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4943A - 楼层编号确定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楼层编号确定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4943A
CN114374943A CN202210055405.XA CN202210055405A CN114374943A CN 114374943 A CN114374943 A CN 114374943A CN 202210055405 A CN202210055405 A CN 202210055405A CN 114374943 A CN114374943 A CN 114374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base station
positioning
initial
floor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554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川
冯杰
袁丽
陈万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chi Bofang (beij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chi Bofang (beij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chi Bofang (beij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chi Bofang (beij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5540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49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4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49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3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indoor environments, e.g. buildin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14Determining absolute distances from a plurality of spaced points of known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楼层编号确定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多个基站模组,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端部区域,用于从楼层端部处向相对方向发射定位信号,其中,定位信号中包含基站模组所在的初始楼层编号;定位终端,用于接收多个基站模组发射的多个定位信号并解析,得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定位终端,还用于在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采用本系统在确定定位终端所在的楼层编号时,无需构建各楼层的位置指纹库,仅需通过多个基站模组与定位终端的协同工作即可准确定位楼层编号,因此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简化了楼层编号确定方式。

Description

楼层编号确定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定位导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楼层编号确定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众多的室内环境是多层的,如商场、机场和工厂等。因此,多楼层室内定位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例如:在多层商场或者多层停车场,基于定位位置,进行位置导航,找到目标店铺或者目标车位。如果定位偏差较大甚至定位到其他楼层,会对相关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传统技术中,楼层编号确定方法是预先构建各楼层的位置指纹库,通过计算定位终端的楼层位置指纹与各楼层的位置指纹库的相似度,进而将相似度最高的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楼层编号。
但是,采用传统技术,需构建各楼层的位置指纹库,而该过程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操作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楼层编号确定方式的楼层编号确定系统及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楼层编号确定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多个基站模组,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端部区域,用于从楼层端部处向相对方向发射定位信号,其中,所述定位信号中包含所述基站模组所在的初始楼层编号;
定位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多个基站模组发射的多个定位信号并解析,得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
所述定位终端,还用于在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基站模组从楼层顶端处向下发射定位信号,则所述定位终端具体用于将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小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若所述基站模组从楼层底端处向上发射定位信号,则所述定位终端具体用于将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大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终端具体用于计算所述定位终端与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对应的基站模组之间的多个相对距离,将所述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终端具体用于计算所述定位终端与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对应的基站模组之间的多个相对距离,在所述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楼层高度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模组包括基站及与所述基站相对设置的信号吸收器;
所述信号吸收器相对设置于所述基站的下方,所述信号吸收器用于吸收所述基站向下发射的定位信号,或者,
所述信号吸收器相对设置于所述基站的上方,则所述信号吸收器用于吸收所述基站向上发射的定位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楼层编号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定位终端,包括:
接收多个基站模组发射的多个定位信号并解析,得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其中,所述基站模组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端部区域,用于从楼层端部处向相对方向发射定位信号;
在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包括:
若所述基站模组从楼层顶端处向下发射定位信号,则将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小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若所述基站模组从楼层底端处向上发射定位信号,则将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大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包括:
计算所述定位终端与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对应的基站模组之间的多个相对距离;
将所述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包括:
在所述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楼层高度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模组包括基站及与所述基站相对设置的信号吸收器;
所述信号吸收器相对设置于所述基站的下方,所述信号吸收器用于吸收所述基站向下发射的定位信号,或者,
