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5023A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导光触控模块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导光触控模块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85023A CN114385023A CN202011137714.9A CN202011137714A CN114385023A CN 114385023 A CN114385023 A CN 114385023A CN 202011137714 A CN202011137714 A CN 202011137714A CN 114385023 A CN114385023 A CN 1143850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touch sensing
- display device
- light guide
- form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443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280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23 metal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72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49 emb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05 nano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LNEPOXFFQSENCJ-UHFFFAOYSA-N haloperidol Chemical compound C1CC(O)(C=2C=CC(Cl)=CC=2)CCN1CCCC(=O)C1=CC=C(F)C=C1 LNEPOXFFQSENC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272 inorgan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7 in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9719 polyimide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44 sputt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979 thermal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5—Light guid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导光触控模块的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包含基底层、触控感测层、导光模块以及显示面板。触控感测层设置在基底层上。导光模块设置在触控感测层上。触控感测层位于导光模块与显示面板之间,且导光模块及显示面板中的一个与触控感测层之间无粘着材料。显示装置可通过基底层将触控感测层整合至显示装置或者导光模块,以减少显示装置整体的粘着层的数量以及缩减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如此一来,可使显示装置更为轻薄、提升显示装置的弯折特性及减少显示装置的工艺步骤及简化工艺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盖板结构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导光触控模块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穿戴式装置、智能型产品都走向大尺寸且具有可弯折性的方向发展,因此触控感测层及导光层都需具备轻薄、可挠及可弯折等特性。此外,触控感测层及导光层的制造方式也以整合为目标。
传统的触控感测层是以透明导电膜(例如氧化铟锡,ITO)作为电极材料,并使其形成在玻璃基板或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薄膜上。透明导电膜需要透过溅镀、黄光、印刷、雷射工艺后,再经由贴合工艺完成上下层电极的制备。因此,触控感测层的工艺繁琐且无法满足轻薄的发展趋势。此外,氧化铟锡的材料特性易脆且不易弯折,要将其应用在柔性及大尺寸的产品较为困难。
传统的导光板是使用压克力(PC)及聚碳酸酯(PMMA)作为主要材料,导光层一般是通过粘着层(例如光学胶)贴合于盖板或是触控传感层之下。然而,由于导光板的表面特性与具备可弯折特性的粘着层材料并不匹配,因而限制了装置的弯折耐受性。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可同时满足光学设计及弯折特性的显示装置,仍是目前业界亟需研究的目标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面为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可使显示装置更为轻薄、提升显示装置的弯折特性及减少显示装置的工艺步骤及简化工艺的复杂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包含基底层、触控感测层、导光模块以及显示面板。触控感测层设置在基底层上。导光模块设置在触控感测层上。触控感测层位于导光模块与显示面板之间,且导光模块及显示面板中的一个与触控感测层之间无粘着材料。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层接触基底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底层包含无色聚酰亚胺层以及水气阻隔层,水气阻隔层与触控感测层分别位于无色聚酰亚胺层的相对两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底层还包含无色聚酰亚胺层以及水气阻隔层,无色聚酰亚胺层与触控感测层分别位于水气阻隔层的相对两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层包含第三绝缘层,且第三绝缘层接触水气阻隔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层包含第一感测电极、第一绝缘层、第二感测电极以及第二绝缘层,其中第一感测电极位于基底层与第一绝缘层之间,第二感测电极位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接触基底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层还包含第三绝缘层,且第三绝缘层位于基底层与第一感测电极之间,且第三绝缘层接触基底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电极及第二感测电极材料为纳米导电材料。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含导光板及线路遮蔽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导光板的材料包含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TPU)。