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96719A - 静压调节组件及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静压调节组件及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96719A
CN114396719A CN202111572255.1A CN202111572255A CN114396719A CN 114396719 A CN114396719 A CN 114396719A CN 202111572255 A CN202111572255 A CN 202111572255A CN 114396719 A CN114396719 A CN 114396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guide
static pressure
air
fluid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22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韦志
何伟光
陈佳君
庄义创
甘朝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5722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967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96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67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24F2013/247Active noise-suppre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一种静压调节组件及空调机组。其中静压调节组件包括壳体及导流机构,壳体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及调节腔,流体通过调节腔由进风口向出风口导出,导流机构包括驱动件及多个导流件,相邻导流件之间具有啮合结构,多个导流件设置于调节腔内,驱动件驱动一个导流件转动,以使流体向导流件外侧的调节腔导出。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导流机构对流体进行导流,使一个驱动件带动多个导流件啮合传动的方式,将流体向多个导流件外侧的调节腔导出,进而避免调节腔内流体出现湍流的问题,降低噪音,确保出风口处的气体以稳定的静压输出,提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静压调节组件及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压调节组件及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柜式空调机组设置有换热器对流体进行换热,通过电机带动风机转动作为驱动空气在空调机组内流动的动力,这种出风形式,需要将风机设置于空调机组壳体外侧,与出风口对接,将气流由进风口吸引至出风口处,此时空调机组的静压仅依赖于空调机组壳体内部空腔的大小,若将壳体体积设置较小,气流会直接由进风口到出风口导出,壳体内空气容易产生湍流,导致壳体噪音及震动较大,无法调节出风口静压满足预设范围,用户的使用舒适性较差,为控制静压在预设范围内,就需要增加壳体体积,才能控制出风口的出风静压达到预设范围,进而降低壳体的噪音及振动,但这也就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为稳定空调机组的静压往往壳体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满足用户使用时静压需求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壳体体积的一种静压调节组件及空调机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静压调节组件,包括壳体及导流机构,所述壳体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及调节腔,流体通过所述调节腔由所述进风口向出风口导出,所述导流机构包括驱动件及多个导流件,相邻所述导流件之间具有啮合结构,多个导流件设置于所述调节腔内,所述驱动件驱动一个所述导流件转动,以使流体向所述导流件外侧的调节腔导出。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屏蔽区及两个所述导流件,两个所述导流件啮合传动,所述屏蔽区为两个所述导流件之间的啮合传动区域,所述驱动件带动其中一个所述导流件转动,以使流体由向所述屏蔽区外侧的所述调节腔导出。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流件包括轴部及多个导流部,多个导流件沿环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轴部的周侧,相邻所述导流件通过所述导流部啮合传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多个所述导流部沿环向等间隔设置于所述轴部的周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一个所述导流件为主动轮,另一个所述导流件为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啮合传动,所述屏蔽区为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啮合传动区域。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导引板,所述导引板由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一侧延伸,所述导引板面向所述导流机构一侧设置有凸出部,以使所述凸出部在所述调节腔内形成缩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包括凸出部为向所述调节腔一侧凸出的弧形板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调节腔包括:
进风腔,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缩口之间,以使气流通过所述进风腔导入所述缩口;
