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2630A - 折叠机构及应用其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折叠机构及应用其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52630A
CN114352630A CN202111417171.0A CN202111417171A CN114352630A CN 114352630 A CN114352630 A CN 114352630A CN 202111417171 A CN202111417171 A CN 202111417171A CN 114352630 A CN114352630 A CN 114352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upport plate
flexible screen
rotating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71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洋
马福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ngy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ngy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ngy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ngy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352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26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折叠机构,包括中间支架及与中间支架可转动连接的左转动部件和右转动部件,中间支架通过同步反向转动机构能够使左转动部件与右转动部件同步反向转动,中间支架上设置有与左转动部件和右转动部件相配合的碟簧机构,碟簧机构能够分别弹性压靠左转动部件和右转动部件以对左转动部件和右转动部件的转动提供扭矩,同时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折叠机构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本公开能够实现柔性屏打开展平和内折闭合,碟簧机构能够为左转动部件和右转动部件的转动提供扭矩,保证转动的稳定性、可靠性等,操作感、舒适度等更好,碟簧机构也便于调节扭矩的大小,便于更好地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内折屏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折叠机构及应用其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柔性屏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折叠机构及应用其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也非常的迅速,用户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并且也有许多新形态的电子产品应运而生,例如具有柔性屏幕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将成为当前的研发热点、新潮流。对于移动终端,柔性屏是一种理想的、新兴的屏幕,在携带时移动终端折叠,使用时展平得到双倍显示,满足对大屏幕显示的需求,而且能够给人含蓄、成熟、稳重的感觉等。目前,对于柔性屏移动终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设计折叠机构对柔性屏进行支撑、折叠等,减少柔性屏折弯处的损伤,提高转动折叠的稳定性、可靠性、操作感、舒适度等,提高使用寿命,使柔性屏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移动终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折叠机构及应用其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叠机构,包括中间支架及与中间支架可转动连接的左转动部件和右转动部件,中间支架通过同步反向转动机构能够使左转动部件与右转动部件同步反向转动,中间支架上设置有与左转动部件和右转动部件相配合的碟簧机构,碟簧机构能够分别弹性压靠左转动部件和右转动部件以对左转动部件和右转动部件的转动提供扭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左转动部件包括左滑动臂,右转动部件包括右滑动臂,碟簧机构包括第一底座、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的第一固定块及第一锁紧件,第一底座固定在中间支架上,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底座之间形成有与左转动臂相配合的第一弧形滑道及与右转动臂相配合的第二弧形滑道,第一锁紧件穿过若干叠放的第一碟簧将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底座连接,并且能够使第一固定块弹性压靠在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上以对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的转动提供扭