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99973A - 基于环境感知的自适应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基于环境感知的自适应显示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99973A CN114399973A CN202210020973.6A CN202210020973A CN114399973A CN 114399973 A CN114399973 A CN 114399973A CN 202210020973 A CN202210020973 A CN 202210020973A CN 114399973 A CN114399973 A CN 1143999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user
- display screen
- environment
-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36760 body temperatur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21 heart beat frequenc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63385 Intellectualis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00 overflow downdraw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10001267 Protein Subunit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6 consolid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23 defe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5—Fusion techniqu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being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环境感知的自适应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环境感知部、用户感知部、数据融合部和适应显示部;所述环境感知部,配置用于感知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环境物理数据和环境图像数据;所述环境物理数据包括:环境温度和环境光照强度;所述用户感知部,配置用于基于用户输入,感知用户数据。其通过环境感知和用户感知,再基于感知到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以调整显示屏的运行,实现了显示屏的智能化自适应调整,优化了用户体验,同时基于软件的调整方法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环境感知的自适应显示屏。
背景技术
显示器(display,screen)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它可以分为CRT、LCD等多种类型。
近年来,随着LED显示屏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的提高,LED大屏幕已经在商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用于显示图片,文字,视频等等信息。LED显示屏是由发光二极管和显示驱动芯片组成的大尺寸平板显示器件。显示驱动芯片用于接收来自系统的数字图像信息,驱动显示屏上的二极管点亮,实现图像或视频的显示。故而显示驱动芯片对显示屏的显示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显示效果,LED驱动芯片的设计中需要解决显示中两个关键的问题,低灰白平衡色偏和首行偏暗。
而通过设计驱动芯片来进行色彩补偿,一方面除了成本高昂以外,另一方面这种驱动芯片的适应性较低,无法适应不同环境的需要。
专利号为CN201811327531.6A提供了一种像素补偿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所述显示屏待显示的至少一帧图像进行像素值采样,得到目标采样数据;将包括所述目标采样数据的上报数据发送至补偿装置,所述上报数据用于供所述补偿装置在基于所述目标采样数据,确定所述显示屏的老化时长后,基于所述老化时长确定像素补偿数据;在接收所述补偿装置发送的像素补偿数据后,基于所述像素补偿数据对所述显示屏待显示的目标帧图像进行像素补偿。本发明实现了对显示屏老化的补偿。
其虽然通过一种软件补偿算法实现了显示屏的像素补偿,但其补偿效率低,且仅限于老化的显示屏补偿,适用性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环境感知的自适应显示屏,其通过环境感知和用户感知,再基于感知到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以调整显示屏的运行,实现了显示屏的智能化自适应调整,优化了用户体验,同时基于软件的调整方法降低了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环境感知的自适应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环境感知部、用户感知部、数据融合部和适应显示部;所述环境感知部,配置用于感知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环境物理数据和环境图像数据;所述环境物理数据包括:环境温度和环境光照强度;所述用户感知部,配置用于基于用户输入,感知用户数据;所述用户数据包括:用户设置数据、用户习惯数据和用户生理数据;所述数据融合部,配置用于使用预设的数据融合模型将环境数据和用户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以得到数据融合结果;所述适应显示部,配置用于使用预设的显示优化模型,基于得到的数据融合结果,生成显示控制数据,控制显示屏的显示,以完成自适应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感知部包括:图像感知部和传感器感知部;所述图像感知部为一个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以显示屏为圆点中心,以设定值为半径的圆周区域内的周围图像数据;所述传感器感知部包括:温度传感器组和光照强度传感器组;所述温度传感器组配置用于获取环境温度;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组配置用于获取环境光照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感知部包括:用户设置记录部、用户行为感知部和用户生理感知部;所述用户生理感知部,配置用于实时感知用户的生理数据;所述生理数据包括:心跳次数和体温;所述用户设置记录部,配置用于记录用户设置的显示屏参数,具体包括:亮度、对比度、饱和度、锐化度和横分辨率和纵分辨率;所述用户行为感知部,配置用于实时感知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所述行为习惯数据具体包括:使用时刻、使用时间、使用频率和使用频次。