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7769B - 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57769B CN114357769B CN202210004528.0A CN202210004528A CN114357769B CN 114357769 B CN114357769 B CN 114357769B CN 202210004528 A CN202210004528 A CN 202210004528A CN 114357769 B CN114357769 B CN 1143577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ior covering
- insulation
- base material
- target
- sound absorp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9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8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329 compou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0—Noise analysis or noise optimis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任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根据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获取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目标车型驾驶室的吸隔声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工程机械的应用在各行各业中非常广泛。人们对工程机械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作业效率和可靠性等指标,对工程机械的舒适性和振动噪声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驾驶室隔声问题受到了普遍重视。在卡车驾驶室设计开发中,驾驶室隔声性能目标一般通过对比行业标杆来确定,但对于性能目标的分解却较为困难,通常基于原型车状态,对各部件进行吸隔声性能优化,以期达到良好的性能,而性能目标的达成情况一般要到产品定型后才得以验证,此时,产品已经很难更改,因未能在设计阶段进行合理的性能预测导致目标达成风险较高,也无法实现隔声性能与其它性能指标间的平衡。
目前的驾驶室内饰覆盖件制造过程中,无法保证驾驶室具备较强的吸隔声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汽车驾驶室内吸隔声性能的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任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
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根据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获取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
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包括:
获取目标车型的产品类型信息;
根据目标车型的产品类型信息和预设吸隔声性能指标确定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
获取目标车型对应的功能样车驾驶室结构;
根据功能样车驾驶室结构获取功能样车驾驶室内的声场分布,作为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包括:
根据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类型获取对应的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包括:
获取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包括吸声目标性能曲线和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包括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内饰覆盖件第一基材,包括:
将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吸声性能比对结果;
将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隔声性能比对结果;
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包括:
当吸声性能比对结果和隔声性能比对结果均达到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当比对结果未达到预设条件时,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另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再执行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三维模型之前,还包括:
判断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是否满足预设参数指标;
若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满足预设参数指标,则执行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三维模型的步骤;
若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未满足预设参数指标,则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另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再返回执行判断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是否满足预设参数指标的步骤。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内饰覆盖件选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基材选取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任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声学仿真模块,用于根据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获取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
性能分析模块,用于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选材确定模块,用于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任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
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根据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获取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
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任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
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根据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获取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
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任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
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根据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获取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
