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6175B - 电源转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源转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36175B CN114336175B CN202011050145.4A CN202011050145A CN114336175B CN 114336175 B CN114336175 B CN 114336175B CN 202011050145 A CN202011050145 A CN 202011050145A CN 114336175 B CN114336175 B CN 1143361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apter
- conductive
- guide connection
- positioning
- corresponding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案揭露一种电源转接器,包含:转接头、本体及导接扣持部,转接头具有第一壳体、插头及底部,插头可转动地收纳于第一壳体形成的开放容置凹槽内;本体具有第二壳体及顶部;导接扣持部,具有第四导接部及锁扣部;当转接头连接设置于本体上时,转接头的底部对应于本体的顶部而设置,使转接头的第一导接部与本体的第三导接部对应连接,使本体上的第四导接部与转接头的第二导接部对应卡合连接,以将转接头与本体相互固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案关于一种电源转接器,尤指一种具有导接扣持部的电源转接器。
背景技术
因各式电子装置需贩卖于国际化的商品市场,加以国际间来往通行日趋频繁,而世界各地区市电供应的插头规格多有不同,电子装置的应用便利性势须加强。为因应前揭事实需要,市场乃开发出各式电源转接器,时至今日业已成为诸多携带型电子装置(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的必要配备之一;其直接将电源转接器配置于一携带型电源供应器(power adapter),例如笔记本电脑的电源供应器、或手机及数字照相机的充电器等,皆为常见的成熟商品。
电源转接器,通常包含一转接头,及一对应的殻体。其配置于电源供应器时,至少需另包含一电源转换电路,以转换转接头接收的电源。请参阅图1,其为传统电源转接器的分解图。如图1所示的电源转接器1,其包括转接头12及壳体11,转接头12用以对应滑设于壳体11上,以使转接头12与壳体11内的导电弹片113电连接。如图所示,转接头12的两侧具有突壁121,其依例示方向滑入殻体11的导沟111,并由殻体11的卡勾部112卡合转接头12的抵扣部122,以完成转接头12与殻体11的组装结构。其中,该转接头12的底部两侧具有滑槽123,于前述组装时,可供殻体11上的二导电弹片113滑入,以其与滑槽123内埋设的导电端子(未图示)电连接,以转接导接插头124接收的电源。
根据上述的传统实施例,如欲解除转接头12与殻体11的组装结构者,则透过按压殻体11的按压部114,以释放转接头12与殻体11的卡合结构。此传统电源转接器1的结构设计,主要借由替换具不同导接插头的转接头12以解决各地区插头规格不同的使用不便问题。然而,此卡合机构通常用塑料材质所构成,故无法充份确定转接头12于殻体11上已定位卡合完全而可正常使用。再者,以一般使用的情形而言,其于特定的使用方向或角度,长久以往,易产生卡合磨耗,进而导致卡合失效的问题。上述情形发生,轻者转接头12位移或脱落导致影响电源转接质量的稳定性,重者则可能造成大小不一的电气安全问题。
除此之外,传统电源转接器1的转接头12上的导接插头124为固定设置,故其占有立体空间,不便于收纳设置,亦导致使用上的不便利。
是以,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现有技术所遇到问题的电源连接器,实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案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转接器,其具有可拆卸的转接头、本体以及导接扣持部,借由设置于本体上的导接扣持部,以将转接头与本体相互定位卡固,进而达到使转接头与本体电连接、且同时固定卡合的功效,借以解决习知转接头易位移脱落,而导致影响电源转接质量的稳定性及电器安全等问题。
本案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转接器,借由设置于本体上的导接扣持部的定位卡固设计,更进一步限定了转接头的类型,因而使用者不会因插接错误的转接头而衍生危险。
本案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转接器,借由转接头上的插头为可旋转收纳的结构,是以于使用收纳上具备节省空间的功效,利于使用者携带,增添使用上的便利性。
根据本案的构想,本案提供一种电源转接器,包含:转接头,具有第一壳体、插头及底部,插头可转动地收纳于第一壳体形成的开放容置凹槽内,底部上设置第一导接部及第二导接部;本体,具有第二壳体及顶部,顶部上设置第三导接部;以及导接扣持部,具有第四导接部及锁扣部,第四导接部凸出设置于本体的顶部上,锁扣部凸出设置于第二壳体的侧面上;其中,当转接头连接设置于本体上时,转接头的底部对应于本体的顶部而设置,使第一导接部与第三导接部对应连接,使第四导接部与第二导接部对应卡合连接,以将转接头与本体相互固定。
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转接头的底部具有第一表面,第二导接部设置于第一表面上,本体的顶部具有第二表面,第四导接部设置于第二表面上。
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转接头的底部更具有坞部,坞部部分凸出于第一表面,第一导接部设置于坞部上。
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本体的第二表面上凹陷设有容置槽,用以对应容设坞部,第三导接部设置于容置槽内,当转接头与本体相互对接时,坞部容置于容置槽内,且至少一第三导接部与第一导接部彼此对应连接。
