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3047B -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3047B
CN114373047B CN202111644554.1A CN202111644554A CN114373047B CN 114373047 B CN114373047 B CN 114373047B CN 202111644554 A CN202111644554 A CN 202111644554A CN 114373047 B CN114373047 B CN 1143730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simulation
picture
target objec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45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3047A (zh
Inventor
黄晓庆
王勇
陈原
马世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oudminds Shanghai Robo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loudminds Shanghai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oudminds Shanghai Robo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loudminds Shanghai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4455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30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3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304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8915 priority patent/WO202312405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73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30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确定初始监控画面中的目标对象,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符合预设隐私条件的对象;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的模拟对象;基于所述初始监控画面和所述模拟对象,构建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实时获取所述模拟对象在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中的行为数据;向第二终端实时发送实时获取的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使得第二终端能够对物理世界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下不暴露人类、特殊设施等目标对象,因此本方案能够对服务场所、人、物、行为进行数字孪生化,远端的第二终端的监控人员看到的是完全脱敏的数字孪生场景,能够有效杜绝隐私数据泄露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生活日益普及,大量的传感设备尤其是摄像头走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在各类公共场所都部署了摄像头,用于监控安全。但是,监控得到的监控数据涉及用户隐私,通常采用数据脱敏手段,例如将摄像头的彩色视频转为灰度视频,或将人脸打上马赛克等技术手段。
虽然这些技术手段可以缓解隐私泄露的影响,但是均不能彻底解决隐私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对服务场所、人、物、行为进行数字孪生化,远端的第二终端的监控人员看到的是完全脱敏的数字孪生场景,能够有效杜绝隐私数据泄露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从第一终端(例如为针对物理世界进行数字化建模的一方)角度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初始监控画面中的目标对象,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符合预设隐私条件的对象;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的模拟对象;
基于所述初始监控画面和所述模拟对象,构建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实时获取所述模拟对象在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中的行为数据;
向第二终端实时发送实时获取的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对象为人类,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的模拟对象,包括:
获取第一感知数据,所述第一感知数据为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的移动性数据;
将所述第一感知数据转换为第一结构化数据,并确定与所述第一结构化数据匹配的第一敏感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敏感模型预设的第一脱敏策略对所述第一结构化数据进行脱敏替换,得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3D模型;
将所述第一3D模型作为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图中的所述模拟对象。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化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实时姿态数据,所述得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3D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实时姿态数据更新所述第一3D模型;
为所述第一3D模型实时赋予与所述第一实时姿态数据匹配的物理特性;
基于与所述第一实时姿态数据匹配的物理特性,预测与推演所述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以及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姿态数据进行修正,以实时的更新所述第一3D模型。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得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3D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交互指令,所述交互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对象属性进行显示;
响应于所述交互指令,从初始监控画面中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对象属性;
将至少一项所述对象属性更新到所述第一3D模型中,以更新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更新后的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对象包括至少一个敏感设施,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的模拟对象,包括:
获取第二感知数据,所述第二感知数据为所述至少一个敏感设施在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的属性数据和/或移动性数据;
将所述第二感知数据转换为第二结构化数据,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结构化数据匹配的第二敏感模型;
根据所述第二敏感模型预设的第二脱敏策略对所述第二结构化数据进行隐藏处理;
或者,根据所述第二脱敏策略对所述第二结构化数据进行脱敏替换,得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3D模型,并将所述第二3D模型作为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图为所述模拟对象。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从第二终端(例如)角度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一终端实时接收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图;其中,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基于所述初始监控画面和所述模拟对象构建,所述模拟对象根据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且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符合预设隐私条件的对象;
显示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监管用户的交互指令,所述交互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对象属性进行显示;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交互指令;
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更新后的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其中,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为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所述对象属性更新到所述第一3D模型中更新得到;
显示更新后的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初始监控画面中的目标对象,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符合预设隐私条件的对象;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的模拟对象;基于所述初始监控画面和所述模拟对象,构建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收发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所述模拟对象在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中的行为数据;向第二终端实时发送实时获取的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收发模块、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的收发操作、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操作:
其中,所述收发模块,用于从第一终端实时接收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图;其中,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基于所述初始监控画面和所述模拟对象构建,所述模拟对象根据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且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符合预设隐私条件的对象;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所述收发模块接收到的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指令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中的步骤。
从以上内容可得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确定初始监控画面中的目标对象,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符合预设隐私条件的对象;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的模拟对象;基于所述初始监控画面和所述模拟对象,构建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实时获取所述模拟对象在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中的行为数据;向第二终端实时发送实时获取的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使得第二终端能够对物理世界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下不暴露人类、特殊设施等目标对象,因此本方案能够对服务场所、人、物、行为进行数字孪生化,远端的第二终端的监控人员看到的是完全脱敏的数字孪生场景,能够有效杜绝隐私数据泄露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中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之间映射的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3本申请中监控装置2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本申请中监控装置3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处理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说明中,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将参考由一部或多部计算机所执行的步骤及符号来说明,除非另有述明。因此,这些步骤及操作将有数次提到由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指的计算机执行包括了由代表了以一结构化型式中的数据的电子信号的计算机处理单元的操作。此操作转换该数据或将其维持在该计算机的内存系统中的位置处,其可重新配置或另外以本领域测试人员所熟知的方式来改变该计算机的运作。该数据所维持的数据结构为该内存的实体位置,其具有由该数据格式所定义的特定特性。但是,本申请原理以上述文字来说明,其并不代表为一种限制,本领域测试人员将可了解到以下所述的多种步骤及操作亦可实施在硬件当中。
本申请的原理使用许多其它泛用性或特定目的运算、通信环境或组态来进行操作。所熟知的适合用于本申请的运算系统、环境与组态的范例可包括(但不限于)手持电话、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多处理器系统、微电脑为主的系统、主架构型计算机、及分布式运算环境,其中包括了任何的上述系统或装置。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首先,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先介绍下本申请关于应用背景的相关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涉及数字孪生系统,数字孪生充分运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作历史等数据信息,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模拟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进行映射,进而反映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对物理世界的实体装备建模,通过模型将物理世界数字化,再通过模型将物理世界映射到虚拟世界中,以构建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在虚拟空间中进行物理空间的实体装备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在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进行数据的实时交换,支持数据实时同步和历史数据查询功能。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本申请提供的装置,或者集成了该装置的服务器设备、物理主机、车载终端或者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等处理设备,其中,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者软件的方式实现,UE具体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台式电脑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tant, PDA)等终端设备。
下面,开始介绍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远程监控。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
101、第一终端确定初始监控画面中的目标对象。
其中,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符合预设隐私条的任意对象,例如服务场所、人、物、行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目标对象可能存在的任意形态作限定。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对象可为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符合预设隐私条件的对象。其中,预设隐私条件可为第一终端侧设置,具体来说,该预设隐私条件可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
目标对象为人类;
目标对象为敏感设施;
目标对象为敏感标志。
其中,人类可为非公众人物、未成年人,或者为出现在监控画面中的敏感人物、重要人物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对此作限定。
敏感设施可为军工、企业内部科研试验操作台、保密设备、监控移动台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对此作限定。敏感标志可为特殊单位的地理标志,或者企业内部与保密设备相关的标志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对此作限定。
102、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的模拟对象。
其中,模拟对象为数字化的对象。例如,目标对象为人类时,模拟对象可为仿真的数字人类;例如,目标对象为敏感设施时,模拟对象为一般性设施或者被掩盖;又例如,目标对象为敏感标志时,模拟对象为一般性标志或被掩盖。
下面分别从目标对象为人类、敏感设施角度说明生成模拟对象的过程:
1、所述目标对象为人类时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的模拟对象,包括:
获取第一感知数据,所述第一感知数据为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的移动性数据;
将所述第一感知数据转换为第一结构化数据,并从预设3D模型库中确定与所述第一结构化数据匹配的第一敏感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敏感模型预设的第一脱敏策略对所述第一结构化数据进行脱敏替换,得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3D模型;
将所述第一3D模型作为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图中的所述模拟对象。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初始监控画面中的目标人类转化为数字类型的模拟对象,一方面,能够在初始监控画面源头被替换为数字人类,这样能够避免在传输初始监控画面的过程中被攻击者窃取;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对于远端的第二终端进行远程监控的监控人员在了解到摄像头所在场景的实际情况下,还能够避免这些监控人员直接看到初始监控画面中的实际目标对象,以避免更多的人看到实际目标对象或减少泄露实际目标对象的风险,使得这些监控人员只需要关注监控画面中的监控对象的实际行为轨迹、布局、场景变化等情形即可。
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结构化数据可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实时姿态数据,在数字孪生世界中,依据目标人或物的相对位姿,创建或更新3D模型,并赋予相应的物理特性。具体来说,在得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3D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实时姿态数据更新所述第一3D模型;
为所述第一3D模型实时赋予与所述第一实时姿态数据匹配的物理特性;
基于与所述第一实时姿态数据匹配的物理特性,预测与推演所述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以及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姿态数据进行修正,以实时的更新所述第一3D模型。
可见,通过本实施方式,能够支持基于物理特性进行运动轨迹预测与推演,并对目标人或物的相对位姿进行修正,比如识别的人或物长时间漂浮在空中,依据物理重力特性,人或物将被修正放置在地面或地面的其他物体上。
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3D渲染技术,对数字孪生世界依据观察者视角与视野进行实时渲染。操作人员可以在数字孪生世界中进行实时漫游与互动交互,从而实现对目标场景的远程监控或人工在环的辅助工作。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得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3D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交互指令,所述交互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对象属性进行显示;
