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8677A - 物流运输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物流运输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58677A
CN114358677A CN202111600094.2A CN202111600094A CN114358677A CN 114358677 A CN114358677 A CN 114358677A CN 202111600094 A CN202111600094 A CN 202111600094A CN 114358677 A CN114358677 A CN 114358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go
transfer station
logistics
goods
destination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00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胜祥
杨周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pu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pu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pu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pu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0009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586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58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86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流运输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物流请求;识别与所述物流请求相关的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运中转站;基于包括两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节点网络的网络拓扑,基于与一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相关联的路由延迟信息,确定承载货物装载的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当目的地地址超过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的阈值距离时,生成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到目的地地址的干线路由;将货物装载分配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车辆。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返程配货率提高,综合物流成本降低,用车时间提高,司机收入提高,促进了货运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Description

物流运输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流运输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货物运输是现代运输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构成陆上货物运输的两个基本运输方式之一。它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货物运输由于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且运输能力及单车装载量大大,在运输的经常性和低成本性占据了优势,再加上有多种类型的车辆,使它几乎能承运任何商品,几乎可以不受重量和容积的限制,而这些都是其它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现实情况是一个运输从始发地到最终目的地再返回的车辆只有一半的时间被充分利用,跑空情况严重。另外物流信息中介费较高,基本上都超过10%的运费成本,通过物流信息中介叫来的运货汽车往往不是离出发地和目的地最近的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物流运输货车返程空跑,运输运载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物流运输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物流运输分配方法,所述物流运输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物流请求,所述物流请求包括交付货物装载的目的地地址;识别与所述物流请求相关的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运中转站;基于包括两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节点网络的网络拓扑,基于与一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相关联的路由延迟信息,确定承载货物装载的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当目的地地址超过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的阈值距离时,生成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到目的地地址的干线路由,其中干线路由包括目的地和无需精确到街道的路由方向;将货物装载分配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车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目的地地址超过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的阈值距离时,生成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到目的地地址的干线路由,其中干线路由包括目的地和无需精确到街道的路由方向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物流请求确定所述目的地地址是否在阈值距离内,并且确定下一个货物中转站,所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包括当目的地地址在阈值距离内时选择目的地地址作为下一个货物中转站;
当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距离高于阈值距离时,将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货物拖车与至少另一个具有其它货物装载的货物拖车分组;
分配运输车辆从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并返回的循环路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配运输车辆从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并返回的循环路线包括:
当目的地地址与中转货运站的距离在阈值距离内时,生成从中转货运站到目的地地址的最后一公里路线的指令,其中最后一公里路线包括精确到街道的路由;
根据车辆速度和驾驶员工作时间的长度计算循环路线的最大路线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路由延迟信息包括: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用于处理货物的吞吐量,直接货物中转站和下一个货物中转站之间的天气信息,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交通信息,和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一辆或多辆运输车辆的可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流请求还包括:货物来源、货物重量、是否需要冷藏、派送优先级、危险品警告、托运人联系方式、收件人联系方式、货物装卸要求、或运输服务选项;所述阈值距离包括目的地地址和货物中转站的路径的最小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货物装载分配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车辆之后还包括:
货物中转站从服务器中获取运输车辆的货物信息;
根据运输车辆的GPS定位以及GIS地图上的路况,判断运输车辆到达货物中转站的时间范围;
读取到运输车辆距离货物中转站小于设定距离时,发出提示警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物流请求,所述物流请求包括交付货物装载的目的地地址之前还包括:
运输车辆在装载货物时,将装载的货物信息录入到服务器中。
一种物流运输分配装置,所述物流运输分配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物流请求,所述物流请求包括交付货物装载的目的地地址;
识别模块,识别与所述物流请求相关的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运中转站;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包括两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节点网络的网络拓扑,基于与一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相关联的路由延迟信息,确定承载货物装载的下一个货物中转站;
生成模块,用于当目的地地址超过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的阈值距离时,生成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到目的地地址的干线路由,其中干线路由包括目的地和无需精确到街道的路由方向;
分配模块,用于将货物装载分配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车辆。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物流运输分配方法的步骤。
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物流运输分配方法的步骤。
上述物流运输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获取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物流请求,所述物流请求包括交付货物装载的目的地地址;识别与所述物流请求相关的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运中转站;基于包括两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节点网络的网络拓扑,基于与一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相关联的路由延迟信息,确定承载货物装载的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当目的地地址超过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的阈值距离时,生成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到目的地地址的干线路由,其中干线路由包括目的地和无需精确到街道的路由方向;将货物装载分配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车辆。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减少了返程跑空,返程配货率提高,综合物流成本降低,用车时间提高,司机收入提高,极大地促进了货运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物流运输分配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物流运输分配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物流运输分配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物流运输分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物流运输分配计算机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作为一个较好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提出了一种物流运输分配方法,该物流运输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物流请求,物流请求包括交付货物装载的目的地地址;
获取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物流请求,该物流请求包括交付货物装载的目的地,还可以包括货物来源、货物重量、是否需要冷藏、派送优先级、危险品警告、托运人联系方式、收件人联系方式、货物装卸要求、或运输服务选项。
步骤S102,识别与物流请求相关的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运中转站;
识别与物流请求相关的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运中转站。物流网络的道路上增设多个中转站,中转站安装一个中转站管理终端即可,成本相对较低,使其可遍布于城乡、城镇、农村等偏远地区形成物流网络,通过物流服务器统一对中转站之间流转的物资状态进行管理,从而便于查询,利用中转站之间流转的运输车辆或其他闲置车辆,在各个中转站之间运送物资,进一步降低了物流成本,弥补了因城乡、农村等偏远地区物流运量不足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缺陷,填补了乡镇、农村等偏远地区物流配送的市场空白。为降低城乡物流成本,尽量缩短物流的运输路线,使物资运输的路线更为科学,还可在上述物流服务器中集成地图规划软件,通过该软件,使物流服务器可用于根据初始发运物资的地址信息,以及当前上传初始发运物资的中转站管理终端所在位置,生成路线规划信息并存储至当前物资的配送档案中,并且前述的路线规划信息中应当至少包括依次经过各个中转站管理终端所在位置的顺序,以及依次经过不同层级中转站管理终端的顺序,亦可还包含物资运输的其他信息,如中转位置、中转方式等,上述的配送终端通过上述识别码从物流服务器中获取前述的路线规划信息。
步骤S103,基于包括两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节点网络的网络拓扑,基于与一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相关联的路由延迟信息,确定承载货物装载的下一个货物中转站;