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锁紧件为第一螺丝,第一底座上设置有与第一螺丝连接的第一螺纹孔,第一固定块上设置有与第一螺丝相配合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第一碟簧位于第一通孔的上方,第一碟簧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左转动臂具有第一弧形滑动部,第一弧形滑道包括分别与第一弧形滑动部的两侧边相配合的第一弧形挡边,两个第一弧形挡边分别位于第一弧形滑动部两侧边的上方,右转动臂具有第二弧形滑动部,第二弧形滑道包括分别与第二弧形滑动部的两侧边相配合的第二弧形挡边,两个第二弧形挡边分别位于第二弧形滑动部两侧边的上方,第一底座上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块相配合的第一槽体,第一槽体内设置有分别与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相配合的第一弧形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对相应的柔性屏进行支撑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同步反向转动机构能够使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及左转动部件与右转动部件同步反向转动,左支撑板远离中间支架的一端与左连接座上的第一弹性元件连接,右支撑板远离中间支架的一端与右连接座上的第二弹性元件连接,随着柔性屏内折闭合,左支撑板靠近中间支架的一端和右支撑板靠近中间支架的一端能够分别向外侧摆动以对柔性屏的折弯处进行避让,随着柔性屏打开展平,左转动部件和右转动部件能够对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进行支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左转动臂位于左支撑板的下方,右转动臂位于右支撑板的下方,随着柔性屏打开展平,第一弧形滑动部靠近右支撑板的一端顶部能够对右支撑板进行支撑,第二弧形滑动部靠近左支撑板的一端顶部能够对左支撑板进行支撑,随着柔性屏内折闭合,第一弧形滑动部与右支撑板能够分离,第二弧形滑动部与左支撑板能够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同步反向转动机构至少包括左侧齿轮及右侧齿轮,左侧齿轮与右侧齿轮能够同步反向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均为C型弹簧,第一弹性元件的两端固定在左连接座上,左支撑板远离中间支架的一端与第一弹性元件中部连接,第二弹性元件的两端固定在右连接座上,右支撑板远离中间支架的一端与第二弹性元件中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左转动部件的转动轴线与左侧齿轮的转动轴线重合,右转动部件的转动轴线与右侧齿轮的转动轴线重合。
一种应用上述折叠机构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包括柔性屏及安置柔性屏的左侧机壳和右侧机壳,中间支架位于左侧机壳与右侧机壳之间,左转动部件与左侧机壳连接,右转动部件与右侧机壳连接,同步反向转动机构分别与左侧机壳和右侧机壳连接,右转动部件、右转动部件和同步反向转动机构能够使左侧机壳与右侧机壳同步反向转动以使柔性屏打开展平和内折闭合,碟簧机构能够对左转动部件和右转动部件的转动提供扭矩。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折叠机构的同步反向转动机构能够使左转动部件与右转动部件同步反向转动,使得左侧机壳与右侧机壳同步反向转动,实现柔性屏打开展平和内折闭合,在左转动部件和右转动部件转动过程中,碟簧机构能够分别弹性压靠左转动部件和右转动部件,从而为左转动部件和右转动部件的转动提供合适的摩擦阻尼力,即为左转动部件和右转动部件的转动提供扭矩,保证转动的稳定性、可靠性等,操作感、舒适度等更好,碟簧机构也便于调节扭矩的大小,结构简单、稳固,操作非常方便,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便于更好地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内折屏移动终端,扩大了产品的应用和发展。
另外,在本公开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折叠机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碟簧机构、左转动部件及右转动部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碟簧机构、左转动部件及右转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碟簧机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弹性元件、左连接座、第二弹性元件及右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打开展平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打开展平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内折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去除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中间支架1,左转动部件2,左转动臂21,第一弧形滑动部211,第四槽体212,右转动部件3,右转动臂31,第二弧形滑动部311,第五槽体312,