响应于所述交互指令,从初始监控画面中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对象属性;
将至少一项所述对象属性更新到所述第一3D模型中,以更新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更新后的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例如,如点选重建的3D数字化行人,可以显示识别的各属性,如身高、是否戴帽子、男性女性、年龄、是否携带武器、行为是否合规、运动轨迹等。
2、所述目标对象包括至少一个敏感设施时,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的模拟对象,包括:
获取第二感知数据,所述第二感知数据为所述至少一个敏感设施在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的属性数据和/或移动性数据;
将所述第二感知数据转换为第二结构化数据,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结构化数据匹配的第二敏感模型;
根据所述第二敏感模型预设的第二脱敏策略对所述第二结构化数据进行隐藏处理;
或者,根据所述第二脱敏策略对所述第二结构化数据进行脱敏替换,得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3D模型,并将所述第二3D模型作为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图为所述模拟对象。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初始监控画面中的敏感设施转化为数字类型的模拟对象,一方面,能够在初始监控画面源头被替换为数字设施或图标,这样能够避免在传输初始监控画面的过程中被攻击者窃取;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对于远端的第二终端进行远程监控的监控人员在了解到摄像头所在场景的实际情况下,还能够避免这些监控人员直接看到初始监控画面中的实际目标对象,以避免更少的人看到或减少泄露风险,使得这些监控人员只需要关注监控画面中的监控对象的实际状态变化、移动轨迹、布局、场景变化等情形即可。
103、第一终端基于所述初始监控画面和所述模拟对象,构建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具体来说,可通过对现实物理世界进行1:1的数字化建模,建模方法相对成熟,涉及基于2D图纸翻模、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建模、使用移动装置(如配置了激光雷达)进行建模或专业机器人进行建模。可参考图2所示的一种对比示意图。
104、第一终端实时获取所述模拟对象在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中的行为数据。
相应的,为实时获取目标对象(即模拟对象)的行为数据,可在目标监控区域内部署对应的传感装置,对关心的动态事件进行实时感知并重建在数字孪生世界中。比如,在园区监控场景中比较关心行人轨迹,则可以在行人可能的活动范围内部署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来检测、识别、定位目标行人。获取目标行人的行为数据后,同样会对应更新到该模拟对象的3D 模型中,以实时的动态在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中显示。
105、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实时发送实时获取的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相应的,第二终端从第一终端实时接收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图;其中,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基于所述初始监控画面和所述模拟对象构建,所述模拟对象根据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且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符合预设隐私条件的对象;
106、第二终端显示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监管用户的交互指令,所述交互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对象属性进行显示;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交互指令;
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更新后的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其中,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为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所述对象属性更新到所述第一3D模型中更新得到;
显示更新后的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技术效果:
1、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离不开摄像头视频或点云数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AI感知重建技术,可以不再需要显示相应的真实世界的视频或点云;
2、采用脱敏模型库,对动态识别出的模型进行脱敏更换,避免隐私泄露;也就是显示的数字孪生一定是脱敏合规的数字化虚拟世界;
3、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例如51world、SmartEarth)的数字孪生主要以虚拟静态场景的展示为主而言,缺少对动态场景的实时重建更新,缺少对数字孪生体物理特性及动力控制方面的仿真模拟。本申请实施例则能够实现数字孪生体物理特性及动力控制方面的仿真模拟,且第二终端在远端对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进行控制。
为便于更好的实施本申请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实施上述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的监控装置20和监控装置30。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监控装置2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监控装置20具体可包括如下结构:
处理模块201,用于确定初始监控画面中的目标对象,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符合预设隐私条件的对象;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的模拟对象;基于所述初始监控画面和所述模拟对象,构建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收发模块202,用于实时获取所述模拟对象在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中的行为数据;向第二终端实时发送实时获取的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对象为人类,所述处理模块201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收发模块202获取第一感知数据,所述第一感知数据为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的移动性数据;
将所述第一感知数据转换为第一结构化数据,并确定与所述第一结构化数据匹配的第一敏感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敏感模型预设的第一脱敏策略对所述第一结构化数据进行脱敏替换,得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3D模型;
将所述第一3D模型作为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图中的所述模拟对象。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化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实时姿态数据,所述处理模块201得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3D模型之后,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实时姿态数据更新所述第一3D模型;
为所述第一3D模型实时赋予与所述第一实时姿态数据匹配的物理特性;
基于与所述第一实时姿态数据匹配的物理特性,预测与推演所述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以及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姿态数据进行修正,以实时的更新所述第一3D模型。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201得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3D 模型之后,还用于:
通过所述收发模块202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交互指令,所述交互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对象属性进行显示;
响应于所述交互指令,从初始监控画面中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对象属性;
将至少一项所述对象属性更新到所述第一3D模型中,以更新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通过所述收发模块202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更新后的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对象包括至少一个敏感设施,所述处理模块 201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收发模块202获取第二感知数据,所述第二感知数据为所述至少一个敏感设施在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的属性数据和/或移动性数据;
将所述第二感知数据转换为第二结构化数据,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结构化数据匹配的第二敏感模型;
根据所述第二敏感模型预设的第二脱敏策略对所述第二结构化数据进行隐藏处理;
或者,根据所述第二脱敏策略对所述第二结构化数据进行脱敏替换,得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3D模型,并将所述第二3D模型作为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图为所述模拟对象。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监控装置3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监控装置30具体可包括收发模块301、处理模块302和显示模块303,所述处理模块302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301的收发操作、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操作:
其中,所述收发模块301,用于从第一终端实时接收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图;其中,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基于所述初始监控画面和所述模拟对象构建,所述模拟对象根据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且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符合预设隐私条件的对象;
所述显示模块303,用于显示所述所述收发模块301接收到的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301还用于:
接收监管用户的交互指令,所述交互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对象属性进行显示;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交互指令;
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更新后的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其中,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为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所述对象属性更新到所述第一3D模型中更新得到;
所述显示模块303还用于显示更新后的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本申请还提供了处理设备,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处理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的,本申请提供的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图1、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或者,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图3或图4 对应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功能。
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申请。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装置中的执行过程。
处理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示意仅仅是处理设备的示例,并不构成对处理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以及网络接入设备等通过总线相连。
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处理器是处理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处理设备的各个部分。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计算机装置的各种功能。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处理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视频数据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显示屏用于显示输入输出单元输出的至少一种字符类型的字符。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处理设备及其相应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如图1、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说明,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该指令能够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申请如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具体操作可参考如图1、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由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本申请如图1、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申请如图1、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风险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初始监控画面中的目标对象,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符合预设隐私条件的对象;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的模拟对象;
基于所述初始监控画面和所述模拟对象,构建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实时获取所述模拟对象在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中的行为数据;
向第二终端实时发送实时获取的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所述目标对象为人类;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的模拟对象,包括:获取第一感知数据,所述第一感知数据为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的移动性数据;将所述第一感知数据转换为第一结构化数据,并确定与所述第一结构化数据匹配的第一敏感模型;根据所述第一敏感模型预设的第一脱敏策略对所述第一结构化数据进行脱敏替换,得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3D模型;将所述第一3D模型作为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图中的所述模拟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化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实时姿态数据,所述得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3D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实时姿态数据更新所述第一3D模型;
为所述第一3D模型实时赋予与所述第一实时姿态数据匹配的物理特性;
基于与所述第一实时姿态数据匹配的物理特性,预测与推演所述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以及对所述目标对象的姿态数据进行修正,以实时的更新所述第一3D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得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3D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交互指令,所述交互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对象属性进行显示;
响应于所述交互指令,从初始监控画面中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对象属性;
将至少一项所述对象属性更新到所述第一3D模型中,以更新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更新后的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象包括至少一个敏感设施,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的模拟对象,包括:
获取第二感知数据,所述第二感知数据为所述至少一个敏感设施在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的属性数据和/或移动性数据;
将所述第二感知数据转换为第二结构化数据,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结构化数据匹配的第二敏感模型;
根据所述第二敏感模型预设的第二脱敏策略对所述第二结构化数据进行隐藏处理;
或者,根据所述第二脱敏策略对所述第二结构化数据进行脱敏替换,得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3D模型,并将所述第二3D模型作为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图为所述模拟对象。
5.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一终端实时接收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图;其中,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基于初始监控画面和模拟对象构建,所述模拟对象根据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且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符合预设隐私条件的对象;
显示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监管用户的交互指令,所述交互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对象属性进行显示;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交互指令;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更新后的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其中,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为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所述对象属性更新到第一3D模型中更新得到;显示更新后的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6.一种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初始监控画面中的目标对象,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符合预设隐私条件的对象;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的模拟对象;基于所述初始监控画面和所述模拟对象,构建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收发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所述模拟对象在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中的行为数据;向第二终端实时发送实时获取的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所述目标对象为人类;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收发模块获取第一感知数据,所述第一感知数据为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的移动性数据;将所述第一感知数据转换为第一结构化数据,并确定与所述第一结构化数据匹配的第一敏感模型;根据所述第一敏感模型预设的第一脱敏策略对所述第一结构化数据进行脱敏替换,得到与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3D模型;将所述第一3D模型作为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图中的所述模拟对象。
