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0422A -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0422A
CN114380422A CN202210026191.3A CN202210026191A CN114380422A CN 114380422 A CN114380422 A CN 114380422A CN 202210026191 A CN202210026191 A CN 202210026191A CN 114380422 A CN114380422 A CN 1143804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rod
water
purification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261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80422B (zh
Inventor
应琦
安向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ianying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ianying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ianying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ianying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261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04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0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0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80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0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al, charred products, or inorganic mixtures containing th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6Regeneration of sorbents, filt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及其监测方法,涉及水体净化领域,针对现有的水体净化效率低,且无法实时对净化后的水体质量进行监测,导致其净化不达标直接排放影响环境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第一净化箱和第二净化箱,所述第一净化箱与第二净化箱结构相同,且均包括箱盖、箱体和箱底,所述第一净化箱和第二净化箱的箱体均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所述进水管位于出水管的上方,且第一净化箱的出水管与第二净化箱的进水管之间连接有连接管,且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一水泵。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水体净化效率,同时能够对净化后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保证即将要排放的水质质量安全,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能够在其环境容量的范围以内,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自然降低,称为水体的净化作用。
在进行水体净化过程中,一般是先通过物理方法过滤水体中的固态物质,然后再进行化学、生物净化方法净化水体,而在物理方法对水体进行初步净化时容易导致滤板堵塞,影响其净化效率,并且在后续的化学、生物净化处理时,无法实时对净化后的水质进行质量监测,从而可能会出现净化不达标,但是直接排放,从而影响环境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及其监测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水体净化效率低,且无法实时对净化后的水体质量进行监测,导致其净化不达标直接排放影响环境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包括第一净化箱和第二净化箱,所述第一净化箱与第二净化箱结构相同,且均包括箱盖、箱体和箱底,所述第一净化箱和第二净化箱的箱体均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所述进水管位于出水管的上方,且第一净化箱的出水管与第二净化箱的进水管之间连接有连接管,且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一水泵;
所述第一净化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且所述第一净化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朝向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端部延伸至第一净化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刮板,且所述刮板紧贴过滤板表面滑动,所述刮板与第一净化箱的内壁之间设有清洁机构,且所述第一净化箱的箱体侧壁设有除杂口,且所述除杂口的底端与过滤板的顶端齐平;
