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14439B - 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14439B
CN114414439B CN202210315124.3A CN202210315124A CN114414439B CN 114414439 B CN114414439 B CN 114414439B CN 202210315124 A CN202210315124 A CN 202210315124A CN 114414439 B CN114414439 B CN 1144144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phalt
activator
old
old asphalt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151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14439A (zh
Inventor
王佳妮
高尚
薛忠军
柳浩�
王真
于海臣
张健飞
李宝丰
宋宇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Priority to CN2022103151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144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14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144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14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144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3/00Investigating surface or boundary effects, e.g. wetting power; Investigating diffusion effect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surface, boundary, or diffusion effects
    • G01N13/04Investigating osmotic effe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3/00Investigating surface or boundary effects, e.g. wetting power; Investigating diffusion effect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surface, boundary, or diffusion effects
    • G01N2013/003Diffusion; diffusivity between liqui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检测方法,制备旧沥青膜,在旧沥青膜的单面涂布沥青激活剂,将接触沥青激活剂的一面朝上水平放置一段时间,然后通过躺滴法测量液体化学试剂在旧沥青膜背面的接触角,根据接触角变化来评价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的渗透效果。本发明为常温下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的扩散过程难观测,扩散效果难评价提供了解决方案,操作方法简便易操作,根据测试结果可对沥青激活剂进行优选,选择激活效果最好的激活剂作为沥青再生剂。

Description

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道路工程领域中,随着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的发展,常温冷再生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废旧沥青路面回收材料中的旧沥青在老化过程中变硬变脆,路用性能发生劣化。想要充分循环利用旧沥青材料,需要通过沥青激活剂对旧沥青性能进行恢复,提高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的渗透效果对于废旧沥青路面回收材料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常温下,分子热运动受到抑制,沥青激活剂的渗透效果难以直观观测;且常温的试验条件限制了传统沥青材料试验检测手段的应用。
沥青激活剂组分渗透旧沥青内部过程中,旧沥青胶体组分发生变化,也改变了旧沥青的极性水平,旧沥青的表面自由能随之改变。由于废旧道路沥青混合料中旧沥青以微米级别的沥青膜的形式存在,激活剂从沥青膜正面渗透扩散到膜的背面时,必然会使沥青膜背面表面的沥青组分、极性等性质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沥青膜背面的表面自由能。