基于包括两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节点网络的网络拓扑,基于与一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相关联的路由延迟信息,确定承载货物装载的下一个货物中转站。下一该路由延迟信息包括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用于处理货物的吞吐量,直接货物中转站和下一个货物中转站之间的天气信息,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交通信息,和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一辆或多辆运输车辆的可用性等。道路运输网络交叉口作为节点,连接两两交叉口的路段作为边,既保持网络拓扑性质,又保留网络结构特性,即是运输节点网络的网络拓扑。
步骤S104,当目的地地址超过与直接货物中转站的阈值距离时,生成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目的地地址的干线路由,其中干线路由包括目的地和无需精确到街道的路由方向;
当目的地地址超过与直接货物中转站的阈值距离时,该阈值距离包括目的地地址和货物中转站的路径的最小距离,生成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目的地地址的干线路由,其中干线路由包括目的地和无需精确到街道的路由方向。在物流运输行业中,物流行业规模和运单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客户对运单时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干线运输作为物流运输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该节点的预配干线运输任务和返程预配干线运输任务各自所含运单的重量和体积信息进行司机和车辆匹配,得到合适的车辆和司机,再生成正式干线运输任务,并下发给目标司机终端,其实现了对运单的自动化分配,通过结合各节点的预配干线运输任务和返程预配干线运输任务各自所含运单的重量和体积信息进行司机和车辆匹配,从而使得运单的分配更为合理,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消耗和人力成本,避免出现车辆空跑的情况,提升车辆的装载率。
步骤S105,将货物装载分配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车辆。
将货物装载分配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车辆。结合路由延迟信息确定承载货物装载的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实践中可以实现综合物流成本降低8%-12%,用车时间提高至3小时甚至更长,收入提高10%-15%,返程配货率提高60%,极大地促进了货运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当目的地地址超过与直接货物中转站的阈值距离时,生成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目的地地址的干线路由,其中干线路由包括目的地和无需精确到街道的路由方向进一步包括:
步骤S201,根据物流请求确定目的地地址是否在阈值距离内,并且确定下一个货物中转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包括当目的地地址在阈值距离内时选择目的地地址作为下一个货物中转站;
根据物流请求确定目的地地址是否在阈值距离内,并且确定下一个货物中转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包括当目的地地址在阈值距离内时选择目的地地址作为下一个货物中转站。距离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阈值距离、和/或终端当前位置与参考位置之间的距离。阈值距离可为5km、10km、20km、50km、100km、20km或任何其他值。阈值距离可由终端的用户设定或由在线按需求服务确定。阈值距离可随时间、用户、位置等变化。白天驾驶员终端关于参考位置的阈值距离可小于夜间驾驶员终端关于同一参考位置的阈值距离。
步骤S202,当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距离高于阈值距离时,将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货物拖车与至少另一个具有其它货物装载的货物拖车分组;
当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距离高于阈值距离时,将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货物拖车与至少另一个具有其它货物装载的货物拖车分组。将拖车与卡车驾驶室(牵引车)连接或从其断开,增强了过程整体的自动化,并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要,尤其适合在自动驾驶运输环境中使用,例如配送中心或综合仓库,在上述环境中,运输车辆的操作范围和路线受到限制并且运输车辆高密度地进出和环绕设施。
考虑到货物的重量和体积容量以及拖车的重量毛重,拖车或拖车组可以由任何自行式车辆牵引或运输。拖车可用于存储货物和服务。不同尺寸和应用的拖车可用于将货物分成更小的数量运输或存储。物流运输分配系统可以实现网络寻址协议。每个拖车都可以通过设置端到端路线来路由,其中包含最终目的地所需的确切内容量。这通过减少或避免使用配送仓库、存储架、叉车、物料搬运设备、货物转运和劳动力来节省时间和成本。拖车可以根据需要运输和储存货物,因此便于它们用于货物和服务的储存和仓储。
步骤S203,分配运输车辆从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并返回的循环路线。
分配运输车辆从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并返回的循环路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分配运输车辆从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并返回的循环路线包括:
步骤S301,当目的地地址与中转货运站的距离在阈值距离内时,生成从中转货运站到目的地地址的最后一公里路线的指令,其中最后一公里路线包括精确到街道的路由;
当目的地地址与中转货运站的距离在阈值距离内时,生成从中转货运站到目的地地址的最后一公里路线的指令,其中最后一公里路线包括精确到街道的路由。根据街道实际路况生成有向图,可以将街道交叉点看作有向图中的顶点,街道看作路径,当前节点所处街道上的交叉点可看作为源顶点,与目的节点距离最近的道路交叉点作为目的顶点。各相邻街道的权值等于相应街道长度与该街道上节点数量(街道上的节点数量可基于车辆所处街道标识来进行统计获得)之比(若该相邻街道上节点数量为0,则对应权值为无穷大),各非相邻街道(有向图中称为非相邻路径)的权值等于相应街道长度。用Dijkstra算法能够计算出从源顶点到目的顶点所有路由路径中,路径权值之和最小的那条路由路径,从而可以确定出下一跳节点所处的街道(相邻街道),即确定了下一跳街道。由于相邻路径的权值既考虑了街道长度,又考虑了街道上的节点数量,从而能够保证选择的路径车辆密度相对较大,并且传输距离也相对较短。因此可降低由于缺少中间转发车辆造成链路中断概率,同时也能尽量降低传输时延,提高了传输效率。Dijkstra算法,是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EdsgerWybe Dijkstra在1956年发现的算法,戴克斯特拉算法使用类似广度优先搜索的方法解决赋权图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步骤302,根据车辆速度和驾驶员工作时间的长度计算循环路线的最大路线长度。
