资源属于一个时隙)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最后一个时域资源所在时隙和第一偏移值确定第一反馈时隙。
S605、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反馈时隙上发送所述第一码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第一反馈时隙的第一反馈资源(如:PUCCH资源)上发送第一码本。
S606、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
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N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M个下行数据时机,N和M均为整数,N≥1,M≥1,M≤N。关于根据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的具体解释可以参考S601的阐述,不予赘述。
S607、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
所述第一时域资源为时隙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应理解,所述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的N个时域资源中任意一个时域资源。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为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的M个下行数据时机中任意一个下行数据时机。关于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的具体解释可以参考S602的阐述,不予赘述。
S608、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第一反馈时隙。
第一偏移值为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隙的编号到反馈第一码本的时隙的编号的差值,第一码本是根据第一反馈信息、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和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确定的,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
关于S606至S608的详细解释可以参考S601、S602和S604的详细解释,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示例的,如S606至S608和S601至S605之间的前后顺序可以互换,即网络设备可以先执行S606至S608的步骤,终端设备再执行S601至S605的步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S609、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反馈时隙上根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和第一下行数据时机接收所述第一码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的大小在第一反馈时隙的第一反馈资源上接收第一码本。可选地,网络设备确定根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确定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位置,即第一反馈位置,在第一码本中第一反馈位置接收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反馈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还可以指示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模式为半静态码本反馈。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模式为半静态码本反馈。
从而,半静态码本反馈可以保证反馈码本大小不受网络设备实际数据发送与否的影响,规避终端设备因为漏检一些数据调度的DCI确定的码本大小出错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或接收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由于发送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属于预设的TDRA表格指示的时域资源集合(即第一时域资源集合),所以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属于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从而,可以确保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有对应的反馈位置。针对在时隙内重复传输的下行数据,能够成功反馈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因此,本申请针对在时隙内重复传输的下行数据,提出了新的下行数据时机确定的方法和反馈信息位置确定方法,在新的场景下使能半静态码本反馈。
目前,下行传输引入了M-TRP技术,获取链路分集增益,提升数据传输可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下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可以联合基于时隙内重复(intra-slotbased PDSCH repetition)和基于时隙重复(Slot-based PDSCH repetition)传输下行数据。示例的,如图10所示,网络设备指示将在一个时隙内2个时域资源上,分别从2个TRP发送PDSCH,另一方面,高层参数指示PDSCH传输会在4个时隙内重复发送。
上行引入了基于子时隙的反馈(sub-slot-based HARQ-ACK反馈),允许在一个时隙内时延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TDM)的PUCCH资源来分别反馈多个下行数据的ACK/NACK,从而降低反馈时延。
但是,重复传输所在的时域位置可能不在高层配置的TDRA表格规定的资源上,导致HARQ-ACK码本无法反馈。示例的,如图11所示,时隙n内包括了4个SLIV,即SLIV#0~SLIV#3。SLIV#0指示的时域资源重复发送了两次,第二次重复发送的SLIV#0-2指示的时域资源不是TDRA表格规定的资源。SLIV#3指示的时域资源重复发送了两次,第二次重复发送的SLIV#3-2指示的时域资源不是TDRA表格规定的资源。这样半静态码本生成需要自适应的改变。但是,目前协议并没有规定如何针对在时隙内重复传输的下行数据进行反馈的机制。
接下来,对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流程图。在这里假设第一时间单元为子时隙。第二时间单元为时隙。基于时隙重复传输数据所需的时域资源在一个时隙内。基于子时隙反馈ACK/NACK。如图1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201、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的K个时域资源确定第一时间单元。
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的K个时域资源为指示的、在第二时间单元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第二时间单元包括第一时间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DCCH盲检确定在某个时间单元内有发送给自己的PDCCH。通过解析该PDCCH承载的DCI获取该DCI调度的PDSCH的信息,例如根据该PDCCH所在时间单元加上DCI中指示的偏移值K0确定所述PDSCH所在的时间单元,并根据DCI指示的SLIV确定所述PDSCH在其传输时间单元内占据的时域资源位置或时域位置,即第一时域资源。再根据重复次数K和第一时域资源确定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其他相关的解释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阐述,不予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间单元为子时隙,第二时间单元为时隙。这样,可以保证下行数据重复传输是在一个时隙内,降低传输时延,同时,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传输是以子时隙为单位,多个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以在一个时隙内的不同子时隙内分开反馈,降低反馈时延。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重复次数K是高层参数半静态指示的。这样与基于时隙的重复传输兼容。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重复次数K是高层参数半静态指示的,并且,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不同时域资源关联的重复次数K的取值可以不同。例如,对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每个时域资源,可以关联一个特定的重复次数K。这样,即避免增加在DCI中动态指示重复次数带来的DCI开销,也可以根据不同时域资源的位置配置不同的重复次数,获取开销和灵活性之间的最好折中。
第一时间单元是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目标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所在的时间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时域资源可以是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第K个时域资源,即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最后一个时域资源。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第K个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所在的时间单元确定为第一时间单元。应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最后一个个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所在的时间单元确定为第一时间单元。这样,根据最后一个时域资源确定反馈时间,可以保证终端设备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下行数据接收、译码,或者,基于多次重复传输的接收结果进行合并译码。
