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7638B - 一种智能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7638B
CN114377638B CN202111585391.4A CN202111585391A CN114377638B CN 114377638 B CN114377638 B CN 114377638B CN 202111585391 A CN202111585391 A CN 202111585391A CN 114377638 B CN114377638 B CN 1143776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tirring
assembly
double
regul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53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7638A (zh
Inventor
许明皓
袁钰欣
刘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i Wuli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yi Wuli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i Wuli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yi Wuli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853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76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7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7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77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76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0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0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19/0013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53Details of the rea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调节系统,包括保护系统,包括连接模块、与连接模块连接的供能模块、通过连接模块与供能模块连接的反应模块,以及通过连接模块与供能模块连接的净化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多种设备共同作用,在反应时对有毒气体进行吸收净化,并且保证反应时的反应温度,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双侧支撑架收纳各个设备,减少占地空间,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反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聚合物的加工生产中,必然会用到反应釜。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生产型用户和各种科研实验项目的研究,用来完成水解、中和、结晶、蒸馏、蒸发、储存、氢化、烃化、聚合、缩合、加热混配、恒温反应等工艺过程。由于聚合物的反应中,大多会析出有毒的气体。在工业生产中很难避免的。只有降低摄入量,才能降低毒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生产加工中,一般会在一个车间中设置有多种反应装置,部分反应装置在的产物会析出毒气,毒气会向整个车间中扩散。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保护工作人员的调节系统。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调节系统,其能够保障生产正常进行的同时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调节系统,其包括保护系统,包括连接模块、与连接模块连接的供能模块、通过连接模块与供能模块连接的反应模块,以及通过连接模块与供能模块连接的净化模块。
作为本发明智能调节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保护系统还包括与反应模块连接的加热模块,加热模块包括电热丝。
作为本发明智能调节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供能模块包括电源,净化模块包括空气净化器。
作为本发明智能调节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反应模块包括双侧支撑架,以及设置于双侧支撑架一侧的反应罐组件;连接模块、供能模块,以及净化模块设置于双侧支撑架另一侧。
作为本发明智能调节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双侧支撑架包括对称设置于其两侧的多组三角支撑件、设置于三角支撑件顶部的凸块、设置于凸块一侧的容纳槽,以及设置于其中部的横杆;三角支撑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三角架;连接模块设置于横杆顶部,供能模块和净化模块分别设置于容纳槽内。
