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4881A -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4881A
CN114404881A CN202210016393.XA CN202210016393A CN114404881A CN 114404881 A CN114404881 A CN 114404881A CN 202210016393 A CN202210016393 A CN 202210016393A CN 114404881 A CN114404881 A CN 114404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tating
baffle
lower limb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63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04881B (zh
Inventor
冯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0163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48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4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4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04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4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63B22/06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support elements performing a rotating cycling movement, i.e. a closed path movement
    • A63B22/060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support elements performing a rotating cycling movement, i.e. a closed path movement performing a circular movement, e.g. ergo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1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安装底板以及配合安装于安装底板左右两端的下肢训练机构和上肢训练机构。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通过下肢训练机构的设置,可对患者进行自动脚踏轮训练,且脚踏轮高度可调;通过该下肢训练机构以及下肢训练机构的设置,设有第四支撑板,为患者在进行锻炼时提供支撑,且第四支撑板的高度以及位置可调,调节后位置放置稳固,从而有利于患者康复训练的进行;通过手部放置架的设置,设置有手部康复训练机构,在对患者下肢进行康复训练后,可及时进行手部康复训练,方便实际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在神经内科的辅助恢复方式中,下肢康复训练为主要手段之一,现有的下肢康复训练为CPM被动训练或者脚踏轮训练。在进行脚踏轮训练时,患者坐于座椅上,双脚置于两个脚踏轮上方,模拟骑行自行车的方式进行下肢训练,在此过程中,由于脚踏轮训练车没有座椅,需要额外配备座椅,而座椅的高度无法调节,且在训练过程中,座椅易发生移动,从而影响患者训练的进行;此外,在需要对患者进行上肢恢复训练时,需要将患者移动至上肢恢复设备处进行训练,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通过下肢训练机构的设置,可对患者进行自动脚踏轮训练,且脚踏轮高度可调;通过该下肢训练机构以及下肢训练机构的设置,设有第四支撑板,为患者在进行锻炼时提供支撑,且第四支撑板的高度以及位置可调,调节后位置放置稳固,从而有利于患者康复训练的进行;通过手部放置架的设置,设置有手部康复训练机构,在对患者下肢进行康复训练后,可及时进行手部康复训练,方便实际使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安装底板以及配合安装于安装底板左右两端的下肢训练机构和上肢训练机构;
所述安装底板左右两侧面均开有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所述第一长槽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推动气缸,所述第一推动气缸的输出端与下肢训练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长槽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推动气缸,所述第二推动气缸的输出端与上肢训练机构固定连接;
所述下肢训练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撑板顶面左端的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机构;
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扶架;
所述上肢训练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板以及固定安装于第二支撑板顶面右端的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二推动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顶面四周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推动气缸,所述第三推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前后两侧面均垂直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四支撑板顶面后端垂直安装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固定安装于两个第一挡板之间,所述第一挡板顶面固定安装有手部放置架。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板前后两侧面均开有第三长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6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面左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设立的第一液压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两个第一液压柱之间,第一液压柱与第一支撑板之间夹角为60°,所述第一液压柱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板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板;
所述第一支撑柱外部螺旋缠绕有止挡线,所述止挡线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后端固定安装有电机转杆,所述电机转杆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电连接有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U型板,所述第一U型板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后侧面开有与电机转杆相配合的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一箱体左侧面与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齿轮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轴,所述第二齿轮外部套装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与第一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二箱体左侧面与第一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箱体前后两侧面均开有与旋转轴相配合的第二转动孔;
