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13365A - 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13365A
CN114413365A CN202210089977.XA CN202210089977A CN114413365A CN 114413365 A CN114413365 A CN 114413365A CN 202210089977 A CN202210089977 A CN 202210089977A CN 114413365 A CN114413365 A CN 114413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heat recovery
way valve
heat exchanger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899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利波
苏林
丁云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899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133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13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1336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1091 priority patent/WO202314297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3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evapo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cold storage bodies, e.g. 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压缩机的出口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第一支路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第四端口与室外排风换热器连接,室外排风换热器与室内送风换热器连接,第三端口连接压缩机的入口端;第二支路连接第二四通阀的第三端口,第四端口连接室内送风换热器;第一端口连接到压缩机的入口端;第三支路连接热回收组件,热回收组件连接到室内送风换热器和室外排风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通过调节第一四通阀和/或第二四通阀,以运行不同的热回收模式,可将送风换热器切换为冷凝器模式,实现对送风的再热,解决现有方法中冬季机房送风温度过低导致凝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大多不具备余热回收功能,少数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方案需额外增设整套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等),这造成间接蒸发冷却与余热回收复合装置的结构复杂、空间占用大、设备成本高等问题。此外,极端低温时容易导致送风温度过低引起机房送风通道出现凝水从而危害机房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通过调节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可将送风换热器切换为冷凝器模式,实现对送风的再热,解决现有方法中冬季机房送风温度过低导致凝水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室外排风换热器、室内送风换热器、压缩机和热回收组件:
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连接,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与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端;
所述第二支路通过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三端口,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连接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连接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端;
所述第三支路连接所述热回收组件,所述热回收组件连接到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通过调节第一四通阀和/或第二四通阀,以运行不同的热回收模式;
所述热回收组件,用于对输出所述压缩机的冷媒进行余热回收。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调节第一四通阀和/或第二四通阀可实现以不同的热回收模式对压缩机排气管端的冷媒进行余热回收,实现高效节能运行,并通过第一四通阀和/或第二四通阀的切换,实现将送风换热器的模式转换为冷凝器,实现对送风的再热,有效防止冬季机房送风温度过低导致凝水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热回收组件包括:
热回收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出口端的第三支路上,第一支路为所述第一四通阀的入口端,第二支路为第二四通阀的入口端;
储能组件,与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连接,用于与通过所述热回收换热器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并存储所述冷媒的热量。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利用储能组件和热回收换热器实现储能和热交换。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组件包括:
储水箱和水泵,所述储水箱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热回收换热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热回收换热器的出口端与储水箱的入口端通过所述水泵连接,以使所述储水箱中的水吸收经过所述热回收换热器的冷媒的热量。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利用储水箱中的水实现对热回收换热器的冷媒的热量的吸收和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热回收模式包括高负荷部分热回收模式,当运行所述高负荷部分热回收模式时: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连通;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关闭,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关闭。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对第二四通阀的切换实现热水+排风冷凝器+送风蒸发器的运行模式,实现高负荷部分热回收。
进一步地,所述热回收模式包括低负荷高热回收模式,当运行所述低负荷高热回收模式时: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口和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第一端口连通;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关闭,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关闭。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对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的切换,使得室内送风换热器和室外排风换热器均以蒸发器的模式工作,实现低负荷高热回收。
进一步地,所述热回收模式包括高负荷高热回收模式,当运行所述高负荷高热回收模式时: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口和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第一端口连通;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关闭,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关闭;
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入口端的第一节流元件关闭,或者,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入口端的第二节流元件关闭。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对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的切换,使得室内送风换热器或者室外排风换热器以单蒸发器的模式工作,实现高负荷高热回收。
进一步地,所述热回收模式包括低负荷部分热回收送风再热模式,当运行所述低负荷部分热回收送风再热模式时: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口和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关闭,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关闭;
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开启,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开启。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调节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使得室外排风换热器以蒸发器的模式工作,室内送风换热器以冷凝器的模式工作,实现低负荷部分热回收送风再热。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蒸发冷却组件,所述蒸发冷却组件包括:
换热芯体,包括两组流道,分别用于通过进入的室内回风和室外新风;
喷淋组件,用于对换热芯体内的流体进行喷淋,以调节室内回风的温度。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喷淋组件对室内回风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包括第四支路和第五支路,所述第四支路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口连接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与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端;
所述第五支路通过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三端口,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热回收组件连接到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二端口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之间,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包括第六支路和第七支路,所述第六支路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端,所述第七支路连接到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通过调节第一四通阀和/或第二四通阀,以运行不同的热回收模式。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同样能够实现上述的四种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节流元件,设置于所述热回收换热器的出口端,用于调节经过所述热回收换热器的冷媒流量。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第三节流元件可调节冷媒流量,从而实现对储水箱中的水温的更加精细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六支路上。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室内送风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设置电磁阀,可实现上述四种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热回收换热器,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连接,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四通阀和所述第二四通阀之间的管路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负荷部分热回收模式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低负荷高热回收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负荷高热回收模式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低负荷部分热回收送风再热模式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标:
11-室外排风换热器;12-第一四通阀;13-第二四通阀;14-热回收换热器;15-第一水泵;16-压缩机;17-室内送风换热器;18-第一节流元件;19-第二节流元件;20-第一端口;21-第二端口;22-第三端口;23-第四端口;24-接水盘;25-第二水泵;26-换热芯体;27-喷淋口;28-喷淋水管;29-储水箱;30-第三节流元件;31-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请参看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室外排风换热器11、室内送风换热器17、压缩机16和热回收组件:
所述压缩机16的出口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12的第一端口20,所述第一四通阀12的第四端口23与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11连接,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11与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17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12的第三端口22连接所述压缩机16的入口端;
所述第二支路通过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13的第三端口22,所述第二四通阀13的第四端口23连接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17,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17连接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11;所述第二四通阀13的第一端口20连接到所述压缩机16的入口端;
所述第三支路连接所述热回收组件,所述热回收组件连接到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17和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11之间的管路上;通过调节第一四通阀12和/或第二四通阀13,以运行不同的热回收模式;
所述热回收组件,用于对输出所述压缩机16的冷媒进行余热回收。
其中,热回收组件包括:
热回收换热器14,设置于所述第三支路上;
储能组件,与所述热回收换热器14连接,用于与通过所述热回收换热器14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并存储所述冷媒的热量。
储能组件包括:
储水箱29和第一水泵15,所述储水箱29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热回收换热器14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热回收换热器14的出口端与储水箱29的入口端通过所述水泵连接,以使所述储水箱29中的水吸收经过所述热回收换热器14的冷媒的热量。
所述装置还包括蒸发冷却组件,所述蒸发冷却组件包括:
换热芯体26,包括两组流道,分别用于通过进入的室内回风和室外新风;
喷淋组件,用于对换热芯体26内的流体进行喷淋,以调节室内回风的温度。
喷淋组件包括喷淋口27、喷淋水管28、第二水泵25和接水盘24,换热芯体26由两组流道组成,冷热流体分别流经换热芯体26的两组流道并发生热量交换。蒸发冷却组件工作时,室外温度或湿度较低的空气进入换热芯体26的其中一组流道,室内空气进入换热芯体26的另一组流道,喷淋水泵从接水盘24抽水并通过喷淋水管28输送至喷淋口27,喷淋水被均匀喷洒至换热芯体26内部,并在室外空气的流道内蒸发以提升对室内回风的降温效果,并与室内回风换热。
此外,该装置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18和第二节流元件19,且均设置于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11和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17相连接的管路上,第一节流元件18用于控制室外排风换热器11的启闭,第二节流元件19用于控制室内送风换热器17的启闭。
如图2所示,为高负荷部分热回收模式示意图。当运行所述高负荷部分热回收模式时:
所述第一四通阀12的第一端口20和第四端口23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13的第一端口20和第四端口23连通;
所述第一四通阀12的第二端口21和第三端口22关闭,所述第二四通阀13的第二端口21和第三端口22关闭。
此时,压缩机16的出口端的冷媒,一部分通过第一支路的第一四通阀12进入到室外排风换热器11进行冷凝,另一部分通过第二支路进入热回收换热器14与储水箱29中的水分进行能量交换,之后和第一支路的冷媒一起进入到室内排风换热器进行冷凝,重新回到压缩机16的入口端。
在此过程中,室外排风换热器11作为冷凝器,室内送风换热器17作为蒸发器使用,以热水+排风冷凝器+送风蒸发器的模式运行,实现了高负荷部分热回收功能。
如图3所示,为低负荷高热回收示意图。当运行所述低负荷高热回收模式时:
所述第一四通阀12的第四端口23和第三端口22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13的第四端口23与第一端口20连通;
所述第一四通阀12的第一端口20和第二端口21关闭,所述第二四通阀13的第二端口21和第三端口22关闭。
此时,压缩机16出口端的冷媒直接进入到热回收换热器14进行热回收,之后分成两个支路,一部分进入到室外排风换热器11,另一部分进入到室内送风换热器17,最后均回到压缩机16的入口端。
在此过程中,室外排风换热器11和室内送风换热器17均作为蒸发器使用,实现了热水+双蒸发器的功能,以低负荷高热回收的模式运行。
如图4所示,为高负荷高热回收模式示意图,当运行所述高负荷高热回收模式时:
所述第一四通阀12的第四端口23和第三端口22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13的第四端口23与第一端口20连通;
所述第一四通阀12的第一端口20和第二端口21关闭,所述第二四通阀13的第二端口21和第三端口22关闭;
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11入口端的第一节流元件18关闭,或者,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17入口端的第二节流元件19关闭。
此时,压缩机16出口端的冷媒直接进入到热回收换热器14进行热量交换,实现高热回收,如果第一节流元件18关闭、第二节流元件19开启,则热量交换之后的冷媒进入到室内送风换热器17进行冷凝,之后通过第二四通阀13回到压缩机16的入口端;如果第一节流元件18开启、第二节流元件19关闭,则热量交换之后的冷媒进入到室外排风换热器11进行冷凝,之后通过第一四通阀12回到压缩机16的入口端。