根据车辆速度和驾驶员工作时间的长度计算循环路线的最大路线长度。由于相邻路径的权值既考虑了街道长度,又考虑了街道上的节点数量,从而能够保证选择的路径车辆密度相对较大,并且传输距离也相对较短。因此可降低由于缺少中间转发车辆造成链路中断概率,同时也能尽量降低传输时延,提高了传输效率。Dijkstra算法,是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Edsger Wybe Dijkstra在1956年发现的算法,戴克斯特拉算法使用类似广度优先搜索的方法解决赋权图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路由延迟信息包括: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用于处理货物的吞吐量,直接货物中转站和下一个货物中转站之间的天气信息,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交通信息,和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一辆或多辆运输车辆的可用性。
路由延迟信息包括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用于处理货物的吞吐量,直接货物中转站和下一个货物中转站之间的天气信息,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交通信息,和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一辆或多辆运输车辆的可用性。路由规划作为物流企业管理的核心支撑,决定了物流企业的网络组织形式、服务质量和成本结构。受效益背反现象影响,成本、时效、服务之间的平衡点需要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对其进行必要的统筹安排,而这种规划即是路由规划。路由设计就是在既定的运输网络中,寻求一个最优的连接路径,使得出行顺序的组合达到最优,简单的说就是根据线路上货量的变化做路由的调整。合理的运输路由设计,可以使企业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运输过程费用少,中转少,速度快。
线路规划指新线路的开发,对于全网的物流公司来说,由于没有充足的货量支撑,不可能将所有大小枢纽进行连接,从而达到点点直达。对于时效要求较高的地区一般会采用直发线路,时效要求不高的则选择中转运输,而每一条新线路的选择,都是对成本与时效的冲击,如何开线,如何养线都是线路规划的重中之重。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流请求还包括:货物来源、货物重量、是否需要冷藏、派送优先级、危险品警告、托运人联系方式、收件人联系方式、货物装卸要求、或运输服务选项;阈值距离包括目的地地址和货物中转站的路径的最小距离。
物流请求除交付货物装载的目的地地址之外,还包括货物来源、货物重量、是否需要冷藏、派送优先级、危险品警告、托运人联系方式、收件人联系方式、货物装卸要求、或运输服务选项;阈值距离包括目的地地址和货物中转站的路径的最小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货物装载分配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车辆之后还包括:
步骤S401,货物中转站从服务器中获取运输车辆的货物信息;
货物中转站从服务器中获取运输车辆的货物信息,服务器根据在途货物的所在站点信息和目标站点信息,确定在途货物中的待配载货物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当所在站点信息和目标站点信息不同时,说明在途货物未到达目标站点,服务器再对未到达目标站点的在途货物进行配载识别,也就是服务器通过判断未到达目标站点的在途货物的所在站点信息是否为空值,确定未到达目标站点的在途货物是否已配载,若未到达目标站点的在途货物的所在站点信息为空值,说明在途货物不在任何站点中,为已配载的在途货物,若未到达目标站点的在途货物的所在站点信息不为空值,说明在途货物在某一途经站点中等待配载,为未配载的在途货物,也就是待配载货物,服务器最后货物待配载货物的待配载货物信息,用于指示待配载货物的配载信息。本实施例能快速获取在途货物中的待配载货物信息,提高货物的配载效率。
步骤S402,根据运输车辆的GPS定位以及GIS地图上的路况,判断运输车辆到达货物中转站的时间范围;
根据运输车辆的GPS定位以及GIS地图上的路况,判断运输车辆到达货物中转站的时间范围。判断接收的当前的定位信息的时间是否在当前的定位信息所对应的预定时间范围内。
步骤S403,读取到运输车辆距离货物中转站小于设定距离时,发出提示警报。
读取到运输车辆距离货物中转站小于设定距离时,发出提示警报。物流运输分配系统可以通过提供者客户端设备向提供者提供数字罗盘,该数字罗盘相对于运输车辆的定向而沿着从运输车辆(例如,提供者客户端设备)到请求者客户端设备的方向指向。同样,物流运输分配系统也可以应用关于运输车辆和提供者客户端设备的阈值角度和/或阈值距离。例如,在检测到运输车辆被定向在运输车辆的阈值距离之内时,还可以通过提供者客户端设备(和/或请求者客户端设备)提供诸如视觉警报、音频警报和/或触觉警报之类的指示符。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物流请求,物流请求包括交付货物装载的目的地地址之前还包括:
步骤S501,运输车辆在装载货物时,将装载的货物信息录入到服务器中。
运输车辆在装载货物时,将装载的货物信息录入到服务器中。获取货物信息以及货物在运送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将其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处理,得到服务器根据货物信息和运货信息返回的运单号,创建运货任务并与运单号相关联,在确认货物抵达运货任务的目的地,结束运货任务,通过上述过程可以明确掌握货物的物流运输状态,便捷地管控货物物流信息,而且利用数据化的处理方式,大大减少人为处理的工作,可以降低物流信息维护成本,提高物流信息应用的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物流运输分配装置,该物流运输分配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物流请求,所述物流请求包括交付货物装载的目的地地址;
识别模块602,识别与所述物流请求相关的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运中转站;
确定模块603,用于基于包括两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节点网络的网络拓扑,基于与一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相关联的路由延迟信息,确定承载货物装载的下一个货物中转站;
生成模块604,用于当目的地地址超过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的阈值距离时,生成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到目的地地址的干线路由,其中干线路由包括目的地和无需精确到街道的路由方向;
