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0855A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0855A
CN114420855A CN202210005747.0A CN202210005747A CN114420855A CN 114420855 A CN114420855 A CN 114420855A CN 202210005747 A CN202210005747 A CN 202210005747A CN 114420855 A CN114420855 A CN 114420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splay panel
hole injection
light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057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相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057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208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20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08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8Carrier 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依次层叠设置于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层,发光功能层包括:整面设置于第一电极层上的空穴注入层、位于空穴注入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发光材料层,发光材料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多个发光单元能够发出多种颜色的光;发光功能层还包括位于第一电极层和空穴注入层之间的横向电流调节层,横向电流调节层的空穴迁移率小于空穴注入层的空穴迁移率。本申请通过在第一电极层和空穴注入层之间设置空穴迁移率小于空穴注入层的横向电流调节层,从而能够控制空穴注入层的横向电流大小,降低显示面板发生偷亮问题的几率,改善显示面板的画质,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面板,相比于液晶显示而言,具有更加轻薄、显示效果好、分辨率高、色域广、更低功耗以及可以实现柔性显示等优势,使其在最近几年急速发展,已经成为移动终端的首选显示面板类型。
但目前的OLED显示面板中,红绿蓝子像素往往具有共用的功能层(如空穴注入层),这会造成通电状态下横向电流(Lateral Current)的产生,从而使得OLED显示面板在低亮度状态下出现偷亮(Crosstalk)现象,偷亮现象即在点亮红绿蓝三种子像素中的其中一种时,另外两种无需被点亮的子像素中的至少一种也会被同时点亮,如红绿偷亮、蓝绿偷亮等,进而造成OLED显示面板显示异常、显示画质降低等问题,此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存在的显示异常、显示画质降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整面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的空穴注入层、位于所述空穴注入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发光材料层,所述发光材料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多个所述发光单元能够发出多种颜色的光;
其中,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空穴注入层之间的横向电流调节层,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的空穴迁移率小于所述空穴注入层的空穴迁移率。
可选的,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的空穴迁移率大于10-6cm2*V-1*S-1
可选的,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的空穴迁移率小于10-3cm2*V-1*S-1
可选的,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成分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的成分不同,且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分子结构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的分子结构相同。
可选的,所述空穴注入层包括基材和掺杂于所述基材中的p型掺杂剂;其中,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的材质与所述基材的材质相同。
可选的,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和所述空穴注入层一体式设置。
可选的,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其中,所述空穴传输层位于所述空穴注入层和所述发光材料层之间,所述电子传输层位于所述发光材料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
可选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质与所述基材、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的材质均相同。
可选的,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的厚度为10埃~200埃。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
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形成整面的复合功能层,对所述复合功能层的上表面进行p型掺杂处理,以使所述复合功能层形成未被p型掺杂处理的第一功能部和被p型掺杂处理的第二功能部,所述第一功能部对应形成横向电流调节层,所述第二功能部对应形成空穴注入层;
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形成发光材料层,所述发光材料层包括能够发出多种颜色的光的多个发光单元;
在所述发光材料层上形成所述第二电极层。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空穴注入层之间设置空穴迁移率小于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从而能够控制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横向电流大小,降低所述显示面板低灰阶显示条件下发生偷亮问题的几率,改善显示面板的画质,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横向电流对比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纵向电流密度对比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电极层10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101`上的发光功能层,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103`和发光材料层106`,所述发光材料层106`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发光单元,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具有第一发光颜色的第一发光单元1061`、具有第二发光颜色的第二发光单元1062`和具有第三发光颜色的第三发光单元1063`。现有技术中的所述显示面板10`在低灰阶(低电压)显示条件下的横向电流偏大,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1061`、第二发光单元1062`和第三发光单元1063`共用所述空穴注入层103`,使得不同发光颜色的所述发光单元发生颜色串扰,产生偷亮现象。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解决上述偷亮问题,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电极层10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101上的发光功能层,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103和发光材料层106,所述发光材料层106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发光单元,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具有第一发光颜色的第一发光单元1061、具有第二发光颜色的第二发光单元1062和具有第三发光颜色的第三发光单元1063。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所述显示面板10的发光功能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01和所述空穴注入层103之间的横向电流调节层102,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空穴迁移率小于所述空穴注入层103的空穴迁移率,从而能够减小所述空穴注入层103在低灰阶显示条件下的横向电流大小,改善所述显示面板10的不同发光颜色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颜色串扰问题,降低所述偷亮现象发生的几率,提升所述显示面板10的显示质量。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横向电流对比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纵向电流密度对比示意图。参照图3可知,在0~4V的低电压条件下,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10的横向电流均小于现有技术中的所述显示面板10`的横向电流,并且,参照图4可知,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10的纵向电流密度与现有技术中的所述显示面板10`的纵向电流密度的差值一致保持在一较小的差值范围内,从而可以改善能够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颜色串扰问题的同时,保证显示面板的器件效率等其他性能。
