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9868A - 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9868A
CN114329868A CN202111658613.0A CN202111658613A CN114329868A CN 114329868 A CN114329868 A CN 114329868A CN 202111658613 A CN202111658613 A CN 202111658613A CN 114329868 A CN114329868 A CN 114329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ransformation
equipment
transformation equipment
distance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86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斌
张超
蔡文婷
雷伟刚
何超林
唐建军
夏伟
杨长兴
邓兵
刘伟东
杨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86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98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9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98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校验的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变电设备模型;所述变电设备模型之间的距离与对应的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成预设比例;对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根据所述拓扑结构,确定各所述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所述包围盒为可容纳所述变电设备,且比所述变电设备简单的几何体;根据所述包围盒,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采用本方法能够更加精确的校验变电设备之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而变电站中的变电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变电站运行是否安全的一个重要影响环节,因此,需要定时对变电站中的变电设备之间的距离进行校验。
传统的对变电站中的变电设备之间的距离进行校验的方法,多是人工利用肉眼来进行大致的判断,校验结果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存在的校验结果准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校验的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变电设备模型;所述变电设备模型之间的距离与对应的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成预设比例;
对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
根据所述拓扑结构,确定各所述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所述包围盒为可容纳所述变电设备,且比所述变电设备简单的几何体;
根据所述包围盒,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包括:
将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导入拓扑结构应用程序,得到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的点信息;
通过所述拓扑结构应用程序,对所述点信息进行模型还原处理,得到各所述变电设备对应的拓扑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拓扑结构,确定各所述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包括:
针对任一个变电设备,确定所述变电设备对应的拓扑结构的一组方向向量;
分别确定以每一个方向向量为法向量时,所述拓扑结构的多个支撑平面;
将各所述支撑平面形成的多面体,作为所述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包围盒,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包括:
确定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包围盒上的校验点;
根据所述预设比例,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对应的校验点之间的距离进行等比例转换,得到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
当所述实际距离不符合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基准距离要求时,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进行标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包围盒上的校验点,包括:
当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的水平距离进行校验时,确定左侧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最右边的点为校验点,以及确定右侧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最左边的点为校验点;
当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的水平距离进行校验时,确定上方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最下侧的点为校验点,以及确定下方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最上侧的点为校验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对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之前,还包括:
确定变电设备模型的文件类型;
当所述变电设备模型的文件类型为预设类型时,对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校验的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变电设备模型;所述变电设备模型之间的距离与对应的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成预设比例;
提取模块,用于对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拓扑结构,确定各所述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所述包围盒为可容纳所述变电设备,且比所述变电设备简单的几何体;
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包围盒,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校验的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变电设备模型;所述变电设备模型之间的距离与对应的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成预设比例;
对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
根据所述拓扑结构,确定各所述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所述包围盒为可容纳所述变电设备,且比所述变电设备简单的几何体;
根据所述包围盒,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校验的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变电设备模型;所述变电设备模型之间的距离与对应的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成预设比例;
对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
根据所述拓扑结构,确定各所述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所述包围盒为可容纳所述变电设备,且比所述变电设备简单的几何体;
根据所述包围盒,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校验的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变电设备模型;所述变电设备模型之间的距离与对应的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成预设比例;
对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
根据所述拓扑结构,确定各所述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所述包围盒为可容纳所述变电设备,且比所述变电设备简单的几何体;
根据所述包围盒,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