作为本发明智能调节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反应罐组件包括罐体、设置于罐体顶部并与罐体螺纹连接的罐盖、设置于罐盖顶部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连接的搅拌件、设置于罐体内的辅助搅拌架,以及设置于罐体底部的下料管。
作为本发明智能调节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罐体包括设置于其两侧的支撑套环,支撑套环与凸块卡合。
作为本发明智能调节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罐盖包括与空气净化器连接的吸气管。
作为本发明智能调节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搅拌件包括搅拌轴、与搅拌轴连接的搅拌盘,以及倾斜设置于搅拌盘侧面的多组搅拌扇叶;搅拌盘和搅拌扇叶沿搅拌轴长度方向设置为多组。
作为本发明智能调节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辅助搅拌架包括设置于其顶部和底部的两组支撑环,以及阵列设置于两组支撑环之间的长扇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多种设备共同作用,在反应时对有毒气体进行吸收净化,并且保证反应时的反应温度,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双侧支撑架收纳各个设备,减少占地空间,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智能调节系统的第一种结构图。
图2为智能调节系统的第二种结构图。
图3为智能调节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智能调节系统的整体结构另一个视角图。
图5为智能调节系统的反应模块剖视图。
图6为智能调节系统的部分省略图。
图7为智能调节系统的连接模块中部剖视图。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智能调节系统的连接模块内部结构图。
图10为智能调节系统的连接模块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11为智能调节系统的通电组件结构图。
附图标记:保护系统100,连接模块101,供能模块102,反应模块103,净化模块104,加热模块105,电热丝105a,电源102a,空气净化器104a,双侧支撑架103a,反应罐组件103b,三角支撑件103a-1,凸块103a-2,容纳槽103a-3,横杆103a-4,三角架103a-11,罐体103b-1,罐盖103b-2,驱动电机103b-3,搅拌件103b-4,辅助搅拌架103b-5,下料管103b-6,支撑套环103b-11,吸气管103b-21,搅拌轴103b-41,搅拌盘103b-42,搅拌扇叶103b-43,支撑环103b-51,长扇叶103b-52,容纳壳体101a,连接口101b,双弹片固定组件101c,扭动组件101d,通电组件101e,第一触发组件101f,第二触发组件101g,长触发弹片101c-1,倾斜挤压柱101c-2,压紧弹片101c-1a,倾斜弹片101c-11,压紧头101c-12,空腔101c-13,弧形块101c-14,弧形止回块101c-15,水平固定边101c-16,便拧头101d-1,螺纹杆101d-2,第一螺纹套101d-3,挤压圈101d-4,触发块101d-5,第一触发端101d-6,第二触发端101d-7,第一限位块101d-8,卡合板101d-9,挤压盘101d-10,卡合限制圈101d-11,弧形卡槽101d-12,固定连接板101d-13,第一复位弹簧101d-51,第一压动板101f-1,长型弧底挤压板101f-2,第二复位弹簧101f-3,第二压动板101g-1,短型弧底挤压板101g-2,第三复位弹簧101g-3,平面放置块101e-1,半圆接通槽101e-2,双端接电口101e-3,绝缘板101e-4,第一弧形凸块M,第二弧形凸块101a-2,第二螺纹套101a-3,首通线路A,次通线路B,固定线路C。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1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调节系统,其能够保障生产正常进行的同时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具体的,保护系统100,包括连接模块101、与所述连接模块101连接的供能模块102、通过所述连接模块101与所述供能模块102连接的反应模块103,以及通过所述连接模块101与所述供能模块102连接的净化模块104。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系统100还包括与所述反应模块103连接的加热模块105,所述加热模块105包括电热丝105a。
进一步的,所述供能模块102包括电源102a,所述净化模块104包括空气净化器104a。连接模块101可采用现有的线路连接器,用于接通电源并延长线路整体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模块103包括双侧支撑架103a,以及设置于所述双侧支撑架103a一侧的反应罐组件103b;所述连接模块101、所述供能模块102,以及所述净化模块104设置于所述双侧支撑架103a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双侧支撑架103a包括对称设置于其两侧的多组三角支撑件103a-1、设置于所述三角支撑件103a-1顶部的凸块103a-2、设置于所述凸块103a-2一侧的容纳槽103a-3,以及设置于其中部的横杆103a-4;所述三角支撑件103a-1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三角架103a-11;所述连接模块101设置于所述横杆103a-4顶部,所述供能模块102和所述净化模块104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03a-3内。