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左侧齿轮41,右侧齿轮42,过渡齿轮43,左支撑板5,第一弹性元件51,左连接座52,第一避让槽521,第三弧形槽522,第一连接块53,第一转轴54,右支撑板6,第二弹性元件61,右连接座62,第二避让槽621,第四弧形槽622,第二连接块63,第二转轴64,碟簧机构7,第一底座71,第一槽体711,第一弧形部7111,第一螺纹孔712,第三槽体713,第二凸块714,第一锁紧件72,第一螺丝721,第一固定块73,第一弧形滑道731,第一弧形挡边7311,第二弧形滑道732,第二弧形挡边7321,第二槽体733,第一通孔734,第一弧形槽735,第二弧形槽736,第一凸块737,第一限位支撑板738,第二限位支撑板739,第一碟簧74,左侧机壳8,右侧机壳9,柔性屏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两端”、“两侧”、“底部”、“顶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上级”、“下级”、“主要”、“次级”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可以简单地用于更清楚地区分不同的组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12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折叠机构及应用其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该折叠机构包括中间支架1、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左转动部件2和右转动部件3,左转动部件2和右转动部件3分别与中间支架1可转动连接,中间支架1通过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能够使左转动部件2与右转动部件3同步反向转动。
中间支架1上设置有与左转动部件2和右转动部件3相配合的碟簧机构7,在左转动部件2和右转动部件3转动过程中,碟簧机构7能够分别弹性压靠左转动部件2和右转动部件3,从而为左转动部件2和右转动部件3的转动提供合适的摩擦阻尼力,即为左转动部件2和右转动部件3的转动提供扭矩,保证转动的稳定性、可靠性等,操作感、舒适度等更好,而且碟簧机构7结构简单、稳固,也便于调节扭矩的大小,操作非常方便。
中间支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左转动部件2、右转动部件3和碟簧机构7,受力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左转动部件2和右转动部件3也可以是更多。
左转动部件2包括左滑动臂,右转动部件3包括右滑动臂,碟簧机构7包括第一底座71、第一固定块73及第一锁紧件72,第一底座71固定在中间支架1上,第一底座71可以采用卡扣连接、胶粘连接、焊接连接、螺钉连接等安装在中间支架1上,中间支架1上设置有与第一底座71相配合的槽体,第一固定块73设置在第一底座71上,第一锁紧件72穿过第一碟簧74将第一固定块73与第一底座71连接,第一锁紧件72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沿第一固定块73长度方向均布的两个以上,与每个第一锁紧件72相配合的第一碟簧74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依次叠放的多个第一碟簧74与每个第一锁紧件72相配合。第一固定块73与第一底座71之间形成有与左转动臂21相配合的第一弧形滑道731及与右转动臂31相配合的第二弧形滑道732,左转动臂21能够沿第一弧形滑道731转动,右转动臂31能够沿第二弧形滑道732转动,第一锁紧件72穿过第一碟簧74将第一固定块73与第一底座71连接后,被压缩的第一碟簧74能够作用于第一固定块73,使得第一固定块73弹性压靠在左转动臂21和右转动臂31上。
在左转动臂21沿第一弧形滑道731、右转动臂31沿第二弧形滑道732转动过程中,由于第一锁紧件72穿过若干叠放的第一碟簧74将第一固定块73与第一底座71连接,使得第一固定块73弹性压靠在左转动臂21和右转动臂31上,从而能够为左转动臂21和右转动臂31的转动提供合适的摩擦阻尼力,即能够对左转动臂21和右转动臂31的转动提供扭矩等,保证转动的稳定性、可靠性等,操作感、舒适度等更好,通过增加第一碟簧74的数量或调节第一碟簧74的受压程度等,便于调节扭矩的大小。
左转动臂21具有第一弧形滑动部211,第一弧形滑道731包括分别与第一弧形滑动部211的两侧边相配合的第一弧形挡边7311,两个第一弧形挡边7311分别位于第一弧形滑动部211两侧边的上方,两个第一弧形挡边7311之间具有与第一弧形滑动部211相配合的避让区间,第一固定块73通过两个第一弧形挡边7311弹性压靠左转动臂21的第一弧形滑动部211,第一弧形滑动部211沿两个第一弧形挡边7311转动,更加稳定、可靠。左转动臂21与右转动臂31结构基本一致,同理,右转动臂31具有第二弧形滑动部311,第二弧形滑道732包括分别与第二弧形滑动部311的两侧边相配合的第二弧形挡边7321,两个第二弧形挡边7321分别位于第二弧形滑动部311两侧边的上方,两个第二弧形挡边7321之间具有与第二弧形滑动部311相配合的避让区间,第一固定块73通过两个第二弧形挡边7321弹性压靠右转动臂31的第二弧形滑动部311,第二弧形滑动部311沿两个第二弧形挡边7321转动。
