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9698A - 减速模块、动力装置、移载设备、动力输出系统及电动脚踏车 - Google Patents

减速模块、动力装置、移载设备、动力输出系统及电动脚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9698A
CN114379698A CN202111159862.5A CN202111159862A CN114379698A CN 114379698 A CN114379698 A CN 114379698A CN 202111159862 A CN202111159862 A CN 202111159862A CN 114379698 A CN114379698 A CN 114379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earing
auxiliary
rotat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98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9698B (zh
Inventor
陈义仁
唐修晨
邱嵩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ng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ng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101362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202214451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Meng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ngying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379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96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796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96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1/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 B62M11/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11/1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with planetary gears
    • B62M11/18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with planetary gears with a plurality of planetary gear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3/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other elements; Other transmis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45Control or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45Control or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M6/50Control or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detectors or sensors, or arrangement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速模块、动力装置、自走车、移载设备、动力输出系统及电动脚踏车。减速模块包含承载架、多个行星齿轮、第一框体、第一环状构件、第二框体及第二环状构件。承载架包含本体及行星架结构。各行星齿轮枢接于行星架结构。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分别与承载架相互枢接,且第一框体与第一环状构件相连接,第二框体与第二环状构件相连接。第一环状构件及第二环状构件的多个第一内齿状结构及多个第二内齿状结构与多个行星齿轮相互啮合。当承载架被驱动而旋转时,各个行星齿轮将自转,并带动第一环状构件及第一框体旋转。

Description

减速模块、动力装置、移载设备、动力输出系统及电动脚踏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速模块及包含减速模块的动力装置、自走车、移载设备、动力输出系统及电动脚踏车,特别是一种具有行星齿轮的减速模块及包含减速模块的动力装置、自走车、移载设备、动力输出系统及电动脚踏车。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见的应用于电动脚踏车中的包含有马达及减速机的动力装置,存在有体积庞大的问题,此问题将会直接影响电动脚踏车的整体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速模块、动力装置、自走车、移载设备、动力输出系统及电动脚踏车,主要用以改善习知应用于电动脚踏车中的动力装置(包含马达及减速机)体积庞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减速模块,其包含:一承载架,其包含一本体及一行星架结构;承载架彼此相反的两端分别定义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承载架用以与一外部驱动单元相连接;承载架能被驱动而以一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多个行星齿轮,其分别与行星架结构相互枢接,而多个行星齿轮能相对于行星架结构旋转,且各个行星齿轮的一部分露出于行星架结构的外围;各个行星齿轮能以一次中心轴旋转,各个次中心轴平行于中心轴;一第一框体,其一部分与承载架的外围相互枢接,第一框体用以与一外部输出构件相连接;一第一环状构件,其包含多个第一内齿状结构,第一环状构件与第一框体相互固定,多个第一内齿状结构与多个行星齿轮相互啮合;一第二框体,其一部分与承载架的外围相互枢接;一第二环状构件,其包含多个第二内齿状结构,第二环状构件与第二框体相互固定,多个第二内齿状结构与多个行星齿轮相互啮合;其中,第一环状构件所包含的多个第一内齿状结构的数量与第二环状构件所包含的多个第二内齿状结构的数量的两者的差值少于5齿;其中,当承载架被带动,而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时,各个行星齿轮将随行星架结构一同旋转,且各个行星齿轮将因与第二内齿状结构相互啮合而自转,而自转的各个行星齿轮,将因与第一内齿状结构相互啮合,而带动第一环状构件相对于承载架旋转,而由承载架输入的动力,将由第一框体减速输出。
优选地,承载架具有一连通信道,连通信道是沿中心轴贯穿承载架;第一框体具有一中空信道,中空信道沿中心轴贯穿第一框体;第一框体与第一环状构件一体成型地设置,第二框体与第二环状构件一体成型地设置。
优选地,减速模块还包含至少三个轴承,三个轴承分别定义为一第一轴承、一第二轴承及一第三轴承,第一轴承的内环结构与承载架的外围相互固定,第一轴承的外环结构与第一框体相互固定;第二轴承的内环结构与本体的外围相互固定,第二轴承的外环结构与第二框体相互固定;减速模块还包含一端盖,端盖固定设置于第二框体的一端;第三轴承的内环结构与第一框体的外围相互固定,第三轴承的外环结构与第二框体的内侧、端盖的内侧相互固定;其中,承载架、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及端盖共同形成一封闭空间,而多个行星齿轮、第一环状构件及第二环状构件是对应位于封闭空间中。
优选地,行星架结构包含两个附加电路板及多个连接壁,两个附加电路板分别具有一内宽侧面,各个连接壁的两端分别连接其中一个附加电路板的内宽侧面,而两个附加电路板的两个内宽侧面彼此相面对地设置,彼此相邻的两个连接壁与两个附加电路板的一部分共同形成一容槽,各个行星齿轮对应位于其中一个容槽中;承载架还包含一环状凸出结构,行星架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本体及环状凸出结构相连接,第一轴承的内环结构固定于环状凸出结构的外围,第二轴承的内环结构固定于本体的外围。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动力装置,其包含:一减速模块,其包含:一承载架,其包含一本体及一行星架结构;承载架彼此相反的两端分别定义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承载架用以与一外部驱动单元相连接;承载架能被驱动而以一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多个行星齿轮,其分别与行星架结构相互枢接,而多个行星齿轮能相对于行星架结构旋转,且各个行星齿轮的一部分露出于行星架结构的外围;各个行星齿轮能以一次中心轴旋转,各个次中心轴平行于中心轴;一第一框体,其一部分与承载架的外围相互枢接,第一框体用以与一外部输出构件相连接;一第一环状构件,其为环状结构,第一环状构件包含多个第一内齿状结构,第一环状构件与第一框体相互固定,多个第一内齿状结构与多个行星齿轮相互啮合;一第二框体,其一部分与承载架的外围相互枢接;一第二环状构件,其为环状结构,第二环状构件包含多个第二内齿状结构,第二环状构件与第二框体相互固定,多个第二内齿状结构与多个行星齿轮相互啮合;一端盖,其固定设置于第二框体的一端,且端盖与第一框体的外围相互枢接;其中,第一环状构件所包含的多个第一内齿状结构的数量与第二环状构件所包含的多个第二内齿状结构的数量的两者的差值少于5齿;一驱动单元,其与承载架相连接;一外壳体,其为中空结构,减速模块及驱动单元设置于外壳体中;一外端盖,其固定于外壳体的一端;其中,当驱动单元被控制,而使承载架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时,各个行星齿轮将随行星架结构一同旋转,且各个行星齿轮将因与第二内齿状结构相互啮合而自转,而自转的各个行星齿轮,将因与第一内齿状结构相互啮合,而带动第一环状构件相对于承载架旋转,而由承载架输入的动力,将由第一框体减速输出。
优选地,承载架具有一连通信道,连通信道是沿中心轴贯穿承载架;第一框体具有一中空信道,中空信道沿中心轴贯穿第一框体;第一框体与第一环状构件一体成型地设置,第二框体与第二环状构件一体成型地设置;动力装置还包含一引线构件,引线构件包含一引线信道,引线信道沿中心轴贯穿引线构件,引线构件与第一框体相互固定,引线构件不与承载架相互固定,引线通道用以提供至少一电线设置。