出风腔,设置于所述缩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以使气流通过所述缩口导入所出风腔。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引板包括:
第一汇流部,面向所述进风腔,且与所述凸出部的一端连接,以使气流由所述进风口经过所述第一汇流部导入所述缩口内;
第二汇流部,面所述出风腔,且与所述凸出部的另一端连接,以使气流通过所述第二汇流部导入所述出风腔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流机构还包括变速器,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变速器与所述导流机构传动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流机构包括控制件,所述控制件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用于检测所述出风口的静压值,所述控制件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消音件,所述消音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静压调节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空调机组包括换热件,所述换热件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以通过所述换热件与流体换热。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的一种静压调节组件及空调机组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在壳体的调节腔内设置有导流机构,导流机构内的多个导流件啮合传动,驱动件带动一个导流件转动后,其他多个所述导流件即可随动,通过所述导流件,将流体沿所述导流件的转动方向,沿外周侧由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一侧导出,进而,一方面通过所述导流机构作为驱动流体流动的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将多个所述导流件设置与所述调节腔内,通过啮合传动的方式,使一个驱动件带动多个导流件转动,在提高动力的同时,有多个所述导流件改变流体在所述调节腔内的流动方向,对流体的流动进行导流,有效避免流体在所述调节腔内出现湍流的问题,进而,减小壳体的噪音及震动,有效降低壳体大小的基础上,使出风口处的静压保持很恒定大小,提高用户在使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压调节组件中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压调节组件中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压调节组件中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压调节组件中第四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压调节组件中第五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压调节组件中第六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压调节组件中第七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压调节组件中第八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压调节组件中第九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压调节组件的控制原理图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机组的一个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机组的一个内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壳体;
11、进风口;12、出风口;
13、调节腔;131、缩口;132、进风腔;133、出风腔;
14、导引板;141、凸出部;142、第一汇流部;143、第二汇流部;
15、消音件;
20、导流机构;
21、驱动件;
22、导流件;221、轴部;222、导流部;
23、控制件;
24、变速器;
25、啮合结构;26、屏蔽区;
30、换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传统的柜式空调机组设置有换热器对流体进行换热,通过电机带动风机转动作为驱动空气在空调机组内流动的动力,这种出风形式,需要将风机设置于空调机组壳体10外侧,与出风口12对接,将气流由进风口11吸引至出风口12处,此时空调机组的静压仅依赖于空调机组壳体10内部空腔的大小,若将壳体10体积设置较小,气流会直接由进风口11到出风口12导出,壳体10内空气容易产生湍流,导致壳体10的噪音及震动较大,无法调节出风口12静压满足预设范围,用户的使用舒适性较差,为控制静压在预设范围内,就需要增加壳体10体积,才能控制出风口12的出风静压达到预设范围,进而降低壳体10的噪音及振动,但这也就增加了制造成本。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为稳定空调机组的静压往往壳体10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满足用户使用时静压需求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壳体10体积的一种静压调节组件及空调机组。
因此空调机组的静压为恒定的定值,无法对空调机组的静压做调整,导致在空调机组使用过程中,无法应对用户在不同的使用需求下,对空调机组的静压进行调整,影响用户使用的舒适度。通过将所述导流机构20设置于壳体10内,导流机构20中的第一导流组件与所述第二导流组件啮合传动,所述驱动件21带动所述第一导流组件转动后,所述第二导流组件与所述第一导流组件同步转动,并将流体由所述屏蔽区26向两侧的所述调节腔13导出,最后流体在所述出风口12前端汇合,通过所述出风口12排出,进而实现通过所述导流机构20对所述壳体10内静压进行灵活调整的目的,以应对不同的使用需求。
