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7745A - 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7745A
CN114347745A CN202111455892.0A CN202111455892A CN114347745A CN 114347745 A CN114347745 A CN 114347745A CN 202111455892 A CN202111455892 A CN 202111455892A CN 114347745 A CN114347745 A CN 114347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exchange
exchange device
cooling
contro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58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荣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558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477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47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774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3702 priority patent/WO202309807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6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coo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algorithms, flow charts, software detail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度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本发明的温度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器、换热装置、水冷散热系统、风扇和电池,水冷散热器靠近电池设置以便对电池进行降温,换热装置串接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换热装置的两端还通过冷却水管路与水冷散热器的两端连通,换热装置靠近水冷散热器设置,风扇设置在换热装置与水冷散热器之间,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根据当前运行模式,选择性控制风扇朝向水冷散热器吹风或者朝向换热装置吹风。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提高对电池的降温效果;此外,当空调器以制热模式运行时,控制风扇将电池散发的热量吹向换热装置,进行热量回收,节能节电。

Description

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很多地区出现油慌、燃气短缺等现象,为应对危机必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因此,电动汽车的占比越来越高,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在于电池容量和使用寿命。
如果电池长时间处于高温的工作状态,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然而,现有车辆对电池的降温效果不太理想。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对电池的降温效果不太理想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温度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器、换热装置、水冷散热系统、风扇和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车辆的用电器件电连接,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驾驶室内,所述水冷散热器靠近所述电池设置以便对所述电池进行降温,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装置的一端连通,所述换热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制冷剂管路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制冷剂管路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口连通,所述换热装置的两端还通过冷却水管路与所述水冷散热器的两端连通,以便通过制冷剂对冷却水进行冷却,所述换热装置靠近所述水冷散热器设置,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与所述水冷散热器之间,所述冷却水管路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根据所述当前运行模式,选择性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水冷散热器吹风或者朝向所述换热装置吹风。
在上述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当前运行模式,选择性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水冷散热器吹风或者朝向所述换热装置吹风”的步骤具体包括:如果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换热装置吹风。
在上述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当前运行模式,选择性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水冷散热器吹风或者朝向所述换热装置吹风”的步骤具体包括:如果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水冷散热器吹风。
在上述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温度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制冷剂管路、第一电控阀和第二电控阀,所述第三制冷剂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制冷剂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冷剂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电控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冷剂管路上以便控制所述第一制冷剂管路的通断状态,所述第二电控阀设置在所述第三制冷剂管路上以便控制所述第三制冷剂管路的通断状态,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需要通过所述换热装置对冷却水进行降温的情形下,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驾驶室进行降温;根据判断结果,选择性地打开所述第一电控阀或所述第二电控阀。
在上述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判断结果,选择性地打开所述第一电控阀或所述第二电控阀”的步骤具体包括:如果判定需要对所述驾驶室进行降温,则打开所述第一电控阀;如果判定不需要对所述驾驶室进行降温,则打开所述第二电控阀。
在上述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装置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冷却水的流动方向相反。
在上述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水箱以及设置在所述换热水箱内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制冷剂管路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通,所述换热水箱的两端通过冷却水管路与所述水冷散热器的两端连通。