较佳的,通过双侧支撑架103a对各个设备分层安置,充分利用空间,减小占地面积,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罐组件103b包括罐体103b-1、设置于所述罐体103b-1顶部并与所述罐体103b-1螺纹连接的罐盖103b-2、设置于所述罐盖103b-2顶部的驱动电机103b-3、与所述驱动电机103b-3连接的搅拌件103b-4、设置于所述罐体103b-1内的辅助搅拌架103b-5,以及设置于所述罐体103b-1底部的下料管103b-6。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103b-1包括设置于其两侧的支撑套环103b-11,所述支撑套环103b-11与所述凸块103a-2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罐盖103b-2包括与所述空气净化器104a连接的吸气管103b-21。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件103b-4包括搅拌轴103b-41、与所述搅拌轴103b-41连接的搅拌盘103b-42,以及倾斜设置于所述搅拌盘103b-42侧面的多组搅拌扇叶103b-43;所述搅拌盘103b-42和所述搅拌扇叶103b-43沿搅拌轴103b-41长度方向设置为多组。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搅拌架103b-5包括分别设置于其顶部和底部的两组支撑环103b-51,以及阵列设置于两组所述支撑环103b-51之间的长扇叶103b-52。
在使用时,先将罐体103b-1上方的罐盖103b-2拆卸,工作人员将物料快速下料至罐体103b-1内并将罐盖103b-2通过螺栓固定在罐体103b-1上进行封闭,接着将空气净化器104a和驱动电机103b-3分别接通电源,驱动电机103b-3驱动搅拌件103b-4对上下两部分的原料快速搅拌进行反应,通过设置辅助搅拌架103b-5使搅拌的原料与长扇叶103b-52碰触,便于提高搅拌能力,提高整体的反应效率。罐体103b-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工作人员通过读取温度传感器显示的数值控制电热丝105a的启停,保证合适的反应温度。反应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将通过吸气管103b-21进入空气净化器104a净化,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反应结束后的产物可通过罐体103b-1底部的下料管103b-6排出。
综上,本发明通过多种设备共同作用,在反应时对有毒气体进行吸收净化,并且保证反应时的反应温度,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双侧支撑架收纳各个设备,减少占地空间,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2
参照图6~图11,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连接模块101还包括容纳壳体101a、设置于所述容纳壳体101a两侧的连接口101b、设置于所述容纳壳体101a内壁上的双弹片固定组件101c、设置于所述容纳壳体101a内并一端向外延伸的扭动组件101d、设置于所述容纳壳体101a底部的通电组件101e,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扭动组件101d两侧的第一触发组件101f和第二触发组件101g。
进一步的,所述双弹片固定组件101c包括设置于其顶部的长触发弹片101c-1、设置于所述长触发弹片101c-1底部的两组倾斜挤压柱101c-2,以及设置于所述倾斜挤压柱101c-2下方的压紧弹片101c-1a。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弹片101c-1a包括与所述容纳壳体101a内壁连接的倾斜弹片101c-11、与所述倾斜弹片101c-11连接的压紧头101c-12、设置于所述压紧头101c-12中部的空腔101c-13、设置于所述空腔101c-13底部一端的弧形块101c-14、设置于所述压紧头101c-12底部末端的弧形止回块101c-15,以及设置于所述压紧头101c-12底部的水平固定边101c-16。
进一步的,所述扭动组件101d包括设置于其顶部的便拧头101d-1、与所述便拧头101d-1底部连接的螺纹杆101d-2、与所述螺纹杆101d-2底部连接的第一螺纹套101d-3、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套101d-3顶部的挤压圈101d-4、设置于所述挤压圈101d-4下方的触发块101d-5、分别设置于所述触发块101d-5侧面的第一触发端101d-6、第二触发端101d-7、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套101d-3底部侧面的卡合板101d-9、与所述螺纹杆101d-2底端连接的挤压盘101d-10,以及设置于所述挤压盘101d-10下方的卡合限制圈101d-11。