参考图1-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静压调节组件,包括壳体10及导流机构20,所述壳体10包括进风口11、出风口12及调节腔13,流体通过所述调节腔13由所述进风口11向出风口12导出,所述导流机构20包括驱动件21及多个导流件22,相邻所述导流件22之间具有啮合结构25,多个导流件22设置于所述调节腔13内,所述驱动件21驱动一个所述导流件22转动,以使流体向所述导流件22外侧的调节腔13导出。
在壳体10的调节腔13内设置有导流机构20,导流机构20内的多个导流件22啮合传动,驱动件21带动一个导流件22转动后,其他多个所述导流件22即可随动,通过所述导流件22,将流体沿所述导流件22的转动方向,沿外周侧由所述进风口11向所述出风口12一侧导出,进而,一方面通过所述导流机构20作为驱动流体流动的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将多个所述导流件22设置与所述调节腔13内,通过啮合传动的方式,使一个驱动件21带动多个导流件22转动,在提高动力的同时,有多个所述导流件22改变流体在所述调节腔13内的流动方向,对流体的流动进行导流,有效避免流体在所述调节腔13内出现湍流的问题,进而,减小壳体10的噪音及震动,有效降低壳体10大小的基础上,使出风口12处的静压保持很恒定大小,提高用户在使用时的舒适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21带动一个所述导流件22转动后,至少一个所述导流件22将所述流体向所述壳体10两侧排出,以增加所述流体在所述调节腔13内的移动路径,避免流体直接沿所述进风口11向出风口12位置的直线流动。
同时,由于在所述驱动件21带动所述导流件22转动时,所述导流件22带动所述流体沿所述导流件22的外侧形成的弧形气流通道流动,进一步的避免所述壳体10内发生湍流的问题,降低导流过程中壳体10的震动及噪音。
当所述驱动件21带动一个所述导流件22转动后,其他所述导流件22由于啮合传动的形式,通过设置每个所述导流件22的转动周长,调节每个所述导流件22的转速,进而对调节腔13内不同位置流体的流动速度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使靠近所述壳体10两侧的导流件22外周的周长大于所述壳体10中部位置的导流件22外周的周长,以提高靠近所述壳体10两侧的所述导流件22对所述流体的导流效果,并控制大部分流体由所述进风口11向所述壳体10两侧的调节腔13导出,进而增加所述流体在所述调节腔13内的移动路径,避免流体直接沿所述进风口11向出风口12位置的直线流动,进而降低流体导流过程中壳体10的震动及噪音。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将外周的周长较长导流件22与所述外周的周长较段导流件22间隔设置于所述调节腔13内,以调整相邻两个导流件22之间啮合区域对流体的导流效果,具体间隔设置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壳体10内调节腔13位置的不同位置处的导流效果进行调整。
参考图1所示,所述导流件22可设置两个,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导流件22以齿轮的形式啮合传动,所述驱动件21仅需带动一个所述导流件22转动,其他所述导流件22均可随动的方式对流体进行导流,所述驱动件21带动两个所述导流件22转动,可使两个所述导流件22向所述壳体10两侧脱出所述气体,以使流体经所述导流件22外侧面与所述壳体10侧面围成的调节腔13流动,由于所述导流件22外侧面为弧形,因此流体以靠近所述导流件22的外侧面形成弧形气流通道流动,减小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出现的湍流的问题,有效降低导流过程中壳体10的震动及噪音。
优选的,可使两个所述导流件22的周长为等长,且啮合结构25的啮合齿数相同,以使所述驱动件21带动两个所述导流件22以相同的速度转速对流体进行导流,以使所述壳体10两侧的流体的流动速度均为相同速度,进一步减小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出现的湍流的问题,有效降低导流过程中壳体10的震动及噪音。
参考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22设置为两个,所述导流件22的结构可设置为风扇结构,所述驱动件21带动一个风扇转动后,由于两个风扇的扇叶啮合传动,所述驱动件21仅需带动一个所述风扇转动,另一个风扇均可随动的方式对流体进行导流,所述驱动件21带动两个所述风扇转动,可使两个所述风扇向所述壳体10两侧脱出所述气体,以使流体经所述风扇的外侧面与所述壳体10侧面围成的调节腔13流动,减小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出现的湍流的问题,有效降低导流过程中壳体10的震动及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扇的扇叶满足足够的啮合强度及机械强度,以使所述驱动件21能够带动一个所述风扇转动后,另一啮合传动的风扇能够同步转动,以带动流体的进行导流。
参考图3所示,将所述导流件22设置三个,参考图4所示,将所述导流件22设置四个,通过设置多个所述导流件22对调节腔13内不同位置处的导流效果做调整,提高使用时的灵活性。
优选的,可使靠近所述壳体10两侧的导流件22外周的周长大于所述壳体10中部位置的导流件22外周的周长,以提高靠近所述壳体10两侧的所述导流件22对所述流体的导流效果,并控制大部分流体由所述进风口11向所述壳体10两侧的调节腔13导出,进而增加所述流体在所述调节腔13内的移动路径,避免流体直接沿所述进风口11向出风口12位置的直线流动,进而降低流体导流过程中壳体10的震动及噪音。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将外周的周长较长导流件22与所述外周的周长较段导流件22间隔设置于所述调节腔13内,以调整相邻两个导流件22之间啮合区域对流体的导流效果,具体间隔设置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壳体10内调节腔13位置的不同位置处的导流效果进行调整。
在实际使用时,可调整较长周长的导流件22与较短周长的导流件22的周长比例,以使较长周长的导流件22在所述壳体10两侧对流体的导流速度满足使用需求。
参考图1及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流机构20包括屏蔽区26及两个所述导流件22,两个所述导流件22啮合传动,所述屏蔽区26为两个所述导流件22之间的啮合传动区域,所述驱动件21带动其中一个所述导流件22转动,以使流体由向所述屏蔽区26外侧的所述调节腔13导出。通过所述驱动件21带动一个所述导流件22向所述壳体10两侧的调节腔13导流,也就是,使两个所述导流件22带动流体由所述屏蔽区26向所述壳体10两侧苏搜狐的调节腔13进行导流。