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融合部使用预设的数据融合模型将环境数据和用户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以得到数据融合结果的方法包括:建立数据融合模型的步骤和进行数据融合的步骤;所述建立数据融合模型的步骤包括:分别对环境数据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具体包括:将环境数据中的环境物理数据和环境图像数据进行合并,将用户数据中的用户色彩数据、用户习惯数据和用户生理数据进行合并,分别得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并为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字段添加特征标签;对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字段进行特征分析,选取待用特征;根据所述特征标签和所述待用特征从各个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抽取融合度;基于所述融合度建立数据融合模型;所述进行数据融合的步骤包括:将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每个字段代入到数据融合模型中,生成合并后的字段,所有合并后的字段组成数据融合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融合模型使用如下公式进行表示: 其中,T为环境温度;C为环境光照强度;t为基于环境图像数据得到的图像特征;B为心跳次数;t为体温;A为亮度;B为对比度;C为饱和度;D为锐化度和x为横分辨率和y为纵分辨率;g为使用时刻;G为使用时间;f为使用频率;H为使用频次;S为得到的数据融合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图像数据得到的图像特征使用如下方法得到:通过立体匹配对环境图像数据进行视差计算和深度图提取;基于选定大小窗口对环境图像数据进行轮廓形状特征提取,并进行降维;对环境图像数据进行颜色直方图特征提取,得到颜色特征;对轮廓形状特征和颜色特征进行高斯归一化,得到图像特征。
进一步的,对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字段进行特征分析,选取待用特征之前还包括:剔除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含有空值字段或空值字段的数量超过空字段阈值的样本;利用箱线图结合字段意义的方式去除异常字段;采用平均数、众数或预测值补充空值字段;以及对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进行离散化处理。
进一步的,对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字段进行特征分析,选取待用特征包括:对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字段进行特征衍生,得到数据特征和高维非线性特征;分别计算所述数据特征和所述高维非线性特征的皮尔逊系数;基于所述皮尔逊系数从所述数据特征和所述高维非线性特征中选取待用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适应显示部,使用预设的显示优化模型,基于得到的数据融合结果,生成显示控制数据,控制显示屏的显示,以完成自适应显示的方法包括:生成显示控制数据的步骤和显示控制的步骤;所述生成显示控制数据的步骤包括:将得到的数据融合结果代入到显示优化模型中,计算得到与每个数据融合结果对应的显示控制数据;所述显示控制的步骤包括:按照生成的显示控制数据中每个数据的先手顺序,分别作为亮度、对比度、饱和度、锐化度和横分辨率和纵分辨率,进行显示控制。
本发明的基于环境感知的自适应显示屏,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通过环境感知和用户感知,再基于感知到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以调整显示屏的运行,实现了显示屏的智能化自适应调整,优化了用户体验,同时基于软件的调整方法降低了成本。主要通过以下过程实现:依据环境进行适应性调整: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固件设置的方式来对显示屏的升级,更高级的显示屏往往在估计上有更优化的设计或者更好的材料,但这种方式往往成本要求较高,且无法针对环境变化,不同用户,以及周围环境的图像进行调整,使得其适用性也不高,进一步增加了显示屏的使用成本;而本发明则通过感知用户习惯数据、周围环境数据以此来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实现了显示屏的智能化,提升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同时降低了成本;数据融合:本发明通过数据融合的方式将多种不同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后,再进行显示控制,融合后的数据更能反应周围环境的效果,融合后的数据也降低了数据处理的复杂度,同时本发明所使用的数据融合算法,将多种数据进行融合以生成一个数据融合结果,再在数据融合结果的基础上后续进行计算,以实现显示控制,而不是进行多种不同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了数据融合的效率;显示控制算法:本发明使用数据融合结果后,进一步进行显示控制,提升了显示控制的准确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环境感知的自适应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基于环境感知的自适应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环境感知部、用户感知部、数据融合部和适应显示部;所述环境感知部,配置用于感知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环境物理数据和环境图像数据;所述环境物理数据包括:环境温度和环境光照强度;所述用户感知部,配置用于基于用户输入,感知用户数据;所述用户数据包括:用户设置数据、用户习惯数据和用户生理数据;所述数据融合部,配置用于使用预设的数据融合模型将环境数据和用户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以得到数据融合结果;所述适应显示部,配置用于使用预设的显示优化模型,基于得到的数据融合结果,生成显示控制数据,控制显示屏的显示,以完成自适应显示。