优选地,减速模块还包含至少四个轴承,四个轴承分别定义为一第一轴承、一第二轴承、一第三轴承及一辅助轴承,第一轴承的内环结构与承载架的外围相互固定,第一轴承的外环结构与第一框体相互固定;第二轴承的内环结构与本体的外围相互固定,第二轴承的外环结构与第二框体相互固定;第三轴承的内环结构与第一框体的外围相互固定,第三轴承的外环结构与第二框体的内侧、端盖的内侧相互固定;其中,承载架、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及端盖共同形成一封闭空间,而多个行星齿轮、第一环状构件及第二环状构件是对应位于封闭空间中;辅助轴承的内环结构与承载架的外围相互固定,辅助轴承的外环结构与外端盖相互固定;其中,驱动单元位于由承载架、第二框体、第二轴承、外壳体、辅助轴承及外端盖共同形成的另一封闭空间中。
优选地,驱动单元为一马达,马达包含一定子组件及一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固定于外壳体的内侧,转子组件与承载架的外围相互固定,驱动单元被驱动时,转子组件是以中心轴为中心相对于定子组件旋转;动力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传感器,传感器用以感测承载架旋转时的扭力、速度、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其中一个传感器为一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包含一读取单元及一磁性环,读取单元固定设置于外端盖,磁性环固定设置于承载架的外围。
优选地,行星架结构包含两个附加电路板及多个连接壁,两个附加电路板分别具有一内宽侧面,各个连接壁的两端分别连接其中一个附加电路板的内宽侧面,而两个附加电路板的两个内宽侧面彼此相面对地设置,彼此相邻的两个连接壁与两个附加电路板的一部分共同形成一容槽,各个行星齿轮对应位于其中一个容槽中;承载架还包含一环状凸出结构,行星架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本体及环状凸出结构相连接,第一轴承的内环结构固定于环状凸出结构的外围,第二轴承的内环结构固定于本体的外围。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自走车,其包含本申请的动力装置、至少两个轮子及一处理模块,其中一个轮子与第一框体相连接,处理模块电性连接动力装置,处理模块能控制驱动单元作动,以通过减速模块带动与第一框体相连接的轮子旋转。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移载设备,其包含至少一个本申请的动力装置、至少一连接组件及至少一处理模块,动力装置的第一框体与连接组件相连接,处理模块电性连接动力装置的驱动单元,而处理模块能控制驱动单元作动,以通过减速模块带动与第一框体相连接的连接组件作动。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动力输出系统,其适用于安装在一电动脚踏车的一车架组,动力输出系统包含:本申请的动力装置,动力输出系统还包含:一中轴;两曲柄,其连接于中轴的两端,各个曲柄的另一端用以连接一踏板;一齿盘;一第一单向离合器,其与中轴相连接,且第一单向离合器与齿盘相连接;一第二单向离合器,其与第一框体相连接,且第二单向离合器与第一单向离合器相连接;其中,动力装置还包含:一第一辅助端盖,其为环状结构,第一辅助端盖的外围与外端盖的一外穿孔的内侧相互固定,第一辅助端盖的内侧与中轴的外围相互枢接;一第二辅助端盖,其固定于外壳体的一端,第二辅助端盖与第一单向离合器相互枢接;其中,当使用者踩踏两个踏板,以使电动脚踏车向前进时,两个曲柄将带动中轴向一第一方向旋转,且中轴将带动第一单向离合器作动,以连动齿盘向第一方向旋转,而齿盘则能通过一传动件带动电动脚踏车的一后轮旋转;其中,当两个曲柄被带动而向一第二方向旋转时,中轴将向第二方向旋转,且中轴将连动第一单向离合器作动,而第一单向离合器将不会连动齿盘旋转;第二方向相反于第一方向;其中,当驱动单元被控制而作动时,驱动单元将带动承载架向第一方向旋转,各个行星齿轮将随行星架结构一同旋转,且各个行星齿轮将因与第二内齿状结构相互啮合而自转,而自转的各个行星齿轮,将因与第一内齿状结构相互啮合,而带动第一环状构件旋转,第一框体则将随第一环状构件一同向第一方向旋转,且第一框体将带动第二单向离合器作动,以连动第一单向离合器作动,从而带动齿盘向第一方向旋转。
优选地,动力输出系统还包含一处理模块及一扭力传感器,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扭力传感器及驱动单元,扭力传感器用以感测中轴的扭力,并对应产生一扭力感测讯号;当中轴被带动而向第一方向旋转,且处理模块依据扭力感测讯号,判定中轴的扭力超过一预定扭力时,处理模块将控制驱动单元作动,以使第一框体带动第二单向离合器作动,据以通过第一单向离合器带动齿盘向第一方向旋转。
优选地,第一单向离合器包含一第一辅助环状构件、一第一环状壁及多个第一滚柱,第一辅助环状构件固定于中轴的外围,第一辅助环状构件的外围具有多个第一凸出结构及多个第一凹槽,多个第一凸出结构及多个第一凹槽彼此间隔地设置,而各个第一凹槽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凸出结构之间;第一环状壁形成于一辅助框体,辅助框体枢接于中轴的外围,第二单向离合器与辅助框体相连接,且辅助框体的一端连接齿盘;各个第一凹槽具有两个第一弧面,两个第一弧面的弧度不相同;中轴被带动而向第一方向旋转时,各个第一滚柱将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弧面及第一环状壁之间,且各个第一滚柱将被第一辅助环状构件及第一环状壁固持,而第一环状壁将随中轴一同向第一方向旋转,据以带动齿盘向第一方向旋转;中轴被带动向第二方向旋转时,各个第一滚柱将被带动而于另一个第一弧面及第一环状壁之间转动,而第一环状壁将不会被中轴连动。
优选地,第二单向离合器包含一第二辅助环状构件、一第二环状壁及多个第二滚柱,第二辅助环状构件形成于第一框体的一侧,第二辅助环状构件的外围具有多个第二凸出结构及多个第二凹槽,多个第二凸出结构及多个第二凹槽彼此间隔地设置,而各个第二凹槽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凸出结构之间;第二环状壁形成于辅助框体;各个第二凹槽具有两个第二弧面,两个第二弧面的弧度不相同;驱动单元被驱动而带动第一框体向第一方向旋转时,各个第二滚柱将位于其中一个第二弧面及第二环状壁之间,且各个第二滚柱将被第二辅助环状构件及第二环状壁固持,而第二环状壁将随第一框体一同向第一方向旋转,据以连动齿盘向第一方向旋转。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动脚踏车,其包含:本申请的动力输出系统、车架组、一处理模块及一电力系统,车架组设置有一车架、一把手、一前轮、后轮、一座垫、一煞车系统及传动件;动力输出系统设置于车架组;处理模块电性连接驱动单元;电力系统电性连接处理模块,电力系统用以提供动力输出系统运作所需的电力。
优选地,动力输出系统还包含一处理模块及一扭力传感器,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扭力传感器及驱动单元,扭力传感器用以感测中轴的扭力,并对应产生一扭力感测讯号;当中轴被带动而向第一方向旋转,且处理模块依据扭力感测讯号,判定中轴的扭力超过一预定扭力时,处理模块将控制驱动单元作动,以使第一框体带动第二单向离合器作动,据以通过第一单向离合器带动齿盘向第一方向旋转。
优选地,第一单向离合器包含一第一辅助环状构件、一第一环状壁及多个第一滚柱,第一辅助环状构件固定于中轴的外围,第一辅助环状构件的外围具有多个第一凸出结构及多个第一凹槽,多个第一凸出结构及多个第一凹槽彼此间隔地设置,而各个第一凹槽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凸出结构之间;第一环状壁形成于一辅助框体,辅助框体枢接于中轴的外围,第二单向离合器与辅助框体相连接,且辅助框体的一端连接齿盘;各个第一凹槽具有两个第一弧面,两个第一弧面的弧度不相同;中轴被带动而向第一方向旋转时,各个第一滚柱将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弧面及第一环状壁之间,且各个第一滚柱将被第一辅助环状构件及第一环状壁固持,而第一环状壁将随中轴一同向第一方向旋转,据以带动齿盘向第一方向旋转;中轴被带动向第二方向旋转时,各个第一滚柱将被带动而于另一个第一弧面及第一环状壁之间转动,而第一环状壁将不会被中轴连动。
优选地,第二单向离合器包含一第二辅助环状构件、一第二环状壁及多个第二滚柱,第二辅助环状构件形成于第一框体的一侧,第二辅助环状构件的外围具有多个第二凸出结构及多个第二凹槽,多个第二凸出结构及多个第二凹槽彼此间隔地设置,而各个第二凹槽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凸出结构之间;第二环状壁形成于辅助框体;各个第二凹槽具有两个第二弧面,两个第二弧面的弧度不相同;驱动单元被驱动而带动第一框体向第一方向旋转时,各个第二滚柱将位于其中一个第二弧面及第二环状壁之间,且各个第二滚柱将被第二辅助环状构件及第二环状壁固持,而第二环状壁将随第一框体一同向第一方向旋转,据以连动齿盘向第一方向旋转。
优选地,动力装置还包含一第一辅助轴承、一第二辅助轴承及一第三辅助轴承,第一辅助轴承的内环结构与中轴的外围相互固定,第一辅助轴承的外环结构与外端盖形成外穿孔的内侧壁相互固定;第二辅助轴承的内环结构与辅助框体的外围相互固定,第二辅助轴承的外环结构与第二辅助端盖的内侧相互固定;第三辅助轴承的内环结构与中轴的外围相互固定,第三辅助轴承的外环结构与辅助框体的内侧相互固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减速模块、动力装置中的减速模块、自走车中的减速模块、移载设备中的减速模块、动力输出系统中的减速模块及电动脚踏车中的减速模块,相较于传统的减速模块、传统的自走车中的减速模块、传统的移载设备中的减速模块、传统的动力输出系统中的减速模块及传统的电动脚踏车中的减速模块的体积小。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减速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II-II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及图5为本发明的减速模块的承载架及多个行星齿轮的两个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6至图9为本发明的减速模块的不同构件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自走车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自走车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图11沿XII-XII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自走车的动力装置及轮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14及图15分别为本发明自走车的动力装置的不同视角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移载设备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沿XVII-XVII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电动脚踏车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电动脚踏车的动力输出系统的示意图。