所述显示面板10例如为OLED显示面板,其具体可以是顶发射OLED(Top-emittingOLED,TEOLED)显示面板或底发射OLED(Bottom-emitting OLED,BEOLED)显示面板。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基板100,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100上的第一电极层101、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层110。
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基板100为所述显示面板10中的其他膜层结构的载体,其可以为刚性基板或柔性基板,其材质包括玻璃、塑料、二氧化硅、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或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101和所述第二电极层110之间形成有电压差,以在所述发光功能层的两侧形成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功能层发光的电场。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101为阳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110为阴极层。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层101还可以为阴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110还可以为阳极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103和发光材料层106,其中,所述发光材料层106位于所述空穴注入层103和所述第二电极层110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材料层106用于产生不同波长的光线。具体的,所述发光材料层106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具有多种发光颜色,也即能够发出多种颜色的光,多个所述发光单元例如包括:第一发光单元1061、第二发光单元1062和第三发光单元1063。所述空穴注入层103整面设置于所述发光材料层106的下方,并被多个所述发光单元所共用,因此,在低灰阶显示条件下,当所述空穴注入层103的横向电流较大时,相邻的多个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之间容易发生串扰,产生偷亮现象。
为解决上述偷亮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101和所述空穴注入层103之间的横向电流调节层102,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空穴迁移率小于所述空穴注入层103的空穴迁移率。低灰阶条件下,一膜层的空穴迁移率越大,所述膜层的横向电流大小也就越大,本申请通过使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空穴迁移率小于所述空穴注入层103的空穴迁移率,从而能够将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中的横向电流的大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实现对位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上的空穴注入层103的横向电流大小的有效调控,使所述空穴注入层103的横向电流不至于过大,消除或大大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因所述空穴注入层103的横向电路过大导致的偷亮现象,提升所述显示面板10的显示画质和显示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穴注入层103的空穴迁移率例如为10-3cm2*V-1*S-1,相应的,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空穴迁移率小于10-3cm2*V-1*S-1,以实现对位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上的空穴注入层103的横向电流大小的有效调控。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空穴迁移率大于10-6cm2*V-1*S-1。申请人经过研究发现,现有的发光功能层一般还包括空穴传输层104,且所述空穴传输层104的空穴迁移率一般大于10-6cm2*V-1*S-1,且小于10-3cm2*V-1*S-1,能够很好的满足对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性能需求。因此,当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空穴迁移率大于10-6cm2*V-1*S-1时,可以将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直接选用为与所述空穴传输层104的材质相同的材质,在起到调节横向电路大小的作用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所述发光功能层的膜层种类,降低物料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穴注入层103的成分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成分不同,且所述空穴注入层103的分子结构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分子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虽然所述空穴注入层103的材料组成成分不同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材料组成成分,但由于所述空穴注入层103的分子结构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分子结构相同,也即,所述空穴注入层103和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均包含同一种材料,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所述发光功能层的膜层种类,降低物料成本。具体的,所述空穴注入层103包括基材和掺杂于所述基材中的p型掺杂剂;其中,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材质与所述基材的材质相同。p型掺杂剂是一类容易吸引电子的强氧化剂,掺杂工艺是指两种材质(其中一个是p型掺杂剂)共蒸形成掺杂二元体系的过程。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和所述空穴注入层103一体式设置。由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材质与所述空穴注入层103中的所述基材的材质相同,因此,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可以和所述空穴注入层103采用一体式的结构,一体式制作形成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和所述空穴注入层103中的所述基材,然后对所述基材部分进行表面处理,如p型掺杂工艺,从而改变所述基材的光学、电学、热学特性,以形成所述空穴注入层103。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和所述空穴注入层103的一体式结构能够减少发光功能层的膜层层数,简化结构,并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空穴传输层104和电子传输层108;其中,所述空穴传输层104位于所述空穴注入层103和所述发光材料层106之间,所述电子传输层108位于所述发光材料层106和所述第二电极层110之间。优选的,所述空穴传输层104的材质与所述基材、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材质均相同,从而有效减少所述发光功能层的膜层种类,降低物料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厚度为10埃~200埃。