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上述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任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根据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获取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采用目标基材制造目标车型的驾驶室内饰覆盖件,能够使内饰覆盖件的吸隔声实际性能趋近于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从而提升目标车型驾驶室内的吸隔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地毯基材吸声曲线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地毯基材隔声曲线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地毯内饰覆盖件概念简化仿真模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吸声量计算方法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隔声量计算方法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吸声量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隔声量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内饰覆盖件选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进行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还可以应用于包括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并通过终端和服务器的交互实现。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其中,目标车型是指需要进行驾驶室内饰覆盖件选材的汽车型号;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是指目标车型的驾驶室内饰覆盖件在不同噪声频率下需要达到的吸隔声性能指标,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通常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吸声目标性能曲线和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吸声目标性能曲线用于表征在不同噪声频率下目标车辆的驾驶室内饰覆盖件需要达到的吸声量,隔声目标性能曲线用于表征在不同噪声频率下目标车辆的驾驶室内饰覆盖件需要达到的隔声量。
具体的,确定待制造的内饰覆盖件对应的目标车型,然后根据目标车型的结构特点和市场定位等信息,确定目标车型的吸声目标性能曲线和隔声目标性能曲线;根据目标车型的功能样车确定驾驶室内声场分布。
步骤104,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任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
其中,基材数据库是指包含多种可以用于制造内饰覆盖件的基材的数据库,基材数据库中还包含有每种基材的编号信息和结构参数信息。
具体的,参考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和基材数据库中每种基材的结构参数,选出符合需求的所有基材编号,然后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候选基材。
步骤106,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其中,内饰覆盖件结构用于表征内饰覆盖件的架构、形状、大小、厚度等信息,内饰覆盖件结构通常取决于内饰覆盖件类型,驾驶室内饰覆盖件类型通常分为内饰护板和地毯,内饰护板结构和地毯结构有着明显区别。
具体的,确定目标车型的驾驶室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如果内饰覆盖件是内饰护板,则确定内饰护板结构,如果内饰覆盖件是地毯,则确定地毯结构,然后采用内饰覆盖件结构的信息和候选基材的信息构建一个三维模型,该三维模型就是候选基材组分的内饰覆盖件的仿真模型。
步骤108,根据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获取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
其中,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是指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在声学仿真过程中不同噪声频率下的吸隔声量,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通常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吸声仿真性能曲线用于表征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在声学仿真过程中不同噪声频率下的吸声量,隔声仿真性能曲线用于表征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在声学仿真过程中不同噪声频率下的的隔声量。
具体的,对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得到不同噪声频率下的吸声量和隔声量,从而得到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隔声仿真性能曲线。
步骤110,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具体的,将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在不同噪声频率下的吸声量差值,以及将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在不同噪声频率下的隔声量差值,将不同噪声频率下的吸声量差值和隔声量差值作为比对结果。
步骤112,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具体的,当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非常接近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时,即吸声仿真性能曲线趋近于吸声目标性能曲线,同时隔声仿真性能曲线趋近于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具体表现为在不同噪声频率下的吸声量差值和隔声量差值均小于一个阈值,此时认为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确定当前选择的候选基材为目标基材,后续可以采用该目标基材制造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
上述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中,通过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任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根据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获取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采用目标基材制造目标车型的驾驶室内饰覆盖件,能够使内饰覆盖件的吸隔声实际性能趋近于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从而提升目标车型驾驶室内的吸隔声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包括:获取目标车型的产品类型信息;根据目标车型的产品类型信息和预设吸隔声性能指标确定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获取目标车型对应的功能样车驾驶室结构;根据功能样车驾驶室结构获取功能样车驾驶室内的声场分布,作为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其中,产品类型信息是指目标车型的汽车型号、市场定位、车辆用途等信息,市场定位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成本价格信息,市场定位分为低端配置、中端配置、高端配置等,车辆用途分为客车、货车、工程车等;预设吸隔声性能指标是指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对目标车型预先制定的一个吸隔声性能标杆,可以理解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吸隔声性能的最低标准。