当液体和固体接触时,液体表面和界面的轮廓之间的角度称为接触角θ。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可由已知表面能总量、表面能极性分量与色散分量的化学试剂在沥青膜表面的接触角计算。因此,可以通过不同化学试剂在沥青膜背面的接触角变化来判断常温下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膜中的渗透扩散情况,从而分析沥青激活剂在常温下渗透速率,评价沥青激活剂在常温下的渗透效果,进而评价其激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检测方法,特别是基于接触角理论的检测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旧沥青膜,在旧沥青膜的单面涂布沥青激活剂,将接触沥青激活剂的一面朝上水平放置一段时间(使沥青激活剂在特定温度下向旧沥青膜内部渗透),然后通过躺滴法测量液体化学试剂在旧沥青膜背面的接触角,根据接触角随渗透时间的变化来评价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的渗透效果。
其中,所述旧沥青膜背面是指未直接接触沥青激活剂的一面。
本发明中,所述液体化学试剂选择两种以上已知表面能参数、极性存在一定差异的试剂,包括但不限于去离子水、甲酰胺、乙二醇等。
前述的方法,涂布的沥青激活剂的厚度为旧沥青膜厚度的20%-40%。
前述的方法,将单面涂有沥青激活剂的旧沥青膜在恒温条件下渗透反应一段时间,即在沥青激活剂的扩散温度下进行渗透。
沥青激活剂的扩散温度为0℃-40℃,根据实际施工温度确定;渗透反应时间建议以1h为间隔,一般不超过24h。
其中,制备旧沥青膜的方法包括:利用三氯乙烯提取废旧沥青混合料中的旧沥青,将旧沥青置于150±5℃的烘箱中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在耐高温塑料片上涂布20~100μm的熔融旧沥青膜并冷却,最后将旧沥青膜连同塑料片一起置于20℃恒温干燥箱中养生24h~72h。
用三氯乙烯提取废旧沥青混合料中的旧沥青的具体方法可参见《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中试验方法T0722、T0726和T0727。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三氯乙烯提取废旧沥青混合料中的旧沥青;
2)将旧沥青在150±5℃的烘箱中加热至熔融状态;
3)利用湿膜涂布器,在耐高温聚碳酸酯塑料薄片上涂布20~100μm的熔融旧沥青膜并冷却,将旧沥青膜连同塑料片一起置于2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4h~72h;
4)用湿膜涂布器在旧沥青膜上涂布一层沥青激活剂,涂布的沥青激活剂的厚度为旧沥青膜厚度的20%-40%,并在表面覆盖上玻璃片,放入0℃-40℃的恒温干燥箱中进行渗透反应,使沥青激活剂向旧沥青膜内部渗透。反应时间建议以1h为间隔,一般不超过24h;
5)到达规定渗透时间10min前,将样品从恒温干燥箱中取出,于-10℃±5℃的低温箱中冷却2min~5min,然后揭下塑料片,露出旧沥青膜背面;
6)将样品放入20℃的恒温干燥箱中保温10min,使样品温度恢复至20℃的接触角测试温度,得到沥青激活剂渗透后的旧沥青膜待测试样;
7)选取已知表面能参数的液体化学试剂,将其缓慢滴加于旧沥青膜背面;使用图像识别软件和曲线拟合工具拟合液滴的外部轮廓,采用角度工具测量出液滴边缘的两条切线与下滑直线的夹角,这两个夹角即为旧沥青膜背面与液体化学试剂的接触角;
8)根据液体化学试剂在旧沥青膜背面表面接触角的测量值变化拐点,结合沥青激活剂渗透旧沥青膜的时间,来评价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的渗透效果和渗透速率,进而评价其激活效果。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通过制备不同厚度旧沥青膜并在正面涂布沥青激活剂,测量旧沥青膜背面液体接触角变化的方法,判断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膜中的渗透效果,解决了常温下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渗透深度难以观测,渗透效果难以评价的技术难题。
(二)在接触角测试前,旧沥青膜背面受到塑料片的保护,在试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旧沥青膜背面接触角测量结果仅受沥青激活剂的影响,杜绝了灰尘等外部因素对旧沥青膜表面的影响干扰,避免了因试样污染导致的试验误差,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
(三)与化学分析法相比,测量接触角操作步骤简单,测量方便快捷,由沥青激活剂渗透引起的旧沥青膜背面接触角变化结果较为直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膜中渗透示意图。其中,a-旧沥青激活剂,b-旧沥青膜,c-沥青激活剂渗入旧沥青膜,d-完全激活的旧沥青。
图2A为本发明用于制备旧沥青膜的湿膜涂布器照片。
图2B为本发明露出旧沥青膜背面待测区域的试样和揭下的耐热塑料片照片。