图20为图19沿XX-XX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21为图2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2至图24为本发明的电动脚踏车的动力输出系统的不同构件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的电动脚踏车的动力输出系统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6为图19沿XXVI-XXVI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27为图2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的电动脚踏车的动力输出系统的中轴、第一环状构件、第一环状壁及第一滚柱的另一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9为图19沿XXIX-XXIX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0为图29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于以下说明中,如有指出请参阅特定图式或是如特定图式所示,其仅是用以强调于后续说明中,所述及的相关内容大部份出现于该特定图式中,但不限制该后续说明中仅可参考所述特定图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的减速模块A包含:一承载架10、三个行星齿轮13、一第一框体16、一第一环状构件17、一第一轴承18、一第二框体19、一第二环状构件20、一第二轴承21、一第三轴承22及一端盖23。关于行星齿轮13的数量,不以三个为限,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减速模块A也可以是包含有四个以上的行星齿轮13。
如图2至图5所示,承载架10彼此相反的两端分别定义为一第一端10A 及一第二端10B。承载架10包含一本体11及一行星架结构12。本体11可以是大致呈现为圆柱状的结构。本体11的一端连接行星架结构12。行星架结构12包含两个附加电路板121及三个连接壁122。两个附加电路板121例如可以是大致呈圆盘状。两个附加电路板121分别具有一内宽侧面1211,各个连接壁122的两端分别连接其中一个附加电路板121的内宽侧面1211,而两个附加电路板121的两个内宽侧面1211彼此相面对地设置,彼此相邻的两个连接壁122与两个附加电路板121的一部分共同形成一容槽12A。
在实际应用中,承载架10的还可以是包含有一连通通道10C,连通通道 10C贯穿承载架10设置,连通通道10C例如可以是用来容置电线等构件。当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承载架10也可以是不具有连通通道10C,于此不加以限制。
如图4至图6所示,两个附加电路板121及三个连接壁122可以是共同形成三个容槽12A,而各个行星齿轮13可以是通过两个轴承14及一轴体 15,可旋转地设置于三个容槽12A中。具体来说,各个行星齿轮13可以是具有一穿孔131,各个附加电路板121可以是具有三个穿孔131,各个附加电路板121的各个穿孔131是与另一个附加电路板121的其中一个穿孔131彼此相面对地设置,各个容槽12A中设置有一个轴体15,且各个轴体15的两端是与两个附加电路板121的两个穿孔1212相互固定。各个轴体15还与位于同一个容槽12A的两个轴承14的内环结构141相互固定,而位于同一个容槽 12A的两个轴承14的外环结构142则是与行星齿轮13形成穿孔131的侧壁 132相互固定,藉此,各个行星齿轮13能相对于行星架结构12自转。关于行星架结构12的外型、轴承14的数量等,皆不以上述说明为限,其可依据需求加以变化。
承载架10用以与外部驱动单元(例如马达)相连接,承载架10能被外部驱动单元带动,而以一中心轴CP为中心进行旋转;各个行星齿轮13能相对于行星架结构12以一次中心轴CP2为中心进行旋转,且各个次中心轴CP2是与中心轴CP相互平行。
各个行星齿轮13枢接于行星架结构12时,各个行星齿轮13的一部分是外露于行星架结构12的外围。更具体来说,各个行星齿轮13枢接于行星架结构12时,各个行星齿轮13的齿状结构是露出于各个附加电路板121的外围。
如图2、图3、图7及图9所示,第一框体16可以是包含一第一板体 161及一第一环侧壁162,第一环侧壁162与第一板体161的周缘相连接。第一框体16还可以是具有一中空通道1611及一第一内轴承容槽1612,中空通道1611沿着中心轴CP贯穿第一板体161。第一内轴承容槽1612是由第一框体16的一侧内凹形成,且第一内轴承容槽1612与中空通道1611相互连通。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板体161可以是圆形板状结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框体16也可以是不具有中空通道1611。
承载架10还可以包含一环状凸出结构101,行星架结构12的两端分别与本体11及环状凸出结构101相连接,第一轴承18的内环结构181固定于环状凸出结构101的外围,第一轴承18的外环结构182则是固定于第一框体 16形成第一内轴承容槽1612的侧壁1613,而第一框体16能通过第一轴承 18枢接于承载架10的一端。第一轴承18主要是用来使第一框体16能与承载架10相互枢接,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轴承18也可以是被更换为任何可以达到相同功能的组件。
第一环状构件17的一侧与第一框体16的第一环侧壁162相反于第一板体161的一侧相互固定,且第一环状构件17的内侧形成有多个第一内齿状结构171。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框体16及第一环状构件17可以是一体成形地设置,但不以此为限,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环状构件17与第一框体16 可以是两个独立的构件,并通过合适的方式相互固定(例如锁固、胶合、焊接等)。
当第一框体16通过第一轴承18枢接于承载架10的一端时,第一环状构件17的多个第一内齿状结构171对应与多个行星齿轮13相互啮合,且各个行星齿轮13的一部分未与第一内齿状结构171相互啮合。
如图2、图3及图8所示,第二框体19通过第二轴承21与承载架10相互枢接。具体来说,第二框体19可以是具有一第二板体191及一第二环侧壁 192,第二环侧壁192与第二板体191的周缘相连接。第二板体191例如可以是圆形板状结构。第二框体19还具有一穿孔1911及一第二内轴承容槽 1912,穿孔1911贯穿第二板体191,第二框体19的一侧内凹形成第二内轴承容槽1912。
第二轴承21的内环结构211与承载架10的本体11的外围相互固定,第二轴承21的外环结构212则是与形成第二内轴承容槽1912的侧壁19121相互固定,而第二框体19能通过第二轴承21枢接于承载架10的外围。第二轴承21主要是用来使第二框体19能与承载架10相互枢接,而在实际应用中,第二轴承21也可以是被更换为任何可以达到相同功能的组件。
第二环状构件20为环状结构,第二环状构件20的内侧形成有多个第二内齿状结构201,第二环状构件20的一部分与第二框体19的内侧相互固定。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环状构件20及第二框体19可以是分别独立的两个构件,并通过合适的方式相互固定(例如锁固、胶合、焊接等),但不以此为限,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二环状构件20及第二框体19可以是一体成形地设置。
如图2、图3、图8及图9所示,当第二框体19通过第二轴承21枢接于承载架10的外围时,多个第二内齿状结构201将与多个行星齿轮13的一部分相互啮合。也就是说,各个行星齿轮13的一部分是与第二环状构件20的多个第二内齿状结构201相互啮合,各个行星齿轮13的另一部分则是与第一环状构件17的多个第一内齿状结构171相互啮合。
第二框体19的第二环侧壁192远离于第二板体191的一端还可以内凹形成有一外轴承容槽1921。第三轴承22的外环结构222的一部分与形成外轴承容槽1921的侧壁19211相互固定,而第三轴承22的一部分是对应设置于外轴承容槽1921中。
当第二框体19及第二环状构件20通过第二轴承21安装于承载架10的外围时,第一环状构件17将是对应位于第二框体19内,且第一框体16的外围162的一部分将是对应外露于第二框体19的一端,而第二框体19的外轴承容槽1921则是邻近于第一框体16的外围162设置。第三轴承22的内环结构221固定于第一框体16的外围162。
端盖23具有一穿孔231,穿孔231沿中心轴CP贯穿端盖23,端盖23的一侧内凹形成有一轴承容槽232。端盖23形成有轴承容槽232的一端面与第二框体19形成有外轴承容槽1921的一端面相互固定。第三轴承22的外环结构222的另一部分与形成端盖23的轴承容槽232的内侧壁2321固定,而第一框体16通过第三轴承22,能相对于第二框体19及端盖23旋转。第三轴承22主要是用来使第一框体16能与第二框体19、端盖23相互枢接,而在实际应用中,第三轴承22也可以是被更换为任何可以达到相同功能的组件。
如图2及图3所示,值得一提的是,承载架10、第一框体16、第一轴承 18、第二框体19、第二轴承21、第三轴承22及端盖23,将共同形成一封闭空间SP,而多个行星齿轮13、第一环状构件17及第二环状构件20则是对应位于封闭空间SP中,如此,将可以避免减速模块A外的灰尘、脏污等,轻易地进入多个行星齿轮13、多个第一内齿状结构171及多个第二内齿状结构 201之间,而可进一步延长行星齿轮13、第一环状构件17及第二环状构件 20的使用寿命。
在具体的应用中,本实施例的减速模块A的承载架10是用以与一外部驱动单元(例如是马达)相连接,第一框体16则是用以与一外部输出构件相连接,而外部驱动单元所输出的动力,将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减速模块A,减速地传递至外部输出构件。
具体来说,承载架10被带动而旋转时,承载架10将会是以中心轴CP为中心旋转,而枢接于承载架10的行星架结构12的三个行星齿轮13将会随着承载架10一同旋转,且各个行星齿轮13将会因为与第二环状构件20的第二内齿状结构201相互啮合,且第二环状构件20为固定不动的构件,而各个行星齿轮13将相对于行星架结构12自转。相对于行星架结构12自转的各个行星齿轮13将会带动与其相互啮合的第一环状构件17旋转,而第一环状构件17及与其相连接的第一框体16将会以中心轴CP为中心相对于承载架10旋转。
依上所述,通过承载架10、多个行星齿轮13、第一环状构件17及其所包含的多个第一内齿状结构171、第二环状构件20及其所包含的多个第二内齿状结构201等设计,由承载架10输入的高转速动力,将会由第一框体16 以相对较低的转速输出。
本发明的减速模块A通过使承载架10及第一框体16旋转时,都是以相同的中心轴CP为中心进行旋转等设计,可以使得减速模块A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及更小的震动噪音。
需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图式中,第一轴承18、第二轴承21及第三轴承22都是以滚珠轴承为例,但第一轴承18、第二轴承21及第三轴承22不局限为滚珠轴承,其形式可依据需求选择,举例来说,也可以是选用滚柱轴承。