示例的,如图11所示,假设TDRA表格指示了4个SLIV,即SLIV#0~SLIV#3。时隙n内包括了SLIV#0~SLIV#3。假设SLIV#2是DCI指示的第一时域资源,重复次数为2,SLIV#2-2是由于基于时隙内重复(intra-slot PDSCH repetition)出现的新SLIV。因此,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括SLIV#2和#SLIV2-2。由于SLIV2-2的结束符号在子时隙1内,第一时间单元可以是子时隙1(Sub-slot 1)。假设SLIV#3是DCI指示的第一时域资源,重复次数为2,SLIV#3-2是由于基于时隙内重复(intra-slot PDSCH repetition)出现的新SLIV。因此,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括SLIV#3和#SLIV3-2。由于SLIV3-2的结束符号在子时隙0内,第一时间单元可以是下一个时隙内子时隙0(Sub-slot 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时域资源可以是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去除与上行符号冲突后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时域资源,其中上行符号的位置由高层参数半静态指示。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目标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所在的时间单元为第一时间单元,目标时域资源是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去除与上行符号冲突后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时域资源,其中,上行符号的位置由高层参数半静态指示的。这样,如果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资源与上行符号冲突,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都知道这次传输不会发送,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倒数第二个重复传输确定反馈时间单元,可以保证反馈信息的快速反馈。同时,如果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资源与上行符号冲突,仍然根据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资源确定反馈时间单元,该传输的时域资源将会被认为是无效时域资源,不参与确定下行数据时机,那么根据该传输确定的反馈时间单元会针对该传输所在的时间单元内的下行数据传输进行反馈,无法保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有对应的反馈位置。
S1202、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TDRA表格确定第一时域资源集合。通常,TDRA表格指示了N个SLIV,N为整数,N≥1。应理解,SLIV为在时隙内终端设备发送PDSCH的时域资源。因此,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N个时域资源,该时域资源是指在一个时间单元内终端设备发送PDSCH的时域位置。然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和重复次数K确定第三时域资源集合,即第三时域资源集合包括N个时域资源和每个时域资源的重复资源,再根据第三时域资源集合和第一时间单元确定第四时域资源集合,即第四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第三时域资源集合中、结束符号位于第一时间单元内的时域资源,最后,根据第四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时域资源的开始符号或结束符号对第四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的时域资源进行切分,获得潜在的发送PDSCH的时隙内的PDSCH时机,切分后得到的每个PDSCH时机对应多个重叠的有效SLIV,但是这些重叠的有效SLIV最多只允许传输1个,因此对应1份ACK/NCK反馈。
这样,保证第三时域资源集合包含重复传输造成的新的、不属于第一时域资源的时域资源,可以保证第一下行数据传输的反馈信息存在反馈位置。同时,第四时域资源集合可以只包含结束符号属于第一时间单元的时域资源,使反馈开销最小。
示例的,如图11所示,时隙n内包括了SLIV#0~SLIV#3。可以理解的,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括SLIV#0~SLIV#3。假设重复次数为2,SLIV#0~SLIV#3中每个SLIV重复发送2次,可以得到第三时域资源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定基于时隙重复传输数据所需的时域资源在一个时隙内。由于SLIV#0-2和SLIV#3-2的结束符号不在时隙n内,因此,第三时域资源集合不包括SLIV#0-2和SLIV#3-2。第三时域资源集合包括{#0,#1,#1-2,#2,#2-2,#3}。假设第一时间单元是子时隙1,根据结束符号得到第四时域资源集合。第四时域资源集合包括{#0,#1-2,#2-2,#3}。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不限定基于时隙重复传输数据所需的时域资源在一个时隙内。第三时域资源集合包括{#0,#0-2,#1,#1-2,#2,#2-2,#3,#3-2}。假设第一时间单元是子时隙1,根据结束符号得到第四时域资源集合。第四时域资源集合包括{#0,#0-2,#1-2,#2-2,#3}。需要说明的是,虽然SLIV#0-2超出了时隙n,但是SLIV#0-2的结束符号在时隙n+1的子时隙1,此时,可以认为SLIV#0-2也是第四时域资源集合中的时域资源。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时域资源的开始符号或结束符号对第四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的时域资源进行切分,获得潜在的发送PDSCH的时隙内的PDSCH时机。具体的切分方法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不予赘述。
这样,可以根据目标时域资源确定一个下行数据时机,从而确定一个反馈位置,其他重复时域资源的反馈位置填充NACK,可以提供边信息,辅助译码;或者,可以根据属于第一时间单元的一个或多个时域资源确定一个或多个下行数据时机,从而确定多个反馈位置进行冗余传输,提升反馈信息传输可靠性。
S1203、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重复次数K和第一时域资源确定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并在K个时域资源上接收下行数据,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进行接收、解调、译码以及校验(例如,CRC),生成对应的反馈信息。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含K个时域资源。在本文中,所述K个时域资源是指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为便于描述,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可以简称为K个时域资源。
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为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的M个下行数据时机中任意一个下行数据时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目标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例如,目标时域资源可以是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第K个时域资源,即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最后一个时域资源。示例的,如图11所示,第一次传输是SLIV#2,即第一时域资源是SLIV#2,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括SLIV#2和#2-2,目标时域资源为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最后一个时域资源,即SLIV#2-2。
又例如,目标时域资源可以是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去除与上行符号冲突后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时域资源,其中上行符号的位置由高层参数半静态指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确定第五时域资源集合,第五时域资源集合中任一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且结束符号位于第一时间单元内,并根据第五时域资源集合中一个或多个时域资源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一下行数据时机。
S1204、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和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码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反馈序列。第一反馈序列中每个反馈位置与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中的下行数据时机存在对应关系,在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对应的反馈位置承载第一反馈信息,生成第一码本。第一下行数据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指示信息。例如,译码正确,第一反馈信息为ACK;译码错误,第一反馈信息为NACK。具体的可以参考S603的解释,不予赘述。
S1205、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第一反馈时间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偏移值和第一时间单元的编号确定第一反馈时间单元。第一偏移值为第一时间单元的编号到反馈第一码本的时间单元的编号的差值。从而,以便于,终端设备有足够的时间接收重复传输的下行数据。具体的可以参考S604的解释,不予赘述。
S1206、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反馈时间单元上发送所述第一码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第一反馈时间单元的第一反馈资源(如:PUCCH资源)上发送第一码本。具体的可以参考S605的解释,不予赘述。