图3为本发明旧沥青膜-激活剂试样示意图。其中,A为涂布旧沥青膜,B为涂布激活剂并盖上玻璃片;C为揭下塑料片测量接触角。1-旧沥青膜,2-耐热塑料片,3-玻璃片,4-沥青激活剂,5-接触角,6-化学试剂,7-沥青激活剂渗入旧沥青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扩散理论的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先制备单面涂有沥青激活剂的老化沥青薄膜试样,其中,利用湿膜涂布器在耐热塑料片涂布不同厚度的旧沥青膜,并在旧沥青膜正面涂敷设定剂量的旧沥青激活剂,并设定渗透时间。待渗透时间结束,揭下塑料片露出旧沥青膜背面待测区域;通过躺滴法测量不同已知化学试剂在老化沥青膜背面的接触角;根据接触角变化判断沥青激活剂是否渗透穿过旧沥青薄膜,从而检测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的渗透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不同剂量沥青激活剂在不同厚度旧沥青膜中渗透效果的试验检测,为常温下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的扩散过程难观测,扩散效果难评价提供了解决方案,操作方法简便易操作,根据测试结果可对沥青激活剂进行优选,选择激活效果最好的激活剂作为沥青再生剂。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扩散理论的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检测方法,包括:
1、制备单面涂有沥青激活剂的老化沥青薄膜试样,其中,利用湿膜涂布器(即四面制备器,具有四个可涂布出不同厚度液膜的涂布面)在耐热塑料片涂布不同厚度的旧沥青膜,并在旧沥青膜正面涂敷设定剂量的旧沥青激活剂,并设定反应时间。待反应时间结束,揭下塑料片露出旧沥青膜背面;通过躺滴法测量不同已知化学试剂在老化沥青膜背面的接触角;根据接触角变化判断沥青激活剂是否渗透穿过旧沥青薄膜,从而检测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的渗透效果。
进一步地,固定厚度的老化沥青薄膜试样包括:利用三氯乙烯提取废旧沥青混合料中的旧沥青,将旧沥青置于150℃的烘箱中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利用固定厚度的湿膜涂布器,在耐高温塑料薄片上涂布20~100μm的熔融旧沥青膜并冷却。测量不同位置旧沥青膜厚度,保证各位置沥青膜厚度一致。然后将旧沥青膜试样同塑料片一起置于2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养生24h~72h。
进一步地,旧沥青膜表面沥青激活剂涂布方法和反应条件包括:用固定厚度湿膜涂布器在旧沥青膜上涂布一层10μm~50μm的沥青激活剂;并在表面盖上玻璃片。玻璃片与已涂布激活剂的旧沥青膜之间不得有气泡;任何将试样放入恒温干燥箱中,使沥青激活剂在设定温度下向旧沥青膜内部渗透至设定的时间;此时旧沥青膜与沥青激活剂被玻璃片和耐热塑料片保护,避免遭受外部污染。
进一步地,旧沥青膜背面准备包括:到达设定渗透时间10min前,将激活剂-沥青膜试样从恒温箱中取出,置入低温箱中冷却,揭下塑料片,露出未接触沥青激活剂的旧沥青膜背面作为待测区域;
低温箱冷却温度宜采用-10℃±5℃,冷却时间2min~5min,该时间不计入渗透反应时间。若沥青激活剂层黏度较低,激活剂-旧沥青膜试样在玻璃片上黏结不牢,可降低冷却温度,增加冷却时间。
将揭下塑料片的旧沥青薄膜试样放回恒温干燥箱中保温10min,将试样温度恢复至20℃接触角测试温度。
进一步地,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检测方法,旧沥青膜背面接触角测试包括:
选取已知表面能参数的三种液体化学试剂,将其缓慢滴在露出的旧沥青膜表面。使用图像识别软件和曲线拟合工具拟合液滴的外部轮廓,采用角度工具测量出液滴边缘的两条切线与下滑直线的夹角,这两个夹角即为沥青与试剂的接触角得到试剂在旧沥青表面的接触角。
每种旧沥青膜试样制备9张玻片,每种液体化学试剂各3张,每张测量1个点。得到不同化学试剂在不同厚度旧沥青膜和不同激活剂反应时间下旧沥青膜背面的接触角数据。
进一步地,旧沥青激活剂完全渗透穿过旧沥青膜的特征包括:
沥青激活剂渗透旧沥青,使旧沥青膜胶体组分发生变化,致使不同化学试剂在旧沥青膜背面接触角发生明显变化;
激活剂分子在旧沥青膜中的分子扩散过程中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沥青激活剂渗透穿过旧沥青膜后,使旧沥青膜表面状态受到干扰,组分不再均匀,难以测得稳定的接触角。此时可认为激活剂已渗透旧沥青膜。
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膜中渗透示意图见图1。
用于制备旧沥青膜的湿膜涂布器照片见图2A。其具有4个制膜面,可制备不同厚度的旧沥青膜。
露出旧沥青膜背面待测区域的试样和揭下的耐热塑料片照片见图2B。
旧沥青膜-激活剂试样示意图见图3。其中,A为涂布旧沥青膜,B为涂布激活剂并盖上玻璃片;C为揭下塑料片测量接触角。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实施例1 基于接触角理论的检测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方法
1、准备旧沥青材料和化学试剂
利用三氯乙烯抽提废旧沥青路面中的旧沥青,利用旋转蒸发器还原旧沥青。
选取蒸馏水、甲酰胺和乙二醇作为液体化学试剂,将它们分别存放于小铝盒中,然后冷藏保存,20℃时3种试剂的表面能参数如表1所示。