所述信号吸收器相对设置于所述基站的上方,则所述信号吸收器用于吸收所述基站向上发射的定位信号。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多个基站模组发射的多个定位信号并解析,得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其中,所述基站模组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端部区域,用于从楼层端部处向相对方向发射定位信号;
在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多个基站模组发射的多个定位信号并解析,得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其中,所述基站模组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端部区域,用于从楼层端部处向相对方向发射定位信号;
在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上述楼层编号确定系统及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将基站模组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端部区域,用于从楼层端部处向相对方向发射定位信号,设置定位终端用于接收多个基站模组发射的多个定位信号并解析,得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进而将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可见,本申请在确定定位终端所在的楼层编号时,无需构建各楼层的位置指纹库,仅需通过多个基站模组与定位终端的协同工作即可准确定位楼层编号,因此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简化了楼层编号确定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楼层编号确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楼层编号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基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楼层编号确定系统的交互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楼层编号确定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基站模组102和定位终端104;
该多个基站模组102,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端部区域,用于从楼层端部处向相对方向发射定位信号;
该定位终端104,用于接收多个基站模组102发射的多个定位信号并解析,得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
该定位终端104,还用于在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104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其中,为便于理解,通常可以将每个楼层看作一个立方体,那么楼层的端部区域就是指楼层的顶端区域和底端区域。端部区域可以是一个点位置,也可以是一块区域,该区域位于楼层靠顶端或底端的位置。
具体地,每个楼层可设有一个或多个基站模组102,且基站模组102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顶端区域或底端区域。该基站模组102可从楼层端部处向相对方向发射定位信号。顶端的相对方向即顶端向底端的方向,反之,底端的相对方向即底端向顶端的方向。可以理解,若基站模组102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顶端区域,则基站模组102向底端方向或向下发射定位信号;若基站模组102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底端区域,则基站模组102向顶端方向或向上发射定位信号。该定位信号中包含基站模组102所在的初始楼层编号。
定位终端104用于确定定位终端104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当定位终端104在楼层中时,可接收到多个基站模组102以预设间隔或定时发射的多个定位信号,然后定位终端104可解析出每个定位信号中每个基站模组102所在的初始楼层编号。不难理解,由于基站模组102是向指定方向发射定位信号,因此定位终端104有可能只能接收到部分楼层的基站模组102发射的定位信号。定位终端104在接收到的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104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可选地,楼层定位条件可以是初始楼层编号最大,初始楼层编号最小等等。该楼层定位条件可基于基站模组102设定的端部位置来确定。
上述楼层编号确定系统中,通过将基站模组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端部区域,用于从楼层端部处向相对方向发射定位信号,设置定位终端用于接收多个基站模组发射的多个定位信号并解析,得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进而将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可见,本系统在确定定位终端所在的楼层编号时,无需构建各楼层的位置指纹库,仅需通过多个基站模组与定位终端的协同工作即可准确定位楼层编号,因此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简化了楼层编号确定方式。
为了准确确定楼层编号,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基站模组102从楼层顶端处向下发射定位信号,则定位终端104具体用于将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小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104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基站模组102设置在楼层顶部区域,这样,该基站模组102是从楼层顶端处向下发射定位信号。可以理解,假设楼层包括1层、2层、3层和4层,当定位终端104在1层时,会接收到1层、2层、3层和4层的基站模组102发射的定位信号;当定位终端104在2层时,会接收到2层、3层和4层的基站模组102发射的定位信号,如此类推。基于此,不难发现,定位终端104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与基站模组102所在的最小初始楼层编号一致。基于该发现,定位终端104将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小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104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本实施例中,根据基站模组所在的顶端位置来将最小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有利于提高楼层编号确定的准确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若基站模组102从楼层底端处向上发射定位信号,则定位终端104具体用于将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大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104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基站模组102设置在楼层端部区域,这样,该基站模组102是从楼层端端处向上发射定位信号。可以理解,假设楼层包括1层、2层、3层和4层,当定位终端104在1层时,会接收到1层的基站模组102发射的定位信号;当定位终端104在2层时,会接收到1层和2层的基站模组102发射的定位信号,如此类推。基于此,不难发现,定位终端104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与基站模组102所在的最大初始楼层编号一致。基于该发现,定位终端104将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大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104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本实施例中,根据基站模组所在的底端位置来将最大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有利于提高楼层编号确定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楼层编号也可以通过定位终端104与基站模组102的相对距离来确定。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终端104具体用于计算定位终端104与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对应的基站模组102之间的多个相对距离,将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104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具体地,定位终端104在获得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后,计算定位终端104与每个初始楼层编号对应的基站模组102之间的相对距离,并从这些相对距离中,选取最小相对距离并确定其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将该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104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举例而言,将基站模组102设置在楼层顶部区域,假设楼层包括1层、2层、3层和4层,当定位终端104在2层时,会接收到2层、3层和4层的基站模组102发射的定位信号。此时,定位终端104计算其与2层、3层和4层的基站模组102之间的相对距离r2,r3和r4,根据位置关系可知,r2〈r3〈r4。可以看出,定位终端104所在的楼层编号与最小相对距离r2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一致,因此,定位终端104可将最小相对距离r2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104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本实施例中,选择与定位终端间距最小的基站模组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作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有利于提高楼层编号确定的准确性。