所述旋转轴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旋转轴的一端垂直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外表面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开有第三转动孔,所述第三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前端固定安装有脚部踏板。
进一步地,所述手扶架包括第一圆盘以及固定安装于第一圆盘顶面中央的第二液压柱,所述第二液压柱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显示屏;
所述第一圆盘的外部设有手扶圆环,所述第一圆盘的外圆周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设立的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第一圆盘的一端与手扶圆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支撑板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垫板,所述连接垫板顶面为倾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手部放置架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L型板以及第一滑板,所述第一L型板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二滑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二滑板前侧面与第一挡板后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板滑动安装于第二滑板顶面;
所述第二滑板顶面右端固定安装有第四挡板,所述第四挡板左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液压柱,所述第三液压柱的输出端与第一滑板右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滑板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滑板,所述第三滑板顶面后端垂直安装有第五挡板,所述第五挡板后侧面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的外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前侧面远离第一转动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部夹持架;
所述手部夹持架包括第六挡板以及垂直安装于第六挡板两端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下端固定安装有挤压气囊;
所述转动板前侧面开有第四长槽,所述第四长槽内滑动安装有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滑块前侧面开有第四转动孔,所述第四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柱后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圆盘,所述第二转动柱固定安装于第二圆盘前侧面的边缘;
所述第二圆盘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转动柱,所述第三转动柱远离第二圆盘的一端电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U型板,所述第二U型板右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L型板,所述第二L型板远离第二U型板的一端与第五挡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通过下肢训练机构的设置,可对患者进行自动脚踏轮训练,且脚踏轮高度可调。
2、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通过该下肢训练机构以及下肢训练机构的设置,设有第四支撑板,为患者在进行锻炼时提供支撑,且第四支撑板的高度以及位置可调,调节后位置放置稳固,从而有利于患者康复训练的进行。
3、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通过手部放置架的设置,设置有手部康复训练机构,在对患者下肢进行康复训练后,可及时进行手部康复训练,方便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7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8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的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以及配合安装于安装底板1左右两端的下肢训练机构2和上肢训练机构3;
安装底板1左右两侧面均开有第一长槽11和第二长槽12,第一长槽1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推动气缸13,第一推动气缸13的输出端与下肢训练机构2固定连接,第二长槽1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推动气缸14,第二推动气缸14的输出端与上肢训练机构3固定连接;
安装底板1前后两侧面均开有第三长槽15;
通过这种设置,可调节下肢训练机构2和上肢训练机构3之间距离,方便被训练者的使用。
如图2至图8所示,下肢训练机构2包括第一支撑板21以及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撑板21顶面左端的第一支撑柱22,第一支撑柱22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板23,第一连接板23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柱231,第二支撑柱231远离第一连接板2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机构24;
第一支撑柱22与第一支撑板21之间的夹角为60°;
第一支撑板21顶面左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设立的第一液压柱211,第一支撑柱22位于两个第一液压柱211之间,第一液压柱211与第一支撑板21之间夹角为60°,第一液压柱211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板23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板23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板212;
第一支撑柱22外部螺旋缠绕有止挡线221,止挡线221位于第一连接板23的上端;
通过这种设置,可调节第一连接板23在第一支撑柱22外部的位置,从而方便根据被训练者体型进行调节,适于实际使用;设置有止挡线221,在第一连接板23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将止挡线221缠绕于第一支撑柱22的外部;设置第一夹板212,安装于第一连接板23;
旋转机构24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241和第二齿轮242,第一齿轮241后端固定安装有电机转杆2411,电机转杆2411远离第一齿轮241的一端电连接有第一电机2412;
第一电机2412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U型板2413,第一U型板2413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2414,第一箱体2414后侧面开有与电机转杆2411相配合的第一转动孔2415,第一箱体2414左侧面与第二支撑柱231固定连接;
第二齿轮242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轴2421,第二齿轮242外部套装有第二箱体2422,第二箱体2422与第一箱体2414相连通,第二箱体2422左侧面与第一箱体2414固定连接,第二箱体2422前后两侧面均开有与旋转轴2421相配合的第二转动孔2423;