可使所述屏蔽区26对应所述进风口11的位置,使流体向所述屏蔽区26外侧脱出,以提高流体在所述调节腔13内的移动路径,避免流体直接沿所述进风口11向出风口12位置的直线流动,进而降低流体导流过程中壳体10的震动及噪音。
进一步的,可是所述屏蔽区26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中部,以充分利用所述导流机构20对流体的导流效果,在所述壳体10的两侧形成弧形气流通道,进而避免流体在所述调节腔13内产生湍流。
参考图1及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流件22包括轴部221及多个导流部222,多个导流件22沿环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轴部221的周侧,相邻所述导流件22通过所述导流部222啮合传动。
其中一个所述导流件22的轴部221与所述驱动件21轴连接,通过所述驱动件21带动所述轴部221转动,以使多个所述导流件22转动,相邻两个导流件22上的所述导流件22之间啮合传动,以通过一个所述驱动件21带动多个所述导流件22同步转动,所述导流部222具有一定的径向延伸长度,以使相邻两个所述导流件22通过所述导流部222啮合,所述导流部222可设置呈齿轮结构,还可具有如风扇扇叶结构,进而带动多个所述导流件22进行转动,所述驱动件21可设置为电机。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多个所述导流部222沿环向等间隔设置于所述轴部221的周侧,多个所述导流部222等间隔设置于所述轴部221的周侧,以提高所述导流件22对流体导流过程中的均匀性。在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导流件22的结构相同,以使流体在壳体10两侧的调节腔13内的流速及流量均相同,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出风口12位置处静压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一个所述导流件22为主动轮,另一个所述导流件22为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啮合传动,所述屏蔽区26为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啮合传统区域。
所述驱动件21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啮合传动,所述主动轮带动所述从动轮转动,由所述屏蔽区26向所述壳体10两侧的调节腔13形成弧形气流通道导出,提高流体所述调节腔13内的移动路径,避免流体直接沿所述进风口11向出风口12位置的直线流动,进而降低流体导流过程中壳体10的震动及噪音。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壳体10包括导引板14,所述导引板14由所述进风口11向所述出风口12一侧延伸,所述导引板14面向所述导流机构20一侧设置有凸出部141,以使所述凸出部141在所述调节腔13内形成缩口131。参考图5-图6所示,所述导引板14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两侧,通过所述导引板14提高流体在所述调节腔13内流动的稳定性,所述导引板14包括凸出部141,所述凸出部141向所述导流机构20的一侧凸出,在所述调节腔13内形成缩口131,通过所述缩口131提高流体的流动速度,加强所述导流机构20对流体的导流效果。
所述凸出部141由所述进风口11所在壳体10的一侧向所述出风口12所述壳体10的一侧移动,并沿所述壳体10周侧延伸,以使所述流体贴合所述导流板由所述进风口11向所述出风口12一侧流动。
参考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包括凸出部141为向所述调节腔13一侧凸出的弧形板件。通过所述弧形板件减小流体流至所述凸出部141时与所述导流板之间的摩擦阻力,在提高流体流速的同时,还可减小壳体10震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调节腔13包括:
进风腔132,设置于所述进风口11与所述缩口131之间,以使气流通过所述进风腔132导入所述缩口131;
出风腔133,设置于所述缩口131与所述出风口12之间,以使气流通过所述缩口131导入所述出风腔133。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腔132的体积小于所述出风腔133的体积,以提高所述出风腔133对导流后流体的汇流效果,平衡多个导流件22之间及所述导流件22与所述壳体10之间形成的气流通道内的流体流速进行中和,提高所述出风口12位置处静压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引板14包括:
第一汇流部142,面向所述进风腔132,且与所述凸出部141的一端连接,以使气流由所述进风口11经过所述第一汇流部142导入所述缩口131内;
第二汇流部143,面所述出风腔133,且与所述凸出部141的另一端连接,以使气流通过所述第二汇流部143导入所述出风腔133内。
参考图7所示,所述第一汇流部142为向所述调节腔13一侧凹陷的弧形板件,以使气流由所述进风口11经过所述第一汇流部142导入所述缩口131内,所述第二汇流部143同样为向所述调节腔13一侧凹陷的弧形板件,以使气流通过所述第二汇流部143导入所述出风腔133内,通过所述第一汇流部142、所述第二汇流部143及所述凸出部141使靠近所述壳体10两侧的流体能够贴合所述导引板14流动,并与所述调节腔13内的流体最终在所述出风腔133内汇合,通过所述出风腔133对进一步平衡流体各个位置处的流动速度,进一步稳定所述出风口12位置处的静压。
参考图8-图9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机构20还包括变速器24,所述驱动件21通过所述变速器24与所述导流机构20传动连接。通过所述变速器24对所述驱动件21的输出动力进行调整,进而通过所述导流机构20内多个所述导流件22的转动速度进行调节,以实现对出风口12处静压值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变速器24选择无极变速器24,进而,用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地对所述出风口12处的静压进行调整。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流机构20包括控制件23,所述控制件23设置于所述出风口12,用于检测所述出风口12的静压值,所述控制件23与所述驱动件21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件23包括传感器、处理器及控制器,使所述传感器检测出风口12处的静压值,将出风口12处的静压值与所述处理器内的预设静压值的范围进行对比判断,当出风口12处的静压值满足预设范围时,发送指令至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控制器对所述驱动件21发送指令,以调节所述驱动件21的动力输出效率,进而调整所述导流机构20对所述调节腔13内流体的导流效果。
