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1210A - 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1210A
CN114401210A CN202210015154.2A CN202210015154A CN114401210A CN 114401210 A CN114401210 A CN 114401210A CN 202210015154 A CN202210015154 A CN 202210015154A CN 114401210 A CN114401210 A CN 114401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testing
computer
incident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51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01210B (zh
Inventor
黄襄临
杨原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151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1210B/zh
Priority to TW111106992A priority patent/TWI8076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1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1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01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1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具有空中下载技术的电脑;提供测试用屏蔽盒,测试用屏蔽盒连接电脑,且测试用屏蔽盒内具有假体模块;摆放穿戴式装置于假体模块上;以及封闭测试用屏蔽盒。其中,穿戴式装置具有自动测试模式,自动测试模式控制穿戴式装置主动发射入射波,当入射波入射至假体模块而产生反射波后,接收到反射波的穿戴式装置将主动透过空中下载技术与电脑连线并执行量测作业。

Description

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穿戴式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提升,越来越多穿戴式装置的使用导致无线通信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加以数据传输速率越来越高的必然趋势下,60GHz频段的无线短距通信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未来无线通信技术中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
现有的穿戴式装置中,以手表为例,内建有如近距离无线通信(NFC)天线,无线网络(Wi-Fi)天线,长期演进(LTE)天线等天线装置。为了测试这些天线的发送及接收效能,于有些测试项目中,如误差向量幅度(Error Vector Magnitude,EVM)测试,会将手表放在测试用屏蔽盒(Shielding Box)中进行量测。
于产线中进行测试的穿戴式装置的数量每日可逹数百台计,其需要透过测试人员手动操作穿戴式装置,使穿戴式装置处于测试模式后,再将穿戴式装置摆放于测试用屏蔽盒的治具上。随后,在确认穿戴式装置与具有空中下载技术的电脑完成连线后,关闭测试用屏蔽盒,测试人员手动操作电脑以使穿戴式装置于测试用屏蔽盒的内部进行相关的量测作业。
由于现有针对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流程中,无论是使穿戴式装置处于测试状态,或是使穿戴式装置于测试用屏蔽盒的内部进行相关的量测作业,皆须由测试人员手动操作才得以完成,导致测试步骤过于繁杂且测试时间也过长,难以快速完成穿戴式装置的测试作业。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使其不仅可改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工站的测试效率,还能简省测试时间并减少产线测试人员的疲备感,乃为此一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其能够解决现有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流程中,无论是使穿戴式装置处于测试状态或是使穿戴式装置于测试用屏蔽盒的内部进行相关的量测作业,皆须由测试人员手动操作才得以完成,导致测试步骤过于繁杂且测试时间也过长,难以快速完成穿戴式装置的测试作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具有空中下载技术的电脑;
提供测试用屏蔽盒,测试用屏蔽盒连接电脑,且测试用屏蔽盒内具有假体模块;
摆放穿戴式装置于假体模块上;以及
封闭测试用屏蔽盒;
其中,穿戴式装置具有自动测试模式,自动测试模式控制穿戴式装置主动发射入射波,当入射波入射至假体模块而产生反射波后,接收到反射波的穿戴式装置将主动透过空中下载技术与电脑连线并执行量测作业。
于本申请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中,于封闭测试用屏蔽盒的步骤前,更包含下列步骤:
由穿戴式装置辨识反射波的数值是否处于特定值;
若是,则穿戴式装置发射信号通知电脑可进行量测;
若否,则穿戴式装置持续发射入射波。
于本申请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中,反射波的数值的特定值的范围为入射波的数值的75%~85%。
于本申请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中,反射波的数值的特定值为入射波的数值的80%。
于本申请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中,穿戴式装置具有毫米波收发器,毫米波收发器用于发射入射波及接收反射波。
于本申请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中,穿戴式装置在与电脑连线量测前持续发射入射波。
于本申请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中,测试用屏蔽盒具有治具,假体模块为治具的一部份。
于本申请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中,测试用屏蔽盒具有伸缩油压管,伸缩油压管用以控制治具的进出,使测试用屏蔽盒处于开启状态或封闭状态。
于本申请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中,电脑具有显示屏幕,显示屏幕用于显示测试人员的操作指示。