所述第二净化箱的箱盖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杆,且所述第一从动杆位于第二净化箱内部的杆体固定连接有呈均匀分布的搅拌杆,所述第一从动杆的杆体贯穿第二净化箱的箱盖,且与转动杆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净化箱的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有下液斗,且所述下液斗的底端安装有下液管,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和下液管上均安装有单向电磁阀,所述第二净化箱的内部位于下液斗的下方设置有水质监测机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净化箱的底端内壁安装有活性炭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主皮带轮、副皮带轮和传动皮带,所述转动杆位于第一净化箱箱盖上方的杆体固定套接有主皮带轮,所述第一从动杆位于第二净化箱箱盖上方的杆体固定套接有副皮带轮,且所述主皮带轮与副皮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
作为优选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滑块、第一往复丝杆、除杂推板、从动锥形齿轮和驱动齿环,所述刮板的顶端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滑槽,且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除杂推板,且所述除杂推板的底端设置有U型槽,且所述除杂推板滑动套设于刮板的外部,所述滑槽靠近转动杆的一侧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一往复丝杆,所述第一往复丝杆的端部贯穿刮板远离转动杆的一侧,且固定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所述第一净化箱的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齿环,且所述从动锥形齿轮与驱动齿环啮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水质监测机构包括安装箱、取样箱、水质检测仪、固定块、安装板、接触块、活动板、活动杆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净化箱的底端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二往复丝杆,所述第二净化箱上设有与第二往复丝杆配合的第二传动机构,且所述第二往复丝杆的杆体螺纹套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箱,且所述安装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水质检测仪,所述水质检测仪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安装箱远离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安装箱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取样箱,且所述取样箱的顶端呈开口状设置,所述取样箱的底端中间位置与安装箱的底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结构相同的导液孔,且所述取样箱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滑动贯穿安装箱的侧壁,且共同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杆位于安装箱外部的杆体套设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箱和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远离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触块,所述第二净化箱的箱体内壁固定安装有沿其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分布的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与接触块平滑接触。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从动杆、驱动盘和从动盘,所述第一从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盘,且所述驱动盘圆周侧壁的四分之一圆弧固定安装有驱动齿块,所述第二净化箱的箱盖转动安装有贯穿其箱盖的第二从动杆,且所述第二从动杆贯穿下液斗与第二往复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从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盘,且所述从动盘的圆周侧壁安装有呈均匀分布的从动齿块,且所述驱动齿块与从动齿块啮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连接杆,连接杆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水质检测仪的底端滑动安装有挡板,且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挡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净化箱的箱体安装有呈U型设置的回流管,且所述回流管的两端均与第二净化箱的内部连通,且分别位于下液斗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回流管的底端延伸至第二净化箱的内部连接有第二水泵。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待净化的污水经过第一净化箱的进水管导入到第一净化箱的内部进行初步物理过滤净化处理;
S2、将初步净化后的污水经过连接管和第一水泵的配合导入到第二净化箱的内部,并且此时保证第二净化箱的出水管以及下液斗底端的下液管单向电磁阀关闭,然后经过投料口向第二净化箱内部投放水质净化处理试剂,并且通过驱动电机和第一传动机构的配合使得第一从动杆带动搅拌杆转动,通过搅拌杆将污水与水质净化处理试剂充分混合,然后再打开下液管的单向电磁阀,使得净化后的水流向下液斗的下方;
S3、第一从动杆同步带动驱动盘转动,当驱动盘上的驱动齿块与从动盘上的从动齿块啮合时,此时从动盘带动第二从动杆以及第二往复丝杆转动,通过第二往复丝杆驱使安装板带动安装箱在第二净化箱的竖直方向运动,安装箱运动过程中,会带动取样箱、水质检测仪、活动杆活动板、接触块、连接杆以及挡板同步运动,当接触块与第二净化箱内壁的固定块接触时,此时接触块会推动活动板,使得活动板推动活动杆,并且挤压复位弹簧,同时活动板带动连接杆和挡板运动,使得活动杆推动取样箱移动至安装箱的外部,从而能够使得该深度的水进入到取样箱内部,同时挡板的运动使得水质检测仪底端的出液口打开,从而能够将上一次检测完成的水从其内部排出;