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坞部更具有第一定位部,容置槽内亦具有第二定位部,当转接头与本体相互对接时,透过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互对应连接,以进行定位。
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第一定位部具有开口、导沟及抵扣部,第二定位部具有臂及支撑部,当转接头与本体相互对接时,第二定位部的臂自第一定位部的开口处伸入导沟内,当转接头相对于本体滑动时,臂顺势于导沟内滑移,直至第二定位部的支撑部抵顶于第一定位部的抵扣部,方停止滑动位移,以使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互抵顶定位。
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第一定位部为具有倾斜面的三角形凸部,第二定位部为倾斜侧壁,当转接头与本体相互对接时,坞部上的第一定位部抵顶于容置槽的第二定位部,借由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倾斜斜面相互抵触,以彼此相互抵顶定位。
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当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抵顶定位时,第三导接部的第三导接端与第一导接部的第一导接端亦相互接触,并产生电连接。
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导接扣持部由可导电的金属材质所构成。
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导接扣持部的第四导接部及锁扣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导接扣持部更具有弹性部,弹性部设置于锁扣部的下方,以提供弹性支撑力。
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第二导接部为圆孔结构,导接扣持部的第四导接部为圆柱形的导接部,当转接头与本体相互对接时,第四导接部的圆柱形导接脚因应弹性部提供的弹性力,对应伸入第二导接部的圆孔内,以产生电连接,以及,由于第四导接部的圆柱形导接部对应卡设于第二导接部之圆孔内,以以使转接头与本体相互卡合固定。
根据本案的构想,其中第二导接部为方形孔洞结构,导接扣持部的第四导接部为勾状导接部,当转接头与本体相互对接时,第四导接部的勾状导接部对应伸入第二导接部的方形孔洞内,以产生电连接,以及,由于第四导接部的勾状导接部对应卡扣于第二导接部的方形孔洞内,以使其相互卡合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电源转接器的分解图。
图2A为本案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接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案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A所示的电源转接器的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案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案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电源转接器的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案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案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为图8所示的电源转接器的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案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2、3、4:电源转接器
11:壳体
111:导沟
112:卡勾部
113:导电弹片
114:按压部
12、21、31、41:转接头
121:突壁
122、215c:抵扣部
123:滑槽
124:导接插头
21a、31a、41a:底部
210、310、410:第一壳体
210a、310a、410a:容置部
211、311、411:第一表面
212、312、412:第一导接部
213、313、413、413b:第二导接部
213a:第二导接端
214、314:坞部
214a、314a:第一底面
215、315:第一定位部
215a:开口
215b:导沟
22、32、42:本体
22a、32a、42a:顶部
220、320、420:第二壳体
220a、320a:第一侧面
221、321、421:第二表面
222、322:容置槽
222a、322a:第二底面
223、323、422:第三导接部
224、324:第二定位部
224a:臂
224b:支撑部
23、33、43:导接扣持部
230、330、430:第四导接部
231、331、431:锁扣部
232、332:弹性部
24、34、44:插头
240、340、440:转动部
241、341、441:第一导接脚
242、342、442:第二导接脚
312a、412a:导接孔
312b、412b:第一导接端
313a、413a:第二导接端
314b:第二侧面
314c:第三侧面
322b:第四侧面
323a、422a:第三导接端
X1、X2:水平方向
Y1、Y2、Y3:垂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案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案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限制本案。