分配模块605,用于将货物装载分配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车辆。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5所示,该物流运输分配计算机设备7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71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720,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733或数据732的存储介质7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720和存储介质7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7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物流运输分配计算机设备70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710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730通信,在物流运输分配计算机设备700上执行存储介质7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物流运输分配计算机设备7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740,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77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770,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731,例如WindowsServe,Mac OS X,Unix,Linux,FreeBSD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示出的物流运输分配计算机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物流运输分配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该物流运输分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物流请求,所述物流请求包括交付货物装载的目的地地址;识别与所述物流请求相关的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运中转站;基于包括两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节点网络的网络拓扑,基于与一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相关联的路由延迟信息,确定承载货物装载的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当目的地地址超过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的阈值距离时,生成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到目的地地址的干线路由,其中干线路由包括目的地和无需精确到街道的路由方向;将货物装载分配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车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目的地地址超过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的阈值距离时,生成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到目的地地址的干线路由,其中干线路由包括目的地和无需精确到街道的路由方向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物流请求确定所述目的地地址是否在阈值距离内,并且确定下一个货物中转站,所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包括当目的地地址在阈值距离内时选择目的地地址作为下一个货物中转站;
当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距离高于阈值距离时,将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货物拖车与至少另一个具有其它货物装载的货物拖车分组;
分配运输车辆从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并返回的循环路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配运输车辆从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并返回的循环路线包括:
当目的地地址与中转货运站的距离在阈值距离内时,生成从中转货运站到目的地地址的最后一公里路线的指令,其中最后一公里路线包括精确到街道的路由;
根据车辆速度和驾驶员工作时间的长度计算循环路线的最大路线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路由延迟信息包括: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用于处理货物的吞吐量,直接货物中转站和下一个货物中转站之间的天气信息,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交通信息,和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一辆或多辆运输车辆的可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流请求还包括:货物来源、货物重量、是否需要冷藏、派送优先级、危险品警告、托运人联系方式、收件人联系方式、货物装卸要求、或运输服务选项;所述阈值距离包括目的地地址和货物中转站的路径的最小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货物装载分配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车辆之后还包括:
货物中转站从服务器中获取运输车辆的货物信息;
根据运输车辆的GPS定位以及GIS地图上的路况,判断运输车辆到达货物中转站的时间范围;
读取到运输车辆距离货物中转站小于设定距离时,发出提示警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物流请求,所述物流请求包括交付货物装载的目的地地址之前还包括:
运输车辆在装载货物时,将装载的货物信息录入到服务器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获取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物流请求,所述物流请求包括交付货物装载的目的地地址;识别与所述物流请求相关的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运中转站;基于包括两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节点网络的网络拓扑,基于与一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相关联的路由延迟信息,确定承载货物装载的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当目的地地址超过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的阈值距离时,生成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到目的地地址的干线路由,其中干线路由包括目的地和无需精确到街道的路由方向;将货物装载分配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车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目的地地址超过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的阈值距离时,生成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到目的地地址的干线路由,其中干线路由包括目的地和无需精确到街道的路由方向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物流请求确定所述目的地地址是否在阈值距离内,并且确定下一个货物中转站,所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包括当目的地地址在阈值距离内时选择目的地地址作为下一个货物中转站;
