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4469A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4469A
CN114374469A CN202011105786.5A CN202011105786A CN114374469A CN 114374469 A CN114374469 A CN 114374469A CN 202011105786 A CN202011105786 A CN 202011105786A CN 114374469 A CN114374469 A CN 114374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otn
data frame
code blocks
fr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057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道春
陈玉杰
孙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0578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446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1969 priority patent/WO202207822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4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44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光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生成多个光传送网OTN数据帧,多个OTN数据帧中每个OTN数据帧包括长度相等的M个数据码块,所述数据码块用于携带业务数据,所述多个OTN数据帧中任一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与所述任一数据帧集合相邻的前后两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的并集,所述任一数据帧集合由连续的L个OTN数据帧组成,M≥2,L≥1;依次发送所述多个OTN数据帧。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能够抗信元级业务损伤。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光通信系统是一种基于光信号进行通信的系统。目前的光通信系统可以采用光通道业务单元(optical service unit,OSU)封装技术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最小传输单位为一个OSU(也称为OSU信元)。
偏振态(state of polarization,SOP)的旋转速率是光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SOP的旋转速率小于1M Rad/s(兆弧度每秒)。但是在一些场景下,会出现超大SOP,导致无法进行光信号解调,造成至少一个OSU的丢失,从而产生信元级业务损伤。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信元级业务损伤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该方法包括:生成多个光传送网OTN数据帧;依次发送多个OTN数据帧。其中,该多个OTN数据帧中,每个OTN数据帧包括长度相等的M个数据码块,该数据码块用于携带业务数据。多个OTN数据帧中任一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与该任一数据帧集合相邻的前后两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的并集,该任一数据帧集合由连续的L个OTN数据帧组成,M≥2,L≥1。本申请中,码块的长度也可以称为码块的大小,指的是码块包含的比特数量或者字节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发送端生成的多个OTN数据帧中,每个OTN数据帧包括长度相等的M个数据码块,并且该多个OTN数据帧中任一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与该任一数据帧集合相邻的前后两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的并集。如此任一数据帧集合丢失,其携带的业务数据均可以从其相邻的前一个数据帧集合和/或后一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中获取,实现抗至少一个数据帧集合的丢失,从而抗通信过程中信元级损伤。
假设第一数据帧为多个OTN数据帧中的任一数据帧,该第一OTN数据帧包含的M个数据码块中,M-N个数据码块用于对在该第一OTN数据帧之前的OTN数据帧的业务数据进行冗余传输,N个数据码块用于传递实际业务数据,也即是该N个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与该第一OTN数据帧的之前的OTN数据帧中携带的业务数据不相同,该N个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可以被第一OTN数据帧之后的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冗余传输,N为小于M的正整数。示例地,在第一数据帧中,该N个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被第一OTN数据帧之后的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冗余传输的次数为(M-N)/N次,也即是该N个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共被传输了[(M-N)/N]+1次。
可选地,第一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该第一OTN数据帧之前的第L个OTN数据帧(即在该第一OTN数据帧之前且与该第一OTN数据帧间隔L-1个OTN数据帧的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以及该第一OTN数据帧之后的第L个OTN数据帧(即在该第一OTN数据帧之后且与该第一OTN数据帧间隔L-1个OTN数据帧的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的交集。如此,该光通信系统支持最大抗连续M-1个数据帧集合的丢失。
示例地,第一数据帧的M-N个数据码块用于对在该第一OTN数据帧之前的第L个OTN数据帧的业务数据进行冗余传输,且N个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被第一OTN数据帧之后的第L个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冗余传输时,对于多个OTN数据帧中的任一数据码块,该任一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被冗余传输共(M-N)/N次,也即是该业务数据共被传输了[(M-N)/N]+1次。例如,M=4,N=2,该任一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被冗余传输共1次。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M-N)×L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相同,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N×L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不同。如此可以避免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完全重复的情况出现,提高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携带的不同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示例地,N=1或N=2。
可选地,在同一OTN数据帧中,M个数据码块中携带的业务数据互不相同。如此,可以提高OTN数据帧的利用率。
发送端可以支持多种编码格式。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支持在该多种编码格式选择需要使用的编码格式。则在生成多个光通道业务单元OTN数据帧之前,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接收设置指令,该设置指令用于在发送端支持的多种编码格式中指定目标编码格式;相应的,生成多个OTN数据帧的过程,包括:基于目标编码格式生成多个OTN数据帧。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该设置指令由人工触发。例如该多种编码格式可以通过用户界面呈现给用户,由用户在多个编码格式中选择目标编码格式,从而触发该设置指令。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该设置指令由管理设备触发。例如,发送端将支持的多种编码格式发送至管理设备,由管理设备在多种编码格式中选择目标编码格式,并将目标编码格式通过该设置指令下发给发送端。
在实际实现时,每个数据码块具有一个序号,具有相同序号的数据码块携带相同的业务数据,具有不同序号的数据码块携带不同的业务数据,每个OTN数据帧携带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具有的序号。如此便于接收端通过从OTN数据帧提取序号来确定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携带的业务数据是否相同,提高接收端的工作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码块的序号的携带方式有多种。在第一种可选示例中,对于一个OTN数据帧,该OTN数据帧中每个数据码块携带该数据码块对应的序号。接收端可以通过扫描该OTN数据帧中每个数据码块,以从每个数据码块中提取对应的序号。在第二种可选示例中,对于一个OTN数据帧,该OTN数据帧中指定数据码块携带该OTN数据帧中各个数据码块对应的序号。接收端可以通过扫描该指定数据码块,以提取每个数据码块对应的序号。在第三种可选示例中,每个OTN数据帧还包括标识码块,每个OTN数据帧中的标识码块包括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具有的序号。通过设置独立于数据码块的标识码块,可以实现接收端对OTN数据帧携带的序号的快速提取。相对于前述第一种可选示例,接收端无需扫描OTN数据帧中的每个数据码块,减少接收端的开销;相对于前述第二种可选示例,标识码块独立于数据码块之外,减少对数据码块的占用,避免携带的序号对业务数据的影响。
在一种可选示例中,标识码块与数据码块的长度相等。如此,可以实现OTN数据帧中各个码块的长度一致,便于接收端进行数据解码,减少计算开销。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同一OTN数据帧包括的M个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呈等差数列排列(例如递增等差数列);和/或,多个OTN数据帧中位于同一发送位置的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呈递增等差数列排列。如此,便于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编解码。
示例地,本申请实施例支持的第一种编码格式为:M=4,L=1;和/或,第二种编码格式为:M=4,L=4。
前述两种编码方式还满足以下的一种或多种,如此便于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编解码,实现数据码块的快速区分:
第一、同一OTN数据帧包括的M个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呈等差数列排列。可选地,多个OTN数据帧对应的多个等差数列的差值相等。
第二、多个OTN数据帧中位于同一发送位置的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呈递增等差数列排列。可选地,多个OTN数据帧的M个发送位置一一对应的M个等差数列的差值相等。可选地,多个OTN数据帧的M个发送位置一一对应的M个等差数列的起始序号相同,如都为1。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每个OSU包括校验码块,该校验码块包括校验码。示例地,发送端可以基于指定校验算法以及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生成校验码。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发送端基于指定校验算法以及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中的业务数据生成校验码;在另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发送端基于指定校验算法以及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的序号生成校验码。相对于采用数据码块中的业务数据生成校验码,采用数据码块的序号生成校验码的复杂度较小,运算量较少。
