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3270B - 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配电盒、新能源汽车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配电盒、新能源汽车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3270B
CN114423270B CN202210211710.3A CN202210211710A CN114423270B CN 114423270 B CN114423270 B CN 114423270B CN 202210211710 A CN202210211710 A CN 202210211710A CN 114423270 B CN114423270 B CN 1144232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magnetic ring
magnetic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17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23270A (zh
Inventor
王超
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Jetty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Jetty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Jetty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Jetty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1171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232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23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327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9459 priority patent/WO202316558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23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3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1Active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KSECRET COMMUNICATION; 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 H04K3/00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
    • H04K3/40Jamming having variable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文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配电盒、新能源汽车及方法,包括: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车载用电器的电磁干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载用电器的电磁干扰,确定控制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待输入至磁环的控制电流;磁环,连接于车辆电源与所述车载用电器之间,根据所述控制电流产生磁通量变化,用以抵消所述车载用电器的电磁干扰。本文通过控制输入至磁环的电流大小,精准滤除车载高压用电器产生的电磁干扰,无须更换磁环尺寸,提升车载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了电动汽车整车的电磁干扰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配电盒、新能源汽车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配电盒、新能源汽车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由于电动汽车中用电器需要的电压高、电流大,现有技术通常对车载高压用电器采用金属外壳及屏蔽高压线,以减少沿导线传输的电磁干扰及辐射干扰。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屏蔽高压导线成本较高,且现有技术无法实时灵活调整电路中磁环的磁通量。
针对目前电路中无法灵活调整磁环磁通量的问题,需要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配电盒、新能源汽车及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文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配电盒、新能源汽车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文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电路包括: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电器的电磁干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载用电器的电磁干扰,确定制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待输入至磁环的控制电流;磁环,连接于电源与所述车载用电器之间,根据所述控制电流产生磁通量变化,用以抵消所述用电器的电磁干扰。
根据本文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电路还设置有信号输入模块,所述信号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识别模块获取的用电器的干扰频段输入至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
根据本文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控制模块内设有场效应驱动电路,所述场效应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磁环相连,用于确定待输入至磁环的电流,并将所述电流输入至所述磁环。
根据本文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电路中包括至少一个磁环,所述磁环自内而外包括线圈磁芯、线圈、屏蔽层、壳体及接头。
根据本文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识别模块包括霍尔传感器。
根据本文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磁环具备至少一种尺寸规格,不同尺寸规格的磁环产生的磁通量抵消用电器产生的不同频段的电磁干扰。
根据本文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磁环的另一端与高压连接器连接。
根据本文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电路置于车载高压配电盒内,所述电路中的磁环连接在车载高压配电盒的高压连接器与继电器之间。
根据本文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车载高压配电盒外的车载高压用电器连接。
本文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配电盒,包括上文所述的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
本文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使用上文所述的配电盒。
