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6872A - 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56872A
CN114356872A CN202111607797.8A CN202111607797A CN114356872A CN 114356872 A CN114356872 A CN 114356872A CN 202111607797 A CN202111607797 A CN 202111607797A CN 114356872 A CN114356872 A CN 114356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metadata
target
target file
managemen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77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芦志朋
杨召君
唐迪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Opper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Opper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Opper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Opper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077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568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56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68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可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并确定属性变化以后的目标文件;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将目标文件的元数据同步至第二设备的元数据管理模块,其中,目标文件的目标元数据用于第二设备通过用户空间文件模块更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以使得第二设备通过目标文件目录获取目标文件的文件内容。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不需要单独开发应用程序或者跨端通信模块,即可实现跨端共享文件的访问。

Description

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资源共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数据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一般情况下,设备间的数据资源共享是通过相同的应用程序实现,并通过云端设备实现数据资源的同步,但是该种方式存在安全性风险;或者还可以通过在应用程序中投屏以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应用局限性,其他的应用程序无法获取该投屏内容。因此,当前亟需一种文件共享方法,以实现跨端设备的数据资源共享。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不需要单独开发应用程序或者跨端通信模块,即可实现跨端共享文件的访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并确定属性变化以后的目标文件;
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将所述目标文件的元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设备的元数据管理模块,其中,所述目标文件的目标元数据用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用户空间文件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以使得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目标文件目录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文件内容。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元数据,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监控单元和同步单元,其中,
所述监控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并确定属性变化以后的目标文件;
所述同步单元,用于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将所述目标文件的元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设备的元数据管理模块,其中,所述目标文件的目标元数据用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用户空间文件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并通过所述目标文件目录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文件内容。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更新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
所述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元数据,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首先将需要共享到第二设备中共性文件的元数据同步至第二设备中,第二设备可根据该元数据生成该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第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需要访问目标文件时,可将该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发送至第一设备中,第一设备可根据该目标元数据查找或者搜索本地数据库,得到该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目标文件的具体文件内容,从而实现对于目标文件的共享,以及应用程序的成功访问;如此,在文件共享或者同步过程中仅同步元数据,有利于减少在网络传输中所需带宽,有利于实现文件快速同步。进一步地,与第二设备当第一设备中的共享文件的属性发生改变以后,第二设备可接收到属性发生变化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并根据该目标元数据,去完成对于第一设备的目标文件目录的更新,有利于实现数据更新,并便于第二设备下一次需要访问该目标文件时,能获取到最新的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并能帮助第一设备正确定位到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有利于提高文件共享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交互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7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8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8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电子设备可以是还包含其它功能诸如个人数字助理和/或音乐播放器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诸如手机、平板电脑、具备无线通讯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假肢)、车载设备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搭载IOS系统、Android系统、Microsoft系统或者其它操作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Laptop)等。还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也可以不是便携式电子设备,而是台式计算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可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