可选地,校验码块与数据码块的长度相等。如此,可以实现OTN数据帧中各个码块的长度一致,便于发送端进行数据编码,减少计算开销。
前述标识码块和校验码块可以为同一码块,通过码块的复用可以减少序号和校验码所占用的比特数,提高码块的利用率。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该方法包括:接收多个光传送网OTN数据帧;解析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其中,多个OTN数据帧中,每个OTN数据帧包括长度相等的M个数据码块,该数据码块用于携带业务数据。多个OTN数据帧中任一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与该任一数据帧集合相邻的前后两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的并集,任一数据帧集合由连续的L个OTN数据帧组成,M≥2,L≥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接收端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中,每个OTN数据帧包括长度相等的M个数据码块,并且该多个OTN数据帧中任一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与该任一数据帧集合相邻的前后两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的并集。如此任一数据帧集合丢失,其携带的业务数据均可以从其相邻的前一个数据帧集合和/或后一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中获取,实现抗至少一个数据帧集合的丢失,从而抗通信过程中信元级损伤。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M-1)×L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相同,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N×L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不同,N为小于M的正整数。如此可以避免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完全重复的情况出现,提高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携带的不同业务数据的数据量。
可选地,在同一OTN数据帧中,M个数据码块中携带的业务数据互不相同。如此,可以提高OTN数据帧的利用率。
由于多个OTN数据帧中存在携带业务数据相同的数据码块,重复进行携带相同业务数据的数据码块的解析,会增大运算开销,导致OTN数据帧的解析效率较低。因此,接收端在接收到OTN数据帧后,对接收的OTN数据帧可以先进行去重处理,以降低运算开销,提高后续解析效率。如此,接收端解析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的过程可以包括:将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中携带相同业务数据的不同数据码块进行去重处理;解析去重处理后的数据码块,得到业务数据。去重处理后,冗余的数据码块可以被丢弃,如此减少接收端的存储负荷。
接收端可以支持多种编码格式。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支持在该多种编码格式选择需要使用的编码格式。则在解析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之前,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接收设置指令,该设置指令用于在接收端支持的多种编码格式中指定目标编码格式;相应的,解析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的过程,包括:基于目标编码格式解析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该设置指令由人工触发,例如该多种编码格式可以通过用户界面呈现给用户,由用户在多个编码格式中选择目标编码格式,从而触发该设置指令。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该设置指令由管理设备触发。例如,接收端将支持的多种编码格式发送至管理设备,由管理设备在多种编码格式中选择目标编码格式,并将目标编码格式通过该设置指令下发给接收端。
可选地,前述解析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的过程,包括:在每缓存至少两个接收的OTN数据帧之后,解析缓存的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如此可以实现抗至少1个OTN数据帧丢失。
在实际实现时,每个数据码块具有一个序号,具有相同序号的数据码块携带相同的业务数据,具有不同序号的数据码块携带不同的业务数据,每个OTN数据帧携带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具有的序号。相应的,接收端可以基于不同OTN数据帧携带的序号确定不同OTN数据帧中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是否相同。如此可以提高接收端的工作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OTN数据帧中数据码块的序号的携带方式有多种,相应地,接收端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具体过程可以参考前述第一方面的三种可选示例。例如,每个OTN数据帧还包括标识码块,每个OTN数据帧中的标识码块包括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具有的序号;接收端可以从每个OTN数据帧的标识码块中读取序号。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每个OSU携带校验码,该校验码基于OSU的数据码块生成;接收端还可以基于每个OSU的校验码校验每个OSU是否出现误码;丢弃出现误码的OSU。接收端将出现误码的OTN数据帧丢弃,避免对出现误码的OTN数据帧进行解析,减少不必要的运算开销。可选地,校验码块与数据码块的长度相等。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电路及通信接口,该处理电路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任一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接口用于供该处理电路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该处理电路可以为处理芯片或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电路及通信接口,该处理电路用于执行第二方面任一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接口用于供该处理电路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该处理电路可以为处理芯片或FPGA。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模块,该至少一个模块可以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实现方式提供的通信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模块,该至少一个模块可以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实现方式提供的通信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通信系统,该光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该发送端包括第三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该接收端包括第四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或者,该发送端包括第五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该接收端包括第六方面中的通信装置。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实现提供的方法。或者,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实现提供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指示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实现提供的方法。或者,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指示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实现提供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实现提供的方法;或者,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实现提供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可以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当该芯片运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的通信方法。或者,当该芯片运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二方面任一的通信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发送端生成的多个OTN数据帧中,每个OTN数据帧包括长度相等的M个数据码块,并且该多个OTN数据帧中任一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与该任一数据帧集合相邻的前后两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的并集。如此任一数据帧集合丢失,其携带的业务数据均可以从其相邻的前一个数据帧集合和/或后一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中获取,实现抗至少一个数据帧集合的丢失,从而抗通信过程中信元级损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支持电力继电保护等高可靠的业务在100G相干系统上的承载,提高了100G相干系统在电力输变电系统的通用性。并且电力继电保护等高可靠业务带宽通常很小(例如带宽为2M),虽然该通信方法增加了冗余带宽,但不影响业务的承载。并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出现其他的信元级和/或毫秒级通信中断的业务场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所涉及光通信系统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PGW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OPGW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2所示的OPGW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3所示的OPGW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OSU封装技术的ODU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第一种编码格式编码得到的多个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第二种编码格式编码得到的多个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第三种编码格式编码得到的多个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第四种编码格式编码得到的多个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TN数据帧的实际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通信系统中的一种通信帧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通信系统中出现超大SOP时,SOP的旋转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原理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所涉及光通信系统10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示意图。该光通信系统10为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示例地,OTN可以为相干光纤(也称光缆)通信系统,或简称为相干系统。光通信系统10包括:发送端(也称发送端设备)101、接收端(也称接收端设备)102、光纤103、发送端光模块104和光信号接收端105。其中,发送端101用于生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发送至发送端光模块104;发送端光模块104用于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将光信号发送至接收端光模块105;接收端光模块105用于将接收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至接收端102,由接收端102进行电信号的解调。发送端光模块104和接收端光模块105通过光纤103建立连接,并利用光信号进行长距离通信。在实际实现时,发送端光模块104可以集成在发送端101中,也可以在发送端101外设置;接收端光模块105可以集成在接收端102中,也可以在接收端102外设置。图1仅为示意性说明,并不对光通信系统10中各个装置的位置关系进行限定。