本文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配电盒及与所述配电盒相连的车载用电器,方法包括:识别车载用电器的电磁干扰;根据所述车载用电器的电磁干扰,确定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待输入至磁环的控制电流;根据所述输入至磁环的控制电流引起的磁通量变化,抵消所述车载用电器的电磁干扰,实现降低电磁干扰。
根据本文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输入至磁环的电流引起的磁通量变化包括:利用如下公式调整磁通量:其中,Bin表示磁环线圈内的磁感应强度,μ0为真空磁导率,N表示磁环线圈的匝数,I表示输入至磁环的电流,LS表示所述磁环线圈的电感。
本文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本文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本方案的方法和装置,本文通过控制输入至磁环的电流大小,精准滤除车载高压用电器产生的电磁干扰,无须更换磁环尺寸,提升车载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了电动汽车整车的电磁干扰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文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的模块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的具体模块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控制信号生成模块及控制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A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磁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C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磁环尺寸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方法流程图;
图6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车载高压配电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1、车载高压用电器;
102、识别模块;
103、控制信号生成模块;
1030、信号输入模块;
1031、信号接收器;
1032、电源;
1033、MCU;
1034、FLASH;
104、控制模块;
1041、驱动功率管;
1042、场效应管;
105、磁环;
1051、线圈电流输入管脚;
1052、线圈电流输出管脚;
1053、屏蔽接地接头;
1054、线圈磁芯;
1055、线圈;
1056、屏蔽层;
1057、壳体;
106、高压连接器;
107、车载高压配电盒;
108、动力电池;
109、继电器;
110、保险丝;
710、汽车主体;
720、动力电池;
730、车载高压配电盒;
740、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
750、高压用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文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文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文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文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文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文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系统或装置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配电盒、车辆及方法可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可用于除新能源汽车领域之外的其他相关领域,本文对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配电盒、车辆及方法应用领域不做限定。
图1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的模块示意图。如图1所示,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包括识别模块102、控制信号生成模块103、控制模块104及磁环105。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之外还包括车载高压用电器101,其中车载高压用电器101可以是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车载高压用电器。进一步的,识别模块102与车载高压用电器101连接,用于确定车载高压用电器101的电磁干扰、干扰频段等;控制信号生成模块103用于根据所述车载高压用电器101的电磁干扰,确定控制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待输入至磁环的控制电流;磁环,连接于车辆电源与车载高压用电器101之间,根据控制电流产生磁通量变化,用以抵消所述车载高压用电器101的电磁干扰。
在本示意图中,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可以应用在车载高压配电盒中,也可以应用在车载高压配电盒之外,作为独立的电路安装在新能源汽车中。在图1中,以磁环电路应用在车载高压配电盒为例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动汽车中的动力电池通过车载高压配电盒向车载高压用电器101持续提供稳定的高压电,详见图6描述。在常规使用中,因为流经车载高压用电器101的电压为高压电,车载高压用电器101容易产生谐波,甚至引起继电器保护如操作。谐波会对通信设备及电子设备产生严重的干扰谐波,导致电能传输效率和电能利用效率大大降低。而磁环105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电阻率,可以有效去除毛刺、降噪、过滤车载高压用电器101产生的高频电信号。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磁环105可以是具有不同尺寸的磁环,包括但不限于镍锌磁环、铁氧体磁环、铁粉芯磁环。其中,锰锌铁氧体磁环在干扰频率低于1MHz的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磁通密度。镍锌铁氧体在干扰频率高于1MHz的环境中阻抗率较高、磁导率较低、损耗较低。
因此,电动汽车的高压配电盒中设置有图1所述的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用于产生阻抗,抵抗与车载高压配电盒连接的车载高压用电器101的高频干扰信号,以降低甚至抵消车载高压用电器产生的电磁干扰。
图2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的具体模块示意图。
