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5829A - 电池单元及包括该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单元及包括该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5829A
CN114335829A CN202111116419.XA CN202111116419A CN114335829A CN 114335829 A CN114335829 A CN 114335829A CN 202111116419 A CN202111116419 A CN 202111116419A CN 114335829 A CN114335829 A CN 1143358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electrode
terminal
cas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64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曙鲁
郑圭辰
郑元硕
郑夏哲
崔良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 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 Innov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 Innova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335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58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5Pouches or flexible ba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31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e.g. gas permeability, size or heat resistan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8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ouch or flexible bag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1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71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other than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M50/474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other than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inside th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7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busbars within a container structure, e.g. busbar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4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plate-like electrode stacks, e.g. electrode pole straps or brid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48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4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 H01M50/566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by weld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H01M50/627Filling ports
    • H01M50/636Closing or sealing filling ports, e.g. using l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单元及包括该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组。电池单元包括: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并且长度方向的一端或两端开放;盖板,覆盖所述壳体的开放的一端或两端;电极组件,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容纳空间中,并且多个电极板在其间夹有隔膜而堆叠形成,并且包括从多个所述电极板中的每一个延伸的电极连接部;以及终端端子,接合到所述电极连接部,并且一部分穿过所述盖板暴露于外部。

Description

电池单元及包括该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充电和放电的二次电池单元(secondary battery cell)、堆叠多个电池单元而构成的电池模块和安装有多个堆叠电池单元的单体单元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与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可以充电和放电,因此可以被应用于数字相机、手机、笔记本电脑、混合动力车辆及电动车辆等各种领域中。作为二次电池可以举例镍镉电池、镍金属氢化物电池、镍氢电池和锂二次电池等。
在这种二次电池中,正在对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放电电压的锂二次电池进行大量研究,近年来,将锂二次电池制造为具有柔性的袋型(pouched type)电池单元后电连接多个电池单元以形成电池模块来使用。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袋型电池单元10的立体图,图2是沿图1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多个电池单元10连接到汇流条31的状态的剖视图。
参照图1和图2,在传统的袋型(pouch type)电池单元10中,电极组件20容纳在形成在袋11的内部的容纳空间15中。
电极组件20包括多个电极板21和从每个电极板21延伸的电极连接部22,并且容纳在袋11内。其中,电极板21包括阳极板和阴极板,电极组件20可以构成为在阳极板和阴极板的宽面彼此面对的状态下,在阳极板和阴极板在中间夹设隔膜(separator)而堆叠的形态。另外,多个阳极板和多个阴极板分别设置有电极连接部22,并且具有相同极性的电极连接部22可以彼此接触并连接到电极接头25。此时,电极接头25的一部分可以暴露于袋11的外部。
袋11包括用于密封容纳有电极组件20的容纳空间15的周边的密封部12。密封部12形成为向容纳空间15的外部扩展的凸缘形状。另外,密封部12可以分为设置有电极接头25的第一密封部13和未设置有电极接头25的第二密封部14。
另外,传统的袋型电池单元10具有在引出电极接头25的位置设置绝缘部26以提高密封部12的密封度的同时确保电绝缘状态的结构。
参照图2,在传统的袋型电池单元10中,由于焊接电极连接部22和电极接头25的接合区域A1的长度、电极连接部22和绝缘部26之间的间隙、密封绝缘部26的中心、电极接头25以及袋11的密封区域A2的长度、暴露于密封区域A2内侧和外侧的绝缘部26的长度以及暴露于绝缘部26的外侧的电极接头25的长度等,在电池单元10的长度方向上会产生很大的损失。例如,每一侧电极接头25的暴露部分产生约20mm的损失,如图1所示,当在电池单元10的长度方向两侧安装电极接头25时,产生约40mm的损失。另外,由于现有技术的袋型电池单元10在上表面也形成第二密封部14,因此在高度方向上也产生空间损失。
另外,多个电池单元10结合到汇流条组件30以电连接。如图3所示,汇流条组件30包括具有导电性的汇流条31和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部件35。在现有技术中,第一密封部13和电极接头25被构造成穿过绝缘部件35之间,并且电极接头25穿过形成在汇流条31的汇流条主体32中的通孔33,然后通过焊接接合到汇流条主体32,因此需要充分确保电极接头25的暴露于袋11的外部的部分的长度。
如上所述,在传统的电池单元10中,由于电池单元10本身的密封结构、电极接头25和汇流条31的焊接结构以及设置在汇流条31和电池单元10之间的绝缘部件35的结构等,在电池单元10的长度方向上会产生很大的损失。
另外,在现有技术的袋型电池单元10中,由于袋11由柔性(flexible)材料形成而不具有刚性,因此容易变形,并且在制造电池单元10的过程中在袋11的底面形成不规则形状,因此袋11的底面和相对部件(例如,壳体)之间的热传导不顺畅。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传统的袋型电池单元相比可以提高每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的电池单元。