在上述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装置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内设置有第一介质管路和第二介质管路,所述第一介质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介质管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制冷剂管路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介质管路的两端通过冷却水管路与所述水冷散热器的两端连通。
在上述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通过所述水冷散热器对所述电池进行降温的过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电池的温度;计算所述温度与设定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对所述水泵的转速进行PID调节。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温度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配置成能够执行上述的控制方法。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发明温度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器、换热装置、水冷散热系统、风扇和电池,电池与车辆的用电器件电连接,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冷凝器和蒸发器,蒸发器设置在车辆的驾驶室内,水冷散热器靠近电池设置以便对电池进行降温,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连通,压缩机的回气口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连通,冷凝器的一端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连通,冷凝器的另一端与换热装置的一端连通,换热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制冷剂管路与蒸发器的一端连通,蒸发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制冷剂管路与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口连通,换热装置的两端还通过冷却水管路与水冷散热器的两端连通,以便通过制冷剂对冷却水进行冷却,换热装置靠近水冷散热器设置,风扇设置在换热装置与水冷散热器之间,冷却水管路上设置有水泵,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根据当前运行模式,选择性控制风扇朝向水冷散热器吹风或者朝向换热装置吹风。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提高对电池的降温效果;此外,还能够在空调器运行的过程中,根据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来判断是使风扇朝向水冷散热器吹风,还是使风扇朝向换热装置吹风,具体而言,当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时,控制风扇正向旋转,将水冷散热器附近的低温空气吹向电池,降低电池的温度,而当空调器以制热模式运行时,控制风扇反向旋转,将电池散发的热量吹向换热装置,进行热量回收,能够提高进入冷凝器的制冷剂的温度,降低压缩机的频率,节能节电。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制冷剂管路、第一电控阀和第二电控阀,第三制冷剂管路的一端与换热装置的下端连通,第三制冷剂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二制冷剂管路连通,第一电控阀设置在第一制冷剂管路上,以便控制第一制冷剂管路的通断状态,第二电控阀设置在第三制冷剂管路上,第二电控阀用于控制第三制冷剂管路的通断状态,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需要通过换热装置对冷却水进行降温的情形下,判断是否需要对驾驶室进行降温;根据判断结果,选择性地打开第一电控阀或第二电控阀。通过这样的设置,在不需要对驾驶室进行降温时,可以只打开第二电控阀,第一电控阀仍保持关闭状态,没有制冷剂流经蒸发器,能够避免对驾驶室的温度造成影响,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又进一步地,换热装置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冷却水的流动方向相反。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提高对冷却水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对电池的降温效果。
又进一步地,在通过水冷散热器对电池进行降温的过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电池的温度;计算温度与设定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根据差值对水泵的转速进行PID调节。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对水泵的转速进行动态、快速及精确地调节,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对电池的温度进行管理。
此外,本发明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的温度管理系统由于采用了上述控制方法,进而具备了上述控制方法所具备的技术效果,相比于改进前的温度管理系统,本发明的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电池的温度,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压缩机;2、冷凝器;3、蒸发器;4、换热装置;41、第一介质管路;42、第二介质管路;43、换热水箱;44、换热器;5、电池;6、风扇;7、四通换向阀;71、第一端口;72、第二端口;73、第三端口;74、第四端口;8、气液分离器;91、第一制冷剂管路;92、第二制冷剂管路;93、第三制冷剂管路;101、第一电控阀;102、第二电控阀;110、水冷散热器;120、水箱;130、第一冷却水管路;140、第二冷却水管路;15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的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对电池的降温效果不太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旨在通过车辆的空调器来对电池进行降温,以提高对电池的降温效果。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器、换热装置4、电池5和风扇6,其中,空调器包括相连的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3和四通换向阀7,蒸发器3设置在车辆的驾驶室内;电池5与车辆的用电器件电连接。
继续参阅图1和图2,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7的第一端口71连通,压缩机1的回气口与四通换向阀7的第二端口72连通,冷凝器2的一端与四通换向阀7的第三端口73连通,冷凝器2的另一端与换热装置4的一端连通,换热装置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制冷剂管路91与蒸发器3的一端连通,蒸发器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制冷剂管路92与四通换向阀7的第四端口74连通。
继续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的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还包括水冷散热器110,水冷散热器110靠近电池5设置,以便对电池5进行降温,换热装置4的两端还通过冷却水管路(第一冷却水管路130和第二冷却水管路140)与水冷散热器110的两端连通,以便通过制冷剂对冷却水进行降温,换热装置4靠近水冷散热器110设置,风扇6设置在换热装置4和水冷散热器110之间,冷却水管路(第二冷却水管路140)上安装有水泵150。