具体的,本发明通过环境感知和用户感知,再基于感知到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以调整显示屏的运行,实现了显示屏的智能化自适应调整,优化了用户体验,同时基于软件的调整方法降低了成本。主要通过以下过程实现:依据环境进行适应性调整: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固件设置的方式来对显示屏的升级,更高级的显示屏往往在估计上有更优化的设计或者更好的材料,但这种方式往往成本要求较高,且无法针对环境变化,不同用户,以及周围环境的图像进行调整,使得其适用性也不高,进一步增加了显示屏的使用成本;而本发明则通过感知用户习惯数据、周围环境数据以此来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实现了显示屏的智能化,提升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同时降低了成本;数据融合:本发明通过数据融合的方式将多种不同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后,再进行显示控制,融合后的数据更能反应周围环境的效果,融合后的数据也降低了数据处理的复杂度,同时本发明所使用的数据融合算法,将多种数据进行融合以生成一个数据融合结果,再在数据融合结果的基础上后续进行计算,以实现显示控制,而不是进行多种不同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了数据融合的效率;显示控制算法:本发明使用数据融合结果后,进一步进行显示控制,提升了显示控制的准确率和效果
实施例2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环境感知部包括:图像感知部和传感器感知部;所述图像感知部为一个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以显示屏为圆点中心,以设定值为半径的圆周区域内的周围图像数据;所述传感器感知部包括:温度传感器组和光照强度传感器组;所述温度传感器组配置用于获取环境温度;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组配置用于获取环境光照强度。
具体的,光照环境中,显示器呈现的颜色有其自身发光和屏幕表面对环境光照的反射光共同决定。利用显示器实际呈色的颜色关系,实验对两个显示器分别在不同的环境光照下的颜色呈现的色域和单色阶调曲线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光照强度的增加,显示器的呈色突出表现为黑场和暗调颜色区域的明度逐渐增加,造成该区域的色域压缩;但白场明度增加较小。各颜色的阶调曲线也表现为在中低明度处的层次压缩。这种色域和阶调层次在暗色调的压缩程度不仅与环境光照强度有关,而且还屏幕本身的黑点光强和屏幕表面对环境光照的反射程度有关。
实施例3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用户感知部包括:用户设置记录部、用户行为感知部和用户生理感知部;所述用户生理感知部,配置用于实时感知用户的生理数据;所述生理数据包括:心跳次数和体温;所述用户设置记录部,配置用于记录用户设置的显示屏参数,具体包括:亮度、对比度、饱和度、锐化度和横分辨率和纵分辨率;所述用户行为感知部,配置用于实时感知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所述行为习惯数据具体包括:使用时刻、使用时间、使用频率和使用频次。
具体的,拍照与显示是目前许多电子设备的必备功能,在电子设备的正面同时设置前置相机以及显示器以满足多种需求,比如自拍、内容显示、触控交互等。
随着人们对手机美感越来越高的要求,全面屏电子设备,比如全面屏手机逐渐成为手机创新的新方向,因为全面屏手机具有极高的屏占比,便于操控,同时具有极富美感的视觉冲击力。当前全面屏电子设备所面临的挑战是前置相机与显示屏之间的冲突,前置相机的存在使得显示屏难以真正意义上充满整个手机正面,以达到较高的屏占比。
将光学模组设置于显示屏背面可以实现全面屏,显示屏位于前方用于显示画面,光学模组接收或发射的光线会经过显示屏,但由于显示屏由多个沿横向和纵向周期性排列的像素单元组成,多个像素单元构成了周期性的像元衍射结构,因此显示屏会对入射的光束产生衍射效应,最终导致设置在显示屏背面的光学模组的投影或者成像质量下降。
实施例4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数据融合部使用预设的数据融合模型将环境数据和用户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以得到数据融合结果的方法包括:建立数据融合模型的步骤和进行数据融合的步骤;所述建立数据融合模型的步骤包括:分别对环境数据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具体包括:将环境数据中的环境物理数据和环境图像数据进行合并,将用户数据中的用户色彩数据、用户习惯数据和用户生理数据进行合并,分别得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并为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字段添加特征标签;对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字段进行特征分析,选取待用特征;根据所述特征标签和所述待用特征从各个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抽取融合度;基于所述融合度建立数据融合模型;所述进行数据融合的步骤包括:将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每个字段代入到数据融合模型中,生成合并后的字段,所有合并后的字段组成数据融合结果。
具体的,多传感数据融合技术的雏形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防部资助的声纳信号理解系统中,正式提出数据融合的概念。多传感数据融合可以将系统中各种类型传感器所提供的同时刻或不同时刻、同形式或不同形式的测量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优化,得到各种数据之间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去除无用和错误的成分,保留正确和有用的成分,把多个传感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互补或冗余数据依据某种准则进行组合,最终实现数据的优化,使之能够准确地反映环境特征,从而使系统获得更优越的性能。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就像人的大脑综合处理信息的过程一样,将各种传感器进行多层次、多空间的信息互补和优化组合处理,最终产生对观测环境的一致性解释。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多源数据进行合理支配与使用,而信息融合的最终目标则是基于各传感器获得的分离观测信息,通过对信息多级别、多方面组合导出更多有用信息。这不仅是利用了多个传感器相互协同操作的优势,而且也综合处理了其它信息源的数据来提高整个传感器系统的智能化。
实施例5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数据融合模型使用如下公式进行表示: 其中,T为环境温度;C为环境光照强度;t为基于环境图像数据得到的图像特征;B为心跳次数;t为体温;A为亮度;B为对比度;C为饱和度;D为锐化度和x为横分辨率和y为纵分辨率;g为使用时刻;G为使用时间;f为使用频率;H为使用频次;S为得到的数据融合结果。