具体的,根据目标车型的汽车型号、市场定位、车辆用途等信息,结合吸隔声性能标杆,确定该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在不同噪声频率下的目标吸声量和目标隔声量,从而确定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采用目标车型的功能样车驾驶室进行声场分析,得到声场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包括:根据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类型获取对应的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声场分布;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包括:获取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具体的,内饰覆盖件类型分为内饰护板和地毯,不同的内饰覆盖件类型的预设吸隔声性能指标和声场分布不同。以地毯为例,根据地毯对应的预设吸隔声性能指标确定地毯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然后参考功能样车驾驶室的声场分析,选择地毯位置(也就是驾驶室底板位置)的声场分布,作为地毯声场分布。
进一步的,根据地毯声场分布选择地毯候选基材,确定地毯结构,然后根据地毯候选基材和地毯结构构建地毯的三维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包括吸声目标性能曲线和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包括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内饰覆盖件第一基材,包括:将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吸声性能比对结果;将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隔声性能比对结果;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包括:当吸声性能比对结果和隔声性能比对结果均达到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具体的,将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不同噪声频率下的吸声量差值,作为吸声性能比对结果;将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不同噪声频率下的隔声量差值,作为隔声性能比对结果;若在不同噪声频率下的吸声量差值和隔声量差值均小于一个阈值,则认为吸声性能比对结果和隔声性能比对结果均达到预设条件,确定当前选择的候选基材为目标基材,后续可以采用该目标基材制造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当比对结果未达到预设条件时,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另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再执行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的步骤。
具体的,当存在不同噪声频率下的吸声量差值较大或者不同噪声频率下的隔声量差值较大时,认为比对结果未达到预设条件,此时重新从基材数据库中选择另一个基材作为新候选基材,根据新候选基材重新构建三维模型,进行后续声学仿真步骤。其中,新候选基材满足目标车型的声场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三维模型之前,还包括:判断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是否满足预设参数指标;若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满足预设参数指标,则执行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三维模型的步骤;若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未满足预设参数指标,则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另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再返回执行判断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是否满足预设参数指标的步骤。
其中,预设参数指标是指除吸隔声性能指标以外,内饰覆盖件选材时需要满足的其他指标,其他指标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制造要求进行设定,例如机械性能、保温隔热性、重量、成本等。
具体的,在构建三维模型之前,要先判断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是否满足其他指标;若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满足全部其他指标,则确定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三维模型;若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未满足全部其他指标,则重新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另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新候选基材,再判断内饰覆盖件的新候选基材是否满足全部其他指标。其中,新候选基材满足目标车型的声场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方法包括:根据目标车型确定不同噪声频率下的内饰护板的目标吸声量和目标隔声量、地毯的目标吸声量和目标隔声量。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内饰护板结构和地毯结构,并确定内饰护板结构对应的内饰护板噪声分布和地毯结构对应的地毯噪声分布。根据内饰护板噪声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内饰护板基材,根据地毯噪声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地毯基材。根据内饰护板结构和内饰护板基材构建内饰护板三维模型,根据地毯结构和地毯基材构建地毯三维模型。对内饰护板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获取不同噪声频率下的内饰护板的仿真吸声量和仿真隔声量,对地毯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获取不同噪声频率下的地毯的仿真吸声量和仿真隔声量。将内饰护板的实际吸声量和仿真吸声量进行比对,内饰护板的实际隔声量和仿真隔声量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均满足预设条件,则确定内饰护板基材。将地毯的实际吸声量和仿真吸声量进行比对,地毯的实际隔声量和仿真隔声量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均满足预设条件,则确定地毯基材。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以一种卡车驾驶室地毯选材为例,方法包括:
根据产品定位输入和吸隔声性能标杆对标结果,以及卡车车型的功能样车驾驶室内声场分布,确定整备驾驶室的吸隔声性能目标,针对驾驶室内声场分布对驾驶室各部位的吸隔声性能需求,在内饰覆盖件基材数据库中进行初步选型,有些内饰覆盖件基材适合内饰护板,而有些内饰覆盖件基材适合地毯。
参照表S1所示,从基材数据库中初步选出的内饰护板基材,由麻纤维和PU通过热复合而成,根据基材结构参数进行配对分组,分组参数有2个主参数(基材面密度、基材厚度)和3个辅参数(麻纤维面密度、麻纤维厚度、PU层厚度),其中基材面密度6种(1220g/m2、1270g/m2、1360g/m2、1530g/m2、1610g/m2、1780g/m2),基材厚度4种(6.5mm、7.5mm、8.5mm、9.5mm),麻纤维面密度5种(400g/m2、425g/m2、450g/m2、500g/m2、550g/m2)、麻纤维厚度4种(1.25mm、1.5mm、1.75mm、2mm)、PU层厚度7种(3.5mm、4mm、4.5mm、5mm、5.5mm、6mm、7mm)。各参数配对共组成16组方案,分别代表基材整体蓬松薄、蓬松厚、密实薄、密实厚等结构,并且,在基材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又包含麻纤维和PU层的多种不同材料状态。以上各种配对方案,均能在卡车内饰护板中应用,但表现出来的表面刚度、隔热保温性能则有差异,基材成本也各不相同。
表S1
参照表S2所示,利用阻抗管法测得的16组麻纤维-PU复合内饰护板基材的吸声系数数据,每组配对方案吸声系数对应的频率范围为50Hz~6300Hz,这个频率范围覆盖卡车动力总成、胎噪、风噪等主要噪声频率。各组内饰护板的吸声系数对频率变化的趋势一致,在50Hz~500Hz的低频段,吸声系数小于0.1,在500Hz以上吸声系数有显著提升,在3000Hz~5000Hz,出现峰值。越蓬松越厚的结构,吸声性能越优异。
表S2
参照表S3所示,利用阻抗管法测试得到的16组麻纤维-PU复合内饰护板基材的隔声量数据,每组配对方案隔声量对应的频率范围为50Hz~6300Hz。各组内饰护板基材的隔声量变化趋势一致,在500~1000Hz之间出现谷值,低频区域隔声量集中在20~45Hz之间,高频区域隔声量集中在15~40Hz之间。
表S3
参照表S4所示,所述复合地毯基材,由重层和发泡层构成,所述重层的材质有两种:PVC、PVC/PET,属于地毯外露的表层,起承载和表面成型的作用。所述发泡层材质为PUR,均厚为12mm,属于地毯内衬的缓冲层,起缓冲减振作用。根据地毯各层参数进行分组,分组参数有1个主参数(总面密度),3个辅参数(重层面密度、重层厚度、发泡层厚度),各参数配对共组成6组方案,分别代表不同材质、蓬松度、厚度的差异性。以上各组方案,均满足在卡车地毯技术要求,但表现出的表面成型性、踩踏舒适度有差异。