所述传感器为静压传感器,将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出风口12处,用于检测所述出风口12处的静压值。
参考图10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及所述从动轮的运动速度是可变的,也就是所述出风口12外的静压也是可变。可以先设定好一个预设的静压值,无极变速器24会调整变速,当电机运转时,无极变速器24会让主动轮运转至相应的转速,以使出风口12处的送风达到期望的静压。
当检测到所述出风口12出来的静压与目标静压值的有所偏差,所以出风口12布有静压传感器,用于检测的出风口12的静压,若有偏差会反馈给无极变速器24,再度对齿轮转速进行,修正出风口12的静压,传感器会再度把检测到数据反馈,不断地进行修正,使最终静压是稳定且在期望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壳体10包括消音件15,所述消音件15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内侧。通过消音件15进一步减低壳体10内流体导流过程中的噪音,同时,有效降低所述壳体10的震动。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静压调节组件。
参考图11及图1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空调机组包括换热件30,所述换热件30设置于所述进风口11,以通过所述换热件30与流体换热。进而通过所述换热件30对进入所述调节腔13内的气体进行换热,如将所述换热件30设置为表冷器,通过导流机构20对换热后的流体进行导流,提高换热效率。
作为示例,此柜式齿轮盘管空调机组由六个方向的面板上面粘有吸音棉用于吸收噪音,内部配有表冷器,导引板14。表冷器置于进风口11,对进来的风冷却,风能进来的动力来自齿轮运动。齿轮有两个,分别为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以及它们各自的齿轮轴。主动齿轮轴由机组上方的无极变速器24带动,而无极变速器24由机组上面的电机带动。
这里讲下齿轮啮合运动能送风的原理,主动齿轮的运动方向是顺时针方向,这种运动方向使得两个齿轮的啮合一直是往表冷器(相当于换热件30)方向脱开,就是这个小小的空间变大,使得这个地方的压强变小,表冷器外面的压强较大的空气便会压进来,导引板14和齿轮之间形成了两条过风通道(相当于所述调节腔13),风进来后便从这两条通道通过,在齿轮后方汇集(相当于出风腔133)从所述出风口12出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静压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及导流机构(20),所述壳体(10)包括进风口(11)、出风口(12)及调节腔(13),流体通过所述调节腔(13)由所述进风口(11)向出风口(12)导出,所述导流机构(20)包括驱动件(21)及多个导流件(22),相邻所述导流件(22)之间具有啮合结构(25),多个导流件(22)设置于所述调节腔(13)内,所述驱动件(21)驱动一个所述导流件(22)转动,以使流体向所述导流件(22)外侧的调节腔(13)导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20)包括屏蔽区(26)及两个所述导流件(22),两个所述导流件(22)啮合传动,所述屏蔽区(26)为两个所述导流件(22)之间的啮合传动区域,所述驱动件(21)带动其中一个所述导流件(22)转动,以使流体由向所述屏蔽区(26)外侧的所述调节腔(13)导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压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22)包括轴部(221)及多个导流部(222),多个导流件(22)沿环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轴部(221)的周侧,相邻所述导流件(22)通过所述导流部(222)啮合传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压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流部(222)沿环向等间隔设置于所述轴部(221)的周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压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导流件(22)为主动轮,另一个所述导流件(22)为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啮合传动,所述屏蔽区(26)为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啮合传动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导引板(14),所述导引板(14)由所述进风口(11)向所述出风口(12)一侧延伸,所述导引板(14)面向所述导流机构(20)一侧设置有凸出部(141),以使所述凸出部(141)在所述调节腔(13)内形成缩口(13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压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凸出部(141)为向所述调节腔(13)一侧凸出的弧形板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静压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腔(13)包括:
进风腔(132),设置于所述进风口(11)与所述缩口(131)之间,以使气流通过所述进风腔(132)导入所述缩口(131);