其中,图2中示出了车载高压用电器101、识别模块102、控制信号生成模块103、控制模块104及磁环105,其中,图2中的控制信号生成模块103及控制模块104的电路由A表示,关于控制信号生成模块103及控制模块104的具体描述将在图3中具体说明。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整车的车载高压用电器101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加热器(PTC)、空调压缩机、车载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车载充电机、电机控制单元、高压电缆等。整车车载高压用电器通过车载高压配电盒外侧设置的高压连接器,与车载高压配电盒连接,接收来自车辆动力电池输出的高压电。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识别模块102的一端与车载高压用电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网络连接线与控制信号生成模块103连接。识别模块102用于识别车载高压用电器的电磁干扰,具体的,识别模块102可以识别车载高压用电器的电磁干扰频段。识别模块102包括霍尔传感器,识别模块102通过感应与其相连的车载高压用电器的磁场输出相对应的电压,根据识别模块102输出的电压可以确定车载高压用电器的磁场大小是否超过电磁干扰阈值,若识别模块102输出的电压大于等于电磁干扰阈值,则控制信号生成模块103生成控制信号。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还包括汽车故障诊断系统(OBD,OnboardDiagnostics),汽车故障诊断系统提供车载诊断口,用于链接整车网络,通过车载诊断口向控制信号生成模块103写入控制程序及信号数据。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还设置有信号输入模块1030,所述信号输入模块1030用于将所述识别模块获取的车载高压用电器101的电磁干扰输入至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103。信号输入模块1030设置在车载高压配电盒之外,用于将识别模块102输出的电压输入至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将识别模块102输出的电压发送至控制信号生成模块103进行进一步处理。
控制信号生成模块103用于根据识别模块102识别到的车载高压用电器的电磁干扰,生成控制信号。其中,控制信号可以是针对不同电磁干扰频段预先编写好的程序及对应的控制数据。具体为,针对车载高压用电器101的电磁干扰大小及电磁干扰频段,控制信号为与车载高压用电器101对应的待输入控制电流的磁环数据及待输入至磁环的控制电流的大小数据。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霍尔传感器感应到车载高压用电器101的个数,控制信号可以为对应每一个车载高压用电器101需要确定的待输入至磁环的电流大小数据。例如,高压配电盒外连接由4个车载高压用电器,根据霍尔传感器感应到这4个车载高压用电器101的电磁感应,控制信号生成模块103生成的控制信号可以分别为与4个车载高压用电器101对应的需要抵消的电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进一步的,控制信号为根据需要抵消的电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确定的待输入至磁环的电流大小数据。
控制模块104包括驱动组件及IGBT场效应驱动管。控制模块104中的驱动组件通过I2 C总线从控制信号生成模块103中获取与控制信号相关的驱动报文,并向控制模块104中的场效应管1042输出与控制信号对应的占空比,场效应管1042根据占空比信号生成待输入至磁环的控制电流。
磁环105中每一组磁环的一端与控制模块104连接,用于获取控制模块104输出的占空比,根据控制模块104生成的占空比产生的磁通量变化,抵消车载高压用电器101的电磁干扰。其中,磁环105包括至少一组磁环,每一组磁环可以由一个或两个磁环组成。磁环105通过螺钉与配电盒壳体进行螺纹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每组磁环由两个磁环组成。其中,每一组磁环具有三路线圈接头,如图4B所示,磁环线圈接线接头包括Pin1线圈电流输入管脚1051、Pin2线圈电流输出管脚1052、Pin3屏蔽接地接头1053。磁环通过Pin1线圈电流输入管脚1051获取控制模块104生成的电流,电流流经磁环线圈产生磁通量后,电流从Pin2线圈电流输出管脚1052流出,并接地。磁环通过Pin3屏蔽接地接头1053与地连接。每一组磁环的两个磁环之间的三个线圈接头分别并联。本申请中的磁环105等效于一个低通滤波器,将干扰抑制在用电器内部,从而减小骚扰电流流经的电路环路面积,降低用电器的电磁干扰。磁环105在不同频率具有不同的阻抗特性。
IGBT栅极链接12伏车载电压,驱动IGBT通断。驱动模块可以驱动多路IGBT。MCU(Microcontroller Unit)通过I2 C总线向驱动模块发送驱动报文,驱动模块获取驱动报文后,按照固定程序输出驱动占空比信号。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占空比是可变的。
图3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控制信号生成模块及控制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04中包含场效应驱动电路,场效应驱动电路中包括驱动功率管1041和场效应管1042。所述场效应管1042的输出端与所述磁环相连,用于将驱动功率管1041确定的待输入至磁环的电流输入至所述磁环。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场效应驱动电路可以实现电路的电磁隔离,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避免功率电路对控制信号的干扰。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场效应管1042可以是IGBT场效应驱动管。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生成模块103包括信号接收器1031、电源1032、MCU1033、FLASH1034。其中,驱动功率管1041与电源1032构成开关电源。图3中,驱动功率管1041的一端与电源VDD端口相连,驱动功率管1041的输出端与IGBT场效应驱动管的栅极相连。其中,控制信号生成模块103中的信号接收器1031用于接收信号输入模块输入的控制信号,信号输入模块1030连接于识别模块102与信号接收器1031之间,信号输入模块1030与信号接收器1031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连接线进行发送/接收数据。控制信号生成模块103输出的控制信号,包括待输入至磁环105的电流大小值。电源1032向控制模块104中的各个电气组件提供工作电源。
在控制信号生成模块103的电路中,MCU1033的输入端与电源VDD端口相连,驱动MCU正常工作。MCU1033具有多个输出端引脚,MCU1033的输出端分别与FLASH1034组件、驱动功率管1041和外围电路连接。MCU1033读取FLASH1034从车载诊断口获取的程序及控制数据。MCU1033中还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可以存储程序及控制数据。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MCU1033根据接收到的程序及控制数据,生成驱动报文,将驱动报文发送至控制模块的驱动功率管1041。驱动功率管1041根据从MCU1033中接收到的驱动报文,向场效应管的栅极输出不同占空比,场效应管对占空比进行数/模转换,将占空比信号处理为模拟信号,即,电流大小值。场效应管与磁环连接,将确定的电流输入至磁环,使得磁环具有新的磁通量。其中,占空比越大,IGBT场效应管的接通时间越长,电流值越大。
驱动功率管1041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和MCU输出端相连,另一端分出至少一路,分别与至少一个场效应管连接。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功率管1041的输出端与场效应管1042的连接路数及场效应管1042的个数与磁环105的个数保持一致,进一步的,驱动功率管1041的输出端与场效应管1042的连接路数及场效应管的个数根据磁环的个数和/或组数确定。例如,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中设置由4组磁环,则根据磁环105组数可以确定控制模块中具有4个场效应管1042、驱动功率管1041的输出端分为4路,并分别与4个场效应管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04的电路中场效应管IGBT由双极型三极管(BJT)与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组成,场效应管IGBT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导通压降的优点。控制模块104中的场效应管1042的漏极连接车载12伏低压电,控制场效应的接通与断开。场效应管IGBT的栅极与驱动功率管1041连接,场效应管1042根据栅极电压控制漏极电流ID。