实施例6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环境图像数据得到的图像特征使用如下方法得到:通过立体匹配对环境图像数据进行视差计算和深度图提取;基于选定大小窗口对环境图像数据进行轮廓形状特征提取,并进行降维;对环境图像数据进行颜色直方图特征提取,得到颜色特征;对轮廓形状特征和颜色特征进行高斯归一化,得到图像特征。
具体的,图像特征主要有图像的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和空间关系特征。
颜色特征是一种全局特征,描述了图像或图像区域所对应的景物的表面性质;纹理特征也是一种全局特征,它也描述了图像或图像区域所对应景物的表面性质;形状特征有两类表示方法,一类是轮廓特征,另一类是区域特征,图像的轮廓特征主要针对物体的外边界,而图像的区域特征则关系到整个形状区域;空间关系特征,是指图像中分割出来的多个目标之间的相互的空间位置或相对方向关系,这些关系也可分为连接/邻接关系、交叠/重叠关系和包含/包容关系等。
纹理特征也是一种全局特征,它也描述了图像或图像区域所对应景物的表面性质。但由于纹理只是一种物体表面的特性,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物体的本质属性,所以仅仅利用纹理特征是无法获得高层次图像内容的。与颜色特征不同,纹理特征不是基于像素点的特征,它需要在包含多个像素点的区域中进行统计计算。
形状特征有两类表示方法,一类是轮廓特征,另一类是区域特征。图像的轮廓特征主要针对物体的外边界,而图像的区域特征则关系到整个形状区域。
所谓空间关系,是指图像中分割出来的多个目标之间的相互的空间位置或相对方向关系,这些关系也可分为连接/邻接关系、交叠/重叠关系和包含/包容关系等。通常空间位置信息可以分为两类:相对空间位置信息和绝对空间位置信息。前一种关系强调的是目标之间的相对情况,如上下左右关系等,后一种关系强调的是目标之间的距离大小以及方位。
实施例7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字段进行特征分析,选取待用特征之前还包括:剔除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含有空值字段或空值字段的数量超过空字段阈值的样本;利用箱线图结合字段意义的方式去除异常字段;采用平均数、众数或预测值补充空值字段;以及对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进行离散化处理。
具体的,数据整合是共享或者合并来自于两个或者更多应用的数据,创建一个具有更多功能的企业应用的过程。传统的商业应用有很强的面向对象性——即他们依靠持续的数据结构为商业实体和过程建模。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逻辑方式是通过数据共享或合并进行整合,而其他情况下,来自于一个应用的数据可能是重新构造才能和另一个应用的数据结构匹配,然后被直接写进另一个数据库。
实施例8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字段进行特征分析,选取待用特征包括:对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字段进行特征衍生,得到数据特征和高维非线性特征;分别计算所述数据特征和所述高维非线性特征的皮尔逊系数;基于所述皮尔逊系数从所述数据特征和所述高维非线性特征中选取待用特征。
实施例9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适应显示部,使用预设的显示优化模型,基于得到的数据融合结果,生成显示控制数据,控制显示屏的显示,以完成自适应显示的方法包括:生成显示控制数据的步骤和显示控制的步骤;所述生成显示控制数据的步骤包括:将得到的数据融合结果代入到显示优化模型中,计算得到与每个数据融合结果对应的显示控制数据;所述显示控制的步骤包括:按照生成的显示控制数据中每个数据的先手顺序,分别作为亮度、对比度、饱和度、锐化度和横分辨率和纵分辨率,进行显示控制。
实施例10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及有关说明,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来完成,即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单元或者步骤再分解或者组合,例如,上述实施例的单元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单元功能。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单元、步骤的名称,仅仅是为了区分各个单元或者步骤,不视为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存储装置、处理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及有关说明,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够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软件单元、方法步骤对应的程序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为了清楚地说明电子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电子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术语“第一”、“另一部分”等是配置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配置用于描述或表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单元/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单元/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标记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配置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基于环境感知的自适应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环境感知部、用户感知部、数据融合部和适应显示部;所述环境感知部,配置用于感知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环境物理数据和环境图像数据;所述环境物理数据包括:环境温度和环境光照强度;所述用户感知部,配置用于基于用户输入,感知用户数据;所述用户数据包括:用户设置数据、用户习惯数据和用户生理数据;所述数据融合部,配置用于使用预设的数据融合模型将环境数据和用户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以得到数据融合结果;所述适应显示部,配置用于使用预设的显示优化模型,基于得到的