表1液体化学试剂的表面能参数(20℃)
Figure 341000DEST_PATH_IMAGE001
2、旧沥青膜-激活剂试样的制备
设置烘箱的加热温度为150℃,将旧沥青样品置于烘箱中加热,直至老化沥青呈现流动状态。湿膜涂布器同样置于烘箱中加热保温。当老化沥青呈现流动状态时,取出沥青样品与涂布器。此时实验台上应准备好平整的操作台面与耐热塑料薄片。在耐热塑料片表面浇出一条50mm长,5mm宽的旧沥青带,利用75μm成膜厚度的湿膜涂布器沿宽度方向均匀摊铺旧沥青,在耐热塑料片表面摊铺出一张平整的旧沥青膜。利用强光手电检查沥青膜各处透光度,若透光度一致,说明沥青膜厚度均匀,反之则该旧沥青膜应丢弃作费。将旧沥青膜置于20℃恒温干燥箱中养生24h~72h。
养生结束后,取2张旧沥青膜,在旧沥青膜表面利用湿膜涂布器分别涂布2种沥青激活剂膜,制备两种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膜种的扩散渗透试样。在旧沥青膜边缘滴加旧沥青体积三分之一的沥青激活剂1号和激活剂2号,利用100μm成膜厚度的湿膜涂布器沿原路径将两种激活剂分别涂布在旧沥青膜上。此时沥青激活剂膜厚为100μm-75μm=25μm。沥青激活剂涂抹完毕后,迅速在激活剂层上覆盖洁净玻璃片,并放置在20℃渗透反应温度恒温干燥箱中,等待沥青激活剂向旧沥青膜中渗透。覆盖玻璃片过程中避免产生气泡。在激活剂渗透反应过程中,玻璃片同耐热塑料片一样起到保护旧沥青膜-激活剂试样的作用。
渗透反应1h后,将旧沥青膜-激活剂试样转移至-10℃低温箱中,冷却2~5min。冷却后可将玻璃片、激活剂层与旧沥青膜一起从耐热塑料片上揭下,暴漏出旧沥青膜背面。此时玻璃片起到支撑旧沥青膜-激活剂试样的作用。将玻璃片放回20℃恒温干燥箱中保温10min,将玻璃片连同旧沥青膜恢复至20℃接触角测试温度。按同样方法可分别制备渗透反应2h~6h的旧沥青膜-激活剂试样。
3、测试不同试剂在旧沥青膜背面的接触角
开启光学接触角仪,采用躺滴法测量不同化学试剂在旧沥青膜背面的接触角。将旧沥青膜-激活剂试样置于接触角仪的水平承台上,在滴定系统中选择对应的试剂名称,设置每次滴液量在1μl~3μl区间内,滴液速度控制在50μl/min,使试剂液滴在针头上保持悬而将落状态。缓缓抬高水平承台,使旧沥青膜背面轻轻触及试剂液滴底部,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液滴脱离针头,落在旧沥青膜背面,形成明显的接触角。并使用曲线拟合液滴的外部轮廓,采用角度工具测量出液滴边缘的两条切线与旧沥青膜水平表面的夹角,即为沥青表面-试剂的接触角。每种反应时间的旧沥青膜试样制备9张玻片,每种化学试剂液体各3张,每张测量1个点。得到不同化学试剂在不同厚度旧沥青膜和不同激活剂反应时间下旧沥青膜背面的接触角数据。
表2 不同沥青激活剂渗透过程中旧沥青膜背面所测的接触角
Figure 483268DEST_PATH_IMAGE002
从表2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激活剂1号与激活剂2号渗透过程中,旧沥青膜背面接触角变化趋势有明显不同。
在沥青激活剂1号向旧沥青膜中渗透初期1h内,旧沥青膜背面的表面自由能变化并不显著,旧沥青膜背面各种化学试剂的接触角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渗透进行2h后,各试剂在旧沥青膜背面接触角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去离子水在旧沥青膜背面接触角突然增大。依据扩散理论,认为该沥青激活剂1号中芳香烃等轻质油分比SBS等大分子聚合物更容易在旧沥青膜中发生扩散渗透。渗透2h左右轻质油分率先渗透到达旧沥青膜背面,减小了旧沥青膜表面极性,致使旧沥青膜背面界面与去离子水间的接触角产生显著扩大。
渗透4h左右,甲酰胺的接触角发生较大变化,此时去离子水接触角达到峰值,此时可认为激活剂全部组分均已开始大规模穿透旧沥青膜。渗透5h以后,各试剂在旧沥青背面接触角趋于稳定。此时可认为激活剂渗透扩散趋于平衡。渗透扩散过程中乙二醇接触角减小,但变化较缓慢。
与激活剂1号相对比,激活剂2号渗透1h后,各化学试剂在旧沥青膜背面接触角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乙二醇接触角产生显著扩大,甲酰胺接触角减小。此后,各试剂在旧沥青背面接触角测量值较为稳定,可认为激活剂在旧沥青膜中的渗透扩散行为趋于平衡。由此可判断激活剂在1h以内已开始大规模穿透旧沥青膜。
对比激活剂1号与激活剂2号的渗透表现,激活剂2号渗透穿过75μm旧沥青膜速度为1h以内,渗透速度≥75μm/h;而激活剂1号渗透穿过75μm旧沥青膜需要2-4h,渗透速度≤37.5μm。认为在20℃条件下,相较激活剂1号,激活剂2号能够更快速渗透进入旧沥青中,起到改善旧沥青性能的作用。
综上,沥青激活剂1号和2号在旧沥青中渗透扩散的过程中,可观察到化学试剂液体在旧沥青膜背面接触角变化的过程,可清晰表征沥青激活剂在此时间范围内渗透穿过旧沥青膜;由于沥青激活剂成分不同,不同化学试剂液体的接触角变化呈现不同趋势。因此为准确判断激活剂在旧沥青膜中的渗透效果和渗透速率,应选择两种以上已知表面能参数、且极性存在一定差异的试剂,从而准确判断旧沥青膜背面表面能变化。证明旧沥青膜在激活剂作用下,旧沥青胶体结构发生变化,表面极性减弱;在2-4h期间触角测试结果发生显著变化。
实施例2 基于接触角理论的检测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方法