表S4
样品编号 | 总面密度(kg/m2) | 重层面密度(kg/m2) | 重层厚度(mm) | 发泡层厚度(mm) |
1 | 3.54 | 2.9 | 2(PVC)+1(PET) | 12 |
2 | 4.75 | 3.6 | 2(PVC)+1(PET) | 12 |
3 | 5.82 | 4.9 | 3(PVC) | 12 |
4 | 3.46 | 2.8 | 2(PVC)+1(PET) | 12 |
5 | 5.33 | 4.4 | 3(PVC) | 12 |
6 | 3.00 | 2.0 | 2(PVC)+1(PET) | 12 |
参照表S5所示,利用驻波管法测试得到6组复合地毯基材的吸声系数数据,每组配对方案吸声系数对应的频率范围为200Hz~6300Hz。如图2所示,各组地毯的吸声系数变化趋势一致,500Hz以下低频范围,吸声系数小于0.4,500Hz以上吸声系数逐渐升高,在1000Hz~3000Hz出现峰值,其中1#和6#整体吸声系数较好,在相同厚度的情况下,密度较小,材料蓬松度好,孔隙率大,吸声性能表现优异。
表S5
频率 | 1# | 2# | 3# | 4# | 5# | 6# |
200 | 0.05 | 0.11 | 0.05 | 0.05 | 0.06 | 0.09 |
250 | 0.07 | 0.14 | 0.07 | 0.06 | 0.08 | 0.13 |
315 | 0.08 | 0.17 | 0.07 | 0.07 | 0.09 | 0.18 |
400 | 0.11 | 0.23 | 0.09 | 0.08 | 0.13 | 0.24 |
500 | 0.14 | 0.34 | 0.11 | 0.09 | 0.18 | 0.31 |
630 | 0.22 | 0.51 | 0.14 | 0.11 | 0.25 | 0.39 |
800 | 0.34 | 0.49 | 0.19 | 0.13 | 0.24 | 0.49 |
1000 | 0.52 | 0.60 | 0.25 | 0.16 | 0.28 | 0.67 |
1250 | 0.58 | 0.77 | 0.32 | 0.20 | 0.37 | 0.85 |
1600 | 0.75 | 0.91 | 0.46 | 0.26 | 0.65 | 0.93 |
2000 | 0.84 | 0.80 | 0.56 | 0.56 | 0.67 | 0.93 |
2500 | 0.97 | 0.66 | 0.37 | 0.26 | 0.51 | 0.91 |
3150 | 0.99 | 0.54 | 0.30 | 0.17 | 0.39 | 0.80 |
4000 | 0.88 | 0.52 | 0.27 | 0.17 | 0.30 | 0.73 |
5000 | 0.75 | 0.43 | 0.28 | 0.17 | 0.28 | 0.82 |
6300 | 0.58 | 0.37 | 0.33 | 0.16 | 0.29 | 0.86 |
参照表S6和图3所示,各组地毯的隔声量变化趋势一致,隔声量随频率接近线性分布,低频隔声量小,高频隔声量大,且隔声量随地毯面密度增加而增加。
表S6
频率 | 1# | 2# | 3# | 4# | 5# | 6# |
50 | 3.6 | 5.6 | 7.0 | 3.4 | 6.4 | 2.4 |
63 | 5.0 | 7.0 | 8.4 | 4.8 | 7.8 | 3.8 |
80 | 6.4 | 8.5 | 9.9 | 6.3 | 9.3 | 5.3 |
100 | 7.8 | 9.8 | 11.2 | 7.6 | 10.6 | 6.6 |
125 | 9.1 | 11.2 | 12.6 | 9.0 | 12.0 | 8.0 |
160 | 10.6 | 12.7 | 14.1 | 10.5 | 13.5 | 9.5 |
200 | 12.0 | 14.0 | 15.5 | 11.8 | 14.8 | 10.9 |
250 | 13.4 | 15.4 | 16.8 | 13.2 | 16.2 | 12.2 |
315 | 14.8 | 16.8 | 18.2 | 14.6 | 17.6 | 13.6 |
400 | 16.2 | 18.3 | 19.7 | 16.1 | 19.1 | 15.1 |
500 | 17.6 | 19.6 | 21.0 | 17.4 | 20.4 | 16.4 |
630 | 19.0 | 21.0 | 22.4 | 18.8 | 21.8 | 17.8 |
800 | 20.4 | 22.5 | 23.9 | 20.3 | 23.3 | 19.3 |
1000 | 21.8 | 23.8 | 25.2 | 21.6 | 24.6 | 20.6 |
1250 | 23.1 | 25.2 | 26.6 | 23.0 | 26.0 | 22.0 |
1600 | 24.6 | 26.7 | 28.1 | 24.5 | 27.5 | 23.5 |
2000 | 26.0 | 28.0 | 29.5 | 25.8 | 28.8 | 24.9 |
2500 | 27.4 | 29.4 | 30.8 | 27.2 | 30.2 | 26.2 |
3150 | 28.8 | 30.8 | 32.2 | 28.6 | 31.6 | 27.6 |
4000 | 30.2 | 32.3 | 33.7 | 30.1 | 33.1 | 29.1 |
5000 | 31.6 | 33.6 | 35.0 | 31.4 | 34.4 | 30.4 |
6300 | 33.0 | 35.0 | 36.4 | 32.8 | 35.8 | 31.8 |
根据驾驶室内地毯附近噪声在各频率范围的声压级分布从表S5、表S6和图3中选择与噪声各频率范围相对应有明显吸声或隔声能力的地毯基材组分系列。
通过其它方法判断其是否满足产品所需具备的其它相关指标(如机械性能、保温隔热性、重量、成本等),所选地毯基材在满足其他指标后,基于2#地毯的材料参数、结构参数和简化的几何模型,构建如图4所示的地毯内饰覆盖件概念简化仿真模型,参照图5的吸声量计算方法计算地毯内饰覆盖件的吸声量,参照图6的隔声量计算方法计算地毯内饰覆盖件的隔声量。
如图5所示,为地毯的吸声量仿真计算模型,采用声学仿真计算方法,分别建立有复合地毯和无复合地毯的驾驶室声腔模型,将驾驶室内的空气域建成有限元模型,激励为点声源,计算得到两个模型中接收点处声压级曲线,对比判断复合地毯的吸声效果。如7所示,为接收点三分之一倍频程的声压级对比曲线,可见地毯在中高频(~500Hz以上)的降噪效果明显,其中,485Hz、1095Hz、1210Hz降噪效果尤为突出,降噪量最高可达30Hz。与基材的吸声系数曲线趋势接近。
如图6所示,为地毯的隔声量仿真计算模型,采用声学仿真计算方法,建立复合地毯的隔声模型,复合地毯两侧为声源区域和传播区域,分别建立有限流体空气域,声源侧的计算边界采用无限元面的无反射边界,计算载荷为自由扩散声场。如图8所示,通过统计复合地毯两侧的声功率,得到隔声量TL随频率变化曲线。从隔声量变化曲线可见,复合地毯隔声量随频率变化的曲线趋于线性分布,与地毯基材的隔声量接近一致。
将仿真计算得到的如图7所示的吸声量、如图8所示的隔声量和卡车驾驶室内饰覆盖件的吸隔声性能目标对比,若达成目标,确定当前选择的地毯内饰覆盖件的基材,若未达成目标,重新进行基材选型和仿真计算,直到目标达成。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的内饰覆盖件选材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内饰覆盖件选材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内饰覆盖件选材装置900,包括:目标确定模块901、基材选取模块902、模型构建模块903、声学仿真模块904、性能分析模块905和选材确定模块906,其中:
目标确定模块901,用于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基材选取模块902,用于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任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
模型构建模块903,用于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声学仿真模块904,用于根据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获取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
性能分析模块905,用于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选材确定模块906,用于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确定模块901还用于获取目标车型的产品类型信息;根据目标车型的产品类型信息和预设吸隔声性能指标确定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获取目标车型对应的功能样车驾驶室结构;根据功能样车驾驶室结构获取功能样车驾驶室内的声场分布,作为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确定模块901还用于根据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类型获取对应的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声场分布;模型构建模块903还用于获取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包括吸声目标性能曲线和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包括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隔声仿真性能曲线;性能分析模块905还用于将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吸声性能比对结果;将