图4A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磁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磁环壳体的左端为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线缆,磁环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为铜端子,上端的铜端子可以与车载高压配电盒进行螺纹连接,防止磁环在车载高压配电盒内窜动。下端的铜端子可以与车载高压配电盒内的继电器或保险丝螺纹连接。
如图4B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磁环内部的B向结构示意图。其中,从磁环的B向观察,磁环由内而外的结构分别为:线圈磁芯1054、线圈1055、屏蔽层1056、壳体1057。磁环还包括线圈接头。如上文所述,线圈接头包括Pin1线圈电流输入管脚1051、Pin2线圈电流输出管脚1052、Pin3屏蔽接地接头1053。
图4C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磁环尺寸的K向示意图。如图所示,从磁环的K向观察磁环,磁环的高度为H1,也为磁环的厚度。磁环的长度为H2,磁环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磁环的内径大小。磁环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确定磁环的体积。通常情况下,磁环体积越大,抑制电磁干扰的效果越好。当磁环体积恒定时,磁环的内径越小,抑制电磁干扰的效果越好;磁环的横截面积越大,越不容易饱和,可承受的偏流更大。另外,磁环匝数越多,磁环抑制电磁干扰的效果越好。
图5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识别车载用电器的电磁干扰。在本步骤中,与高压配电盒连接的用电器为车载高压用电器,车载高压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高频电磁干扰信号,影响用电器周围的电器元件及线缆的正常使用。不同的车载高压用电器的电磁干扰频段不同,产生的电磁干扰强度不同,对周围电路的影响不同。因此,需要识别与高压配电盒连接的用电器的电磁干扰,从而控制该电磁干扰。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与高压配电盒连接的车载高压用电器可以为至少一个。因此,可以分别对每一个车载高压用电器工作时的电磁干扰信号进行识别,根据分别获取的每一个车载高压用电器的电磁干扰信号,对每一个车载高压用电器的电磁场强进行调整;也可以一次对所有的车载高压用电器的干扰信号进行识别,根据所有车载高压用电器的干扰信号,对所有高压用电器的电磁场强进行统一相同的调整。本申请在此对识别车载高压用电器的方法不作限定。
步骤502,根据所述车载用电器的电磁干扰,确定控制信号。在本步骤中,控制信号可以包括:与车载高压用电器对应具体哪一个磁环的电流、输入至该磁环的电流大小为多少。具体的,当控制信号为车载高用电器对应具体哪一个磁环的电流时,根据控制信号可以确定向哪一个磁环输出电流;当控制信号为输入至磁环的电流大小为多少时,根据控制信号可以确定向磁环输出的电流值的大小。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每一个用电器产生的电磁干扰能量大小,生成与每一个用电器一一对应的控制信号。也可以根据所有用电器产生的电磁干扰,将所有用电器的产生的电磁干扰做加权平均计算,根据每一个用电器产生的电磁干扰的严重程度,为不同的用电器产生的赋予不同的权重,生成与每一个用电器对应的控制信号。还可以根据所有用电器产生的电磁干扰,将所有用电器的产生的电磁干扰做基础的求和运算,再根据所有用电器产生的电磁干扰之和与用电器数量的比值,对所有用电器确定一个相同的控制信号。
步骤503,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待输入至磁环的控制电流。通过对控制信号转化为驱动报文,进一步将驱动报文进行数/模转换,形成不同大小的占空比。根据占空比,可以进一步确定输出至磁环的控制电流的大小。
步骤504,根据所述输入至磁环的控制电流引起的磁通量变化,抵消所述车载用电器的电磁干扰,实现降低电磁干扰。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改变输出至磁环的电流值,控制磁环磁通量变化。在本步骤中,根据控制信号的不同,输入至磁环的电流大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根据每一路磁环对应的车载高压用电器的电磁干扰大小不同确定输入至磁环的电流大小。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至磁环的电流引起磁通量变化包括:利用如下公式调整磁环的磁通量:其中,Bin表示磁环线圈内的磁感应强度,μ0为磁环的真空磁导率,N表示磁环线圈的匝数,I表示输入至磁环的电流,LS表示所述磁环线圈的电感。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不更换电路中磁环类型、尺寸的情况下,磁环的真空磁导率、磁环线圈的匝数及磁环线圈的电感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若要调整磁环的磁通量,根据磁环磁通量计算公式,改变输入至磁环的电流,即可改变磁环的磁通量。
如图6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车载高压配电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整车车载高压用电器(例如,PTC、空调压缩机等)分别与车载高压配电盒107一侧的多组高压连接器106相连接。每一个车载高压用电器与一组高压连接器106、一组磁环105形成正负回路。动力电池108通过车载高压配电盒107另一侧的一组高压连接器106向车载高压配电盒107输入动力电池生成的高压电流,电流经过车载高压配电盒107内的保险丝110、继电器109、连接车载高压用电器101正回路的磁环,再经过车载高压用电器101,并从连接车载高压用电器101负回路的磁环流回保险丝110、继电器109,通过车载高压配电盒107的输出端流回动力电池108,形成完整的电流回路。
如图7所示为本文实施例电动汽车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图中描述了电动汽车的结构,包括汽车主体710,动力电池720、车载高压配电盒730、本文实施例提供的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740以及高压用电器750。
其中,动力电池720和车载高压配电盒730、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740及高压用电器750位于汽车主体710内部。图中,高压用电器750设置在车载高压配电盒730外部,并与车载高压配电盒730连接。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设置在车载高压配电盒730内部,与车载高压配电盒730连接。带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的车载高压配电盒730与动力电池720电连接,用于控制动力电池720对汽车主体710内的高压用电器750供电。
应理解,在本文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文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文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文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文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文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文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文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文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文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文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文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文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置于车载高压配电盒内,所述电路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车载用电器的电磁干扰;
