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4431A - 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及二相流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及二相流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54431A
CN114354431A CN202011087746.2A CN202011087746A CN114354431A CN 114354431 A CN114354431 A CN 114354431A CN 202011087746 A CN202011087746 A CN 202011087746A CN 114354431 A CN114354431 A CN 114354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powder
phase flow
wind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877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邸生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Bangru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Bangru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Bangru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Bangru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877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544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54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44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一种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由二相流测量装置、给煤机、一次风风重测量装置及数据采集控制器构成。该测量系统涉及风送物料的在线测量,特别涉及燃煤电站风送煤粉重量和风重量的在线测量。该系统的二相流测量装置安装在燃煤电站风送供粉系统的20多个风送供粉管道上,用以实现对管道内二相流煤粉重量、风重量以及风/粉比在线测量,为锅炉供粉均匀化、配风最优化控制,提供了最重要依据,这对锅炉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降耗减排都有重要意义。本专利还公开了依据二相流测量技术、软测量技术和流体力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二相流测量方法。

Description

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及二相流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送物料二相流重量的测量,特别涉及燃煤电站供粉系统风送管道风、粉重量二相流的测量及二相流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风送物料如风送煤粉、烟丝、塑料颗粒、粮食等,都是用给料机或喂料机供料,均用风通过管道将物料送至目的地,而测量出管道二相流物料重量对生产管理或生产控制极为重要。现以电站供粉系统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风重和煤粉重量的测量为例,说明如下。
燃煤电站供粉系统普遍采用多层(4-6层),每层有一台磨煤机带有四个风送管道给4个燃烧器供粉供风(称一次风),另有四个配风管道给4个燃烧器配风(称二次风),四个燃烧器采用四角喷射技术将粉、一次风和二次风喷入炉内,电站供粉系统各层设备相同。图1给出一层供粉系统示意图。
目前电站供粉系统没有风送管道二相流测量设备,给不出20多个风送管道二相流风、粉重量值和风-粉比,20多个煤粉重量偏差、风重偏差过大(达20%、30%),造成炉内燃烧分布不均,中心火焰偏斜,水冷壁局部过热,高温腐蚀加剧,严重时还会发生火焰冲刷炉墙、结渣堵管等事故。
各支路管道风-粉比偏大,会造成煤粉燃烧过度或不足,燃烧质量下降、排放烟气热损失量大,最终导致燃烧效率低、热效率低、排放量大。
多年来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风送管道的二相流煤粉重和风重检测问题,如热平衡法、能量法、光电检测法、电容法、电容层析成像法、激光法、超声波法、微波法、静电感应法等,但由于风送管道内风-粉二相流高温、高压、高速、高摩擦和燃粉负荷量小、粒度变化分布不均、运动轨迹多变等难题,导致上述方法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及二相流测量方法,该系统是采用根据二相流测量技术、软测量技术和流体力学原理而建立起来的二相流测量方法,用以实现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在线测量的。
一种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可应用于燃煤电站风送煤粉系统,对各支路风送管道内煤粉重量、风的重量及风重/粉重进行在线测量。二相流测量系统的特点在于,包括:
1)一个或多个二相流测量装置,安装在一个或多个风送管道上,用于测量风送管道内二相流风、粉重量变化信号U,U=f(WW)或U1=f(W),U2=f(W);
2)给煤机(供粉系统设备)安装在磨煤机前方,用于测量入磨煤机燃煤重量W
3)风重测量装置(供粉系统设备)安装在入磨煤机前一次风风送管道上,用于测量一次风(含冷风和热风)的风重W1风
4)数据采集控制器,用于接收二相流测量装置信号U或U1、U2、给煤机给煤重量信号W和风重测量装置的风重信号W1风,并按数学模型计算出二相流风重Wn风、粉重Wn粉
Figure BSA0000221466310000021
图2给出了该系统构成示意图。