于本申请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中,穿戴式装置搭载多个天线装置,多个天线装置包含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无线网络天线、及长期演进天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穿戴式装置可透过自动测试模式主动发射入射波与接收反射波并进行辨识,且穿戴式装置可进一步于满足特定条件下主动透过空中下载技术与电脑连线并进行量测,故本申请除了能够有效提升个别穿戴式装置的测试速度外,还能改善测试工站的整体测试效率,从而进一步减少产线测试人员的等待时间与操作疲备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的步骤图。
图2为本申请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中,由穿戴式装置辨识反射波的数值是否处于特定值的步骤图。
图3为本申请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所具有的测试用屏蔽盒处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所具有的测试用屏蔽盒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穿戴式装置摆放于假体模块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的步骤图,图3为本申请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所具有的测试用屏蔽盒处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所具有的测试用屏蔽盒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1、图3及图4,本申请的一种穿戴式装置400的测试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110:提供具有空中下载技术的电脑200;
步骤120:提供测试用屏蔽盒300;测试用屏蔽盒300连接电脑200,且测试用屏蔽盒300内具有假体模块310;
步骤130:摆放穿戴式装置400于假体模块310上;以及
步骤140:封闭测试用屏蔽盒300。
其中,本申请的穿戴式装置400在不被测试人员多次按压操作的情况下即具有自动测试模式。自动测试模式控制穿戴式装置400主动发射入射波I,当入射波I入射至假体模块310而产生反射波R后,接收到反射波R的穿戴式装置400将依据自动测试模式的默认指令,主动透过空中下载技术与电脑200连线并执行量测作业。此外,测试用屏蔽盒300与电脑20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包含实体网络、通用端口等有线连接方式,或是无线网络、射频讯号等无线连接方式,但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图2为本申请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中,由穿戴式装置辨识反射波的数值是否处于特定值的步骤图。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穿戴式装置400的测试方法中,于执行步骤140的封闭测试用屏蔽盒300的步骤前,更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131:由穿戴式装置400辨识反射波R的数值是否处于特定值;
步骤132:若是,则穿戴式装置400发射信号通知电脑200可进行量测;
步骤133:若否,则穿戴式装置400持续发射入射波I。
于实施例中,反射波R的数值的特定值的范围为入射波I的数值的75%~85%。于较佳实施例中,反射波R的数值的特定值为入射波I的数值的80%。
详细而言,因穿戴式装置400的测试乃是模拟将穿戴式装置400配戴于人体时,其所发射的各式波长是否可符合相关需求,且在不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情况下稳定地进行数据讯号的传递,故穿戴式装置400所摆放的假体模块310即是用于模拟人体,其具有仿真于人体手腕的介质材料。
图5为本申请穿戴式装置摆放于假体模块上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穿戴式装置400摆放于假体模块310上且穿戴式装置400主动发射入射波I,使得所发射的入射波I接触到假体模块310时,因入射波I原本通过的空气介质转变为仿真于人体手腕的介质材料,故根据斯涅尔定律(Snell's Law),会有部份的反射波R产生。其中,因人体中的大部分物质都是水(水在摄氏20度1大气压时的介电常数约为80),介电常数很高,而假体模块310具有仿真于人体手腕的介质材料,故可定义当反射波R的数值为入射波I的数值的75%~85%之间时,便能使自动测试模式判断为已确实将穿戴式装置400摆放于假体模块310上,从而让自动测试模式指示穿戴式装置400发射信号通知电脑200可进行后续的量测作业。
反之,若穿戴式装置400辨识反射波R的数值没有落在入射波I的数值的75%~85%之间,则自动测试模式便会判断未将穿戴式装置400摆放于假体模块310上。此时,穿戴式装置400尚未准备好进行后续的量测作业,自动测试模式指示穿戴式装置400持续发射入射波I。
较佳地,如图5所示,穿戴式装置400内建有毫米波收发器410。毫米波收发器410用于发射入射波I及接收反射波R,但并非以此作为限制。换言之,于其他实施例中,穿戴式装置400亦可透过其他类型的波长收发器来发射入射波I及接收反射波R。此外,穿戴式装置400亦可搭载多个天线装置,多个天线装置包含近距离无线通信(NFC)天线,无线网络(Wi-Fi)天线,及长期演进(LTE)天线等,但同样并非以此作为限制。
由于本申请的穿戴式装置400具有的自动测试模式可在不需要测试人员多次按压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穿戴式装置400主动发射入射波I,故穿戴式装置400在与电脑200连线量测前将主动且持续地发射入射波I,直到穿戴式装置400辨识反射波R的数值处于前述特定值的范围并发射信号通知电脑200可进行量测后,才会停止入射波I的发射。也就是说,透过使穿戴式装置400搭载的自动测试模式,可让测试人员在不多次按压操作穿戴式装置400的情况下便可进行穿戴式装置的测试,这将使得穿戴式装置400在测试与包装阶段皆不会有人为使用过的痕迹,让使用者在入手穿戴式装置400时可见到完整的出厂预设状态。
如图3及图5所示,于本申请中,测试用屏蔽盒300具有治具320,假体模块310为治具320的一部份且位于治具320的上方。其中,因穿戴式装置400乃是摆放于假体模块310上且与假体模块310有接触,故由穿戴式装置400主动发射的入射波I会有部分穿透假体模块310后再被治具320反射,导致由治具320反射的反射波R的数值极小,而不会处于入射波I的数值的75%~85%之间。也就是说,由治具320反射的反射波R的数值会被辨识为未落在特定值的范围,治具320所反射的反射波R并不会对穿戴式装置400辨识造成影响。
请再次参阅图3,于本申请中,测试用屏蔽盒300具有伸缩油压管330。伸缩油压管330的伸出或缩回可用以控制治具320的进出,从而使测试用屏蔽盒300处于开启状态或封闭状态。需说明的是,于本申请中,测试用屏蔽盒300乃是用导电或导磁材料所制成的屏蔽体,其为用于抑制辐射干扰的金属体,可为待测试的无线通信设备提供一个无干扰的测试环境,因而当测试用屏蔽盒300处于封闭状态时,即表示穿戴式装置400处于不会被干扰的测试环境。