7.一种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装置包括收发模块、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的收发操作、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操作:
其中,所述收发模块,用于从第一终端实时接收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图;其中,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基于初始监控画面和模拟对象构建,所述模拟对象根据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生成且与所述目标属性匹配;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初始监控画面中符合预设隐私条件的对象;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收发模块接收到的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监管用户的交互指令,所述交互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对象属性进行显示;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交互指令;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更新后的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其中,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为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项所述对象属性更新到第一3D模型中更新得到;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显示更新后的所述目标模拟监控摄像画面。
8.一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CN202111644554.1A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3730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4554.1A CN114373047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08915 WO2023124054A1 (zh) 2021-12-29 2022-07-29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4554.1A CN114373047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3047A CN114373047A (zh) 2022-04-19
CN114373047B true CN114373047B (zh) 2023-05-12

Family

ID=81141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4554.1A Active CN114373047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3047B (zh)
WO (1) WO20231240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3047B (zh) * 2021-12-29 2023-05-12 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4002295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事物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017141A (zh) * 2022-06-30 2022-09-06 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017137A (zh) * 2022-06-30 2022-09-06 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人员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9289B (zh) * 2012-03-29 2016-05-04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模拟形象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DE102020203475A1 (de) * 2020-03-18 2021-09-23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Anonymisierungseinrichtung, Überwachungsvorrichtung, Verfahren, Computerprogramm und Speichermedium
CN111614935A (zh) * 2020-04-30 2020-09-01 深圳市椰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监控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79123A (zh) * 2021-06-09 2021-09-10 中德(珠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孪生的故障预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373047B (zh) * 2021-12-29 2023-05-12 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3047A (zh) 2022-04-19
WO2023124054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73047B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监控物理世界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304075B (zh) 一种在增强现实设备进行人机交互的方法与设备
CN112933599B (zh) 三维模型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846497B (zh) 应用于终端的呈现三维地图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55153A (zh)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虚拟对象显示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0059623B (zh)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990053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18459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environment mode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429528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程序及存储介质
CN112272311A (zh) 花屏修复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介质
CN111508033A (zh) 相机参数确定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597034B (zh)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42070A1 (en) A gazed virtual object identification module, a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gaze translucency, and a related method
CN114842120A (zh) 一种图像渲染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037305B (zh) 对图像中的树状组织进行重建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87871B (zh) 笔迹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310595B (zh)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16791B (zh)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15900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82689A (zh) 一种利用计算机在线学习的打卡系统及方法
CN112070903A (zh) 虚拟对象的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862976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119873U (zh) 一种基于vr设备的监督装置
CN112866286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48957A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0245 Building 8, No. 207, Zhongq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Dayu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245 Building 8, No. 207, Zhongq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Dalu Robot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