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时,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先进入冷凝器2,制冷剂经冷凝器2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沿着制冷剂管路流入换热装置4,在流经换热装置4时与流经换热装置4的冷却水发生热交换,对冷却水进行降温。
在水泵150的带动下,被冷却的冷却水沿着第一冷却水管路130流入水冷散热器110,低温冷却水在流经水冷散热器110时,使水冷散热器110附近的温度降低,从而降低电池5的温度,能够提高对电池5的降温效果,同时通过风扇6将低温空气吹向电池5,更有利于降低电池5的温度,从水冷散热器110流出的冷却水沿着第二冷却水管路140重新流入换热装置4,与流经换热装置4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的空调器即现有的空调器,除了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3和四通换向阀7以外,还可以包括现有空调器的一些常设必要元件,例如电子膨胀阀、气液分离器等,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换热装置4设置为板式换热器,或者,也可以将换热装置4设置为换热器与换热水箱的组合结构,等等,这种对换热装置4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一种优选的情形中,如图1所示,换热装置4为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内设置有第一介质管路41和第二介质管路42,第一介质管路41的上端与冷凝器2连通,第一介质管路41的下端通过第一制冷剂管路91与蒸发器3连通,第二介质管路42的两端通过冷却水管路(第一冷却水管路130和第二冷却水管路140)与水冷散热器110的两端连通,第二冷却水管路140上安装有水泵150。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7的第一端口71连通,四通换向阀7的第二端口72与气液分离器8连通,气液分离器8与压缩机1的回气口连通,四通换向阀7的第三端口73与冷凝器2的左端连通,冷凝器2的右端与第一介质管路41的上端连通,第一介质管路41的下端通过第一制冷剂管路91与蒸发器3连通,蒸发器3的下端通过第二制冷剂管路92与四通换向阀7的第四端口74连通。
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时,四通换向阀7的第一端口71与第三端口73连通,第二端口72与第四端口74连通,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先进入冷凝器2,制冷剂经冷凝器2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沿着制冷剂管路流入设置在换热装置4内的第一介质管路41,在流经第一介质管路41时与流经设置换热装置4内的第二介质管路42中的冷却水发生热交换,对冷却水进行降温。
在水泵150的带动下,被冷却的冷却水沿着第一冷却水管路130流入水冷散热器110,低温冷却水在流经水冷散热器110时,使水冷散热器110附近的温度降低,从而降低电池5的温度,从水冷散热器110流出的高温冷却水沿着第二冷却水管路140重新流入第二介质管路42,与流经第一介质管路41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水泵150设置在第一冷却水管路130上。
在另一种优选的情形中,如图2所示,换热装置4包括换热水箱43以及设置在换热水箱43内的换热器44,换热器44的上端与冷凝器2的右端连通,换热器44的下端通过第一制冷剂管路91与蒸发器3连通,换热水箱43的两端通过冷却水管路(第一冷却水管路130和第二冷却水管路140)与水冷散热器110的两端连通,第二冷却水管路140上安装有水泵150。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7的第一端口71连通,四通换向阀7的第二端口72与气液分离器8连通,气液分离器8与压缩机1的回气口连通,四通换向阀7的第三端口73与冷凝器2的左端连通,冷凝器2的右端与换热器44的上端连通,换热器44的下端通过第一制冷剂管路91与蒸发器3连通,蒸发器3的下端通过第二制冷剂管路92与四通换向阀7的第四端口74连通。
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时,四通换向阀7的第一端口71与第三端口73连通,第二端口72与第四端口74连通,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先进入冷凝器2,制冷剂经冷凝器2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沿着制冷剂管路流入设置在换热水箱43内换热器44,在流经换热器44时与流经换热水箱43内的冷却水发生热交换对冷却水进行降温。
在水泵150的带动下,被冷却的冷却水沿着第一冷却水管路130流入水冷散热器110,低温冷却水在流经水冷散热器110时,使水冷散热器110附近的温度降低,从而降低电池5的温度,从水冷散热器110流出的高温冷却水沿着第二冷却水管路140重新流入换热水箱43,与流经换热器44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优选地,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的换热装置4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冷却水的流动方向相反。
通过使制冷剂和冷却水逆向流动,能够提高对冷却水的冷却效果,从而提高对电池5的降温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换热装置4水平放置,使制冷剂从左向右移动,使冷却水从右向左移动;或者,也可以使换热装置4竖直放置,使制冷剂从上向下移动,使冷却水从下向上移动,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和2所示,换热装置4内的制冷剂由上向下流动,换热水箱43内的冷却水由下向上流动。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冷却水的冷却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电池5的降温效果。
优选地,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的温度管理系统还包括储水箱120,储水箱120内存储有冷却水,储水箱120与水冷散热器110连通。
通过设置储水箱120,能够向系统内补充冷却水,以保证对电池5的降温效果。
此外,基于上述的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
S200:根据当前运行模式,选择性控制风扇朝向水冷散热器吹风或者朝向换热装置吹风。
在空调器运行的过程中,根据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来判断是使风扇朝向水冷散热器吹风,还是使风扇朝向换热装置吹风。
优选地,如图4所示,“根据当前运行模式,选择性控制风扇朝向水冷散热器吹风或者朝向换热装置吹风”的步骤具体包括步骤S210和S220。
S210:如果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控制风扇朝向换热装置吹风。
S220:如果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控制风扇朝向水冷散热器吹风。
示例性地,风扇正向旋转时,朝向水冷散热器吹风,风扇反向旋转时,朝向换热装置吹风。
当空调器以制热模式运行时,控制风扇反向旋转,将电池散发的热量吹向换热装置,进行热量回收,能够提高进入冷凝器的制冷剂的温度,降低压缩机的频率,节能节电。
当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时,控制风扇正向旋转,朝向水冷散热器吹风,将水冷散热器附近的低温空气吹向电池,降低电池的温度。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制冷剂管路93、第一电控阀101和第二电控阀102,第三制冷剂管路93的一端与换热装置4的下端连通,第三制冷剂管路93的另一端与第二制冷剂管路92连通,第一电控阀101设置在第一制冷剂管路91上,以便控制第一制冷剂管路91的通断状态,第二电控阀102设置在第三制冷剂管路93上,第二电控阀102用于控制第三制冷剂管路93的通断状态。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需要通过换热装置对冷却水进行降温的情形下,判断是否需要对驾驶室进行降温;根据判断结果,选择性地打开第一电控阀或第二电控阀。
