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3932A - 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3932A
CN114363932A CN202210234547.2A CN202210234547A CN114363932A CN 114363932 A CN114363932 A CN 114363932A CN 202210234547 A CN202210234547 A CN 202210234547A CN 114363932 A CN114363932 A CN 114363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antenna
communication
configuration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345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63932B (zh
Inventor
严伦康
张海燕
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bang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bang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bang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bang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3454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39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3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3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63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3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通过参数配置模块的设置,在使用时实现了自动的参数甚至配置的能力,当区域内的智能天线群组发生变化时,可以实现第一时间的快速重新分配,无需人工操作,使用效率更高;同时参数接收模块、参数协同模块以及参数发送模块的设置,能够对智能天线分配直连通信与转发通信的方式的双连接方式与通信基站连接,基于直连的低延迟和转发连接的高稳定性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更良好的低延迟的网络使用体验,避免了单一通道需要验证后再次获取媒体数据的高延后的数据获取方式。

Description

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天线是一种基于传统通讯天线的自适应阵列天线技术,其作用为对有限的频谱进行最大化的利用,通过信号在传播方向上的差别,将同频率、同间隙的信号进行区分,从而扩展通信容量,自适应阵列天线包括天线阵、波束形成网络以及波束形成算法三部分组成。
现有技术中,对于较大区域内中的通信建立,部分情况会采用通信基站与转发天线配合的方式来增加通信的覆盖范围,保证通信的稳定性;但现有技术中,普通转发天线的使用,通信容量较低,而使用智能天线的情况中,大多为人工的方式在建设时对其进行通信的设置,设置较为复杂,且使用中存在智能天线离线时,无法第一时间进行及时的通信修正,导致部分区域的网络问题,且现有技术多采用单一的互相转发的方式进行通信连接设置,而较多的转发次数会导致网络延迟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包括参数配置模块、参数接收模块、参数协同模块以及参数发送模块;
所述参数配置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智能通信维持方法对区域内的多个智能天线进行参数分配,生成智能参数配置,所述智能参数配置用于控制所述智能天线分别通过直连通信与转发通信的方式与通信基站连接;
所述参数接收模块,用于下载通过所述通信基站发送以及所述智能天线转发的所述智能参数配置,根据预设的设备识别码对所述智能参数配置进行内容的识别以获取配置响应参数,并接收协同匹配信号,所述配置响应参数包括所述设备识别码;
所述参数协同模块,用于响应并执行所述配置响应参数,并根据所述协同匹配信号进行验证,激活通信信道并建立连接,并根据预设的设备识别码生成本天线的所述协同匹配信号;
所述参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协同匹配信号以及所述智能参数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每个所述智能天线均包括多个指向性天线,多个所述指向性天线水平阵列设置,所述指向性天线可调控配置参数包括:工作频段、工作频率以及天线倾角,所述可调控配置参数通过配置响应参数进行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参数配置模块包括:
点位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区域内多个所述智能天线以及所述通信基站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智能天线的设置方向角,所述设置方向角用于表征所述智能天线中指向性天线阵列的指向角度;
直连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对每个所述智能天线分配最近距离的所述通信基站,获取所述设备识别码以及相对应所述指向性天线的天线子编码,生成直连分配数据,所述最近距离用于表征多个所述通信基站与所述智能天线距离递增排序中的首位;
转发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对每个所述智能天线分配最近距离的相邻所述通信基站,获取所述设备识别码以及相对应所述指向性天线的所述天线子编码,生成转发分配数据;
波段分配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频段分配规则以及所述直连分配数据和所述转发分配数据分配通信频段,生成频段分配数据,所述频段分配数据用于控制所述指向性天线的工作频段,所述频段分配规则用于进行同频段通信信号在空间内的重叠规避判定;
配置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波段分配规则以及所述直连分配数据和所述转发分配数据生成智能参数配置。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参数配置模块还包括通信验证单元以及转发规划单元;
所述通信验证单元,用于对所述智能天线进行功能验证,生成通信验证结果,若所述通信验证结果不合格,则根据所述通信验证结果对相对应的所述指向性天线进行屏蔽,所述功能验证用于对所述智能天线的所述指向性天线进行逐一的通信功能检验;
所述转发规划单元,用于对所述智能天线与所述通信基站的距离进行判定,若小于预设的通信范围,则所述智能天线仅与所述通信基站直连通信,预设的所述通信范围用于表征所述智能天线的最优通信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参数协同模块包括:
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配置响应参数;
参数更正单元,用于获取并修改所述参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配置响应参数;
参数响应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配置响应参数调节控制所述指向性天线;
协同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协同匹配信号进行验证,激活通信信道并建立连接,并根据预设的设备识别码生成本天线的所述协同匹配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参数响应单元包括:
区域响应子单元,用于响应所述配置响应参数,对所述指向性天线进行倾角调节;
频段响应子单元,用于响应所述配置响应参数,对所述指向性天线进行通信频段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还包括配置更新模块;
所述配置更新模块,用于以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所述智能天线的实时通信验证结果,若所述通信验证结果不合格,则引导所述参数配置模块重新配置所述智能参数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参数配置模块的设置,在使用时实现了自动的参数甚至配置的能力,当区域内的智能天线群组发生变化时,可以实现第一时间的快速重新分配,无需人工操作,使用效率更高;同时参数接收模块、参数协同模块以及参数发送模块的设置,能够对智能天线分配直连通信与转发通信的方式的双连接方式与通信基站连接,基于直连的低延迟和转发连接的高稳定性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更良好的低延迟的网络使用体验,避免了单一通道需要验证后再次获取媒体数据的高延后的数据获取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的组成框图。
图2为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中参数配置模块的组成框图。
图3为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中参数协同模块的组成框图。
图4为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中参数响应单元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述,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包括参数配置模块、参数接收模块、参数协同模块以及参数发送模块;
所述参数配置模块100,用于根据预设的智能通信维持方法对区域内的多个智能天线进行参数分配,生成智能参数配置,所述智能参数配置用于控制所述智能天线分别通过直连通信与转发通信的方式与通信基站连接。
所述参数接收模块300,用于下载通过所述通信基站发送以及所述智能天线转发的所述智能参数配置,根据预设的设备识别码对所述智能参数配置进行内容的识别以获取配置响应参数,并接收协同匹配信号,所述配置响应参数包括所述设备识别码。
所述参数协同模块500,用于响应并执行所述配置响应参数,并根据所述协同匹配信号进行验证,激活通信信道并建立连接,并根据预设的设备识别码生成本天线的所述协同匹配信号。
所述参数发送模块700,用于发送所述协同匹配信号以及所述智能参数配置。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直连的方式相较于转发的方式,因缺少了中间的信号转发步骤,因此其可以实现较低的通信延迟;而转发的方式因始终通过相邻最近的设备进行转发,因此可具备稳定的连接以及良好的通信速率,因此在用户通过某一智能天线与通信基站建立网络连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连通道进行握手包等管件数据的交互(验证类数据或行为控制类数据,往往数据量较小),而通过转发通道进行媒体等数据(数据量往往较大)的交互,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更良好的低延迟的网络使用体验,避免了单一通道需要验证后再次获取媒体数据的高延后的数据获取方式;参数配置模块的设置,实现了自动的参数甚至配置的能力,当区域内的智能天线群组发生变化时,可以实现第一时间的快速重新分配,无需人工操作,使用效率更高。
作为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每个所述智能天线均包括多个指向性天线,多个所述指向性天线水平阵列设置,所述指向性天线可调控配置参数包括:工作频段、工作频率以及天线倾角,所述可调控配置参数通过配置响应参数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中,对智能天线的结构组成进行了简单的限定说明,这里的智能天线是由多个指向性天线阵列设置形成的天线组,即其原理是将无线电的信号导向具体的方向,产生空间定向波束,使天线主波束能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或是需要进行建立通信的基站方向(这里的基站指用于信号增强的中间基站),且每一个指向性天线均可以进行独立的角度信道的调节控制,从而可以更加有效的满足服务质量和网络扩容的需要。
如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参数配置模块100包括:
点位获取单元101,用于获取区域内多个所述智能天线以及所述通信基站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智能天线的设置方向角,所述设置方向角用于表征所述智能天线中指向性天线阵列的指向角度。
直连分配单元102,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对每个所述智能天线分配最近距离的所述通信基站,获取所述设备识别码以及相对应所述指向性天线的天线子编码,生成直连分配数据,所述最近距离用于表征多个所述通信基站与所述智能天线距离递增排序中的首位。
转发分配单元103,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对每个所述智能天线分配最近距离的相邻所述通信基站,获取所述设备识别码以及相对应所述指向性天线的所述天线子编码,生成转发分配数据。
波段分配单元104,用于根据预设的频段分配规则以及所述直连分配数据和所述转发分配数据分配通信频段,生成频段分配数据,所述频段分配数据用于控制所述指向性天线的工作频段,所述频段分配规则用于进行同频段通信信号在空间内的重叠规避判定。
配置生成单元105,用于根据预设的波段分配规则以及所述直连分配数据和所述转发分配数据生成智能参数配置。
本实施例中,这里所说的智能天线中指向性天线阵列的指向角度具体的来说,其所指代的内容是智能天线在设置时的旋转角度,即例如以正北方向为坐标系,则智能天线中最靠近正北方向的指向性天线的安装指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直连分配单元以及转发分配单元的作用为对智能天线与通信基站的连接方式进行分配,其中,直连分配的作用是将智能天线与通信基站直接连接(需要在一定的可通讯范围内),而转发分配则是用于通过中间智能天线转发的方式连接智能天线与通信基站(在一定的信号稳定的通信范围内),波段分配单元则是在空间内对通信频段进行合理分配的作用,避免同频段通信信号间因空间折叠造成的互相干扰。