一种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其特点在于,还包括燃煤热值、灰分、水分在线测量仪,安装在电站供粉系统的下料管和给煤机间,用于测量入磨煤机燃煤的热值Q、灰分A和水分M,数据采集控制器接收Q、A、M信号并用软测量技术得到风送总管道和支路各管内煤粉重量所具有的Q=f(Q),A=f(A),M=f(M),根据已测得各支路风送管道的煤粉重量Wn粉(n=A,B,C,D是各支路管道序号),进一步计算出各支路管道的煤粉热量Jn粉=Q×Wn粉,灰分重量Wn灰=A×Wn粉,水分重量Wn水=M×Wn粉,实现二相流多参数测量。
图3给出了多参数测量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一种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采用的测量方法是依据二相流测量技术、软测量技术和流体力学原理而建立的二相流测量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流体力学原理,电站供粉风送系统其各环节管路、横截面的二相流流量相等,并确定二相流源头为给煤机给煤重量W和一次风风重W
2)分析磨煤机工作特点,即燃煤W进入磨煤机,需经制粉时间ts制成煤粉后,才能被一次风带入总风送管道(7),燃煤重量经制粉时间ts延时后,以W(ts)表示,因此进入总管道二相流为W=W(ts),W=W1风
3)二相流测量装置测量出所在各支路管道的二相流重量变化信号Un=f(WW)或Un1=f(W),Un2=f(W);
4)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总风送管道(7)与各支路管道(7A、7B、7C、7D)之间关系有:
Figure BSA0000221466310000031
n=A,B,C,D
Figure BSA0000221466310000032
n=A,B,C,D
5)求出W
Figure BSA0000221466310000033
W
Figure BSA0000221466310000034
变化关系,并拟合,可得:
Wn粉=a+bUn1 n=A,B,C,D
a-拟合直线截距,b-拟合直线斜率
Wn风=c+dUn2 n=A,B,C,D
c-拟合直线截距,d-拟合直线斜率
这里风重信号U2=f(W)也可用,在各支路管道上设置二相流流量、温度、压力测量装置测出风的重量Wn风或只测量二相流风速,再采用经验公式计算Wn风
6)进一步还包括根据燃煤热值、灰分、水分测量仪测得的燃煤热值Q,灰分A,水分M,结合磨煤机工作特点(磨煤机是一个大的均化器),其输出煤粉的重量都有相同的热值、灰分、水分,即:
Q=f(Q),A=f(A),M=f(M)
因为总风送管道和各支路风送管道的煤重量的煤质参数热值、灰分、水分与磨煤机输出煤粉的参数Q、A、M相同,根据以前测得的各支路风送管道的煤粉重量Wn粉,进一步可计算出:
煤粉重量Jn粉=Q×Wn粉
灰分重量Wn灰=A×Wn粉
水分重量Wn水=M×Wn粉
n=A,B,C,D
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中的二相流测量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二相流测量装置是微波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光电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电容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电容层析法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激光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静电感应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辐射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流量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浓度式二相流流量装置,本专利推荐采用辐射式二相流测量装置。图4给出了辐射式二相流测量示意图。
附图说明
图1电站风送供粉系统示意图(一层)
1——下料管
2——给煤机
3——一次风风机
4——一次风风重测量装置
5——磨煤机
6——粗、细粉分离器
7——总风送管道
8——煤粉分配器
7A、7B、7C、7D——各支路风送管道
9A、9B、9C、9D——各支路燃烧器
10——锅炉
图2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重量测量系统示意图
101A、101B、101C、101D——二相流测量装置
102——数据采集控制器
图3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煤粉多参数测量系统示意图
101A、101B、101C、101D——二相流测量装置
102——数据采集控制器
103——燃煤热值、灰分、水分在线测量仪
图4辐射式二相流测量装置示意图
201——管道连接器
202——辐射源
203——辐射探测器
204——二相流测速装置
205——支架、外壳
206——连接法兰盘
图5入给煤机燃煤重量W延时ts时间后,磨煤机输出煤煤重量W(ts),即输出煤粉重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方案做进一步阐述。
图1是燃煤电站风送煤粉系统一层主要设备构成示意图。一种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的二相流测量装置,安装在电站风送煤粉系统的各支路风送管道上,并与风送煤粉系统中的设备给煤机和一次风重测量装置构成了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风重、煤粉重和风重/粉重在线测量系统。
图2给出了该在线测量系统构成示意图,在该测量系统基础上,再设置一燃煤热值、灰分、水分在线测量仪,安装在电站风送煤粉系统的下料管和给煤机间,用于测量进入磨煤机的燃煤热值Q、灰分A和水分M,从而构成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煤粉多参数在线测量系统,除测出风重、粉重、风重/粉重外进一步可测出煤粉热量、灰分重量、水分重量。
