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9893A - 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9893A
CN114329893A CN202111421362.4A CN202111421362A CN114329893A CN 114329893 A CN114329893 A CN 114329893A CN 202111421362 A CN202111421362 A CN 202111421362A CN 114329893 A CN114329893 A CN 114329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rid
data
loss
circui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213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伟杰
叶承晋
丁一
宋永华
屠晓栋
周旻
刘维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213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98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9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98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定电网数据采集系统;进行电网损失数据采集和电网恢复数据采集;依据采集的电网损失数据构建电路损失评估模型;构建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模型;通过采集的电网恢复数据对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模型进行调整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电网线路中的节点设置电网数据采集装置,从灾前、灾中和灾后多个阶段采集电网线路数据的变化反映弹性配电网的恢复力水平,从电网节点的电路状态、电网线路中电线杆存续状态、灾害程度等数据反应电网线路损失状况,通过采集到的电网损失数据构建电路损失评估模型并构建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模型,将电网恢复数据进行代入调节,提高系统评估效率和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负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有资料显示,近十余年间,国内外由自然灾害引发的电力系统大停电事故达到679起。自2002年以来,58%的大停电事故以及87%的造成5万户以上的停电事故均有极端自然灾害引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日益频发的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袭击正威胁着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恢复力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要求。恢复力是电力系统应对各种灾害和破坏的能力,即系统在遭受各种冲击事件时,在事前可以预防,事中能及时抵御,事后能够迅速恢复。近年来,开展弹性电网的相关研究,通过提升极端事件下系统的快速恢复能力以有效应对极端事件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这也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配电网层面的恢复力提升成为建设弹性电网的关键。
随着配电网的灵活性资源更加丰富,高弹性配电网的建设不应该仅仅考虑极端情况下电网保证关键负荷供电的能力,对于如何实现多能源互联,挖掘现有设备潜力,在保证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升效率,都是高弹性配电网建设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实现极端事件推演、模拟及预警,为灾前的强化工作及灾后的恢复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中国专利文献CN112564099A公开了一种“高弹性配电网负载均衡降损的方法”。采用了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线路总体计量线损扣除变压器损耗比例后拟合估算每条线路的技术线损,步骤二,建立配电线路电量分配评估模型;步骤三,平衡线路负荷,对公司范围内联络线路间、同供电网格线路负荷分配不均衡情况指标化,在规划、建设、运维工作中引导线路负荷分配向最优值靠拢,提高线路运行经济效率;步骤四,结合实际压降线损,实施经济性选择均衡措施。上述技术方案仅考虑电网本身恢复力,缺少引入外部数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原有的技术方案仅依靠电网本身恢复力进行状态评估,缺少引入外部数据情况评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通过在电网线路中的节点设置电网数据采集装置,从灾前、灾中和灾后多个阶段采集电网线路数据的变化反映弹性配电网的恢复力水平,从电网节点的电路状态、电网线路中电线杆存续状态、灾害程度等数据反应电网线路损失状况,通过采集到的电网损失数据构建电路损失评估模型并构建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模型,将电网恢复数据进行代入调节,提高系统评估效率和精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电网数据采集系统;
S2进行电网损失数据采集和电网恢复数据采集;
S3依据采集的电网损失数据构建电路损失评估模型;
S4构建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模型;
