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93025B - 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93025B
CN114393025B CN202210059453.6A CN202210059453A CN114393025B CN 114393025 B CN114393025 B CN 114393025B CN 202210059453 A CN202210059453 A CN 202210059453A CN 114393025 B CN114393025 B CN 1143930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arsenic
quicklime
iron salt
mush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594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93025A (zh
Inventor
邓绍坡
吴运金
李群
王祥
赵远超
万金忠
周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Priority to CN2022100594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930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93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30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930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30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8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chem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8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chemically
    • B09C1/085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chemically electrochemically, e.g. by electrokine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1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 B09C1/105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using fungi or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y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土壤提取;S2、土壤预处理;S3、生石灰拌入;S4、铁盐制备;S5、土壤修复;S6、土壤复位;S7、植物辅助修复。本发明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并结合了异位处理的方法,针对垂向上砷元素的富集密度不同,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分层处理,并对每一层土壤采用不同比例大小的生石灰‑铁盐配比,先在土壤中加入生石灰,随后根据土壤层位不同加入不同比例的铁盐形成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使土壤修复更加高效,针对性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砷污染土壤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砷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元素,分布广泛,砷的化合物在化工、农业合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砷污染也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砷的化合物大多都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一旦发生泄露,会对土壤及水资源造成大范围的伤害,需要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污染扩大或者对受到污染的土壤或水资源及时进行处理。
我国约有16%的土壤收到了污染,其中,砷做为主要污染物,超标率达到了5%,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耕地达到了2000万公顷,且存在着复合污染等一些列问题,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阻碍。此外,砷污染不同于一般污染或重金属污染,砷在土壤中垂向上的分布为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浓度最高的位置一般在地面以下1.5m左右。
现有的土壤污染治理装置及治理方法一般很少有神对砷污染的分布做出调整,因此,治理效果也不理想,不论是原位土壤修复方法还是以为土壤修复方法,其土壤修复效果均比较有限。