第一部分,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示例应用场景介绍如下。
图1A示出了本申请所适用的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系统架构图中可包括文件管理模块、元数据管理模块、文件监控模块、用户空间文件模块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上述文件管理模块可用于管理以及存储关于本地数据库中需要共享给其他设备的共享文件,以及其他设备共享到本端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共享文件;上述系统架构还可包括本地数据库,用于存放所有共享文件中每一共享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上述共享文件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视频数据、图像数据、文本数据等等资元数据,在此不作限定。该文件管理模块还可用于创建或者管理设备中关于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的文件目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多个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后续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元数据管理模块可用于将接收到的其他不同设备中的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进行同步。
其中,上述用户空间文件(Filesystem in Userspace,FUSE)模块是一个面向类Unix计算机操作系统或者Linux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软件接口,也可以包括一个内核模块(Fuse Module)和一个用户空间守护进程(FUSE daemon)也可指用于支持用户空间文件系统的内核模块。在本申请中,FUSE模块用于通过FUSE Module接收针对共享文件的文件操作请求或者文件访问请求等等,并将该操作请求或者访问请求发送到FUSE daemon模块,并通过该FUSE daemon模块将该文件访问请求或者文件操作请求发送到远端设备以获取远端设备中该文件操作请求对应的具体文件内容。
其中,上述文件监控模块用于监控共享文件的属性是否发生变化,上述属性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文件对应的时间戳、文件名、创建日期,大小,读写权限,路径,修改时间,访问时间等等,在此不作限定;具体实现中,可用于监控该共享文件是否被修改文件名、是否被删除、是否有内容修改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上述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系统还可与本地数据库模块连接,该模块可用于存储本地或其他远端设备共享得到的文件数据,例如,元数据、文件对象、文件内容等等,在此不作限定。当然,还可以包括本地文件监控模块,可用于监控本地本地文件的属性变化。
如图1B所示,该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系统还可包括:权限管理模块和设备管理模块等等,其中,上述权限管理模块可用于维护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权限,可包括文件以及文件目录的共享属性,例如,可用于设置文件的共享范围、共享文件、需要共享文件的设备、共享时间等等,在此不作限定;例如,针对第一设备,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文件,可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文件设置为共享文件,该共享文件可用于其他设备查询或者获取等,可设置关于该共享文件的可访问设备、可访问范围、以及授权给可访问设备的修改或者删除权限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用户可通过权限管理模块设置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权限以及可以进行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的共享文件,并将该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权限下发到文件管理模块,并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设置的共享文件的状态变化;元数据同步模块将共享文件的元数据发送到局域网内的其它设备上。其它设备上接收到元数据后,通过文件管理模块为用户呈现基本的文件及目录结构。当其他设备对应的用户发起文件访问请求,此时通过文件数据传输通道,完成大数据量的跨设备文件访问以及同步。
其中,上述设备管理模块可用于维护内容提供方(DFS server)和内容访问方(DFSClient)连接的设备信息,监控用于传输文件内容或者文件元数据等的服务通道的连接和断开,以及进行资源回收等等。
其中,上述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系统可集成与电子设备系统中,可适配于该电子设备的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上述共享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以及元数据的传输方式可采用grpc方式。
如图1C所示,为本申请所适用的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的场景示意图,其中,在该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系统中可包括多个电子设备,在本申请中,仅以其中三个设备做出示例,电子设备可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其他数量的电子设备与本申请所描述的方法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A和/或第二设备B中可包括上述如图1A所示的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系统,上述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和/或第二设备B可通过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系统为通过蓝牙通信方式、WiFi通信方式等建立通信连接的设备或者为指定的设备的提供文件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服务。
此外,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第二设备A和/或第二设备B)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并确定属性变化以后的目标文件;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将目标文件的元数据同步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A和/或第二设备B)的元数据管理模块,其中,目标文件的目标元数据用于第二设备(第二设备A和/或第二设备B)通过用户空间文件模块更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以使得第二设备通过目标文件目录获取目标文件的文件内容;以及第二设备可通过更新以后的目标文件目录中的元数据获取第一设备中的该元数据对应的文件内容。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中,第一设备可首先将需要共享到第二设备中共性文件的元数据同步至第二设备中,第二设备可根据该元数据生成该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第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需要访问目标文件时,可将该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发送至第一设备中,第一设备可根据该目标元数据查找或者搜索本地数据库,得到该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目标文件的具体文件内容,从而实现对于目标文件的共享,以及应用程序的成功访问;如此,在文件共享或者同步过程中仅同步元数据,有利于减少在网络传输中所需带宽,有利于实现文件快速同步。