数据融合结果,生成显示控制数据,控制显示屏的显示,以完成自适应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感知部包括:图像感知部和传感器感知部;所述图像感知部为一个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以显示屏为圆点中心,以设定值为半径的圆周区域内的周围图像数据;所述传感器感知部包括:温度传感器组和光照强度传感器组;所述温度传感器组配置用于获取环境温度;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组配置用于获取环境光照强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感知部包括:用户设置记录部、用户行为感知部和用户生理感知部;所述用户生理感知部,配置用于实时感知用户的生理数据;所述生理数据包括:心跳次数和体温;所述用户设置记录部,配置用于记录用户设置的显示屏参数,具体包括:亮度、对比度、饱和度、锐化度和横分辨率和纵分辨率;所述用户行为感知部,配置用于实时感知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所述行为习惯数据具体包括:使用时刻、使用时间、使用频率和使用频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部使用预设的数据融合模型将环境数据和用户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以得到数据融合结果的方法包括:建立数据融合模型的步骤和进行数据融合的步骤;所述建立数据融合模型的步骤包括:分别对环境数据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具体包括:将环境数据中的环境物理数据和环境图像数据进行合并,将用户数据中的用户色彩数据、用户习惯数据和用户生理数据进行合并,分别得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并为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字段添加特征标签;对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字段进行特征分析,选取待用特征;根据所述特征标签和所述待用特征从各个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抽取融合度;基于所述融合度建立数据融合模型;所述进行数据融合的步骤包括:将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每个字段代入到数据融合模型中,生成合并后的字段,所有合并后的字段组成数据融合结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图像数据得到的图像特征使用如下方法得到:通过立体匹配对环境图像数据进行视差计算和深度图提取;基于选定大小窗口对环境图像数据进行轮廓形状特征提取,并进行降维;对环境图像数据进行颜色直方图特征提取,得到颜色特征;对轮廓形状特征和颜色特征进行高斯归一化,得到图像特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字段进行特征分析,选取待用特征之前还包括:剔除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含有空值字段或空值字段的数量超过空字段阈值的样本;利用箱线图结合字段意义的方式去除异常字段;采用平均数、众数或预测值补充空值字段;以及对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进行离散化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字段进行特征分析,选取待用特征包括:对所述环境数据合并表和用户数据合并表中的字段进行特征衍生,得到数据特征和高维非线性特征;分别计算所述数据特征和所述高维非线性特征的皮尔逊系数;基于所述皮尔逊系数从所述数据特征和所述高维非线性特征中选取待用特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应显示部,使用预设的显示优化模型,基于得到的数据融合结果,生成显示控制数据,控制显示屏的显示,以完成自适应显示的方法包括:生成显示控制数据的步骤和显示控制的步骤;所述生成显示控制数据的步骤包括:将得到的数据融合结果代入到显示优化模型中,计算得到与每个数据融合结果对应的显示控制数据;所述显示控制的步骤包括:按照生成的显示控制数据中每个数据的先手顺序,分别作为亮度、对比度、饱和度、锐化度和横分辨率和纵分辨率,进行显示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20973.6A CN114399973B (zh) | 2022-01-10 | 2022-01-10 | 基于环境感知的自适应显示屏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20973.6A CN114399973B (zh) | 2022-01-10 | 2022-01-10 | 基于环境感知的自适应显示屏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99973A true CN114399973A (zh) | 2022-04-26 |
CN114399973B CN114399973B (zh) | 2023-05-26 |
Family
ID=81230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20973.6A Active CN114399973B (zh) | 2022-01-10 | 2022-01-10 | 基于环境感知的自适应显示屏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99973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32455A (zh) * | 2014-10-27 | 2016-06-01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屏幕亮度自动调节系统及方法 |
US20180005007A1 (en) * | 2017-06-06 | 2018-01-04 |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CN108989538A (zh) * | 2017-06-02 | 2018-12-11 | 广东野光源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终端 |
CN110838279A (zh) * | 2018-08-16 | 2020-02-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
CN111033606A (zh) * | 2017-08-31 | 2020-04-17 | 索尼公司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
CN112908272A (zh) * | 2021-01-22 | 2021-06-04 |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显示屏 |