当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厚度过厚时,会降低所述发光功能层的器件效率,影响其适用性。因此,本申请通过将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厚度控制在10埃~200埃范围内,从而能够在有效改善显示面板10低灰阶亮度下的偷亮现象外,还能兼顾所述发光功能层的器件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材质可以是有机材料和/或无机材料。具体的,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可以是与所述空穴注入层103中的基材的材质相同的有机小分子材料,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材质还可以是由金属氧化物材料形成的无机材料,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的材质还可以是所述有机小分子材料和金属氧化物材料混合形成的有机、无机混合材料。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例如为顶发光OLED显示面板1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层101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第一电极单元,各所述第一电极单元间隔设置,且各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与各所述发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可以为透明或非透明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层101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或金属氧化物。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101上的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各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也即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整面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上的空穴注入层103,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空穴注入层103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相重合,也即所述空穴注入层103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对应设置,从而能够使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对各个位置的所述空穴注入层103的横向电流进行调节和/或控制。相应的,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和所述空穴注入层103可以一体式设置或分层设置,所述空穴注入层103包括有机小分子材料形成的基材。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空穴注入层103上的空穴传输层104,所述空穴传输层104的材质包括有机小分子材料,且所述空穴传输层104的材质可以和所述空穴注入层103的基材的材质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空穴传输层104上的电子阻挡层105,所述电子阻挡层105包括电子阻挡材料、激子阻挡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当然,本申请可以基于所述发光功能层的设计需要,保留或舍去所述电子阻挡层105。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电子阻挡层105上的所述发光材料层106,所述发光材料层106包括主客体掺杂材料体系,并包括能够发出多种颜色的光的多个发光单元。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发光材料层106上的空穴阻挡层107,所述空穴阻挡层107包括空穴阻挡材料、激子阻挡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可以为有机小分子材料。当然,本申请可以基于所述发光功能层的设计需要,保留或舍去所述空穴阻挡层107。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空穴阻挡层107上的电子传输层108,所述电子传输层108包括有机小分子材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电子传输层108上的电子注入层109,所述电子注入层109可以为有机小分子材料。当然,本申请可以基于所述发光功能层的设计需要,保留或舍去所述电子注入层109。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功能层上的第二电极层110,所述第二电极层110可以整面设置于所述发光功能层上,所述第二电极层110可以为透明或非透明电极。具体的,所述第二电极层110可以为透明金属电极层或金属合金电极层。为了保证所述顶发光OLED显示面板10的发光效果,提高所述第二电极层110的光透过率,提升所述显示面板10的发光效率,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层11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00nm。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图,结合图6和图7所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电极层101、第二电极层110、位于第一电极层101和第二电极层110之间的发光功能层,所述显示面板10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提供一种衬底基板100。
S02:在所述衬底基板100上形成第一电极层101。
S03: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01上形成整面的复合功能层,对所述复合功能层的上表面进行p型掺杂处理,以使所述复合功能层形成未被p型掺杂处理的第一功能部和被p型掺杂处理的第二功能部,所述第一功能部对应形成横向电流调节层102,所述第二功能部对应形成空穴注入层103。
其中,所述复合功能层为显示面板10的发光功能层中的膜层。
S04:在所述空穴注入层103上形成发光材料层106,所述发光材料层106包括能够发出多种颜色的光的多个发光单元;
S05:在所述发光材料层106上形成所述第二电极层110。
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形成的显示面板10中,由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102可以和所述空穴注入层103一体式形成,从而能够在改善低灰阶显示条件下的偷亮问题的同时,简化所述发光功能层和所述显示面板10的结构,降低工艺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整面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的空穴注入层、位于所述空穴注入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发光材料层,所述发光材料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具有多种发光颜色;其中,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空穴注入层之间的横向电流调节层,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的空穴迁移率小于所述空穴注入层的空穴迁移率。本申请通过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空穴注入层之间设置空穴迁移率小于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从而能够控制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横向电流大小,降低所述显示面板低灰阶显示条件下发生偷亮问题的几率,改善显示面板的画质,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整面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的空穴注入层、位于所述空穴注入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发光材料层,所述发光材料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多个所述发光单元能够发出多种颜色的光;
其中,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空穴注入层之间的横向电流调节层,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的空穴迁移率小于所述空穴注入层的空穴迁移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的空穴迁移率大于10-6cm2*V-1*S-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的空穴迁移率小于10-3cm2*V-1*S-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成分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的成分不同,且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分子结构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的分子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注入层包括基材和掺杂于所述基材中的p型掺杂剂;