专利CN104043645B公开了一种砷污染土修复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该修复方法包括对砷污染土中砷的一次稳定、二次稳定、砷污染土固化,通过添加氯化铁,使土壤中的三价砷氧化成低毒性的五价砷,生成铁砷沉淀而实现砷的一次稳定,采用电石渣,通过形成钙砷沉淀而实现砷的二次稳定,采用磷酸镁水泥对砷污染土进行固化,提高了砷污染土固化体强度,使砷污染物钝化。该方法通过对砷污染土进行两次稳定,降低了污染土中砷的环境风险,保证了处理效果,磷酸镁水泥固化进一步增强了砷污染土抗环境侵蚀的能力,该方法具有无二次污染、成本低廉及资源利用率高等特点。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该方法较为繁琐,也变相增加了时间成本,且去除效果不完全彻底,容易留下砷残留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土壤提取:对土壤中的砷污染程度进行检测,提取不同深度的土壤,首先提取位于地表至地面以下0.3~0.5m深度范围内的表层土壤,随后提取表层土壤至地面以下1m深度范围内的中层土壤,最后提取中层土壤至地面以下1.5~1.8m深度范围内的深层土壤;
S2、土壤预处理:将3部分土壤样品分开保存,晾晒风干至含水率低于3%,粉碎机碾碎至土壤粒径0<r≤3mm;
S3、生石灰拌入:将生石灰均匀拌入3部分土壤样品中,拌入的生石灰的量为土壤质量的1.5%-3%,并向土壤中加入NH3·H20调节土壤pH值为8.5-9.5;
S4、铁盐制备:取1重量份的FeCl3·6H20粉末溶于7-9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机械搅拌均匀得到FeCl3·6H20溶液,将1.5-1.8重量份的(NH4)2HPO4粉末溶于11-13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电磁搅拌均匀得到(NH4)2HPO4溶液,将(NH4)2HPO4溶液逐步滴加到FeCl3·6H20溶液中,同时机械搅拌并升温至42-45℃,滴加完毕后将混合溶液放入超声微波萃取仪中,在超声功率150W、微波功率500W、温度90-95℃,超声处理采用间歇式超声处理,15-20min后过滤后,将得到的固体产物清洗烘干得到铁盐;
S5、土壤修复:将步骤S4中制备的铁盐均匀拌入3部分土壤样品中,其中,表层土壤中拌入的铁盐的量为土壤质量的0.5%,中层土壤中拌入的铁盐的量为土壤质量的1-1.5%,深层土壤中拌入的铁盐的量为土壤质量的2-2.5%,将拌入铁盐的土壤样品平铺置于空气湿度为75-80%的室内淋溶盘上,向土壤中补充水分保持土壤中含水率为15-20%,并收集土壤淋溶液,检测土壤淋溶液中砷元素含量;
S6、土壤复位:将修复后的表层土壤放置在最深层,将修复后的中层土壤放置在中层,在中层土壤上方放置0.02m厚度的锰改性生物炭,将修复后的深层土壤放置在锰改性生物炭上方作为新的表层土壤;
S7、植物辅助修复:在新的表层土壤上种植菌菇类植物,一个生长周期后采集,同时部分收集菌菇类植物根部附着的土壤,并将采集到的菌菇类植物及土壤碾碎后加水混合得到菌菇土壤混合悬液,将菌菇土壤混合悬液中的砷元素去除。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机械搅拌的方式为电动搅拌机搅拌,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能够确保搅拌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间歇式超声处理间歇间隔为2S,一次超声时间为5s。通过超声辅助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生石灰-铁盐对土壤中砷的吸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过滤后,将得到的固体产物使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每次清洗后在40-50℃温度下干燥。确保将杂质去除并提高铁盐的纯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补充的水为去离子水,补充水分的方式为喷雾器喷雾补水,使补水效果更好更加均匀,又避免了土壤流失。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锰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为:称取5重量份的玉米秸秆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480-500℃条件下一次热解20min,随后将一次热解后得到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在18重量份浓度为20%的KMnO4溶液中浸泡24h,抽滤后得到固体样品,置于75-80℃烘箱中烘干6-8h,研磨过40目筛网,随后在570-600℃温度下二次热解30min,得到锰改性生物炭,锰负载后的生物炭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土壤中砷元素的吸附去除效果,并且易降解不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中菌菇类植物为双环蘑菇或皱环球盖菇,该种菌菇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土壤中的砷元素并将土壤中的砷元素富集在根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中将取到的土壤及菌菇碾碎后加入自来水,加入的自来水与土壤及菌菇质量比为1:1,搅拌得到菌菇土壤悬液,采用电化学处理将菌菇浆液中的砷元素去除,提高了菌菇土壤悬液中砷元素的去除效果,且去除砷元素后的菌菇土壤悬液能够作为良好的植物培养液使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化学处理的方法为:
S7-1:在阴极储槽内加入菌菇土壤悬液和质量浓度为80%的乙二胺四乙酸,在阳极储槽内加入质量浓度为60%的NaNO3溶液,菌菇土壤悬液、乙二胺四乙酸与NaNO3溶液的质量比为2:0.6:1;
S7-2:将不锈钢阴极电极插入阴极储槽内,将石墨阳极电极插入阳极储槽内,启动电源,开始电化学处理;