上述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获取待校验的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变电设备模型后,通过对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的提取,得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进一步根据拓扑结构确定各变电设备的包围盒,根据包围盒对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该方法通过拓扑结构确定包围盒,能够得到精度更高的包围盒,且更加贴近变电设备的轮廓,从而能够更加精确的校验变电设备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校验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进行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还可以应用于包括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并通过终端和服务器的交互实现。其中,终端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可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车载设备等。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设备等。服务器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提供的校验方法可以适用于变电站中任意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的校验。
步骤S110,获取待校验的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变电设备模型;变电设备模型之间的距离与对应的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成预设比例。
其中,变电设备可以理解为变电站中的各种组建设备,变电设备的类型有多种,如变压器类、开关类、四小器类、无功装置类设备,还有其他设备及辅助装置,如阻波器、绝缘子、高压套管、导引线、接地装置、二次设备、高压直流设备等,这些设备统称为变电设备。
其中,变电设备模型可以为变电设备的三维模型。
具体实现中,可先获取待校验的两个变电设备的相关尺寸参数信息和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基于尺寸参数信息和实际距离,在三维模型构建平台中按照预设比例构建两个变电设备的变电设备模型。并且构建得到的两个变电设备模型之间的距离与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的比例,与变电设备模型的尺寸参数与变电设备的实际尺寸参数之间的比例相同。
步骤S120,对各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
其中,拓扑结构可以使得在无须几何体的2D或3D表示的情况下,即能获取和处理几何体数据。
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拓扑结构应用程序(如OpenCascade,OCC平台,一种几何造型基础软件平台)对各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
步骤S130,根据拓扑结构,确定各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包围盒为可容纳变电设备,且比变电设备简单的几何体。
其中,包围盒是一种求解离散点集最优包围空间的算法,其基本思想用体积稍大且特性稍简单的几何体(称为包围盒)来近似地代替复杂的几何对象。确定包围盒的方法可以有AABB、OBB等,其中,AABB包围盒就是一个简单的六面体,每一边都平行于一个坐标平面,矩形边界框不一定都是立方体,它的长、宽、高可以彼此不同;而OBB这种方法是根据物体本身的几何形状来决定盒子的大小和方向,盒子无须和坐标轴垂直,由此可以选择最合适的最紧凑的包容盒子。
具体实现中,针对任一个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的确定,可先确定变电设备对应的拓扑结构的一组方向向量,然后分别确定以每一个方向向量为法向量时,拓扑结构的多个支撑平面;根据各支撑平面,得到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
步骤S140,根据包围盒,对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
具体实现中,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距离可包括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因此,需要对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水平距离和/或垂直距离进行校验。更具体地,对于水平距离的校验,需要在水平方向上,从两个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确定校验点,计算两个校验点之间的距离,作为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水平距离。对于垂直距离的校验,需要在垂直方向上,从两个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确定校验点,计算两个校验点之间的距离,作为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垂直距离。最后将水平距离与水平方向上的基准距离进行比对,得到水平距离的校验结果,将垂直距离与垂直方向上的基准距离进行比对,得到垂直距离的校验结果,将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的校验结果作为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校验结果。
上述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中,在获取待校验的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变电设备模型后,通过对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的提取,得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进一步根据拓扑结构确定各变电设备的包围盒,根据包围盒对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该方法通过拓扑结构确定包围盒,能够得到精度更高的包围盒,且更加贴近变电设备的轮廓,从而能够更加精确的校验变电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20中,对各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现:将各变电设备模型导入拓扑结构应用程序,得到各变电设备模型的点信息;通过拓扑结构应用程序,对点信息进行模型还原处理,得到各变电设备对应的拓扑结构。
其中,拓扑结构应用程序为可提取模型的拓扑结构的应用程序,例如,拓扑结构应用程序可以为OpenCascade,即OCC平台,一种几何造型基础软件平台,它是一个开放源码内核,提供参数化模型,提供几何模型的特征提取。
具体实现中,将变电设备模型导入拓扑结构应用程序后,拓扑结构应用程序按部件读取变电设备模型的点信息,并基于得到的点信息得到三角形面,将三角形面拼成体,由此实现通过点信息对模型的还原,得到变电设备模型的拓扑结构。
本实施例中,通过OpenCascade平台对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的提取,OpenCascade平台更加轻量化,而且是开源平台,能够得到精度更高的包围盒,从而能够更加精确的校验变电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30中,根据拓扑结构,确定各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包括:针对任一个变电设备,确定变电设备对应的拓扑结构的一组方向向量;分别确定以每一个方向向量为法向量时,拓扑结构的多个支撑平面;将各支撑平面形成的多面体,作为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
具体实现中,选择一组包括多个方向的方向向量,例如,若为4个方向的方向向量,则形成的包围盒可以是正四面体。又如,该组方向向量可以包括沿三个坐标轴的正负方向的六个方向向量,此时形成的包围盒将是与坐标轴对齐的六面体。然后,分别确定以每一个方向向量为法向量的变电设备对应的拓扑结构的多个支撑平面,以多个支撑平面形成的多面体作为包围盒。
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方向的方向向量确定变电设备对应的拓扑结构的多个支撑平面,来确定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使得所确定的包围盒可以更接近变电设备本身的形状特点,提高所确定的包围盒的精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S140中,根据包围盒,对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210,确定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包围盒上的校验点;
步骤S220,根据预设比例,对两个变电设备对应的校验点之间的距离进行等比例转换,得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
步骤S230,当实际距离不符合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基准距离要求时,对两个变电设备进行标记。
进一步地,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210包括:当对两个变电设备的水平距离进行校验时,确定左侧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最右边的点为校验点,以及确定右侧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最左边的点为校验点;当对两个变电设备的水平距离进行校验时,确定上方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最下侧的点为校验点,以及确定下方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最上侧的点为校验点。