另外,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确保强度和稳定性的电池单元。
另外,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注入电解液并且可填充电解液的电池单元。
另外,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容易排出壳体内部的气体的电池单元。
另外,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容易处理长度长且柔软的电极组件的电池单元。
另外,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内阻的电池单元。
另外,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冷却性能的电池单元及包括该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另外,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容易执行多个电池单元之间的电连接并且电连接结构简单的电池单元及包括该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另外,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感测电池单元的电压/温度的电池单元及包括该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二)技术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部分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单元,其包括: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并且长度方向的一端或两端开放;盖板,覆盖所述壳体的开放的一端或两端;电极组件,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容纳空间中,并且多个电极板在其间夹有隔膜而堆叠形成,并且包括从多个所述电极板中的每一个延伸的电极连接部;以及终端端子,接合到所述电极连接部,并且一部分穿过所述盖板暴露于外部。
此时,所述终端端子可以包括:接合部,接合到所述电极连接部;以及终端主体,电连接到所述接合部,并且穿过所述盖板暴露于外部。
另外,所述电极连接部和所述接合部可以以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重叠的状态接合。另外,所述电极连接部和所述接合部还可以在所述电极连接部的端面接触所述终端主体的状态下接合。所述终端主体和所述接合部可以具有“L”形、“T”形或“U”形的截面形状。
另外,在所述终端端子中,多个所述接合部可以隔开预定间距并从所述终端主体延伸,多个所述接合部可以被构造成接触所述电极连接部的两侧面,所述电极连接部和所述接合部可以以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重叠的状态接合。
另外,在所述电极连接部和所述接合部以重叠的状态接合之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电极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弯曲一次以上。
另外,所述电极连接部可以基于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从所述电极组件的中央延伸或者从偏向厚度方向一侧的位置延伸。另外,所述电极连接部可以从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外侧部分沿所述电极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可以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弯曲。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池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封装部件,所述封装部件包覆所述电极组件的长度方向的周围。此时,所述封装部件可以由具有热收缩性和绝缘性中的至少一种的材料的薄膜或管构成。
另外,所述电极连接部和所述终端端子可以通过焊接接合。
另外,所述电极板可以具有所述电极板的高度的2倍以上且25倍以下的长度。此时,所述电极板可以具有400mm以上且2000mm以下的长度,并且所述电极板可以具有600mm以上且1800mm以下的长度,并且所述电极板还可以具有1000mm以上且1500mm以下的长度。
另外,所述终端主体的厚度可以大于所述接合部的厚度。
另外,所述终端主体的高度可以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合部的高度。
另外,所述壳体可以被构造成预定形状的矩形截面沿长度方向延伸。此时,所述壳体可以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并且可以通过挤压工艺形成。
另外,所述壳体可以具有两端开放的形状,所述盖板可以分别结合到所述壳体的开放的两端,所述终端端子可以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盖板暴露于外部。
此时,在所述电极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每一端,多个所述电极连接部可以以彼此隔开的状态延伸,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每一端,多个所述终端端子可以穿过所述盖板暴露于外部。
另外,在所述电极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每一端,两个所述电极连接部可以以彼此隔开的状态延伸,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两端的每一端,两个所述终端端子可以以彼此隔开的状态穿过所述盖板暴露于外部。其中,位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两个所述终端端子由具有彼此不同的极性的端子构成。
另外,所述盖板中可以设置有用于将在所述壳体的容纳空间中产生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排气部件。
另外,所述盖板中可以形成有用于将电解液注入所述壳体的容纳空间中的注入孔,所述注入孔可以通过塞子部件封闭。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其包括:模块壳体,内部形成空间;多个电池单元,容纳在所述模块壳体中;以及汇流条,连接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的终端端子。
其中,所述汇流条可以通过焊接接合、过盈配合、螺纹连接、螺栓/螺母结合、钩结合、压入结合中的任一种连接到所述电池单元的终端端子。
在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其包括:电池单元堆叠组件,形成多个电池单元堆叠的状态,并且包括连接到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的终端端子的汇流条;以及电池组壳体,内部形成空间以容纳多个所述电池单元堆叠组件,其中,以所述电池单元堆叠组件为单体单元,多个所述电池单元堆叠组件容纳在所述电池组壳体中。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直接接合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电极组件的电极连接部和暴露于盖板的外部的终端端子的接合部的结构,与传统的袋型电池单元相比,降低了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空间损失,因此可以提高能量密度。尤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去除了传统的袋型电池单元中用于密封电极接头25以及袋11的密封区域A2和暴露于密封区域A2内侧和外侧的绝缘部26的结构,因此与传统的袋型电池单元相比,可以大幅度减小长度方向的空间损失。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增加了电极组件的电极连接部和终端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降低电极连接部和终端端子之间的电阻。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于终端端子的接合部在电极组件的电极连接部的两侧双重接触的状态下接合电极连接部和接合部,因此可以改善电极组件和终端端子之间的接合强度。