S5通过采集的电网恢复数据对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模型进行调整优化。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网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汇总模块,以及与数据汇总模块相连的设置在电路网路中的电线杆状态评估模块和电网状况采集模块,还包括灾害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汇总模块与监控管理云平台相邻,所述终端与监控管理云平台的同时与数据汇总模块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数据汇总模块通过载波通信模块与设置在电路网路中的电线杆状态评估模块、电网状况采集模块相连,所述载波通信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过零检测电路、信号发送电路、信号耦合电路、信号接收滤波电路和过零同步电路,所述信号耦合电路的输入控制端与电线相连,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过零同步电路的输出端与载波信号相连。载波通过过零检测电路判断采样时间,将需要传递的信号通过信号发送电路发送并经由信号耦合电路耦合至电线上传输;电线上传输的信息也经由信号耦合电路发送至信号接收滤波电路和过零同步电路后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载波采样具有稳定的特点,且无需额外线路。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2中电网损失数据包括电线杆状态数据、电网节点状况数据、灾害类型和波动范围,所述电线杆状态数据包括稳固、倾斜和倾倒,所述电网节点状况数据包括连接、断路,所述灾害类型包括地震、雷击、台风和人为因素,所述波动范围包括单个、多个和区域内。波动范围为区域内指地震、台风等大范围灾害,难以具体量化,以灾害损失地区范围为波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3地震时构建电路损失评估模型,地震动加速度为:
lg(αPGA=a+bM-clg[R+dexp[eM]]+ε)
其中,αPGA为地震动加速度,M为震级,R为距离,ε为具有方差σ的随机量,a、b、c、d和e为预设常数。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3将弹性配电网各条线路的电线杆状态评估模块在地震中正常使用受影响、构件屈服、结构屈服和存在状态所分别对应的震害等级作为极限状态,分别量化指标为L1、L2、L3和L4,不同地震等级下各个杆塔达到各级损伤破坏的条件概率满足:
P(SiPGA)=P((LMAX>Li)|αPGA)
其中,Si为震害等级状态,LMAX为各个杆塔在地震动加速度αPGA时的顶点最大水平位移,Li(i=1,2,3,4)为各震害等级下不同极限状态各个杆塔塔顶水平位移限值;计算各个杆塔结构超过极限状态达到各震害等级的累计概率
ln(LMAX)=k ln(αPGA)+g
Figure BDA0003377519250000041
其中,k和g为预设系数,σ为LMAX的对数条件标准差,μ为泊松系数。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4构建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模型,构建评价弹性配电网恢复力的负荷恢复性指标Frec和恢复持续性综合性指标Fsus;所述构建负荷恢复性指标Frec为:
Figure BDA0003377519250000042
其中,Nrec为恢复负荷节点数,Nloss为灾害造成总的损失负荷节点数;ωrec,i和ωloss,j为节点负荷权重,Prec,i表示恢复节点i的有功功率,Ploss,j为损失负荷节点j的有功功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构建恢复持续性指标fsus为:
Figure BDA0003377519250000043
其中,B为总的损失区域集合,
Figure BDA0003377519250000044
为区域b恢复后的运行时间,
Figure BDA0003377519250000045
为区域b经过线路修复恢复正常运行的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电网线路中的节点设置电网数据采集装置,从灾前、灾中和灾后多个阶段采集电网线路数据的变化反映弹性配电网的恢复力水平,从电网节点的电路状态、电网线路中电线杆存续状态、灾害程度等数据反应电网线路损失状况,通过采集到的电网损失数据构建电路损失评估模型并构建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模型,将电网恢复数据进行代入调节,提高系统评估效率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电网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载波通信模块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数据汇总模块,2电线杆状态评估模块,3电网状况采集模块,4灾害数据采集模块,5监控管理云平台,6终端,7载波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电网数据采集系统,如图2所示,电网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汇总模块1,以及与数据汇总模块1相连的设置在电路网路中的电线杆状态评估模块2和电网状况采集模块3,还包括灾害数据采集模块4,所述数据汇总模块1与监控管理云平台5相邻,所述终端6与监控管理云平台5的同时与数据汇总模块1相连。
如图3所示,数据汇总模块1通过载波通信模块7与设置在电路网路中的电线杆状态评估模块2、电网状况采集模块3相连,所述载波通信模块7包括依次相连的过零检测电路、信号发送电路、信号耦合电路、信号接收滤波电路和过零同步电路,所述信号耦合电路的输入控制端与电线相连,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过零同步电路的输出端与载波信号相连。载波通过过零检测电路判断采样时间,将需要传递的信号通过信号发送电路发送并经由信号耦合电路耦合至电线上传输;电线上传输的信息也经由信号耦合电路发送至信号接收滤波电路和过零同步电路后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载波采样具有稳定的特点,且无需额外线路。