S7-3:电化学通电时间20min,停电20min为一个电化学处理周期,48个电化学处理周期后完成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并结合了异位处理的方法,针对垂向上砷元素的富集密度不同,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分层处理,并对每一层土壤采用不同比例大小的生石灰-铁盐配比,先在土壤中加入生石灰,随后根据土壤层位不同加入不同比例的铁盐形成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使土壤修复更加高效,针对性更强。
(2)本发明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在进行修复后的土壤复位时对土壤分层进行了重排,将受污染严重的土壤放置在最上层,并使用锰改性生物炭隔开,再引入植物辅助修复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修复效果,使土壤中砷污染修复更加彻底。
(3)本发明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所用到的锰负载后的生物炭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土壤中砷元素的吸附去除效果,对土壤中其他的重金属污染物也有一定的吸附效果,有效阻止了污染物下移,避免了对地下水造成连带污染,并且易降解不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4)本发明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通过引入菌菇类植物使菌菇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土壤中的砷元素并将土壤中的砷元素富集在根部,又采用电化学处理将菌菇浆液中的砷元素去除,提高了菌菇土壤悬液中砷元素的去除效果,且去除砷元素后的菌菇土壤悬液能够作为良好的植物培养液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土壤提取:对土壤中的砷污染程度进行检测,提取不同深度的土壤,首先提取位于地面以下0.4m深度范围内的表层土壤,随后提取表层土壤至地面以下1m深度范围内的中层土壤,最后提取中层土壤至地面以下1.6m深度范围内的深层土壤;
S2、土壤预处理:将3部分土壤样品分开保存,晾晒风干至含水率低于3%,粉碎机碾碎至土壤粒径0<r≤3mm;
S3、生石灰拌入:将生石灰均匀拌入3部分土壤样品中,拌入的生石灰的量为土壤质量的2%,并向土壤中加入NH3·H20调节土壤pH值为9;
S4、铁盐制备:取1重量份的FeCl3·6H20粉末溶于8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机械搅拌均匀得到FeCl3·6H20溶液,机械搅拌的方式为电动搅拌机搅拌,搅拌速度为250r/min,将1.6重量份的(NH4)2HPO4粉末溶于12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电磁搅拌均匀得到(NH4)2HPO4溶液,将(NH4)2HPO4溶液逐步滴加到FeCl3·6H20溶液中,同时机械搅拌并升温至43℃,滴加完毕后将混合溶液放入超声微波萃取仪中,在超声功率150W、微波功率500W、温度92℃,超声处理采用间歇式超声处理,间歇式超声处理间歇间隔为2S,一次超声时间为5s,18min后过滤后,将得到的固体产物清洗烘干得到铁盐,将得到的固体产物使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每次清洗后在45℃温度下干燥;
S5、土壤修复:将步骤S4中制备的铁盐均匀拌入3部分土壤样品中,其中,表层土壤中拌入的铁盐的量为土壤质量的0.5%,中层土壤中拌入的铁盐的量为土壤质量的1.2%,深层土壤中拌入的铁盐的量为土壤质量的2.3%,将拌入铁盐的土壤样品平铺置于空气湿度为78%的室内淋溶盘上,向土壤中补充水分保持土壤中含水率为17%,补充的水为去离子水,补充水分的方式为喷雾器喷雾补水,并收集土壤淋溶液,检测土壤淋溶液中砷元素含量;
S6、土壤复位:将修复后的表层土壤放置在最深层,将修复后的中层土壤放置在中层,在中层土壤上方放置0.02m厚度的锰改性生物炭,将修复后的深层土壤放置在锰改性生物炭上方作为新的表层土壤,锰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为:称取5重量份的玉米秸秆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485℃条件下一次热解20min,随后将一次热解后得到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在18重量份浓度为20%的KMnO4溶液中浸泡24h,抽滤后得到固体样品,置于76℃烘箱中烘干7h,研磨过40目筛网,随后在580℃温度下二次热解30min,得到锰改性生物炭;
S7、植物辅助修复:在新的表层土壤上种植菌菇类植物,一个生长周期后采集,同时部分收集菌菇类植物根部附着的土壤,并将采集到的菌菇类植物及土壤碾碎后加水混合得到菌菇土壤混合悬液,将菌菇土壤混合悬液中的砷元素去除,将取到的土壤及菌菇碾碎后加入自来水,加入的自来水与土壤及菌菇质量比为1:1,搅拌得到菌菇土壤悬液,采用电化学处理将菌菇浆液中的砷元素去除,电化学处理的方法为:
S7-1:在阴极储槽内加入菌菇土壤悬液和质量浓度为80%的乙二胺四乙酸,在阳极储槽内加入质量浓度为60%的NaNO3溶液,菌菇土壤悬液、乙二胺四乙酸与NaNO3溶液的质量比为2:0.6:1;
S7-2:将不锈钢阴极电极插入阴极储槽内,将石墨阳极电极插入阳极储槽内,启动电源,开始电化学处理;
S7-3:电化学通电时间20min,停电20min为一个电化学处理周期,48个电化学处理周期后完成处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土壤提取的深度不同。
S1、土壤提取:对土壤中的砷污染程度进行检测,提取不同深度的土壤,首先提取位于地面以下0.3m深度范围内的表层土壤,随后提取表层土壤至地面以下1m深度范围内的中层土壤,最后提取中层土壤至地面以下1.5m深度范围内的深层土壤。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土壤提取的深度不同。