其中,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的材质与所述基材的材质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和所述空穴注入层一体式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其中,所述空穴传输层位于所述空穴注入层和所述发光材料层之间,所述电子传输层位于所述发光材料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质与所述基材、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的材质均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电流调节层的厚度为10埃~200埃。
10.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
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形成整面的复合功能层,对所述复合功能层的上表面进行p型掺杂处理,以使所述复合功能层形成未被p型掺杂处理的第一功能部和被p型掺杂处理的第二功能部,所述第一功能部对应形成横向电流调节层,所述第二功能部对应形成空穴注入层;
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形成发光材料层,所述发光材料层包括能够发出多种颜色的光的多个发光单元;
在所述发光材料层上形成所述第二电极层。
CN202210005747.0A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4208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5747.0A CN114420855A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5747.0A CN114420855A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0855A true CN114420855A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71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05747.0A Pending CN114420855A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20855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07169A1 (en) * 2006-07-05 2008-01-10 Au Optronics Corp.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lateral current leakage thereof
CN106653803A (zh) * 2016-11-21 2017-05-1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2563423A (zh) * 2019-09-26 2021-03-26 江苏三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交叠结构载流子传导特征的高品质全彩oled显示器件及其制备工艺
JP2021163829A (ja) * 2020-03-31 2021-10-11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有機elデバイス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07169A1 (en) * 2006-07-05 2008-01-10 Au Optronics Corp.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lateral current leakage thereof
TW200806072A (en) * 2006-07-05 2008-01-16 Au Optronics Corp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lateral leakage current thereof
CN106653803A (zh) * 2016-11-21 2017-05-1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2563423A (zh) * 2019-09-26 2021-03-26 江苏三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交叠结构载流子传导特征的高品质全彩oled显示器件及其制备工艺
JP2021163829A (ja) * 2020-03-31 2021-10-11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有機elデバイス
TW202139498A (zh) * 2020-03-31 2021-10-16 日商双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el器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幸家, 《工程科技II辑;信息科技》, pages 36 - 3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9308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with enhanced electron blocking characteristic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060172448A1 (en) Screen printable electrode for light emitting polymer device
US8445895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US20080204366A1 (en) Broad color gamut display
CN104254931A (zh)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驱动方法
CN111430556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111834552A (zh) 显示面板、有机发光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3571656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7689385A (zh) 顶发射型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KR100620884B1 (ko)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선스 장치,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선스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기기
CN109768177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KR100844004B1 (ko)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용 투명 도전막의 제조 방법
CN111799385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11244298B (zh) 一种发光器件及显示器
CN11442085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JP2023534085A (ja) 量子ドット発光構造、量子ドット発光構造の製作方法、アレイ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US20220416189A1 (en)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CN11343723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164909B1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8226464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16709803B (zh)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975812B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109728178B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US10312304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14361352A (zh) 半导体器件、显示面板及装置、光存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