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载用电器的个数及所述车载用电器的电磁干扰,确定与每一个车载用电器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为每一个车载用电器的待输入至磁环的电流大小;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待输入至磁环的控制电流;
磁环,包括屏蔽层,连接于车辆电源与所述车载用电器之间,根据所述控制电流产生磁通量变化,用以抵消所述车载用电器的电磁干扰,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内设有场效应驱动电路,所述场效应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磁环相连,用于确定待输入至磁环的电流,并将所述电流输入至所述磁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设置有信号输入模块,所述信号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识别模块获取的用电器的电磁干扰输入至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中包括至少一个磁环,所述磁环自内而外包括线圈磁芯、线圈、壳体及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包括霍尔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环具备至少一种尺寸规格,不同尺寸规格的磁环产生的磁通量抵消用电器产生的不同频段的电磁干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环的另一端与高压连接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中的磁环连接在车载高压配电盒的高压连接器与继电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车载高压配电盒外的车载高压用电器连接。
9.一种配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
10.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配电盒。
11.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配电盒及与所述配电盒相连的车载用电器,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车载用电器的电磁干扰;
根据所述车载用电器的个数及所述车载用电器的电磁干扰,确定与每一个车载用电器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为对应每一个车载高压用电器的待输入至磁环的电流大小;
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待输入至磁环的控制电流;
根据所述输入至磁环的控制电流引起的磁通量变化,抵消所述车载用电器的电磁干扰,实现降低电磁干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降低电磁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至磁环的控制电流引起的磁通量变化包括:
利用如下公式调整磁通量:
其中,Bin表示磁环线圈内的磁感应强度,μ0为磁环的真空磁导率,N表示磁环线圈的匝数,I表示输入至磁环的电流,Ls表示所述磁环线圈的电感。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211710.3A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配电盒、新能源汽车及方法 Active CN114423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1710.3A CN114423270B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配电盒、新能源汽车及方法
PCT/CN2023/079459 WO2023165587A1 (zh) 2022-03-04 2023-03-03 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配电盒、新能源汽车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1710.3A CN114423270B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配电盒、新能源汽车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3270A CN114423270A (zh) 2022-04-29
CN114423270B true CN114423270B (zh) 2023-09-15

Family

ID=81263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11710.3A Active CN114423270B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配电盒、新能源汽车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23270B (zh)
WO (1) WO20231655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3270B (zh) * 2022-03-04 2023-09-15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配电盒、新能源汽车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2612A (zh) * 2010-11-29 2011-06-01 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抗电磁干扰方法及装置
CN204808998U (zh) * 2015-07-13 2015-11-25 深圳市创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共模扼流圈、滤波电路以及抗电磁干扰的电源滤波器
CN107969101A (zh) * 2017-12-15 2018-04-27 深圳市虹远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抑制大电压、电流高速变化产生电磁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11136A (zh) * 2017-11-24 2018-05-08 安徽特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磁抗扰功能的电池管理系统
CN210168020U (zh) * 2019-08-29 2020-03-2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直流端口电磁干扰抑制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1353410A (zh) * 2020-02-25 2020-06-30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电磁干扰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12667141U (zh) * 2020-07-24 2021-03-09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抑制结构及车辆