请一并参阅图10至图15,本发明的自走车B包含一本体B1、四个轮子 B2、一处理模块B3及一动力装置C。本体B1可以是依据需求用来载物或载人等。处理模块B3设置于本体B1中,动力装置C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本体 B1中,动力装置C与至少一个轮子B2相连接。本体B1内包含有用来使自走车B正常运作的相关必要电子零组件及机械零组件。处理模块B3电性连接动力装置C,处理模块B3用以控制动力装置C作动,以使动力装置C带动轮子 B2作动。处理模块B3例如可以是包含有电路板、微处理器等,用来控制动力装置C作动的相关必要的电子零组件。
本发明的自走车B例如可以是应用为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但不以此为限,本发明的自走车B泛指任何带有自动行走功能的载人或是载物的车。另外,本发明的自走车B所包含的轮子B2的数量,及自走车B所包含的动力装置C的数量,都可以依据需求变化。
如图11至图14所示,本发明的动力装置C包含一驱动单元C1、一外壳体C2、一减速模块A及一外端盖C3。外壳体C2为中空结构,减速模块A及驱动单元C1设置于外壳体C2中。外端盖C3固定于外壳体C2的一端。
减速模块A包含:一承载架10、多个行星齿轮13、一第一框体16、一第一环状构件17、一第一轴承18、一第二框体19、一第二环状构件20、一第二轴承21、一第三轴承22及一端盖23,关于该些构件彼此间的连接关系及作动关系,请参阅前述实施例的说明,于此不再赘述。
驱动单元C1与承载架10相连接,驱动单元C1电性连接处理模块B3,处理模块B3能控制驱动单元C1作动,据以通过驱动单元C1使承载架10以中心轴CP为中心旋转。具体来说,驱动单元C1例如可以是马达,马达包含一转子组件C12及一定子组件C11。定子组件C11是固定于外壳体C2的内侧,而转子组件C12则是固定于承载架10的外围。在实际应用中,转子组件 C12可以是邻近承载架10的第二端10B设置,而转子组件C12可以是位于减速模块A的第二框体19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子组件C12所包含的铁心,可以是设置于承载架10的外围,或者,转子组件C12所包含的多个磁石,可以是环状地排列设置于承载架10的外围。通过使转子组件C12固定于承载架10的外围等设计,可以让转子组件C12与承载架10作动时,是以相同的中心轴CP为中心进行旋转,如此,将可大幅地降低动力装置C的体积。通过使转子组件C12所包含的多个磁石,环状地排列设置于承载架10的外围的组装方式,相较于,使转子组件C12套合设置于承载架10的外围的组装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少转子组件C12与承载架10之间的装配公差,且也可以避免承载架10于套合过程中发生变形的问题,还可以提升转子组件C12与承载架10一次组装成功的机率(即俗称的直通率)。
如图10至图15所示,减速模块A设置于外壳体C2中,而减速模块A的第二框体19及端盖23,可以是直接与外壳体C2的内侧相互卡合,且减速模块A的端盖23,可以是对应邻近于外壳体C2的一端设置。
减速模块A的第一框体16是与轮子B2相连接,而第一框体16能带动轮子B2旋转。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框体16及轮子B2可以是分别包含有相对应的多个锁孔B21,而第一框体16的多个锁孔163及轮子B2的多个锁孔163,可以是与多个螺丝相互配合,据以使第一框体16与轮子B2相互固定。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减速模块A与外壳体C2的组装方式,可以是以可反复拆装的方式相互固定,且驱动单元C1与承载架10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以可反复拆装的方式相互连接,如此,当动力装置C的减速模块A发生故障时,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简单的拆装作业,更换动力装置C的减速模块A。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动力装置C也可以是包含有两个外端盖C3,两个外端盖C3对应设置于外壳体C2的两端,而减速模块A的端盖23基本上是位于外壳体C2中。当然,邻近减速模块A的第一框体16的外端盖C3是具有贯穿孔,而第一框体16及轮子B2则能通过外端盖C3的贯穿孔相互连接。
动力装置C还包含至少一传感器,传感器用以感测承载架10旋转时的扭力、速度、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举例来说,传感器可以是扭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于此不加以限制。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传感器可以是为一旋转编码器(Rotary Encoder)C4,旋转编码器C4包含一读取单元C41及一磁性环C42,读取单元C41可以是固定设置于外端盖C3,磁性环C42则可以是固定设置于承载架10的外围,读取单元C41电性连接处理模块B3,而读取单元C41能与磁性环C42相互配合,据以产生相对应的讯号并传递至处理模块B3,而处理模块B3则能据以解析出承载架10的旋转速度、转动位置等信息。
如图12、图14及图15所示,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外端盖C3可以是包含有一贯穿孔C31,贯穿孔C31贯穿外端盖C3设置,且外端盖C3的一侧可以是内凹形成有一轴承容槽C32。动力装置C还可以是包含有一辅助轴承C5,辅助轴承C5的内环结构C51与承载架10的外围相互固定,辅助轴承C5的外环结构C52与形成轴承容槽C32的内侧壁C33相互固定,而承载架 10能通过辅助轴承C5,相对于外端盖C3旋转。另外,承载架10的连通通道 10C可以是与外端盖C3的贯穿孔C31相互连通,而驱动单元C1及传感器所分别包含的相关电线等,则可以是穿过外端盖C3的贯穿孔C31而设置于连通通道10C内。其中,承载架10、辅助轴承C5、外端盖C3、外壳体C2、第二轴承21及第二框体19共同形成一封闭空间SP2,而驱动单元C1则是对应设置于封闭空间SP2中。
依上所述,如图10至图12所示,当处理模块B3控制驱动单元C1作动时,驱动单元C1将会带动承载架10旋转,而使减速模块A作动,最后,轮子B2将被第一框体16带动而旋转。
请一并参阅图16及图17,本发明的移载设备D包含一基座D1、5个动力装置C、4个连接组件D2及5个处理模块D3(图中仅标示一个)。本发明的移载设备D可以应用为一机械手臂设备,但不以此为限。关于移载设备D所包含的动力装置C的数量、连接组件D2的数量及处理模块D3的数量,都可依据需求变化,不以图中所示为限。另外,连接组件D2的尺寸、外型等皆可依据需求变化,不以图中所示为限。
基座D1用以置放于地面,基座D1与一个动力装置C相连接,与基座D1 相连接的动力装置C的另一端与一个连接组件D2相连接,而连接组件D2的另一端则与另一个动力装置C相连接,依此类推。关于动力装置C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前述实施例,于此不再赘述。各个处理模块D3电性连接一个动力装置C,而处理模块D3能控制其所连接的动力装置C作动,据以使多个连接组件D2相对作动。在实际应用中,位于移载设备D的末端的动力装置C的第一框体16可以是依据需求,连接一夹持构件等,于此不加以限制。
如图17所示,动力装置C的第一框体16可以是露出于外壳体C2的一端,并与一个连接组件D2相互连接,外壳体C2的另一端则可以是与另一个连接组件D2相连接。处理模块D3可以是对应设置于外壳体C2与连接组件 D2共同构成的一封闭空间SP3中。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动力装置C还可以是包含有一制动器C7及一引线构件C8。制动器C7的一部分固定于外端盖C3的一侧,且制动器C7与承载架10相连接;制动器C7与处理模块D3电性连接,而处理模块D3能控制制动器C7作动,据以使承载架10不再旋转。
引线构件C8包含一引线信道C81,引线信道C81沿中心轴CP贯穿引线构件C8,引线构件C8与第一框体16相互固定,且引线构件C8不与承载架 10相互固定,且引线构件C8的一部分是对应设置于承载架10的连通通道 10C,引线构件C8的一部分则是对应设置于第一框体16的中空通道1611。引线通道C81用以提供至少一电线设置,电线例如是用来连接处理模块D3、传感器、驱动单元C1、制动器C7等。
需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是以每一个动力装置C内设置有一个处理模块D3为例,但处理模块D3不局限于必须设置于动力装置C中,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移载设备D也可以是仅包含单一个处理模块D3,而该处理模块D3 可以是设置于基座D1中,且该处理模块D3是通过电线与各个动力装置C的驱动单元C1电性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18至图25所示,本发明的电动脚踏车E包含一车架组 E1、一把手E2、一前轮E31、一后轮E32、一座垫E4、一煞车系统E5、一传动件E6、一动力输出系统E7、一电力系统E8及一处理模块E9。车架组E1 包含车架、前叉、后叉、座管。把手E2、前轮E31、后轮E32、座垫E4、煞车系统E5、传动件E6、动力输出系统E7、电力系统E8及处理模块E9皆设置于车架组E1上,具体来说,动力输出系统E7是设置于车架组E1的车架的五通。传动件E6用来连接动力输出系统E7及后轮E32,传动件E6例如是可以是炼条,但不以此为限。在实际应用中,电动脚踏车E还可以是包含有变速系统。电力系统E8例如是包含有充电电池,处理模块E9电性连接动力输出系统E7及电力系统E8,而处理模块E9能控制动力输出系统E7及电力系统E8作动。
如图19至图24所示,动力输出系统E7包含:一动力装置E71、一中轴 E72、两曲柄E73、一第一单向离合器E74、一齿盘E75及一第二单向离合器 E76。动力装置E71包含一外壳体E711、一减速模块E712、一驱动单元 E713、一外端盖E714、一第一辅助端盖E715、一第一辅助轴承E716、一扭力传感器E717、一第二辅助端盖E718及一第二辅助轴承E719。本实施例的外壳体E711、减速模块E712、驱动单元E713及外端盖E714彼此间的连接关系及作动关系,与前述实施例的外壳体C2、减速模块A、驱动单元C1及外端盖C3的连接关系及作动关系大致相同,以下仅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如图20至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外端盖E714还包含一外穿孔E7141,外穿孔E7141贯穿外端盖E714设置。第一辅助端盖E715为环状结构,第一辅助端盖E715的外围与外穿孔E7141的内侧相互固定,第一辅助端盖E715 的内侧与第一辅助轴承E716的外环结构E7162相互固定,第一辅助轴承 E716的内环结构E7161与中轴E72的外围相互固定,而中轴E72能通过第一辅助轴承E716相对于第一辅助端盖E715旋转。
中轴E72的一部分穿过动力装置E71设置,而中轴E72的一部分是对应穿过承载架10的连通通道10C。中轴E72的两端与两个曲柄E73相连接。各个曲柄E73远离与中轴E72相连接的一端连接一踏板E10。使用者能通过踩踏两踏板E10,而使中轴E72旋转。