图2A为本案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接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案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A所示的电源转接器的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图2B及图3所示,本案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接器2包括转接头21、本体22以及导接扣持部23。转接头21可拆卸地设置于本体22之上,且具有第一壳体210、插头24以及底部21a。插头24可转动地收纳于第一壳体210形成的开放容置凹槽内,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0具有一开放式的容置部210a,插头24即为可转动地收纳设置于容置部210a内。以及,底部21a上设置有第一导接部212及第二导接部213。本体22具有第二壳体220及顶部22a,且顶部22a上设置有第三导接部223。导接扣持部23具有第四导接部230及锁扣部231,且锁扣部231与第四导接部230相连接。于本实施例中,第四导接部230凸出设置于本体22的顶部22a上,而锁扣部231则凸出设置于本体22的第二壳体220的第一侧面220a上。当转接头21连接设置于本体22上时,将转接头21的底部21a对应于本体22的顶部22a而设置,并使前述转接头21的第一导接部212与本体22的第三导接部223对应连接。之后,透过对导接扣持部23的锁扣部231施加应力,使与锁扣部231对应连接的第四导接部230进一步与转接头21的第二导接部213对应卡合连接,以将转接头21与本体22稳固地相互卡固,以构成如图2A所示的电源转接器2。
请同时参阅图2B及图3。如图所示,电源转接器2为椭圆形的柱体结构,且其上半部的转接头21与下半部的本体22的外型轮廓大致符合,但其外观型态并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于转接头21的第一壳体210破空以构成一开放式的容置部210a,用以供插头24设置于其中。插头24具有转动部240、多个第一导接脚241及第二导接脚242,于本实施例中,透过转动部240的轴转作动,借以带动插头24可水平旋转位移,当插头24收纳于容置部210a内时,其多个第一导接脚241及第二导接脚242均容收于容置部210a内,借以节省空间。当转动插头24,使其如图2B所示,水平转动位移90度时,则多个第一导接脚241及第二导接脚242可突出于转接头21的第一壳体210之外,进而可插设于相对应的插座(未图标)上。如此一来,透过可转动收纳的插头24,更便于用户弹性使用或收纳电源转接器2。
又,请参阅图3。于本实施例中,转接头21的底部21a具有第一表面211,该第一表面211即为转接头21的底面。如图所示,转接头21更具有一坞部214,但不以此为限。坞部214部分凸出于第一表面211,坞部214亦具有第一底面214a,该第一底面214a与第一表面211具有高度差,且第一导接部212即设置于坞部214的第一底面214a上。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接部212的数量为二,且其为长形的沟槽结构,但其数量及型态均不以此为限。如前所述,转接头21更具有第二转接部213,第二转接部213设置于第一表面211上。
于本实施例中,转接头21更具有多个第一定位部215,第一定位部215用以与本体22的第二定位部224相互对应扣接,以进行定位及卡合。如图所示,第一定位部215对称设置于坞部214的两侧面、且邻近于第一底面214a的边缘处,且于本实施例中,每一侧有2组第一定位部215,亦即坞部214上共具有4个第一定位部215,然其数量及设置位置可依照实际施作情形而任施变化。第一定位部215大致呈狭长型的沟槽结构,其具有开口215a、导沟215b及抵扣部215c,如图所示,导沟215b的一端为开口215a,用以供本体22的第二定位部224对位,并使第二定位部224可经由开口215a进入导沟215b。导沟215b的另一端则具有抵扣部215c,意即抵扣部215c设置于开口215a的一侧,用以抵顶第二定位部224,以限制第二定位部224的位置。
请同时参阅图2B及图4。图4为本案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体22具有第二壳体220及顶部22a,且其顶部22a具有第二表面221。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表面221上凹陷设有容置槽222,该容置槽222的位置及型态大致对应于转接头21的坞部214,惟其长度略长于坞部214,用以供坞部214容置于其中,且坞部214可于容置槽222中滑动位移。如前所述,本体22具有第三导接部223,第三导接部223即设置于容置槽222内,且对应于转接头21的第一导接部212。于本实施例中,第三导接部223为凸出于容置槽222的第二底面222a的导接结构,且其数量为2。以及,其设置的位置亦对应于转接头21的第一导接部212。如图4所示,当转接头21与本体22相互对接时,第三导接部223的导接结构对应伸入第一导接部212的沟槽结构内。以及,于第一导接部212的沟槽结构内更具有第一导接端(未图示),故当转接头21相对于本体22滑动时,第三导接部223的导接结构亦向前滑动,并与第一导接部212的沟槽结构内的第一导接端相接触,以形成电连接。
又如图2B所示,第二定位部224亦设置于容置槽222内,并凸出于容置槽222的第二底面222a。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224为倒L状的勾状结构,其具有臂224a及支撑部224b,臂224a由支撑部224b的顶端水平延伸而出。当转接头21与本体22相互对接时,第二定位部224的臂224a即对应由第一定位部215的开口215a处伸入导沟215b内,且当转接头21相对于本体22滑动时,臂224a则顺势于导沟215b内滑移,直至其支撑部224b抵顶于第一定位部215的抵扣部215c,方停止其滑动位移。如此一来,透过第一定位部215与第二定位部224相互对应的滑扣结构,可将转接头21与本体22确实定位,且借此定位以使第一导接部212与第三导接部223达成电导通。