随着光纤传输比特率的进一步提升,光纤支持的传输速率从单波10G(即每个波的传输速率为10G)向单波100G(即每个波的传输速率为100G)演进。由于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如果采用直调非归零(non-return to zero,NRZ)技术将比特率提升至单波100G,光信噪比(optical signal-to-noise ratio,OSNR)性能无法满足长距离通信的需求。因此在光纤支持单波100G及以上的速率时,前述光通信系统为采用相干调制技术的相干系统,如此可以降低比特率,提升单波传输速率。示例地,该相干调制技术为偏振分割多路复用(polarization division multiplexing,PDM)-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QPSK)。
在光通信系统中,SOP的旋转速率是衡量SOP状态的重要性能参数。在通常的光纤通信环境下,影响SOP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光纤的振动,SOP的旋转速率小于1M Rad/s。但是,在一些场景下,会出现超大SOP旋转速率的情况(简称超大SOP),导致接收端光模块无法进行光信号解调。其中,超大SOP通常指的是SOP的旋转速率大于预设旋转速率阈值的情况,该预设旋转阈值可以为1M Rad/s。示例地,在相干系统中,采用相干调制技术需要在发送端光模块对偏振方向垂直的偏振光进行相干调制,而在接收端光模块进行相干解调时,需要跟踪上光信号的SOP。但是,超大SOP会导致接收端光模块无法进行光信号的相干解调。
超大SOP产生场景有多种。下面以一种超大SOP产生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在电力行业中,输变电的光纤通常为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ground wire,OPGW),也称复合光缆。图2和图3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种OPGW的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分别为图2和图3所示的OPGW的截面示意图。如图2至5所示,OPGW包括:光纤201,以及包裹该光纤201的中心铝束管202,覆盖该中心铝束管202的旋转导线203。其中,旋转导线203通常为金属导线。示例地,其包括铝合金线2031和铝包钢线2032。图2和图4示出的是单层POGW的结构,其铝合金线2031和铝包钢线2032位于同一层;图3和图5示出的是双层POGW的结构,其铝合金线2031和铝包钢线2032位于不同层,如铝合金线2031所在层包覆铝包钢线2032所在层。OPGW通常架在用于高压输变电的铁塔顶端。OPGW在作为承载高压线雷击的地线的同时,也作为输变电的通信光缆。
由于OPGW本身是用于引雷的地线,因此在雷暴天气,很容易受到雷电的袭击,从而在OPGW上形成感应电流。根据电流的趋肤效应,电流在旋转导线203上产生旋转电流,并形成与光纤201同向的磁场。根据法拉第旋转效应(也称磁致旋光效应)可知,该磁场会对光纤201的SOP产生严重的影响。例如,在强雷电天气,SOP的旋转速率超过20M Rad/s,远远大于常态下的旋转速率。而在SOP的旋转速率过大时,接收端光模块无法跟踪上光信号的SOP,进而导致接收端光模块无法进行光信号的解调。
目前的光通信系统采用OTN传输技术进行业务数据承载。OTN传输技术中采用光通道数据单元(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ODU)和OSU两种业务单元。ODU主要承载传输速率(也称业务速率)较高的业务数据,例如传输速率在1.25G bit/s(吉比特每秒)以上的业务数据;OSU主要承载传输速率较低的业务数据,例如传输速率为2M bit/s(兆比特每秒)的业务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以发送端101和接收端102采用OSU封装技术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为例进行说明。也即是将OSU作为基本的承载与交换信元。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OSU的ODU帧结构示意图。该ODU的帧结构包括:帧对齐信号(Frame Alignment Signal,FAS)区、光信道传送单元(Optical Transport Unit,OTU)开销(Overhead,OH)区、ODU OH区、光净荷单元(Optical payload unit,OPU)OH区和净荷(payload)区。其中,FAS区用于携带帧对齐信号;OTU OH,ODU OH和OPU OH分别用于携带针对这三个OTN帧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开销信息。ODU的净荷区用于承载OSU传输单元,图6以第n个OSU传输单元为例,其他OSU传输单元的结构与该第n个OSU传输单元相同。第n个OSU传输单元包括通道标识号(tributaryport number,TPN)单元和OSU,TPN单元中携带通道标识号,该通道标识号为OSU的通道编号,用于描述对应的OSU为ODU中的第几个OSU;OSU包括开销区(也称信元头(overhead))和净荷区。开销区携带用于描述净荷区的信息,例如业务类型、封装的长度和封装的格式等;净荷区用于携带业务数据。
一个OSU的帧长通常为固定值,例如192Byte。OSU的传输速率通常为固定值,例如2Mbit/s。ODU的帧结构利用时分复用技术,通过调整不同业务与OSU的对应关系可以实现不同速率的业务承载。例如,某一业务需要实现R*2Mbit/s的固定速率,则将该业务与R个OSU建立对应关系,由该R个OSU传输该业务的业务数据,R为正整数。
如前所述,光信号解调的中断会导致至少一个OSU的丢失,从而产生信元级业务损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能够抵抗信元级的业务损伤。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发送端生成多个OTN数据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OTN数据帧,也称OTN帧或OTN子帧,用于携带OTN中的业务数据,其可以为OSU(也称OSU信元或ODU中的子帧)或ODU,也可以为其他用于携带业务数据的信元。可选地,该OTN数据帧的帧长为192Byte。
对于该多个OTN数据帧中的每个OTN数据帧,该OTN数据帧包括长度相等的M个数据码块。本申请中,码块的长度也可以称为码块的大小,指的是码块包含的比特数量或者字节数量。该数据码块用于携带业务数据,多个OTN数据帧中任一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与该任一数据帧集合相邻的前后两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的并集。该任一数据帧集合由连续的L个OTN数据帧组成,M≥2,L≥1。通常情况下,该L个OTN数据帧是随机的连续的L个OTN数据帧,并不特指某一位置的OTN数据帧。任一数据帧集合与其相邻的前后两个数据帧集合不存在OTN数据帧的重合。
发送端生成多个OTN数据帧的过程实际上是将业务数据映射(也称加载或填充)至对应的数据码块上。该过程也称为映射过程。
假设多个OTN数据帧中任一数据帧集合为X,其前后两个数据帧集合为X1和X2,则X∈(X1∪X2)。如此,即使数据帧集合X丢失,也可以从其前后两个数据帧集合X1和/或X2获取数据帧集合X所携带的业务数据。由于数据帧集合由连续的至少一个OTN数据帧组成,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抗至少一个OTN数据帧丢失,也即是抗信元级的业务损伤。需要说明的是,若该任一数据帧集合为多个OTN数据帧中第一个数据帧集合,其前一个数据帧集合为空;若该任一数据帧集合为多个OTN数据帧中最后一个数据帧集合,其后一个数据帧集合为空。
图8和图9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第一种编码格式和第二种编码格式编码得到的多个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的排列结构示意图。图8和图9中每个方格代表一个数据码块,一列方格代表一个OTN数据帧的4个数据码块,相同序号代表携带业务数据相同的数据码块,不同序号代表携带业务数据不同的数据码块,未填充序号的方格代表空闲数据码块,即未携带业务数据的数据码块,空闲数据码块也可以视为冗余数据码块(即携带业务数据与之前的OTN数据帧的业务数据重复的数据码块)。以数据帧集合Y,以及该数据帧集合Y前后相邻的两个数据帧集合Y1和Y2为例。数据帧集合Y和数据帧集合Y1存在3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相同,分别是1对数据码块8、1对数据码块9和1对数据码块10;数据帧集合Y和数据帧集合Y1存在1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不同,分别是数据帧集合Y1的数据码块7与数据帧集合Y的数据码块11;数据帧集合Y和数据帧集合Y1存在数据码块7至11共5个携带不同业务数据的数据码块。数据帧集合Y和数据帧集合Y2存在3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相同,分别是1对数据码块9、1对数据码块10和1对数据码块11;数据帧集合Y和数据帧集合Y2存在1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不同,分别是数据帧集合Y的数据码块8与数据帧集合Y2的数据码块12;数据帧集合Y和数据帧集合Y2存在数据码块8至12共5个携带不同业务数据的数据码块。
由图8可知,数据帧集合Y包括携带业务数据不同的数据码块8、9、10、11,数据帧集合Y1和Y2的并集包括携带业务数据不同的数据码块7、8、9、10、11、12,数据帧集合Y属于数据帧集合Y1和Y2的并集。
采用前述第一种编码方式,包括1个OTN数据帧的任一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均可以从其前一个数据帧集合和/或后一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中获取。因此可以实现抗连续的至少1个OTN数据帧丢失。
图9中,以数据帧集合Z,以及该数据帧集合Z前后相邻的两个数据帧集合Z1和Z2为例。数据帧集合Z和数据帧集合Z1存在12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相同,即数据码块5至16;数据帧集合Z和数据帧集合Z1存在4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不同,分别是数据帧集合Z1的数据码块1至4,与数据帧集合Z的数据码块17至20;数据帧集合Z和数据帧集合Z1存在数据码块1至20共20个携带不同业务数据的数据码块。数据帧集合Z和数据帧集合Z2存在12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相同,即数据码块9至20;数据帧集合Z和数据帧集合Z2存在4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不同,分别是数据帧集合Z的数据码块5至8与数据帧集合Z2的数据码块21至24;数据帧集合Z和数据帧集合Z2存在数据码块5至24共20个携带不同业务数据的数据码块。
由图9可知,数据帧集合Z包括携带业务数据不同的数据码块5至20,数据帧集合Z1和Z2的并集包括携带业务数据不同的数据码块1至24,数据帧集合Z属于数据帧集合Z1和Z2的并集。