扭力传感器E717的一端可以是与外端盖E714相互固定,且扭力传感器 E717的一部分设置于承载架10的连通通道10C中,扭力传感器E717的一部分与中轴E72的外围相连接,而扭力传感器E717用以感测中轴E72的扭力,并对应产生一扭力感测讯号。扭力传感器E717电性连接处理模块E9(如图18 所示),处理模块E9能接收扭力传感器E717所传递扭力感测讯号,并据以判断中轴E72的扭力是否达到一预定扭力;当处理模块E9判定中轴E72的扭力到达预定扭力时,处理模块E9可以是控制动力装置E71的驱动单元E713作动,以使第一框体16旋转。
第二辅助端盖E718为环状结构,第二辅助端盖E718固定于外壳体E711 相反于设置有外端盖E714的一端,而减速模块E712的端盖23是对应位于外壳体E711内。第二辅助端盖E718的内侧与第二辅助轴承E719的外环结构 E7192相互固定,第二辅助轴承E719的内环结构E7191与第一单向离合器 E74相连接,而第一单向离合器E74能通过第二辅助轴承E719相对于第二辅助端盖E718旋转。齿盘E75与第一单向离合器E74相互固定,齿盘E75用来与传动件E6(如图18所示)相连接。第一单向离合器E74与中轴E72相连接,而中轴E72能通过第一单向离合器E74与齿盘E75相连动。
通过第一单向离合器E74的设置,当使用者踩踏踏板E10(如图18所示),而使两曲柄E73向电动脚踏车E的前方旋转时(即使用者向前踩),中轴 E72将通过第一单向离合器E74与齿盘E75相互连接,而齿盘E75将随中轴 E72一同旋转,藉此,齿盘E75将通过传动件E6,带动后轮E32向前旋转。
相反地,使用者踩踏踏板E10(如图18所示),而使两曲柄E73向电动脚踏车E的后方旋转时(即使用者向后踩),中轴E72将带动第一单向离合器 E74作动,而第一单向离合器E74将不会使中轴E72带动齿盘E75作动,齿盘E75则不会随中轴E72一同旋转。
第二单向离合器E76与减速模块E712的第一框体16相连接,且第二单向离合器E76与第一单向离合器E74相连接。当使用者踩踏踏板E10(如图18 所示),而使曲柄E73向前旋转时,第一单向离合器E74将带动第二单向离合器E76作动,但第二单向离合器E76不会带动第一框体16旋转。
当使用者踩踏踏板E10(如图18所示),而使曲柄E73向后旋转时,第一单向离合器E74将使中轴E72不会连动齿盘E75作动,而中轴E72相对于第一单向离合器E74处于空转的状态,因此,第一单向离合器E74也不会带动第二单向离合器E76作动。
当使用者向前踩踏,而中轴E72带动齿盘E75向前旋转时,若是处理模块E9(如图18所示)同时控制驱动单元E713作动,则第二单向离合器E76将同步带动齿盘E75旋转,如此,将可达到电动辅助骑乘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在使用者向前踩踏的同时,与中轴E72相连接的扭力传感器E717,将持续地传递扭力感测讯号至处理模块E9(如图18所示),而处理模块E9(如图18所示)可以是依据扭力感测讯号,判定中轴E72当前的扭力超过一预定扭力时,控制驱动单元E713作动,据以使第一框体16作动,从而通过第二单向离合器E76及第一单向离合器E74使齿盘E75旋转,藉此,达到电动辅助骑乘的效果。举例来说,当使用者骑乘于高坡度的地形时,中轴E72的扭力将相对较大,此时,处理模块E9(如图18所示)将可以控制驱动单元E713作动,据以驱动齿盘E75旋转,藉此减轻使用者踩踏的负担。
请一并参阅图24至图28,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单向离合器E74可以是包含有一第一辅助环状构件E741、一第一环状壁E742及多个第一滚柱 E743,第一辅助环状构件E741包含一中心穿孔E7411,中心穿孔E7411贯穿第一辅助环状构件E741。第一辅助环状构件E741的外围具有多个第一凸出结构E7412及多个第一凹槽E7413,多个第一凸出结构E7412彼此间隔地设置,而各个第一凹槽E7413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凸出结构E7412之间,两个相邻的第一凹槽E7413之间具有一个第一凸出结构E7412。各个第一凹槽 E7413具有两个第一弧面E7414、E7415,两个第一弧面E7414、E7415的弧度不相同。
第一环状壁E742可以是形成于一辅助框体F,辅助框体F通过一第三辅助轴承F1枢接于中轴E72的外围,第一辅助环状构件E741形成中心穿孔 E7411的内侧壁与中轴E72的外围相互固定,而第一环状壁E742是面对多个第一凹槽E7413设置,各个第一滚柱E743设置于其中一个第一凹槽E7413 中,而各个第一滚柱E743是位于第一辅助环状构件E741与第一环状壁E742 之间。辅助框体F的一端与齿盘E75相连接。
如图18、图25及图27所示,当使用者向前踩踏,而使中轴E72顺时针 (即第一方向)旋转时,中轴E72将带动第一辅助环状构件E741顺时针旋转,而各个第一滚柱E743将对应位于第一凹槽E7413的其中一个第一弧面E7414 与第一环状壁E742之间,此时,各个第一滚柱E743将被第一环状壁E742及第一辅助环状构件E741夹持,而第一环状壁E742将随第一辅助环状构件 E741一同顺时针旋转,而与辅助框体F相连接的齿盘E75将随辅助框体F一同旋转,齿盘E75将据以通过传动件E6带动后轮E32向脚踏车前进的方向旋转。
如图18、图25及图28所示,当使用者向后踩踏,而使中轴E72逆时针(即第二方向)旋转时,中轴E72将带动第一辅助环状构件E741逆时针旋转,而各个第一滚柱E743将对应位于第一凹槽E7413的另一个第一弧面E7415与第一环状壁E742之间,此时,各个第一凸出结构E7412将拨动相邻的第一滚柱E743,而各个第一滚柱E743将不会被第一辅助环状构件E741及第一环状壁E742固持,因此,第一环状壁E742将不会随着第一辅助环状构件E741一同旋转,亦即,辅助框体F及与其相连接的齿盘E75不会随着中轴E72一同旋转。也就是说,使用者向后踩踏时,中轴E72将带动第一辅助环状构件 E741旋转,而各个第一滚柱E743是呈现为自转的状态,而第一环状壁E742 及与其相连接的齿盘E75不会随着旋转。
请一并参阅图20、图24、图25、图29及图30所示,第二单向离合器 E76包含一第二辅助环状构件E761、一第二环状壁E762及多个第二滚柱 E763。第二辅助环状构件E761的外围具有多个第二凸出结构E7611及多个第二凹槽E7612,多个第二凸出结构E7611彼此间隔地设置,而各个第二凹槽 E7612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凸出结构E7611之间,两个相邻的第二凹槽E7612 之间具有一个第二凸出结构E7611。各个第二凹槽E7612具有两个第二弧面E7613、E7614,两个第二弧面E7613、E7614的弧度不相同。
第二辅助环状构件E761可以是与第一框体16一体成形地设置,而第二辅助环状构件E761位于第一框体16相反于面对行星齿轮13(如图21所示) 的一侧。第二环状壁E762可以是形成于辅助框体F,且第二环状壁E762是面对多个第二凹槽E7612设置,各个第二滚柱E763设置于其中一个第二凹槽 E7612中,而各个第二滚柱E763是位于第二辅助环状构件E761与第二环状壁E762之间。
如图18、图25、图29及图30所示,当驱动单元E713带动第一框体16 顺时针旋转时,第二辅助环状构件E761将随第一框体16一同顺时针旋转,各个第二滚柱E763将对应位于第二凹槽E7612的其中一个第二弧面E7613与第二环状壁E762之间,此时,各个第二滚柱E763将被第二环状壁E762及第二辅助环状构件E761夹持,而第二环状壁E762将随第二辅助环状构件E761 一同顺时针旋转,而与辅助框体F相连接的齿盘E75将随辅助框体F一同旋转,而齿盘E75将据以通过传动件E6带动后轮E32向脚踏车前进的方向旋转。
如图25所示,当中轴E72顺时针旋转,以使脚踏车向前进时,中轴E72 将带动第一辅助环状构件E741顺时针旋转,且辅助框体F的第一环状壁 E742将被多个第一滚柱E743带动而顺时针旋转,而辅助框体F的第二环状壁E762将相对于多个第二滚柱E763旋转,各个第二滚柱E763将被带动而呈现为自转的状态,而辅助框体F的第二环状壁E762将不会与第二辅助环状构件E761一同固持多个第二滚柱E763,亦即,中轴E72顺时针旋转时,在驱动单元E713没有作动的情况下,中轴E72不会通过第一单向离合器E74及第二单向离合器E76带动第一框体16旋转。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使第一单向离合器E74的第一环状壁E742与第二单向离合器E76的第二环状壁E762一体成形地设置于辅助框体F,且使第二单向离合器E76的第二辅助环状构件E761与第一框体16一体成形地设置等设计,可以大幅度缩小动力输出系统E7的整体体积。当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环状壁E742及第二环状壁E762也可以是通过非一体成形的方式相连接,第二辅助环状构件E761及第一框体16也可以是通过非一体成形的方式相连接。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电动脚踏车的动力输出系统,相较于习知的电动脚踏车的相关动力输出系统,还具组装方便、组装工时低等优点。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减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模块包含:
一承载架,其包含一本体及一行星架结构;所述承载架彼此相反的两端分别定义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承载架用以与一外部驱动单元相连接;所述承载架能被驱动而以一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多个行星齿轮,其分别与所述行星架结构相互枢接,而多个所述行星齿轮能相对于所述行星架结构旋转,且各个所述行星齿轮的一部分露出于所述行星架结构的外围;各个所述行星齿轮能以一次中心轴旋转,各个所述次中心轴平行于所述中心轴;
一第一框体,其一部分与所述承载架的外围相互枢接,所述第一框体用以与一外部输出构件相连接;
一第一环状构件,其包含多个第一内齿状结构,所述第一环状构件与所述第一框体相互固定,多个所述第一内齿状结构与多个所述行星齿轮相互啮合;
一第二框体,其一部分与所述承载架的外围相互枢接;
一第二环状构件,其包含多个第二内齿状结构,所述第二环状构件与所述第二框体相互固定,多个所述第二内齿状结构与多个所述行星齿轮相互啮合;
其中,所述第一环状构件所包含的多个所述第一内齿状结构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环状构件所包含的多个所述第二内齿状结构的数量的两者的差值少于5齿;