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导光板包含硬化层或抗眩涂层。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面为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含基底层、触控感测层、整合模块以及显示面板。触控感测层设置在基底层上。整合模块设置在触控感测层上。触控感测层位于整合模块与显示面板之间,且整合模块与触控感测层之间无粘着材料。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含水气阻隔层,其中触控感测层位于基底层与水气阻隔层之间,且水气阻隔层位于触控感测层与显示面板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面为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在基底层上形成触控感测层,使得触控感测层直接接触基底层;在触控感测层的一侧上设置导光模块;以及在触控感测层与基底层的另一侧上设置显示面板,其中导光模块与显示面板中的一个与触控感测层之间无粘着材料。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基底层上形成触控感测层包含在无色聚酰亚胺层上形成第一感测电极;在第一感测电极上形成第一绝缘层;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第二感测电极;以及在第二感测电极上形成第二绝缘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还包含在基底层与第一感测电极之间形成第三绝缘层,使得第三绝缘层接触基底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底层包含无色聚酰亚胺层与水气阻隔层,且在基底层上形成触控感测层包含使无色聚酰亚胺层位于水气阻隔层与触控感测层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底层包含无色聚酰亚胺层与水气阻隔层,且在基底层上形成触控感测层包含使水气阻隔层位于无色聚酰亚胺层与触控感测层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形成导光模块还包含以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TPU)形成导光板;在导光板的上表面形成线路遮蔽层;在导光板的上表面形成硬化层或抗眩涂层;以及在导光板之下表面形成网点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面为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提供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包含基板、电子墨水层、下电极以及上电极;形成基底层覆盖显示面板的上电极;在基底层上形成触控感测层,使得触控感测层直接接触基底层;在触控感测层相对于显示面板的另一侧上设置导光模块;其中形成触控感测层包含:依序形成第一感测电极、第一绝缘层、第二感测电极以及第二绝缘层。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面为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在基底层上形成触控感测层;在基底层上形成整合模块,其中整合模块包含位于基底层的表面上的线路遮蔽层以及位于基底层的另一表面上的硬化层或抗眩涂层;在触控感测层及显示面板之间设置导光板。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还包含在显示面板上形成水气阻隔层,其中触控感测层位于基底层与水气阻隔层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面为提供一种导光触控模块的制造方法。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导光触控模块的制造方法包含形成导光模块,其中形成导光模块包含提供导光板、在导光板的上表面形成线路遮蔽层、在导光板的上表面形成硬化层或抗眩涂层以及在导光板的下表面形成网点结构;形成触控感测层,包含提供基底层、在基底层上形成第一感测电极、在第一感测电极上形成第一绝缘层、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第二感测电极、在第二感测电极上形成第二绝缘层;以及将导光模块中的网点结构,通过粘着层贴合至触控感测层中的第二绝缘层或基底层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通过基底层将触控感测层整合至显示装置或者导光模块,以减少显示装置整体的粘着层的数量以及缩减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如此一来,可使显示装置更为轻薄、提升显示装置的弯折特性及减少显示装置的工艺步骤及简化工艺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2A为沿着图1的线段2A-2A的剖面图。
图2B至图2D为图2A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各步骤的剖面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4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4B至图4C为图4A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各步骤的剖面图。
图5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5B至图5D为图5A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各步骤的剖面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7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7B至图7D为图7A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各步骤的剖面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a、200、300、300a、400-显示装置,100A、200A、300A-导光模块,100B、200B、300B、400A-整合模块,110、110a、210、310、310a、410-触控感测层,111、211、311、411-第一感测电极,112、212、312、412-第一绝缘层,113、213、313、413-第二感测电极,114、214、314、414-第二绝缘层,114S-表面,115、215、315、415-第三绝缘层,120、220、320、420-基底层,320S、420S-表面,122、222-无色聚酰亚胺层,122S、222S-表面,124、224、380、480-水气阻隔层,124S、224S-表面,130、230、330、430-显示面板,132、232、332、432-基板,134、234、334、434-电子墨水层,136、236、336、436-下电极,138、238、338、438-上电极,140、240、340、440-盖板结构,142、242、342、442-硬化层,144、244、344、444-线路遮蔽层,150、250、350、450-导光板,152、252、352、452-网点结构,170、270、370、470-粘着层,490-承载板,DA-可视区,NA-非可视区,2A-2A-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公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且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层和区域的厚度可能被夸大,并且在附图的描述中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俯视图。图2A为沿着图1的线段2A-2A的剖面图。显示装置100具有可视区DA与非可视区NA。显示装置100包含导光模块100A及整合模块100B。整合模块100B包含触控感测层110、基底层120以及显示面板130。导光模块100A包含盖板结构140、导光板150。