采用前述第二种编码方式,包括4个OTN数据帧的任一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均可以从其前一个数据帧集合和/或后一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中获取。因此可以实现抗连续的至少4个OTN数据帧丢失。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第一数据帧为多个OTN数据帧中的任一数据帧,该第一OTN数据帧包含的M个数据码块中,M-N个数据码块用于对在该第一OTN数据帧之前的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进行冗余传输,该M-N个数据码块称为冗余数据码块。N个数据码块用于传递实际业务数据,也即是该N个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与该第一OTN数据帧之前的OTN数据帧中携带的业务数据不相同,N为小于M的正整数。该N个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可以被第一OTN数据帧之后的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冗余传输。示例地,在第一数据帧中,该N个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被第一OTN数据帧之后的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冗余传输的次数为(M-N)/N次,也即是该N个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共被传输了[(M-N)/N]+1次。
以图8为例,图8中,第一种编码格式为:L=1,M=4,N=1。假设第一OTN数据帧为OTN数据帧Y,则该OTN数据帧Y中,数据码块8、9和10为冗余数据码块,用于对OTN数据帧Y之前的OTN数据帧中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进行冗余传输,数据码块11用于传输实际业务数据。其中,数据码块11被该OTN数据帧Y之后的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冗余传输的次数为(4-1)/1=3次,如此,数据码块11携带的业务数据共被传输了4次。
可选地,第一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该第一OTN数据帧之前的第L个OTN数据帧(即在该第一OTN数据帧之前且与该第一OTN数据帧间隔L-1个OTN数据帧的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以及该第一OTN数据帧之后的第L个OTN数据帧(即在该第一OTN数据帧之后且与该第一OTN数据帧间隔L-1个OTN数据帧的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的交集。如此,该光通信系统支持最大抗连续M-1个数据帧集合的丢失。
示例地,第一数据帧的M-N个数据码块用于对在该第一OTN数据帧之前的第L个OTN数据帧的业务数据进行冗余传输,且N个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被第一OTN数据帧之后的第L个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冗余传输时,对于多个OTN数据帧中的任一数据码块,该任一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被冗余传输共(M-N)/N次,也即是该业务数据共被传输了[(M-N)/N]+1次。例如,M=4,N=2,该任一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被冗余传输共1次。
以图8和图9为例,在如图8所示的第一种编码方式中,任一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该任一OTN数据帧之前的第1个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以及该任一OTN数据帧之后的第1个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的交集。如此,任意1至3个连续的数据帧集合(在该第一种编码方式中,即为任意1至3个连续的OTU数据帧)丢失,丢失的数据帧集合携带的业务数据都可以由丢失的数据帧集合相邻的前一个数据帧集合和/或后一个数据帧集合携带的业务数据获取。图8中假设Y3由连续的3个OTN数据帧组成,其包括不同的数据码块13至18,该Y3丢失时,可以从与该Y3相邻的前后OTN数据帧:Y4和Y5中获取Y3丢失的业务数据,图8中划斜线的数据码块为与Y3中的数据码块携带相同的业务数据。
在图9所示的第二种编码方式中,任一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该任一OTN数据帧之前的第4个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以及该任一OTN数据帧之后的第4个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的交集。如此,可以实现最大抗连续3个数据帧集合的丢失。任意1至3个连续的数据帧集合(在该第一种编码方式中,即为任意4、8或12个连续的OTU数据帧)丢失,丢失的数据帧集合携带的业务数据都可以由丢失的数据帧集合相邻的前一个数据帧集合和/或后一个数据帧集合携带的业务数据获取。图9中假设Z3由连续的3个数据帧集合组成,其包括不同的数据码块5至28,该Z3丢失时,可以从与该Z3相邻的前后OTN数据帧集合:Z1和Z4中获取Z3丢失的业务数据,图9中划斜线的数据码块为与Z3中的数据码块携带相同的业务数据。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M-N)×L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相同。如此,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M-N)×L个冗余数据码块;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N×L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不同,也即是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2×N×L个携带业务数据不同的数据码块,如此可以避免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完全重复的情况出现,提高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携带的不同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示例地,N=1或N=2。
如图8所示,第一种编码格式为:L=1,M=4,N=1。如此,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3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相同,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1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不同。如图9所示,第二种编码格式为:L=4,M=4,N=1。如此,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12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相同,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4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不同。
可选地,在同一OTN数据帧中,M个数据码块中携带的业务数据互不相同。如此,同一OTN数据帧中不存在业务数据的冗余,可以提高OTN数据帧的利用率。
在实际实现时,每个数据码块具有一个序号,具有相同序号的数据码块携带相同的业务数据,具有不同序号的数据码块携带不同的业务数据。采用序号来标识数据码块,可实现数据码块的快速识别,便于接收端基于序号来区分数据码块所携带的业务数据是否相同,以提高接收端的效率。为了便于说明,后续实施例中均以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来标识数据码块。
进一步地,前述两种编码方式还可以满足以下的一种或多种,如此便于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编解码,实现数据码块的快速区分:
第一、同一OTN数据帧中,M个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呈等差数列排列。可选地,多个OTN数据帧对应的多个等差数列的差值相等。任一OTN数据帧对应的等差数列即图8或图9中的一列等差数列。图8中,同一OTN数据帧包括的M个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呈递增等差数列排列,差值为1;图9中,同一OTN数据帧包括的M个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呈递增等差数列排列,差值为4。
第二、多个OTN数据帧中,位于同一发送位置的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呈递增等差数列排列。可选地,多个OTN数据帧的M个发送位置一一对应的M个等差数列的差值相等,任一发送位置对应的等差数列即图8或图9中的一行等差数列。图8和图9均以该差值为1为例进行说明。可选地,多个OTN数据帧的M个发送位置一一对应的M个等差数列的起始序号相同,图8和图9均以该起始序号为1为例进行说明。
前述两种编码方式只是示例。实际实现时,还可根据应用场景在前述两种编码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替换或改进得到新的编码方式。例如,同一OTN数据帧包括的M个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不呈等差数列排列,但可以组成等差数列,如1、7、5或者8、4、6。又例如,多个OTN数据帧中位于同一发送位置的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不呈递增等差数列排列,但可以组成递增等差数列。再例如,同一OTN数据帧包括的M个数据码块中存在至少一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相同。还例如,L=4,M=3,N=1,或,L=1,M=3,N=1等。再例如,实际生成的多个OTN数据帧不包含图8或图9中前M-1个数据帧集合。任何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简单替换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三种编码格式和第四种编码格式进行说明。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第三种编码格式编码得到的多个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的排列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第三种编码格式为:L=3,M=3,N=1。如此,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6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相同,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3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不同。可选地,同一OTN数据帧包括的3个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呈递减等差数列排列,且与该多个OTN数据帧一一对应的多个等差数列的差值相等,该差值均为6。多个OTN数据帧中位于同一发送位置的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呈递增等差数列排列,多个OTN数据帧的M个发送位置一一对应的M个等差数列的差值相等,该差值均为2。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第四种编码格式编码得到的多个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的排列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四种编码格式为:L=1,M=4,N=2。如此,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2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相同,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2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不同。可选地,同一OTN数据帧包括的4个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呈递增等差数列排列,且与该多个OTN数据帧一一对应的多个等差数列的差值相等,该差值均为1。多个OTN数据帧中位于同一发送位置的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呈递增等差数列排列,多个OTN数据帧的M个发送位置一一对应的M个等差数列的差值相等,该差值均为1。