其中,当所述承载架被带动,而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旋转时,各个所述行星齿轮将随所述行星架结构一同旋转,且各个所述行星齿轮将因与所述第二内齿状结构相互啮合而自转,而自转的各个所述行星齿轮,将因与所述第一内齿状结构相互啮合,而带动所述第一环状构件相对于所述承载架旋转,而由所述承载架输入的动力,将由所述第一框体减速输出。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具有一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是沿所述中心轴贯穿所述承载架;所述第一框体具有一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沿所述中心轴贯穿所述第一框体;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一环状构件一体成型地设置,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环状构件一体成型地设置。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模块还包含至少三个轴承,三个所述轴承分别定义为一第一轴承、一第二轴承及一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环结构与所述承载架的外围相互固定,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环结构与所述第一框体相互固定;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环结构与所述本体的外围相互固定,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结构与所述第二框体相互固定;所述减速模块还包含一端盖,所述端盖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的一端;所述第三轴承的内环结构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外围相互固定,所述第三轴承的外环结构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侧、所述端盖的内侧相互固定;其中,所述承载架、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三轴承、所述第一框体、所述第二框体及所述端盖共同形成一封闭空间,而多个所述行星齿轮、所述第一环状构件及所述第二环状构件是对应位于所述封闭空间中。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结构包含两个附加电路板及多个连接壁,两个所述附加电路板分别具有一内宽侧面,各个所述连接壁的两端分别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附加电路板的所述内宽侧面,而两个所述附加电路板的两个所述内宽侧面彼此相面对地设置,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壁与两个所述附加电路板的一部分共同形成一容槽,各个所述行星齿轮对应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容槽中;所述承载架还包含一环状凸出结构,所述行星架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本体及所述环状凸出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环结构固定于所述环状凸出结构的外围,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环结构固定于所述本体的外围。
5.一种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含:
一减速模块,其包含:
一承载架,其包含一本体及一行星架结构;所述承载架彼此相反的两端分别定义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承载架用以与一外部驱动单元相连接;所述承载架能被驱动而以一中心轴为中心旋转;
多个行星齿轮,其分别与所述行星架结构相互枢接,而多个所述行星齿轮能相对于所述行星架结构旋转,且各个所述行星齿轮的一部分露出于所述行星架结构的外围;各个所述行星齿轮能以一次中心轴旋转,各个所述次中心轴平行于所述中心轴;
一第一框体,其一部分与所述承载架的外围相互枢接,所述第一框体用以与一外部输出构件相连接;
一第一环状构件,其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环状构件包含多个第一内齿状结构,所述第一环状构件与所述第一框体相互固定,多个所述第一内齿状结构与多个所述行星齿轮相互啮合;
一第二框体,其一部分与所述承载架的外围相互枢接;
一第二环状构件,其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二环状构件包含多个第二内齿状结构,所述第二环状构件与所述第二框体相互固定,多个所述第二内齿状结构与多个所述行星齿轮相互啮合;
一端盖,其固定设置于第二框体的一端,且所述端盖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外围相互枢接;
其中,所述第一环状构件所包含的多个所述第一内齿状结构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环状构件所包含的多个所述第二内齿状结构的数量的两者的差值少于5齿;
一驱动单元,其与所述承载架相连接;
一外壳体,其为中空结构,所述减速模块及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中;
一外端盖,其固定于所述外壳体的一端;
其中,当所述驱动单元被控制,而使所述承载架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旋转时,各个所述行星齿轮将随所述行星架结构一同旋转,且各个所述行星齿轮将因与所述第二内齿状结构相互啮合而自转,而自转的各个所述行星齿轮,将因与所述第一内齿状结构相互啮合,而带动所述第一环状构件相对于所述承载架旋转,而由所述承载架输入的动力,将由所述第一框体减速输出。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具有一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是沿所述中心轴贯穿所述承载架;所述第一框体具有一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沿所述中心轴贯穿所述第一框体;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一环状构件一体成型地设置,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环状构件一体成型地设置;所述动力装置还包含一引线构件,所述引线构件包含一引线信道,所述引线信道沿所述中心轴贯穿所述引线构件,所述引线构件与所述第一框体相互固定,所述引线构件不与所述承载架相互固定,所述引线通道用以提供至少一电线设置。
7.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模块还包含至少四个轴承,四个所述轴承分别定义为一第一轴承、一第二轴承、一第三轴承及一辅助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环结构与所述承载架的外围相互固定,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环结构与所述第一框体相互固定;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环结构与所述本体的外围相互固定,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结构与所述第二框体相互固定;所述第三轴承的内环结构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外围相互固定,所述第三轴承的外环结构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侧、所述端盖的内侧相互固定;其中,所述承载架、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三轴承、所述第一框体、所述第二框体及所述端盖共同形成一封闭空间,而多个所述行星齿轮、所述第一环状构件及所述第二环状构件是对应位于所述封闭空间中;所述辅助轴承的内环结构与所述承载架的外围相互固定,所述辅助轴承的外环结构与所述外端盖相互固定;其中,所述驱动单元位于由所述承载架、所述第二框体、所述第二轴承、所述外壳体、所述辅助轴承及所述外端盖共同形成的另一封闭空间中。
8.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一马达,所述马达包含一定子组件及一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固定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承载架的外围相互固定,所述驱动单元被驱动时,所述转子组件是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定子组件旋转;所述动力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以感测所述承载架旋转时的扭力、速度、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其中一个所述传感器为一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包含一读取单元及一磁性环,所述读取单元固定设置于所述外端盖,所述磁性环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架的外围。
9.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结构包含两个附加电路板及多个连接壁,两个所述附加电路板分别具有一内宽侧面,各个所述连接壁的两端分别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附加电路板的所述内宽侧面,而两个所述附加电路板的两个所述内宽侧面彼此相面对地设置,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壁与两个所述附加电路板的一部分共同形成一容槽,各个所述行星齿轮对应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容槽中;所述承载架还包含一环状凸出结构,所述行星架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本体及所述环状凸出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环结构固定于所述环状凸出结构的外围,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环结构固定于所述本体的外围。
10.一种自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走车包含权利要求5至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装置、至少两个轮子及一处理模块,其中一个所述轮子与所述第一框体相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处理模块能控制所述驱动单元作动,以通过所述减速模块带动与所述第一框体相连接的所述轮子旋转。