具体实现中,在确定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包围盒上的校验点后,可进一步获取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包围盒上的校验点之间的距离,由于校验点之间的距离是与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成预设比例的,因此,还需要对校验点之间的距离进行等比例转换,得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当检测到实际距离不符合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基准距离要求时,即实际距离小于基准距离时,对两个变电设备进行标记,并输出对应的日志。
例如,以校验建筑物与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为例,对于垂直距离,电力线电压等级1kV以下,基准距离(即安全距离)为2.5米;电力线电压等级1-10kV,基准距离为3米;电力线电压等级35kV,基准距离为4米;电力线电压等级60-110kV,基准距离为5米。对于水平距离,电力线电压等级1kV以下,基准距离为1米;电力线电压等级1-10kV,基准距离为1.5米;电力线电压等级35kV,基准距离为3米;电力线电压等级60-110kV,基准距离为4米。
本实施例中,通过确定两个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的校验点,基于校验点之间的距离,对两个变电设备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方向上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可以提高通过安全距离校验的准确度和速率。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步骤S120对各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之前,还包括:确定变电设备模型的文件类型;当变电设备模型的文件类型为预设类型时,对各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
具体实现中,构建变电设备模型的应用程序有多种,包括拓扑结构应用程序(如OpenCascade,OCC平台,一种几何造型基础软件平台)和常规三维模型构建应用程序(如CAD等),并且通过拓扑结构应用程序构建得到的变电设备模型可直接表示变电设备的拓扑结构,而通过常规三维模型构建应用程序构建得到的变电设备模型则需要通过拓扑结构应用程序进行处理,得到拓扑结构。其中,预设类型表示通过常规三维模型构建应用程序构建的模型的文件类型。因此,在对各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前,可先确定变电设备模型的文件类型,若变电设备模型的文件类型为通过常规三维模型构建应用程序构建的模型对应的文件类型,则对各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若变电设备模型的文件类型为通过拓扑结构应用程序构建得到的变电设备模型对应的文件类型,则该变电设备模型即可表示拓扑结构,则无需再次进行拓扑结构的提取处理。
例如,对于变电设备:绝缘子串、端子板和法兰等可以通过OPENCASCADE平台提供的接口创建出来,但是如阻波器、变压器和电路器等变电设备则需要通过常规三维模型构建应用程序创建出来,得到的文件模型可以为fbx或者ifc。由常规三维模型构建应用程序创建出的模型也可以由OPENCASCADE平台提供的接口直接读取。因此,无论通过常规三维模型构建应用程序构建的变电设备模型,还是依托于OPENCASCADE平台的接口创建出来的变电设备模型,都可由OPENCASCADE平台提供的拓扑结构来表示出来。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变电设备模型文件类型的确定,使得在文件类型为预设类型时,执行对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的步骤,在文件类型不为预设类型时,无需对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的步骤,由此可以避免处理资源的浪费。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获取待校验的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变电设备模型和变电设备模型的文件类型;
步骤S320,当变电设备模型的文件类型为预设类型时,将各变电设备模型导入拓扑结构应用程序,得到各变电设备模型的点信息;
步骤S330,通过拓扑结构应用程序,对点信息进行模型还原处理,得到各变电设备对应的拓扑结构;
步骤S340,根据拓扑结构,确定各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包围盒为可容纳变电设备,且比变电设备简单的几何体;
步骤S350,确定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包围盒上的校验点;
步骤S360,根据预设比例,对两个变电设备对应的校验点之间的距离进行等比例转换,得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
步骤S370,当实际距离不符合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基准距离要求时,对两个变电设备进行标记。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在获取待校验的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变电设备模型后,通过对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的提取,得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进一步根据拓扑结构确定各变电设备的包围盒,根据包围盒对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该方法通过包围盒替代变电设备,能够更加精确的校验变电设备之间的距离。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的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装置,包括:获取模块410、提取模块420、确定模块430和校验模块440,其中:
获取模块410,用于获取待校验的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变电设备模型;变电设备模型之间的距离与对应的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成预设比例;
提取模块420,用于对各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
确定模块430,用于根据拓扑结构,确定各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包围盒为可容纳变电设备,且比变电设备简单的几何体;
校验模块440,用于根据包围盒,对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提取模块420,具体用于将各变电设备模型导入拓扑结构应用程序,得到各变电设备模型的点信息;通过拓扑结构应用程序,对点信息进行模型还原处理,得到各变电设备对应的拓扑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确定模块430,具体用于针对任一个变电设备,确定变电设备对应的拓扑结构的一组方向向量;分别确定以每一个方向向量为法向量时,拓扑结构的多个支撑平面;将各支撑平面形成的多面体,作为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校验模块440,具体用于确定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包围盒上的校验点;根据预设比例,对两个变电设备对应的校验点之间的距离进行等比例转换,得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当实际距离不符合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基准距离要求时,对两个变电设备进行标记。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校验模块440,还用于当对两个变电设备的水平距离进行校验时,确定左侧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最右边的点为校验点,以及确定右侧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最左边的点为校验点;当对两个变电设备的水平距离进行校验时,确定上方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最下侧的点为校验点,以及确定下方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最上侧的点为校验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识别模块,用于确定变电设备模型的文件类型;当变电设备模型的文件类型为预设类型时,对各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
上述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校验的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变电设备模型;所述变电设备模型之间的距离与对应的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成预设比例;
对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
根据所述拓扑结构,确定各所述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所述包围盒为可容纳所述变电设备,且比所述变电设备简单的几何体;