可选地,为了节省能耗,可设置在指定条件下才更新定位终端104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终端104具体用于计算定位终端104与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对应的基站模组102之间的多个相对距离,在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楼层高度的情况下,将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104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基站模组102中天线采用定向天线(与目前的全向天线的区别,不向上或向下发射信号)或者在全向天线的上方或下方安装信号吸收器,从而将向上或向下发射的信号吸收。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模组102包括基站及与基站相对设置的信号吸收器。
若信号吸收器相对设置于基站的下方,则信号吸收器可以吸收基站向下发射的定位信号,如此基站模组102对外只能向上发射定位信号。
若信号吸收器相对设置于基站的上方,则信号吸收器可以吸收基站向上发射的定位信号,如此基站模组102对外只能向下发射定位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楼层编号确定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定位终端104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接收多个基站模组发射的多个定位信号并解析,得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
其中,基站模组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端部区域,用于从楼层端部处向相对方向发射定位信号。
具体地,当定位终端在楼层中时,可接收到多个基站模组以预设间隔或定时发射的多个定位信号,然后定位终端可解析出每个定位信号中每个基站模组所在的初始楼层编号。不难理解,由于基站模组是向指定方向发射定位信号,因此定位终端有可能只能接收到部分楼层的基站模组发射的定位信号。
步骤S204,在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具体地,定位终端在接收到的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可选地,楼层定位条件可以是初始楼层编号最大,初始楼层编号最小等等。该楼层定位条件可基于基站模组设定的端部位置来确定。
上述楼层编号确定方法中,通过将基站模组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端部区域,用于从楼层端部处向相对方向发射定位信号,设置定位终端用于接收多个基站模组发射的多个定位信号并解析,得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进而将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可见,本方法在确定定位终端所在的楼层编号时,无需构建各楼层的位置指纹库,仅需通过多个基站模组与定位终端的协同工作即可准确定位楼层编号,因此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简化了楼层编号确定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涉及上述步骤S204中“在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04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212,若基站模组从楼层顶端处向下发射定位信号,则将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小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步骤S214,若基站模组从楼层底端处向上发射定位信号,则将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大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具体地,可将基站模组设置在楼层顶部区域,这样,该基站模组是从楼层顶端处向下发射定位信号。可以理解,假设楼层包括1层、2层、3层和4层,当定位终端在1层时,会接收到1层、2层、3层和4层的基站模组发射的定位信号;当定位终端在2层时,会接收到2层、3层和4层的基站模组发射的定位信号,如此类推。基于此,不难发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与基站模组所在的最小初始楼层编号一致。基于该发现,定位终端将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小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当然,也可将基站模组设置在楼层端部区域,这样,该基站模组是从楼层端端处向上发射定位信号。可以理解,假设楼层包括1层、2层、3层和4层,当定位终端在1层时,会接收到1层的基站模组发射的定位信号;当定位终端在2层时,会接收到1层和2层的基站模组发射的定位信号,如此类推。基于此,不难发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与基站模组所在的最大初始楼层编号一致。基于该发现,定位终端将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大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本实施例中,根据基站模组所在的端部位置来将初始楼层编号的最值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有利于提高楼层编号确定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涉及上述步骤S204中“在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04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222,计算定位终端与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对应的基站模组之间的多个相对距离;
步骤S224,将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具体地,定位终端在获得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后,计算定位终端与每个初始楼层编号对应的基站模组之间的相对距离,并从这些相对距离中,选取最小相对距离并确定其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将该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举例而言,将基站模组设置在楼层顶部区域,假设楼层包括1层、2层、3层和4层,当定位终端在2层时,会接收到2层、3层和4层的基站模组发射的定位信号。此时,定位终端计算其与2层、3层和4层的基站模组之间的相对距离r2,r3和r4,根据位置关系可知,r2〈r3〈r4。可以看出,定位终端所在的楼层编号与最小相对距离r2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一致,因此,定位终端可将最小相对距离r2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本实施例中,选择与定位终端间距最小的基站模组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作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有利于提高楼层编号确定的准确性。