S2进行电网损失数据采集和电网恢复数据采集。电网损失数据包括电线杆状态数据、电网节点状况数据、灾害类型和波动范围,所述电线杆状态数据包括稳固、倾斜和倾倒,所述电网节点状况数据包括连接、断路,所述灾害类型包括地震、雷击、台风和人为因素,所述波动范围包括单个、多个和区域内。波动范围为区域内指地震、台风等大范围灾害,难以具体量化,以灾害损失地区范围为波动范围。
S3依据采集的电网损失数据构建电路损失评估模型。地震时构建电路损失评估模型,地震动加速度为:
lg(αPGA=a+bM-clg[R+dexp[eM]]+ε)
其中,αPGA为地震动加速度,M为震级,R为距离,ε为具有方差σ的随机量,a、b、c、d和e为预设常数。
将弹性配电网各条线路的电线杆状态评估模块2在地震中正常使用受影响、构件屈服、结构屈服和存在状态所分别对应的震害等级作为极限状态,分别量化指标为L1、L2、L3和L4,不同地震等级下各个杆塔达到各级损伤破坏的条件概率满足:
P(SiPGA)=P((LMAX>Li)|αPGA)
其中,Si为震害等级状态,LMAX为各个杆塔在地震动加速度αPGA时的顶点最大水平位移,Li(i=1,2,3,4)为各震害等级下不同极限状态各个杆塔塔顶水平位移限值;计算各个杆塔结构超过极限状态达到各震害等级的累计概率
ln(LMAX)=k ln(αPGA)+g
Figure BDA0003377519250000071
其中,k和g为预设系数,σ为LMAX的对数条件标准差,μ为泊松系数。
S4构建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模型。构建评价弹性配电网恢复力的负荷恢复性指标Frec和恢复持续性综合性指标Fsus;所述构建负荷恢复性指标Frec为:
Figure BDA0003377519250000072
其中,Nrec为恢复负荷节点数,Nloss为灾害造成总的损失负荷节点数;ωrec,i和ωloss,j为节点负荷权重,Prec,i表示恢复节点i的有功功率,Ploss,j为损失负荷节点j的有功功率。
构建恢复持续性指标fsus为:
Figure BDA0003377519250000073
其中,B为总的损失区域集合,
Figure BDA0003377519250000074
为区域b恢复后的运行时间,
Figure BDA0003377519250000075
为区域b经过线路修复恢复正常运行的时间。
S5通过采集的电网恢复数据对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模型进行调整优化。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电路损失评估模型、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模型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8)

1.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电网数据采集系统;
S2进行电网损失数据采集和电网恢复数据采集;
S3依据采集的电网损失数据构建电路损失评估模型;
S4构建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模型;
S5通过采集的电网恢复数据对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模型进行调整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汇总模块(1),以及与数据汇总模块(1)相连的设置在电路网路中的电线杆状态评估模块(2)和电网状况采集模块(3),还包括灾害数据采集模块(4),所述数据汇总模块(1)与监控管理云平台(5)相邻,所述终端(6)与监控管理云平台(5)的同时与数据汇总模块(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汇总模块(1)通过载波通信模块(7)与设置在电路网路中的电线杆状态评估模块(2)、电网状况采集模块(3)相连,所述载波通信模块(7)包括依次相连的过零检测电路、信号发送电路、信号耦合电路、信号接收滤波电路和过零同步电路,所述信号耦合电路的输入控制端与电线相连,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过零同步电路的输出端与载波信号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电网损失数据包括电线杆状态数据、电网节点状况数据、灾害类型和波动范围,所述电线杆状态数据包括稳固、倾斜和倾倒,所述电网节点状况数据包括连接、断路,所述灾害类型包括地震、雷击、台风和人为因素,所述波动范围包括单个、多个和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地震时构建电路损失评估模型,地震动加速度为:
lg(αPGA=a+bM-clg[R+dexp[eM]]+ε)
其中,αPGA为地震动加速度,M为震级,R为距离,ε为具有方差σ的随机量,a、b、c、d和e为预设常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将弹性配电网各条线路的电线杆状态评估模块(2)在地震中正常使用受影响、构件屈服、结构屈服和存在状态所分别对应的震害等级作为极限状态,分别量化指标为L1、L2、L3和L4,不同地震等级下各个杆塔达到各级损伤破坏的条件概率满足:
P(SiPGA)=P((LMAX>Li)|αPGA)
其中,Si为震害等级状态,LMAX为各个杆塔在地震动加速度αPGA时的顶点最大水平位移,Li(i=1,2,3,4)为各震害等级下不同极限状态各个杆塔塔顶水平位移限值;计算各个杆塔结构超过极限状态达到各震害等级的累计概率
ln(LMAX)=kln(αPGA)+g
Figure FDA0003377519240000021
其中,k和g为预设系数,σ为LMAX的对数条件标准差,μ为泊松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构建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模型,构建评价弹性配电网恢复力的负荷恢复性指标Frec和恢复持续性综合性指标Fsus;所述构建负荷恢复性指标Frec为:
Figure FDA0003377519240000022