第一固定块73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支撑板738和第二限位支撑板739,第一限位支撑板738位于两个第一弧形挡边7311之间,第一限位支撑板738位于第一弧形滑动部211的下方,第一弧形滑动部211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支撑板738相配合的第四槽体212,第二限位支撑板739位于两个第二弧形挡边7321之间,第二限位支撑板739位于第二弧形滑动部311的下方,第二弧形滑动部311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二限位支撑板739相配合的第五槽体312。当左转动臂21和右转动臂31同步反向转动向外打开展平时,转动臂21上的第四槽体212与第一限位支撑板738相配合进行限位,右转动臂31上的第五槽体212与第二限位支撑板739相配合进行限位,更加稳固、可靠等,第一限位支撑板738和第二限位支撑板739也可以增强第一固定块73的结构强度等。
第一底座71上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块73相配合的第一槽体711,第一槽体711内设置有分别与左转动臂21和右转动臂31相配合的第一弧形部7111,第一固定块73安置在第一槽体711中,两个第一弧形部7111分别与左转动臂21和右转动臂31相对应配合,左转动臂21的第一弧形滑动部211沿其中一个第一弧形部7111和两个第一弧形挡边7311转动,右转动臂31的第二弧形滑动部311沿另一个第一弧形部7111和两个第二弧形挡边7321转动,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运动更加平稳、可靠,操作更加方便。
第一锁紧件72为第一螺丝721,第一螺丝721穿过若干叠放的第一碟簧74将第一固定块73与第一底座71连接,操作方便等。第一底座71上设置有与第一螺丝721连接的第一螺纹孔712,第一固定块73上设置有与第一螺丝721相配合的第一通孔734,第一通孔734与第一螺纹孔712相对应,第一碟簧74位于第一通孔734的上方,第一碟簧74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734的直径,通常多个第一碟簧74依次叠放在一起,第一螺丝721穿过各个第一碟簧74的内孔和第一通孔734后,再与第一底座71上的第一螺纹孔712连接,最上方的第一碟簧74与第一螺丝721的头部相配合,最下方的第一碟簧74压靠在第一固定块73上,结构简单,调节等操作非常方便。左转动臂21的两侧和右转动臂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丝21,受力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稳固、可靠。
第一固定块73上还设置有与第一碟簧74相配合的第二槽体733,第一通孔734位于第二槽体733的底面,第一碟簧74位于第二槽体733中,结构更加紧凑、稳固,体积更小。
第一固定块73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凸块737,第一通孔734位于第一凸块737上,第一底座71上设置有与第一凸块737相配合的第三槽体713,第一螺纹孔712位于第三槽体713的底面,第一凸块737位于第三槽体713中,第三槽体713的底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凸块714,第一螺纹孔712设置在第二凸块714上,第二凸块714能够插入第一通孔734中,当通过第一螺丝721调节第一碟簧74的受压程度时,第一凸块737能够沿第三槽体713上下滑动,第二凸块714沿第一通孔734上下相对滑动,结构更加紧凑、稳固,体积更小。
该折叠机构还包括左支撑板5、右支撑板6、左连接座52和右连接座62,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用于对相应的柔性屏10进行支撑,左连接座52安装在相应的左侧机壳8上,右连接座62安装在相应的右侧机壳9上,中间支架1通过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能够使左转动部件2与右转动部件3同步反向转动,并且使左支撑板5与右支撑板6同步反向转动,当柔性屏10打开展平后,左转动部件2和右转动部件3能够对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进行支撑。左连接座52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51,右连接座62上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61,左支撑板5远离中间支架1的一端与第一弹性元件51连接,右支撑板6远离中间支架1的一端与第二弹性元件61连接,左支撑板5能够拉伸、扭转第一弹性元件51,左支撑板5靠近中间支架1的一端能够以左支撑板5远离中间支架1的一端为中心进行摆动,右支撑板6能够拉伸、扭转第二弹性元件61,右支撑板6靠近中间支架1的一端能够以右支撑板6远离中间支架1的一端为中心进行摆动。
在使用过程中,左转动部件2与右转动部件3同步反向转动,通过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保证左转动部件2与右转动部件3同步反向转动,并且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能够使左支撑板5与右支撑板6同步反向转动,从而使得左侧机壳8与右侧机壳9同步反向转动,实现柔性屏10打开展平和内折闭合,而且碟簧机构7能够为左转动部件2和右转动部件3的转动提供扭矩,使得柔性屏10在打开展平状态和内折闭合状态更加稳定,比如在打开展平状态和内折闭合状态下,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才能进行打开和闭合,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当柔性屏10打开展平后,左转动部件2和右转动部件3能够对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进行支撑,使得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对柔性屏10进行稳定地支撑,保证柔性屏10在使用过程中的平整度。当柔性屏10内折闭合时,左支撑板5远离中间支架1的一端能够拉伸、扭转第一弹性元件51,右支撑板6远离中间支架1的一端能够拉伸、扭转第二弹性元件61,柔性屏10的折弯处能够推动左支撑板5靠近中间支架1的一端和右支撑板6靠近中间支架1的一端分别向外侧摆动,使得柔性屏10的折弯处形成水滴状,柔性屏10总长不会发生变化,避免对屏幕造成损坏等,不会造成屏幕长度方向上的拉力与压力,能够保证柔性屏10打开使用过程中的平整度,而且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通过摆动对柔性屏10的折弯处进行避让,结构紧凑,体积小,能够减小产品的厚度等。