为了节省能耗,可设置在指定条件下才更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在一个实施例中,涉及上述步骤S224中“在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04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2242,在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楼层高度的情况下,将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来介绍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需预先在楼梯上下口位置或者电梯口安装基站模组。该基站模组采用特制的定向天线。当定位终端通过楼梯口或者电梯口的基站模组覆盖范围内,计算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因为基站模组发射的定位信号包含基站模组所在的初始楼层编号,定位终端根据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从接收到的定位信号中过滤掉其他楼层的定位信号,只根据当前楼层的定位信号,通过利用时间差进行定位法(Time Difference ofArrival,TDOA),计算出具体位置。
如图4所示,在1,2和3层电梯口上方安装基站模组。三角形代表基站模组,圆形代表定位终端。最下方的三角形代表安装在1楼楼顶的基站模组,中间位置的三角形代表安装在2楼楼顶的基站模组,最上方的三角形代表安装在3楼楼顶的基站模组。当采用全向天线时,位于2楼的定位终端可能会接收到1楼、2楼和3楼的定位信号。当采用特制定向天线后,位于2楼的定位终端只能接收到2楼和3楼的定位信号,避免1楼基站模组的定位信号的干扰。所以当采用特制定向天线,这样无论定位终端在几层,都只能接收到来自上方的定位信号。
在每层电梯口上方安装携带有特制定向天线的基站模组,基站模组以固定频率发射定位信号,与定位终端进行测距。当定位终端离开2楼电梯,接收到2楼和3楼基站模组的定位信号。定位终端与2、3楼基站模组测距为r2、r3。根据测距结果可知r2<r3。如果r2小于等于楼层高度,则定位终端所在楼层编号为2楼。
R=min(r1,r2,…,i,…,rn)
其中ri代表第i层的基站模组与定位终端的测距距离。当定位终端无法与第i层的基站模组无法测距时,则ri=∞。R是所有测距中的最小值。
H代表楼层高度。为了确保只有当定位终端出现在楼梯口附近才会进行楼层判断,当R≤H,更新定位终端所在楼层编号,就是距离最小值基站模组所在的楼层编号。当R>H,定位终端所在楼层编号不更新。
当定位终端计算出所在楼层编号后,根据所在楼层信息,从接收到的定位信号中过滤掉其他楼层的定位信号,只根据当前楼层的定位信号,通过利用时间差进行定位法,计算出具体位置。
定位终端将位置信息以特定协议,通过UWB(Ultra Wideband)信号发送给基站模组。基站模组通过网络,以特定的协议,把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定位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定位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楼层编号确定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多个基站模组发射的多个定位信号并解析,得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其中,基站模组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端部区域,用于从楼层端部处向相对方向发射定位信号;
在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基站模组从楼层顶端处向下发射定位信号,则将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小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若基站模组从楼层底端处向上发射定位信号,则将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大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计算定位终端与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对应的基站模组之间的多个相对距离;将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楼层高度的情况下,将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多个基站模组发射的多个定位信号并解析,得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其中,基站模组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端部区域,用于从楼层端部处向相对方向发射定位信号;
在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基站模组从楼层顶端处向下发射定位信号,则将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小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若基站模组从楼层底端处向上发射定位信号,则将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大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计算定位终端与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对应的基站模组之间的多个相对距离;将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楼层高度的情况下,将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多个基站模组发射的多个定位信号并解析,得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其中,基站模组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端部区域,用于从楼层端部处向相对方向发射定位信号;
在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基站模组从楼层顶端处向下发射定位信号,则将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小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若基站模组从楼层底端处向上发射定位信号,则将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大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计算定位终端与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对应的基站模组之间的多个相对距离;将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楼层高度的情况下,将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楼层编号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多个基站模组,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端部区域,用于从楼层端部处向相对方向发射定位信号,其中,所述定位信号中包含所述基站模组所在的初始楼层编号;
定位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多个基站模组发射的多个定位信号并解析,得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
所述定位终端,还用于在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基站模组从楼层顶端处向下发射定位信号,则所述定位终端具体用于将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小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若所述基站模组从楼层底端处向上发射定位信号,则所述定位终端具体用于将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大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终端具体用于计算所述定位终端与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对应的基站模组之间的多个相对距离,将所述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终端具体用于计算所述定位终端与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对应的基站模组之间的多个相对距离,在所述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楼层高度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模组包括基站及与所述基站相对设置的信号吸收器;
所述信号吸收器相对设置于所述基站的下方,所述信号吸收器用于吸收所述基站向下发射的定位信号,或者,
所述信号吸收器相对设置于所述基站的上方,则所述信号吸收器用于吸收所述基站向上发射的定位信号。
6.一种楼层编号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定位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基站模组发射的多个定位信号并解析,得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其中,所述基站模组设置在每个楼层中的端部区域,用于从楼层端部处向相对方向发射定位信号;
在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包括:
若所述基站模组从楼层顶端处向下发射定位信号,则将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小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若所述基站模组从楼层底端处向上发射定位信号,则将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的最大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中,选取满足楼层定位条件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包括:
计算所述定位终端与所述多个初始楼层编号对应的基站模组之间的多个相对距离;
将所述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包括:
在所述多个相对距离中的最小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楼层高度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小相对距离对应的初始楼层编号确定为所述定位终端所在的目标楼层编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模组包括基站及与所述基站相对设置的信号吸收器;
所述信号吸收器相对设置于所述基站的下方,所述信号吸收器用于吸收所述基站向下发射的定位信号;
所述信号吸收器相对设置于所述基站的上方,则所述信号吸收器用于吸收所述基站向上发射的定位信号。
CN202210055405.XA 2022-01-18 2022-01-18 楼层编号确定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43749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5405.XA CN114374943A (zh) 2022-01-18 2022-01-18 楼层编号确定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5405.XA CN114374943A (zh) 2022-01-18 2022-01-18 楼层编号确定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4943A true CN114374943A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44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5405.XA Pending CN114374943A (zh) 2022-01-18 2022-01-18 楼层编号确定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494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90979A (ja) * 2014-03-27 2015-11-0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位置計測方法、位置計測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装置
CN105898712A (zh) * 2016-06-15 2016-08-24 西北工业大学 多楼层环境下室内三维定位分步方法
CN106878955A (zh) * 2017-04-27 2017-06-20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楼层定位方法及定位设备
CN113721186A (zh) * 2020-10-27 2021-11-30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基于5g技术的室内定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90979A (ja) * 2014-03-27 2015-11-0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位置計測方法、位置計測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装置
CN105898712A (zh) * 2016-06-15 2016-08-24 西北工业大学 多楼层环境下室内三维定位分步方法
CN106878955A (zh) * 2017-04-27 2017-06-20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楼层定位方法及定位设备
CN113721186A (zh) * 2020-10-27 2021-11-30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基于5g技术的室内定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Performance-based evaluation of RFID-based indoor location sensing solutions for the built environment
Chu et al. Scalable information-driven sensor querying and routing for ad hoc heterogeneous sensor networks
WO2018018854A1 (zh) 用于室内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Cheng et al. A survey of localiza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KR101609296B1 (ko) 지오펜스 모니터링을 위한 무선 액세스 포인트의 선택
US9071937B2 (en) Tiered delivery of location data
CN110926461B (zh) 一种基于超宽带室内定位方法和系统、导航方法和系统
Bhattacharya et al. Automatically recognizing places of interest from unreliable GPS data using spatio-temporal density estimation and line intersections
Wang et al. Optimizing node localiza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based on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CN104995930B (zh) 用于基于位置服务的建筑物楼层确定
Li et al. A mobile node local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n overlapping self-adjustment mechanism
Lu et al. Local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aximum a posteriori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Liu et al. A novel centroid localization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Basiri et al. Indoor positioning technology assessment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or pedestrian navigation services
Yao et al. Location estimation in ZigBee network based on fingerprinting
Sou et al. Indoor location learning over wireless fingerprinting system with particle Markov chain model
CN106231552A (zh) 一种基于混合方式的非合作目标定位方法
Lee et al. Smart parking with fine-grained localization and user status sensing based on edge computing
CN105044659B (zh) 基于环境光谱指纹的室内定位装置及方法
CA3158474A1 (en) Stable and accurate indoor localization based on predictive hyperbolic location fingerprinting
D'Souza et al. Indoor position tracking using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based fingerprint context aware partitioning
Yang et al. An improved geometric algorithm for indoor localization
CN114374943A (zh) 楼层编号确定系统及方法
Mezhoud et al. Hybrid Kriging and multilayer perceptron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for coverage predic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Du et al. A simple efficient anchor-free node localization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