其中,Nrec为恢复负荷节点数,Nloss为灾害造成总的损失负荷节点数;ωrec,i和ωloss,j为节点负荷权重,Prec,i表示恢复节点i的有功功率,Ploss,j为损失负荷节点j的有功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恢复持续性指标fsus为:
Figure FDA0003377519240000031
其中,B为总的损失区域集合,
Figure FDA0003377519240000032
为区域b恢复后的运行时间,
Figure FDA0003377519240000033
为区域b经过线路修复恢复正常运行的时间。
CN202111421362.4A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 Pending CN1143298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1362.4A CN114329893A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1362.4A CN114329893A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9893A true CN114329893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47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21362.4A Pending CN114329893A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989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0559A (zh) * 2022-10-17 2022-11-11 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数据时空协同的配电网弹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0559A (zh) * 2022-10-17 2022-11-11 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数据时空协同的配电网弹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5330559B (zh) * 2022-10-17 2023-01-20 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数据时空协同的配电网弹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nteli et al. Power system resilience to extreme weather: Fragility modeling, probabilistic impact assessment, and adaptation measures
WO2022134596A1 (zh) 一种计及新能源影响的主动配电网脆弱节点辨识方法
CN108631306B (zh) 一种电力系统灾后恢复能力的评估方法
CN104579868A (zh)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电力通信网络构建方法
CN110472371A (zh) 一种基于恢复力的电力系统元件重要度的评估方法
CN111537839B (zh) 适用于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电网的暂态电压安全性评估方法及安全性评估系统
CN106056265A (zh) 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电压稳定故障筛选与排序方法
CN107656325A (zh) 一种城市内涝自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Navarro-Espinosa et al. Improving distribution network resilience against earthquakes
CN114329893A (zh) 一种电网弹性恢复力评估方法
CN115130378A (zh) 一种台风灾害下基于蒙特卡洛算法的配电网韧性评估方法
Liang et al. The influences of power grid structure on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CN108540093B (zh) 基于波动法大数据采集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测预警系统
CN112466093A (zh) 一种基于低轨卫星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CN206097452U (zh) Gprs信号转换装置
Park et al. Nisqually earthquake electric utility analysis
CN117236030A (zh) 台风灾害下考虑级联过载故障发生的电力系统韧性评估建模方法
Nan et al. Study on scale-free characteristic on propagation of cascading failures in power grid
CN111064497B (zh) 基于hplc台区集采运维系统
CN108879658A (zh) 一种主动配电网的电压薄弱点辨识方法
Ouyang et al. Resilienc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smart grids
CN104579867A (zh) 基于节点聚合系数的电力通信网络构建方法
CN115940280A (zh) 高比例新能源外送系统的分布式调相机配置方法及系统
Wei et al. Resilience Assessment Using Simulation System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under Extreme Weather
CN113688491B (zh) 一种融合关联结构洞的复杂电网优先保护集合确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