旋转轴2421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2424,第一连接杆2424远离旋转轴2421的一端垂直安装有第二连接杆2425,第二连接杆2425外表面远离第一连接杆2424的一端开有第三转动孔2426,第三转动孔2426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2427,转动杆2427前端固定安装有脚部踏板2428;
设置有两个旋转轴2421,两个旋转轴2421两端的第二连接杆2425的方向相反,通过这种设置,可进行自动脚踩轮训练,方便实际训练的进行;
第一支撑柱22远离第一支撑板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扶架25;
手扶架25包括第一圆盘251以及固定安装于第一圆盘251顶面中央的第二液压柱252,第二液压柱25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显示屏253;
第一圆盘251的外部设有手扶圆环254,第一圆盘251的外圆周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设立的第三连接杆255,第三连接杆255远离第一圆盘251的一端与手扶圆环254固定连接;
显示屏253用于被训练者在自动训练过程中,观看训练视频或者其他视频,用于减轻患者压力,舒缓患者心情;手扶圆环254用于被训练者手部的放置。
如图9至图13所示,上肢训练机构3包括第二支撑板31以及固定安装于第二支撑板31顶面右端的第三支撑板32,第二推动气缸14的输出端与第二支撑板31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板32顶面四周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推动气缸33,第三推动气缸3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四支撑板34,第四支撑板34前后两侧面均垂直安装有第一挡板35,第四支撑板34顶面后端垂直安装有第二挡板36,第二挡板36固定安装于两个第一挡板35之间,第一挡板35顶面固定安装有手部放置架4;
第四支撑板34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垫板341,连接垫板341顶面为倾斜面;
连接垫板341顶面为倾斜面,被训练者坐于连接垫板341顶部时,更加稳固,防止滑脱;
手部放置架4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L型板41以及第一滑板42,第一L型板41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二滑板411和第三挡板412,第二滑板411前侧面与第一挡板35后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滑板42滑动安装于第二滑板411顶面;
第二滑板411顶面右端固定安装有第四挡板413,第四挡板413左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液压柱414,第三液压柱414的输出端与第一滑板42右侧面固定连接;
第一滑板42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滑板421,第三滑板421顶面后端垂直安装有第五挡板422,第五挡板422后侧面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柱423,第一转动柱423的外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板424,转动板424前侧面远离第一转动柱42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部夹持架43;
手部夹持架43包括第六挡板431以及垂直安装于第六挡板431两端的第二夹板432,第二夹板432下端固定安装有挤压气囊433;
转动板424前侧面开有第四长槽4241,第四长槽4241内滑动安装有连接滑块4242,连接滑块4242前侧面开有第四转动孔4243,第四转动孔4243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柱4244,第二转动柱4244后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圆盘4245,第二转动柱4244固定安装于第二圆盘4245前侧面的边缘;
第二圆盘4245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转动柱4246,第三转动柱4246远离第二圆盘4245的一端电连接有第二电机4247,第二电机4247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U型板4248,第二U型板4248右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L型板4249,第二L型板4249远离第二U型板4248的一端与第五挡板422固定连接;
通过这种设置,实际使用时,通过启动第二电机4247,带动第二圆盘4245转动,从而使连接滑块4242在第四长槽4241内来回滑动,使手部夹持架43进行上下摆动,从而达到对手部进行训练的目的;
设置有两个第二夹板432以及在两个第二夹板432相对的一侧面均设有挤压气囊433,当需要对手部进行训练时,将手部置于两个第二夹板432之间,通过对挤压气囊433进行充气,对手部进行固定,同时这种设置还可对手部进行防护。
该文中,第一液压柱211、第二液压柱252、第三液压柱414均为已知的常规型电动液压推杆;第一推动气缸13、第二推动气缸14、第三推动气缸33均为已知的常规型气缸;第一电机2412、第二电机4247均为已知的常规型旋转电机;挤压气囊433为已知的常规型充气气囊。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下肢训练机构2的设置,可对患者进行自动脚踏轮训练,且脚踏轮高度可调;通过该下肢训练机构2以及下肢训练机构2的设置,设有第四支撑板34,为患者在进行锻炼时提供支撑,且第四支撑板34的高度以及位置可调,调节后位置放置稳固,从而有利于患者康复训练的进行;通过手部放置架4的设置,设置有手部康复训练机构,在对患者下肢进行康复训练后,可及时进行手部康复训练,方便实际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1)以及配合安装于安装底板(1)左右两端的下肢训练机构(2)和上肢训练机构(3);
所述安装底板(1)左右两侧面均开有第一长槽(11)和第二长槽(12),所述第一长槽(1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推动气缸(13),所述第一推动气缸(13)的输出端与下肢训练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长槽(1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推动气缸(14),所述第二推动气缸(14)的输出端与上肢训练机构(3)固定连接;
所述下肢训练机构(2)包括第一支撑板(21)以及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撑板(21)顶面左端的第一支撑柱(22),所述第一支撑柱(22)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板(23),所述第一连接板(23)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柱(231),所述第二支撑柱(231)远离第一连接板(2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机构(24);
所述第一支撑柱(22)远离第一支撑板(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扶架(25);