左支撑板5的长度和右支撑板6的长度与柔性屏10的长度基本一致,能够更加全面、均匀地对打开展平的柔性屏10进行支撑,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尽可能的对柔性屏10的中间部位进行全部的支撑。
以8图为参照,左转动臂21位于左支撑板5的下方,右转动臂31位于右支撑板6的下方,当柔性屏10打开展平后,第一弧形滑动部211靠近右支撑板6的一端顶部能够对右支撑板6进行支撑,第二弧形滑动部311靠近左支撑板5的一端顶部能够对左支撑板5进行支撑,使得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对柔性屏10进行稳定地支撑,保证柔性屏10在使用过程中的平整度,结构更加紧凑、稳固。当柔性屏10内折闭合时,左转动臂21与右转动臂31同步反向转动,左支撑板5与右支撑板6同步反向转动,从而第一弧形滑动部211与右支撑板6同步反向转动且第二弧形滑动部311与左支撑板5同步反向转动,使得第一弧形滑动部211与右支撑板6分离且第二弧形滑动部311与左支撑板5分离,进而柔性屏10的折弯处能够推动左支撑板5靠近中间支架1的一端和右支撑板6靠近中间支架1的一端分别向外侧摆动,使得柔性屏10的折弯处形成水滴状。第一固定块73上还设置有第一弧形槽735和第二弧形槽736,左支撑板5靠近中间支架1的一端能够抵靠在第一弧形槽735上摆动,右支撑板6靠近中间支架1的一端能够抵靠在第二弧形槽736上摆动,结构更加紧凑、稳定、可靠。
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采用齿轮机构,至少包括左侧齿轮41与右侧齿轮42,左侧齿轮41与相应的左侧机壳8连接,右侧齿轮42与相应的右侧机壳9连接,左侧齿轮41与右侧齿轮42结构基本相同,左侧齿轮41与右侧齿轮42能够同步反向转动。参照图9所示,左侧齿轮41与右侧齿轮42之间还可以设置两个过渡齿轮43,四个齿轮依次传动连接,即四个齿轮依次啮合,两个过渡齿轮43相啮合,左侧齿轮41与靠近其的过渡齿轮43相啮合,右侧齿轮42与靠近其的过渡齿轮43相啮合。通常中间支架1上设置有与过渡齿轮43相配合的安装块,过渡齿轮43两端的连接轴分别与安装块转动连接。
左转动部件2的转动轴线与左侧齿轮41的转动轴线重合,右转动部件3的转动轴线与右侧齿轮42的转动轴线重合,在运动时运动齿轮与滑道、外壳等不发生相对位移,同步更加准确,更加安全、稳定、可靠。
第一弹性元件51与第二弹性元件61结构基本相同,参照图所示,第一弹性元件51和第二弹性元件61均为C型弹簧,C型弹簧也可以是几字形弹簧,第一弹性元件51的两端或两个底脚固定在左连接座52上,比如焊接连接或者采用压板固定C型弹簧等,左支撑板5远离中间支架1的一端与第一弹性元件51中部连接,第二弹性元件61的两端固定在右连接座62上,右支撑板6远离中间支架1的一端与第二弹性元件61中部连接。C型弹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柔性屏10内折闭合时,左支撑板5靠近中间支架1的一端和右支撑板6靠近中间支架1的一端分别向外侧摆动,第一弹性元件51能够更好地同时承受左支撑板5的拉力和扭力,第二弹性元件61能够更好地同时承受右支撑板6的拉力和扭力,更加稳定、可靠,减少对零件的损伤等。
参照图7、图8、图10所示,左支撑板5远离中间支架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53及与第一弹性元件51连接的第一连接块54,左连接座52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块54相配合的第一避让槽521及与第一转轴53相配合的第三弧形槽522,第一转轴53沿第三弧形槽522进行转动,第一连接块54在第一避让槽521中进行转动,使得左支撑板5以第一转轴53为中心进行转动,结构更加紧凑、稳定,运动更加平稳、可靠。同理,右支撑板6远离中间支架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63及与第二弹性元件61连接的第二连接块64,右连接座62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块64相配合的第二避让槽621及与第二转轴63相配合的第四弧形槽622。
一种应用上述折叠机构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电子终端,包括柔性屏10及安置柔性屏10的左侧机壳8和右侧机壳9,中间支架1位于左侧机壳8与右侧机壳9之间,左侧机壳8的内侧和右侧机壳9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与柔性屏10相配合的槽体,柔性屏10的两半部分通过胶粘等方式分别固定在左侧机壳8和右侧机壳9的槽体中。右转动部件3、右转动部件3和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能够使左支撑板5与右支撑板6及左侧机壳8与右侧机壳9同步反向转动,实现柔性屏10打开展平和内折闭合,碟簧机构7能够对左转动部件2和右转动部件3的转动提供扭矩。
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分别与左侧机壳8和右侧机壳9连接,左连接座52、左侧齿轮41和左转动部件2分别与左侧机壳8连接,右连接座62、右侧齿轮42和右转动部件3分别与右侧机壳9连接,比如可以采用螺钉等紧固件连接。