11.一种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设备包含至少一个权利要求5至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装置、至少一连接组件及至少一处理模块,所述动力装置的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连接组件相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的所述驱动单元,而所述处理模块能控制所述驱动单元作动,以通过所述减速模块带动与所述第一框体相连接的所述连接组件作动。
12.一种动力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系统适用于安装在一电动脚踏车的一车架组,所述动力输出系统包含:权利要求5至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输出系统还包含:
一中轴;
两曲柄,其连接于所述中轴的两端,各个所述曲柄的另一端用以连接一踏板;
一齿盘;
一第一单向离合器,其与所述中轴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与所述齿盘相连接;
一第二单向离合器,其与所述第一框体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单向离合器与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相连接;
其中,所述动力装置还包含:
一第一辅助端盖,其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辅助端盖的外围与所述外端盖的一外穿孔的内侧相互固定,所述第一辅助端盖的内侧与所述中轴的外围相互枢接;
一第二辅助端盖,其固定于所述外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辅助端盖与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相互枢接;
其中,当使用者踩踏两个所述踏板,以使所述电动脚踏车向前进时,两个所述曲柄将带动所述中轴向一第一方向旋转,且所述中轴将带动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作动,以连动所述齿盘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而所述齿盘则能通过一传动件带动所述电动脚踏车的一后轮旋转;
其中,当两个所述曲柄被带动而向一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中轴将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且所述中轴将连动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作动,而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将不会连动所述齿盘旋转;所述第二方向相反于所述第一方向;
其中,当所述驱动单元被控制而作动时,所述驱动单元将带动所述承载架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各个所述行星齿轮将随所述行星架结构一同旋转,且各个所述行星齿轮将因与所述第二内齿状结构相互啮合而自转,而自转的各个所述行星齿轮,将因与所述第一内齿状结构相互啮合,而带动所述第一环状构件旋转,所述第一框体则将随所述第一环状构件一同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且所述第一框体将带动所述第二单向离合器作动,以连动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作动,从而带动所述齿盘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
13.依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系统还包含一处理模块及一扭力传感器,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扭力传感器及所述驱动单元,所述扭力传感器用以感测所述中轴的扭力,并对应产生一扭力感测讯号;当所述中轴被带动而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且所述处理模块依据所述扭力感测讯号,判定所述中轴的扭力超过一预定扭力时,所述处理模块将控制所述驱动单元作动,以使所述第一框体带动所述第二单向离合器作动,据以通过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带动所述齿盘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
14.依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包含一第一辅助环状构件、一第一环状壁及多个第一滚柱,所述第一辅助环状构件固定于所述中轴的外围,所述第一辅助环状构件的外围具有多个第一凸出结构及多个第一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凸出结构及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彼此间隔地设置,而各个所述第一凹槽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出结构之间;所述第一环状壁形成于一辅助框体,所述辅助框体枢接于所述中轴的外围,所述第二单向离合器与所述辅助框体相连接,且所述辅助框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齿盘;各个所述第一凹槽具有两个第一弧面,两个所述第一弧面的弧度不相同;所述中轴被带动而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各个所述第一滚柱将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弧面及所述第一环状壁之间,且各个所述第一滚柱将被所述第一辅助环状构件及所述第一环状壁固持,而所述第一环状壁将随所述中轴一同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据以带动所述齿盘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所述中轴被带动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各个所述第一滚柱将被带动而于另一个所述第一弧面及所述第一环状壁之间转动,而所述第一环状壁将不会被所述中轴连动。
15.依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动力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离合器包含一第二辅助环状构件、一第二环状壁及多个第二滚柱,所述第二辅助环状构件形成于所述第一框体的一侧,所述第二辅助环状构件的外围具有多个第二凸出结构及多个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凸出结构及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彼此间隔地设置,而各个所述第二凹槽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凸出结构之间;所述第二环状壁形成于所述辅助框体;各个所述第二凹槽具有两个第二弧面,两个所述第二弧面的弧度不相同;所述驱动单元被驱动而带动所述第一框体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各个所述第二滚柱将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弧面及所述第二环状壁之间,且各个所述第二滚柱将被所述第二辅助环状构件及所述第二环状壁固持,而所述第二环状壁将随所述第一框体一同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据以连动所述齿盘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
16.一种电动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脚踏车包含: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输出系统、所述车架组、一处理模块及一电力系统,所述车架组设置有一车架、一把手、一前轮、所述后轮、一座垫、一煞车系统及所述传动件;所述动力输出系统设置于所述车架组;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单元;所述电力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所述电力系统用以提供所述动力输出系统运作所需的电力。
17.依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动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系统还包含一处理模块及一扭力传感器,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扭力传感器及所述驱动单元,所述扭力传感器用以感测所述中轴的扭力,并对应产生一扭力感测讯号;当所述中轴被带动而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且所述处理模块依据所述扭力感测讯号,判定所述中轴的扭力超过一预定扭力时,所述处理模块将控制所述驱动单元作动,以使所述第一框体带动所述第二单向离合器作动,据以通过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带动所述齿盘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
18.依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动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包含一第一辅助环状构件、一第一环状壁及多个第一滚柱,所述第一辅助环状构件固定于所述中轴的外围,所述第一辅助环状构件的外围具有多个第一凸出结构及多个第一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凸出结构及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彼此间隔地设置,而各个所述第一凹槽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出结构之间;所述第一环状壁形成于一辅助框体,所述辅助框体枢接于所述中轴的外围,所述第二单向离合器与所述辅助框体相连接,且所述辅助框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齿盘;各个所述第一凹槽具有两个第一弧面,两个所述第一弧面的弧度不相同;所述中轴被带动而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各个所述第一滚柱将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弧面及所述第一环状壁之间,且各个所述第一滚柱将被所述第一辅助环状构件及所述第一环状壁固持,而所述第一环状壁将随所述中轴一同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据以带动所述齿盘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所述中轴被带动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各个所述第一滚柱将被带动而于另一个所述第一弧面及所述第一环状壁之间转动,而所述第一环状壁将不会被所述中轴连动。