作为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参数配置模块100还包括通信验证单元以及转发规划单元;
所述通信验证单元,用于对所述智能天线进行功能验证,生成通信验证结果,若所述通信验证结果不合格,则根据所述通信验证结果对相对应的所述指向性天线进行屏蔽,所述功能验证用于对所述智能天线的所述指向性天线进行逐一的通信功能检验。
所述转发规划单元,用于对所述智能天线与所述通信基站的距离进行判定,若小于预设的通信范围,则所述智能天线仅与所述通信基站直连通信,预设的所述通信范围用于表征所述智能天线的最优通信距离。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补充说明了参数配置模块100,通信验证单元用于对智能天线的通信功能的验证,尤其是对指向性天线进行功能验证,若智能天线阵列中的某一指向性天线损坏无法进行有效的通信后,则需要将这一指向性天线(或智能天线)进行屏蔽,避免在生成智能参数配置后,智能天线无法正常完整的工作导致影响通信的良好实现;转发规划单元则是对距离的判定作用,当智能天线距离通信基站的距离较近时,无需通过转发便可以获得稳定和高速的网络时,则仅通过直连通信的方式连接即可,也可以作为距离较远的智能天线的中间转发天线。
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参数协同模块500包括:
参数存储单元501,用于存储所述配置响应参数。
参数更正单元502,用于获取并修改所述参数存储单元501中的所述配置响应参数。
参数响应单元503,用于根据所述参数存储单元501中的所述配置响应参数调节控制所述指向性天线。
协同验证模块504,用于根据所述协同匹配信号进行验证,激活通信信道并建立连接,并根据预设的设备识别码生成本天线的所述协同匹配信号。
进一步的来说,所述参数响应单元包括503:
区域响应子单元5031,用于响应所述配置响应参数,对所述指向性天线进行倾角调节。
频段响应子单元5032,用于响应所述配置响应参数,对所述指向性天线进行通信频段调节。
本实施例中,对参数协同模块进行了进一步的功能性划分以及补充说明,配置响应参数是通过参数存储单元501在智能天线中存储的,当智能天线因故短暂离线后,可以通过读取存储的配置响应参数进行重新启动,无需进行重新的配置,使用更加方便。
作为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配置更新模块;
所述配置更新模块,用于以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所述智能天线的实时通信验证结果,若所述通信验证结果不合格,则引导所述参数配置模块100重新配置所述智能参数配置。
本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配置更新模块,其作用是对智能天线的工作评估,例如以10秒每次的频率进行收集,当某一智能天线出现问题无法正常工作时,控制参数配置模块进行重新的参数配置,从而通过改变通信建立方式,恢复区域内的通信。
本发明提供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方法,包括步骤:
根据预设的智能通信维持方法对区域内的多个智能天线进行参数分配,生成智能参数配置,所述智能参数配置用于控制所述智能天线分别通过直连通信与转发通信的方式与通信基站通信连接。
下载通过所述通信基站发送以及所述智能天线转发的所述智能参数配置,根据预设的设备识别码对所述智能参数配置进行内容的识别以获取配置响应参数,并接收协同匹配信号。
响应并执行所述配置响应参数,并根据所述协同匹配信号进行验证,激活通信信道并建立连接,并根据预设的设备识别码生成本天线的所述协同匹配信号。
发送所述协同匹配信号以及所述智能参数配置。
作为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每个所述智能天线均包括多个指向性天线,多个所述指向性天线水平阵列设置,所述指向性天线可调控配置参数包括:工作频段、工作频率以及天线倾角,所述可调控配置参数通过配置响应参数进行调节。
作为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根据预设的智能通信维持方法对区域内的多个智能天线进行参数分配,生成智能参数配置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区域内多个所述智能天线以及所述通信基站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智能天线的设置方向角,所述设置方向角用于表征所述智能天线中指向性天线阵列的指向角度。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对每个所述智能天线分配最近距离的所述通信基站,获取所述设备识别码以及相对应所述指向性天线的天线子编码,生成直连分配数据,所述最近距离用于表征多个所述通信基站与所述智能天线距离递增排序中的首位。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对每个所述智能天线分配最近距离的相邻所述通信基站,获取所述设备识别码以及相对应所述指向性天线的所述天线子编码,生成转发分配数据。
根据预设的频段分配规则以及所述直连分配数据和所述转发分配数据分配通信频段,生成频段分配数据,所述频段分配数据用于控制所述指向性天线的工作频段,所述频段分配规则用于进行同频段通信信号在空间内的重叠规避判定。
根据预设的波段分配规则以及所述直连分配数据和所述转发分配数据生成智能参数配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施例处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7)

1.一种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参数配置模块、参数接收模块、参数协同模块以及参数发送模块;
所述参数配置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智能通信维持方法对区域内的多个智能天线进行参数分配,生成智能参数配置,所述智能参数配置用于控制所述智能天线分别通过直连通信与转发通信的方式与通信基站连接;
所述参数接收模块,用于下载通过所述通信基站发送以及所述智能天线转发的所述智能参数配置,根据预设的设备识别码对所述智能参数配置进行内容的识别以获取配置响应参数,并接收协同匹配信号,所述配置响应参数包括所述设备识别码;
所述参数协同模块,用于响应并执行所述配置响应参数,并根据所述协同匹配信号进行验证,激活通信信道并建立连接,并根据预设的设备识别码生成本天线的所述协同匹配信号;
所述参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协同匹配信号以及所述智能参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智能天线均包括多个指向性天线,多个所述指向性天线水平阵列设置,所述指向性天线可调控配置参数包括:工作频段、工作频率以及天线倾角,所述可调控配置参数通过配置响应参数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配置模块包括:
点位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区域内多个所述智能天线以及所述通信基站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智能天线的设置方向角,所述设置方向角用于表征所述智能天线中指向性天线阵列的指向角度;