左侧机壳8的内侧和右侧机壳9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与折叠机构相配合的槽体,折叠机构位于柔性屏10的下方,当打开展平使用时,折叠机构完全隐藏在产品内部,当内折闭合后,只有左侧机壳8、右侧机壳9和中间支架1外露,更加安全、稳定、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优点有:该折叠机构的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能够使左支撑板5与右支撑板6及左转动部件2与右转动部件3同步反向转动,使得左侧机壳8与右侧机壳9同步反向转动,实现柔性屏10打开展平和内折闭合;当柔性屏10打开展平后,左转动部件2和右转动部件3能够对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进行支撑,使得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对柔性屏10进行稳定地支撑,当柔性屏10内折闭合时,左支撑板5远离中间支架1的一端能够拉伸、扭转第一弹性元件51,右支撑板6远离中间支架1的一端能够拉伸、扭转第二弹性元件61,柔性屏10的折弯处能够推动左支撑板5靠近中间支架1的一端和右支撑板6靠近中间支架1的一端分别向外侧摆动,使得柔性屏10的折弯处形成水滴状,柔性屏10总长不会发生变化,避免对屏幕造成损坏等,不会造成屏幕长度方向上的拉力与压力,能够保证柔性屏10打开使用过程中的平整度,结构紧凑,体积小,能够减小产品的厚度等,而且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通过摆动对柔性屏10的折弯处进行避让;左转动部件2的转动轴线与左侧齿轮41的转动轴线重合,右转动部件3的转动轴线与右侧齿轮42的转动轴线重合,在运动时运动齿轮与滑道、外壳等不发生相对位移,同步更加准确,更加安全、稳定、可靠;第一弹性元件51和第二弹性元件61采用C型弹簧,结构简单,能够更好地同时承受拉力和扭力,减少对零件的损伤等;碟簧机构7能够为左转动臂21和右转动臂31的转动提供扭矩等,保证转动的稳定性、可靠性等,操作感、舒适度等更好,通过增加第一碟簧74的数量或调节第一碟簧74的受压程度等,便于调节扭矩的大小,还能够使得柔性屏10在打开展平状态和内折闭合状态更加稳定,比如在打开展平状态和内折闭合状态下,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才能进行打开和闭合;从而产品打开、折叠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紧凑、稳固,体积小,能够减小产品的厚度等,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便于柔性屏10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扩大了产品的应用和发展。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替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公开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细节都可以用等效元素代替,材料、形状和尺寸也可以是任意的。

Claims (10)

1.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支架(1)及与所述中间支架(1)可转动连接的左转动部件(2)和右转动部件(3),所述中间支架(1)通过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能够使所述左转动部件(2)与所述右转动部件(3)同步反向转动,所述中间支架(1)上设置有与所述左转动部件(2)和所述右转动部件(3)相配合的碟簧机构(7),所述碟簧机构(7)能够分别弹性压靠所述左转动部件(2)和所述右转动部件(3)以对所述左转动部件(2)和所述右转动部件(3)的转动提供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动部件(2)包括左滑动臂(21),所述右转动部件(3)包括右滑动臂(31),所述碟簧机构(7)包括第一底座(71)、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71)上的第一固定块(73)及第一锁紧件(72),所述第一底座(71)固定在所述中间支架(1)上,所述第一固定块(73)与所述第一底座(71)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左转动臂(21)相配合的第一弧形滑道(731)及与所述右转动臂(31)相配合的第二弧形滑道(732),所述第一锁紧件(72)穿过若干叠放的第一碟簧(74)将所述第一固定块(73)与所述第一底座(71)连接,并且能够使所述第一固定块(73)弹性压靠在所述左转动臂(21)和所述右转动臂(31)上以对所述左转动臂(21)和所述右转动臂(23)的转动提供扭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72)为第一螺丝(721),所述第一底座(7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丝(721)连接的第一螺纹孔(712),所述第一固定块(7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丝(721)相配合的第一通孔(734),所述第一通孔(734)与所述第一螺纹孔(712)相对应,所述第一碟簧(74)位于所述第一通孔(734)的上方,所述第一碟簧(74)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734)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动臂(21)具有第一弧形滑