19.依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动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离合器包含一第二辅助环状构件、一第二环状壁及多个第二滚柱,所述第二辅助环状构件形成于所述第一框体的一侧,所述第二辅助环状构件的外围具有多个第二凸出结构及多个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凸出结构及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彼此间隔地设置,而各个所述第二凹槽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凸出结构之间;所述第二环状壁形成于所述辅助框体;各个所述第二凹槽具有两个第二弧面,两个所述第二弧面的弧度不相同;所述驱动单元被驱动而带动所述第一框体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各个所述第二滚柱将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弧面及所述第二环状壁之间,且各个所述第二滚柱将被所述第二辅助环状构件及所述第二环状壁固持,而所述第二环状壁将随所述第一框体一同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据以连动所述齿盘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
20.依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动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还包含一第一辅助轴承、一第二辅助轴承及一第三辅助轴承,所述第一辅助轴承的内环结构与所述中轴的外围相互固定,所述第一辅助轴承的外环结构与所述外端盖形成所述外穿孔的内侧壁相互固定;所述第二辅助轴承的内环结构与所述辅助框体的外围相互固定,所述第二辅助轴承的外环结构与所述第二辅助端盖的内侧相互固定;所述第三辅助轴承的内环结构与所述中轴的外围相互固定,所述第三辅助轴承的外环结构与所述辅助框体的内侧相互固定。
CN202111159862.5A 2020-10-06 2021-09-30 减速模块、动力装置、移载设备、动力输出系统及电动脚踏车 Active CN1143796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87908P 2020-10-06 2020-10-06
US63/087,908 2020-10-06
TW110136225 2021-09-29
TW110136225A TW202214451A (zh) 2020-10-06 2021-09-29 減速模組、動力裝置、自走車、移載設備、動力輸出系統及電動腳踏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9698A true CN114379698A (zh) 2022-04-22
CN114379698B CN114379698B (zh) 2023-05-30

Family

ID=81194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9862.5A Active CN114379698B (zh) 2020-10-06 2021-09-30 减速模块、动力装置、移载设备、动力输出系统及电动脚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969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86178U (en) * 2005-03-22 2006-01-21 Ying-Jou Lai Planet type bicycle driving axle structure
TW201321255A (zh) * 2011-11-29 2013-06-01 Univ Nat Formosa 電動車行星齒輪變速箱
JP2015095987A (ja) * 2013-11-13 2015-05-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複合走行体
TW201708038A (zh) * 2015-08-24 2017-03-01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變速裝置
TWM553382U (zh) * 2017-08-02 2017-12-21 Tong Eann Shutters Co Ltd 行星齒輪減速機構
CN107559387A (zh) * 2016-07-01 2018-01-09 行安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减速机
CN110027008A (zh) * 2017-11-28 2019-07-19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齿轮马达及协作机器人
CN111457059A (zh) * 2019-01-22 2020-07-28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被驱动装置
CN216185790U (zh) * 2020-10-06 2022-04-05 盟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减速模块、动力装置、自走车、移载设备、动力输出系统及电动脚踏车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86178U (en) * 2005-03-22 2006-01-21 Ying-Jou Lai Planet type bicycle driving axle structure
TW201321255A (zh) * 2011-11-29 2013-06-01 Univ Nat Formosa 電動車行星齒輪變速箱
JP2015095987A (ja) * 2013-11-13 2015-05-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複合走行体
TW201708038A (zh) * 2015-08-24 2017-03-01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變速裝置
CN107559387A (zh) * 2016-07-01 2018-01-09 行安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减速机
TWM553382U (zh) * 2017-08-02 2017-12-21 Tong Eann Shutters Co Ltd 行星齒輪減速機構
CN110027008A (zh) * 2017-11-28 2019-07-19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齿轮马达及协作机器人
CN111457059A (zh) * 2019-01-22 2020-07-28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被驱动装置
JP2020118200A (ja) * 2019-01-22 2020-08-06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被駆動装置
CN216185790U (zh) * 2020-10-06 2022-04-05 盟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减速模块、动力装置、自走车、移载设备、动力输出系统及电动脚踏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9698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43741U (zh) 谐波减速模块、动力装置、自走车、移载设备、动力输出系统及电动脚踏车
EP3034387B1 (en) Hub motor structure
US11383791B2 (en) Powertrain
CN114379692B (zh) 谐波减速模块、动力装置、动力输出系统及电动脚踏车
CN110316309A (zh) 人力驱动车用控制装置
EP2711286B1 (en) Drive structure for electric bicycle
CN111516002A (zh) 机器人的关节单元、关节模组以及具有其的足式机器人
EP2711287A1 (en) Drive unit for electric bicycle
CN216185790U (zh) 减速模块、动力装置、自走车、移载设备、动力输出系统及电动脚踏车
KR101530171B1 (ko) 전기자전거용 구동 유닛
US10131402B2 (en) Integrated mid drive electric bicycle propulsion system
CN205769953U (zh) 轮毂马达装置或具有轮毂马达装置的车辆
CN216401666U (zh) 减速模块、动力装置、自走车、移载设备、动力输出系统及电动脚踏车
ITMO20110061A1 (it) Ruota per biciclette a pedalata assistita
CN104136314B (zh) 电动用轮毂装置及电动自行车
KR20210155881A (ko) 차량의 코너 모듈
CN114379698A (zh) 减速模块、动力装置、移载设备、动力输出系统及电动脚踏车
CN114379697B (zh) 动力输出系统及电动脚踏车
CN115459520A (zh) 轮毂电机及助力电动自行车
JP2022041319A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ドライブユニット
CN112722143A (zh) 内置链传动机构的电动自行车中置电机
KR20200085152A (ko) 외륜전기자전거
KR20180027687A (ko) 이동성을 겸비한 일체화된 전동장치
JP2023111683A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コンポーネント
TWM628514U (zh) 用於電動自行車之後輪動力輸出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