在此过程中,室外排风换热器11和室内送风换热器17均作为蒸发器使用,实现了热水+单蒸发器的功能,以高负荷高热回收的模式运行。
如图5所示,为低负荷部分热回收送风再热模式示意图,当运行所述低负荷部分热回收送风再热模式时:
所述第一四通阀12的第四端口23和第三端口22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13的第三端口22与第四端口23连通;
所述第一四通阀12的第一端口20和第二端口21关闭,所述第二四通阀13的第一端口20和第二端口21关闭;
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8开启,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9开启。
此时,压缩机16出口端的冷媒一部分从第二支路的第二四通阀13进入到室内送风换热器17进行冷凝,一部分从第三支路进入到热回收换热器14进行热量交换,实现部分热回收,之后和从室内送风换热器17出来的冷媒汇合进入到室外排风换热器11进行冷凝,之后通过第一四通阀12回到压缩机16的入口端。
在此过程中,室外排风换热器11作为蒸发器使用,室内送风换热器17作为冷凝器使用,实现了热水+排风蒸发器+送风冷凝器的功能,以低负荷部分热回收送风再热的模式运行。
由上述可知,通过第一四通阀12和第二四通阀13的调节,可实现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切换使用,有效防止冬季机房送风温度过低导致凝水的问题。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为另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包括:
所述压缩机16的出口端包括第四支路和第五支路,所述第四支路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12的第一端口20,所述第一四通阀12的第四端口23连接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11,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11与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17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12的第三端口22连接所述压缩机16的入口端;
所述第五支路通过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13的第三端口22,所述第二四通阀13的第二端口21通过所述热回收组件连接到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17和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11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元件18和第二节流元件19,所述第二四通阀13的第二端口21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8和第二节流元件19之间,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17包括第六支路和第七支路,所述第六支路连接到所述压缩机16的入口端,所述第七支路连接到所述第二四通阀13的第四端口23;通过调节第一四通阀12和/或第二四通阀13,以运行不同的热回收模式。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该装置还包括第三节流元件30,第三节流元件30设置于所述热回收组件的出口端,用于调节经过所述热回收换热器14的冷媒流量。
在热回收换热器14后增加第三节流元件30,可实现同样的功能,同时还能对水温进行更精细的调节。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还可以在室内送风换热器17和压缩机16之间增加电磁阀31,可实现同样的功能,如图7所示,为电磁阀31设置位置示意图,将电磁阀31设置于第六支路上,通过调节第一四通阀12、第二四通阀13并配合电磁阀31的启闭可实现实施例1中的工作模式,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热回收换热器14的位置,亦可实现实施例1中的各个模式。如图8所示,为另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热回收换热器14,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16的出口端连接,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四通阀12和所述第二四通阀13之间的管路上。
通过第一四通阀12和第二四通阀13的切换,可实现至少四种热回收模式,具体地:高负荷部分热回收:热水+室外排风冷凝器+室内送风蒸发器;低负荷高热回收:热水+双蒸发器;高负荷+高热回收:热水+单蒸发器;低负荷部分热回收+送风再热模式。
各个热回收模式的切换可根据负荷需求进行,具体地可根据回水和出水温差进行控制,进出水温差越大时,负荷也越大。
该装置可将室内送风换热器17切换为冷凝器,实现对送风的再热,有效防止冬季机房送风温度过低导致凝水的问题。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2)

1.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室外排风换热器、室内送风换热器、压缩机、第一节流元件、第二节流元件、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和热回收组件:
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连接,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与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用于控制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的启闭,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用于控制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的启闭;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端;所述第二支路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三端口,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连接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连接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端;
所述第三支路连接所述热回收组件,所述热回收组件连接到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通过调节第一四通阀和/或第二四通阀,以运行不同的热回收模式;
所述热回收组件,用于对输出所述压缩机的冷媒进行余热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组件包括:
热回收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三支路上;
储能组件,与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连接,用于与通过所述热回收换热器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并存储所述冷媒的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包括:
储水箱和水泵,所述储水箱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热回收换热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热回收换热器的出口端与储水箱的入口端通过所述水泵连接,以使所述储水箱中的水吸收经过所述热回收换热器的冷媒的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模式包括高负荷部分热回收模式,当运行所述高负荷部分热回收模式时: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连通;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关闭,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模式包括低负荷高热回收模式,当运行所述低负荷高热回收模式时: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口和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第一端口连通;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关闭,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模式包括高负荷高热回收模式,当运行所述高负荷高热回收模式时: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口和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第一端口连通;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关闭,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关闭;
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入口端的第一节流元件关闭,或者,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入口端的第二节流元件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模式包括低负荷部分热回收送风再热模式,当运行所述低负荷部分热回收送风再热模式时: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口和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