CN113763856A (zh) * | 2021-07-19 | 2021-12-07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环境光照强度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2022
- 2022-01-10 CN CN202210020973.6A patent/CN1143999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32455A (zh) * | 2014-10-27 | 2016-06-01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屏幕亮度自动调节系统及方法 |
CN108989538A (zh) * | 2017-06-02 | 2018-12-11 | 广东野光源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终端 |
US20180005007A1 (en) * | 2017-06-06 | 2018-01-04 |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CN111033606A (zh) * | 2017-08-31 | 2020-04-17 | 索尼公司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
CN110838279A (zh) * | 2018-08-16 | 2020-02-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
CN112908272A (zh) * | 2021-01-22 | 2021-06-04 |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显示屏 |
CN113763856A (zh) * | 2021-07-19 | 2021-12-07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环境光照强度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99973B (zh) | 2023-05-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51124B (zh) | 基于景深的图像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电子装置 | |
Yu et al. | Fast single image fog removal using edge-preserving smoothing | |
CN109961406A (zh) |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03400150B (zh) | 一种基于移动平台进行道路边缘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 |
EP2639761B1 (en) | Depth information generator, depth information generation method, and stereoscopic image converter | |
KR101690297B1 (ko) | 영상 변환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 |
US6504942B1 (en)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face-like region and observer tracking display | |
JP2015156607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110349093B (zh) | 基于多级沙漏结构的单幅图像去雾模型构建及去雾方法 | |
CN101287142A (zh) | 基于双向跟踪和特征点修正的平面视频转立体视频的方法 | |
US20230013451A1 (en) | Information pushing method in vehicle driving scene and related apparatus | |
CN101651772A (zh) | 一种基于视觉注意的视频感兴趣区域的提取方法 | |
CN110189294A (zh) | 基于深度可信度分析的rgb-d图像显著性检测方法 | |
CN109741285B (zh) | 一种水下图像数据集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 |
CN113139557B (zh) | 一种基于二维多元经验模态分解的特征提取方法 | |
Kuo et al. | Depth estimation from a monocular view of the outdoors | |
CN112684892A (zh) | 一种增强现实弹药识别眼镜-手柄连携系统 | |
KR101731113B1 (ko) | 2d-3d 영상 변환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 |
US11205405B2 (en) | Content arrangements on mirrored displays | |
CN103632131A (zh) | 用于提取对象的设备和方法 | |
US10586392B2 (en) |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foveated rendering | |
CN107025636B (zh) | 结合深度信息的图像去雾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装置 | |
CN113923423A (zh) | 调整ar眼镜视图色彩的方法和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
CN114399973B (zh) | 基于环境感知的自适应显示屏 | |
US20240087247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 for rendering of virtual objec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3rd Floor, No. 10 Cangwu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233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Xinxiang Micro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00233 floor 7, building 31, No. 680, Guiping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Xinxiang Micro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