S1、土壤提取:对土壤中的砷污染程度进行检测,提取不同深度的土壤,首先提取位于地面以下0.5m的表层土壤,随后提取表层土壤至地面以下1m的中层土壤,最后提取中层土壤至地面以下1.8m的深层土壤。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3生石灰拌入的量不同。
S3、生石灰拌入:将生石灰均匀拌入3部分土壤样品中,拌入的生石灰的量为土壤质量的3%,并向土壤中加入NH3·H20调节土壤pH值为9.5。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3生石灰拌入的量不同。
S3、生石灰拌入:将生石灰均匀拌入3部分土壤样品中,拌入的生石灰的量为土壤质量的1.5%,并向土壤中加入NH3·H20调节土壤pH值为8.5。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中铁盐制备的工艺参数不同。
S4、铁盐制备:取1重量份的FeCl3·6H20粉末溶于7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机械搅拌均匀得到FeCl3·6H20溶液,机械搅拌的方式为电动搅拌机搅拌,搅拌速度为200r/min,将1.5重量份的(NH4)2HPO4粉末溶于11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电磁搅拌均匀得到(NH4)2HPO4溶液,将(NH4)2HPO4溶液逐步滴加到FeCl3·6H20溶液中,同时机械搅拌并升温至42℃,滴加完毕后将混合溶液放入超声微波萃取仪中,在超声功率150W、微波功率500W、温度90℃,超声处理采用间歇式超声处理,间歇式超声处理间歇间隔为2S,一次超声时间为5s,15min后过滤,将得到的固体产物清洗烘干得到铁盐,过滤后将得到的固体产物使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每次清洗后在40℃温度下干燥。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中铁盐制备的工艺参数不同。
S4、铁盐制备:取1重量份的FeCl3·6H20粉末溶于9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机械搅拌均匀得到FeCl3·6H20溶液,机械搅拌的方式为电动搅拌机搅拌,搅拌速度为300r/min,将1.8重量份的(NH4)2HPO4粉末溶于13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电磁搅拌均匀得到(NH4)2HPO4溶液,将(NH4)2HPO4溶液逐步滴加到FeCl3·6H20溶液中,同时机械搅拌并升温至45℃,滴加完毕后将混合溶液放入超声微波萃取仪中,在超声功率150W、微波功率500W、温度95℃,超声处理采用间歇式超声处理,间歇式超声处理间歇间隔为2S,一次超声时间为5s,20min后过滤,将得到的固体产物清洗烘干得到铁盐,过滤后将得到的固体产物使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每次清洗后在50℃温度下干燥。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5中土壤修复的工艺参数不同。
S5、土壤修复:将步骤S4中制备的铁盐均匀拌入3部分土壤样品中,其中,表层土壤中拌入的铁盐的量为土壤质量的0.5%,中层土壤中拌入的铁盐的量为土壤质量的1%,深层土壤中拌入的铁盐的量为土壤质量的2%,将拌入铁盐的土壤样品平铺置于空气湿度为75%的室内淋溶盘上,向土壤中补充水分保持土壤中含水率为15%,补充的水为去离子水,补充水分的方式为喷雾器喷雾补水,并收集土壤淋溶液,检测土壤淋溶液中砷元素含量。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5中土壤修复的工艺参数不同。
S5、土壤修复:将步骤S4中制备的铁盐均匀拌入3部分土壤样品中,其中,表层土壤中拌入的铁盐的量为土壤质量的0.5%,中层土壤中拌入的铁盐的量为土壤质量的1.5%,深层土壤中拌入的铁盐的量为土壤质量的2.5%,将拌入铁盐的土壤样品平铺置于空气湿度为80%的室内淋溶盘上,向土壤中补充水分保持土壤中含水率为20%,补充的水为去离子水,补充水分的方式为喷雾器喷雾补水,并收集土壤淋溶液,检测土壤淋溶液中砷元素含量。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6中土壤复位的工艺参数不同。
S6、土壤复位:将修复后的表层土壤放置在最深层,将修复后的中层土壤放置在中层,在中层土壤上方放置0.02m厚度的锰改性生物炭,将修复后的深层土壤放置在锰改性生物炭上方作为新的表层土壤,锰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为:称取5重量份的玉米秸秆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480℃条件下一次热解20min,随后将一次热解后得到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在18重量份浓度为20%的KMnO4溶液中浸泡24h,抽滤后得到固体样品,置于75℃烘箱中烘干6h,研磨过40目筛网,随后在570℃温度下二次热解30min,得到锰改性生物炭。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6中土壤复位的工艺参数不同。
S6、土壤复位:将修复后的表层土壤放置在最深层,将修复后的中层土壤放置在中层,在中层土壤上方放置0.02m厚度的锰改性生物炭,将修复后的深层土壤放置在锰改性生物炭上方作为新的表层土壤,锰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为:称取5重量份的玉米秸秆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500℃条件下一次热解20min,随后将一次热解后得到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在18重量份浓度为20%的KMnO4溶液中浸泡24h,抽滤后得到固体样品,置于80℃烘箱中烘干8h,研磨过40目筛网,随后在600℃温度下二次热解30min,得到锰改性生物炭。
实验例