在需要通过换热装置对冷却水进行降温的时,也就是需要通过水冷散热器对电池进行降温时,需要使空调器制冷运行,在这种情形下,判断是否需要对驾驶室进行降温,根据判断结果来选择是打开第一电控阀还是打开第二电控阀。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驾驶室内安装温度传感器,根据驾驶室内的温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对驾驶室进行降温,例如,如果驾驶室内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则判断需要对驾驶室进行降温,反之,如果驾驶室内的温度不大于预设温度,则判定不需要对驾驶室进行降温;或者,也可以通过向用户发送请求信息,询问用户是否需要对驾驶室进行降温,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根据判断结果,选择性地打开第一电控阀或第二电控阀”的步骤具体包括:如果判定不需要对驾驶室进行降温,则打开第二电控阀;如果判定需要对驾驶室进行降温,则打开第一电控阀。
当判定不需要对驾驶室进行降温时,如图1和图2所示,只打开第二电控阀102,第一电控阀101仍保持关闭状态。
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沿着管路流入冷凝器2,制冷剂从冷凝器2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然后在流经换热装置4时,在流经换热装置4时与流经换热装置4的冷却水发生热交换,对冷却水进行降温,在水泵150的带动下,被冷却的冷却水沿着第一冷却水管路130流入水冷散热器110,低温冷却水在流经水冷散热器110时,使水冷散热器110附近的温度降低,从而降低电池5的温度,从换热装置4流出的制冷剂直接沿着第三制冷剂管路93和第二制冷剂管路92流回压缩机1,没有制冷剂流经蒸发器3。
当判定不需要对驾驶室进行降温时,如图1和图2所示,只打开第一电控阀101,第二电控阀102仍保持关闭状态。
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沿着管路流入冷凝器2,制冷剂从冷凝器2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然后在流经换热装置4时,在流经换热装置4时与流经换热装置4的冷却水发生热交换,对冷却水进行降温,在水泵150的带动下,被冷却的冷却水沿着第一冷却水管路130流入水冷散热器110,低温冷却水在流经水冷散热器110时,使水冷散热器110附近的温度降低,从而降低电池5的温度,从换热装置4流出的制冷剂直接沿着第一制冷剂管路91流入蒸发器3,对驾驶室进行降温,从蒸发器3流出的制冷剂再沿着第二制冷剂管路92流回压缩机1。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电控阀101和第二电控阀102设置为电磁阀或者电子膨胀阀。
优选地,在通过水冷散热器对电池进行降温的过程中,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电池的温度,计算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根据差值对水泵的转速进行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调节。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对水泵的转速进行动态、快速及精确地调节,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对电池的温度进行管理。
示例性地,控制器内设置有相连的计算单元和PID调节单元,计算单元能够计算电池的温度与设定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PID调节单元能够根据电池的温度与设定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对水泵的转速进行PID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水冷散热器对电池进行降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在电池上的温度传感器来检测电池的温度,该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电池的温度,将该温度传感器与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器通讯连接,以便将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根据电池的温度与设定目标温度对水泵的转速进行PID调节。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器、换热装置、水冷散热系统、风扇和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车辆的用电器件电连接,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驾驶室内,所述水冷散热器靠近所述电池设置以便对所述电池进行降温,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装置的一端连通,所述换热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制冷剂管路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制冷剂管路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口连通,所述换热装置的两端还通过冷却水管路与所述水冷散热器的两端连通,以便通过制冷剂对冷却水进行冷却,所述换热装置靠近所述水冷散热器设置,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与所述水冷散热器之间,所述冷却水管路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
根据所述当前运行模式,选择性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水冷散热器吹风或者朝向所述换热装置吹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运行模式,选择性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水冷散热器吹风或者朝向所述换热装置吹风”的步骤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换热装置吹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运行模式,选择性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水冷散热器吹风或者朝向所述换热装置吹风”的步骤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水冷散热器吹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制冷剂管路、第一电控阀和第二电控阀,所述第三制冷剂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制冷剂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冷剂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电控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冷剂管路上以便控制所述第一制冷剂管路的通断状态,所述第二电控阀设置在所述第三制冷剂管路上以便控制所述第三制冷剂管路的通断状态,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需要通过所述换热装置对冷却水进行降温的情形下,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驾驶室进行降温;
根据判断结果,选择性地打开所述第一电控阀或所述第二电控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判断结果,选择性地打开所述第一电控阀或所述第二电控阀”的步骤具体包括:
如果判定需要对所述驾驶室进行降温,则打开所述第一电控阀;