S4、当接触块移动至刚刚与其接触的固定块的另一侧时,此时复位弹簧会反向推动活动板,使其带动活动杆以及连接杆反向运动,此时取样箱跟随活动杆移动至安装箱内部,停止取样操作,并且连接杆带动挡板回到初始位置,使得水质检测仪底端的出液口关闭,并且此时取样箱、安装箱上的导液孔与水质检测仪顶端的进液口重合,取样箱内部的水流入到水质检测仪内部进行水质检测,实现对第二净化箱内部的不同深度的净化水进行水质检测;
S5、若检测达标,则第二净化箱上出水管的单向电磁阀打开,将净化后的水排出即可,若检测未达标,则保持第二净化箱上出水管的单向电磁阀关闭,启动第二水泵,将第二净化箱内部位于下液斗下方的水经过回流管再泵入到下液斗的上方重复上述净化处理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第一净化箱的内部设置过滤板,从而能够对水体进行初步的物理过滤净化处理,并且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的转动能够使得刮板对过滤板进行清洁,并且通过从动锥形齿轮与驱动齿环的配合,能够使得第一往复丝杆驱使滑块带动除杂推板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得除杂推板能够将过滤板表面堆积的杂质经过除杂口排出,保证水体净化效率。
2、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主皮带轮转动,使得副皮带轮能够带动第一从动杆和搅拌杆转动,并且通过投料口向第二净化箱的内部投放水质净化处理试剂能够使得该试剂与进入到第二净化箱内部的污水进行充分的混合,提高水体净化效率。
3、通过副皮带轮带动驱动盘的转动能够驱使从动盘带动第二从动杆以及第二往复丝杆转动,从而能够使得水质监测机构做上下往复运动,并且通过固定块与接触块的接触,以及活动板、活动杆以及复位弹簧的设置能够使得该水质监测机构能够对不同深度的水进行取样监测,从而能够保证即将要排放的水质质量安全,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该装置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水体净化效率,同时能够对净化后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保证即将要排放的水质质量安全,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的刮板与除杂推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的第二净化箱内部水质监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的水质监测机构的爆炸图。
图中标号:1、第一净化箱;2、第二净化箱;3、连接管;4、第一水泵;5、主皮带轮;6、副皮带轮;7、进水管;8、除杂口;9、驱动盘;10、从动盘;11、投料口;12、第二从动杆;13、回流管;14、驱动电机;15、出水管;16、转动杆;17、过滤板;18、活性炭板;19、刮板;20、搅拌杆;21、下液斗;22、除杂推板;23、滑块;24、第一往复丝杆;25、滑槽;26、从动锥形齿轮;27、驱动齿环;28、下液管;29、安装箱;30、取样箱;31、水质检测仪;32、挡板;33、第二往复丝杆;34、固定块;35、安装板;36、接触块;37、活动板;38、活动杆;39、复位弹簧;40、连接杆;41、导液孔;42、进液口;43、出液口;44、第一从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包括第一净化箱1和第二净化箱2,第一净化箱1与第二净化箱2结构相同,且均包括箱盖、箱体和箱底,第一净化箱1和第二净化箱2的箱体均设置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15,且进水管7位于出水管15的上方,且第一净化箱1的出水管15与第二净化箱2的进水管7之间连接有连接管3,且连接管3上安装有第一水泵4。
通过将待净化的污水经过第一净化箱1的进水管7导入到第一净化箱1的内部进行初步的物理过滤净化处理,然后再经过第一水泵4和连接管3的配合将物理过滤净化后的污水导入到第二净化箱2的内部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实现系统化的水质净化处理,提高其净化效率,然后通过第二净化箱2的出水管15将系统化处理的水排出即可。
参照图3-6,第一净化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17,第一净化箱1的底端内壁安装有活性炭板18,第一净化箱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4,且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竖直朝向固定安装有转动杆16,转动杆16的端部延伸至第一净化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刮板19,且刮板19紧贴过滤板17表面滑动,刮板19与第一净化箱1的内壁之间设有清洁机构。
参照图3-6,清洁机构包括滑块23、第一往复丝杆24、除杂推板22、从动锥形齿轮26和驱动齿环27,刮板19的顶端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滑槽25,且滑槽25内滑动安装有滑块23,滑块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除杂推板22,且除杂推板22的底端设置有U型槽,且除杂推板22滑动套设于刮板19的外部,滑槽25靠近转动杆16的一侧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一往复丝杆24,第一往复丝杆24的端部贯穿刮板19远离转动杆16的一侧,且固定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26,第一净化箱1的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齿环27,且从动锥形齿轮26与驱动齿环27啮合。
参照图1和图4,第一净化箱1的箱体侧壁设有除杂口8,且除杂口8的底端与过滤板17的顶端齐平。
在将污水导入到第一净化箱1内部之后,通过第一净化箱1内部的过滤板17能够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并且通过活性炭板18能够对过滤后的污水内部的细小悬浮颗粒进行吸附,然后再通过第一水泵4和连接管3将其导入到第二净化箱2内部。