较佳的,挤压圈101d-4为中空圆盘状,其内径与第一螺纹套101d-3的外径大小相同,当第一螺纹套101d-3在螺纹杆101d-2的作用下向下旋转运动时带动挤压圈101d-4对触发块101d-5进行挤压,此时第一螺纹套101d-3与触发块101d-5相对转动并使触发块101d-5向下运动,由于设置在触发块101d-5侧面的第一限位块101d-8与容纳壳体101a内壁上的卡槽连接,使触发块101d-5可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卡合限制圈101d-11包括设置于其两侧并与所述卡合板101d-9配合的弧形卡槽101d-12,以及与所述容纳壳体101a连接的固定连接板101d-13;所述弧形卡槽101d-12口径与所述卡合板101d-9口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块101d-5包括两端分别与其顶部和所述容纳壳体101a顶板连接的第一复位弹簧101d-5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发组件101f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触发端101d-6下方的第一压动板101f-1、与所述第一压动板101f-1一侧连接的长型弧底挤压板101f-2,以及与所述长型弧底挤压板101f-2顶端连接的第二复位弹簧101f-3。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触发组件101g包括设置于所述挤压盘101d-10下方的第二压动板101g-1、与所述第二压动板101g-1一侧连接的短型弧底挤压板101g-2,以及与所述短型弧底挤压板101g-2顶端连接的第三复位弹簧101g-3。第一复位弹簧101d-51、第二复位弹簧101f-3,以及第三复位弹簧101g-3的作用均为复位反弹,便于重置连接器。
进一步的,通电组件101e包括与连接口101b连通的平面放置块101e-1、与所述平面放置块101e-1连接的半圆接通槽101e-2、与所述半圆接通槽101e-2连接的双端接电口101e-3,以及设置于所述半圆接通槽101e-2顶部的绝缘板101e-4;所述双端接电口101e-3为导电材料。两股固定线路C与双端接电口101e-3一端固定连接,首通线路A和次通线路B通过连接口101b停靠在平面放置块101e-1,此时首通线路A和次通线路B顶端与绝缘板101e-4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发组件101f和第二触发组件101g侧面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容纳壳体101a内壁卡合的直线移动块;所述第一触发组件101f和第二触发组件101g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凸块M,所述容纳壳体101a内壁设置有小弹片、与所述小弹片固定连接的第二弧形凸块101a-2,以及固定设置于其顶部并与所述螺纹杆101d-2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套101a-3;所述第二弧形凸块101a-2和所述第一弧形凸块M弧面相对设置。第二弧形凸块101a-2和第一弧形凸块M接触时第一弧形凸块M将挤压第二弧形凸块101a-2使小弹片收缩,当第一弧形凸块M离开第二弧形凸块101a-2后,第二弧形凸块101a-2在小弹片的作用下回弹,使第二弧形凸块101a-2和第一弧形凸块M水平面贴合,对触发组件进行限位,防止其上升。弧形卡槽101d-12内壁也可设置小弹片和第二弧形凸块,卡合板101d-9两侧设置第一弧形凸块,通过彼此之间的配合,当卡合板101d-9到达弧形卡槽101d-12槽末端时固定,防止第一螺纹套101d-3回转。应说明的是,说明书中记载的弹片均为弹性材料,弧形止回块101c-15为摩擦块,提高摩擦力。
在使用时,两股固定线路C一端与电源102a连接,另外一端与连接模块101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只需将首通线路A和次通线路B分别通过连接口101b插入连接模块101内,倾斜弹片101c-11和压紧头101c-12未插入时处于倾斜状态;参照图8,在插入时线路顶端挤压压紧头101c-12使倾斜弹片101c-11弯曲成弧状,并使压紧头101c-12趋于水平,使其底部的水平固定板101c-16与连接线路102顶部接触进行初步固定。工作人员通过便拧头101d-1转动螺纹杆101d-2,第一螺纹套101d-3在未限位时将跟随螺纹杆101d-2同步运动使触发块101d-5在第一螺纹套101d-3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一定距离,使第二触发端101d-7触碰长触发弹片101c-1,长触发弹片101c-1向下弹出,其底部的两组倾斜挤压柱101c-2将挤压压紧头101c-12顶部并缩小空腔101c-13的空间大小,在抵压至弧形块101c-14后使弧形止回块101c-15完全与首通线路A和次通线路B贴合接触,通过弧形止回块101c-15提高摩擦力,进行二次固定,防止线路脱落。继续转动螺纹杆101d-2,触发块101d-5向下移动的同时将使第一触发端101d-6与第一压动板101f-1接触并使长型弧底挤压板101f-2下落挤压其底部的首通线路A,使首通线路A接通端进入半圆接通槽101e-2并与双端接电口101e-3接触,实现一股固定线路C和首通线路A通电和三次固定,此时空气净化器104a通电提前开始工作。当第一螺纹套101d-3旋转下降至一定高度时,设置于其底部两侧的卡合板101d-9将滑入卡合限制圈101d-11上的弧形卡槽101d-12内,卡合板101d-9移动至弧形卡槽101d-12末端后,第一螺纹套101d-3将无法继续跟随螺纹杆101d-2继续运动,继续转动会使螺纹杆101d-2脱离第一螺纹套101d-3向下移动,使其底部的挤压盘101d-10转动向下运动,推动短型弧底挤压板101g-2挤压次通线路B进入半圆接通槽101e-2内实现接电和三次固定,此时驱动电机103b-3通电开始搅拌。综上,工作人员只需将首通线路A和次通线路B插入连接模块101内,接着一直转动便拧头101d-1便可对两股线路同时固定并依次将线路接通。通过提前开启空气净化器104a防止由于原料混合有毒气体析出导致工作人员中毒。