触控感测层110设置在基底层120上,导光模块100A位于触控感测层110上。触控感测层110位于导光模块100A与基底层120之间,基底层120位于触控感测层110与显示面板130之间。显示面板130与触控感测层110之间无粘着材料(例如光学胶)。具体而言,基底层120与触控感测层110之间无粘着材料,且基底层120与显示面板130之间也无粘着材料。
基底层120包含无色聚酰亚胺层122(Colorless Polyimide,CPI)以及水气阻隔层124。水气阻隔层124与触控感测层110分别位于无色聚酰亚胺层122的相对两侧。水气阻隔层124的材料可包含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的复合膜层,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层110直接接触无色聚酰亚胺层122,也就是触控感测层110直接形成在基底层120上。
显示面板130为反射式显示面板。显示面板130包含基板132、电子墨水层134、下电极136以及上电极138。电子墨水层134位于下电极136以及上电极138之间。上电极138位于水气阻隔层124与电子墨水层13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30直接接触水气阻隔层124,也就是显示面板130直接设置在基底层120上。
触控感测层110包含第一感测电极111、第一绝缘层112、第二感测电极113以及第二绝缘层114。第一感测电极111位于基底层120与第一绝缘层112之间,第二感测电极113位于第一绝缘层112与第二绝缘层11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层110还包含第三绝缘层115,且第三绝缘层115位于基底层120与第一感测电极111之间。第三绝缘层115接触基底层120的无色聚酰亚胺层122、第一感测电极111以及第一绝缘层1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电极111与第二感测电极113的材料包含纳米导电材料。举例来说,纳米导电材料为纳米金属粒子,例如混合在有机材料中的银纳米粒子或铜纳米粒子。如此一来,可降低第一感测电极111与第二感测电极113的材料对于弯折度的限制,进而提升触控感测层110的可弯折性。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将无色聚酰亚胺层122与水气阻隔层124作为触控感测层110的基底,借此将触控感测层110整合至显示面板130。因此,显示面板130、基底层120以及触控感测层110可共同构成整合模块100B。如此一来,触控感测层110与显示面板130之间无需通过粘着层粘合,可缩减显示装置100的整体厚度并提升显示装置100的耐弯折性。此外,包含纳米金属粒子的第一感测电极111与第二感测电极113可克服传统电极材料(例如透明导电膜)易脆且不易弯折的缺点,因此可提升显示装置100整体的可弯折性,有利于应用在大尺寸及可挠的产品中。
导光板150位于触控感测层110与盖板结构140之间。导光板150与盖板结构140之间无粘着材料,也就是盖板结构140直接设置于导光板150的上方。
盖板结构140可包含硬化层142(Hard Coating Layer,HC Layer)及线路遮蔽层144。硬化层142也可包含抗眩涂层(Anti-glare Layer,AG Layer)。线路遮蔽层144位于导光板150与硬化层142之间。硬化层142可填补线路遮蔽层144与导光板150之间的断差,并提供导光模块100A的保护功能。导光板150的材料包含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TPU),使导光板150具有较佳的韧性、回弹性及自我修复特性。导光板150包含网点结构152,位于导光板150面对显示面板130的表面,用以增加进入显示面板130的光线的均匀性。因此,导光板150除了可具有导光效果,还可提升导光模块100A的自我修复特性以及可弯折性。线路遮蔽层144例如为深色油墨,位于显示装置100的非可视区NA,用以定义出可视区DA与非可视区NA。
由于盖板结构140可与导光板150整合,因此盖板结构140与导光板150可共同构成导光模块100A。如此一来,盖板结构140与导光板150之间无需通过粘着层粘合,可缩减显示装置100的整体厚度并提升显示装置100的耐弯折性。亦即,导光板150可与盖板结构140整合为单一结构,例如直接于导光板150上表面喷涂线路遮蔽层144与硬化层142或抗眩涂层,并直接于导光板150下表面喷涂网点结构15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112、第二绝缘层114以及第三绝缘层115的材料包含聚脂有机材料、压克力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或上述的组合。通过将第三绝缘层115设置在基底层120上,可进一步增加第一感测电极111与基底层120的材料之间的附着性,有利于将触控感测层110整合至显示面板130上。
第一感测电极111与第二感测电极113的厚度可在约0.4微米至1微米的范围中,第一绝缘层112与第二绝缘层114的厚度可在约0.5微米至2微米的范围中,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也就是说,第一绝缘层112与第二绝缘层114的厚度需大于第一感测电极111与第二感测电极113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三绝缘层115是用以增加设置基底层120与第一感测电极111之间的附着性,因此第三绝缘层115的厚度可等于或小于第一绝缘层112与第二绝缘层114的厚度。换句话说,第三绝缘层115的厚度可无需大于第一感测电极111与第二感测电极113的厚度。
由于本发明的触控感测层110可通过基底层120整合至显示面板130,触控感测层110可直接形成在基底层120上。因此,位于显示装置100的可视区DA及非可视区NA的第一感测电极111可在相同的蚀刻显影工艺中形成,位于显示装置100的可视区DA及非可视区NA的第二感测电极113也可在相同的蚀刻显影工艺中形成。换句话说,可不必先经过粘合工艺,将触控感测层110在可视区DA中的线路完成后,才形成走线在非可视区NA中。因此,本发明的整合模块100B可减少工艺步骤及简化工艺的复杂度。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可视区DA的第一感测电极111与第二感测电极113的线宽可在约3微米至5微米的范围中,而位于非可视区NA的第一感测电极111与第二感测电极113的线宽可在约8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中,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模块100A与整合模块100B之间通过粘着层170而粘合。换句话说,导光板150的网点结构152与第二绝缘层114的表面114S分别与粘着层170的相对两侧接触,使导光模块100A与整合模块100B互相粘合。因此,导光模块100A与整合模块100B的设计可增加导光模块100A与整合模块100B的可弯折性、减少显示装置100整体的粘着层的数量以及缩减显示装置100的整体厚度。如此一来,可使显示装置100更为轻薄、提升显示装置100的耐弯折性及减少显示装置100的工艺步骤及简化工艺的复杂度。此外,包含热塑性聚氨酯的导光板150可降低与粘着层170之间的表面特性差异以及可弯折性差异,因此可提升显示装置100整体的耐弯折性,有利于应用在大尺寸及可挠的产品中。