S1207、网络设备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的K个时域资源确定第一时间单元。
K个时域资源为指示的、在第二时间单元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第二时间单元包括第一时间单元,K为整数,K≥2。具体的可以参考S1201的解释,不予赘述。
S1208、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
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N个时域资源,第一时域资源为N个时域资源中任意一个时域资源,第一时域资源为第二时间单元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M个下行数据时机,N和M均为整数,N≥1,M≥1,M≤N。
S1209、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
S1210、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第一反馈时间单元。
关于S1207至S1210的详细解释可以参考S1201、S1202、S1203、S1205的详细解释,不予赘述。
S1211、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反馈时间单元上根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和第一下行数据时机接收所述第一码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的大小在第一反馈时间单元内的第一反馈资源上接收第一码本。可选地,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下行数据时机确定第一下行数据反馈信息的第一码本中的位置,即第一反馈位置,在第一码本中第一反馈位置接收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反馈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模式为半静态码本反馈。半静态码本反馈可以保证反馈码本大小不受网络设备实际数据发送与否的影响,规避终端设备因为漏检一些数据调度的DCI确定的码本大小出错问题。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模式为半静态码本反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或接收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针对在时隙内重复传输的下行数据,基于子时隙反馈半静态码本,对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重复的所有时域资源进行切分,得到PDSCH时机,确保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PDSCH有对应的PDSCH时机。另外,根据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资源确定反馈序列中的反馈位置,能够成功反馈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因此,本申请针对在时隙内重复传输的下行数据以及基于子时隙反馈半静态码本,提出了新的下行数据时机确定的方法和反馈信息位置确定方法,在新的场景下使能半静态码本反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在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的K个时域资源确定第一时间单元,即S120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13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高层参数。
S1302、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参数。
S1303、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DCI。
S1304、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DCI。
关于S1301至S1304的详细解释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阐述,不予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14和图1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403或终端设备404,也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网络设备402,还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模块(如芯片)。
如图14所示,通信装置1400包括处理单元1410和收发单元1420。通信装置1400用于实现上述图6、图8、图12、图13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实现图6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420用于执行S605;处理单元1410用于执行S601~S604。
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实现图6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420用于执行S609;处理单元1410用于执行S606~S608。
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实现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420用于执行S605、S802和S804;处理单元1410用于执行S601~S604。
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实现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420用于执行S609、S801和S803;处理单元1410用于执行S606~S608。
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实现图1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420用于执行S1206;处理单元1410用于执行S1201~S1205。
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实现图1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420用于执行S1211;处理单元1410用于执行S1207~S1210。
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实现图1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420用于执行S1206、S1302和S1304;处理单元1410用于执行S1201~S1205。
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实现图1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420用于执行S1211、S1301和S1303;处理单元1410用于执行S1207~S1210。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410和收发单元14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6、图8、图12、图1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如图15所示,通信装置1500包括处理器1510和接口电路1520。处理器1510和接口电路15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5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通信装置15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530,用于存储处理器15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5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5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1500用于实现图6、图8、图12、图13所示的方法时,处理器1510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单元1410的功能,接口电路1520用于执行上述收发单元1420的功能。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时,该终端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终端设备芯片从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或者,该终端设备芯片向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芯片时,该网络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网络设备芯片从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或者,该网络设备芯片向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的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N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M个下行数据时机,N和M均为整数,N≥1,M≥1,M≤N;
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所述第一时域资源为时间单元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所述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N个时域资源中任意一个时域资源,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为所述M个下行数据时机中任意一个下行数据时机,K为整数,K≥2;所述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中至少一个时域资源不属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所述K个时域资源的长度相同;所述时间单元是时隙;