第一净化箱1的过滤板17长期使用后,其表面会堆积大量的固态杂物,因此在进行水质净化处理时,同步启动驱动电机14,使得驱动电机14带动转动杆16转动,转动杆16带动刮板19转动,使得刮板19对过滤板17的表面堆积的杂物进行刮除,避免造成过滤板17堵塞,在刮板19转动的同时,从动锥形齿轮26与驱动齿环27啮合,使得从动锥形齿轮26带动第一往复丝杆24转动,第一往复丝杆24驱使滑块23在滑槽25内部滑动同时滑块23带动除杂推板22运动,使得除杂推板22将刮板19刮除的固态杂物进行推动,当除杂推板22运动至滑槽25远离转动杆16的一端时,此时刚好位于除杂口8处,从而能够使得除杂推板22将杂物推出,保证第一净化箱1的净化效率。
实施例二
参照图1-3,第二净化箱2的箱盖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杆44,且第一从动杆44位于第二净化箱2内部的杆体固定连接有呈均匀分布的搅拌杆20,第一从动杆44的杆体贯穿第二净化箱2的箱盖,且与转动杆16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主皮带轮5、副皮带轮6和传动皮带,转动杆16位于第一净化箱1箱盖上方的杆体固定套接有主皮带轮5,第一从动杆44位于第二净化箱2箱盖上方的杆体固定套接有副皮带轮6,且主皮带轮5与副皮带轮6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
第二净化箱2的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有下液斗21,且下液斗21的底端安装有下液管28,进水管7、出水管15和下液管28上均安装有单向电磁阀。
在实施例一中经过第一净化箱1初步净化处理后的污水导入到第二净化箱2内部后,此时保证第二净化箱2出水管15处以及下液管28处的单向电磁阀关闭,并且通过投料口11向第二净化箱2内部投放水质净化处理试剂,同时主皮带轮5随转动杆16同步转动,传动皮带带动副皮带轮6转动,副皮带轮6带动第一从动杆44转动,第一从动杆44带动搅拌杆20转动,使得搅拌杆20对水质净化处理试剂和污水进行充分混合即可。
实施例三
参照图3,第二净化箱2的内部位于下液斗21的下方设置有水质监测机构。
参照图3和图7-9,水质监测机构包括安装箱29、取样箱30、水质检测仪31、固定块34、安装板35、接触块36、活动板37、活动杆38和复位弹簧39,第二净化箱2的底端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二往复丝杆33,第二净化箱2上设有与第二往复丝杆33配合的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从动杆12、驱动盘9和从动盘10,第一从动杆4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盘9,且驱动盘9圆周侧壁的四分之一圆弧固定安装有驱动齿块,第二净化箱2的箱盖转动安装有贯穿其箱盖的第二从动杆12,且第二从动杆12贯穿下液斗21与第二往复丝杆33固定连接,第二从动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盘10,且从动盘10的圆周侧壁安装有呈均匀分布的从动齿块,且驱动齿块与从动齿块啮合。
参照图8和图9,第二往复丝杆33的杆体螺纹套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安装板35,两个安装板35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箱29,且安装箱2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水质检测仪31,水质检测仪3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开设有进液口42和出液口43,安装箱29远离安装板35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安装箱29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取样箱30,且取样箱30的顶端呈开口状设置,取样箱30的底端中间位置与安装箱29的底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结构相同的导液孔41,且取样箱30靠近安装板3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活动杆38,活动杆38滑动贯穿安装箱29的侧壁,且共同固定连接有活动板37,活动杆38位于安装箱29外部的杆体套设有复位弹簧39,且复位弹簧39的两端分别与安装箱29和活动板37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活动板37远离活动杆3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触块36,第二净化箱2的箱体内壁固定安装有沿其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分布的固定块34,且固定块34与接触块36平滑接触。
参照图8和图9,活动板3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连接杆40,连接杆40呈L型结构设置,水质检测仪31的底端滑动安装有挡板32,且连接杆40的端部与挡板32的侧壁固定连接。
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经过系统化处理后的水体,此时打开下液管28上的单向电磁阀,使其流入到第二净化箱2内部的下液斗21下方,然后通过驱动电机14和第一传动机构的配合使得第一从动杆44转动,第一从动杆44同步带动驱动盘9转动,当驱动盘9上的驱动齿块与从动盘10上的从动齿块啮合时,此时从动盘10带动第二从动杆12以及第二往复丝杆33转动,通过第二往复丝杆33驱使安装板35带动安装箱29在第二净化箱2的竖直方向运动,安装箱29运动过程中,会带动取样箱30、水质检测仪31、活动杆38活动板37、接触块36、连接杆40以及挡板32同步运动,当接触块36与第二净化箱2内壁的固定块34接触时,此时接触块36会推动活动板37,使得活动板37推动活动杆38,并且挤压复位弹簧39,同时活动板37带动连接杆40和挡板32运动,使得活动杆38推动取样箱30移动至安装箱29的外部,从而能够使得该深度的水进入到取样箱30内部,同时挡板32的运动使得水质检测仪31底端的出液口43打开,从而能够将上一次检测完成的水从其内部排出。