图2B至图2D为图2A的显示装置100的制造方法在各步骤的剖面图。参阅图2B,首先将触控感测层110形成在基底层120(见图2A)的无色聚酰亚胺层122上。形成触控感测层110包含形成第三绝缘层115于无色聚酰亚胺层122上,且第三绝缘层115接触无色聚酰亚胺层122的表面122S。接着,形成第一感测电极111于第三绝缘层115上。也就是第三绝缘层115位于无色聚酰亚胺层122与第一感测电极111之间。第一感测电极111位于可视区DA与非可视区NA(见图1)的线路及走线皆通过相同的图案化工艺而形成。接着形成第一绝缘层112于第一感测电极111上,再形成第二感测电极113于第一绝缘层112上。第二感测电极113位于可视区DA与非可视区NA(见图1)的线路及走线皆通过相同的图案化工艺而形成。最后,形成第二绝缘层114于第二感测电极113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是采用片对片工艺,可将无色聚酰亚胺层122先以热解胶固定于玻璃基板上,再形成触控感测层110。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是采用卷对卷工艺,则可利用热解胶作为承载板。因此,显示装置100的制造可不受限于工艺方法。
参阅图2C,将图2C中的结构自玻璃基板或承载板脱离,接着将水气阻隔层124形成在无色聚酰亚胺层122上,使得无色聚酰亚胺层122位于水气阻隔层124与触控感测层110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B与图2C的步骤可对调。也就是说,水气阻隔层124可先形成在无色聚酰亚胺层122上,以构成基底层120。接着,再将触控感测层110中的各层形成在基底层120上。换句话说,只要触控感测层110可通过无色聚酰亚胺层122作为基底而形成即可,也就是先形成水气阻隔层124后才制作触控感测层110。
参阅图2D,设置显示面板130于触控感测层110及基底层120的下方,使得基底层120位于显示面板130与触控感测层110之间。设置显示面板130包含形成上电极138在水气阻隔层124背对无色聚酰亚胺层122的表面124S上,且上电极138接触水气阻隔层124的表面124S。接着,在上电极138与位于基板132上的下电极136之间设置电子墨水层134。如此一来,即可得到整合模块100B。显示面板130与触控感测层110之间无粘着材料,触控感测层110通过基底层120整合至显示面板130。
参阅图2A,将线路遮蔽层144形成在硬化层142上,接着将盖板结构140直接设置于导光板150上。也就是说,盖板结构140可通过涂布硬化层的材料及/或压印(例如紫外光压印)抗眩涂层的材料而形成。或者将线路遮蔽层144直接形成在导光板150上,接着通过涂布硬化层或抗眩涂层于导光板150上。导光板150的网点结构152可通过印刷、热压、UV压印等工艺形成。如此一来,即可得到导光模块100A。导光板150与盖板结构140之间无粘着材料,使导光板150与盖板结构140整合。换句话说,上述的基底层120也可视为是触控感测层110的一部份,而显示装置100可视为是将导光模块100A的网点结构152通过粘着层170贴合至触控感测层110中的第二绝缘层114或基底层120上而形成的导光触控模块。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a的剖面图。图3的显示装置100a与图2A的显示装置100具有相同的剖面位置。同时参阅图2A与图3。显示装置100a与显示装置100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显示装置100a不具有第三绝缘层115。换句话说,显示装置100a的第一感测电极111直接形成在无色聚酰亚胺层122上。第一感测电极111与第一绝缘层112皆与无色聚酰亚胺层122直接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感测电极111与无色聚酰亚胺层122之间可具有足够的附着性,因此可选择省略显示装置100的第三绝缘层115。显示装置100a的触控感测层110a也是通过基底层120而整合至显示面板130,因此显示装置100a具有与显示装置100相同的技术功效,于此不再赘述。
图4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的剖面图。图4A的显示装置200与图2A的显示装置100具有相同的剖面位置。显示装置200包含导光模块200A及整合模块200B。整合模块200B包含触控感测层210、基底层220以及显示面板230。导光模块200A包含盖板结构240与导光板250。
触控感测层210与导光模块200A位于基底层220的相对两侧上。触控感测层210位于基底层220与显示面板230之间,也就是基底层220位于触控感测层210与盖板结构240之间。显示面板230与触控感测层210之间无粘着材料,且基底层220与触控感测层210之间无粘着材料。
基底层220包含无色聚酰亚胺层222以及水气阻隔层224。无色聚酰亚胺层222与触控感测层210分别位于水气阻隔层224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层210直接接触水气阻隔层224的表面224S,也就是触控感测层210直接形成在基底层220上。
显示面板230包含基板232、电子墨水层234、下电极236以及上电极238。电子墨水层234位于下电极236以及上电极238之间。上电极238位于触控感测层210与电子墨水层23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层210直接接触显示面板230。
触控感测层210包含第一感测电极211、第一绝缘层212、第二感测电极213、第二绝缘层214以及第三绝缘层215。第一感测电极211位于第三绝缘层215与第一绝缘层212之间,第二感测电极213位于第一绝缘层212与第二绝缘层214之间。第三绝缘层215位于基底层220与第一感测电极21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214直接接触显示面板230的上电极238,且第三绝缘层215直接接触基底层220的水气阻隔层224、第一感测电极211以及第一绝缘层21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感测电极211与水气阻隔层224之间的附着性较差,因此需通过第三绝缘层215增加第一感测电极211在基底层220上的附着性。
第一感测电极211以及第二感测电极213的材料、工艺及技术功效与图2A所示的显示装置100相同,且触控感测层210中各层的厚度宽度等结构特征及技术功效也与显示装置100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200将无色聚酰亚胺层222与水气阻隔层224作为用以形成触控感测层210的基底,并将触控感测层210整合至基底层220与显示面板230之间。因此,显示面板230、基底层220以及触控感测层210可共同构成整合模块200B。如此一来,触控感测层210与显示面板230之间无需通过粘着层粘合,使得显示装置200的整体厚度缩减。