直连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对每个所述智能天线分配最近距离的所述通信基站,获取所述设备识别码以及相对应所述指向性天线的天线子编码,生成直连分配数据,所述最近距离用于表征多个所述通信基站与所述智能天线距离递增排序中的首位;
转发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对每个所述智能天线分配最近距离的相邻所述通信基站,获取所述设备识别码以及相对应所述指向性天线的所述天线子编码,生成转发分配数据;
波段分配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频段分配规则以及所述直连分配数据和所述转发分配数据分配通信频段,生成频段分配数据,所述频段分配数据用于控制所述指向性天线的工作频段,所述频段分配规则用于进行同频段通信信号在空间内的重叠规避判定;
配置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波段分配规则以及所述直连分配数据和所述转发分配数据生成智能参数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配置模块还包括通信验证单元以及转发规划单元;
所述通信验证单元,用于对所述智能天线进行功能验证,生成通信验证结果,若所述通信验证结果不合格,则根据所述通信验证结果对相对应的所述指向性天线进行屏蔽,所述功能验证用于对所述智能天线的所述指向性天线进行逐一的通信功能检验;
所述转发规划单元,用于对所述智能天线与所述通信基站的距离进行判定,若小于预设的通信范围,则所述智能天线仅与所述通信基站直连通信,预设的所述通信范围用于表征所述智能天线的最优通信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协同模块包括:
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配置响应参数;
参数更正单元,用于获取并修改所述参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配置响应参数;
参数响应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配置响应参数调节控制所述指向性天线;
协同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协同匹配信号进行验证,激活通信信道并建立连接,并根据预设的设备识别码生成本天线的所述协同匹配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响应单元包括:
区域响应子单元,用于响应所述配置响应参数,对所述指向性天线进行倾角调节;
频段响应子单元,用于响应所述配置响应参数,对所述指向性天线进行通信频段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更新模块;
所述配置更新模块,用于以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所述智能天线的实时通信验证结果,若所述通信验证结果不合格,则引导所述参数配置模块重新配置所述智能参数配置。
CN202210234547.2A 2022-03-11 2022-03-11 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 Active CN114363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4547.2A CN114363932B (zh) 2022-03-11 2022-03-11 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4547.2A CN114363932B (zh) 2022-03-11 2022-03-11 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3932A true CN114363932A (zh) 2022-04-15
CN114363932B CN114363932B (zh) 2022-05-24

Family

ID=81094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34547.2A Active CN114363932B (zh) 2022-03-11 2022-03-11 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3932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28857A1 (en) * 2002-06-06 2003-12-11 Hitachi, Ltd. Optimum scan for fixed-wireless smart antennas
CN101217301A (zh) * 2008-01-10 2008-07-09 北京邮电大学 用协同中继节点在异构无线网络中实现协同传输的方法
CN102223648A (zh) * 2010-04-13 2011-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基站天线端口配置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23974A (zh) * 2012-05-24 2012-10-10 深圳市网信联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智能天线广播波束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52775A (zh) * 2011-04-18 2012-10-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3763015A (zh) * 2014-02-10 2014-04-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种有直连链路的多天线中继网络中发送天线选择方法
CN104113365A (zh) * 2014-07-10 2014-10-22 广西师范大学 协同通信系统中多天线中继节点的选择方法
CN106131868A (zh) * 2016-06-08 2016-11-16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自适应参数配置方法
US20160380733A1 (en) * 2015-06-23 2016-12-29 Wistron Neweb Cor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tenna array
CN107135020A (zh) * 2017-05-24 2017-09-0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智能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929906A (zh) * 2021-02-01 2021-06-08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参数配置方法、多天线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28857A1 (en) * 2002-06-06 2003-12-11 Hitachi, Ltd. Optimum scan for fixed-wireless smart antennas