综上,本发明通过多种设备共同作用,在反应时对有毒气体进行吸收净化,并且保证反应时的反应温度,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双侧支撑架收纳各个设备,减少占地空间,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只需转动螺纹杆实现对两股线路进行同时固定,并且继续转动螺纹杆可使两股线路依次接通的连接器,便于工作人员快速接线,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系统(100),包括连接模块(101)、与所述连接模块(101)连接的供能模块(102)、通过所述连接模块(101)与所述供能模块(102)连接的反应模块(103),以及通过所述连接模块(101)与所述供能模块(102)连接的净化模块(104);
所述连接模块(101)包括容纳壳体(101a)、设置于所述容纳壳体(101a)两侧的连接口(101b)、设置于所述容纳壳体(101a)内壁上的双弹片固定组件(101c)、设置于所述容纳壳体(101a)内并一端向外延伸的扭动组件(101d)、设置于所述容纳壳体(101a)底部的通电组件(101e),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扭动组件(101d)两侧的第一触发组件(101f)和第二触发组件(101g);
所述双弹片固定组件(101c)包括设置于其顶部的长触发弹片(101c-1)、设置于所述长触发弹片(101c-1)底部的两组倾斜挤压柱(101c-2),以及设置于所述倾斜挤压柱(101c-2)下方的压紧弹片(101c-1a);
所述压紧弹片(101c-1a)包括与所述容纳壳体(101a)内壁连接的倾斜弹片(101c-11)、与所述倾斜弹片(101c-11)连接的压紧头(101c-12)、设置于所述压紧头(101c-12)中部的空腔(101c-13)、设置于所述空腔(101c-13)底部一端的弧形块(101c-14)、设置于所述压紧头(101c-12)底部末端的弧形止回块(101c-15),以及设置于所述压紧头(101c-12)底部的水平固定边(101c-16);
所述扭动组件(101d)包括设置于其顶部的便拧头(101d-1)、与所述便拧头(101d-1)底部连接的螺纹杆(101d-2)、与所述螺纹杆(101d-2)底部连接的第一螺纹套(101d-3)、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套(101d-3)顶部的挤压圈(101d-4)、设置于所述挤压圈(101d-4)下方的触发块(101d-5)、分别设置于所述触发块(101d-5)侧面的第一触发端(101d-6)、第二触发端(101d-7)和第一限位块(101d-8)、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套(101d-3)底部侧面的卡合板(101d-9)、与所述螺纹杆(101d-2)底端连接的挤压盘(101d-10),以及设置于所述挤压盘(101d-10)下方的卡合限制圈(101d-11);
所述卡合限制圈(101d-11)包括设置于其两侧并与所述卡合板(101d-9)配合的弧形卡槽(101d-12),以及与所述容纳壳体(101a)连接的固定连接板(101d-13);所述弧形卡槽(101d-12)口径与所述卡合板(101d-9)口径相同;
所述通电组件(101e)包括与连接口(101b)连通的平面放置块(101e-1)、与所述平面放置块(101e-1)连接的半圆接通槽(101e-2)、与所述半圆接通槽(101e-2)连接的双端接电口(101e-3),以及设置于所述半圆接通槽(101e-2)顶部的绝缘板(101e-4);所述双端接电口(101e-3)为导电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系统(100)还包括与所述反应模块(103)连接的加热模块(105),所述加热模块(105)包括电热丝(105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模块(102)包括电源(102a),所述净化模块(104)包括空气净化器(104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模块(103)包括双侧支撑架(103a),以及设置于所述双侧支撑架(103a)一侧的反应罐组件(103b);所述连接模块(101)、所述供能模块(102),以及所述净化模块(104)设置于所述双侧支撑架(103a)另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侧支撑架(103a)包括对称设置于其两侧的多组三角支撑件(103a-1)、设置于所述三角支撑件(103a-1)顶部的凸块(103a-2)、设置于所述凸块(103a-2)一侧的容纳槽(103a-3),以及设置于其中部的横杆(103a-4);所述三角支撑件(103a-1)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三角架(103a-11);所述连接模块(101)设置于所述横杆(103a-4)顶部,所述供能模块(102)和所述净化模块(104)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03a-3)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组件(103b)包括罐体(103b-1)、设置于所述罐体(103b-1)顶部并与所述罐体(103b-1)螺纹连接的罐盖(103b-2)、设置于所述罐盖(103b-2)顶部的驱动电机(103b-3)、与所述驱动电机(103b-3)连接的搅拌件(103b-4)、设置于所述罐体(103b-1)内的辅助搅拌架(103b-5),以及设置于所述罐体(103b-1)底部的下料管(103b-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3b-1)包括设置于其两侧的支撑套环(103b-11),所述支撑套环(103b-11)与所述凸块(103a-2)卡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103b-2)包括与所述空气净化器(104a)连接的吸气管(103b-2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103b-4)包括搅拌轴(103b-41)、与所述搅拌轴(103b-41)连接的搅拌盘(103b-42),以及倾斜设置于所述搅拌盘(103b-42)侧面的多组搅拌扇叶(103b-43);所述搅拌盘(103b-42)和所述搅拌扇叶(103b-43)沿搅拌轴(103b-41)长度方向设置为多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搅拌架(103b-5)包括分别设置于其顶部和底部的两组支撑环(103b-51),以及阵列设置于两组所述支撑环(103b-51)之间的长扇叶(103b-52)。