盖板结构240与导光板250构成导光模块200A。导光模块200A与图2A的导光模块100A具有相同的结构及技术功效,于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模块200A与整合模块200B之间通过粘着层270而粘合。换句话说,导光板250的网点结构252与无色聚酰亚胺层222的表面222S分别与粘着层270的相对两侧接触,使导光模块200A与整合模块200B互相粘合。导光模块200A与整合模块200B的设计可增加导光模块200A与整合模块200B的可弯折性、减少显示装置200整体的粘着层的数量以及缩减显示装置200的整体厚度。如此一来,可使显示装置200更为轻薄、提升显示装置200的耐弯折性及减少显示装置200的工艺步骤及简化工艺的复杂度。
图4B至图4C为图4A的显示装置200的制造方法在各步骤的剖面图。参阅图4B,首先将触控感测层210形成在基底层220的水气阻隔层224上,使得第三绝缘层215直接接触水气阻隔层224的表面224S。如同前述,可将基底层220先固定在玻璃基板或承载板上,再形成触控感测层210。触控感测层210的制造方法与图2A所示的显示装置100的触控感测层110的制造方法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参阅图4B与图4C,设置显示面板230于触控感测层210上,使得触控感测层210位于显示面板230与基底层220之间。设置显示面板230包含形成上电极238在第二绝缘层214上。接着,将图4B中的结构自玻璃基板或承载板脱离,在上电极238与位于基板232上的下电极236之间设置电子墨水层234。如此一来,即可得到整合模块200B。显示面板230与触控感测层210之间无粘着材料,使触控感测层210整合至基底层220与显示面板230之间。
参阅图4A,将线路遮蔽层244形成在硬化层242上,接着将盖板结构240直接设置于导光板250上。盖板结构240的制造方式皆与图2A中的显示装置100相同,于此不再赘述。如此一来,即可得到导光模块200A。导光板250与盖板结构240之间无粘着材料,导光板250与盖板结构240之间无粘着材料,使导光板250与盖板结构240整合。
图5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0的剖面图。图5A的显示装置300与图2A的显示装置100具有相同的剖面位置。显示装置300与图4A显示装置200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显示装置300的触控感测层310位于基底层320与水气阻隔层380之间,且水气阻隔层380位于触控感测层310与显示面板330之间。显示装置300的基底层320为无色聚酰亚胺。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层310的第三绝缘层315直接接触基底层320,触控感测层310的第二绝缘层314与显示面板330的上电极338分别直接接触水气阻隔层380的相对两侧。因此,基底层320、触控感测层310、水气阻隔层380以及显示面板330可共同构成整合模块300B。
显示装置300的导光模块300A与整合模块300B之间通过粘着层370而粘合。换句话说,导光板350的网点结构352与基底层320的表面320S分别接触粘着层370的相对两侧,使导光模块300A与整合模块300B互相粘合。导光模块300A与整合模块300B的设计除了可增加导光模块300A与整合模块300B的可弯折性、减少显示装置300整体的粘着层的数量以及缩减显示装置300的整体厚度。如此一来,可使显示装置300更为轻薄、提升显示装置300的弯折特性及减少显示装置300的工艺步骤及简化工艺的复杂度。显示装置300具有与显示装置200相同的技术功效,于此不再赘述。
图5B至图5D为图5A的显示装置300的制造方法在各步骤的剖面图。参阅图5B,首先将触控感测层310形成在基底层320上。如同前述,可将基底层320先固定在玻璃基板或承载板上,再形成触控感测层310。触控感测层310的制造方法与图2A所示的显示装置100的触控感测层110的制造方法相同,于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层310的第三绝缘层315直接接触基底层320。
参阅图5C,将水气阻隔层380形成在触控感测层310上,使得触控感测层310位于水气阻隔层380与基底层32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层310的第二绝缘层314直接接触水气阻隔层380。
参阅图5D,设置显示面板330于水气阻隔层380上,使得水气阻隔层380位于触控感测层310与显示面板330之间。设置显示面板330包含形成上电极338在水气阻隔层380上。接着,将图5C中的结构自玻璃基板或承载板脱离,在上电极338与位于基板332上的下电极336之间设置电子墨水层334。如此一来,即可得到整合模块300B。显示面板330与触控感测层310之间无粘着材料,使触控感测层310与显示面板330整合。
参阅图5A,将线路遮蔽层344形成在硬化层342上,接着将盖板结构340直接设置于导光板350上。如此一来,即可得到导光模块300A。导光板350与盖板结构340之间无粘着材料,使导光板350与盖板结构340整合。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0a的剖面图。图6的显示装置300a与图2A的显示装置100具有相同的剖面位置。同时参阅图5A与图6。显示装置300a与显示装置300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显示装置300a的触控感测层310a不具有第三绝缘层315。换句话说,显示装置300a的第一感测电极311直接形成在基底层320上。第一感测电极311与第一绝缘层312皆与基底层320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感测电极311与基底层320之间可具有足够的附着性,因此可选择省略显示装置300的第三绝缘层315。显示装置300a具有与显示装置300相同的技术功效,于此不再赘述。
图7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400的剖面图。图7A的显示装置400与图2A的显示装置100具有相同的剖面位置。显示装置400包含第一整合模块400A以及显示面板430。第一整合模块400A包含触控感测层410、基底层420以及盖板结构440。
在本实施例中,基底层420为无色聚酰亚胺层。盖板结构440包含硬化层442(HardCoating Layer,HC Layer)及线路遮蔽层444。硬化层442可包含抗眩涂层(Anti-glareLayer,AG Layer)。触控感测层410与盖板结构440分别设置在基底层420的相对两侧上。触控感测层410包含第三绝缘层415、第一感测电极411、第一绝缘层412、第二感测电极413以及第二绝缘层414。第三绝缘层415位于基底层420与第一感测电极411之间。第一感测电极411位于第三绝缘层415与第一绝缘层412之间,且第二感测电极413位于第一绝缘层412与第二绝缘层414之间。