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与使用柔性材料的袋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具有刚性的壳体,因此可以确保电池单元的强度,并且还可以充分抵抗溶胀(swelling)现象,因此可以确保电池单元的稳定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盖板中形成有用于注入电解液的注入孔,并且塞子部件设置在注入孔中,从而可以通过注入孔容易注入电解液并且可以再次填充电解液,因此可以增加电池单元的寿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盖板中形成排放孔,并且排气部件设置在排放孔中,从而可以容易将在壳体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到外部,因此可以确保电池单元的稳定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封装部件包覆电极组件的长度方向的周围,从而可以容易处理长度长且软的结构的电极组件。另外,封装部件由加热收缩的材料的薄膜或管构成,从而可以容易将封装部件设置在电极组件的周围。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封装部件由绝缘材料形成,因此可以提高电极组件和壳体之间的绝缘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电池单元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每一端设置多个终端端子,从而与在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终端端子的情况相比,终端主体的整体截面积增加,因此可以降低电池单元的内阻,尤其终端端子的电阻。另外,分别位于电池单元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终端端子具有彼此不同的极性,从而可以减小电流路径长度(current pathquantity),并且可以大幅度降低电池单元的内阻,尤其是电极组件的电阻(foilresistance)。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壳体的外表面形成平坦的形状,从而可以充分确保与为了冷却而设置的相对部件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充分确保电池单元的散热和冷却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增加终端端子的厚度和/或高度,因此可以增加终端端子暴露于壳体外部的面积,因此可以容易将电池单元产生的热排出到外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端子大面积地暴露于壳体外部,因此可以通过终端端子和汇流条的接触容易执行多个电池单元之间的电连接,并且可以实现简单的电连接结构。尤其,由于不一定需要通过焊接来接合终端端子和汇流条,因此与电极接头穿过绝缘部件之后通过焊接接合到汇流条的传统的袋型电池单元相比,可以降低电阻,并且可以增加寿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于终端端子大面积地暴露于壳体外部,因此可以容易实现单个电池单元的电压/温度感测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袋型电池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多个电池单元连接到汇流条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电池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沿图4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图5所示的终端端子和电极组件的接合状态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8至图11是示出图7所示的终端端子和电极组件的接合状态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极组件中电极连接部的各种位置的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端子和电极组件的接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池单元的立体图。
图15是用于比较图14所示的电池单元和在一侧设置有一个终端端子的电池单元的剖视图,(a)是沿图14的B-B'线截取的剖视图,(b)是示出在与(a)相同的结构中在壳体的一侧设置一个终端端子的电池单元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图14所示的电池单元的终端端子连接结构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由多个图4所示的电池单元堆叠形成的电池单元堆叠组件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汇流条连接到图17的电池单元堆叠组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20是从终端端子侧观察由多个图14所示的电池单元堆叠形成的电池单元堆叠组件的主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池单元 110:壳体
115:容纳空间 120:盖板
121:终端通孔 125:排放孔
126:注入孔 130:电极组件
131:电极板 132:电极连接部
140:终端端子 141:终端主体
142:接合部 150:排气部件
160:塞子部件 170:封装部件
200:电池模块 210:模块壳体
250:电池单元堆叠组件 260:汇流条
261:端子连接部 300:电池组
310:电池组壳体 320:隔板部件
330:电池控制部 E1:第一终端端子
E2:第二终端端子 E3:第三终端端子
E4:第四终端端子 EA:第一极性端子
EB:第二极性端子 H1:终端主体的高度
H2:接合部的高度 H3:电极板的高度
H4:电极连接部的高度 L:电极板的长度
P、P1、P2:电流路径 T1:终端主体的厚度
T2:接合部的厚度 W1:终端主体的宽度
W2:重叠部分的宽度
W3:终端主体和电极连接部之间的距离
WA:接合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说明本发明之前,以下说明的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应限定地解释为一般的含义或词典中的含义,并且应本着发明人可以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以通过最佳的方法说明本发明的原则,解释为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因此,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图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本发明的最优选的实施例,并不代表本发明的所有技术思想,因此应理解为本申请可以包括可代替该实施例的各种等同物和变形例。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此时,应注意附图中尽可能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组件。另外,将省略可能混淆本发明的主旨的公知功能和结构的详细说明。基于相同的理由,图中的部分组件可以被放大或省略或示意性地示出。并且各组件的尺寸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尺寸。
首先,参照图4至图13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单元100。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单元100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的电池单元100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沿图4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图5所示的终端端子140和电极组件130的接合状态的示例的立体图,图8至图11是示出图7所示的终端端子140和电极组件130的接合状态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极组件130中电极连接部132的各种位置的示意图,图13是用于说明终端端子140和电极组件130的接合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单元100可以包括具有刚性(rigidity)的壳体110、盖板120、电极组件130和终端端子140,并且可以额外地包括排气部件150、塞子部件160和封装部件170中的至少一些部件。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单元100可以构成为长度(宽度)Y大于高度(Z方向)的长结构的电池单元。例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单元100可以具有400mm以上且2000mm以下的足够的长度。
首先,壳体110被构造成在其内部形成预定尺寸的容纳空间115,并且在容纳空间115中容纳电极组件130和电解液(未示出)。
这种壳体110可以被构造成具有刚性。另外,壳体110还可以具有不易受外力变形的厚度。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壳体110具有刚性是表示与传统的袋型电池单元10中设置的袋11不同,壳体110具有非柔性且不易受外力变形的材料、厚度或形状。