CN202111585391.4A 2021-12-19 2021-12-19 一种智能调节系统 Active CN1143776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5391.4A CN114377638B (zh) 2021-12-19 2021-12-19 一种智能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5391.4A CN114377638B (zh) 2021-12-19 2021-12-19 一种智能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7638A CN114377638A (zh) 2022-04-22
CN114377638B true CN114377638B (zh) 2023-09-05

Family

ID=81197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5391.4A Active CN114377638B (zh) 2021-12-19 2021-12-19 一种智能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763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188780U (zh) * 2018-12-05 2019-08-02 大连凯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反应罐
CN209530843U (zh) * 2018-12-07 2019-10-25 恩纳瑞杰(苏州)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食品生产用反应釜
CN212092294U (zh) * 2020-05-12 2020-12-08 济南一农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敌草快水剂的配料反应装置
CN113800682A (zh) * 2021-09-30 2021-12-17 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于收纳的循环净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188780U (zh) * 2018-12-05 2019-08-02 大连凯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反应罐
CN209530843U (zh) * 2018-12-07 2019-10-25 恩纳瑞杰(苏州)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食品生产用反应釜
CN212092294U (zh) * 2020-05-12 2020-12-08 济南一农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敌草快水剂的配料反应装置
CN113800682A (zh) * 2021-09-30 2021-12-17 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于收纳的循环净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7638A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37750B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高效精馏塔
CN114377638B (zh) 一种智能调节系统
CN110014532A (zh) 光伏组件的回收装置及光伏组件的回收方法
CN202178240U (zh) 一种半导体组件压装装置
CN109713395A (zh) 一种用于电池的剥皮分离机构
CN201638880U (zh) 单体电池串联连接装置
CN210021878U (zh) 一种新型果蔬饮食调配搅拌机
CN215221518U (zh) 一种电气工程执行机构定位安装装置
CN2245049Y (zh) 一种封箱胶带切割器
CN108922797B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极片制造用压片装置
CN209626356U (zh) 一种磷酸铁锂软包电池的热封机
CN211374307U (zh) 一种简易橡胶拉伸及压缩性能检测装置
CN2376678Y (zh) 400a旋转硅整流元件
CN207132676U (zh) 一种中药材低温干燥设备
CN216547419U (zh) 一种栅栏转运装置
CN217160208U (zh) 一种4g工业控制模组
CN215324951U (zh) 一种硅酮密封胶用具有防空转耗能结构的输送装置
CN217763627U (zh) 一种新型对流型电暖器
CN218821876U (zh) 一种换热器的管板紧固装置
CN213642161U (zh) 一种数控六辊大蜜丸机的制丸成型装置
CN215626724U (zh) 一种硫酸灌装用防护结构
CN207938724U (zh) 一种两端出板耳蓄电池总装置
CN215625214U (zh) 一种燃料电池生产加工用自动取料装置
CN217931552U (zh) 一种气相色谱仪防水密封罩壳
CN217469064U (zh) 一种高效线束端子连接用启动压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