如果判定不需要对所述驾驶室进行降温,则打开所述第二电控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冷却水的流动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水箱以及设置在所述换热水箱内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制冷剂管路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通,所述换热水箱的两端通过冷却水管路与所述水冷散热器的两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内设置有第一介质管路和第二介质管路,所述第一介质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介质管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制冷剂管路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介质管路的两端通过冷却水管路与所述水冷散热器的两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水冷散热器对所述电池进行降温的过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的温度;
计算所述温度与设定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对所述水泵的转速进行PID调节。
10.一种温度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配置成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2111455892.0A 2021-12-01 2021-12-01 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43477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5892.0A CN114347745A (zh) 2021-12-01 2021-12-01 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
PCT/CN2022/103702 WO2023098078A1 (zh) 2021-12-01 2022-07-04 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5892.0A CN114347745A (zh) 2021-12-01 2021-12-01 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7745A true CN114347745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97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5892.0A Pending CN114347745A (zh) 2021-12-01 2021-12-01 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47745A (zh)
WO (1) WO202309807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078A1 (zh) * 2021-12-01 2023-06-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1021A (zh) * 2017-03-22 2018-10-09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电池温度管理系统
CN108346841B (zh) * 2018-02-13 2020-10-0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JP6910979B2 (ja) * 2018-03-09 2021-07-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二次電池の温度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温度制御方法
DE102020110272A1 (de) * 2020-04-15 2021-10-2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 angetriebenes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Kühlsystem zum Abführen von beim Laden einer Traktionsbatterie des Kraftfahrzeugs auftretender Verlustwärme
CN111746225B (zh) * 2020-06-17 2022-05-2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它的电动汽车
CN213649277U (zh) * 2020-08-07 2021-07-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4347745A (zh) * 2021-12-01 2022-04-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078A1 (zh) * 2021-12-01 2023-06-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98078A1 (zh) 2023-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22560A (zh) 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
KR100506032B1 (ko) 공조기 냉매를 사용하는 차량용 냉각 시스템
CN113442679B (zh) 一种工程机械及集成热管理系统
JP2019119437A (ja) 車両用冷却システム
CN111873854B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11993884B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热管理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热管理方法
CN112909383A (zh) 一种用于冷却动力电池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046236A (zh) 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方法和电动汽车
CN202915593U (zh) 电动汽车双蒸发器空调系统
CN114347745A (zh) 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
CN11399775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14216284A (zh) 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
CN114216285A (zh) 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温度管理系统
CN212289436U (zh) 热管理系统、电动汽车
CN216872098U (zh) 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5320321A (zh) 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热管理系统、车辆及相关设备
CN114801646A (zh) 车辆热管理系统及作业机械
KR20090007008A (ko) 연료전지 차량용 연료전지 스택의 냉각 시스템
JP4464114B2 (ja) 蓄熱装置及び蓄熱制御方法
CN112046242A (zh) 热管理系统、电动汽车
CN216805185U (zh) 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1976419A (zh) 一种消除温度扰动的制冷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12289439U (zh) 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
CN214420172U (zh) 一种新能源矿用车一体式热管理控制系统
CN218558496U (zh) 一种汽车水冷机组、及整车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