如上所述,与使用柔性材料的袋的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使用不易变形的具有刚性的壳体110,从而不仅可以确保电池单元100的强度,还可以充分抵抗溶胀(swelling)现象,因此可以确保电池单元100的稳定性。
另外,壳体110可以由导热材料形成以将在内部产生的热排出到外部。例如,壳体110可以由诸如铝的高导热性的金属或塑料制成。
这种壳体110可以具有沿长度方向(Y)具有预定的截面形状的管形状。即,壳体110可以具有预定形状的矩形截面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结构。例如,壳体110可以具有如图4和图5所示的具有厚度方向(X)和高度方向(Z)的矩形截面的矩形管结构。如上所述,在壳体110具有预定的截面形状的情况下,壳体110可以通过挤压工艺形成。在通过挤压工艺制造壳体110的情况下,具有容易制造壳体110的优点。然而,壳体110的制造方法不限于挤压工艺,还可以通过公知的其他制造方法来制造。
如上所述,在壳体110具有矩形截面的情况下,壳体110的外表面形成平坦的形状,因此可以充分确保为了冷却而设置的相对部件(例如,形成冷却流路的水冷式冷却部件)和壳体11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确保电池单元100的散热和冷却性能。
另外,如图4至图6所示,壳体110可以具有长度方向Y的两端均开放的管形状,并且还可以具有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放的结构。为了使壳体110具有一端封闭的形状,可以通过焊接等来将单独的板接合到具有两端开放的形状的壳体110的一端,但是其制造方法不限于此。
盖板120被构造成覆盖壳体110的开放的一端或两端。例如,当壳体110具有两端开放的形状时,盖板120可以安装在壳体110的两端。另外,当壳体110具有一端开放的形状时,盖板120可以仅安装在壳体110的一端。
如后面描述,由于这种盖板120是使电流流过的终端端子140暴露于外部的部分,因此可以由绝缘材料制成。与此不同地,盖板120还可以在导电材料的外表面涂覆绝缘材料而形成,或者仅与终端端子140相邻的区域由绝缘材料制成。另外,当盖板120和终端端子140的结合部分形成绝缘结构时,盖板120也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
可以利用插入结合等公知的紧固方法结合盖板120和壳体110。可以对盖板120和壳体110之间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以防止电解液通过盖板120和壳体110之间的连接部分泄漏。
电极组件130容纳在壳体110的容纳空间115中,并且可以具有片状的多个电极板131在其间夹有隔膜(separator)(未示出)而堆叠形成的结构。电极板131包括阳极板和阴极板。电极组件130可以被构造成在阳极板和阴极板的宽面彼此面对的状态下阳极板和阴极板在其间夹有隔膜而堆叠的形态。阳极板和阴极板可以形成为在集电体上涂覆活性物质浆料的结构。通常,浆料可以通过在溶剂中添加粒状活性材料、辅助导体、粘合剂和增塑剂等的状态下搅拌而形成。由于这种电极组件130的构成是公知结构,因此省略对阳极板、阴极板和隔膜的详细说明。
另外,电极组件130包括从每个电极板131的部分区域向外侧延伸而形成的电极连接部132。此时,电极连接部132包括从阳极板延伸的阳极连接部和从阴极板延伸的阴极连接部。这种电极连接部132是未进行涂覆处理的部分(未涂覆部),其与将在后面描述的终端端子140的接合部142接合。
参照图5和图6,电极组件130可以具有在形成层叠的状态的电极板13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电极连接部132分别向外部延伸的结构。此时,一侧和另一侧的电极连接部132具有分别从相同极性的电极板131延伸的结构。例如,一侧的电极连接部132由从阳极板延伸的阳极连接部构成,另一侧的电极连接部132由从阴极板延伸的阴极连接部构成。
但是,电极连接部132不限于从电极板13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延伸的结构。例如,还可以具有在电极板13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阳极连接部和阴极连接部具有不同的高度并分别从阳极板和阴极板向外侧延伸的结构(参照图15)。在此情况下,将在后面描述的终端端子140可以具有从一侧盖板120向外部暴露两个连接部的结构。
另外,终端端子140可以接合到电极连接部132并且终端端子140的一部分穿过盖板120暴露于盖板120的外部。终端端子140可以包括:接合部142,接合到电极连接部132;以及终端主体141,电连接到接合部142并且穿过盖板120暴露于盖板120的外部。
参照图5至图13,接合部142具有与电极连接部132重叠的结构,并且重叠部分的宽度W2(图13)的至少一部分接合以形成接合区域WA(图13)。这种接合区域WA可以通过焊接(welding)接合,因此终端端子140的接合部142和电极组件130的电极连接部132可以电连接。
另外,终端主体141和接合部142可以具有“L”形、“T”形截面形状。例如,如图7和图8所示,接合部142连接在终端端子140的终端主体141的厚度方向的外侧面,从而终端主体141和接合部142可以形成为“L”形。另外,如图9所示,接合部142连接在终端主体141的厚度方向的中央部,从而终端主体141和接合部142可以形成为“T”形状。
此时,电极连接部132和接合部142可以具有以沿壳体110的长度方向重叠的状态接合的结构。如上所述,由于电极连接部132和接合部142在重叠的状态下接合,因此可以可靠地进行电极组件130和终端端子140之间的电连接。
另外,如图8所示,还可以在电极组件130的电极连接部132的端面接触到终端端子140的终端主体141的状态下接合电极连接部132和接合部142。即,在图7的情况下,可以被构造成终端主体141和电极连接部132的端部之间的距离W3(图13)具有预定的间距,但是在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被构造成在终端主体141和电极连接部132的端部之间不形成间距W3(图13)。因此,与图7相比,在图8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减小在电池单元的长度方向上的空间损失。另外,在图8的情况下,电极连接部132的端面接触到终端端子140的终端主体141,因此电极组件130的电极连接部132和终端端子14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可以降低电极连接部132和终端端子140之间的电阻。
另外,如图10所示,终端端子140具有多个接合部142隔开预定间距并从终端主体141延伸的结构,并且可以具有多个接合部142接触电极连接部132的两侧面的形状。即,终端端子140可以具有整体具有凹陷部的“U”形(包括带有棱角的形状)截面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具有在电极组件130的电极连接部132插入在终端端子140的多个接合部142之间形成的凹陷部的状态下电极连接部132和接合部142接合的结构。在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具有终端端子140的接合部142在电极连接部132的两侧双重重叠的状态下接合的结构,因此可以改善接合部分的接合强度。另外,由于电极连接部132和接合部142双重接触,电极组件130的电极连接部132和终端端子14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可以降低电极连接部132和终端端子140之间的电阻。另一方面,图10示出了在终端主体141和电极连接部132的端面之间形成间距W3(图13)的结构,但是如图8所示,还可以具有电极连接部132的端面接触终端主体141的状态。
另外,如图11所示,还可以通过在电极连接部132和接合部142以重叠的状态接合后将接合部142和电极连接部132中的至少一个折叠一次来减小接合部分的长度。图11示出了仅折叠接合部142的结构,但是还可以采用将电极连接部132和接合部142接合的部分折叠一次以上的结构。此时,终端主体141的形状和连接到终端主体141的接合部142的位置可以通过考虑暴露于盖板120的外部的终端主体141的厚度T1来设定。
参照图12,电极连接部132可以具有基于电极组件130的厚度方向从电极组件130的厚度方向中央延伸或者从偏向厚度方向一侧的位置延伸的结构。
例如,如图12的(a)所示,电极连接部132可以具有基于电极组件130的厚度方向从电极组件130的中央延伸的结构。另外,如图12的(b)至图12的(d)所示,电极连接部132可以具有从在电极组件130的厚度方向的中央偏向一侧的位置延伸的结构。图12的(b)示出电极连接部132从对应于电极组件130的厚度方向的约1/3的位置延伸的结构,图12的(c)和图12的(d)示出电极连接部132从电极组件130的厚度方向外侧部分向电极组件13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结构。此时,图12的(c)示出电极连接部132以其上表面具有与电极板131部分的上表面对应的高度的形式延伸的结构,图12的(d)示出电极连接部132以其下表面具有与电极板131部分的下表面对应的高度的形式延伸的结构。
另外,如图12的(c)和图12的(d)所示,电极连接部132可以具有沿电极组件130的厚度方向弯曲90°的结构。如上所述,在电极连接部132具有弯曲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减小电极组件130的整体长度,因此可以提高电池单元的每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另外,由于电极连接部132和电极板131部分位于相同平面上,因此容易安装用于电极组件130和终端端子140的接合等的夹具,从而可以容易执行接合和弯曲作业。