所述上肢训练机构(3)包括第二支撑板(31)以及固定安装于第二支撑板(31)顶面右端的第三支撑板(32),所述第二推动气缸(14)的输出端与第二支撑板(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32)顶面四周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推动气缸(33),所述第三推动气缸(3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四支撑板(34),所述第四支撑板(34)前后两侧面均垂直安装有第一挡板(35),所述第四支撑板(34)顶面后端垂直安装有第二挡板(36),所述第二挡板(36)固定安装于两个第一挡板(35)之间,所述第一挡板(35)顶面固定安装有手部放置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前后两侧面均开有第三长槽(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2)与第一支撑板(21)之间的夹角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顶面左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设立的第一液压柱(211),所述第一支撑柱(22)位于两个第一液压柱(211)之间,第一液压柱(211)与第一支撑板(21)之间夹角为60°,所述第一液压柱(211)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板(23)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板(23)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板(212);
所述第一支撑柱(22)外部螺旋缠绕有止挡线(221),所述止挡线(221)位于第一连接板(23)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24)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241)和第二齿轮(242),所述第一齿轮(241)后端固定安装有电机转杆(2411),所述电机转杆(2411)远离第一齿轮(241)的一端电连接有第一电机(2412);
所述第一电机(2412)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U型板(2413),所述第一U型板(2413)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2414),所述第一箱体(2414)后侧面开有与电机转杆(2411)相配合的第一转动孔(2415),所述第一箱体(2414)左侧面与第二支撑柱(231)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齿轮(242)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轴(2421),所述第二齿轮(242)外部套装有第二箱体(2422),所述第二箱体(2422)与第一箱体(2414)相连通,所述第二箱体(2422)左侧面与第一箱体(24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箱体(2422)前后两侧面均开有与旋转轴(2421)相配合的第二转动孔(2423);
所述旋转轴(2421)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2424),所述第一连接杆(2424)远离旋转轴(2421)的一端垂直安装有第二连接杆(2425),所述第二连接杆(2425)外表面远离第一连接杆(2424)的一端开有第三转动孔(2426),所述第三转动孔(2426)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2427),所述转动杆(2427)前端固定安装有脚部踏板(24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扶架(25)包括第一圆盘(251)以及固定安装于第一圆盘(251)顶面中央的第二液压柱(252),所述第二液压柱(25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显示屏(253);
所述第一圆盘(251)的外部设有手扶圆环(254),所述第一圆盘(251)的外圆周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设立的第三连接杆(255),所述第三连接杆(255)远离第一圆盘(251)的一端与手扶圆环(25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撑板(34)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垫板(341),所述连接垫板(341)顶面为倾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放置架(4)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L型板(41)以及第一滑板(42),所述第一L型板(41)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二滑板(411)和第三挡板(412),所述第二滑板(411)前侧面与第一挡板(35)后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板(42)滑动安装于第二滑板(411)顶面;
所述第二滑板(411)顶面右端固定安装有第四挡板(413),所述第四挡板(413)左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液压柱(414),所述第三液压柱(414)的输出端与第一滑板(42)右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滑板(42)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滑板(421),所述第三滑板(421)顶面后端垂直安装有第五挡板(422),所述第五挡板(422)后侧面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柱(423),所述第一转动柱(423)的外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板(424),所述转动板(424)前侧面远离第一转动柱(42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部夹持架(43);
所述手部夹持架(43)包括第六挡板(431)以及垂直安装于第六挡板(431)两端的第二夹板(432),所述第二夹板(432)下端固定安装有挤压气囊(433);
所述转动板(424)前侧面开有第四长槽(4241),所述第四长槽(4241)内滑动安装有连接滑块(4242),所述连接滑块(4242)前侧面开有第四转动孔(4243),所述第四转动孔(4243)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柱(4244),所述第二转动柱(4244)后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圆盘(4245),所述第二转动柱(4244)固定安装于第二圆盘(4245)前侧面的边缘;
所述第二圆盘(4245)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转动柱(4246),所述第三转动柱(4246)远离第二圆盘(4245)的一端电连接有第二电机(4247),所述第二电机(4247)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U型板(4248),所述第二U型板(4248)右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L型板(4249),所述第二L型板(4249)远离第二U型板(4248)的一端与第五挡板(422)固定连接。
CN202210016393.XA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Active CN1144048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6393.XA CN114404881B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6393.XA CN114404881B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4881A true CN114404881A (zh) 2022-04-29
CN114404881B CN114404881B (zh) 2023-08-29

Family

ID=81270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6393.XA Active CN114404881B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4881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33459A (ko) * 2012-05-29 2013-12-09 연세대학교 원주산학협력단 상하지 로봇재활훈련 시스템