动部(211),所述第一弧形滑道(731)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滑动部(211)的两侧边相配合的第一弧形挡边(7311),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挡边(731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滑动部(211)两侧边的上方,所述右转动臂(31)具有第二弧形滑动部(311),所述第二弧形滑道(732)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弧形滑动部(311)的两侧边相配合的第二弧形挡边(7321),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挡边(7321)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滑动部(311)两侧边的上方,所述第一底座(7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块(73)相配合的第一槽体(711),所述第一槽体(711)内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左转动臂(21)和所述右转动臂(31)相配合的第一弧形部(7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相应的柔性屏(10)进行支撑的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能够使所述左支撑板(5)与所述右支撑板(6)及所述左转动部件(2)与所述右转动部件(3)同步反向转动,所述左支撑板(5)远离所述中间支架(1)的一端与左连接座(52)上的第一弹性元件(51)连接,所述右支撑板(6)远离所述中间支架(1)的一端与右连接座(62)上的第二弹性元件(61)连接,随着所述柔性屏(10)内折闭合,所述左支撑板(5)靠近所述中间支架(1)的一端和所述右支撑板(6)靠近所述中间支架(1)的一端能够分别向外侧摆动以对所述柔性屏(10)的折弯处进行避让,随着所述柔性屏(10)打开展平,所述左转动部件(2)和所述右转动部件(3)能够对所述左支撑板(5)和所述右支撑板(6)进行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动臂(21)位于所述左支撑板(5)的下方,所述右转动臂(31)位于所述右支撑板(6)的下方,随着所述柔性屏(10)打开展平,所述第一弧形滑动部(211)靠近所述右支撑板(6)的一端顶部能够对所述右支撑板(6)进行支撑,所述第二弧形滑动部(311)靠近所述左支撑板(5)的一端顶部能够对所述左支撑板(5)进行支撑,随着所述柔性屏(10)内折闭合,所述第一弧形滑动部(211)与所述右支撑板(6)能够分离,所述第二弧形滑动部(311)与所述左支撑板(5)能够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1)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61)均为C型弹簧,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1)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左连接座(52)上,所述左支撑板(5)远离所述中间支架(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1)中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元件(61)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右连接座(62)上,所述右支撑板(6)远离所述中间支架(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61)中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至少包括左侧齿轮(41)及右侧齿轮(42),所述左侧齿轮(41)与所述右侧齿轮(42)能够同步反向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动部件(2)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左侧齿轮(41)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右转动部件(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右侧齿轮(42)的转动轴线重合。
10.应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折叠机构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柔性屏(10)及安置所述柔性屏(10)的左侧机壳(8)和右侧机壳(9),所述中间支架(1)位于所述左侧机壳(8)与所述右侧机壳(9)之间,所述左转动部件(2)与所述左侧机壳(8)连接,所述右转动部件(3)与所述右侧机壳(9)连接,所述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分别与所述左侧机壳(8)和所述右侧机壳(9)连接,所述右转动部件(3)、所述右转动部件(3)和所述同步反向转动机构(4)能够使所述左侧机壳(8)与所述右侧机壳(9)同步反向转动以使所述柔性屏(10)打开展平和内折闭合,所述碟簧机构(7)能够对所述左转动部件(2)和所述右转动部件(3)的转动提供扭矩。
CN202111417171.0A 2021-11-05 2021-11-25 折叠机构及应用其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Pending CN1143526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4601 2021-11-05