在图12的(c)和图12的(d)所示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在电极连接部132与终端端子140的终端主体141直接接合的状态下,电极连接部132可以沿电极组件130的厚度方向弯曲90°,并且在弯曲的状态下,终端端子140位于电极组件130的长度方向外侧。如上所述,在电极连接部132直接接合到终端主体141的情况下,终端端子140可以不包括接合部142。另外,终端主体141的厚度和形状可以通过考虑暴露于盖板120的外部的终端主体141的厚度T1来设定。与此不同地,电极连接部132可以在接合到终端端子140的接合部142之后沿电极组件130的厚度方向弯曲90°,并且为了使终端主体141位于电极组件130的长度方向外侧,即为了使终端主体141暴露于盖板120的外部,可以再次弯曲接合部142。
如图7至图11所示,终端端子140可以具有“L”形、“T”形或“U”形等各种截面形状,并且可以根据终端端子140的形状选择图12的(a)至(d)所示的电极连接部132的位置。例如,图12的(a)所示的电极连接部132有利于安装具有“T”形或“U”形截面的终端端子140,但是也可以用于安装具有“L”形截面等其他截面形状的终端端子140。
另一方面,在电极连接部132和接合部142形成重叠的区域时,电极连接部132的高度H4和接合部142的高度H2可以具有彼此对应(相似)的高度。
终端主体141电连接到接合部142,为此,终端主体141和接合部142均可以由导电材料制成。例如,终端主体141和接合部142可以由铝或铜等高导电金属制成,但是其材料可以有各种变化。
另外,终端主体141和接合部142可以具有一体形成的结构,还可以在分开制造终端主体141和接合部142之后通过焊接等接合以形成一体型结构。
另外,如图5所示,在具有电极连接部132分别在电极板1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向外部延伸的结构的情况下,终端端子140可以具有在分别与两侧电极连接部132接合之后在壳体110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暴露于盖板120的外部的结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直接接合安装在壳体110内部的电极组件130的电极连接部132和暴露于盖板120的外部的终端端子140的接合部142,因此与传统的袋型电池单元10相比,可以使长度方向的空间损失最小化。即,与图2所示的传统袋型电池单元10相比,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池单元100中,去除了密封绝缘部26的中央和电极接头25以及袋11的密封区域A2和暴露于密封区域A2内侧和外侧的绝缘部26,从而与传统袋型电池单元相比可以大幅度减小长度方向的空间损失。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池单元100中,暴露于盖板120的外部的终端端子140直接连接到电极组件130的电极连接部132,因此可以减小与在传统袋型电池单元10中暴露于袋11的外侧的电极接头25对应的长度。
另一方面,参照图6,电极板131的长度L可以具有电极板131高度(图13的H3)的两倍以上的长度,以通过最大限度地确保电极板131在壳体110内部的空间中所占的体积比例来增加能量密度。即,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具有终端端子140和电极组件130直接接合的结构,因此与传统的结构相比可以使长度方向的空间损失最小化,此外,电极板131可以形成为具有足够长的长度L,以使用于电极连接部132和接合部142之间的接合的长度在壳体110的整个长度中所占的比例最小化。
另外,可以通过增加电池单元100的长度来提高将在后面描述的电池模块200或电池组300中的整体能量密度。
为此,电极板131的长度L可以是电极板131高度H3的两倍以上且10倍以下,在超长的电池单元100的情况下,电极板131的长度L还可以是电极板131高度H3的两倍以上且25倍以下。例如,在电极板131的高度为80~110mm的情况下,电极板131可以具有400mm以上且2000mm以下的长度。另外,电极板131可以具有600mm以上且1800mm以下的长度。另外,电极板131可以具有1000mm以上且1500mm以下的长度。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不排除电极板131的长度L小于电极板131高度H3的两倍的情况。
参照图7至图11,暴露于盖板120的外部的终端主体141的厚度T1可以大于接合部142的厚度T2。另外,如图13所示,终端主体141的高度H1可以大于或等于接合部142的高度H2。如上所述,可以增加暴露于盖板120的外部的终端主体141的厚度T1和高度H1中的至少一个,以使终端端子140的终端主体141大面积地暴露于壳体110的外部。
因此,可以容易将在电池单元100的内部产生的热排出到外部。另外,可以通过终端端子140和汇流条260(图18)的接触,容易执行多个电池单元100之间的电连接,并且可以实现简单的电连接结构。另外,与传统的袋型电池单元10不同,在电池单元100和汇流条260(图18)之间不一定需要焊接,可以使用非焊接接合方式,例如,可以使用过盈配合、螺纹连接、螺栓/螺母结合、钩结合、压入结合等。如上所述,在使用非焊接接合方式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由于焊接而形成的电阻,并且可以增加电池单元100的整体寿命。另外,由于终端端子140大面积地暴露于壳体110外部,因此可以容易实现单个电池单元100的电压/温度感测结构。
另一方面,盖板120中可以形成有终端通孔121,以使终端主体141暴露于盖板120的外部。暴露于盖板120的外部的终端主体141的厚度T1和高度H1可以具有与终端通孔121的内表面对应的尺寸。另外,终端通孔121和终端主体141之间可以设置有垫圈(未示出)或密封部件等密封装置,以防止电解液通过终端端子140和盖板120的结合部位泄漏。另外,终端主体141可以具有充分的宽度W1,以保持终端主体141在终端通孔121的内部被支撑的状态并且安装密封装置等。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单元100可以进一步包括包覆电极组件130的长度方向的周围的封装部件170。封装部件170可以具有包覆电极板131在长度方向Y上的整个长度的形状,但是还可以具有包覆除部分长度之外的长度的结构。
堆叠有薄的电极板131和隔膜的电极组件130具有柔性(flexible)结构,容易弯曲或变形,并且其堆叠结构容易凌乱。尤其,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单元100中,电极组件130具有400mm以上且2000mm以下的较长的长度,因此与长度较短的情况相比,更容易弯曲或变形,从而可能难以处理电极组件130。然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封装部件170包覆电极组件130的长度方向周围,因此可以保持电极组件130的形状,并且可以顺利执行将长度较长的电极组件130插入壳体110的容纳空间的工艺。这种封装部件170可以被构造成使用热收缩材料的薄膜缠绕电极组件130的长度方向的周围或者将电极组件130插入具有比电极组件130更宽的容纳空间的热收缩材料的管内之后,通过加热使热收缩材料的封装部件170对电极组件130的外表面加压。如上所述,通过使用热收缩材料的封装部件170,可以容易执行将封装部件170安装于电极组件130上的作业。这种封装部件170可以使用诸如PET等的聚合物。
另外,封装部件170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高电极组件130和壳体110之间的绝缘性能。
另一方面,盖板120可以形成有用于将在壳体110的容纳空间115中产生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排放孔125,并且排气部件150可以设置成与排放孔125连通。
在电池单元100的容纳空间115中,通过电极板131和电解液的电化学反应产生气体。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排气部件150将在容纳空间115中产生的气体容易地排出到外部,由此可以确保电池单元100的稳定性。
这种排气部件150可以使用公知的结构、形状或材料,以将气体排出到外部并且防止在容纳空间115中容纳的电解液排出或泄漏到外部。例如,可以使用防水通气薄膜(例如,聚四氟乙烯薄膜(polytetrafluoroethylene film)、聚氨酯薄膜(polyurethane film)等)或无纺布等,并且还可以应用阀等机械结构。
另外,盖板120中可以形成有用于将电解液注入壳体110的容纳空间115中的注入孔126,注入孔126可以具有由塞子部件160封闭的结构。通过这种注入孔126和塞子部件160的结构,不仅容易注入电解液,而且在初始充电之后也可以额外填充电解液,从而可以增加电池单元100的寿命。
另一方面,图4至图6示出用于排气的排气部件150、用于注入电解液的注入孔126和塞子部件160分别设置在安装在壳体110的两端的盖板120中,但是排气部件150和塞子部件160中的至少一些部件可以仅设置在某一侧的盖板120中。
接着,参照图14至图16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池单元100。