第一感测电极411以及第二感测电极413的材料、工艺及技术功效与图2A所示的显示装置100相同,且触控感测层410中各层的厚度宽度等结构特征及技术功效也与显示装置100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线路遮蔽层444位于基底层420面对触控感测层410的表面420S上。线路遮蔽层444位于非可视区NA(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绝缘层415直接接触基底层420与线路遮蔽层444,且第三绝缘层415设置以填补线路遮蔽层444与基底层420之间的断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绝缘层415的厚度在约5微米至20微米的范围中。基底层420与盖板结构440之间无粘着材料,触控感测层410与基底层420之间也无粘着材料。因此,触控感测层410、基底层420以及盖板结构440可共同构成第一整合模块400A。如此一来,盖板结构440与触控感测层410之间无需通过粘着层粘合,可缩减显示装置400的整体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400还包含导光板450以及水气阻隔层480。水气阻隔层480位于显示面板430上,导光板450位于显示面板430与触控感测层410之间。导光板450与触控感测层410通过粘着层470粘合,且导光板450与显示面板430也通过粘着层470粘合。
图7B至图7D为图7A的显示装置400的制造方法在各步骤的剖面图。参阅图7B,首先将盖板结构440形成在基底层420上。
参阅图7C,接着将图7B中的结构倒转并放置在承载板490上,并接着形成线路遮蔽层444在基底层420上。接着,将触控感测层410形成于盖板结构440与基底层420上。形成触控感测层410包含形成第三绝缘层415在线路遮蔽层444与基底层420上,以填补线路遮蔽层444与基底层420之间的断差。接着,如同图2B中所述,依序形成第一感测电极411、第一绝缘层412、第二感测电极413以及第二绝缘层414。如此一来,即可得到第一整合模块400A。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是采用片对片工艺,则可通过热解胶将图7B中的结构倒转并固定于玻璃基板上作为承载板490。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是采用卷对卷工艺,则可利用热解胶作为承载板490。因此,显示装置400的制造可不受限于工艺方法。
参阅图7D,形成水气阻隔层480在显示面板430上后,通过粘着层470粘合水气阻隔层480与导光板450。参阅图7D与图7A,接着通过粘着层470粘合图7D的结构与第一整合模块400A。如此一来,即可得到显示装置400,使盖板结构440与触控感测层410整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通过基底层将触控感测层整合至显示装置或者盖板结构,以减少显示装置整体的粘着层的数量以及缩减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如此一来,可使显示装置更为轻薄、提升显示装置的弯折特性及减少显示装置的工艺步骤及简化工艺的复杂度。由于触控感测层可直接形成在基底层上,因此位于可视区与非可视区的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皆可分别在相同的蚀刻显影工艺中形成。除此之外,触控感测层的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的纳米金属粒子可降低材料对于弯折度的限制,进而提升触控感测层的可弯折性。导光板的材料包含热塑性聚氨酯,使导光板具有较佳的韧性、回弹性及自我修复特性。这样的设计可降低与粘着层之间的表面特性差异以及可弯折性差异,因此可提升显示装置整体的耐弯折性,有利于应用在大尺寸及可挠的产品中。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24)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基底层;
触控感测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层上;
导光模块,设置在所述触控感测层上;以及
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触控感测层位于所述盖板结构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且所述导光模块及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一个与所述触控感测层之间无粘着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层接触所述基底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包含无色聚酰亚胺层以及水气阻隔层,所述水气阻隔层与所述触控感测层分别位于所述无色聚酰亚胺层的相对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还包含无色聚酰亚胺层以及水气阻隔层,所述无色聚酰亚胺层与所述触控感测层分别位于所述水气阻隔层的相对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层包含第三绝缘层,且所述第三绝缘层接触所述水气阻隔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层包含第一感测电极、第一绝缘层、第二感测电极以及第二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位于所述基底层与所述第一绝缘层之间,所述第二感测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接触所述基底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层还包含第三绝缘层,且所述第三绝缘层位于所述基底层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之间,且所述第三绝缘层接触所述基底层。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及所述第二感测电极材料为纳米导电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模块包含导光板及线路遮蔽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材料包含热塑性聚氨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含硬化层或抗眩涂层。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基底层;
触控感测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层上;
整合模块,设置在所述触控感测层上;以及
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触控感测层位于所述整合模块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且所述整合模块与所述触控感测层之间无粘着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水气阻隔层,其中所述触控感测层位于所述基底层与所述水气阻隔层之间,且所述水气阻隔层位于所述触控感测层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15.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在基底层上形成触控感测层,使得所述触控感测层直接接触所述基底层;
在所述触控感测层的一侧上设置导光模块;以及
在所述触控感测层与所述基底层的另一侧上设置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导光模块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一个与所述触控感测层之间无粘着材料。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底层上形成所述触控感测层包含:
想无色聚酰亚胺层上形成第一感测电极;
在所述第一感测电极上形成第一绝缘层;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第二感测电极;以及
在所述第二感测电极上形成第二绝缘层。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在所述基底层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之间形成第三绝缘层,使得所述第三绝缘层接触所述基底层。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包含无色聚酰亚胺层与水气阻隔层,且在所述基底层上形成所述触控感测层包含使所述无色聚酰亚胺层位于所述水气阻隔层与所述触控感测层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包含无色聚酰亚胺层与水气阻隔层,且在所述基底层上形成所述触控感测层包含使所述水气阻隔层位于所述无色聚酰亚胺层与所述触控感测层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导光模块还包含:
以热塑性聚氨酯形成导光板;
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形成线路遮蔽层;
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上表面形成硬化层或抗眩涂层;以及
在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形成网点结构。
21.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提供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含基板、电子墨水层、下电极以及上电极;
形成基底层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上电极;
在所述基底层上形成触控感测层,使得所述触控感测层直接接触所述基底层;以及
在所述触控感测层相对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另一侧上设置导光模块;
其中形成所述触控感测层包含:依序形成第一感测电极、第一绝缘层、第二感测电极以及第二绝缘层。
22.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在基底层上形成触控感测层;
在所述基底层上形成整合模块,其中所述整合模块包含位于所述基底层的表面上的线路遮蔽层以及位于所述基底层的另一表面上的硬化层或抗眩涂层;以及
在所述触控感测层及显示面板之间设置导光板。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水气阻隔层,其中所述触控感测层位于所述基底层与所述水气阻隔层之间。
24.一种导光触控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形成导光模块,包含:
提供导光板;
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形成线路遮蔽层;
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上表面形成硬化层或抗眩涂层;以及
在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形成网点结构;
形成触控感测层,包含:
提供基底层;
在所述基底层上形成第一感测电极;
在所述第一感测电极上形成第一绝缘层;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第二感测电极;以及
在所述第二感测电极上形成第二绝缘层;以及
将所述导光模块中的网点结构,通过粘着层贴合至所述触控感测层中的所述第二绝缘层或所述基底层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37714.9A CN114385023B (zh) | 2020-10-22 | 2020-10-22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导光触控模块的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37714.9A CN114385023B (zh) | 2020-10-22 | 2020-10-22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导光触控模块的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85023A true CN114385023A (zh) | 2022-04-22 |
CN114385023B CN114385023B (zh) | 2024-07-12 |
Family
ID=81192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137714.9A Active CN114385023B (zh) | 2020-10-22 | 2020-10-22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导光触控模块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8502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45054B (zh) * | 2022-12-07 | 2024-06-11 | 允昌國際有限公司 | 用於觸控顯示面板之塑料面板的製造方法及結構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265206A1 (en) * | 2009-04-21 | 2010-10-21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Touch-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
CN105320328A (zh) * | 2014-07-25 | 2016-02-10 |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 |
CN105892122A (zh) * | 2016-03-22 | 2016-08-2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
US20160246419A1 (en) * | 2015-02-25 | 2016-08-25 |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06445215A (zh) * | 2015-08-10 | 2017-02-22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设备、触控装置及制作触控装置的方法 |
US9626024B1 (en) * | 2014-03-24 | 2017-04-18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Composite cover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US20170262088A1 (en) * | 2015-05-26 | 2017-09-14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Integrated Front Light Assembly,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 |