根据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和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码本,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
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第一反馈时间单元,所述第一偏移值为传输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间单元的编号到反馈所述第一码本的时间单元的编号的差值;
在所述第一反馈时间单元上发送所述第一码本。
2.一种接收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N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M个下行数据时机,N和M均为整数,N≥1,M≥1,M≤N;
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所述第一时域资源为时间单元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起始时域资源,所述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N个时域资源中任意一个时域资源,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为所述M个下行数据时机中任意一个下行数据时机,K为整数,K≥2;所述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中至少一个时域资源不属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所述K个时域资源的长度相同;所述时间单元是时隙;
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第一反馈时间单元,所述第一偏移值为传输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间单元的编号到反馈第一码本的时间单元的编号的差值,所述第一码本是根据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和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确定的,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
在所述第一反馈时间单元上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和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接收所述第一码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中至少两个时域资源对应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的取值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等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的相互不重叠的时域资源的最大数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中每个下行数据时机对应所述N个时域资源中至少一个时域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属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对应的至少一个时域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和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码本,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反馈序列,所述第一反馈序列中每个反馈位置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中的下行数据时机存在对应关系;
在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对应的反馈位置承载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生成第一码本。
7.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的K个时域资源确定第一时间单元,所述K个时域资源为指示的、在第二时间单元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包括所述第一时间单元,K为整数,K≥2;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N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M个下行数据时机,N和M均为整数,N≥1,M≥1,M≤N;
根据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为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的M个下行数据时机中任意一个下行数据时机;
根据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和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码本,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正确与否的信息;
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第一反馈时间单元,所述第一偏移值为传输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间单元的编号到反馈所述第一码本的时间单元的编号的差值;
在所述第一反馈时间单元上发送所述第一码本。
8.一种接收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的K个时域资源确定第一时间单元,所述K个时域资源为指示的、在第二时间单元内K次重复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包括所述第一时间单元,K为整数,K≥2;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包含N个时域资源,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M个下行数据时机,N和M均为整数,N≥1,M≥1,M≤N;
根据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为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含的M个下行数据时机中任意一个下行数据时机;
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第一反馈时间单元,所述第一偏移值为传输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间单元的编号到反馈第一码本的时间单元的编号的差值;
在所述第一反馈时间单元上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和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接收第一码本,所述第一码本是根据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和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确定的,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译码结果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的K个时域资源确定第一时间单元,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目标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所在的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间单元,所述目标时域资源是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第K个时域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的K个时域资源确定第一时间单元,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目标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所在的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间单元,所述目标时域资源是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去除与上行符号冲突后的时域资源中最后一个时域资源,其中,所述上行符号的位置由高层参数半静态指示的。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和重复次数K确定第三时域资源集合;
根据所述第三时域资源集合和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确定第四时域资源集合;
根据所述第四时域资源集合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包括:
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目标时域资源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或者,
确定第五时域资源集合,所述第五时域资源集合中任一时域资源属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且结束符号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内,并根据第五时域资源集合中一个或多个时域资源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一下行数据时机。
13.根据权利要求7、9-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和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码本,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生成第一反馈序列,所述第一反馈序列中每个反馈位置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集合中每个下行数据时机一一对应;
在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时机对应的反馈位置承载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生成第一码本。