值得说明的是,图8至图11所示的多个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的排列结构示意图中,前M-1个数据帧集合包括空闲数据码块。通过在多个OTN数据帧的开始部分携带空闲数据码块,可以为接收端进行解析准备工作提供时间,从而保证接收端对接收的数据码块的有效解析。并且,图8至图11所示的多个OTN数据帧仅为实际生成的OTN数据帧的一部分,其他部分的OTN数据帧的排列结构参考图8至图11所示的多个OTN数据帧的排列结构。
如前所述,每个数据码块具有一个序号。在实际实现时,每个OTN数据帧携带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具有的序号。如此便于接收端通过从OTN数据帧提取序号来确定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携带的业务数据是否相同,提高接收端的工作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码块的序号的携带方式有多种。在第一种可选示例中,OTN数据帧中每个数据码块携带该数据码块对应的序号。例如,在数据码块的指定位置(如数据码块的开始位置或者结束位置)携带该序号。在第二种可选示例中,对于一个OTN数据帧,该OTN数据帧中指定数据码块携带该OTN数据帧中各个数据码块对应的序号。例如,该指定数据码块为OTN数据帧的首个数据码块或者末尾数据码块。在第三种可选示例中,每个OTN数据帧还包括标识码块,每个OTN数据帧中的标识码块包括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具有的序号。前述第二种可选示例和第三种可选示例中,指定数据码块或标识码块携带了与M个数据码块一一对应的M个序号,该M个序号可以按照指定顺序排列,以便于接收端按照该M个序号的排列顺序确定每个序号对应的数据码块。示例的,该指定顺序为M个数据码块的发送时序,即在OTN数据帧中由先到后的排列顺序。
可选地,标识码块与数据码块的长度相等。如此,可以实现OTN数据帧中各个码块的长度一致,便于发送端进行数据编码,减少计算开销。
示例地,标识码块可以设置在一个OTN数据帧的M个数据码块之前的位置或之后的位置,且该标识码块可以与该M个数据码块相邻设置。
传统的ODU帧结构中,校验码添加在ODU OH区,用于校验ODU是否出现误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OTN数据帧携带校验码,该校验码基于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生成。示例地,发送端可以基于指定校验算法以及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生成校验码。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发送端基于指定校验算法以及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中的业务数据生成校验码;在另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发送端基于指定校验算法以及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的序号生成校验码。相对于采用数据码块中的业务数据生成校验码,采用数据码块的序号生成校验码的复杂度较小,运算量较少。示例地,校验算法为前向纠错码(ForwardError Correction,FEC)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校验或奇偶校验等算法。
通过校验码可以供接收端识别OTN数据帧是否存在误码,从而实现信元级别的误码识别。当OTN数据帧为OSU时,相较于传统的通信方法,可以细化误码的识别粒度,提高误码的识别精度。
在第一种可选示例中,对于一个OTN数据帧,该OTN数据帧中指定数据码块携带该校验码。例如,该指定数据码块为OTN数据帧的首个数据码块或者末尾数据码块。接收端可以通过扫描该指定数据码块,以提取校验码。在第二种可选示例中,每个OTN数据帧还包括校验码块,校验码块包括校验码。通过设置独立于数据码块的校验码块,可以实现接收端对OTN数据帧携带的校验码的快速提取。相对于前述第一种可选示例,校验码块独立于数据码块之外,减少对数据码块的占用,避免携带的校验码对业务数据的影响。
可选地,校验码块与数据码块的长度相等。如此,可以实现OTN数据帧中各个码块的长度一致,便于发送端进行数据编码,减少计算开销。
示例地,校验码块通常设置在一个OTN数据帧中M个数据码块之后的位置。如此,在生成该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的同时,可以同步生成校验码,从而节约OTN数据帧的生成时长。可选地,校验码块与该M个数据码块相邻设置。
值得说明的是,前述标识码块和校验码块可以为同一码块,通过码块的复用可以减少序号和校验码所占用的比特数,提高码块的利用率。当标识码块和校验码块为同一码块时,本申请实施例称该码块为标识校验码块。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TN数据帧的实际结构示意图。该OTN数据帧包括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即图12中x方向)依次排列的开销区和净荷区。开销区包括用于描述净荷的信息,例如业务类型、封装的长度和封装的格式等;净荷区包括M个数据码块,以及位于净荷区末尾(即该M个数据码块之后)的标识校验码,标识校验码包括序号以及校验码。图12中假设M=4,且标识校验码块的长度与数据码块的长度相等。示例地,若该OTN数据帧为OSU,可以将OSU(长度为192Byte)中的长度为185Byte的净荷区均分为5个37Byte的码块,其中,4个码块为数据码块;1个码块为标识校验码块。若采用前述第一种编码格式编码得到多个OSU,则需要5倍冗余带宽。
如前所述,发送端可以支持多种编码格式,如第一至第四种编码格式,不同的编码格式得到的OTN数据帧排列方式不同,光通信系统所支持的抗OTN数据帧丢失能力也不同。例如,若第一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该第一OTN数据帧之前的第L个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以及该第一OTN数据帧之后的第L个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的交集,则该光通信系统支持最大抗连续M-1个数据帧集合的丢失。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选择所需的目标编码格式。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支持在该多种编码格式选择需要使用的编码格式。则在前述生成多个OTN数据帧的过程之前,该通信方法还包括:发送端接收设置指令,该设置指令用于在发送端支持的多种编码格式中指定目标编码格式。相应的,发送端基于目标编码格式生成多个OTN数据帧。在一种可选方式中,该设置指令由人工触发,例如该多种编码格式可以通过用户界面呈现给用户,由用户在多个编码格式中选择目标编码格式,从而触发该设置指令。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该设置指令由管理设备触发。例如,发送端将支持的多种编码格式发送至管理设备,由管理设备在多种编码格式中选择目标编码格式,并将目标编码格式通过该设置指令下发给发送端。
S302、发送端依次发送多个OTN数据帧。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通信系统中的一种通信帧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通信帧可以为ODU。该通信帧结构中每个OTN数据帧的结构参考图11。图13假设多个OTN数据帧中数据码块的编码格式采用前述第一种编码格式,但图13仅是示意性说明,多个OTN数据帧中数据码块的编码格式还可以采用前述第二种编码格式或者其他编码格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发送端按照由头至尾(即图13中的y方向)的顺序发送多个OTN数据帧,对于每个OTN数据帧,按照该OTN数据帧由头至尾(即图13中的x方向,其与图13的x方向一致)的顺序发送该OTN数据帧。
本申请实施例在实际实现时,发送端在每生成一个OTN数据帧(即每缓存一个OTN数据帧)后,即发送该OTN数据帧,如此发送端的发送时延为一个OTN数据帧的长度,时延较短,OTN数据帧发送效率较高。
S303、接收端接收多个OTN数据帧。
接收端接收的OTN数据帧结构参考前述发送端发送的OTN数据帧结构。值得说明的是,发送端是依时序发送该多个OTN数据帧的,接收端在接收该多个OTN数据帧后,会按照其发送时序排列该多个OTN数据帧,以保证解码的准确性。
S304、接收端校验每个OTN数据帧是否出现误码。当存在OTN数据帧出现误码,执行S305;当不存在OTN数据帧出现误码,执行S306。
如S301所述,每个OTN数据帧可以携带校验码,该校验码基于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生成;相应的,接收端基于每个OTN数据帧的校验码校验每个OTN数据帧是否出现误码。例如,接收端可以基于指定校验算法以及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生成校验码,并比对生成的校验码与OTN数据帧中携带的校验码是否相同。若生成的校验码与OTN数据帧中携带的校验码不同,则确定OTN数据帧出现误码;若生成的校验码与OTN数据帧中携带的校验码相同,则确定OTN数据帧未出现误码。该指定校验算法与发送端生成校验码的校验算法相同。该生成校验码的过程可以参考发送端生成校验码的过程。
S305、接收端丢弃出现误码的OTN数据帧。执行S306。
OTN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出现数据码块的丢失,导致OTN数据帧出现误码。例如,在雷暴天气由于SOP的旋转速率过大,导致数据码块的丢失。接收端对OTN数据帧进行误码校验,可以将出现误码的OTN数据帧丢弃,避免对出现误码的OTN数据帧进行解析,减少不必要的运算开销。
S306、接收端解析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
如S301所述,由于多个OTN数据帧中存在携带业务数据相同的数据码块,重复进行携带相同业务数据的数据码块的解析,会增大运算开销,导致OTN数据帧的解析效率较低。因此,接收端在接收到OTN数据帧后,对接收的OTN数据帧可以先进行去重处理,以降低运算开销,提高后续解析效率。如此,接收端解析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的过程可以包括:将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中携带相同业务数据的不同数据码块进行去重处理;解析去重处理后的数据码块,得到业务数据。去重处理后,冗余的数据码块可以被丢弃,如此减少接收端的存储负荷。
其中,参考S301,每个数据码块具有一个序号,具有相同序号的数据码块携带相同的业务数据,具有不同序号的数据码块携带不同的业务数据,每个OTN数据帧携带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具有的序号。相应的,接收端基于不同OTN数据帧携带的序号确定不同OTN数据帧中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是否相同。如此,接收端无需获取数据码块中的业务数据即可区分不同的数据码块是否携带相同的业务数据,有效减少接收端的运算代价。
参考前述S301,OTN数据帧中数据码块的序号的携带方式有多种,相应的,接收端采用不同方式获取OTN数据帧携带的序号,下面以以下三种可选示例为例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可选示例中,对于一个OTN数据帧,该OTN数据帧中每个数据码块携带该数据码块对应的序号。接收端可以通过扫描该OTN数据帧中每个数据码块,以从每个数据码块中提取对应的序号。
在第二种可选示例中,对于一个OTN数据帧,该OTN数据帧中指定数据码块携带该OTN数据帧中各个数据码块对应的序号。接收端可以通过扫描该指定数据码块,以提取每个数据码块对应的序号。
在第三种可选示例中,每个OTN数据帧还包括标识码块,每个OTN数据帧中的标识码块包括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具有的序号。通过设置独立于数据码块的标识码块,可以实现接收端对OTN数据帧携带的序号的快速提取。相对于前述第一种可选示例,接收端无需扫描OTN数据帧中的每个数据码块,减少接收端的开销;相对于前述第二种可选示例,标识码块独立于数据码块之外,减少对数据码块的占用,避免携带的序号对业务数据的影响。
在一种可选示例中,标识码块与数据码块的长度相等。如此,可以实现OTN数据帧中各个码块的长度一致,便于接收端进行数据解码,减少计算开销。