以实施例1、4、5、10、11为例,使用其中的工艺参数进行砷污染土壤修复实验,取相同区块面积的土壤样品,表1为实施例1、4、5对土壤进行步骤S5土壤修复后的土壤中砷含量检测结果,表2为实施例1、10、11对土壤进行步骤S7植物辅助修复后的土壤中有效态砷含量,如下表所示。
表1实施例1、4、5砷含量
Figure BDA0003477602180000101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通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4、5中的工艺参数进行砷污染土壤修复实验,对土壤中砷含量均有了较好的去除效果,达到了国家一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土壤砷含量标准15mg/kg,其中,实施例1中的生石灰与土壤及铁盐的配比得到的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对土壤中砷元素的去除效果最优。
表2实施例1、10、11有效态砷含量
Figure BDA0003477602180000102
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对砷污染土壤进行植物辅助修复后土壤中有效态砷含量砷含量降低明显,因为通过菌菇植物生长能够吸收有效态砷且通过锰改性生物炭能够进一步降低有效态的砷,锰改性生物炭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和大量的功能性官能团,可以有效稳定土壤中的砷,因此,本发明的修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去除土壤中的砷,而且对土壤中的砷具有良好的钝化效果。
对于实施例1-3,所选取的需要修复的土壤深度根据检测的砷污染程度确定,若污染较严重则选取的深层土壤深度也较深,如实施例3中所示;若污染程度较轻则选取的深层土壤深度也较浅,如实施例1中所示。
对于实施例1、6、7,所选取的铁盐制备工艺参数为常规调整,对于最后的土壤修复结果影响不大,在本发明实施例1、6、7中给出的参数均能够达到相同的修复效果。
对于实施例1、8、9,所选取的铁盐施加量是根据土壤污染程度所确定的,因此,实施例8中的铁盐施加量对应实施例2中的土壤提取深度,实施例9中的铁盐施加量对应实施例3中的土壤提取深度。

Claims (6)

1.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土壤提取:对土壤中的砷污染程度进行检测,提取不同深度的土壤,首先提取位于地表至地面以下0.3~0.5m深度范围内的表层土壤,随后提取表层土壤至地面以下1m深度范围内的中层土壤,最后提取中层土壤至地面以下1.5~1.8m深度范围内的深层土壤;
S2、土壤预处理:将3部分土壤样品分开保存,晾晒风干至含水率低于3%,粉碎机碾碎至土壤粒径0<r≤3mm;
S3、生石灰拌入:将生石灰均匀拌入3部分土壤样品中,拌入的生石灰的量为土壤质量的1.5%-3%,并向土壤中加入NH3·H20调节土壤pH值为8.5-9.5;
S4、铁盐制备:取1重量份的FeCl3·6H20粉末溶于7-9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机械搅拌均匀得到FeCl3·6H20溶液,将1.5-1.8重量份的(NH42HPO4粉末溶于11-13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电磁搅拌均匀得到(NH42HPO4溶液,将(NH42HPO4溶液逐步滴加到FeCl3·6H20溶液中,同时机械搅拌并升温至42-45℃,滴加完毕后将混合溶液放入超声微波萃取仪中,在超声功率150W、微波功率500W、温度90-95℃,超声处理采用间歇式超声处理,15-20min后过滤,将得到的固体产物清洗烘干得到铁盐,过滤后,将得到的固体产物使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每次清洗后在40-50℃温度下干燥;
S5、土壤修复:将步骤S4中制备的铁盐均匀拌入3部分土壤样品中,其中,表层土壤中拌入的铁盐的量为土壤质量的0.5%,中层土壤中拌入的铁盐的量为土壤质量的1-1.5%,深层土壤中拌入的铁盐的量为土壤质量的2-2.5%,将拌入铁盐的土壤样品平铺置于空气湿度为75-80%的室内淋溶盘上,向土壤中补充水分保持土壤中含水率为15-20%,并收集土壤淋溶液,检测土壤淋溶液中砷元素含量;
S6、土壤复位:将修复后的表层土壤放置在最深层,将修复后的中层土壤放置在中层,在中层土壤上方放置0.02m厚度的锰改性生物炭,将修复后的深层土壤放置在锰改性生物炭上方作为新的表层土壤,锰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为:称取5重量份的玉米秸秆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480-500℃条件下一次热解20min,随后将一次热解后得到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在18重量份浓度为20%的KMnO4溶液中浸泡24h,抽滤后得到固体样品,置于75-80℃烘箱中烘干6-8h,研磨过40目筛网,随后在570-600℃温度下二次热解30min,得到锰改性生物炭;
S7、植物辅助修复:在新的表层土壤上种植菌菇类植物,菌菇类植物为双环蘑菇或皱环球盖菇,一个生长周期后采集,同时部分收集菌菇类植物根部附着的土壤,并将采集到的菌菇类植物及土壤碾碎后加水混合得到菌菇土壤混合悬液,将菌菇土壤混合悬液中的砷元素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机械搅拌的方式为电动搅拌机搅拌,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间歇式超声处理间歇间隔为2S,一次超声时间为5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补充的水为去离子水,补充水分的方式为喷雾器喷雾补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将取到的土壤及菌菇碾碎后加入自来水,加入的自来水与土壤及菌菇质量比为1:1,搅拌得到菌菇土壤悬液,采用电化学处理将菌菇浆液中的砷元素去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处理的方法为:
S7-1:在阴极储槽内加入菌菇土壤悬液和质量浓度为80%的乙二胺四乙酸,在阳极储槽内加入质量浓度为60%的NaNO3溶液,菌菇土壤悬液、乙二胺四乙酸与NaNO3溶液的质量比为2:0.6:1;
S7-2:将不锈钢阴极电极插入阴极储槽内,将石墨阳极电极插入阳极储槽内,启动电源,开始电化学处理;
S7-3:电化学通电时间20min,停电20min为一个电化学处理周期,48个电化学处理周期后完成处理。
CN202210059453.6A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Active CN1143930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9453.6A CN114393025B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9453.6A CN114393025B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3025A CN114393025A (zh) 2022-04-26
CN114393025B true CN114393025B (zh) 2022-11-25

Family

ID=81230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9453.6A Active CN114393025B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93025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8643A (zh) * 2007-07-17 2007-12-19 四川大学 双环蘑菇和皱环球盖菇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4043645A (zh) * 2014-06-13 2014-09-17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砷污染土修复方法
CN104741373A (zh) * 2015-04-03 2015-07-01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铬污染土壤的分层修复方法
CN105598155A (zh) * 2015-12-31 2016-05-25 陕西清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07116097A (zh) * 2017-06-21 2017-09-0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种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7457253A (zh) * 2017-08-11 2017-12-12 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砷污染土壤修复的药剂及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7876557A (zh) * 2017-06-27 2018-04-06 湖北农谷畅响土壤修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原位修复砷污染农田土壤的钝化剂及加工方法
CN109092871A (zh) * 2018-07-31 2018-12-28 湖南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双环蘑菇和皱环球盖菇联合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64368A (zh) * 2019-05-22 2019-07-30 青岛科技大学 硅锰改性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699084A (zh) * 2019-10-09 2020-01-17 东南大学 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固化修复复合药剂及固化修复方法
CN112028713A (zh) * 2020-09-15 2020-12-04 湖南亿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理土壤砷污染的钝化剂及治理方法
CN112619601A (zh) * 2020-10-26 2021-04-09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 一种降低水稻砷吸收的锰改性生物炭及其施用方法
CN113578946A (zh) * 2021-07-13 2021-11-02 暨南大学 一种修复土壤砷污染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8643A (zh) * 2007-07-17 2007-12-19 四川大学 双环蘑菇和皱环球盖菇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4043645A (zh) * 2014-06-13 2014-09-17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砷污染土修复方法
CN104741373A (zh) * 2015-04-03 2015-07-01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铬污染土壤的分层修复方法
CN105598155A (zh) * 2015-12-31 2016-05-25 陕西清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07116097A (zh) * 2017-06-21 2017-09-0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种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7876557A (zh) * 2017-06-27 2018-04-06 湖北农谷畅响土壤修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原位修复砷污染农田土壤的钝化剂及加工方法