如图3及图4所示,于较佳实施例中,电脑200具有显示屏幕210。显示屏幕210用于显示测试人员的操作指示,使测试人员可依据显示屏幕210上的操作指示手动进行测试用屏蔽盒300的开启或关闭。也就是说,于本申请中,测试人员仅会手动操作将穿戴式装置400摆放于假体模块310上、关闭测试用屏蔽盒300、及开启测试用屏蔽盒300等动作,免去了多次按压操作穿戴式装置400、操作电脑200与穿戴式装置400连线等动作。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中,由于穿戴式装置400可透过自动测试模式主动发射入射波I与接收反射波R并进行辨识,且穿戴式装置400可在辨识反射波R于满足特定条件下主动透过空中下载技术与电脑200连线并进行量测,故本申请免去了测试人员多次按压操作穿戴式装置400、操作电脑200与穿戴式装置400连线等动作,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个别穿戴式装置400的测试速度外,还能改善穿戴式装置400的测试工站的整体测试效率,从而进一步减少产线测试人员的等待时间与操作疲备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具有空中下载技术的电脑;
提供测试用屏蔽盒,所述测试用屏蔽盒连接所述电脑,且所述测试用屏蔽盒内具有假体模块;
摆放穿戴式装置于所述假体模块上;以及
封闭所述测试用屏蔽盒;
其中,所述穿戴式装置具有自动测试模式,所述自动测试模式控制所述穿戴式装置主动发射入射波,当所述入射波入射至所述假体模块而产生反射波后,接收到所述反射波的所述穿戴式装置将主动透过空中下载技术与所述电脑连线并执行量测作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封闭所述测试用屏蔽盒的步骤前,更包含下列步骤:
由所述穿戴式装置辨识所述反射波的数值是否处于特定值;
若是,则所述穿戴式装置发射信号通知所述电脑可进行量测;
若否,则所述穿戴式装置持续发射所述入射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波的所述数值的所述特定值的范围为所述入射波的数值的75%~8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波的所述数值的所述特定值为所述入射波的所述数值的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装置具有毫米波收发器,所述毫米波收发器用于发射所述入射波及接收所述反射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装置在与所述电脑连线量测前持续发射所述入射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用屏蔽盒具有治具,所述假体模块为所述治具的一部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用屏蔽盒具有伸缩油压管,所述伸缩油压管用以控制所述治具的进出,使所述测试用屏蔽盒处于开启状态或封闭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具有显示屏幕,所述显示屏幕用于显示测试人员的操作指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装置搭载多个天线装置,所述多个天线装置包含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无线网络天线、及长期演进天线。
CN202210015154.2A 2022-01-07 2022-01-07 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 Active CN114401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5154.2A CN114401210B (zh) 2022-01-07 2022-01-07 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
TW111106992A TWI807654B (zh) 2022-01-07 2022-02-25 穿戴式裝置的測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5154.2A CN114401210B (zh) 2022-01-07 2022-01-07 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1210A true CN114401210A (zh) 2022-04-26
CN114401210B CN114401210B (zh) 2023-08-15

Family

ID=81229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5154.2A Active CN114401210B (zh) 2022-01-07 2022-01-07 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1210B (zh)
TW (1) TWI807654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32162A1 (en) * 2009-08-10 2011-02-10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Antenna testing device and antenna tes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204789659U (zh) * 2015-04-03 2015-11-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屏蔽测试装置
CN105162929A (zh) * 2015-08-31 2015-12-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系统及其应用的测试装置
CN206181711U (zh) * 2016-11-15 2017-05-1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操控内部被测设备的屏蔽盒
JP2018096739A (ja) * 2016-12-09 2018-06-21 イノワイアレス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無線端末テスト用シールドボックス
CN108226584A (zh) * 2016-12-09 2018-06-29 创新无线通讯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测试用屏蔽盒
CN210430098U (zh) * 2019-07-19 2020-04-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体域网的穿戴式纽扣天线
CN211653005U (zh) * 2020-01-16 2020-10-09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测试装置
CN211802469U (zh) * 2020-02-27 2020-10-3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自动测试装置
CN213689776U (zh) * 2020-09-10 2021-07-1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治具及WiFi模块天线耦合测试治具