CN101217301A (zh) * 2008-01-10 2008-07-09 北京邮电大学 用协同中继节点在异构无线网络中实现协同传输的方法
CN102223648A (zh) * 2010-04-13 2011-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基站天线端口配置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52775A (zh) * 2011-04-18 2012-10-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2723974A (zh) * 2012-05-24 2012-10-10 深圳市网信联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智能天线广播波束的方法和系统
CN103763015A (zh) * 2014-02-10 2014-04-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种有直连链路的多天线中继网络中发送天线选择方法
CN104113365A (zh) * 2014-07-10 2014-10-22 广西师范大学 协同通信系统中多天线中继节点的选择方法
US20160380733A1 (en) * 2015-06-23 2016-12-29 Wistron Neweb Cor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tenna array
CN106131868A (zh) * 2016-06-08 2016-11-16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自适应参数配置方法
CN107135020A (zh) * 2017-05-24 2017-09-0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智能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929906A (zh) * 2021-02-01 2021-06-08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参数配置方法、多天线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UDAWAT,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adaptive beam forming algorithms for smart antenna system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
陈伟绵: "无线城域专网多天线配置参数的优化方案", 《中国新通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3932B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0112B2 (en) Servicing cell selection in air to grou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314055B1 (en) Component carrier assignment using sector power ratio
US20070218910A1 (en) Dynamic beam steering of backhaul traffic
KR100668401B1 (ko) 무선 통신 신호에 적합한 동적 빔 성형을 이용하는 시스템
US7477914B2 (en) Real-time spectrum management to increase frequency reuse
US6282434B1 (en) Uplink and downlink transmission quality improvement by differentiated base station antenna pattern downtilt
US11677446B2 (en)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technique for a MSS system from an inverted terrestrial frequency BWA reuse
DE112013003099B4 (de) Effizientes anpassbares Drahtlosnetzsystem mit agiler Strahlformung
US8447360B2 (en) Setting the radiation pattern of an antenna
CN103988526A (zh) 用于在自组织网络(son)中进行波束成形的系统和方法
RU2676867C1 (ru)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луче антенны
MXPA04012790A (es) Sistema para cubrir eficazmente una celula sectorizada utilizando un haz formador y barrido.
CN104581741A (zh) 网络覆盖优化方法
CN114363932B (zh) 智能天线参数配置的自动发送和接收系统
CN102723974A (zh) 一种自动调整智能天线广播波束的方法和系统
RU2539325C2 (ru)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ая сеть со спутником многоточечной направленной связи и центром управления, определяющим параметры передаваемого сигнала согласно координатам наземных терминалов
CN113556189B (zh) 无人机的天线调整方法和装置
EP2119286A1 (en) A method of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based on cell patterns
JP5072407B2 (ja) 通信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装置
US20160192387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nformation removing inter-beam interference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7001268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boundaries of satellite coverage beams
CN202167620U (zh) 基站天线赋形系统
CN115943717A (zh) 异构网络中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的业务分配
CN117879726A (zh) 一种定向天线的多频切换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11787484A (zh) 一种超大用户量精准定位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