进一步地,与第二设备当第一设备中的共享文件的属性发生改变以后,第二设备可接收到属性发生变化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并根据该目标元数据,去完成对于第一设备的目标文件目录的更新,有利于实现数据更新,并便于第二设备下一次需要访问该目标文件时,能获取到最新的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并能帮助第一设备正确定位到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有利于提高文件共享效率。
第二部分,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权要保护范围介绍如下。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第一设备,如图所示,本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S201、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并确定属性变化以后的目标文件。
其中,上述目标文件可指第一设备共享给第二设备的共享文件,若该目标文件的访问权限设备包括第二设备,即第二设备可以访问该目标文件的具体文件内容,那么,相对于第二设备来说,该目标文件为第二设备的远端文件,该目标文件为第一设备的本地文件。
其中,上述目标文件和/或共享文件可由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该共享文件可指一个或多个可用于共享的文件。该目标文件和/或共享文件可指示能够共享到其他共享设备中的资源文件,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图片、视频、文本等等,第一设备可通过权限设置为不同的共享设备(第二设备)设置相同或不同的共享文件。上述第二设备可指第一设备能够共享文件的共享设备的中任意一个。
其中,上述第一设备与其他的共享设备可处于同一局域网中,在一些特殊场景下,例如,局域网内网络中断或者故障的时候,也可通过热点或者蓝牙等其他方式实现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
其中,上述属性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文件对应的时间戳、文件名、创建日期,大小,读写权限,路径,修改时间,访问时间等等,在此不作限定。上述目标文件可指能够同步到第二设备中的共享文件,当用户对目标文件的属性进行更改以后,文件监控模块可以监控到具体的属性变化情况。
S202、第一设备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将所述目标文件的元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设备的元数据管理模块,其中,所述目标文件的目标元数据用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用户空间文件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以使得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目标文件目录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文件内容。
其中,上述元数据可用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时间戳、设备名称、文件名称、文件缩略图等等,在此不作限定;该元数据可用于表征其对应的共享文件,也可以是该共享文件的一个特征或者指纹信息。上述元数据所占内存远小于上述共享文件对应的文件数据。
其中,上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均可包括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系统。
其中,上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可由第二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同步到其文件管理模块的共享文件的元数据生成。该目标文件目录可以N叉树的形式保存,可包括父节点和子节点,父节点可对应为该第一设备的设备名称等,子节点可对应一个共享文件的元数据,具体的,上述N叉树可根据父节点和子节点之间的父子关系生成。
其中,上述第二设备的元数据管理模块在接收第一设备同步的目标元数据以后,可通过用户空间文件模块更第二设备的N叉树中目标文件对应节点的元数据为目标元数据,以实现对于目标文件目录的更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第一设备可在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并确定属性变化以后的目标文件;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将所述目标文件的元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设备的元数据管理模块,其中,所述目标文件的目标元数据用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用户空间文件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以使得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目标文件目录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文件内容。如此,第一设备可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一旦存在共享文件对应的属性发生变化,第一设备可主动根据该属性变化情况去实现对于第二设备中共享文件(目标文件)的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的更新,以使得第二设备可根据更新以后的目标文件目录访问第一设备中该目标元数据对应的具体的文件内容,从而不需要单独开发应用程序或者跨端通信模块,即可实现跨端共享文件的访问;进一步地,在文件共享或者同步过程中仅同步元数据,有利于减少在网络传输中所需带宽,有利于实现文件快速共享。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一设备需要共享到所述第二设备的共享文件,所述共享文件包括所述目标文件;确定所述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服务通道;基于所述服务通道,通过所述元数据管理模块将所述元数据共享到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所述元数据用于所述第二设备构建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所述目标文件目录。
其中,上述服务通道可用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传输元数据等,在建立服务通道以后,均可通过该服务通道实现对于元数据的传输。
可见,本示例中,当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首次建立通信连接成功以后,可根据该通信连接建立服务通道,如此,在后续的元数据同步时,不需要再次验证通信连接,即可通过该服务通道实现对于元数据的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确定所述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文件管理模块中存储的文件目录,其中,所述文件目录中由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本地数据库中所有文件对应的元数据生成;从所述文件目录中获取所述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
其中,上述文件管理模块中可存储文件目录,该文件目录中可对应有第一设备共享到其他共享设备的所有文件对应的元数据,该文件目录也可以是通过N叉树进行建立。
其中,上述本地数据库中可存储多个文件,以及每一文件对应的属性,以及每一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