图14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池单元100的立体图,图15是用于比较图14所示的电池单元100和在一侧设置有一个终端端子140的电池单元100的剖视图,(a)是沿图14的B-B'线截取的剖视图,(b)是在与(a)相同的结构中在壳体110的一侧设置一个终端端子140的电池单元的剖视图,图16是示出图14所示的电池单元100的终端端子连接结构的示例的示意图。
与通过图4至图13说明的电池单元100类似地,图14和图15的(a)所示的电池单元100包括具有刚性(rigidity)的壳体110、盖板120、电极组件130和终端端子140,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排气部件150、塞子部件160和封装部件170中的至少一些部件。然而,不同之处仅在于,图14所示的电池单元100在壳体1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终端端子140,并且对应于多个终端端子140在电极组件1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电极连接部132。因此,对于与通过图4至图13说明的电池单元100相同或相似的结构的详细说明由上述记载来替代,下面将主要说明电极组件130和终端端子140的结构。
在图14、图15的(a)和图16所示的电池单元100中,多个电极连接部132可以在电极板13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彼此隔开的状态延伸。即,电极连接部132可以基于电极组件130的高度方向位于彼此不同的高度。
另外,终端端子140可以具有电连接到电极连接部132的结构,并且可以具有多个终端端子140在壳体1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穿过盖板120暴露于外部的结构。
例如,在电池单元100的两端的每一端,两个终端端子140和两个电极连接部132可以分别以彼此隔开的状态设置。即,如图15的(a)所示,第一终端端子E1和第二终端端子E2可以设置在电池单元100的一侧,第三终端端子E3和第四终端端子E4可以设置在电池单元100的另一侧。
如上所述,在电池单元10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每一端设置多个终端端子140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电池单元100的内部电阻,尤其是终端端子140的电阻。具体地,与如图15的(b)所示在两端的每一端一个终端端子140暴露于外部的情况相比,在如图15的(a)所示在两端的每一端两个终端端子140暴露于外部的情况下,终端端子140的整体截面积增加。即,当图15的(a)和图15的(b)所示的终端端子140的高度H和厚度分别相同时,与两端的每一端设置一个终端端子140的情况相比,在两端的每一端设置两个终端端子140的情况下,终端端子140的整个截面积增加两倍。由于终端端子140的电阻与终端端子140的整个截面积成反比,因此,与图15的(b)所示的电池单元相比,图15的(a)所示的电池单元100的终端端子140的电阻降低到一半。
另外,电池单元100一侧的第一终端端子E1和第二终端端子E2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极性(阳极、阴极),另一侧的第三终端端子E3和第四终端端子E4也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极性。如上所述,在分别位于电池单元10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终端端子140具有彼此不同的极性的情况下,如图15的(a)所示的电流路径(current path)P1、P2的整个长度之和为如图15的(b)所示的经过电极板131的整个长度L形成单向电流路径P的情况下的电流路径的长度的两倍。另外,在图15的(a)所示的电池单元100的情况下,由于针对电极板131的整个长度L的一半形成电流路径,因此具有相对于一侧的终端端子的电极板131的长度减小到一半(L/2)的效果。由于流过电极板131的电流的电阻与电流路径的长度成反比并且与电极板的长度成正比,因此与图15的(b)所示的电池单元相比,图15的(a)所示的电池单元100具有电极组件130的电阻减小到1/4的效果。
电池单元100的内阻不仅包括电极组件130的电阻,而且还包括终端端子140的电阻、极化电阻、电解液电阻等。由于与图15的(b)所示的电池单元100相比,图15的(a)所示的电池单元100的电极组件130的电阻减小到1/4,因此在考虑到构成内阻的其他电阻的情况下可以降低50%以上的内阻。
参照图16,可以在左右方向X上设置在一侧和另一侧分别具有不同极性的终端端子E1、E2、E3、E4的多个电池单元100,并且在左右方向X上相邻的电池单元(或电池单元组)可以被设置为基于长度方向Y转换180°的状态,即相反极性相邻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电池单元100的一侧的电流路径P1可以形成为依次经由第一电池单元100的第一终端端子E1、第二终端端子E2、第二电池单元100的第一终端端子E1、第二终端端子E2等的形态。另外,形成在电池单元100的另一侧的电流路径P2可以形成为经由第一电池单元100的第三终端端子E3、第四终端端子E4、第二电池单元100的第三终端端子E3、第四终端端子E4等的形态。
图16示出每个电池单元100以相反极性相邻的状态设置的结构,但是,如图20所示,还可以是相同极性的多个电池单元100被分组,并且以分组的电池单元100为基准以相反极性相邻的状态设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单元100中,分别位于壳体110的长度方向两端的每一端的两个终端端子140不限于由具有不同极性的端子构成,还可以是位于壳体110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两个终端端子140由具有相同极性(例如,阳极)的端子构成,并且位于另一侧的两个终端端子140由具有相同极性(例如,阴极)的端子构成。
接下来,参照图17至图20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模块200。
图17是示出由多个图4所示的电池单元100堆叠形成的电池单元堆叠组件250的立体图,图18是示出汇流条260连接到图17的电池单元堆叠组件25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模块200的示意图,图20是从终端端子侧观察由多个图14所示的电池单元100堆叠形成的电池单元堆叠组件250的主视图。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模块200可以包括内部形成空间的模块壳体210、多个电池单元100和汇流条260。
参照图17,多个电池单元100可以堆叠以形成电池单元堆叠组件250,为此,电池单元100可以通过双面胶彼此附接。然而,使多个电池单元100保持结合状态的结构不限于此,还可以被构造成通过胶带包覆多个电池单元100的周围。
另外,电池单元堆叠组件250中可以包括连接电连接电池单元100的终端端子140的导电汇流条260。汇流条260包括与终端端子140连接的端子连接部261。如图18所示,这种端子连接部261可以形成为终端端子140穿过的孔形状,并且还可以具有终端端子140插入的槽形状。
此时,由于终端端子140具有大面积地暴露于壳体110外部的结构,因此容易将在电池单元100的内部产生的热排出到外部,而且容易简单地形成与汇流条260的电连接结构。尤其,与传统的袋型电池单元10不同,在电池单元100和汇流条260(图18)之间不一定需要焊接,可以使用非焊接接合方式,例如,可以使用过盈配合、螺纹连接、螺栓/螺母结合、钩结合、压入结合等。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降低由于焊接而产生的电阻,并且可以增加电池单元100的整体寿命。
参照图18,电池单元堆叠组件250可以被配置为在左右方向X上设置多个在一侧和另一侧分别具有不同极性的终端端子EA、EB的电池单元100。此时,在左右方向X上相邻的电池单元或电池单元的组可以被设置为基于长度方向Y转换180°的状态,即相反极性相邻的状态。例如,在图18中,右侧的第一个电池单元和第二个电池单元的一侧可以具有第一极性端子EA并且另一侧可以具有第二极性端子EB。右侧的第三个电池单元和第四个电池单元的一侧可以具有第二极性端子EB并且另一侧可以具有第一极性端子EA。右侧的第五个电池单元和第六个电池单元的一侧可以具有第一极性端子EA并且另一侧可以具有第二极性端子EB。此时,设置在电池单元堆叠组件250的一侧的右侧第一个汇流条260可以被构造成连接设置在右侧的第一个电池单元和第二个电池单元的一侧的两个第一极性端子EA。右侧第二个汇流条260可以被构造成连接设置在右侧的第三个电池单元和第四个电池单元的一侧的两个第二极性端子EB和设置在右侧的第五个电池单元和第六个电池单元的一侧的两个第一极性端子EA。另外,设置在电池单元堆叠组件250的另一侧的右侧的第一个汇流条260可以具有连接设置在右侧的第一个电池单元和第二个电池单元的另一侧的两个第二极性端子EB和设置在右侧的第三个电池单元和第四个电池单元的另一侧的两个第一极性端子EA的结构。然而,在电池单元堆叠组件250中,汇流条260和终端端子140的串联/并联连接结构可以改变为各种形态。
图20所示的电池单元堆叠组件250示出如图14所示的在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终端端子140的电池单元100连接到汇流条260的状态。此时,分别设置在电池单元100的一侧和另一侧的两个终端端子140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极性。