根据所述包围盒,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包括:
将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导入拓扑结构应用程序,得到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的点信息;
通过所述拓扑结构应用程序,对所述点信息进行模型还原处理,得到各所述变电设备对应的拓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拓扑结构,确定各所述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包括:
针对任一个变电设备,确定所述变电设备对应的拓扑结构的一组方向向量;
分别确定以每一个方向向量为法向量时,所述拓扑结构的多个支撑平面;
将各所述支撑平面形成的多面体,作为所述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包围盒,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包括:
确定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包围盒上的校验点;
根据所述预设比例,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对应的校验点之间的距离进行等比例转换,得到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
当所述实际距离不符合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基准距离要求时,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进行标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包围盒上的校验点,包括:
当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的水平距离进行校验时,确定左侧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最右边的点为校验点,以及确定右侧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最左边的点为校验点;
当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的水平距离进行校验时,确定上方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最下侧的点为校验点,以及确定下方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上最上侧的点为校验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之前,还包括:
确定变电设备模型的文件类型;
当所述变电设备模型的文件类型为预设类型时,对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
7.一种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校验的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变电设备模型;所述变电设备模型之间的距离与对应的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实际距离成预设比例;
提取模块,用于对各所述变电设备模型进行拓扑结构提取处理,得到所述两个变电设备各自对应的拓扑结构;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拓扑结构,确定各所述变电设备对应的包围盒;所述包围盒为可容纳所述变电设备,且比所述变电设备简单的几何体;
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包围盒,对所述两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1658613.0A 2021-12-30 2021-12-30 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43298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8613.0A CN114329868A (zh) 2021-12-30 2021-12-30 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8613.0A CN114329868A (zh) 2021-12-30 2021-12-30 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9868A true CN114329868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18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8613.0A Pending CN114329868A (zh) 2021-12-30 2021-12-30 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98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9614A (zh) * 2022-10-17 2022-11-11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工程带电距离自动校验优化算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9614A (zh) * 2022-10-17 2022-11-11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工程带电距离自动校验优化算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8484B (zh) 纹理坐标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3963110B (zh) 纹理图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133190A (zh) 一种机器学习系统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系统
CN114329868A (zh) 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081249A (zh) 反应堆试验模型的规模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9960841B (zh) 一种流体表面张力的仿真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75901B (zh) 神经网络训练方法以及通用物体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378435A (zh) 粒子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473402A (zh) 面向集成电路互连电容参数提取的空间管理数据生成方法
CN117289097A (zh)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方法、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4322836B (zh) 基于启发式搜索的周期纳米结构形貌参数测量方法及装置
WO2021223434A1 (zh) 核岛结构有限元模型网格数据传递方法、装置、设备
CN110717291B (zh) 一种焊接结构件变形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4042B (zh) 片上时钟树电磁场仿真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630527B (zh) 出清异常模型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95018B (zh) 电流流向三维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59579B (zh) 电子设备、仿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705023B (zh) 基于电磁暂态模型对电力系统建模的方法、装置
CN116703891B (zh) 圆柱锂电池汇流排焊接检测方法、装置
CN115049767B (zh) 动画编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228991B (zh) 一种坐标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11244A (zh) 三维电场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产品
CN110765513B (zh) 墙龙骨模型和l型顶导梁模型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产品
CN113610992B (zh) 骨骼驱动系数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49766B (zh) 构建肌肉纤维模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0

Address after: Full Floor 14, Unit 3, Building 2, No. 11, Middle Spectra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700

Applicant after: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6, room 406, No.1, Yichuang street, Zhongxin Guangzhou Knowledge City,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