具体实现中,当第一设备确定需要共享文件到第二设备时,可确定该第二设备对应的共享范围、共享范围中共性文件对应的元数据,并根据该N叉树确定所有元数据之间的结构关系;并将所有需要共享到第二设备中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和结构关系进行打包,并通过上述服务通道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可根据该结构关系和元数据生成第一设备对应的N叉树,即目标文件目录,该N叉树与第一设备中存储的N叉树不同。
可见,本示例中,第一设备可向第二设备同步或者共享需要共享到其中的所有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以帮助第二设备生成目标文件目录,该目标文件目录可由第二设备用来获取或者同步该第一设备中元数据对应的共享文件的具体文件内容。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第二设备,如图所示,本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S301、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
其中,第二设备中可包括如图1A和如图1B所示的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系统,该文件共享系统中可包括元数据管理模块,可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该目标文件为第一设备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得到的属性发生该变化的文件。
S302、根据所述目标元数据,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
其中,上述目标文件目录为第二设备根据第一设备同步过来的所有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生成得到,该目标文件目录可以N叉树的形式呈现。
其中,第一设备中还可包括其他远端设备同步过来的共享文件对应的N叉树,可存储有多个设备对应的文件目录。
具体实现中,当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过来的目标元数据以后,可根据该第一设备从本地数据库中寻找到该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并根据该目标元数据对应的inode号(索引节点)去更新其在N叉树中对应的子节点,得到更新以后的目标文件目录。
其中,在该目标文件目录中,可通过文件系统的inode号区分标记,可将第一设备的设备ID作为父节点,将不同的元数据对应的inode号作为子节点,以实现对于目标共享N叉树元数据的标记。可以通过inode号寻找到父节点,也可通过父节点与元数据之间的父子关系定位到具体的目标元数据对应的节点。该inode号可用于表征第二设备数据库中该目标元数据对应的文件内容与目标元数据之间的关系,可用于索引到第二设备中具体的文件内容。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第二设备可在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根据所述目标元数据,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如此,当第一设备中的共享文件的属性发生改变以后,第二设备可接收到属性发生变化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并根据该目标元数据,去完成对于第一设备的目标文件目录的更新,有利于实现数据更新,并便于第二设备下一次需要访问该目标文件时,能获取到最新的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并能帮助第一设备正确定位到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有利于提高文件共享效率;进一步地,在文件共享或者同步过程中仅同步元数据,有利于减少在网络传输中所需带宽,有利于实现文件快速同步。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当用户空间文件模块监控到应用程序针对所述目标文件的访问请求时,根据所述目标文件目录确定所述目标文件对应的所述目标元数据;通过所述文件管理模块向第一设备发起文件访问请求,所述文件访问请求包括所述目标元数据;通过所述文件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元数据对应的文件内容;通过所述文件管理模块将所述文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空间文件模块,通过所述用户空间文件模块将所述文件内容发送到所述应用程序,并通过所述应用程序显示所述文件内容。
其中,在本申请中,仅对目标文件进行说明,对于该目标文件目录中上述访问请求可由第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发起,该应用程序可包括系统应用程序或者第三方应用程序。
可见,本示例中,由于在本申请中,采用的是FUSE机制,并实现兼容posix接口,因此,当第三方应用程序直接访问该目标文件时,是通过系统级的用户空间空间模块和文件管理模块构建的文件共享系统访问,并不改变访问系统本身的文件访问方式,并且该目标文件是第一设备授权第二设备可以访问的,安全性更高,文件同步效率也更高。
此外,在本示例中,第二设备在接收到应用系统的文件访问请求以后,可通过目标元数据实现对于第一设备中目标文件的具体文件内容的同步,即请求即获取的方式,有利于节省第二设备的内存,如果第一设备不允许其他设备访问该目标文件,第一设备可修改访问权限,那么,第二设备此时不能获取得到该目标文件的具体文件内容,有利于提高文件安全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中,元数据的同步与文件对应的具体内容的传输通道可以是分离的,如此,当同时有元数据或者文件内容需要同步时,可分离数据通道实现,有利于提高两种数据同步的同步效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中,第二设备在获取目标文件对应的具体文件内容以后,可将该文件内容同步在本地数据库中,并更新本地数据库对应的N叉树;此外,为了提高数据安全性,该本地数据库中也可将该共享数据(例如,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与本地数据进行分离。
那么,如果对于目标文件的访问请求并非是首次访问,则表明该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可能已经存放在本地数据库中,则第二设备可首先根据该目标元数据访问本地的文件目录,即可得到该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如若在此之前,第一设备中的该目标文件的属性发生变化,那么第一设备会将其对应的新的目标元数据同步到第二设备中,此时,第二设备无法在本地获取到正确的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则可当执行通过文件管理模块向第一设备发送文件访问请求,实现获取正确的文件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仅以一个文件进行说明,当存在多个文件时,多个文件对应的元数据的同步,以及其对应的文件内容的获取的实现方式与目标文件的相关实现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所述元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共享文件的元数据;确定所述元数据对应的父子关系;根据所述父子关系,构建目录结构,以生成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
其中,上述共享文件可指第一设备需要同步到第二设备或者给到第二设备访问权限对应的所有的文件。
具体实现中,第二设备可接收上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共享文件对应的所有的元数据,以及所有的元数据之间的结构关系,并根据该结构关系,第二设备确定其需要建立的目标文件目录对应的元数据之间的父子结构;根据该父子结构,第二设备可构建目标结构,以生成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该目标文件目录与该第一设备一一对应,可定义该目标的父节点即为该第一设备的设备名或者其他设备标识等等。
可见,本示例中,第二设备可根据第一设备同步过来的所有的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构建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以方便用户进行查看,该目标文件目录中可体现元数据之间的结构关系或者父子结构(元数据之间的结构关系与第一设备中一致),以方便第二设备在想要获取具体的文件内容时,第一设备能够及时从本地数据库中获取到对应的文件内容。