请再同时参阅图2B及图4。如图所示,导接扣持部23设置于本体22上。且如图4所示,导接扣持部23的锁扣部231与第四导接部230相连接,其中,第四导接部230凸出设置于本体22的顶部22a的第二表面221上,而锁扣部231则凸出设置于本体22的第二壳体220的第一侧面220a上。于本实施例中,导接扣持部23更具有一弹性部232,例如:弹簧,但不以此为限。弹性部232设置于第二殻体220内,且设于锁扣部231的下方,用以提供弹性支撑力,是以当使用者推动及下压锁扣部231时,弹性部232可顺应此外来推力而产生形变,进而带动连接于锁扣部231的第四导接部230向下位移。而当用户放开锁扣部231后,弹性部232则产生弹性恢复力,将锁扣部231推动恢复其初始位置,并使其上的第四导接部230也向上突出于第二表面221,即如图4所示。
于本实施例中,当转接头21对应组装于本体22上时,其首先将转接头21的底部21a对应于本体22的顶部22a,并如图4的箭号Y1所示,先将转接头21沿垂直方向向下对应设置于本体22的顶部22a上。请一并参阅图2B,此时本体22的第二定位部224的臂224a对应于第一定位部215的开口215a处,且第三导接部223的导接结构亦对应伸入第一导接部212的沟槽结构内,但并未产生电连接。随后,再如箭号X1所示,使转接头21对应于本体22沿水平方向进行滑移,即为使第二定位部224的臂224a于第一定位部215的导沟215b内滑移,直至第二定位部224的支撑部224b抵顶于第一定位部215的抵扣部215c,于此同时,第三导接部223的导接结构亦顺沿于第一导接部212的沟槽结构内滑动,且当支撑部224b抵顶于抵扣部215c时,第三导接部223的导接结构亦抵触于第一导接部212的沟槽结构内的第一导接端(未图示),借此,不仅转接头21与本体22可相互定位,同时亦使第一导接部212与第三导接部223相互电导通。
当转接头21向下对应设置于本体22的顶部22a上,转接头21的第一表面211对应设置于本体22的第二表面221上,此时,第二表面221上的第四导接部230因应第一表面211向下推挤的应力,而往下推动并压缩其下的弹性部232,进而使第四导接部230向下位移至与第二表面221齐平。其后,当转接头21对应于本体22进行水平滑移后,滑至其定位位置,则第四导接部230将对应于第二导接部213的位置。于本实施例中,第四导接部230为圆柱形的导接部,而第二导接部213为一圆孔结构,其大小及位置对应于第四导接部230的圆柱形导接部,且此两者的型态并不以此为限,其主要用以相互配接过电,故其形态、位置及实施态样均可任施变化。是以,当前述第四导接部230对应于第二导接部213的位置时,第四导接部230的圆柱形导接部对应伸入第二导接部213的圆孔内,与其中的第二导接端213a产生电连接。于此同时,由于第四导接部230的圆柱形导接部对应卡设于第二导接部213的圆孔内,故其达到限制转接头21的位移的功效,意即达成使转接头21与本体22相互卡合固定的功效。
又,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接端213a与第二导接部242电连接,以作为接地之用;且第一导接部212的第一导接端与第一导接部241电连接,以提供所需的电力。如此一来,透过第一定位部215与第二定位部224相互对应的滑扣结构,可将转接头21与本体22进行滑动定位,以使第一导接部212与第三导接部223相互电导通,且第二导接部213与第四导接部230亦产生电导通,同时,再透过第四导接部230对应卡合于第二导接部213内的设计,进而使转接头21与本体22稳定地相互卡固,不易轻易脱离。
当然,如欲将转接头21与本体22解锁脱离,仅需如前所述,对导接扣持部23的锁扣部231施加应力,于本实施例中,即为使用者向下推动锁扣部231,即能使锁扣部231向下压迫其下方的弹性部232,并带动第四导接部230向下位移退缩,而与第二表面221齐平。此时,再将转接头21以与X1相反的方向水平推动位移,即可将第一定位部215与第二定位部224滑动解扣,即为使第二定位部224的臂224a再滑移至第一定位部215的开口215a处,接着,再将转接头21向上提起,即可顺利脱离本体22。借此,转接头21与本体22可简便且迅速地对应卡合或相互分离,如此,当使用者欲更换不同的转接头21时,则可轻松地进行更换,更增添使用上的便利性。
图5为本案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电源转接器的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案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图6及图7所示,本案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接器3同样包括转接头31、本体32以及导接扣持部33。且转接头31亦具有第一壳体310、插头34以及底部31a,其中,插头34同样为可转动地收纳设置于第一壳体310的容置部310a内,且插头34亦具有转动部340、第一导接脚341及第二导接脚342,其结构与转动方式均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故于此不再赘述。又,于底部31a上同样设有第一导接部312及第二导接部313。与前述实施例相仿,转接头31同样具有坞部314,且坞部314部分突出于底部31a的第一表面311,坞部314亦具有第一底面314a。惟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导接部312设置于坞部314的第二侧面314b上,而非设置于第一底面314a上,且其凸出于第二侧面314b,并与转接头31的长轴方向平行设置。如图6所示,第一导接部312可为但不限为一凸出的套筒结构,其中具有两导接孔312a,且于该导接孔312a内设有第一导接端312b。当然,第一导接部312的型态并不以此为限,其可对应于本体32的第三导接部323而任施变化。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接部313同样设置于第一表面311上,且其型态亦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为一圆孔结构,由于其形态、位置及结构均与前述实施例相仿,故于此不再赘述。以及,于本实施例中,坞部314的第三侧面314c上更具有第一定位部315,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315为具有倾斜面的三角形凸部,但不以此为限。