参照图20,左侧的第一个电池单元100和第二个电池单元100可以在下部具有第一极性端子EA,左侧的第三个电池单元100和第四个电池单元100可以在下部具有第二极性端子EB,左侧的第五个电池单元100和第六个电池单元100可以在下部具有第一极性端子EA。此时,左侧下部的第一个汇流条260可以被构造成连接两个第一极性端子EA,左侧下部的第二个汇流条260可以被构造成连接两个第二极性端子EB和两个第一极性端子EA。另外,左侧的第一个电池单元100和第二个电池单元100可以在上部具有第二极性端子EA,左侧的第三个电池单元100和第四个电池单元100可以在上部具有第一极性端子EA。此时,左侧上部的第一汇流条260可以被构造成连接两个第二极性端子EB和两个第一极性端子EA。然而,在电池单元堆叠组件250中,汇流条260和终端端子140的串联/并联连接结构可以改变为各种形态。
如图19所示,如上所述堆叠的多个电池单元100和电连接电池单元100的汇流条260容纳在模块壳体210中以构成电池模块200。
最后,参照图21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组300。图2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组300的示意图。
如图2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组300可以包括:电池组壳体310,内部形成空间;以及隔板部件320,划分电池组壳体310的容纳空间。多个电池单元100可以以堆叠的状态直接设置在隔板部件320之间的被划分的空间中。
即,由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单元100包括具有刚性的壳体110,因此可以将电池单元100以堆叠状态直接设置在电池组壳体310中,而无需设置电池模块。即,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组300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在形成连接有汇流条260的状态的电池单元堆叠组件250之后,以电池单元堆叠组件250为单体单元,多个电池单元堆叠组件250容纳在电池组壳体310中。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组300可以减小模块壳体所占的体积,因此可以改善电池组300的每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
另一方面,在电池组壳体310的容纳空间还可以容纳有用于控制电池单元100的电池控制部330。电池控制部330可以由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等构成。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及变形,这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可以删除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组件来实施,各实施例可以彼此组合来实施。

Claims (29)

1.一种电池单元,包括:
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并且长度方向的一端或两端开放;
盖板,覆盖所述壳体的开放的一端或两端;
电极组件,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容纳空间中,并且多个电极板在其间夹有隔膜而堆叠形成,并且包括从多个所述电极板中的每一个延伸的电极连接部;以及
终端端子,接合到所述电极连接部,并且一部分穿过所述盖板暴露于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终端端子包括:
接合部,接合到所述电极连接部;以及
终端主体,电连接到所述接合部,并且穿过所述盖板暴露于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电极连接部和所述接合部以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重叠的状态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电极连接部和所述接合部在所述电极连接部的端面接触所述终端主体的状态下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终端主体和所述接合部具有“L”形、“T”形或“U”形的截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在所述终端端子中,多个所述接合部隔开预定间距并从所述终端主体延伸,
多个所述接合部被构造成接触所述电极连接部的两侧面,
所述电极连接部和所述接合部以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重叠的状态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在所述电极连接部和所述接合部以重叠的状态接合之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电极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至少弯曲一次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电极连接部基于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从所述电极组件的中央延伸或者从偏向厚度方向一侧的位置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电极连接部从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外侧部分沿所述电极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进一步包括:
封装部件,所述封装部件包覆所述电极组件的长度方向的周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封装部件由具有热收缩性和绝缘性中的至少一种的材料的薄膜或管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电极连接部和所述终端端子通过焊接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电极板具有所述电极板的高度的2倍以上且25倍以下的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电极板具有400mm以上且2000mm以下的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电极板具有600mm以上且1800mm以下的长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电极板具有1000mm以上且1500mm以下的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终端主体的厚度大于所述接合部的厚度。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终端主体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合部的高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壳体被构造成预定形状的矩形截面沿长度方向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壳体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并且通过挤压工艺形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两端开放的形状,
所述盖板分别结合到所述壳体的开放的两端,
所述终端端子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盖板暴露于外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在所述电极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每一端,多个所述电极连接部以彼此隔开的状态延伸,
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每一端,多个所述终端端子穿过所述盖板暴露于外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在所述电极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每一端,两个所述电极连接部以彼此隔开的状态延伸,
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每一端,两个所述终端端子以彼此隔开的状态穿过所述盖板暴露于外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位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两个所述终端端子由具有彼此不同的极性的端子构成。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盖板中设置有用于将在所述壳体的容纳空间中产生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排气部件。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盖板中形成有用于将电解液注入所述壳体的容纳空间中的注入孔,