US20180287092A1 (en) * | 2017-03-30 | 2018-10-04 | Dongwoo Fine-Chem Co., Ltd. | Oled panel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2020
- 2020-10-22 CN CN202011137714.9A patent/CN1143850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265206A1 (en) * | 2009-04-21 | 2010-10-21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Touch-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
US9626024B1 (en) * | 2014-03-24 | 2017-04-18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Composite cover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CN105320328A (zh) * | 2014-07-25 | 2016-02-10 |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 |
US20160246419A1 (en) * | 2015-02-25 | 2016-08-25 |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US20170262088A1 (en) * | 2015-05-26 | 2017-09-14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Integrated Front Light Assembly,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 |
CN106445215A (zh) * | 2015-08-10 | 2017-02-22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设备、触控装置及制作触控装置的方法 |
CN105892122A (zh) * | 2016-03-22 | 2016-08-2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
US20170276989A1 (en) * | 2016-03-22 | 2017-09-28 |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 Touch 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ame |
US20180287092A1 (en) * | 2017-03-30 | 2018-10-04 | Dongwoo Fine-Chem Co., Ltd. | Oled panel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45054B (zh) * | 2022-12-07 | 2024-06-11 | 允昌國際有限公司 | 用於觸控顯示面板之塑料面板的製造方法及結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85023B (zh) | 2024-07-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20170536A (ja) | タッチウィンドウ及びこれを含むタッチデバイス | |
US8920904B2 (en) |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 |
US10627939B2 (en) | Touchscreen integrate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20240220055A1 (en) | Display device, fabrication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light guide touch module | |
WO2004061640A1 (ja) | 狭額縁タッチパネル | |
US20150109247A1 (en) |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US10705640B2 (en) |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ouch display device | |
CN111752416B (zh) |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KR20140114255A (ko) | 터치패널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20170018922A (ko) | 정전 용량 결합 방식 터치 패널 입력 장치 부착 표시 장치 | |
KR102209305B1 (ko) | 전도성 필름, 그리고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14385023B (zh)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导光触控模块的制造方法 | |
KR102533452B1 (ko) | 플렉시블 터치 센서 및 플렉시블 터치 디스플레이 모듈 | |
CN113168046B (zh) | 驱动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TW201837679A (zh) | 配線體組合、配線基板以及碰觸偵知器 | |
CN111081746A (zh) | Oled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 |
JP7247262B2 (ja) | タッチセンサ及び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モジュール | |
KR102275806B1 (ko) | 터치 패널 및 그 형성 방법 | |
TWM572495U (zh) | 觸控感測器及其觸控面板 | |
KR20160042617A (ko) | 전도성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전도성 필름을 포함하는 터치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WO2024095688A1 (ja) | 導電フィルム | |
KR20160000242A (ko) | 터치윈도우 | |
CN114327156B (zh) | 触控元件以及包含触控元件的装置 | |
CN213092288U (zh) | 触控元件以及包含触控元件的装置 | |
TW202232205A (zh) | 觸控感應器以及觸控顯示模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