当接触块36移动至刚刚与其接触的固定块34的另一侧时,此时复位弹簧39会反向推动活动板37,使其带动活动杆38以及连接杆40反向运动,此时取样箱30跟随活动杆38移动至安装箱29内部,停止取样操作,并且连接杆40带动挡板32回到初始位置,使得水质检测仪31底端的出液口43关闭,并且此时取样箱30、安装箱29上的导液孔41与水质检测仪31顶端的进液口42重合,取样箱30内部的水流入到水质检测仪31内部进行水质检测,实现对第二净化箱2内部的不同深度的净化水进行水质检测。
参照图1,第二净化箱2的箱体安装有呈U型设置的回流管13,且回流管13的两端均与第二净化箱2的内部连通,且分别位于下液斗21的顶端和底端,回流管13的底端延伸至第二净化箱2的内部连接有第二水泵。
若检测达标,则第二净化箱2上出水管15的单向电磁阀打开,将净化后的水排出即可,若检测未达标,则保持第二净化箱2上出水管15的单向电磁阀关闭,启动第二水泵,将第二净化箱2内部位于下液斗21下方的水经过回流管13再泵入到下液斗21的上方重复上述净化处理即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包括第一净化箱(1)和第二净化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箱(1)与第二净化箱(2)结构相同,且均包括箱盖、箱体和箱底,所述第一净化箱(1)和第二净化箱(2)的箱体均设置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15),且所述进水管(7)位于出水管(15)的上方,且第一净化箱(1)的出水管(15)与第二净化箱(2)的进水管(7)之间连接有连接管(3),且所述连接管(3)上安装有第一水泵(4);
所述第一净化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17),且所述第一净化箱(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4),且所述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竖直朝向固定安装有转动杆(16),所述转动杆(16)的端部延伸至第一净化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刮板(19),且所述刮板(19)紧贴过滤板(17)表面滑动,所述刮板(19)与第一净化箱(1)的内壁之间设有清洁机构,且所述第一净化箱(1)的箱体侧壁设有除杂口(8),且所述除杂口(8)的底端与过滤板(17)的顶端齐平;
所述第二净化箱(2)的箱盖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杆(44),且所述第一从动杆(44)位于第二净化箱(2)内部的杆体固定连接有呈均匀分布的搅拌杆(20),所述第一从动杆(44)的杆体贯穿第二净化箱(2)的箱盖,且与转动杆(16)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净化箱(2)的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有下液斗(21),且所述下液斗(21)的底端安装有下液管(28),所述进水管(7)、出水管(15)和下液管(28)上均安装有单向电磁阀,所述第二净化箱(2)的内部位于下液斗(21)的下方设置有水质监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箱(1)的底端内壁安装有活性炭板(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主皮带轮(5)、副皮带轮(6)和传动皮带,所述转动杆(16)位于第一净化箱(1)箱盖上方的杆体固定套接有主皮带轮(5),所述第一从动杆(44)位于第二净化箱(2)箱盖上方的杆体固定套接有副皮带轮(6),且所述主皮带轮(5)与副皮带轮(6)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滑块(23)、第一往复丝杆(24)、除杂推板(22)、从动锥形齿轮(26)和驱动齿环(27),所述刮板(19)的顶端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滑槽(25),且所述滑槽(25)内滑动安装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除杂推板(22),且所述除杂推板(22)的底端设置有U型槽,且所述除杂推板(22)滑动套设于刮板(19)的外部,所述滑槽(25)靠近转动杆(16)的一侧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一往复丝杆(24),所述第一往复丝杆(24)的端部贯穿刮板(19)远离转动杆(16)的一侧,且固定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26),所述第一净化箱(1)的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齿环(27),且所述从动锥形齿轮(26)与驱动齿环(27)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监测机构包括安装箱(29)、取样箱(30)、水质检测仪(31)、固定块(34)、安装板(35)、接触块(36)、活动板(37)、活动杆(38)和复位弹簧(39),所述第二净化箱(2)的底端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二往复丝杆(33),所述第二净化箱(2)上设有与第二往复丝杆(33)配合的第二传动机构,且所述第二往复丝杆(33)的杆体螺纹套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安装板(35),两个所述安装板(35)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箱(29),且所述安装箱(2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水质检测仪(31),所述水质检测仪(3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开设有进液口(42)和出液口(43),所述安装箱(29)远离安装板(35)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安装箱(29)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取样箱(30),且所述取样箱(30)的顶端呈开口状设置,所述取样箱(30)的底端中间位置与安装箱(29)的底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