当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距离高于阈值距离时,将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货物拖车与至少另一个具有其它货物装载的货物拖车分组;
分配运输车辆从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并返回的循环路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配运输车辆从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并返回的循环路线包括:
当目的地地址与中转货运站的距离在阈值距离内时,生成从中转货运站到目的地地址的最后一公里路线的指令,其中最后一公里路线包括精确到街道的路由;
根据车辆速度和驾驶员工作时间的长度计算循环路线的最大路线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路由延迟信息包括: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用于处理货物的吞吐量,直接货物中转站和下一个货物中转站之间的天气信息,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交通信息,和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一辆或多辆运输车辆的可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流请求还包括:货物来源、货物重量、是否需要冷藏、派送优先级、危险品警告、托运人联系方式、收件人联系方式、货物装卸要求、或运输服务选项;所述阈值距离包括目的地地址和货物中转站的路径的最小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货物装载分配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车辆之后还包括:
货物中转站从服务器中获取运输车辆的货物信息;
根据运输车辆的GPS定位以及GIS地图上的路况,判断运输车辆到达货物中转站的时间范围;
读取到运输车辆距离货物中转站小于设定距离时,发出提示警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物流请求,所述物流请求包括交付货物装载的目的地地址之前还包括:
运输车辆在装载货物时,将装载的货物信息录入到服务器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一些示例性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物流运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物流请求,所述物流请求包括交付货物装载的目的地地址;
识别与所述物流请求相关的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运中转站;
基于包括两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节点网络的网络拓扑,基于与一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相关联的路由延迟信息,确定承载货物装载的下一个货物中转站;
当目的地地址超过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的阈值距离时,生成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到目的地地址的干线路由,其中干线路由包括目的地和无需精确到街道的路由方向;
将货物装载分配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车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运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目的地地址超过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的阈值距离时,生成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到目的地地址的干线路由,其中干线路由包括目的地和无需精确到街道的路由方向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物流请求确定所述目的地地址是否在阈值距离内,并且确定下一个货物中转站,所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包括当目的地地址在阈值距离内时选择目的地地址作为下一个货物中转站;
当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距离高于阈值距离时,将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货物拖车与至少另一个具有其它货物装载的货物拖车分组;
分配运输车辆从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并返回的循环路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运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运输车辆从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并返回的循环路线包括:
当目的地地址与中转货运站的距离在阈值距离内时,生成从中转货运站到目的地地址的最后一公里路线的指令,其中最后一公里路线包括精确到街道的路由;
根据车辆速度和驾驶员工作时间的长度计算循环路线的最大路线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运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延迟信息包括: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用于处理货物的吞吐量,直接货物中转站和下一个货物中转站之间的天气信息,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交通信息,和从直接货物中转站到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一辆或多辆运输车辆的可用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运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请求还包括:货物来源、货物重量、是否需要冷藏、派送优先级、危险品警告、托运人联系方式、收件人联系方式、货物装卸要求、或运输服务选项;所述阈值距离包括目的地地址和货物中转站的路径的最小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运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货物装载分配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车辆之后还包括:
货物中转站从服务器中获取运输车辆的货物信息;
根据运输车辆的GPS定位以及GIS地图上的路况,判断运输车辆到达货物中转站的时间范围;
读取到运输车辆距离货物中转站小于设定距离时,发出提示警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运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物流请求,所述物流请求包括交付货物装载的目的地地址之前还包括:
运输车辆在装载货物时,将装载的货物信息录入到服务器中。
8.一种物流运输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运输分配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货物装载相关联的物流请求,所述物流请求包括交付货物装载的目的地地址;