CN2021227046019 2021-11-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2630A true CN114352630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957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22343.1U Active CN217582851U (zh) 2021-11-05 2021-11-25 折叠机构及应用其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202111417171.0A Pending CN114352630A (zh) 2021-11-05 2021-11-25 折叠机构及应用其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22343.1U Active CN217582851U (zh) 2021-11-05 2021-11-25 折叠机构及应用其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75828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2229A (zh) * 2022-08-05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机构和折叠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2229A (zh) * 2022-08-05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机构和折叠终端
CN114992229B (zh) * 2022-08-05 2022-12-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机构和折叠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2851U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6997B2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JP6709011B2 (ja) スマートブレスレット
US20200363843A1 (en) A semi-automatic hinge of a mobile terminal having an inward-foldable flexible screen and a mobile terminal having an inward-foldable flexible screen
CN113915229A (zh) 折叠机构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电子终端
CN110701176A (zh) 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
CN215871469U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13794792B (zh) 电子设备
CN114198386A (zh) 用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
CN217582851U (zh) 折叠机构及应用其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13915228A (zh) 折叠机构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US11567544B2 (en) Rotat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971725B (zh) 用于折叠屏的滑轨机构、折叠屏组件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15234572B (zh) 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面板
CN112817377A (zh) 一种双屏折叠铰链及其双屏智能终端
CN113266635A (zh)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内折叠铰链
CN110778600B (zh) 一种双向折叠铰链机构
CN217081098U (zh) 碟簧供扭机构
CN214507123U (zh) 新型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209641241U (zh) 一种柔性屏幕的折叠机构
CN110958338A (zh) 转轴机构及电子装置
CN216691841U (zh) 折叠机构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电子终端
CN114623148A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
CN217081099U (zh) 用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
CN218468058U (zh) 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216691840U (zh) 折叠机构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