出风腔(133),设置于所述缩口(131)与所述出风口(12)之间,以使气流通过所述缩口(131)导入所出风腔(13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压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板(14)包括:
第一汇流部(142),面向所述进风腔(132),且与所述凸出部(141)的一端连接,以使气流由所述进风口(11)经过所述第一汇流部(142)导入所述缩口(131)内;
第二汇流部(143),面所述出风腔(133),且与所述凸出部(141)的另一端连接,以使气流通过所述第二汇流部(143)导入所述出风腔(133)内。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静压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20)还包括变速器(24),所述驱动件(21)通过所述变速器(24)与所述导流机构(20)传动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静压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20)包括控制件(23),所述控制件(23)设置于所述出风口(12),用于检测所述出风口(12)的静压值,所述控制件(23)与所述驱动件(21)电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静压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消音件(15),所述消音件(15)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内侧。
13.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静压调节组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包括换热件(30),所述换热件(30)设置于所述进风口(11),以通过所述换热件(30)与流体换热。
CN202111572255.1A 2021-12-21 2021-12-21 静压调节组件及空调机组 Pending CN1143967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2255.1A CN114396719A (zh) 2021-12-21 2021-12-21 静压调节组件及空调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2255.1A CN114396719A (zh) 2021-12-21 2021-12-21 静压调节组件及空调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6719A true CN114396719A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26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2255.1A Pending CN114396719A (zh) 2021-12-21 2021-12-21 静压调节组件及空调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967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0934A (zh) * 2022-06-08 2022-10-25 泰兴市中远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用低噪可调温的布风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0934A (zh) * 2022-06-08 2022-10-25 泰兴市中远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用低噪可调温的布风器
CN115230934B (zh) * 2022-06-08 2023-08-25 泰兴市中远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用低噪可调温的布风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6808A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JP4690682B2 (ja) 空調機
WO2011030749A1 (ja) 貫流ファン、成型用金型および流体送り装置
CN114396719A (zh) 静压调节组件及空调机组
WO2022218009A1 (zh) 空调装置及汽车
CN112780599A (zh) 离心风机以及烹饪器具
CN216716532U (zh) 静压调节组件及空调机组
CN109323333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222224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0861614U (zh) 导风圈、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323332B (zh) 空调室内机
JPH06213198A (ja) 空気調和機用室外機ユニット
CN215333524U (zh) 叶轮、风机及浴霸
CN215109624U (zh) 组合风机以及烹饪器具
CN107939727A (zh)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4775867B1 (ja) ファン、成型用金型および流体送り装置
CN108626802A (zh) 具有360°旋转出风结构的空调器
CN109780630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253542B (zh) 立式空调设备
JP2002061867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1957026A (zh) 室外侧带有冷却水防溅结构的窗式空调
CN214170962U (zh) 一种用于高压离心风机的降噪箱及高压离心风机
CN209944538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9549211U (zh) 蜗壳组件、风机、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215949942U (zh) 风机和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