请再同时参阅图5及图7。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本体32亦具有第二壳体320及顶部32a,且顶部32a具有第二表面321。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表面321向下凹陷且破空,以形成一端为开放式的容置槽322,用以对应容设转接头31的坞部314。容置槽322具有第二底面322a,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底面322a低于第二表面321,即两者间具有高度差。如图5所示,第三导接部323设置于容置槽322的第四侧面322b上,该第四侧面322b与转接头31的坞部314的第二侧面314b相对应。且于本实施例中,第三导接部323为插槽结构,其内设有第三导接端323a,该第三导接端323a为圆柱形的导接端子,但不以此为限,其外观、尺寸及设置位置主要对应于第一导接部312的导接孔312a。
如图5所示,容置槽322更具有第二定位部324,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324为两倾斜侧壁,且其垂直于容置槽322的第四侧面322b,并朝向其开放式的开口处倾斜延伸,用以与转接头31的第一定位部315相互对应定位。又,于本实施例中,导接扣持部33同样包括第四导接部330、锁扣部331及弹性部332,其中第四导接部330亦凸出于第二表面321上。且第四导接部330、锁扣部331及弹性部332的结构、设置及连接作动方式均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故于此亦不赘述。
如图7所示,当转接头31对应组装于本体32上时,首先将转接头31的底部31a对应于本体32的顶部32a,并如图7的箭号Y2所示,将转接头31沿垂直方向向下对应设置于本体32的顶部32a上,即为使转接头31的坞部314对应设置于开放式的容置槽322内。随后,再如箭号X2所示,使转接头31对应于本体32沿水平方向进行滑移,即为将转接头31的坞部314朝向容置槽322的第四侧面322b的方向推动,以使设置于第二侧面214b上的第一导接部312的套筒结构对应插入第三导接部323的插槽结构内,并使第一导接部312的导接孔312a套设于第三导接部323的第三导接端323a上,以使第一导接端312b与第三导接端323a彼此接触而形成电导通。此时,坞部314的第三侧面314c上的第一定位部315抵顶于容置槽322的第二定位部324,两者的倾斜斜面相互抵触,以达定位的功效。于此同时,第四导接部330的圆柱形导接部亦对应伸入第二导接部313的圆孔内,与其内的第二导接端313a产生电连接。且由于第四导接部330的圆柱形导接部对应卡设于第二导接部313的圆孔内,故其同样达成使转接头31与本体32稳定卡固的功效。
同样地,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接端313a与第二导接脚342电连接,以作为接地之用;且第一导接部312的第一导接端312b与第一导接脚341电连接,以提供所需的电力。如此一来,透过第一定位部315与第二定位部324相互对应抵触的斜面结构,可使转接头31与本体32进行定位,以使第一导接部312与第三导接部323相互电导通,同时第二导接部313与第四导接部330亦产生电导通,同时,再透过第四导接部330对应卡合于第二导接部313内的设计,进而使转接头31与本体32稳定地相互卡固,不易轻易脱离。
于本实施例中,如欲将转接头31与本体32解锁脱离,与前述实施例相仿,仅需对导接扣持部33的锁扣部331施加应力,即为使用者向下推动锁扣部331,即能使锁扣部331向下压迫弹性部332,并带动第四导接部330向下位移退缩,并与第二表面321齐平。此时,再将转接头31以与X2相反的方向水平推动位移,即可将第一定位部315与第二定位部324相互分离,接着,再将转接头31向上提起,即可顺利脱离本体32。是以,转接头31与本体32可简便且迅速地对应卡合或相互分离,更增添使用上的便利性。
图8为本案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9为为图8所示的电源转接器的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案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图9及图10所示,本案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转接器4同样包括转接头41、本体42以及导接扣持部43。转接头41亦具有第一壳体410、插头44以及底部41a,且插头44同样可转动地收纳设置于第一壳体410的容置部410a内,插头44具有转动部440、第一导接脚441及第二导接脚442,其结构与转动方式均与前述两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之。又,于底部41a上同样设有第一导接部412及第二导接部413。惟与前述两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转接头41不具有坞部,是以第一导接部412与第二导接部413均直接设置于底部41a的第一表面411上。如图9所示,第一导接部412可为但不限为一凸出的套筒结构,其凸出于第一表面411,且具有两导接孔412a,于该导接孔412a内设有第一导接端412b(如图10所示)。当然,第一导接部412的型态并不以此为限,其可对应于本体42的第三导接部422而任施变化。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接部413亦设置于第一表面411上,惟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接部413的数量为二,其分别设置于第一表面411的长轴的两侧,且其为方形孔洞结构,但其形态、位置及结构并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其中一第二导接部413内设有第二导接端413a,另一第二导接部413b内部则不具备第二导接端。