CN113891645A (zh) * 2021-09-13 2022-01-04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电驱动系统的电磁干扰抑制系统及抑制方法
CN114103664A (zh) * 2020-08-31 2022-03-0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模组和电动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70175A (ja) * 1981-10-22 1983-04-26 Honda Motor Co Ltd 磁気外乱除去方法
CN104244685B (zh) * 2013-06-21 2019-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KR102338574B1 (ko) * 2017-07-19 2021-12-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자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CN207939947U (zh) * 2018-04-04 2018-10-02 上海昇龙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式消磁系统
CN114423270B (zh) * 2022-03-04 2023-09-15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配电盒、新能源汽车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2612A (zh) * 2010-11-29 2011-06-01 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抗电磁干扰方法及装置
CN204808998U (zh) * 2015-07-13 2015-11-25 深圳市创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共模扼流圈、滤波电路以及抗电磁干扰的电源滤波器
CN108011136A (zh) * 2017-11-24 2018-05-08 安徽特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磁抗扰功能的电池管理系统
CN107969101A (zh) * 2017-12-15 2018-04-27 深圳市虹远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抑制大电压、电流高速变化产生电磁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210168020U (zh) * 2019-08-29 2020-03-2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直流端口电磁干扰抑制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1353410A (zh) * 2020-02-25 2020-06-30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电磁干扰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12667141U (zh) * 2020-07-24 2021-03-09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抑制结构及车辆
CN114103664A (zh) * 2020-08-31 2022-03-0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模组和电动汽车
CN113891645A (zh) * 2021-09-13 2022-01-04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电驱动系统的电磁干扰抑制系统及抑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65587A1 (zh) 2023-09-07
CN114423270A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0232A (zh) 电路装置
EP2615743B1 (e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nnector device
CN104937828B (zh) 降噪屏蔽电缆
EP2733859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4423270B (zh) 一种降低电磁干扰的电路、配电盒、新能源汽车及方法
CN104270002B (zh) Pwm功率变换器传导电磁干扰无源抑制方法
Petrovski et al. Data-driven modelling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s in motor vehicles using intelligent system approaches
CN107134916B (zh) 一种交流电源传导电磁信息泄漏防护装置及方法
JP2011009985A (ja) 車両用充電装置
Jeschke et al. Challenges in EMC testing of EV and EVSE equipment for inductive charging
KR102645042B1 (ko) 가변구조형 전자파차폐필터와 이를 구비한 차량용 무선충전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13689794U (zh)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台架的防电磁干扰装置
US11413975B2 (en) Vehicle electrical system having a stored energy source and having charging terminals
CN210093109U (zh) 车辆及其动力电子单元、抑制装置
Nicolae et al. The designing, realization and testing of a network filter used to reduce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s and to improve the EMI for static switching equipment
CN218388506U (zh) 一种汽车空调抗电磁干扰结构
EP1487092A1 (en) Power switching system
US9948266B2 (en) Electrical filter, electrical equipment which is provided with such a filter and a vehicle which is equipped with such equipment
CN210137279U (zh) 一种共模干扰抑制装置及变频电器
CN217405839U (zh) 一种带屏蔽结构的高压单极连接器
CN218603277U (zh) 一种可削弱电磁干扰的直流永磁电动机刷架结构
CN209913740U (zh) 驱动控制电路和用电设备
CN207853756U (zh) 一种基于引线端子的带宽直流滤波电路及装置
CN217607701U (zh) 一种新型直流电源滤波器
CN216929871U (zh) 控制装置和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957, Shunda Road, Gaoxin District,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130000

Applicant after: Changchun Jiey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30000, 1st floor, 957 Shunda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oyang District,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ANGCHUN JIEYI AUTO PART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