与上述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所示,本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S401、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设备需要共享到所述第二设备的共享文件,所述共享文件包括所述目标文件。
S402、第一设备确定所述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
S403、第一设备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服务通道。
S404、第一设备基于所述服务通道,通过所述元数据管理模块将所述元数据共享到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所述元数据用于所述第二设备构建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所述目标文件目录。
S405、第二设备通过所述元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共享文件的元数据。
S406、第二设备确定所述元数据对应的父子关系。
S407、第二设备按照预设规则,在所述第二设备预设页面中展示所述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目标共享文件。
S408、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父子关系,构建目录结构,以生成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
S409、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并确定属性变化以后的目标文件。
S410、第一设备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将所述目标文件的元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设备的元数据管理模块。
S411、第二设备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
S412、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元数据,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
S413、当用户空间文件模块监控到应用程序针对所述目标文件的访问请求时,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文件目录确定所述目标文件对应的所述目标元数据。
S414、第二设备通过所述文件管理模块向第一设备发起文件访问请求,所述文件访问请求包括所述目标元数据。
S415、第一设备接收文件访问请求,并搜索所述目标元数据对应的文件内容,将所述文件内容同步至所述第二设备。
其中,第一设备可包括本地数据库,该本地数据库中可存放所有需要共享的文件,以及本地文件,在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目标元数据以后,可根据该目标元数据在其内部自己的文件目录中确定该目标元数据的位置,并根据该目标元数据在第一设备中对应的inode号去本地数据库中定位到具体的文件内容。
S416、第二设备通过所述文件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元数据对应的文件内容。
S417、第二设备通过所述文件管理模块将所述文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空间文件模块,通过所述用户空间文件模块将所述文件内容发送到所述应用程序,并通过所述应用程序显示所述文件内容。
其中,上述步骤S401-S404以及步骤S409-S410可参考图2所描述的跨端设备之间的文件共享方法的相关描述。上述步骤S405-S408、步骤S411-S414以及步骤S416-S417可参考图3所描述的跨端设备之间的文件共享方法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数据同步方法,第一设备可首先将需要共享到第二设备中共性文件的元数据同步至第二设备中,第二设备可根据该元数据生成该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第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需要访问目标文件时,可将该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发送至第一设备中,第一设备可根据该目标元数据查找或者搜索本地数据库,得到该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目标文件的具体文件内容,从而实现对于目标文件的共享,以及应用程序的成功访问;如此,在文件共享或者同步过程中仅同步元数据,有利于减少在网络传输中所需带宽,有利于实现文件快速同步。
进一步地,与第二设备当第一设备中的共享文件的属性发生改变以后,第二设备可接收到属性发生变化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并根据该目标元数据,去完成对于第一设备的目标文件目录的更新,有利于实现数据更新,并便于第二设备下一次需要访问该目标文件时,能获取到最新的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并能帮助第一设备正确定位到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有利于提高文件共享效率。
举例来说,请参阅图5,是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交互示意图,第一设备中可包括媒体提供者(MediaProver),也可用于存放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具体的,当第三方应用(聊天类应用、画图类应用等等,在此不作限定)或者本系统应用(例如,图中所示的相册应用)需要访问目标文件(例如,视频图像,可在第二设备中以视频图像缩略图的形式呈现)对应的文件内容(具体视频帧数据)时,可优先通过目标元数据访问本地文件数据库,如果该本地数据库中没有该视频图像对应的具体视频帧数据,即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系统向第一设备发送目标元数据,第一设备可通过该设备中的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系统根据该目标元数据从本地数据库中相册应用对应的数据库中获取到该视频图像对应的具体视频帧数据,并将该文件内容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可接收该视频图像对应的具体视频帧数据,并直接播放该视频帧数据对应的内容,如此,这种一对一的获取方式,也不容易造成数据通道拥挤,可在用户无感的情况下,实现对于共享文件的文件内容的获取,即访问即获取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数据获取效率。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设备,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在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并确定属性变化以后的目标文件;