请再同时参阅图8及图10。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本体42亦具有第二壳体420及顶部42a,且顶部42a具有第二表面421。如图8所示,第三导接部422凹陷设置于第二表面421上,且为插槽结构,其内设有第三导接端422a,该第三导接端422a为圆柱形的导接端子,但不以此为限,其外观、尺寸及设置位置主要对应于第一导接部412的导接孔412a。于本实施例中,导接扣持部43包括第四导接部430及锁扣部431,其中第四导接部430凸出于第二表面421上。且于本实施例中,第四导接部430为一勾状导接部结构,用以对应勾设于第二导接部413的方形孔洞内。然第四导接部430的型态并不以此为限,其主要对应于第二导接部413的型态,并可依实际施作情形而任施变化。
如图10所示,当转接头41对应组装于本体42上时,即为直接将转接头41的底部41a对应于本体42的顶部42a,并如箭号Y3所示,将转接头41沿垂直方向向下对应设置于本体42的顶部42a上,以使第一导接部412的套筒结构对应插入第三导接部422的插槽结构内,并使第一导接部412的导接孔412a套设于第三导接部422的第三导接端422a上,以使第一导接端412b与第三导接端422a彼此接触而形成电导通。于此同时,第四导接部430的勾状导接部亦对应伸入并卡勾于第二导接部413的方形孔洞内,其中一勾状导接部与第二导接端413a产生电连接。且由于第四导接部430的勾状导接部对应卡扣于第二导接部413的方形孔洞内,故其同样达成使转接头41与本体42稳定卡固的功效。
同样地,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接端413a与第二导接脚442电连接,以作为接地之用;且第一导接部412的第一导接端412b与第一导接脚441电连接,以提供所需的电力。如此一来,再透过第四导接部430对应卡合于第二导接部413内的设计,可使转接头41与本体42直接定位卡固,以使第一导接部412与第三导接部422相互电导通,同时第二导接部413与第四导接部430亦产生电导通,且转接头41与本体42稳定地相互卡固,不易轻易脱离。
于本实施例中,如欲将转接头41与本体42分离,仅需对导接扣持部43的锁扣部431施加应力,即为使用者按压锁扣部431,即能使锁扣部431向内压缩,并带动第四导接部430水平向内位移,进而可与第二导接部413的方形孔洞脱勾。借此,转接头41与本体42可简便且迅速地对应卡合或相互分离,如此,当使用者欲更换不同的转接头41时,则可轻松地进行更换,更增添使用上的便利性。
于本案前述三实施例中,导接扣持部23、33、43的第四导接部230、330、430可为但不限为由可导电的金属材质所构成,以达成导通接地的功效。除此之外,导接扣持部23、33、43的第四导接部230、330、430与锁扣部231、331、431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但亦不以此为限。
综上所述,本案提供了一种电源转接器,其具有可拆卸的转接头、本体以及导接扣持部,借由设置于本体上的导接扣持部,以将转接头与本体相互定位卡固,进而达到使转接头与本体电连接、且同时固定卡合的功效。透过本案的定位卡固设计,更进一步限定了转接头的类型,因而使用者不会因插接错误的转接头而衍生危险。以及,转接头上的插头为可旋转收纳的结构,是以于使用收纳上具备节省空间的功效,利于使用者携带。是以,透过本案的导接扣持部的定位卡固又兼具导电功效的设计,便于使用者依据需求而可轻松组装、拆卸,以更换适合的转接头,于使用上更具便利性,不仅可维持电源转接质量的稳定性,同时亦可兼顾电气安全。
本案得由熟习此技术的人士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申请专利范围所欲保护者。
Claims (2)
1.一种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转接头,具有一第一壳体、一插头及一底部,该插头可转动地收纳于该第一壳体形成的开放容置凹槽内,该底部上设置一第一导接部及一第二导接部;
一本体,具有一第二壳体及一顶部,该顶部上设置有两个第三导接部;以及
一导接扣持部,具有一第四导接部及一锁扣部,该第四导接部凸出设置于该本体的该顶部上,该锁扣部凸出设置于该第二壳体的一第一侧面上;
其中,当该转接头连接设置于该本体上时,该转接头的该底部对应于该本体的该顶部设置,使该第一导接部与该第三导接部对应电连接,该第四导接部与该第二导接部对应卡合并电连接,以将该转接头与该本体相互固定,
其中该转接头的该底部具有一第一表面,该第二导接部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上,该本体的该顶部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四导接部设置于该第二表面上,
其中该转接头的该底部更具有一坞部,该坞部部分凸出于该第一表面,该第一导接部设置于该坞部上,
其中该本体的该第二表面上凹陷设有一容置槽,用以对应容设该坞部,该第三导接部设置于该容置槽内,当该转接头与该本体相互对接时,该坞部容置于该容置槽内,且该第三导接部与该第一导接部彼此对应连接,
其中该坞部更具有一第一定位部,且该容置槽内亦具有一第二定位部,当该转接头与该本体相互对接时,透过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相互对应连接,以进行定位,
其中该第一定位部具有一开口、一导沟及一抵扣部,该第二定位部具有一臂及一支撑部,当该转接头与该本体相互对接时,该第二定位部的该臂自该第一定位部的该开口处伸入该导沟内,且当该转接头相对于该本体滑动时,该臂顺势于该导沟内滑移,直至该第二定位部的该支撑部抵顶于该第一定位部的该抵扣部,方停止滑动位移,以使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相互抵顶定位,