CN107997861A (zh) * 2016-10-27 2018-05-08 韩国机器人和融合研究院 神经系统疾病及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用手部康复装置
CN207838133U (zh) * 2018-01-18 2018-09-11 张圳平 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椅
CN208260069U (zh) * 2018-05-21 2018-12-21 张飞 一种骨科用康复训练装置
CN210114780U (zh) * 2019-04-04 2020-02-28 刘艳君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111111105A (zh) * 2020-01-20 2020-05-08 山西医科大学 一种防血流滞缓的下肢康复锻炼装置
US20200171347A1 (en) * 2018-12-03 2020-06-04 Peigen Jiang Stationary bike
CN112402905A (zh) * 2020-11-19 2021-02-26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20210060406A1 (en) * 2018-11-14 2021-03-04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mmersive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ystem
WO2021096128A1 (ko) * 2019-11-15 2021-05-20 에이치로보틱스 주식회사 상지 및 하지용 재활 운동 장치
CN213346650U (zh) * 2020-07-14 2021-06-04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训练装置
CN213724663U (zh) * 2020-12-02 2021-07-20 乳山市人民医院 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
CN214074885U (zh) * 2020-11-23 2021-08-31 刘丽霞 一种便于移动的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
CN113491861A (zh) * 2021-07-15 2021-10-12 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肢康复工作站
CN113662762A (zh) * 2021-08-03 2021-11-19 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3730195A (zh) * 2021-10-08 2021-12-0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互联网控制用的骨科康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33459A (ko) * 2012-05-29 2013-12-09 연세대학교 원주산학협력단 상하지 로봇재활훈련 시스템
CN107997861A (zh) * 2016-10-27 2018-05-08 韩国机器人和融合研究院 神经系统疾病及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用手部康复装置
CN207838133U (zh) * 2018-01-18 2018-09-11 张圳平 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椅
CN208260069U (zh) * 2018-05-21 2018-12-21 张飞 一种骨科用康复训练装置
US20210060406A1 (en) * 2018-11-14 2021-03-04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mmersive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ystem
US20200171347A1 (en) * 2018-12-03 2020-06-04 Peigen Jiang Stationary bike
CN210114780U (zh) * 2019-04-04 2020-02-28 刘艳君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WO2021096128A1 (ko) * 2019-11-15 2021-05-20 에이치로보틱스 주식회사 상지 및 하지용 재활 운동 장치
CN111111105A (zh) * 2020-01-20 2020-05-08 山西医科大学 一种防血流滞缓的下肢康复锻炼装置
CN213346650U (zh) * 2020-07-14 2021-06-04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训练装置
CN112402905A (zh) * 2020-11-19 2021-02-26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14074885U (zh) * 2020-11-23 2021-08-31 刘丽霞 一种便于移动的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
CN213724663U (zh) * 2020-12-02 2021-07-20 乳山市人民医院 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
CN113491861A (zh) * 2021-07-15 2021-10-12 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肢康复工作站
CN113662762A (zh) * 2021-08-03 2021-11-19 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3730195A (zh) * 2021-10-08 2021-12-0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互联网控制用的骨科康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4881B (zh)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64612B (zh) 自行车
CN114404881A (zh)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01239308Y (zh) 偏瘫康复健身器
CN213250930U (zh) 一种用于神经内科下肢护理训练装置
CN217187710U (zh) 一种老年康复护理用腿部锻炼装置
CN216319798U (zh) 气阻力源三头训练器设备
CN213100629U (zh) 一种带有陀螺仪的健身车
CN208325505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
CN111790101B (zh) 一种可调脚踏器的脚踏健身车
CN206152191U (zh) 一种动感健身单车
CN210751099U (zh) 渐进式上下肢两用康复训练器
CN208007165U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
CN208576641U (zh) 一种可调节使用面积的自行车鞍座
CN206327484U (zh) 一种平衡车
CN206087084U (zh) 一种儿童平衡车
CN215938902U (zh) 一种可方便更换弹簧的弹簧拉力器
CN220483495U (zh) 一种全身运动的健身自行车
CN209581725U (zh) 一种前后轮距离可调节的自行车车架
CN204846139U (zh) 一种自行车车座的安装机构
CN21055529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动自行车座椅
CN209956144U (zh) 一种两用学步滑板车
CN213555158U (zh) 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CN209617352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滑步车支撑装置
CN219790423U (zh) 一种升降可调节的电动车车把结构
CN219001860U (zh) 一种可调节脚踏板的水阻划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