参考前述S301,对于不同的编码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在每缓存至少两个接收的OTN数据帧之后,解析缓存的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如此,可以实现抗至少1个OTN数据帧丢失。在实际实现时,考虑到一些场景下OTN数据帧可能会出现连续丢失的情况,接收端在解析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时,可以先进行OTN数据帧的缓存,再解析缓存的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但是,缓存时长过长会引起解析时延增长,影响接收端输出解析得到的业务数据的时延,降低用户体验。因此,对于不同的编码方式,以及不同的用户需求(如对接收端解析时延的需求以及抗OTN数据帧丢失的个数需求),接收端缓存OTN数据帧的个数不同,接收端的解析时延也不同。示例地,若任一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该任一OTN数据帧之前的第L个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以及该任一OTN数据帧之后的第L个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的交集,则该光通信系统支持最大抗连续(M-N)/N个数据帧集合的丢失。若接收端支持抗连续i个数据帧集合的丢失,则缓存的OTN数据帧的个数为(i×L+1),解析时延为(i×L+1)个OTN数据帧的传输时延,抗(i×L)个OTN数据帧的通信中断,1≤i≤[(M-N)/N]。本申请实施例以以下几种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情况下,接收端支持第一种编码方式,参考前述S301,包括任一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均可以从其相邻的前一个OTN数据帧和/或相邻的后一个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中获取。如此,若该任一OTN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接收端可以从其相邻的前一个OTN数据帧和/或相邻的后一个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中获取该任一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则对于接收的任一OTN数据帧,由于接收端已获取该任一OTN数据帧之前且与该任一OTN数据帧相邻的OTN数据帧,因此接收端在每缓存两个接收的OTN数据帧(即该任一OTN以及该任一OTN数据帧之后且与该任一OTN数据帧相邻的OTN数据帧)之后,解析缓存的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如此可以实现抗1个OTN数据帧丢失。
其中,当任一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该任一OTN数据帧之前的第1个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以及该任一OTN数据帧之后的第1个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的交集时,参考图8,若任意连续的1至3个OTN数据帧丢失,丢失的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都可以由丢失的OTN数据帧相邻的前一个OTN数据帧和/或后一个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获取。当该任一OTN数据帧的3个数据码块用于对在该任一OTN数据帧之前的第1个OTN数据帧的业务数据进行冗余传输,且1个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即实际业务数据)被任一OTN数据帧之后的第1个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冗余传输时,接收端仅需从丢失的OTN数据帧之后的OTN数据帧中获取丢失的OTN数据帧携带的实际业务数据。若接收端需要支持抗连续i个数据帧集合的丢失,则缓存的OTN数据帧的个数为(i×L+1),解析时延为(i×1+1)个OTN数据帧的传输时延,1≤i≤3。例如,若需要抗1个OTN数据帧丢失,则接收端缓存的OTN数据帧的个数为2,解析时延是2个OTN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该解析时延约为289us(微秒),可抗约145us的通信中断;若需要抗连续2个OTN数据帧丢失,则接收端缓存的OTN数据帧的个数为3,解析时延是3个OTN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该解析时延约为434us,可抗约289us的通信中断;若需要抗3个OTN数据帧丢失,则接收端缓存的OTN数据帧的个数为4,解析时延是4个OTN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该解析时延约为578us,可抗约434us的通信中断。
在第二种情况下,接收端支持第二种编码方式,参考前述S301,包括4个OTN数据帧的任一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均可以从其前一个数据帧集合和/或后一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中获取。如此,若该任一数据帧集合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接收端可以从其前一个数据帧集合和/或后一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中获取该任一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则对于接收的任一OTN数据帧,由于接收端已获取该任一OTN数据帧之前且与该任一OTN数据帧相邻的OTN数据帧集合,因此接收端在每缓存1个数据帧集合加1个OTN数据帧(即该任一OTN以及该任一OTN数据帧之后且与该任一OTN数据帧相邻的OTN数据帧集合)之后,解析缓存的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从而实现抗至少4个OTN数据帧丢失。
其中,当任一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该任一OTN数据帧之前的第4个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以及该任一OTN数据帧之后的第4个OTN数据帧携带的业务数据的交集时,参考图9,任意1至3个连续的数据帧集合丢失,丢失的数据帧集合携带的业务数据都可以由丢失的数据帧集合相邻的前一个数据帧集合和/或后一个数据帧集合携带的业务数据获取。当该任一OTN数据帧的3个数据码块用于对在该任一OTN数据帧之前的第4个OTN数据帧的业务数据进行冗余传输,且1个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即实际业务数据)被任一OTN数据帧之后的第4个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冗余传输时,接收端仅需从丢失的OTN数据帧之后的OTN数据帧中获取丢失的OTN数据帧携带的实际业务数据。若接收端支持抗连续i个数据帧集合的丢失,则接收端缓存的OTN数据帧的个数为(i×4+1),解析时延为(i×4+1)个OTN数据帧的传输时延,1≤i≤3。例如,若需要抗至多1个数据帧集合丢失,则接收端缓存的OTN数据帧的个数为1个数据帧集合加1个OTN数据帧的个数,即5,解析时延是5个OTN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该解析时延约为723us,可抗约578us的通信中断;若需要抗至多连续2个数据帧集合丢失,则接收端缓存的OTN数据帧的个数为2个数据帧集合加1个OTN数据帧的个数,即9,解析时延是9个OTN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该解析时延约为1301us,可抗约1156us的通信中断;若需要抗3个数据帧集合丢失,则接收端缓存的OTN数据帧的个数为3个数据帧集合加1个OTN数据帧的个数,即13,解析时延是13个OTN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该解析时延约为1879us,可抗约1734us的通信中断。
前述第三种和第四种编码方式和其他编码方式的解析方式可以参考前述第一种和第二种编码方式,其中,接收端解析每个OTN数据帧的过程实际上是将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提取并排列的过程,该过程也称为解映射过程。接收端解析每个OTN数据帧后,会输出解析的OTN数据帧。
与发送端对应地,接收端可以支持多种编码格式,如前述第一种至第四种编码格式。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选择所需的目标编码格式。在解析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之前,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接收端接收设置指令,该设置指令用于在接收端支持的多种编码格式中指定目标编码格式。例如,该目标编码格式可以对应前述缓存2个OTN数据帧、3个OTN数据帧、4个OTN数据帧、5个OTN数据帧、9个OTN数据帧和13个OTN数据帧等中的任一种缓存方式。相应地,接收端基于目标编码格式解析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在一种可选方式中,该设置指令由人工触发。例如,该多种编码格式可以通过用户界面呈现给用户,由用户在多个编码格式中选择目标编码格式,从而触发该设置指令。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该设置指令由管理设备触发。例如,接收端将支持的多种编码格式发送至管理设备,由管理设备在多种编码格式中选择目标编码格式,并将目标编码格式通过该设置指令下发给接收端。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帧集合中出现冗余数据码块会产生使用一定的带宽资源,但是对于一些需要抗信元级通信中断的场景,牺牲一定的带宽是可以接受的。用户或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在用户界面或者管理设备设置可接受的冗余带宽(如2倍冗余带宽或4倍冗余带宽),发送端和接收端针对在该可接受的冗余带宽范围内进行通信帧结构的编解码。进一步的,用户或管理人员还可以设置M、N和L的数值、通信帧结构中多个OTN数据帧中序号的排列方式和/或指定校验算法等,如此实现通信帧结构的动态可调。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发送端生成的多个OTN数据帧中,每个OTN数据帧包括长度相等的M个数据码块,并且该多个OTN数据帧中任一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与该任一数据帧集合相邻的前后两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的并集。如此任一数据帧集合丢失,其携带的业务数据均可以从其相邻的前一个数据帧集合和/或后一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中获取,实现抗至少一个数据帧集合的丢失,从而抗通信过程中信元级损伤。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通信系统中出现超大SOP时(图14以SOP的旋转速率大于1M Rad/s的情况为超大SOP为例进行说明),SOP的旋转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示意图。例如该示意图可以反映雷暴天气中OPGW的SOP的旋转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4所示,该超大SOP的作用时间小于10ms,并且大于8M Rad/s的SOP持续时间小于1ms,两次超大SOP情况出现的时间间隔范围在15~100ms。