识别模块,识别与所述物流请求相关的最靠近货物装载的直接货运中转站;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包括两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节点网络的网络拓扑,基于与一个或多个货物中转站相关联的路由延迟信息,确定承载货物装载的下一个货物中转站;
生成模块,用于当目的地地址超过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的阈值距离时,生成从所述直接货物中转站到目的地地址的干线路由,其中干线路由包括目的地和无需精确到街道的路由方向;
分配模块,用于将货物装载分配给下一个货物中转站的运输车辆。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物流运输分配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物流运输分配方法的步骤。
CN202111600094.2A 2021-12-24 2021-12-24 物流运输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3586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0094.2A CN114358677A (zh) 2021-12-24 2021-12-24 物流运输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0094.2A CN114358677A (zh) 2021-12-24 2021-12-24 物流运输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8677A true CN114358677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01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0094.2A Pending CN114358677A (zh) 2021-12-24 2021-12-24 物流运输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5867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5501A (zh) * 2022-09-20 2022-10-25 江苏天一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散装货物装载车行驶轨迹规划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5660541A (zh) * 2022-08-12 2023-01-31 广州南湾联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运力智能匹配系统及匹配方法
CN116090689A (zh) * 2023-04-12 2023-05-09 江西约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中转接驳的货运资源优化方法及优化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60541A (zh) * 2022-08-12 2023-01-31 广州南湾联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运力智能匹配系统及匹配方法
CN115235501A (zh) * 2022-09-20 2022-10-25 江苏天一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散装货物装载车行驶轨迹规划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5235501B (zh) * 2022-09-20 2022-12-09 江苏天一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散装货物装载车行驶轨迹规划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6090689A (zh) * 2023-04-12 2023-05-09 江西约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中转接驳的货运资源优化方法及优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58677A (zh) 物流运输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156898B (zh) 一种基于MoCD算法的商品配送路径规划方法
CN111815076B (zh) 一种物流配送路径的优化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263983B (zh) 一种车辆与无人机物流配送的双层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9978444A (zh) 仓储调度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3962639B (zh) 一种基于全域地图的配送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
KR102095735B1 (ko) 화물차를 이용한 권역기반 물류 시스템 및 분배 방법
CN110222890B (zh) 一种车辆与无人机物流配送的双层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3177752B (zh) 一种路线规划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1861009A (zh) 一种智能路由规划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2001557B (zh) 基于tms系统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4662929A (zh) 物流配载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92904A (zh) 物流管理系统的运输路径优化方法
CN110717711A (zh) 物流配送方法和系统
WO2020090307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8230816A (ja) 調達物流スケジュール作成システム
US20200327633A1 (en) Delivery vehicle management system
JP2023006316A (ja) マッチングシステム
CN116822773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货运路径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4493386A (zh) 一种物流配送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JP7085171B1 (ja) 最適経路決定装置及び最適経路決定プログラム
CN111174803A (zh) 物流拼单路线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17313979B (zh) 一种配送路线的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14693201A (zh) 物流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93056B (zh) 货物运输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