其中当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抵顶定位时,该第三导接部的一第三导接端与该第一导接部的一第一导接端亦相互接触,并产生电连接,
其中该导接扣持部由可导电的金属材质所构成,
其中该导接扣持部的该第四导接部及该锁扣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其中该导接扣持部更具有一弹性部,该弹性部设置于该锁扣部的下方,以提供弹性支撑力,
其中该第二导接部为圆孔结构,该导接扣持部的该第四导接部为圆柱形,当该转接头与该本体相互对接时,该圆柱形的第四导接部因应该弹性部提供的弹性力,对应伸入该第二导接部的圆孔内,以产生电连接,以及,由于该圆柱形的第四导接部对应卡设于该一第二导接部的圆孔内,以使该转接头与该本体相互卡合固定并构成接地连接。
2.一种电源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转接头,具有一第一壳体、一插头及一底部,该插头可转动地收纳于该第一壳体形成的开放容置凹槽内,该底部上设置一第一导接部及一第二导接部;
一本体,具有一第二壳体及一顶部,该顶部上设置有两个第三导接部;以及
一导接扣持部,具有一第四导接部及一锁扣部,该第四导接部凸出设置于该本体的该顶部上,该锁扣部凸出设置于该第二壳体的一第一侧面上;
其中,当该转接头连接设置于该本体上时,该转接头的该底部对应于该本体的该顶部设置,使该第一导接部与该第三导接部对应电连接,该第四导接部与该第二导接部对应卡合并电连接,以将该转接头与该本体相互固定,
其中该转接头的该底部具有一第一表面,该第二导接部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上,该本体的该顶部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四导接部设置于该第二表面上,
其中该转接头的该底部更具有一坞部,该坞部部分凸出于该第一表面,该第一导接部设置于该坞部上,
其中该本体的该第二表面上凹陷设有一容置槽,用以对应容设该坞部,该第三导接部设置于该容置槽内,当该转接头与该本体相互对接时,该坞部容置于该容置槽内,且该第三导接部与该第一导接部彼此对应连接,
其中该坞部更具有一第一定位部,且该容置槽内亦具有一第二定位部,当该转接头与该本体相互对接时,透过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相互对应连接,以进行定位,
其中该第一定位部为具有倾斜面的三角形凸部,该第二定位部为倾斜侧壁,当该转接头与该本体相互对接时,使该坞部对应于该容置槽内滑动,直至该坞部的该第一定位部抵顶于该容置槽的该第二定位部,借由两倾斜斜面相互抵触,以相互抵顶定位,
其中当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抵顶定位时,该第三导接部的一第三导接端与该第一导接部的一第一导接端亦相互接触,并产生电连接,
其中该导接扣持部由可导电的金属材质所构成,
其中该导接扣持部的该第四导接部及该锁扣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其中该导接扣持部更具有一弹性部,该弹性部设置于该锁扣部的下方,以提供弹性支撑力,
其中该第二导接部为圆孔结构,该导接扣持部的该第四导接部为圆柱形,当该转接头与该本体相互对接时,该圆柱形的第四导接部因应该弹性部提供的弹性力,对应伸入该第二导接部的圆孔内,以产生电连接,以及,由于该圆柱形的第四导接部对应卡设于该一第二导接部的圆孔内,以使该转接头与该本体相互卡合固定并构成接地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50145.4A CN114336175B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电源转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50145.4A CN114336175B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电源转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36175A CN114336175A (zh) | 2022-04-12 |
CN114336175B true CN114336175B (zh) | 2023-10-17 |
Family
ID=81011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50145.4A Active CN114336175B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电源转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36175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032614A2 (en) * | 1979-12-18 | 1981-07-29 | AMP INCORPORATED (a New Jersey corporation) | Zero insertion force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101436725A (zh) * | 2007-11-12 | 2009-05-20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 |
CN202042702U (zh) * | 2010-12-31 | 2011-11-16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转接插头、替换式插头及转接插头组合 |
CN202308685U (zh) * | 2011-09-30 | 2012-07-04 | 呈威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可更换插头的电源转接器 |