传统的光通信系统,如100G相干系统,可以抗小于或等于8M rad/s的SOP的旋转速率所导致的通信中断,而无法抗SOP的旋转速率大于8M rad/s的信元级的通信中断,该信元级的通信中断为毫秒级的通信中断,如图9所示,为小于1ms的通信中断。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前述第一种编码方式和第二种编码方式,可以抗1个、2个、3个、至多4个、至多8个或至多12个OTN数据帧的信元丢失。由于可以抗信元级以及毫秒级的通信中断,如此在SOP的旋转速率大于8M rad/s的极端情况下,虽然出现OTN数据帧丢失,仍然可以通过丢失的OTN数据帧之前和/或之后的数据帧集合获取丢失的OTN数据帧所携带的数据,保证光通信系统的正常通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传统的光通信系统中(例如最大抗8M rad/s的SOP的旋转速率的光通信系统),与传统的光通信系统向下兼容,也可以单独部署应用在一些光通信系统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支持电力继电保护(也称继保)等高可靠的业务在100G相干系统上的承载,提高了100G相干系统在电力输变电系统的通用性。并且电力继电保护等高可靠业务带宽通常很小(例如带宽为2M),虽然该通信方法增加了冗余带宽,但不影响业务的承载。并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出现其他的信元级和/或毫秒级通信中断的业务场景,本申请实施例对该业务场景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例如前述S304和S305可以不执行,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4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通信装置40包括:处理电路401及通信接口402。该处理电路用于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中发送端所执行的通信方法。该处理电路402可以为处理芯片或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该处理芯片可以为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芯片;该通信接口402用于供处理电路401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例如,该通信接口402用于供处理电路401与发送端光模块进行通信。该通信接口402包括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通信接口402可以是以下器件的任一种或任一种组合:网络接口(例如以太网接口)、无线网卡等具有网络接入功能的器件。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该处理电路402包括缓存结构,如FPGA或ASIC芯片内部的存储结构,用于缓存OTN数据帧。在另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4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缓存OTN数据帧。例如,该存储器为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中,处理电路生成的多个OTN数据帧中,每个OTN数据帧包括长度相等的M个数据码块,并且该多个OTN数据帧中任一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与该任一数据帧集合相邻的前后两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的并集。如此任一数据帧集合丢失,其携带的业务数据均可以从其相邻的前一个数据帧集合和/或后一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中获取,实现抗至少一个数据帧集合的丢失,从而抗通信过程中信元级损伤。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5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通信装置50包括:处理电路501及通信接口502。该处理电路用于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中接收端所执行的通信方法。该处理电路502可以为处理芯片或FPGA,该处理芯片可以为ASIC芯片;该通信接口502用于供处理电路501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例如,该通信接口502用于供处理电路501与接收端光模块进行通信。该通信接口502包括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通信接口502可以是以下器件的任一种或任一种组合:网络接口(例如以太网接口)、无线网卡等具有网络接入功能的器件。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该处理电路502包括缓存结构,如FPGA或ASIC芯片内部的存储结构,用于缓存OTN数据帧。在另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5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缓存OTN数据帧。例如,该存储器为快闪存储器。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中,处理电路通过通信接口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中,每个OTN数据帧包括长度相等的M个数据码块,并且该多个OTN数据帧中任一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与该任一数据帧集合相邻的前后两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的并集。如此任一数据帧集合丢失,其携带的业务数据均可以从其相邻的前一个数据帧集合和/或后一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中获取,实现抗至少一个数据帧集合的丢失,从而抗通信过程中信元级损伤。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6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该通信装置应用于发送端,该装置包括:生成模块601,用于生成多个光传送网OTN数据帧。多个OTN数据帧中每个OTN数据帧包括长度相等的M个数据码块。数据码块用于携带业务数据。多个OTN数据帧中任一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与该任一数据帧集合相邻的前后两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的并集,数据帧集合由连续的L个OTN数据帧组成,M≥2,L≥1;发送模块602,用于依次发送多个OTN数据帧。
其中,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M-N)×L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相同,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N×L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不同,N为小于M的正整数。
在一种可选示例中,在同一OTN数据帧中,M个数据码块中携带的业务数据互不相同。
可选地,该装置60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在生成多个光通道业务单元OTN数据帧之前,接收设置指令,该设置指令用于在发送端支持的多种编码格式中指定目标编码格式;前述生成模块601,用于:基于目标编码格式生成多个OTN数据帧。
在一种可选示例中,每个数据码块具有一个序号,具有相同序号的数据码块携带相同的业务数据,具有不同序号的数据码块携带不同的业务数据,每个OTN数据帧携带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具有的序号。
示例地,每个OTN数据帧还包括标识码块,每个OTN数据帧中的标识码块包括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具有的序号。
其中,同一OTN数据帧包括的M个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呈等差数列排列;和/或,多个OTN数据帧中位于同一发送位置的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呈递增等差数列排列。
可选的,M=4;L=1,或者,L=4。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7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该通信装置应用于接收端。装置70包括: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多个光传送网OTN数据帧。多个OTN数据帧中每个OTN数据帧包括长度相等的M个数据码块,数据码块用于携带业务数据,多个OTN数据帧中任一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与任一数据帧集合相邻的前后两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的并集,该任一数据帧集合由连续的L个OTN数据帧组成,M≥2,L≥1;解析模块702,用于解析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
其中,解析模块702,用于:将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中携带相同业务数据的不同数据码块进行去重处理;解析去重处理后的数据码块,得到业务数据。
可选地,装置70还包括:指令接收模块,用于在解析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之前,接收设置指令,设置指令用于在接收端支持的多种编码格式中指定目标编码格式;前述解析模块702用于:基于目标编码格式解析接收的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
在一种可选示例中,解析模块702用于:在每缓存至少两个接收的OTN数据帧之后,解析缓存的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
在一种可选示例中,每个数据码块具有一个序号,具有相同序号的数据码块携带相同的业务数据,具有不同序号的数据码块携带不同的业务数据,每个OTN数据帧携带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具有的序号;装置70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基于不同OTN数据帧携带的序号确定不同OTN数据帧中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是否相同。
可选地,每个OTN数据帧还包括标识码块,每个OTN数据帧中的标识码块包括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具有的序号;装置70还包括:读取模块,用于从每个OTN数据帧的标识码块中读取序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通信系统,该光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该发送端包括图15所示的通信装置40,该接收端包括图16所示的通信装置50。或者,该发送端包括图17所示的通信装置60,该接收端包括图18所示的通信装置80。可选地,该光通信系统还包括发送端光模块和接收端光模块,该光通信系统的结构可以参考图1和图2。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至少一个”表示1个或多个,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A参考B,指的是A与B相同或者A为B的简单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在执行该通信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与通信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多个光传送网OTN数据帧,所述多个OTN数据帧中每个OTN数据帧包括长度相等的M个数据码块,所述数据码块用于携带业务数据,所述多个OTN数据帧中任一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与所述任一数据帧集合相邻的前后两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的并集,所述任一数据帧集合由连续的L个OTN数据帧组成,M≥2,L≥1;
依次发送所述多个OTN数据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M-N)×L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相同,每相邻2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存在N×L对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不同,N为小于M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OTN数据帧中,M个数据码块中携带的业务数据互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多个OTN数据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设置指令,所述设置指令用于在发送端支持的多种编码格式中指定目标编码格式;