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将所述目标文件的元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设备的元数据管理模块,其中,所述目标文件的目标元数据用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用户空间文件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以使得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目标文件目录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文件内容。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电子设备,可在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并确定属性变化以后的目标文件;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将所述目标文件的元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设备的元数据管理模块,其中,所述目标文件的目标元数据用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用户空间文件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以使得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目标文件目录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文件内容。如此,第一设备可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一旦存在共享文件对应的属性发生变化,第一设备可主动根据该属性变化情况去实现对于第二设备中共享文件(目标文件)的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的更新,以使得第二设备可根据更新以后的目标文件目录访问第一设备中该目标元数据对应的具体的文件内容,从而不需要单独开发应用程序或者跨端通信模块,即可实现跨端共享文件的访问;进一步地,在文件共享或者同步过程中仅同步元数据,有利于减少在网络传输中所需带宽,有利于实现文件快速共享。
可选地,在所述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之前,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确定所述第一设备需要共享到所述第二设备的共享文件,所述共享文件包括所述目标文件;确定所述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服务通道;基于所述服务通道,通过所述元数据管理模块将所述元数据共享到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所述元数据用于所述第二设备构建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所述目标文件目录。
可选地,在所述确定所述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方面,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获取文件管理模块中存储的文件目录,其中,所述文件目录中由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本地数据库中所有文件对应的元数据生成;从所述文件目录中获取所述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二设备,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在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元数据,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电子设备,可在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根据所述目标元数据,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如此,当第一设备中的共享文件的属性发生改变以后,第二设备可接收到属性发生变化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并根据该目标元数据,去完成对于第一设备的目标文件目录的更新,有利于实现数据更新,并便于第二设备下一次需要访问该目标文件时,能获取到最新的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并能帮助第一设备正确定位到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有利于提高文件共享效率;进一步地,在文件共享或者同步过程中仅同步元数据,有利于减少在网络传输中所需带宽,有利于实现文件快速同步。
可选地,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当用户空间文件模块监控到应用程序针对所述目标文件的访问请求时,根据所述目标文件目录确定所述目标文件对应的所述目标元数据;通过所述文件管理模块向第一设备发起文件访问请求,所述文件访问请求包括所述目标元数据;通过所述文件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元数据对应的文件内容;通过所述文件管理模块将所述文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空间文件模块,通过所述用户空间文件模块将所述文件内容发送到所述应用程序,并通过所述应用程序显示所述文件内容。
可选地,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通过所述元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共享文件的元数据;确定所述元数据对应的父子关系;根据所述父子关系,构建目录结构,以生成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7A示出了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装置的示意图,如图7A所示,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该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装置700可以包括:监控单元701和同步单元702,其中,
监控单元701可以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步骤S201,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同步单元702可以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步骤S20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装置,可在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并确定属性变化以后的目标文件;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将所述目标文件的元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设备的元数据管理模块,其中,所述目标文件的目标元数据用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用户空间文件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以使得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目标文件目录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文件内容。如此,第一设备可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一旦存在共享文件对应的属性发生变化,第一设备可主动根据该属性变化情况去实现对于第二设备中共享文件(目标文件)的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的更新,以使得第二设备可根据更新以后的目标文件目录访问第一设备中该目标元数据对应的具体的文件内容,从而不需要单独开发应用程序或者跨端通信模块,即可实现跨端共享文件的访问;进一步地,在文件共享或者同步过程中仅同步元数据,有利于减少在网络传输中所需带宽,有利于实现文件快速共享。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如图7B所示,上述该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装置700还可以包括:确定单元703和发送单元704,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703,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设备需要共享到所述第二设备的共享文件,所述共享文件包括所述目标文件;确定所述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服务通道;
所述发送单元704,用于基于所述服务通道,通过所述元数据管理模块将所述元数据共享到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所述元数据用于所述第二设备构建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所述目标文件目录。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确定所述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方面,上述确定单元703具体用于:
获取文件管理模块中存储的文件目录,其中,所述文件目录中由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本地数据库中所有文件对应的元数据生成;
从所述文件目录中获取所述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
图8A示出了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装置的示意图,如图8A所示,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二设备,该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装置80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801和更新单元802,其中,
接收单元801可以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步骤S301,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更新单元802可以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步骤S30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装置,可在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根据所述目标元数据,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如此,当第一设备中的共享文件的属性发生改变以后,第二设备可接收到属性发生变化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并根据该目标元数据,去完成对于第一设备的目标文件目录的更新,有利于实现数据更新,并便于第二设备下一次需要访问该目标文件时,能获取到最新的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并能帮助第一设备正确定位到目标文件对应的文件内容,有利于提高文件共享效率;进一步地,在文件共享或者同步过程中仅同步元数据,有利于减少在网络传输中所需带宽,有利于实现文件快速同步。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如图8B所示,上述该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803和生成单元804,其中.
所述发送单元803,用于当用户空间文件模块监控到应用程序针对所述目标文件的访问请求时,根据所述目标文件目录确定所述目标文件对应的所述目标元数据;通过所述文件管理模块向第一设备发起文件访问请求,所述文件访问请求包括所述目标元数据;通过所述文件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元数据对应的文件内容;通过所述文件管理模块将所述文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空间文件模块,通过所述用户空间文件模块将所述文件内容发送到所述应用程序,并通过所述应用程序显示所述文件内容。
所述生成单元804,用于通过所述元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共享文件的元数据;确定所述元数据对应的父子关系;根据所述父子关系,构建目录结构,以生成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用于执行上述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因此可以达到与上述实现方法相同的效果。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处理模块可以用于对电子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监控单元701、同步单元702、确定单元703和发送单元704,或者,接收单元801、更新单元802、发送单元803和生成单元804执行的步骤。存储模块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执行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等。通信模块,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
其中,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存储模块可以是存储器。通信模块具体可以为射频电路、蓝牙芯片、Wi-Fi芯片等与其他电子设备交互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并确定属性变化以后的目标文件;
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将所述目标文件的元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设备的元数据管理模块,其中,所述目标文件的目标元数据用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用户空间文件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以使得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目标文件目录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文件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设备需要共享到所述第二设备的共享文件,所述共享文件包括所述目标文件;
确定所述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
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服务通道;
基于所述服务通道,通过所述元数据管理模块将所述元数据共享到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所述元数据用于所述第二设备构建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所述目标文件目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包括:
获取文件管理模块中存储的文件目录,其中,所述文件目录中由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本地数据库中所有文件对应的元数据生成;
从所述文件目录中获取所述共享文件对应的元数据。
4.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元数据,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还包括:
当用户空间文件模块监控到应用程序针对所述目标文件的访问请求时,根据所述目标文件目录确定所述目标文件对应的所述目标元数据;
通过所述文件管理模块向第一设备发起文件访问请求,所述文件访问请求包括所述目标元数据;
通过所述文件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元数据对应的文件内容;
通过所述文件管理模块将所述文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空间文件模块,通过所述用户空间文件模块将所述文件内容发送到所述应用程序,并通过所述应用程序显示所述文件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元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共享文件的元数据;
确定所述元数据对应的父子关系;
根据所述父子关系,构建目录结构,以生成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
7.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监控单元和同步单元,其中,
所述监控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文件监控模块监控文件的属性变化情况,并确定属性变化以后的目标文件;