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关闭,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关闭;
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开启,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蒸发冷却组件,所述蒸发冷却组件包括:
换热芯体,包括两组流道,分别用于通过进入的室内回风和室外新风;
喷淋组件,用于对换热芯体内的流体进行喷淋,以调节室内回风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包括第四支路和第五支路,所述第四支路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口连接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与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端;
所述第五支路通过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三端口,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热回收组件连接到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排风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二端口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之间,所述室内送风换热器包括第六支路和第七支路,所述第六支路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端,所述第七支路连接到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通过调节第一四通阀和/或第二四通阀,以运行不同的热回收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节流元件,设置于所述热回收组件的出口端,用于调节经过热回收换热器的冷媒流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六支路上。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热回收换热器,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连接,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四通阀和所述第二四通阀之间的管路上。
CN202210089977.XA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Pending CN1144133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9977.XA CN114413365A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PCT/CN2023/071091 WO2023142979A1 (zh) 2022-01-25 2023-01-06 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9977.XA CN114413365A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13365A true CN114413365A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77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89977.XA Pending CN114413365A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13365A (zh)
WO (1) WO202314297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2979A1 (zh) * 2022-01-25 2023-08-0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63262A (zh) * 2023-11-24 2024-03-08 广州国灵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多冷源梯级能量回收新排风处理机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43947Y (zh) * 2006-08-26 2007-09-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热水多联空调器
CN202770049U (zh) * 2012-05-30 2013-03-06 青岛海之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空调器
CN103851760A (zh) * 2014-04-02 2014-06-11 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全热回收装置
CN104101132A (zh) * 2013-04-15 2014-10-15 郑州大学 冷暖型空调热水器
CN204902305U (zh) * 2015-07-29 2015-12-2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热回收风冷热泵冷热水机
CN205655422U (zh) * 2016-03-21 2016-10-19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变换热和压缩制冷复合冷却系统
WO2018208539A1 (en) * 2017-05-12 2018-11-15 Carrier Corporation Heat pump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3365A (zh) * 2022-01-25 2022-04-2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43947Y (zh) * 2006-08-26 2007-09-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热水多联空调器
CN202770049U (zh) * 2012-05-30 2013-03-06 青岛海之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空调器
CN104101132A (zh) * 2013-04-15 2014-10-15 郑州大学 冷暖型空调热水器
CN103851760A (zh) * 2014-04-02 2014-06-11 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全热回收装置
CN204902305U (zh) * 2015-07-29 2015-12-2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热回收风冷热泵冷热水机
CN205655422U (zh) * 2016-03-21 2016-10-19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变换热和压缩制冷复合冷却系统
WO2018208539A1 (en) * 2017-05-12 2018-11-15 Carrier Corporation Heat pump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2979A1 (zh) * 2022-01-25 2023-08-0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42979A1 (zh) 2023-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5636B (zh) 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4413365A (zh) 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CN201302243Y (zh) 节能型全新风除湿机
CN107763762B (zh) 一种溶液辅助的复合新风处理机组
CN110631141A (zh) 恒温除湿空调系统及方法
CN110411059A (zh) 一种双蒸发温度热泵系统、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WO2023142980A1 (zh) 一种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及热回收方法
CN102865651A (zh) 具有自动控制热回收功能的节能型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03143B (zh) 温湿度独立处理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05298B (zh) 一种带排风热泵热回收的多联式新风空调机组及换热方法
CN112815569B (zh) 一种燃气热泵冷热水机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49018A (zh) 一种单机双级压缩中间抽气热回收新风处理装置
CN110319721A (zh) 一种机房热管空调系统
CN105627624A (zh) 热泵与热水加热组合系统的单独制热流程
CN210772579U (zh) 热管空调机组
CN205332427U (zh) 一种盐水双冷源新风机组
CN215892840U (zh) 一种节能除湿的制冷换热装置
CN216281896U (zh) 新风设备
CN212457540U (zh) 热泵机组组件和热泵机组
CN201215362Y (zh) 高效节能的空气处理装置
CN210570152U (zh) 一种机房热管空调系统
CN211011666U (zh) 一种余热回收型高送风温度新风除湿机组
CN209944565U (zh) 空调器
CN112082297A (zh) 热泵机组组件及控制方法和热泵机组
CN112432374A (zh) 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