CN107457253A (zh) * 2017-08-11 2017-12-12 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砷污染土壤修复的药剂及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9092871A (zh) * 2018-07-31 2018-12-28 湖南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双环蘑菇和皱环球盖菇联合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64368A (zh) * 2019-05-22 2019-07-30 青岛科技大学 硅锰改性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699084A (zh) * 2019-10-09 2020-01-17 东南大学 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固化修复复合药剂及固化修复方法
CN112028713A (zh) * 2020-09-15 2020-12-04 湖南亿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理土壤砷污染的钝化剂及治理方法
CN112619601A (zh) * 2020-10-26 2021-04-09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 一种降低水稻砷吸收的锰改性生物炭及其施用方法
CN113578946A (zh) * 2021-07-13 2021-11-02 暨南大学 一种修复土壤砷污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3025A (zh) 2022-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13811B (zh) 一种重金属铬污染土壤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CN107824612B (zh) 一种Fe3O4基生物炭土壤钝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9012589B (zh) 一种选择性吸附Cr(VI)的尿素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07116097A (zh) 一种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6315742B (zh) 腐殖酸钠/生物炭磁性复合材料去除废水中六价铬的方法
CN104258809A (zh) 改性生物质炭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09913228A (zh) 高磁性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
CN109678626B (zh) 用于汞污染农田修复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234827B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71220B (zh) 一种黄铁矿微生物联合渗透性反应墙的制备方法
CN113321196B (zh) 一种从酸性六价铀溶液中直接矿物固铀的方法
CN114229967B (zh) 一种三维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处理高浓度含磷有机废水的电化学氧化法
CN110317611A (zh) 一种金属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947486A (zh) 一种凹凸棒石‑生物质活性炭土壤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32778A (zh) 用于吸附砷的柚子皮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37389A (zh) 一种处理含铅废水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311148B (zh) 一种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7910B (zh) 一种污泥资源化处理方法
CN112844309B (zh) 一种多效功能的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393025B (zh) 一种基于生石灰-铁盐混合稳定剂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CN111661943B (zh) 沼液综合利用方法
CN108126655A (zh) 一种氧化铁改性的巨菌草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CN115430401B (zh) 一种同时具有固碳和减污作用的硫掺杂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219692B (zh) 一种作为水体除磷滤料的电化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5666A (zh) 一种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稳定剂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