所述生成多个光通道业务单元OTN数据帧,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编码格式生成多个OTN数据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数据码块具有一个序号,具有相同序号的数据码块携带相同的业务数据,具有不同序号的数据码块携带不同的业务数据,所述每个OTN数据帧携带所述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具有的序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OTN数据帧还包括标识码块,所述每个OTN数据帧中的所述标识码块包括所述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具有的序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OTN数据帧包括的M个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呈等差数列排列;和/或,所述多个OTN数据帧中位于同一发送位置的数据码块具有的序号按照发送时序由先到后的顺序呈递增等差数列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4;L=1,或者,L=4。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光传送网OTN数据帧,所述多个OTN数据帧中每个OTN数据帧包括长度相等的M个数据码块,所述数据码块用于携带业务数据,所述多个OTN数据帧中任一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属于与所述任一数据帧集合相邻的前后两个数据帧集合的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的并集,所述任一数据帧集合由连续的L个OTN数据帧组成,M≥2,L≥1;
解析接收的所述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接收的所述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包括:
将接收的所述多个OTN数据帧中携带相同业务数据的不同数据码块进行去重处理;
解析去重处理后的数据码块,得到业务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解析接收的所述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设置指令,所述设置指令用于在接收端支持的多种编码格式中指定目标编码格式;
所述解析接收的所述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编码格式解析接收的所述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接收的所述多个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包括:
在每缓存至少两个接收的OTN数据帧之后,解析缓存的OTN数据帧,得到业务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数据码块具有一个序号,具有相同序号的数据码块携带相同的业务数据,具有不同序号的数据码块携带不同的业务数据,所述每个OTN数据帧携带所述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具有的序号;
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不同OTN数据帧携带的序号确定不同OTN数据帧中数据码块携带的业务数据是否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OTN数据帧还包括标识码块,所述每个OTN数据帧中的所述标识码块包括所述OTN数据帧的数据码块所具有的序号;
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每个OTN数据帧的标识码块中读取序号。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电路及通信接口,所述处理电路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通信方法;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供所述处理电路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电路及通信接口,所述处理电路用于执行权利要求9至14任一所述的通信方法;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供所述处理电路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
17.一种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所述发送端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接收端包括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装置。
CN202011105786.5A 2020-10-15 2020-10-15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43744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5786.5A CN114374469A (zh) 2020-10-15 2020-10-15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21/121969 WO2022078225A1 (zh) 2020-10-15 2021-09-29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5786.5A CN114374469A (zh) 2020-10-15 2020-10-15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4469A true CN114374469A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8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05786.5A Pending CN114374469A (zh) 2020-10-15 2020-10-15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4469A (zh)
WO (1) WO202207822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37110A4 (en) * 2018-02-09 2021-01-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SS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SERVICE DATA IN A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US11476949B2 (en) * 2018-03-29 2022-10-18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herent optics in an access network
CN110798415B (zh) * 2018-08-03 2022-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262647B (zh) * 2018-11-30 202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90845B (zh) * 2019-01-28 2023-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递客户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78225A1 (zh) 2022-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16037B (zh) 一种业务承载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22041689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086541B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成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771177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lient signal i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and optical transport device
US837527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data
KR101341933B1 (ko) 데이터를 부호화 및 복호화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1647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ic mapping procedure GMP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ic mapping procedure GMP demapping
US2007010448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traffic i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EP3832914A1 (en) Oam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send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device
US789448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pping and demapping a client signal
JP4823110B2 (ja) 受動光網システムおよび受動光網におけるデータ伝送方法
KR20210038959A (ko) 서비스 전송 방법, 설비 및 컴퓨터 저장매체
CN113395613B (zh) 一种业务承载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685591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US2004015631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ploiting spare link bandwidth in a multilane communication channel
CN109428837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40108894A1 (en)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CN114374469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07763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payload information in radio transmission
EP2562947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CN111327970B (zh) 无源光网络管理通道、建立方法和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
US10771178B2 (en) Method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signal, OTN device, and system
CN113078980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2291030A (zh) 一种数据接收、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JP5944811B2 (ja) デジタルコヒーレント光伝送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