所述同步单元,用于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将所述目标文件的元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设备的元数据管理模块,其中,所述目标文件的目标元数据用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用户空间文件模块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并通过所述目标文件目录获取所述目标文件的文件内容。
8.一种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更新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成功时,通过元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文件对应的目标元数据;
所述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元数据,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目标文件目录。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或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或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或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描述的方法。
CN202111607797.8A 2021-12-25 2021-12-25 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 Pending CN1143568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7797.8A CN114356872A (zh) 2021-12-25 2021-12-25 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7797.8A CN114356872A (zh) 2021-12-25 2021-12-25 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6872A true CN114356872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00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7797.8A Pending CN114356872A (zh) 2021-12-25 2021-12-25 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5687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8714A (zh) * 2022-06-24 2022-09-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共享方法、系统及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10364A (zh) * 2023-03-27 2023-04-25 天津联想协同科技有限公司 网盘文件状态的更新方法、装置、网盘及存储介质
CN117812069A (zh) * 2024-03-01 2024-04-02 天津英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信息共享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8714A (zh) * 2022-06-24 2022-09-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共享方法、系统及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46031A1 (zh) * 2022-06-24 2023-12-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共享方法、系统及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10364A (zh) * 2023-03-27 2023-04-25 天津联想协同科技有限公司 网盘文件状态的更新方法、装置、网盘及存储介质
CN116010364B (zh) * 2023-03-27 2023-08-04 天津联想协同科技有限公司 网盘文件状态的更新方法、装置、网盘及存储介质
CN117812069A (zh) * 2024-03-01 2024-04-02 天津英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信息共享方法和系统
CN117812069B (zh) * 2024-03-01 2024-05-17 天津英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信息共享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56872A (zh) 跨端设备的文件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5610949B (zh) 资源数据使用权限的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394715B2 (en) Proxy authorization of a network device
US9117191B2 (en) Automatic device inventory management for different types of devices
JP2015516626A (ja) データ同期方法及び装置
KR20140107713A (ko) 통합 앱스토어 장치, 상기 장치에서의 애플리케이션 제공 방법 및 통합 앱스토어 시스템
US11321407B2 (en) Search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5022760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EP3136655B1 (en) Multimedia display method, device and equipment
US9930063B2 (en) Random identifier generation for offline database
KR20130011130A (ko) 메모 데이터의 동기화를 위한 메모 동기화 시스템, 모바일 시스템 및 메모 동기화 방법
CN114637703B (zh) 数据访问装置、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US11128622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request and system therefor, access device, and storage device
CN110532324B (zh) 基于区块链的公告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5552720B2 (ja)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ストレージサーバ、ユーザデータ共有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30025070A (ko) 데이터 공유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20073799A (ko) 클라우드 스토리지 기반의 데이터 동기화 및 서비스 제공 장치와 방법
CN114265819A (zh) 资源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
EP2687999A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automatic data replication
US11226983B2 (en) Sub-scope synchronization
WO2023051096A1 (zh) 访问资源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787043A (zh) 数据请求方法和装置
CN106066858B (zh) 终端的图片传输协议文件同步方法及终端
CN114936048B (zh) 配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089563A1 (en)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