1、准备旧沥青材料和化学试剂
利用三氯乙烯抽提废旧沥青路面中的旧沥青,利用旋转蒸发器还原旧沥青。
选取蒸馏水、甲酰胺和乙二醇作为液体化学试剂,将它们分别存放于小铝盒中,然后冷藏保存,20℃时3种试剂的表面能参数如表1所示。
2、旧沥青膜-激活剂试样的制备
设置烘箱的加热温度为150℃,将旧沥青样品置于烘箱中加热,直至老化沥青呈现流动状态。湿膜涂布器同样置于烘箱中加热保温。当老化沥青呈现流动状态时,取出沥青样品与涂布器。此时实验台上应准备好平整的操作台面与耐热塑料薄片。在耐热塑料片表面浇出一条50mm长,5mm宽的旧沥青带,利用75μm成膜厚度的湿膜涂布器沿宽度方向均匀摊铺旧沥青,在耐热塑料片表面摊铺出一张平整的旧沥青膜。利用强光手电检查沥青膜各处透光度,若透光度一致,说明沥青膜厚度均匀,反之则该旧沥青膜应丢弃作费。将旧沥青膜置于20℃恒温干燥箱中养生24h~72h。
养生结束后,在旧沥青膜表面利用湿膜涂布器涂布沥青激活剂膜。在旧沥青膜边缘滴加旧沥青体积三分之一的沥青激活剂3号,利用100μm成膜厚度的湿膜涂布器沿原路径摊铺在旧沥青膜上。此时沥青激活剂膜厚为100μm-75μm=25μm。沥青激活剂3号涂抹完毕后,迅速在激活剂层上覆盖洁净玻璃片,并放置在20℃渗透反应温度恒温干燥箱中,等待沥青激活剂向旧沥青膜中渗透。覆盖玻璃片过程中避免产生气泡。在激活剂渗透反应过程中,玻璃片同耐热塑料片一样起到保护旧沥青膜-激活剂试样的作用。
渗透反应1h后,将旧沥青膜-激活剂试样转移至-10℃低温箱中,冷却2~5min。冷却后可将玻璃片、激活剂层与旧沥青膜一起从耐热塑料片上揭下,暴漏出旧沥青膜背面。此时玻璃片起到支撑旧沥青膜-激活剂试样的作用。将玻璃片放回20℃恒温干燥箱中保温10min,将玻璃片连同旧沥青膜恢复至20℃接触角测试温度。按同样方法可分别制备渗透反应2h~6h的旧沥青膜-激活剂试样。
3、测试不同试剂在旧沥青膜背面的接触角
开启光学接触角仪,采用躺滴法测量不同化学试剂在旧沥青膜背面的接触角。将旧沥青膜-激活剂试样置于接触角仪的水平承台上,在滴定系统中选择对应的试剂名称,设置每次滴液量在1μl~3μl区间内,滴液速度控制在50μl/min,使试剂液滴在针头上保持悬而将落状态。缓缓抬高水平承台,使旧沥青膜背面轻轻触及试剂液滴底部,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液滴脱离针头,落在旧沥青膜背面,形成明显的接触角。并使用曲线拟合液滴的外部轮廓,采用角度工具测量出液滴边缘的两条切线与旧沥青膜水平表面的夹角,即为沥青表面-试剂的接触角。每种反应时间的旧沥青膜试样制备9张玻片,每种液体各3张,每张测量1个点。得到不同化学试剂在不同厚度旧沥青膜和不同激活剂反应时间下旧沥青膜背面的接触角数据(表3)。
表3 沥青激活剂3号渗透过程中旧沥青膜背面所测的接触角
Figure 368048DEST_PATH_IMAGE003
从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渗透发生1-6h时间内,各试剂在旧沥青膜背面接触角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由此可认为20℃条件下,激活剂3号的成分无法在6h内渗透穿过旧沥青膜,从而表明激活剂3号常温下渗透速率较慢,不适用于旧沥青常温激活。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2)

1.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制备旧沥青膜,在旧沥青膜的单面涂布沥青激活剂,将接触沥青激活剂的一面朝上水平放置一段时间,然后通过躺滴法测量液体化学试剂在旧沥青膜背面的接触角,根据接触角变化来评价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的渗透效果;
所述旧沥青膜背面是指未直接接触沥青激活剂的一面;
所述液体化学试剂选择两种以上已知表面能参数、极性存在一定差异的试剂,包括去离子水、甲酰胺、乙二醇;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三氯乙烯提取废旧沥青混合料中的旧沥青;
2)将旧沥青在150±5℃的烘箱中加热至熔融状态;
3)利用湿膜涂布器,在耐高温聚碳酸酯塑料薄片上涂布20~100μm的熔融旧沥青膜并冷却,将旧沥青膜连同塑料片一起置于2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4h~72h;
4)用湿膜涂布器在旧沥青膜上涂布一层沥青激活剂,涂布的沥青激活剂的厚度为旧沥青膜厚度的20%-40%,并在表面覆盖上玻璃片,放入0℃-40℃的恒温干燥箱中进行渗透反应,使沥青激活剂向旧沥青膜内部渗透;
5)到达规定渗透时间10min前,将样品从恒温干燥箱中取出,于-10℃±5℃的低温箱中冷却2min~5min,然后揭下塑料片,露出旧沥青膜背面;
6)将样品放入20℃的恒温干燥箱中保温10min,使样品温度恢复至20℃的接触角测试温度,得到沥青激活剂渗透后的旧沥青膜待测试样;
7)选取已知表面能参数的液体化学试剂,将其缓慢滴加于旧沥青膜背面;使用图像识别软件和曲线拟合工具拟合液滴的外部轮廓,采用角度工具测量出液滴边缘的两条切线与下滑直线的夹角,这两个夹角即为旧沥青膜背面与液体化学试剂的接触角;
8)根据液体化学试剂在旧沥青膜背面表面接触角的测量值变化拐点,结合沥青激活剂渗透旧沥青膜的时间,来评价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的渗透效果和渗透速率,进而评价其激活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沥青激活剂的扩散温度为0℃-40℃;渗透反应时间不超过24h。