结构相同的导液孔(41),且所述取样箱(30)靠近安装板(3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活动杆(38),所述活动杆(38)滑动贯穿安装箱(29)的侧壁,且共同固定连接有活动板(37),所述活动杆(38)位于安装箱(29)外部的杆体套设有复位弹簧(39),且所述复位弹簧(39)的两端分别与安装箱(29)和活动板(37)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37)远离活动杆(3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触块(36),所述第二净化箱(2)的箱体内壁固定安装有沿其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分布的固定块(34),且所述固定块(34)与接触块(36)平滑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从动杆(12)、驱动盘(9)和从动盘(10),所述第一从动杆(4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盘(9),且所述驱动盘(9)圆周侧壁的四分之一圆弧固定安装有驱动齿块,所述第二净化箱(2)的箱盖转动安装有贯穿其箱盖的第二从动杆(12),且所述第二从动杆(12)贯穿下液斗(21)与第二往复丝杆(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从动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盘(10),且所述从动盘(10)的圆周侧壁安装有呈均匀分布的从动齿块,且所述驱动齿块与从动齿块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连接杆(40),连接杆(40)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水质检测仪(31)的底端滑动安装有挡板(32),且所述连接杆(40)的端部与挡板(32)的侧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箱(2)的箱体安装有呈U型设置的回流管(13),且所述回流管(13)的两端均与第二净化箱(2)的内部连通,且分别位于下液斗(21)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回流管(13)的底端延伸至第二净化箱(2)的内部连接有第二水泵。
9.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待净化的污水经过第一净化箱(1)的进水管(7)导入到第一净化箱(1)的内部进行初步物理过滤净化处理;
S2、将初步净化后的污水经过连接管(3)和第一水泵(4)的配合导入到第二净化箱(2)的内部,并且此时保证第二净化箱(2)的出水管(15)以及下液斗(21)底端的下液管(28)单向电磁阀关闭,然后经过投料口(11)向第二净化箱(2)内部投放水质净化处理试剂,并且通过驱动电机(14)和第一传动机构的配合使得第一从动杆(44)带动搅拌杆(20)转动,通过搅拌杆(20)将污水与水质净化处理试剂充分混合,然后再打开下液管(28)的单向电磁阀,使得净化后的水流向下液斗(21)的下方;
S3、第一从动杆(44)同步带动驱动盘(9)转动,当驱动盘(9)上的驱动齿块与从动盘(10)上的从动齿块啮合时,此时从动盘(10)带动第二从动杆(12)以及第二往复丝杆(33)转动,通过第二往复丝杆(33)驱使安装板(35)带动安装箱(29)在第二净化箱(2)的竖直方向运动,安装箱(29)运动过程中,会带动取样箱(30)、水质检测仪(31)、活动杆(38)活动板(37)、接触块(36)、连接杆(40)以及挡板(32)同步运动,当接触块(36)与第二净化箱(2)内壁的固定块(34)接触时,此时接触块(36)会推动活动板(37),使得活动板(37)推动活动杆(38),并且挤压复位弹簧(39),同时活动板(37)带动连接杆(40)和挡板(32)运动,使得活动杆(38)推动取样箱(30)移动至安装箱(29)的外部,从而能够使得该深度的水进入到取样箱(30)内部,同时挡板(32)的运动使得水质检测仪(31)底端的出液口(43)打开,从而能够将上一次检测完成的水从其内部排出;
S4、当接触块(36)移动至刚刚与其接触的固定块(34)的另一侧时,此时复位弹簧(39)会反向推动活动板(37),使其带动活动杆(38)以及连接杆(40)反向运动,此时取样箱(30)跟随活动杆(38)移动至安装箱(29)内部,停止取样操作,并且连接杆(40)带动挡板(32)回到初始位置,使得水质检测仪(31)底端的出液口(43)关闭,并且此时取样箱(30)、安装箱(29)上的导液孔(41)与水质检测仪(31)顶端的进液口(42)重合,取样箱(30)内部的水流入到水质检测仪(31)内部进行水质检测,实现对第二净化箱(2)内部的不同深度的净化水进行水质检测;
S5、若检测达标,则第二净化箱(2)上出水管(15)的单向电磁阀打开,将净化后的水排出即可,若检测未达标,则保持第二净化箱(2)上出水管(15)的单向电磁阀关闭,启动第二水泵,将第二净化箱(2)内部位于下液斗(21)下方的水经过回流管(13)再泵入到下液斗(21)的上方重复上述净化处理即可。
CN202210026191.3A 2022-01-11 2022-01-11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Active CN1143804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6191.3A CN114380422B (zh) 2022-01-11 2022-01-11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6191.3A CN114380422B (zh) 2022-01-11 2022-01-11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0422A true CN114380422A (zh) 2022-04-22
CN114380422B CN114380422B (zh) 2023-10-31

Family