所述注入孔由塞子部件封闭。
27.一种电池模块,包括:
模块壳体,内部形成空间;
多个电池单元,容纳在所述模块壳体中;以及
汇流条,连接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的终端端子,
所述电池单元包括:
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并且长度方向的一端或两端开放;
盖板,覆盖所述壳体的开放的一端或两端;
电极组件,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容纳空间中,并且多个电极板在其间夹有隔膜而堆叠形成,并且包括从多个所述电极板中的每一个延伸的电极连接部;以及
终端端子,接合到所述电极连接部,并且一部分穿过所述盖板暴露于外部。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所述汇流条通过焊接接合、过盈配合、螺纹连接、螺栓/螺母结合、钩结合、压入结合中的任一种连接到所述电池单元的终端端子。
29.一种电池组,包括:
电池单元堆叠组件,形成多个电池单元堆叠的状态,并且包括连接到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的终端端子的汇流条;以及
电池组壳体,内部形成空间以容纳多个所述电池单元堆叠组件,
所述电池单元包括:
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并且长度方向的一端或两端开放;
盖板,覆盖所述壳体的开放的一端或两端;
电极组件,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容纳空间中,并且多个电极板在其间夹有隔膜而堆叠形成,并且包括从多个所述电极板中的每一个延伸的电极连接部;以及
终端端子,接合到所述电极连接部,并且一部分穿过所述盖板暴露于外部,
其中,以所述电池单元堆叠组件为单体单元,多个所述电池单元堆叠组件容纳在所述电池组壳体中。
CN202111116419.XA 2020-09-29 2021-09-23 电池单元及包括该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Pending CN1143358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27429A KR20220044058A (ko) 2020-09-29 2020-09-29 배터리 셀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배터리 모듈과 배터리 팩
KR10-2020-0127429 2020-09-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5829A true CN114335829A (zh) 2022-04-12

Family

ID=80821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6419.XA Pending CN114335829A (zh) 2020-09-29 2021-09-23 电池单元及包括该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02818A1 (zh)
KR (1) KR20220044058A (zh)
CN (1) CN1143358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5183A (zh) * 2022-10-26 2022-11-25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耳夹、电池和极耳定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697202S (zh) * 2021-04-30 2021-10-18
JP1697238S (zh) * 2021-04-30 2021-10-18
JP1697203S (zh) * 2021-04-30 2021-10-18
JP1697204S (zh) * 2021-04-30 2021-10-18
USD1021767S1 (en) * 2021-06-03 2024-04-09 Lg Energy Solution, Ltd. Battery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08583B1 (ko) * 2012-06-28 2018-10-17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가스 포집 및 배출이 용이한 이차전지모듈
KR102335021B1 (ko) * 2016-10-21 2021-12-0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및 그 모듈
CN209515844U (zh) * 2019-01-07 2019-10-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CN112787048B (zh) * 2019-10-23 2022-08-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5183A (zh) * 2022-10-26 2022-11-25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耳夹、电池和极耳定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02818A1 (en) 2022-03-31
KR20220044058A (ko) 2022-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35829A (zh) 电池单元及包括该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US8486557B2 (en) Battery module of improved welding reliability and battery pack employed with the same
US9905830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module
US9537121B2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pack having a flexible collecting tab extending through a cap plate
KR101161135B1 (ko) 중대형 전지모듈
KR101326182B1 (ko) 외장부재와 카트리지를 포함하는 단위모듈에 기반한 전지모듈
KR102618844B1 (ko) 배터리 단자 용 리드 탭
KR20100019497A (ko) 전지 셀 및 전원 공급 장치
CN111801810B (zh) 包括内盖的电池模块
US11228061B2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US8524391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KR101305229B1 (ko) 외장부재와 방열부재를 포함하는 단위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CN109565070B (zh) 可再充电电池
EP4250463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EP4199208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CN115719864A (zh) 电池
TW202220265A (zh) 二次電池模組以及包含其的二次電池組及載具
US11984612B2 (en)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module housing
CN111725473B (zh) 二次电池
CN218919099U (zh) 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EP4250449A1 (en) Pouch-type battery cell having improved safety,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same
JP7189093B2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蓄電装置
CN110350135B (zh) 具有非对称封装和对称电流路径的电池电芯的电池组
KR102296817B1 (ko) 이차 전지
JP2022029069A (ja) 蓄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1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after: Sk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before: SK INNOVATION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