CN202210315124.3A 2022-03-29 2022-03-29 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144144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5124.3A CN114414439B (zh) 2022-03-29 2022-03-29 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5124.3A CN114414439B (zh) 2022-03-29 2022-03-29 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14439A CN114414439A (zh) 2022-04-29
CN114414439B true CN114414439B (zh) 2022-06-17

Family

ID=81264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15124.3A Active CN114414439B (zh) 2022-03-29 2022-03-29 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144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7999B (zh) * 2022-05-09 2022-08-09 北京建筑大学 沥青激活剂激活效果的检测方法
CN115452659B (zh) * 2022-11-11 2023-01-17 北京建筑大学 利用图像特征评价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能力的方法
CN117606987B (zh) * 2024-01-22 2024-04-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沥青再生剂渗透扩散性能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7696A (en) * 1990-12-19 1992-04-28 Modern Controls, Inc. Device for measuring gas permeation
CN102706547A (zh) * 2012-05-28 2012-10-03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表征卷烟料液浸润性能好坏的方法
CN105572038A (zh) * 2016-03-18 2016-05-11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基于润湿理论的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评价方法
CN105885084A (zh) * 2014-11-21 2016-08-24 吉林省嘉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纯化老化沥青的分离抽提方法
CN112012073A (zh) * 2020-08-25 2020-12-01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双层排水沥青路面排水性能提升方法
CN113429800A (zh) * 2021-07-06 2021-09-24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路面老化沥青激活剂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7696A (en) * 1990-12-19 1992-04-28 Modern Controls, Inc. Device for measuring gas permeation
CN102706547A (zh) * 2012-05-28 2012-10-03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表征卷烟料液浸润性能好坏的方法
CN105885084A (zh) * 2014-11-21 2016-08-24 吉林省嘉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纯化老化沥青的分离抽提方法
CN105572038A (zh) * 2016-03-18 2016-05-11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基于润湿理论的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评价方法
CN112012073A (zh) * 2020-08-25 2020-12-01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双层排水沥青路面排水性能提升方法