CN102991367A (zh) * | 2011-09-14 | 2013-03-27 | 株式会社京滨 | 电子控制装置及车辆控制系统 |
CN104682065A (zh) * | 2015-03-10 | 2015-06-03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插头及其组装方法 |
CN110014996A (zh) * | 2017-09-05 | 2019-07-16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动车辆及电动车辆的控制方法 |
-
2020
- 2020-09-29 CN CN202011050145.4A patent/CN11433617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032614A2 (en) * | 1979-12-18 | 1981-07-29 | AMP INCORPORATED (a New Jersey corporation) | Zero insertion force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101436725A (zh) * | 2007-11-12 | 2009-05-20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 |
CN202042702U (zh) * | 2010-12-31 | 2011-11-16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转接插头、替换式插头及转接插头组合 |
CN102991367A (zh) * | 2011-09-14 | 2013-03-27 | 株式会社京滨 | 电子控制装置及车辆控制系统 |
CN202308685U (zh) * | 2011-09-30 | 2012-07-04 | 呈威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可更换插头的电源转接器 |
CN104682065A (zh) * | 2015-03-10 | 2015-06-03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插头及其组装方法 |
CN110014996A (zh) * | 2017-09-05 | 2019-07-16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动车辆及电动车辆的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36175A (zh) | 2022-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794251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eplaceable plug | |
US7118399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eplaceable plug | |
US7556535B2 (en) | Adapter having connecting arms | |
US6146210A (en) | Connector assembly that prevents polarization problems and uses a single aperture to perform both latching functions and guide functions | |
TWI401850B (zh) | 具可替換轉接頭之電源轉接器及電源供應器 | |
US20130323947A1 (en) | Electrical plu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US8092241B2 (en) | Electronic type removal preventing connector | |
US7601023B1 (en) | Power adapter | |
TWM625360U (zh) | 電連接器 | |
US7241169B1 (en) | Adapter for power supply | |
WO2021017505A1 (zh) | 一种转换接头 | |
TWM468062U (zh) | 電源插頭 | |
US7083462B1 (en) | Adjustable buckl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ors | |
US919701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 |
US12080976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etachable plug | |
TW201716911A (zh) | 電源適配器 | |
US9395766B2 (en) | Plugging device | |
JP4173155B2 (ja) | 基板対基板用コネクター | |
TWI731798B (zh) | 電源轉接器 | |
CN114336175B (zh) | 电源转接器 | |
US20090280665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otatable plug | |
US20130267112A1 (en) |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dapter plug with locking mechanism | |
CN21541880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2659708U (zh) | 可替换不同插头的电源转换器 | |
TWM627761U (zh) | 板對板電連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