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隔声性能比对结果;选材确定模块906还用于当吸声性能比对结果和隔声性能比对结果均达到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材选取模块902还用于当比对结果未达到预设条件时,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另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再执行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材选取模块902还用于判断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是否满足预设参数指标;若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满足预设参数指标,则执行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三维模型的步骤;若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未满足预设参数指标,则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另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再返回执行判断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是否满足预设参数指标的步骤。
上述内饰覆盖件选材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任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
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根据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获取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
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车型的产品类型信息;
根据目标车型的产品类型信息和预设吸隔声性能指标确定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
获取目标车型对应的功能样车驾驶室结构;
根据功能样车驾驶室结构获取功能样车驾驶室内的声场分布,作为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类型获取对应的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包括:
获取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包括吸声目标性能曲线和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包括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内饰覆盖件第一基材,包括:
将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吸声性能比对结果;
将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隔声性能比对结果;
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包括:
当吸声性能比对结果和隔声性能比对结果均达到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比对结果未达到预设条件时,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另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再执行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是否满足预设参数指标;
若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满足预设参数指标,则执行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三维模型的步骤;
若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未满足预设参数指标,则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另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再返回执行判断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是否满足预设参数指标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任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
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根据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获取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
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车型的产品类型信息;
根据目标车型的产品类型信息和预设吸隔声性能指标确定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
获取目标车型对应的功能样车驾驶室结构;
根据功能样车驾驶室结构获取功能样车驾驶室内的声场分布,作为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类型获取对应的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包括:
获取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包括吸声目标性能曲线和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包括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内饰覆盖件第一基材,包括:
将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吸声性能比对结果;
将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隔声性能比对结果;
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包括:
当吸声性能比对结果和隔声性能比对结果均达到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比对结果未达到预设条件时,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另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再执行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是否满足预设参数指标;
若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满足预设参数指标,则执行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三维模型的步骤;
若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未满足预设参数指标,则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另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再返回执行判断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是否满足预设参数指标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车型获取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任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
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根据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获取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
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车型的产品类型信息;
根据目标车型的产品类型信息和预设吸隔声性能指标确定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
获取目标车型对应的功能样车驾驶室结构;
根据功能样车驾驶室结构获取功能样车驾驶室内的声场分布,作为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类型获取对应的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包括:
获取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包括吸声目标性能曲线和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包括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将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内饰覆盖件第一基材,包括:
将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吸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吸声性能比对结果;
将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隔声性能比对结果;
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包括:
当吸声性能比对结果和隔声性能比对结果均达到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候选基材为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比对结果未达到预设条件时,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另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再执行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是否满足预设参数指标;
若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满足预设参数指标,则执行获取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三维模型的步骤;
若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未满足预设参数指标,则根据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另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再返回执行判断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是否满足预设参数指标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车型的产品类型信息;根据所述目标车型的产品类型信息和预设吸隔声性能指标确定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获取所述目标车型对应的功能样车驾驶室结构;根据所述功能样车驾驶室结构获取功能样车驾驶室内的声场分布,作为所述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根据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类型获取对应的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所述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根据所述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任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
获取所述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所述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所述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所述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获取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
将所述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所述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当所述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候选基材为所述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包括吸声目标性能曲线和隔声目标性能曲线;所述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包括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隔声仿真性能曲线;所述将所述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所述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包括:
将所述吸声仿真性能曲线和所述吸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吸声性能比对结果;
将所述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所述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隔声性能比对结果;
所述当所述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候选基材为所述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包括:
当所述吸声性能比对结果和隔声性能比对结果均达到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候选基材为所述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比对结果未达到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另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再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所述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所述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所述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所述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所述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所述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三维模型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是否满足预设参数指标;
若所述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满足预设参数指标,则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所述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所述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所述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三维模型的步骤;
若所述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未满足预设参数指标,则根据所述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另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再返回执行所述判断所述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是否满足预设参数指标的步骤。
5.一种内饰覆盖件选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型的产品类型信息;根据所述目标车型的产品类型信息和预设吸隔声性能指标确定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获取所述目标车型对应的功能样车驾驶室结构;根据所述功能样车驾驶室结构获取功能样车驾驶室内的声场分布,作为所述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根据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类型获取对应的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和所述目标车型的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声场分布;