14.根据权利要求7-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偏移值确定第一反馈时间单元,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偏移值和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的编号确定第一反馈时间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7-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为子时隙,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为时隙。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7、9-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8-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
当所述计算机软件指令在通信装置或内置在通信装置的芯片中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3-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7、9-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8-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
CN201980100544.6A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4244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09744 WO2021062818A1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4474A CN114424474A (zh) 2022-04-29
CN114424474B true CN114424474B (zh) 2023-11-21

Family

ID=75336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100544.6A Active CN114424474B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24453A1 (zh)
EP (1) EP4030658A4 (zh)
CN (1) CN114424474B (zh)
WO (1) WO20210628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71995B2 (en) * 2020-04-17 2023-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based HARQ-ACK feedback generation
US20220021488A1 (en) * 2020-07-20 2022-0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witching between harq feedback granularities
WO2023150985A1 (zh) * 2022-02-10 2023-08-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反馈方法、信息接收方法以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10268A1 (zh) * 2016-07-11 2018-01-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086579A (zh) * 2018-01-26 2019-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0166214A (zh) * 2018-02-13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99761B2 (en) * 2018-05-11 2021-05-04 Apple Inc. Methods to determine a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HARQ-ACK) codebook in new radio (NR)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10268A1 (zh) * 2016-07-11 2018-01-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086579A (zh) * 2018-01-26 2019-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0166214A (zh) * 2018-02-13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RQ enhancement for NR-U,R1- 1906263;PANASONIC;3GPP TSG RAN WG1 #97s;全文 *
Other issues on NR eMIMO in R16, R1-1909319;HUAWEI等;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8;第3.2.3节 *
UCI enhancements for URLCC,R1-1900044;HUAWEI等;3GPP TSG RAN WG1 Ad-Hoc Meeting 1901;第2节 *
UCI enhancements for URLLC,R1-1906058;HUAWEI等;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7;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4474A (zh) 2022-04-29
US20220224453A1 (en) 2022-07-14
WO2021062818A1 (zh) 2021-04-08
EP4030658A1 (en) 2022-07-20
EP4030658A4 (en) 2022-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4981B (zh) 共享通信介质上的上行链路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475031B (zh) 执行发送和接收操作的用户设备和系统
CN110730510A (zh) 用于在免授权频带中执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1200871B (zh) 接收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19112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ssion
CN111865511B (zh) 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424474B (zh) 一种发送混合自动反馈重传确认/否认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1199099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etition-based data transmission for network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US111399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etition-based data transmission for network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US2024000803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latency services via a logical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27255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information indicative of cancelation
US1174388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of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ing different services
CN115380484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信道的基于盲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12087281B (zh) 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52239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various servic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262669A1 (en) 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CN113271179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4175544A (zh) 用于确定反馈码本的系统和方法
US2023011835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back harq-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801706C2 (ru)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система, выполняющие операции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US202300924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ansmitting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939844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7675147A (zh) Harq-ack码本反馈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518445A (zh) 下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4080040A (zh) 一种下行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