图3给出了该测量系统的构成示意图。一种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中所用二相流测量装置,可以是微波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光电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电容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其他任何形式二相流测量装置,只要能测量U,U=f(WW)或U1,U1=f(W),U2=f(W)信号,反映出二相流W、W变化,都可用来构成本专利测量系统,并用本专利的二相流测量方法实现多管道风、粉二相流的在线测量。本专利推荐采用辐射式二相流测量装置。
图4给出辐射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构成示意图。以下以X射线二相流测量装置安装在电站一层风送煤粉系统四个风送管道上(如图2)为例,做进一步表述:
X射线二相流测量装置主要由X射线源、X射线探测器、二相流测速装置、支架等构成,为减小管壁对X射线吸收,还包括一个管道连接器。
四个X射线二相流测量装置(101A、101B、101C、101D)的X射线源(202)和X射线探测器(203)分别安装在风送管道(7A、7B、7C、7D)的上面和下面或管道两侧,用于测量风送煤粉重量负荷信号FA、FB、FC、FD;二相流测速装置(204A、204B、204C、204D)分别安装在风送管道(7A、7B、7C、7D)上面,用于测量管道内二相流速度VA、VB、VC、VD
给煤机(2)给出入磨煤机燃煤重量W,一次风风重测量装置给出入磨煤机一次风风重信号W1风,数据采集控制器(102)接收FA、FB、FC、FD、VA、VB、VC、VD、W和W1风信号,并按数学模型计算各支路管道内二相流的煤粉重量Wn粉、风重量Wn风
Figure BSA0000221466310000061
n=A,B,C,D,支路管道序号。测量系统所用的数学模型是用二相流测量方法建立的,二相流测量方法包括:
1)确定电站风道二相流系统的源头是W和W1风。进入磨煤机的燃煤W,需经制粉时间ts磨成煤粉后,才能被一次风带入总管道(7)内,因此W必须延时ts时间,以W(ts)表示,磨煤机输出煤粉重量等于W(ts),由此可得总管道内二相流煤粉重量W=W(ts),W=W1风
2)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总管道(7)二相流与各支路管道(7A、7B、7C、7D)有如下关系:
W=K×(FA×VA+FB×VB+FC×VC+FD×VD)
W=K×(VA+VB+VC+VD)
这里,(FA×VA+FB×VB+FC×VC+FD×VD)相当于U1=f(W),(VA+VB+VC+VD)相当于U2=f(W)。
3)求出W与(FA×VA+FB×VB+FC×VC+FD×Vx)和W与(VA+VB+VC+VD)变化关系曲线,并进行线性拟合可得:
Wn粉=a+b(Fn×Vn)
a——拟合直线截距 b——拟合直线斜率
Wn风=c+dVn
c——拟合直线截距 d——拟合直线斜率
以及
Figure BSA0000221466310000071
n=A、B、C、D。
4)依据燃煤热值、灰分、水分测量仪测量的燃煤热量Q、灰分A、水分M,进一步可以计算各支路管道内煤粉的热量:
煤粉热量Jn粉=Q×Wn粉
灰分重量Wn灰=A×Wn粉
水分重量Wn水=M×Wn粉
n=A、B、C、D,各支路风送管道序号。
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及二相流测量方法,解决了多年以来未能解决的风送管道风重、粉重以及风重/粉重比测量的难题,从而为24个管道供粉均匀化、配风量优化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这对锅炉运行稳定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降耗减排都具有重要意义。
风送管道二相流测量系统及二相流测量方法,也适用其他风送物料的在线测量,例如烟厂的风送烟丝供料系统,是由喂料机通过4-6个送风管道给4-6台卷烟机供料,采用辐射式二相流测量装置,安装在各风送管道上,并确定二相流源头是喂料机的给料量W和送风风重W,采用本专利二相流测量方法,即可实现各管道内的烟丝重量在线测量。

Claims (6)

1.一种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其特征包括:
1)一个或多个二相流测量装置,安装在一个或多个风送管道上,用于测量风送管道内二相流风、粉重量的变化信号U,U=f(W,W)或U1=f(W),U2=f(W);
2)给煤机(供粉系统设备)安装在磨煤机前方,用于测量入磨煤机燃煤重量W
3)风重测量装置(供粉系统设备)安装在入磨煤机前一次风风送管道上(一次风包括冷风和热风),用于测量一次风风重W1风
4)数据采集控制器,用于接收二相流测量装置信号U或U1,U2、给煤机给煤重量信号W和风重测量装置信号W1风,并按数学模型计算出各支路风送管道二相流风重Wn风、煤粉重Wn粉
Figure FSA0000221466300000011
n=A、B、C、D……各支路序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相流测量系统,其特征还包括燃煤热值、灰分、水分在线测量仪,安装在电站供粉系统的下料管和给煤机间,用于测量入磨煤机燃煤的热值Q、灰分A和水分M,数据采集控制器接收Q、A、和M信号并利用软测量技术得到各支路风送管道内二相流煤粉的Q、A、和M,根据已测得的各支路风送管道二相流煤粉重量Wn粉,进一步计算出各支路风送管道煤粉热量Jn粉,Jn粉=Q×Wn粉,灰分重量W=A×Wn粉,水分重量W=M×Wn粉,n=A、B、C、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相流测量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二相流测量装置是微波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光电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电容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电容层析法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激光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静电感应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辐射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流量式二相流测量装置,或是浓度式二相流测量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二相流测量系统的辐射式二相流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辐射式传感器(含辐射源和辐射探测器)、二相流流量计、管道连接器和安装支架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相流测量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数学模型是采用二相流测量方法确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相流测量方法,其特征包括:
1)确定二相流的源头是给煤机给煤量W和入磨煤机的一次风的风重W1风
2)根据W、W1风,结合磨煤机工作特点得到入总风送管道(7)的二相流W=W(ts),W=W1风,其W(ts)是W延时ts时间后之值,ts-磨煤机制粉时间;
3)二相流测量装置测量出所在风送管道的二相流变化信号
Un=f(Wn粉,Wn风)或Un1=f(Wn粉),Un2=f(Wn风),n=A、B、C、D;
4)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总风送管道与各支路管道间有如下关系:
Figure FSA0000221466300000021
Figure FSA0000221466300000022
5)求出W
Figure FSA0000221466300000023
W
Figure FSA0000221466300000024
变化关系曲线,并进行线性拟合可得:
Wn粉=a+bUn1 n=A,B,C,D
a-拟合直线截距,b-拟合直线斜率
Wn风=c+dUn2 n=A,B,C,D
c-拟合直线截距,d-拟合直线斜率
进一步还包括根据燃煤热值、灰分、水分测量仪测得燃煤的Q、A、M,用软测量技术可得各支路风送管道的Q、A、M,根据已测得的Wn粉,进一步计算出:
煤粉热量Jn粉=Q×Wn粉
灰分重量Wn灰=A×Wn粉
水分重量Wn水=M×Wn粉
其中n=A,B,C,D。
CN202011087746.2A 2020-10-13 2020-10-13 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及二相流测量方法 Pending CN1143544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7746.2A CN114354431A (zh) 2020-10-13 2020-10-13 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及二相流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7746.2A CN114354431A (zh) 2020-10-13 2020-10-13 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及二相流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4431A true CN114354431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90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87746.2A Pending CN114354431A (zh) 2020-10-13 2020-10-13 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及二相流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544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81700U (zh) 粉尘通流量检测装置
CN105042629A (zh) 超超临界八角切圆燃煤锅炉的启动调试方法
CN106556026B (zh) 风送管道煤粉重量测量仪及多个管道均衡供粉控制系统
CN104627684B (zh) 一种在线防电站锅炉一次风管堵管的方法
Wiatros-Motyka Optimising fuel flow in pulverised coal and biomass-fired boilers
JP2017145981A (ja) ストーカ式焼却炉
WO2018120256A1 (zh) 按煤粉重量均衡供粉和按重量配风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5076676A (zh) 一种基于在线精准测量防治水冷壁腐蚀的方法
CN205898268U (zh) 辐射式风送管道煤粉重量测量仪及多个管道均衡供粉控制系统
JP6695160B2 (ja) ストーカ式焼却炉
CN2911458Y (zh) 电站锅炉一二次风在线监测系统
CN114354431A (zh) 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及二相流测量方法
CN209876975U (zh) 燃煤电厂锅炉变负荷风煤匹配控制装置
CN104728854B (zh) 具有风送煤粉热量测量与控制的煤粉制备系统及方法
JP6695161B2 (ja) ストーカ式焼却炉
CN109000763A (zh) 风送管道煤粉重量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US6659026B1 (en) Control system for reducing NOx emissions from a multiple-intertube pulverized-coal burner using true delivery pipe fuel flow measurement
CN114353857A (zh) 风送管道风、粉二相流测量系统及二相流控制系统
CN104482981B (zh)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入炉燃煤量计算方法
CN201653862U (zh) 一种电站锅炉煤粉浓度在线监测系统
CN207147527U (zh) 一种锅炉煤粉速度及浓度智能检测装置
CN110631975B (zh) 一种基于静电法的一次风在线浓度测量方法
CN200956033Y (zh) 电站锅炉一二次风测速装置
CN206990484U (zh) 风送煤粉发热量测量仪
JP7365293B2 (ja) 固体燃料焚きボイラ、固体燃料供給量計測装置、燃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