CN113729669A (zh) * 2021-10-14 2021-12-03 湖南可孚芯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pg脉搏波模拟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5658B (zh) * 2012-09-19 2016-05-04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装置的信号测试系统及其信号测试方法
CN103414526B (zh) * 2013-07-24 2016-08-10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射频指标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204258820U (zh) * 2014-12-11 2015-04-08 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Zigbee射频测试系统
TWI678541B (zh) * 2018-07-31 2019-12-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測試系統及測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32162A1 (en) * 2009-08-10 2011-02-10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Antenna testing device and antenna tes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204789659U (zh) * 2015-04-03 2015-11-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屏蔽测试装置
CN105162929A (zh) * 2015-08-31 2015-12-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系统及其应用的测试装置
CN206181711U (zh) * 2016-11-15 2017-05-1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操控内部被测设备的屏蔽盒
JP2018096739A (ja) * 2016-12-09 2018-06-21 イノワイアレス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無線端末テスト用シールドボックス
CN108226584A (zh) * 2016-12-09 2018-06-29 创新无线通讯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测试用屏蔽盒
CN210430098U (zh) * 2019-07-19 2020-04-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体域网的穿戴式纽扣天线
CN211653005U (zh) * 2020-01-16 2020-10-09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测试装置
CN211802469U (zh) * 2020-02-27 2020-10-3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自动测试装置
CN213689776U (zh) * 2020-09-10 2021-07-1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治具及WiFi模块天线耦合测试治具
CN113729669A (zh) * 2021-10-14 2021-12-03 湖南可孚芯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pg脉搏波模拟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1210B (zh) 2023-08-15
TWI807654B (zh) 2023-07-01
TW202224257A (zh) 2022-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4526B (zh) 一种无线射频指标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03731219B (zh) 一种蓝牙成品的性能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7566053A (zh) 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4258820U (zh) 一种Zigbee射频测试系统
CN108777600A (zh) 一种无线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1166067B (zh) Cdma移动终端辐射杂散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3532646B (zh) 一种适用于lte系统的基站射频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
CN202949431U (zh) 一种手机射频互操作性测试系统
CN108055092A (zh) 蓝牙信号调整方法、装置、测试终端、系统及可读介质
CN107944312B (zh) 一种rfid读写器接收灵敏度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849592A (zh) 一种射电望远镜宽带电磁屏蔽效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05681429U (zh) 一种直放站下行反射互调信号的测试装置
TWI647460B (zh) 無線通信裝置空中傳輸量測系統
CN203368490U (zh) 一种无线射频指标的测试系统
CN110514907B (zh) 无线通信装置空中传输量测系统
CN114401210A (zh) 穿戴式装置的测试方法
CN101415194A (zh) 网卡耦合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011943A (zh) 电子产品调试设备的调试方法和装置
US11990928B2 (en) SAR measurement for a combined 5G and LTE RF device
CN103532601A (zh) 多天线tdd系统的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04613328U (zh) 一种射电望远镜宽带电磁屏蔽效能检测系统
CN113346963A (zh) 基于5g信号的车载无线通信产品电磁抗扰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3199943B (zh) 射频读卡器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4902508A (zh) 一种无线终端的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KR101237490B1 (ko) 이동통신용 알에프시스템의 성능분석 및 자가진단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