CN113429800A (zh) * 2021-07-06 2021-09-24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路面老化沥青激活剂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14439A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14439B (zh) 沥青激活剂在旧沥青中扩散效果的检测方法
Yeom et al. Modelling of the pervaporation separation of ethanol-water mixtures through crosslinked poly (vinyl alcohol) membrane
Jiang et al. Evidence for viscoelastic effects in surface capillary waves of molten polymer films
Karlsson et al. Laboratory studies of diffusion in bitumen using markers
CN102621040B (zh) 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浸润性的测试方法
Farrar et al. Recovery and laboratory testing of asphalt emulsion residue: Application of simple aging test and 4-mm dynamic shear rheometer test
Nicolais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effects of n-alkane swelling of polystyrene sheets
CN107421844B (zh) 基于热分析-红外联用的沥青各组分短期老化模拟方法
GB2083228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in layers
Durning et al. A study of case II transport by laser interferometry
Chainey et al. Permeation through homopolymer latex films
CN111678842A (zh) 一种水分在沥青膜中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
Lam et al. Interfacial slip between polymer melts studied by confocal microscopy and rheological measurements
McGraw et al. Capillary leveling of stepped films with inhomogeneous molecular mobility
Qin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styrene surface by a modified two-liquid laser contact angle goniometry
Motamed et al. Emulsified asphalt residue recovery and characterization: Combined use of moisture analyzer balance and dynamic shear rheometer
Vasconcelos et al. Measurement of water diffusion in asphalt binders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
Shahzad et al. In Situ Migration Analysis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 Determination of Bio‐Based Plasticizer From NBR Using FTIR‐ATR and Estimation of Migrated Plasticizer Contents by TGA Analysis
Stamatialis et al. Swelling and dissolution behavior of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films in methyl ethyl ketone/methyl alcohol mixtures studied by optical techniques
CN110186866A (zh) 一种确定sbs改性沥青降解量的方法
CN110763807A (zh) 乳化液水、皂、油快速分离及测定油浓度的方法
Blackadder et al. Dissolution of polypropylene in organic solvents: 4. Nature of the solvent
CN208872574U (zh) 一种精确控制防水涂料涂覆厚度的制样装置
Guo et al. Diffusion of organic solvents in rubber membranes measured via a new permeation cell
CN106383085B (zh) 鉴别表面活性剂类温拌沥青的球-三板摩擦试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