基材选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车型对应的声场分布从基材数据库中获取任一基材作为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内饰覆盖件结构,并根据所述内饰覆盖件的候选基材和所述内饰覆盖件结构构建所述内饰覆盖件类型对应的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
声学仿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内饰覆盖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声学仿真,获取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
性能分析模块,用于将所述吸隔声仿真性能曲线和所述吸隔声目标性能曲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选材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候选基材为所述内饰覆盖件的目标基材。
6.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04528.0A CN114357769B (zh) | 2022-01-04 | 2022-01-04 | 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04528.0A CN114357769B (zh) | 2022-01-04 | 2022-01-04 | 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57769A CN114357769A (zh) | 2022-04-15 |
CN114357769B true CN114357769B (zh) | 2024-06-04 |
Family
ID=81107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04528.0A Active CN114357769B (zh) | 2022-01-04 | 2022-01-04 | 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57769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97385A (zh) * | 2017-12-30 | 2018-06-22 | 华南理工大学 | Pcb可靠性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WO2020186790A1 (zh) * | 2019-03-15 | 2020-09-24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车型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814262A (zh) * | 2020-09-02 | 2020-10-23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内低频声场的仿真分析方法、平台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2022
- 2022-01-04 CN CN202210004528.0A patent/CN1143577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97385A (zh) * | 2017-12-30 | 2018-06-22 | 华南理工大学 | Pcb可靠性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WO2020186790A1 (zh) * | 2019-03-15 | 2020-09-24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车型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814262A (zh) * | 2020-09-02 | 2020-10-23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内低频声场的仿真分析方法、平台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汽车乘员舱多层吸声材料的多目标优化;杨晓涛;谷正气;杨振东;董光平;谢超;;振动与冲击;20130228(04);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57769A (zh) | 2022-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ang et al. | Optimization of an auxetic jounce bumper based on Gaussian process metamodel and series hybrid GA-SQP algorithm | |
CN104504215A (zh) | 基于单位分解“有限元-无网络”单元的汽车车内声场预测方法 | |
Dubois et al. | Statistical estimation of low frequency tyre/road noise from numerical contact forces | |
CN114357769B (zh) | 内饰覆盖件选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 |
CN116484506A (zh) | 车身面板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车身面板及车辆 | |
CN103017893B (zh) | 车内声模态振型预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5760585A (zh) | 一种基于高阶摄动理论的模糊声压快速求解方法 | |
JP2012201337A (ja) |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その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 |
CN112149226B (zh) | 一种基于局部无网格基本解法的车内噪声预测方法 | |
CN112214838B (zh) | 一种基于互易定理的汽车低音单元最优布放方法 | |
Wang et al. | Multi-stag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acoustical properties of polyurethane foams | |
US20230274052A1 (en) | Method to reduce a vehicle pass-by noise | |
Schaefer et al. | A design space exploration framework for automotive sound packages in the mid-frequency range | |
Yadav et al. | A hybrid polynomial dimensional decomposition for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of high-dimensional complex systems | |
Duni et al. | Vehicle dynamic solution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tire/road interaction implemented through implicit/explicit sequential and co-simulation approach | |
Chen et al. | Research on prediction and control method of car exterior noise | |
CN117786837A (zh) | 汽车地板刚度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Iida et al. | Prediction of aeroacoustical interior noise of a car, part-2 structural and acoustical analyses | |
CN112560183A (zh) | 一种汽车阻尼贴片位置优化方法及系统 | |
CN112214837B (zh) | 一种阻抗边界条件下封闭腔体内声压级的快速计算方法 | |
Huang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luxury vehicle acoustic package using SEA full vehicle model | |
CN110516341B (zh) | 一种基于模态应变能的齿轮箱附加阻尼的降噪方法 | |
CN115240626A (zh) | 车辆降噪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Tang et al. | Research on Prediction and Control of Heavy Commercial Vehicle Interior High Frequency Noise Based on SEA | |
Schaefer et al. | An exploration study of automotive sound package performance in the mid-frequency rang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