ID=81202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6191.3A Active CN114380422B (zh) 2022-01-11 2022-01-11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042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0336A (zh) * 2022-12-29 2023-01-31 湖南易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控制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44286B1 (ko) * 2012-08-28 2013-03-19 (주) 한국그린인프라연구소 생태연못의 수질정화 시스템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수질정화필터장치
CN110170193A (zh) * 2019-05-06 2019-08-27 湖南溢泰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用水净水处理设备
CN110407372A (zh) * 2019-09-05 2019-11-05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资源保护水质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CN212932021U (zh) * 2020-07-01 2021-04-09 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质监测用取水装置
CN213231783U (zh) * 2020-05-09 2021-05-18 陈小毛 一种河道水质净化系统
CN213446583U (zh) * 2020-09-26 2021-06-15 武建生 一种用于处理农村污水的装置
US20210208033A1 (en) * 2020-01-07 2021-07-08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dgt) test device for lake water and test method us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44286B1 (ko) * 2012-08-28 2013-03-19 (주) 한국그린인프라연구소 생태연못의 수질정화 시스템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수질정화필터장치
CN110170193A (zh) * 2019-05-06 2019-08-27 湖南溢泰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用水净水处理设备
CN110407372A (zh) * 2019-09-05 2019-11-05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资源保护水质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US20210208033A1 (en) * 2020-01-07 2021-07-08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dgt) test device for lake water and test method using same
CN213231783U (zh) * 2020-05-09 2021-05-18 陈小毛 一种河道水质净化系统
CN212932021U (zh) * 2020-07-01 2021-04-09 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质监测用取水装置
CN213446583U (zh) * 2020-09-26 2021-06-15 武建生 一种用于处理农村污水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0336A (zh) * 2022-12-29 2023-01-31 湖南易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0422B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5016A (zh) 一种工业废水沉淀回收处理装置
CN116253419B (zh) 一种重金属废水沉淀设备
CN114380422A (zh)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14394714B (zh) 一种含油工业废水油水分离回收处理装置
CN110143748A (zh) 一种用于化工业的污泥处理装置
CN113457248A (zh) 一种印染废水回收再利用设备
CN219079123U (zh)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N216092519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装置的玻璃钢容器
CN115818746A (zh) 一种金属冶炼废水高效净化器
CN114751470A (zh) 一种用于处理餐饮废水的除油除渣设备
CN220056411U (zh) 一种工业水处理装置
CN220736433U (zh) 一种氟化工废水预处理装置
CN220034164U (zh) 一种电镀处理的废液收集机构
CN113735334B (zh) 一种漆料喷涂废水用液渣分离装置
CN216986458U (zh) 一种工业用避免污水中漂浮物造成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16253418B (zh) 一种灯芯绒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CN216273383U (zh) 一种化工用多重过滤设备
CN220877837U (zh) 一种工程泥浆沉淀处理装置
CN218435337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20116312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过滤设备
CN220696113U (zh) 一种带式固液分离的污水再利用装置
CN217947758U (zh) 一种絮凝剂投加搅拌装置
CN212215494U (zh) 一种具有分离功能的反应釜
CN116102147B (zh) 一种智能化工废水处理系统
CN115773081B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泥浆循环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